CN214920168U - 一种具有多节点固定结构的齿圈锻造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多节点固定结构的齿圈锻造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920168U CN214920168U CN202120837478.5U CN202120837478U CN214920168U CN 214920168 U CN214920168 U CN 214920168U CN 202120837478 U CN202120837478 U CN 202120837478U CN 214920168 U CN214920168 U CN 21492016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c
- dish
- piece
- group
- ring ge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多节点固定结构的齿圈锻造模具,包括机顶架和上组机构,所述机顶架的顶部中端安装有气缸,且机顶架的左右两端底部均安置有侧立架,所述侧立架的端部安装有对组盘,且对组盘的侧端壁固定有盘扣,所述侧立架的内部开设有盘内腔,且盘内腔的侧端壁开设有盘内孔以及对孔,所述上组机构安置于机顶架的中部底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多节点固定结构的齿圈锻造模具,通过盘联柱内部的中空区域,可添加冷却液,对下定盘内侧端进行冷却降温处理,而下定盘内侧端可存放基联盘与中芯座之间放置的加工完成的锻造件,方便其冷却出料,同时旋转下定盘,可调节下定盘的内部锻造件的位置,方便其操控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锻造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多节点固定结构的齿圈锻造模具。
背景技术
锻造模具是指一种能使坯料成形为模锻件的工具。锻造模具是模锻件生产中必需的关键工艺装备,是设备每一行程都需要使用的工具,在模锻件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现有的模具由于其端部无法进行加固,导致其组接使用时存在着稳定性能较差的情况,加工时不够安全,同时其侧端难以调节,改变夹持固定结构的位置,导致其端部无法很好的配合进行多节点固定定位,存在着使用时稳定性能较差的问题,而且本体端部也未配备出料结构,导致其加工出料起来不够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节点固定结构的齿圈锻造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模具由于其端部无法进行加固,导致其组接使用时存在着稳定性能较差的情况,加工时不够安全,同时其侧端难以调节,改变夹持固定结构的位置,导致其端部无法很好的配合进行多节点固定定位,存在着使用时稳定性能较差的问题,而且本体端部也未配备出料结构,导致其加工出料起来不够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多节点固定结构的齿圈锻造模具,包括机顶架和上组机构,所述机顶架的顶部中端安装有气缸,且机顶架的左右两端底部均安置有侧立架,所述侧立架的端部安装有对组盘,且对组盘的侧端壁固定有盘扣,所述侧立架的内部开设有盘内腔,且盘内腔的侧端壁开设有盘内孔以及对孔,所述上组机构安置于机顶架的中部底端,所述侧立架的中部内侧安置有压盘,且侧立架的底端内侧安装有下基座,所述下基座的左右两端侧均安置有下组机构,所述下基座的中部顶端安装有中芯座,且中芯座的前端安置有座道,所述座道的外侧端安装有组块,且组块的侧端固定有立活杆,所述立活杆的顶端安置有上压机构。
优选的,所述上组机构包括组盘、基联盘和盘内道,且组盘的外侧端安装有基联盘,所述基联盘的底端壁开设有盘内道。
优选的,所述基联盘通过盘内道与组盘构成滑动结构,且组盘为圆盘状,同时侧立架通过盘扣和盘内孔与对组盘构成卡合结构。
优选的,所述下组机构包括下定盘、盘联柱、盘内片、片滑道、调扣、片内滑腔和片内封板,且下定盘的内侧端壁固定有盘联柱以及盘内片,所述盘内片的上端壁开设有片滑道,且片滑道的顶端安装有调扣,所述盘内片的内部开设有片内滑腔,且片内滑腔的内侧端安置有片内封板。
优选的,所述下定盘与侧立架相互活动连接,且盘联柱关于下定盘的中心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盘内片通过片内滑腔与片内封板构成滑动结构,且片内封板与调扣之间相互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压机构包括压阻座、旋接丝杆、滑腔、滑连片、下定块、块边条和螺组杆,且压阻座的顶部内侧穿设有旋接丝杆,所述压阻座的内部开设有滑腔,且滑腔的内侧端安置有滑连片,所述滑连片的底端固定有下定块,且下定块的侧端壁安装有块边条,所述块边条的端壁穿设有螺组杆。
优选的,所述旋接丝杆与滑连片之间相互螺纹连接,且滑连片与滑腔之间相互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块边条关于下定块的中心对称分布,且块边条与螺组杆相互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盘内道可嵌合活动组盘,组盘在其端部可旋转调节,方便便捷的操控调节,而基联盘与压盘贴合,可利用压盘与基联盘牢固的压合,防止基联盘在下压锻造时出现松动等不稳定的情况,锻造时,经过气缸运作,下压推动基联盘,对基联盘与中芯座之间放置的锻造件进行锻造处理。
2、本实用新型通过盘联柱内部的中空区域,可添加冷却液,对下定盘内侧端进行冷却降温处理,而下定盘内侧端可存放基联盘与中芯座之间放置的加工完成的锻造件,方便其冷却出料,同时旋转下定盘,可调节下定盘的内部锻造件的位置,方便其操控使用。
3、本实用新型通过片内滑腔与片内封板的配合活动,可操控片内封板,当片内封板移动后,其端部的镂空区域,可进行出料操作,而调扣与片内封板固定连接,可拨动调扣联动片内封板进行位移,方便操控片内封板。
4、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旋接丝杆,可螺纹传动滑连片,联动滑连片的端部的下定块,让下定块随之外移,使下定块抵靠在中芯座顶部的锻造件外侧,达到对锻造件多节点固定的效果,方便其稳定的进行加工处理。
5、本实用新型通过螺组杆的旋转,可外移,凸出的螺组杆,可更好的贴合在不规则的锻造件外侧,而不需要使用时,可将螺组杆反向旋转,使螺组杆收缩在下定块的内侧,方便其收合后简易的操控使用,而对组盘拆解后,可对对组盘内部添加冷却液,并且对组盘底部的镂空口可与对孔对接,方便其冷却液流通,对侧立架端部进行冷却保护,防止高温锻造件对本体出现影响,达到保护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多节点固定结构的齿圈锻造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多节点固定结构的齿圈锻造模具的对组盘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多节点固定结构的齿圈锻造模具的下定盘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多节点固定结构的齿圈锻造模具的组盘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多节点固定结构的齿圈锻造模具的压阻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架;2、气缸;3、侧立架;4、对组盘;5、盘扣;6、盘内腔;7、盘内孔;8、对孔;9、滑盘;10、上组机构;11、组盘;12、基联盘;13、盘内道;14、压盘;15、下基座;16、下组机构;17、下定盘;18、盘联柱;19、盘内片;20、片滑道;21、调扣;22、片内滑腔;23、片内封板;24、中芯座;25、座道;26、组块;27、立活杆;28、上压机构;29、压阻座;30、旋接丝杆;31、滑腔;32、滑连片;33、下定块;34、块边条;35、螺组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多节点固定结构的齿圈锻造模具,包括机顶架1、气缸2、侧立架3、对组盘4、盘扣5、盘内腔6、盘内孔7、对孔8、滑盘9、上组机构10、组盘11、基联盘12、盘内道13、压盘14、下基座15、下组机构16、下定盘17、盘联柱18、盘内片19、片滑道20、调扣21、片内滑腔22、片内封板23、中芯座24、座道25、组块26、立活杆27、上压机构28、压阻座29、旋接丝杆30、滑腔31、滑连片32、下定块33、块边条34和螺组杆35,机顶架1的顶部中端安装有气缸2,且机顶架1的左右两端底部均安置有侧立架3,侧立架3的端部安装有对组盘4,且对组盘4的侧端壁固定有盘扣5,侧立架3的内部开设有盘内腔6,且盘内腔6的侧端壁开设有盘内孔7以及对孔8,上组机构10安置于机顶架1的中部底端,侧立架3的中部内侧安置有压盘14,且侧立架3的底端内侧安装有下基座15,下基座15的左右两端侧均安置有下组机构16,下基座15的中部顶端安装有中芯座24,且中芯座24的前端安置有座道25,座道25的外侧端安装有组块26,且组块26的侧端固定有立活杆27,立活杆27的顶端安置有上压机构28;
上组机构10包括组盘11、基联盘12和盘内道13,且组盘11的外侧端安装有基联盘12,基联盘12的底端壁开设有盘内道13,基联盘12通过盘内道13与组盘11构成滑动结构,且组盘11为圆盘状,同时侧立架3通过盘扣5和盘内孔7与对组盘4构成卡合结构,通过盘内道13可嵌合活动组盘11,组盘11在其端部可旋转调节,方便便捷的操控调节,而基联盘12与压盘14贴合,可利用压盘14与基联盘12牢固的压合,防止基联盘12在下压锻造时出现松动等不稳定的情况,锻造时,经过气缸2运作,下压推动基联盘12,对基联盘12与中芯座24之间放置的锻造件进行锻造处理;
下组机构16包括下定盘17、盘联柱18、盘内片19、片滑道20、调扣21、片内滑腔22和片内封板23,且下定盘17的内侧端壁固定有盘联柱18以及盘内片19,盘内片19的上端壁开设有片滑道20,且片滑道20的顶端安装有调扣21,盘内片19的内部开设有片内滑腔22,且片内滑腔22的内侧端安置有片内封板23,下定盘17与侧立架3相互活动连接,且盘联柱18关于下定盘17的中心对称分布,通过盘联柱18内部的中空区域,可添加冷却液,对下定盘17内侧端进行冷却降温处理,而下定盘17内侧端可存放基联盘12与中芯座24之间放置的加工完成的锻造件,方便其冷却出料,同时旋转下定盘17,可调节下定盘17的内部锻造件的位置,方便其操控使用;
盘内片19通过片内滑腔22与片内封板23构成滑动结构,且片内封板23与调扣21之间相互固定连接,通过片内滑腔22与片内封板23的配合活动,可操控片内封板23,当片内封板23移动后,其端部的镂空区域,可进行出料操作,而调扣21与片内封板23固定连接,可拨动调扣21联动片内封板23进行位移,方便操控片内封板23;
上压机构28包括压阻座29、旋接丝杆30、滑腔31、滑连片32、下定块33、块边条34和螺组杆35,且压阻座29的顶部内侧穿设有旋接丝杆30,压阻座29的内部开设有滑腔31,且滑腔31的内侧端安置有滑连片32,滑连片32的底端固定有下定块33,且下定块33的侧端壁安装有块边条34,块边条34的端壁穿设有螺组杆35,旋接丝杆30与滑连片32之间相互螺纹连接,且滑连片32与滑腔31之间相互活动连接,通过旋转旋接丝杆30,可螺纹传动滑连片32,联动滑连片32的端部的下定块33,让下定块33随之外移,使下定块33抵靠在中芯座24顶部的锻造件外侧,达到对锻造件多节点固定的效果,方便其稳定的进行加工处理;
块边条34关于下定块33的中心对称分布,且块边条34与螺组杆35相互螺纹连接,通过螺组杆35的旋转,可外移,凸出的螺组杆35,可更好的贴合在不规则的锻造件外侧,而不需要使用时,可将螺组杆35反向旋转,使螺组杆35收缩在下定块33的内侧,方便其收合后简易的操控使用,而对组盘4拆解后,可对对组盘4内部添加冷却液,并且对组盘4底部的镂空口可与对孔8对接,方便其冷却液流通,对侧立架3端部进行冷却保护,防止高温锻造件对本体出现影响,达到保护的效果。
综上,该具有多节点固定结构的齿圈锻造模具,使用时,通过盘内道13可嵌合活动组盘11,组盘11在其端部可旋转调节,方便便捷的操控调节,而基联盘12与压盘14贴合,可利用压盘14与基联盘12牢固的压合,防止基联盘12在下压锻造时出现松动等不稳定的情况,锻造时,经过气缸2运作,下压推动基联盘12,对基联盘12与中芯座24之间放置的锻造件进行锻造处理,通过盘联柱18内部的中空区域,可添加冷却液,对下定盘17内侧端进行冷却降温处理,而下定盘17内侧端可存放基联盘12与中芯座24之间放置的加工完成的锻造件,方便其冷却出料,同时旋转下定盘17,可调节下定盘17的内部锻造件的位置,方便其操控使用,通过片内滑腔22与片内封板23的配合活动,可操控片内封板23,当片内封板23移动后,其端部的镂空区域,可进行出料操作,而调扣21与片内封板23固定连接,可拨动调扣21联动片内封板23进行位移,方便操控片内封板23,通过旋转旋接丝杆30,可螺纹传动滑连片32,联动滑连片32的端部的下定块33,让下定块33随之外移,使下定块33抵靠在中芯座24顶部的锻造件外侧,达到对锻造件多节点固定的效果,方便其稳定的进行加工处理,通过螺组杆35的旋转,可外移,凸出的螺组杆35,可更好的贴合在不规则的锻造件外侧,而不需要使用时,可将螺组杆35反向旋转,使螺组杆35收缩在下定块33的内侧,方便其收合后简易的操控使用,而对组盘4拆解后,可对对组盘4内部添加冷却液,并且对组盘4底部的镂空口可与对孔8对接,方便其冷却液流通,对侧立架3端部进行冷却保护,防止高温锻造件对本体出现影响,达到保护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具有多节点固定结构的齿圈锻造模具,包括机顶架(1)和上组机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机顶架(1)的顶部中端安装有气缸(2),且机顶架(1)的左右两端底部均安置有侧立架(3),所述侧立架(3)的端部安装有对组盘(4),且对组盘(4)的侧端壁固定有盘扣(5),所述侧立架(3)的内部开设有盘内腔(6),且盘内腔(6)的侧端壁开设有盘内孔(7)以及对孔(8),所述上组机构(10)安置于机顶架(1)的中部底端,所述侧立架(3)的中部内侧安置有压盘(14),且侧立架(3)的底端内侧安装有下基座(15),所述下基座(15)的左右两端侧均安置有下组机构(16),所述下基座(15)的中部顶端安装有中芯座(24),且中芯座(24)的前端安置有座道(25),所述座道(25)的外侧端安装有组块(26),且组块(26)的侧端固定有立活杆(27),所述立活杆(27)的顶端安置有上压机构(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节点固定结构的齿圈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组机构(10)包括组盘(11)、基联盘(12)和盘内道(13),且组盘(11)的外侧端安装有基联盘(12),所述基联盘(12)的底端壁开设有盘内道(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多节点固定结构的齿圈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联盘(12)通过盘内道(13)与组盘(11)构成滑动结构,且组盘(11)为圆盘状,同时侧立架(3)通过盘扣(5)和盘内孔(7)与对组盘(4)构成卡合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节点固定结构的齿圈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组机构(16)包括下定盘(17)、盘联柱(18)、盘内片(19)、片滑道(20)、调扣(21)、片内滑腔(22)和片内封板(23),且下定盘(17)的内侧端壁固定有盘联柱(18)以及盘内片(19),所述盘内片(19)的上端壁开设有片滑道(20),且片滑道(20)的顶端安装有调扣(21),所述盘内片(19)的内部开设有片内滑腔(22),且片内滑腔(22)的内侧端安置有片内封板(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多节点固定结构的齿圈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定盘(17)与侧立架(3)相互活动连接,且盘联柱(18)关于下定盘(17)的中心对称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多节点固定结构的齿圈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盘内片(19)通过片内滑腔(22)与片内封板(23)构成滑动结构,且片内封板(23)与调扣(21)之间相互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节点固定结构的齿圈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机构(28)包括压阻座(29)、旋接丝杆(30)、滑腔(31)、滑连片(32)、下定块(33)、块边条(34)和螺组杆(35),且压阻座(29)的顶部内侧穿设有旋接丝杆(30),所述压阻座(29)的内部开设有滑腔(31),且滑腔(31)的内侧端安置有滑连片(32),所述滑连片(32)的底端固定有下定块(33),且下定块(33)的侧端壁安装有块边条(34),所述块边条(34)的端壁穿设有螺组杆(3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多节点固定结构的齿圈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接丝杆(30)与滑连片(32)之间相互螺纹连接,且滑连片(32)与滑腔(31)之间相互活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多节点固定结构的齿圈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块边条(34)关于下定块(33)的中心对称分布,且块边条(34)与螺组杆(35)相互螺纹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837478.5U CN214920168U (zh) | 2021-04-22 | 2021-04-22 | 一种具有多节点固定结构的齿圈锻造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837478.5U CN214920168U (zh) | 2021-04-22 | 2021-04-22 | 一种具有多节点固定结构的齿圈锻造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920168U true CN214920168U (zh) | 2021-11-30 |
Family
ID=79044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837478.5U Active CN214920168U (zh) | 2021-04-22 | 2021-04-22 | 一种具有多节点固定结构的齿圈锻造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92016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84068A (zh) * | 2021-04-22 | 2021-07-09 | 无锡隆迪精密锻件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多节点固定结构的齿圈锻造模具 |
-
2021
- 2021-04-22 CN CN202120837478.5U patent/CN21492016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84068A (zh) * | 2021-04-22 | 2021-07-09 | 无锡隆迪精密锻件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多节点固定结构的齿圈锻造模具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4920168U (zh) | 一种具有多节点固定结构的齿圈锻造模具 | |
CN210756859U (zh) | 一种扩张内撑式轴承毛坯中心孔去毛刺机构 | |
CN111037289A (zh) | 一种汽车节温器自动组装设备 | |
CN215941465U (zh) | 一种镁合金转向管柱支架压铸件的浇口装置 | |
CN113084068A (zh) | 一种具有多节点固定结构的齿圈锻造模具 | |
CN105563050B (zh) | 一种高尔夫球杆推板的加工工艺 | |
CN110883644A (zh) | 一种手动扳手的加工用具有冷却结构的表面磨削装置 | |
CN218745584U (zh) | 一种激光雕刻机的旋转夹具 | |
CN216420697U (zh) | 一种具有快速对接联合性能的整圆设备用架台 | |
JP2009131975A (ja) | 射出成形機および射出成形機の成形品の取出方法 | |
CN214683778U (zh) |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管子加工用冲孔模具 | |
CN211940455U (zh) | 一种粉末冶金模具钢加工用磨床辅助装夹装置 | |
CN215546415U (zh) | 一种铝熔铸结晶器石墨环更换辅助装置 | |
CN221135480U (zh) | 一种加工模头的加工装置 | |
CN218285255U (zh) | 一种球头作业用夹持工装 | |
CN215201183U (zh) | 一种柱塞滑靴定位调节装置 | |
CN218613569U (zh) | 一种模具生产加工用夹持装置 | |
CN219768889U (zh) | 一种聚氨酯鞋底成型模具 | |
CN207770768U (zh) | 一种采用新型冷却管的轮毂底模 | |
CN220992716U (zh) | 一种铝合金泵体热锻模具 | |
CN217775504U (zh) | 一种铸件补缩浇口 | |
CN215237732U (zh) | 一种双型腔铝合金压铸模具 | |
CN211842791U (zh) | 一种模具生产用旋转装置 | |
CN221849928U (zh) | 一种塑胶模具的加工治具 | |
CN221048087U (zh) | 一种模具制造辅助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