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19224U - 一种生产线用立体快换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产线用立体快换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19224U
CN214919224U CN202121281427.5U CN202121281427U CN214919224U CN 214919224 U CN214919224 U CN 214919224U CN 202121281427 U CN202121281427 U CN 202121281427U CN 214919224 U CN214919224 U CN 2149192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production line
bin
machine
dimensional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8142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国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Field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Field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Field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Field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8142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192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192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192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在直缝钢管生产线中,由于产品的多样化导致厂家的生产线经常需要更换产品的规格,这也要求其生产线具备加工多种规格产品的能力,现有的直缝钢管生产线在更换产品规格时往往采用人工在线上当生产线停机时对需要更换的轧辊进行整套的更换或者采用机器人全自动换辊,但是机器人换辊设备占用空间大,且造价高,本实施方式提供了可以高效、安全又廉价的解决两种规格快速更换的一种生产线用立体快换机,通过设置有第一机组、第二机组、立体架、成型底座和交换机来完成整个规格改变的操作,通过交换机带动第一机组或第二机组在立体架中上下移动,并且交替安装在成型底座上实现生产线规格的改变。

Description

一种生产线用立体快换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生产线中改变规格的模块化快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产线用立体快换机。
背景技术
在直缝钢管生产线中,由于产品的多样化导致厂家的生产线经常需要更换产品的规格,这也要求其生产线具备加工多种规格产品的能力,那么就涉及到一条生产线能否胜任快速更换产品规格的解决方案以及更换效率高低的问题,现有的直缝钢管生产线在更换产品规格时往往采用人工在线上当生产线停机时对需要更换的轧辊进行整套的更换,而这样的方式效率低下并且安全性低,但是采用机器人全自动换辊方式虽然可以高效且安全的完成整个改变规格的操作,但是机器人换辊设备占用空间大,且造价高,只适合一条生产线频繁更换多种规格的情况,那么当一条生产线只更换两种规格时又不太适用,那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就需要开发一种可以高效、安全又廉价的解决两种规格快速更换的一种生产线用立体快换机成为了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施方式提供了可以高效、安全又廉价的解决两种规格快速更换的一种生产线用立体快换机,通过设置有第一机组、第二机组、立体架、成型底座和交换机来完成整个规格改变的操作,通过交换机带动第一机组或第二机组在立体架中上下移动,并且交替安装在成型底座上实现生产线规格的改变。
具体的,一方面,一种生产线用立体快换机,用于对生产线中成型机组的规格进行快速更换,包括第一机组1和第二机组2,所述第一机组1和第二机组2的加工规格不同,所述第一机组1和第二机组2均需要安装在成型底座d上进行参与生产线的生产作业,其特征在于还设有立体架k,在立体架k上还设有第一仓c1,第二仓c2和第三仓c3,所述成型底座d设于第一仓c1中,在立体架k旁边还设有一个交换机p,所述交换机p可以带动第一机组1和第二机组2交替出现在第一仓c1,第二仓c2和第三仓c3中,从而实现第一机组1和第二机组2交替安装在成型底座d上实现生产线规格的改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二仓c2和第三仓c3中均设有推拉机械手y,在推拉机械手y的端部设有推拉勾yg,所述第一机组1和第二机组2的端部还设有与推拉勾yg相互配合的受力勾g,通过推拉勾yg和受力勾g的配合推拉机械手y可以将第一机组1和第二机组2拉进或者推出第二仓c2和第三仓c3。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交换机p为吊装机构,其设有两套起吊机q, 两套起吊机q分别设置在立体架k的上端两侧,所述每套起吊机q上均设有吊钩s,所述第一机组1和第二机组2上均设有与吊钩s相互配合的吊孔sk,两套起吊机q能够吊起第一机组1或第二机组2在立体架k中上下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交换机p为升降液压缸结构,在立体架k的两侧设有两套升降液压缸w, 在升降液压缸w的端部安装有滑块h,所述滑块h通过直线滑轨hg与立体架k相互联接,所述滑块h能够承托第一机组1或第二机组2,在升降液压缸w的作用下滑块h可以带动第一机组1或第二机组2在立体架k中上下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交换机p为链条结构,即在立体架k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套环形封闭的链条u,在链条u的底部设有驱动器f,在链条u上还设有滑块h,所述滑块h通过直线滑轨hg与立体架k相互联接,所述滑块h能够承托第一机组1或第二机组2,所述驱动器f可以驱动链条u转动并带动滑块h承托第一机组1或第二机组2在立体架k中上下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交换机p为剪叉升降机结构,在立体架k一侧设有剪叉升降机r,所述剪叉升降机r上设有平台e,所述平台e能够承托第一机组1或第二机组2,通过剪叉升降机r的作用,平台e能够带动第一机组1或第二机组2在立体架k中上下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成型底座d上设有定位销dx,所述第一机组1和第二机组2上均设有定位孔dk,通过定位销dx与定位孔dk的相互配合可以准确定位第一机组1和第二机组2与成型底座d的相对位置,保证生产线的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
序号说明:第一机组1、第二机组2、成型底座d、立体架k、第一仓c1、第二仓c2、第三仓c3、交换机p、推拉机械手y、推拉勾yg、受力勾g、起吊机q、吊钩s、吊孔sk、升降液压缸w、滑块h、直线滑轨hg、链条u、驱动器f、剪叉升降机r、平台e、定位销dx、定位孔dk、送料托盘ss、连续物料wc。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基本结构布局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第一机组1被推出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第一机组1进入第三仓c3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第二机组2出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第二机组2进入第一仓c1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起吊机q归位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正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基正视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基正视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基正视示意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即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垂直”、“平行”不只是数学意义上的绝对意义,可以理解为“大致垂直”、“大致平行”。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基本结构布局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正视示意图。
如图1、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了可以高效、安全又廉价的解决两种规格快速更换的一种生产线用立体快换机,通过设置有第一机组、第二机组、立体架、成型底座和交换机来完成整个规格改变的操作,通过交换机带动第一机组或第二机组在立体架中上下移动,并且交替安装在生产线的成型底座上实现生产线规格的改变。其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包括第一机组1、第二机组2、成型底座d、立体架k和交换机p,所述第一机组1和第二机组2均为可以整体更换的独立模块,在第一机组1和第二机组2中均设有用于在生产线中对连续物料wc进行连续轧制加工的轧辊机组,所述第一机组1和第二机组2的加工规格不同,且第一机组1和第二机组2均可以独立安装在成型底座d上,所述第一机组1和第二机组2均需要安装在成型底座d上进行参与生产线的生成作业。所述成型底座d为一个焊接箱型结构,所述成型底座d上部设有平面可以用于安放第一机组1或第二机组2,所述成型底座d设于生产线的工作位中,当第一机组1或第二机组2安装在成型底座d上后即可准确的参与生产线的生产工作。另外,在成型底座d上还设有定位销dx,所述定位销dx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相对于成型底座d的上表面做出伸缩动作,所述第一机组1或第二机组2的下面还分别设有焊接的箱型结构来对其上的轧辊机组起到承托和支撑作用,在下面还设有定位孔dk,所述定位孔dk可以与定位销dx相互配合使第一机组1或第二机组2可以更加准确的定位在成型底座d上以保证第一机组1或第二机组2在生产线中的加工精度。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第一机组1被推出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第一机组1进入第三仓c3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第二机组2出仓示意图。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在立体架k中还设有第一仓c1,第二仓c2和第三仓c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立体架k的结构为空间焊接框架结构,在框架中的上下空间上分别通过钢梁结构划分出了3个空间仓,所述第一仓c1设于最底层空间仓,所述第二仓c2设于中间层空间仓,所述第三仓c3设于最上层空间仓。在每个空间仓中均设有送料托盘ss,所述送料托盘ss通过滑轨与每层的空间仓相互联接,所述送料托盘ss可以相对于每层的空间仓伸出或者缩回,所述送料托盘ss用于将第一机组1或第二机组2运出或者运入相应的空间仓。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仓c1,第二仓c2和第三仓c3中又分别设有推拉机械手y,所述推拉机械手y分别设于第一仓c1,第二仓c2和第三仓c3的端部,在推拉机械手y中还设有推拉勾yg,所述推拉勾yg设于推拉机械手y端部的推拉杆上,推拉机械手y通过操作推拉杆的伸缩来实现推拉勾yg相对于第一仓c1,第二仓c2和第三仓c3的进入或者退出。相应的,在第一机组1和第二机组2的端部又都设有受力勾g,所述受力勾g可以与推拉勾yg相互配合实现相互扣紧和相互脱开,通过推拉机械手y操作推拉杆的伸缩,最终实现第一机组1或第二机组2被拉进或者被推出第一仓c1,第二仓c2和第三仓c3。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第二机组2进入第一仓c1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起吊机q归位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正视示意图。
如图5、图6和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交换机p设于立体架k的上端,所述立体架k为吊装机构,其设有两套起吊机q, 两套起吊机q分别设置在立体架k的上端两侧,所述每套起吊机q上均设有吊钩s,所述第一机组1和第二机组2上均设有与吊钩s相互配合的吊孔sk,两套起吊机q能够吊起第一机组1或第二机组2在立体架k中上下移动。所述交换机p可以带动第一机组1和第二机组2交替出现在第一仓c1,第二仓c2和第三仓c3中,从而实现第一机组1和第二机组2交替安装在成型底座d上实现生产线规格的改变。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起吊机q通过滑轨与立体架k相互联接并且可以在立体架k的上端左右滑动,这样可以更方便的配合各空间仓中的送料托盘ss和推拉机械手y协调工作完成第一机组1和第二机组2的替换工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其具体工作的流程为,首先起吊机q在立体架k上运动到左侧,同时第一仓c1中的推拉机械手y推动第一机组1在第一仓c1中的送料托盘ss上运动到第一仓c1的外侧,然后起吊机q下放吊钩s吊装在第一机组1的吊孔sk上,并将第一机组1起吊到第三仓c3的外侧,然后第三仓c3中的送料托盘ss承接第一机组1,第三仓c3中的推拉机械手y将第一机组1拉入第三仓c3并固定。然后吊钩s脱离第一机组1的吊孔sk。然后第二仓c2中的推拉机械手y将已经放置于第二仓c2中的第二机组2推出,起吊机q下放吊钩s吊装在第二机组2上的吊孔sk上,并将第二机组2吊装到第一仓c1中,第一仓c1中的送料托盘ss承接第二机组2并在第一仓c1中的推拉机械手y的拉动下将第二机组2拉入第一仓c1并置于成型底座d上,然后定位销dx弹出插入定位孔dk,第二机组2被固定,第一机组1和第二机组2更换完毕。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基正视示意图。
如图8和图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其区别于第一种实施例的具体区别技术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机p为升降液压缸结构,在立体架k的两侧设有两套升降液压缸w, 在升降液压缸w的端部安装有滑块h,所述滑块h通过直线滑轨hg与立体架k相互联接,所述滑块h能够承托第一机组1或第二机组2,在升降液压缸w的作用下滑块h可以带动第一机组1或第二机组2在立体架k中上下移动。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基正视示意图。
如图10和图1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其区别于第一种实施例的具体区别技术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机p为链条结构,即在立体架k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套环形封闭的链条u,在链条u的底部设有驱动器f,在链条u上还设有滑块h,所述滑块h通过直线滑轨hg与立体架k相互联接,所述滑块h能够承托第一机组1或第二机组2,所述驱动器f可以驱动链条u转动并带动滑块h承托第一机组1或第二机组2在立体架k中上下移动。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基正视示意图。
如图12和图1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其区别于第一种实施例的具体区别技术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机p为剪叉升降机结构,在立体架k一侧设有剪叉升降机r,所述剪叉升降机r上设有平台e,所述平台e能够承托第一机组1或第二机组2,通过剪叉升降机r的作用,平台e能够带动第一机组1或第二机组2在立体架k中上下移动。
应当理解,说明书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是示例性的,而不应当解释为对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不当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其权利要求限定,并涵盖落入其范围内的所有实施方式及其明显的等同变例。

Claims (7)

1.一种生产线用立体快换机,用于对生产线中成型机组的规格进行快速更换,包括第一机组(1)和第二机组(2),所述第一机组(1)和第二机组(2)的加工规格不同,所述第一机组(1)和第二机组(2)均需要安装在成型底座(d)上进行参与生产线的生产作业,其特征在于还设有立体架(k),在立体架(k)上还设有第一仓(c1),第二仓(c2)和第三仓(c3),所述成型底座(d)设于第一仓(c1)中,在立体架(k)旁边还设有一个交换机(p),所述交换机(p)可以带动第一机组(1)和第二机组(2)交替出现在第一仓(c1),第二仓(c2)和第三仓(c3)中,从而实现第一机组(1)和第二机组(2)交替安装在成型底座(d)上实现生产线规格的改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线用立体快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仓(c2)和第三仓(c3)中均设有推拉机械手(y),在推拉机械手(y)的端部设有推拉勾(yg),所述第一机组(1)和第二机组(2)的端部还设有与推拉勾(yg)相互配合的受力勾(g),通过推拉勾(yg)和受力勾(g)的配合推拉机械手(y)可以将第一机组(1)和第二机组(2)拉进或者推出第二仓(c2)和第三仓(c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产线用立体快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机(p)为吊装机构,其设有两套起吊机(q), 两套起吊机(q)分别设置在立体架(k)的上端两侧,所述每套起吊机(q)上均设有吊钩(s),所述第一机组(1)和第二机组(2)上均设有与吊钩(s)相互配合的吊孔(sk),两套起吊机(q)能够吊起第一机组(1)或第二机组(2)在立体架(k)中上下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产线用立体快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机(p)为
升降液压缸结构,在立体架(k)的两侧设有两套升降液压缸(w), 在升降液压缸(w)的端部安装有滑块(h),所述滑块(h)通过直线滑轨(hg)与立体架(k)相互联接,所述滑块(h)能够承托第一机组(1)或第二机组(2),在升降液压缸(w)的作用下滑块(h)可以带动第一机组(1)或第二机组(2)在立体架(k)中上下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产线用立体快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机(p)为链条结构,即在立体架(k)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套环形封闭的链条(u),在链条(u)的底部设有驱动器(f),在链条(u)上还设有滑块(h),所述滑块(h)通过直线滑轨(hg)与立体架(k)相互联接,所述滑块(h)能够承托第一机组(1)或第二机组(2),所述驱动器(f)可以驱动链条(u)转动并带动滑块(h)承托第一机组(1)或第二机组(2)在立体架(k)中上下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产线用立体快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机(p)为剪叉升降机结构,在立体架(k)一侧设有剪叉升降机(r),所述剪叉升降机(r)上设有平台(e),所述平台(e)能够承托第一机组(1)或第二机组(2),通过剪叉升降机(r)的作用,平台(e)能够带动第一机组(1)或第二机组(2)在立体架(k)中上下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之一所述的一种生产线用立体快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底座(d)上设有定位销(dx),所述第一机组(1)和第二机组(2)上均设有定位孔(dk),通过定位销(dx)与定位孔(dk)的相互配合可以准确定位第一机组(1)和第二机组(2)与成型底座(d)的相对位置,保证生产线的加工精度。
CN202121281427.5U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生产线用立体快换机 Active CN2149192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81427.5U CN214919224U (zh)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生产线用立体快换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81427.5U CN214919224U (zh)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生产线用立体快换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19224U true CN214919224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53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81427.5U Active CN214919224U (zh)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生产线用立体快换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192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17787B (zh) 成品球墨铸铁管的专用吊装设备
EP2883628B1 (en) Operating unit for a roll forming machine
CN105817911A (zh) 双层升降工作台
CN113198847A (zh) 一种生产线用立体快换机
CN211594267U (zh) 一种pc叠合楼板堆码机
CN214919224U (zh) 一种生产线用立体快换机
CN109530597B (zh) 重型模具运输双u型小车及快速更换系统和方法
CN212607373U (zh) 一种辊筒输送机自动取货装置
CN107226430A (zh) 一种摇杆式升降装置
CN217411916U (zh) 一种自动换辊的辊库
CN214733856U (zh) 一种可快速定位且平稳起吊的提升机构
CN114918253A (zh) 一种自动换辊的辊库
CN111422737B (zh) 一种热轧轧机油缸更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0436379B (zh) 一种剪叉式液压升降台
CN109279513B (zh) 钢丝帘布裁断自动上料方法
CN105293016A (zh) 一种型焦坯体整理排列装置
CN219259033U (zh) 窄带钢下料转移装置
JPH072115Y2 (ja) 多段式圧造成形機の工具自動交換システム
CN217838046U (zh) 一种用于叉车转向缸活塞杆与活塞铆接成型的省力吊具
CN212923020U (zh) 一种剪叉式升降换模台车
CN220976325U (zh) 起吊装置
CN113401785B (zh) 机电设备在线检测系统
CN220333868U (zh) 一种动态送料与静态作业同时工作的工装输送线
CN220426562U (zh) 一种辅助自动换模的过渡台
CN220866899U (zh) 一种机械手快速抓取钢筋桁架网片的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