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18222U - 一种轴承外套圈的自动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承外套圈的自动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18222U
CN214918222U CN202121061798.2U CN202121061798U CN214918222U CN 214918222 U CN214918222 U CN 214918222U CN 202121061798 U CN202121061798 U CN 202121061798U CN 214918222 U CN214918222 U CN 2149182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erial moving
detection
cylinder
bearing
detec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6179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建定
高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xi Guangzhe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ixi Guangzhe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xi Guangzhe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ixi Guangzhe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6179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182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182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182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承外套圈的自动检测设备,包括有送料转台和检测台,检测台上开设有移料轨道,送料转台向移料轨道内输送轴承外套圈,检测台上还设置有移料板、驱动移料板相对移料轨道运动的移料驱动机构,移料板上依次开设有若干移料槽;检测台上沿移料轨道还设置有幅检测装置、外径检测装置、口径检测装置及内径检测装置,检测台上还设置有驱动幅检测装置、外径检测装置、口径检测装置及内径检测装置靠近或远离移料轨道的滑移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方案利用新机械结构,具有高效、精准检测的效果,不易出现漏检、误检的情况,自动化程度较高。

Description

一种轴承外套圈的自动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轴承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轴承外套圈的自动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轴承套圈是轴承的重要的组成构件,包括有内圈和外圈,轴承作为转轴的支撑部件,既要承受较大的动载荷又要起到动静之间良好的过渡支撑作用,因而其各尺寸的参数大小是否符合标准直接影响机械设备的寿命和使用性能。
现有的轴承外套圈在加工完成后,进入轴承组装工序前需要对轴承的宽幅(两端面之间的距离)、内径、外径及外套圈内壁环形嵌槽两端的口圆径进行检测。这个检测通常都是采用人工在检测设备上完成,不仅存在检测效率十分低下的问题,而且漏检、误检率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承外套圈的自动检测设备,具有高效、精准检测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轴承外套圈的自动检测设备,包括有送料转台和检测台,检测台上开设有移料轨道,送料转台向移料轨道内输送轴承外套圈,检测台上还设置有移料板、驱动移料板相对移料轨道运动的移料驱动机构,移料板上依次开设有若干移料槽;检测台上沿移料轨道还设置有幅检测装置、外径检测装置、口径检测装置及内径检测装置,检测台上还设置有驱动幅检测装置、外径检测装置、口径检测装置及内径检测装置靠近或远离移料轨道的滑移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送料转台向移料轨道内逐渐输送轴承外套圈,轴承外套圈落入至移料轨道及移料槽中,移料驱动机构驱动移料板相对移料轨道移动,即可将移料槽内的轴承外套圈沿移料轨道依次向幅检测装置、外径检测装置、口径检测装置及内径检测装置移动,幅检测装置可对轴承外套圈的宽幅进行检测,外径检测装置可对轴承外套圈的外径进行检测,口径检测装置可对轴承外套圈两端面的内口径进行检测,内径检测装置可对轴承外套圈内壁的环形嵌槽内径进行检测。如此,依次对轴承外套圈的各参数进行检测,具有高效、精准检测的效果,相较于人工检测而言,不易出现漏检、误检的情况,自动化程度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幅检测装置包括有拉板、设于拉板的勾针、驱动拉板运动的位移气缸及第一千分表,勾针位于移料轨道内,位移气缸驱动勾针将轴承外套圈贴紧于移料轨道侧壁,第一千分表的测杆与拉板抵触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轴承外套圈的宽幅f进行检测过程中,轴承外套圈对应位于幅检测装置处时,位移气缸驱动拉板运动,拉板通过勾针将轴承外套圈向靠近位移气缸拉动,使得轴承外套圈的一端面抵于移料轨道的侧壁,此时,第一千分表的测杆即抵于拉板后端,勾针与轴承外套圈相抵的移料轨道之间的距离即轴承外套圈的宽幅,通过第一千分表即可快速读取。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外径检测装置包括有第一气缸、设于第一气缸活塞杆的第一连接块及第二千分表,第一连接块上设置有水平的下压杆,下压杆与轴承外套圈外壁相抵配合;第二千分表的测杆与第一连接块抵触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检测轴承外套圈外径D时,第一气缸驱动第一连接块下压,直至下压杆侧壁抵触于轴承外套圈外壁,此时,第一连接块对第二千分表的抵触作用改变,下压杆侧壁的最低点至移料轨道的底壁之间的距离即轴承外套圈的外径,可通过第二千分表准确读取。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口径检测装置包括两组检测组件及设于两组检测组件之间的换向装置,检测组件包括有第二气缸、第二连接块及第三千分表,第二气缸驱动第二连接块运动,第二连接块上设置有第一检测杆;第二气缸侧壁固定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设置有第二检测杆,第二气缸驱动第一检测杆远离第二检测杆;第三千分表的测杆与第二连接块抵触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轴承外套圈的两端面的内口径进行检测时,先在前一检测组件处对轴承外套圈的a端面的内口径d1进行检测,当移料板将轴承外套圈自前一检测组件移动至换向装置处时,换向装置将轴承外套圈旋转180度,移料板将换向后的轴承外套圈移至后一检测组件,即可对轴承外套圈b端面的内口径d2进行检测。检测过程中,在滑移驱动组件的作用下第一检测杆和第二检测杆伸入于轴承外套圈内,第二气缸驱动第二连接块上的第一检测杆相对第二检测杆上抬,使得第一检测杆和第二检测杆配合支撑轴承外套圈,直至第二连接块不再上抬时,此时第三千分表所示数值即内口径的大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换向装置包括有承载转盘、驱动承载转盘转动的驱动结构,移料轨道开设有转动安装承载转盘的槽口,驱动结构包括相啮合的齿轮、齿条以及驱动气缸,齿轮同轴设于承载转盘,齿条固定设置于驱动气缸的活塞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轴承外套圈进行换向时,驱动气缸启动,驱使齿条相对齿轮运动,即可带动齿轮转动,承载转盘即随之转动,当承载转盘相对移料轨道旋转180度时,承载转盘上的轴承外套圈即实现180度换向,如此,换向较方便、迅速。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内径检测装置包括有第三气缸、第三连接块及第四千分表,第三气缸驱动第三连接块运动,第三连接块上设置有第三检测杆;第三气缸的侧壁固定设置有安装块,安装块上设置有第四检测杆,第三气缸驱动第三检测杆远离第四检测杆,第四千分表的测杆与第三连接块抵触配合,第三检测杆和第四检测杆侧壁均设有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轴承外套圈的内径d3进行检测时,在滑移驱动组件的作用下使得第三检测杆和第四检测杆伸入于轴承外套圈内,第三气缸驱动第三连接块上的第三检测杆相对第四检测杆上抬,使得第三检测杆和第四检测杆配合支撑轴承外套圈,凸起对应抵于轴承外套圈内环槽的中心,直至第三连接块不再上抬时,此时第四千分表所示数值即内径的大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移料驱动机构包括有移料气缸、螺杆副组件,移料气缸固定安装于螺杆副组件,移料板设置有连接板,移料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连接板,螺杆副组件和移料气缸配合,驱使移料板沿x轴和y轴方向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初始状态下移料槽对应位于移料轨道上方,移料时,螺杆副组件驱动移料气缸相对移料轨道沿x轴方向移动,即可带动轴承外套圈沿移料轨道运动,当轴承外套圈位移至对应的检测位置时,移料气缸通过连接板驱动移料板沿y轴方向向远离移料轨道的方向运动,随后螺杆副组件再驱动移料板沿x轴方向反向运动,且移料气缸驱动移料板沿y轴方向向靠近移料轨道的方向运动,即可使得移料板的移料槽回复至原位,对下一轴承外套圈进行移料。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移料轨道上还设置有下废料装置,移料轨道底部开设有下料口,下废料装置包括滑移设置于移料轨道的挡料块、驱动挡料块运动的挡料气缸;当下废料时,挡料气缸驱动挡料块远离下料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在检测位置检测到轴承外套圈的参数不符合规定值时,挡料气缸启动,带动挡料块远离下料口,当不合格的废料通过移料板移动至下料口上方时,即可使得废料自下料口下落;在正常情况下,挡料块在挡料气缸的驱动作用下,始终位于下料口上方,此时,挡料块即移料轨道的一部分可进行正常移料,如此,在检测过程中可及时剔除费品。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送料转台包括有送料盘、驱动送料盘转动的驱动电机及弧形的送料轨道,送料轨道的一端与送料盘相连通,送料轨道的另一端连通于移料轨道,送料轨道的圆弧角设置为9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驱动送料盘转动,送料盘将其上的轴承外套圈逐渐输送至送料轨道内,后者推动前者向前运动,由于送料轨道设置成圆弧角为90°的弧形状,当轴承外套圈在送料轨道内水平移动一定距离后,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即可向下滑落至移料轨道中,如此即可将原来为水平状的轴承外套圈转向至竖直状。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送料轨道上设置有若干弧形的挡料条,挡料条与送料轨道内的轴承外套圈防脱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料条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轴承外套圈在送料轨道上滑落时脱离送料轨道,具有较好的防脱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在检测台上依次设置幅检测装置、外径检测装置、口径检测装置及内径检测装置,通过移料板将轴承外套圈在移料轨道上逐渐移料,依次对轴承外套圈的各参数进行检测,具有高效、精准检测的效果,相较于人工检测而言,不易出现漏检、误检的情况,自动化程度较高;
2.采用在两组检测组件之间设置换向装置的方式,实现轴承外套圈180°换向,便于对轴承外套圈两端面的内口径进行检测,且换向较方便、迅速;
3.采用在移料轨道上设置下废料装置的方式,当在检测位置检测到轴承外套圈的参数不符合规定值时,挡料气缸启动,带动挡料块远离下料口,当不合格的废料通过移料板移动至下料口上方时,即可使得废料自下料口下落,在检测过程中可及时剔除费品。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轴承外套圈的截面剖视图。
图2是实施例来的整体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是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5是实施例的检测台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的各检测装置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的换向装置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中:1、轴承外套圈;11、环形嵌槽;2、送料转台;21、送料盘;22、驱动电机;23、送料轨道;24、挡料条;25、固定架;26、弧形导料板;27、弹簧;3、检测台;31、移料轨道;311、孔道;32、移料板;321、移料槽;33、连接板;34、滑轨;35、滑块;36、滑移气缸;37、槽口;38、下料口;4、移料驱动机构;41、移料气缸;42、螺杆副组件;5、幅检测装置;51、拉板;52、勾针;53、位移气缸;54、第一千分表;55、推移块;6、外径检测装置;61、第一气缸;62、第一连接块;621、下压杆;63、第二千分表;7、口径检测装置;71、检测组件;711第二气缸;712、第二连接块;7121、第一检测杆;713、第三千分表;72、换向装置;721、承载转盘;722、齿轮;723、齿条;724、驱动气缸;73、固定块;731、第二检测杆;8、内径检测装置;81、第三气缸;82、第三连接块;821、第三检测杆;83、第四千分表;84、安装块;841、第四检测杆;85、凸起;9、下废料装置;91、挡料块;92、挡料气缸;93、废料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轴承外套圈的自动检测设备,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轴承外套圈1的剖视图,包括有轴承外套圈主体,轴承外套圈主体的两端面的距离为宽幅f,轴承外套圈1的外圈直径为外径D,轴承外套圈1包括有a端面和b端面,a端面的内口径为d1,b端面的内口径为d2,轴承外套圈1的内壁开设有环形嵌槽11,环形嵌槽11中部的内圈直径为内径d3。如图2-7所示为检测设备的结构关系示意图,包括有送料转台2和检测台3,检测台3上开设有移料轨道31,送料转台2向移料轨道31内输送轴承外套圈1。
如图2-4所示,送料转台2包括有送料盘21、驱动送料盘21转动的驱动电机22及弧形的送料轨道23,送料轨道23的一端与送料盘21相连通,送料轨道23的另一端连通于移料轨道31,送料轨道23的圆弧角设置为90°。送料轨道23上设置有若干弧形的挡料条24,挡料条24与送料轨道23内的轴承外套圈1防脱配合。送料盘21上方设置有固定架25,固定架25上设置有弧形导料板26,弧形导料板26与固定架25之间设置有弹簧27,当驱动电机22驱动送料盘21转动时,带动其上轴承外套圈1运动,通过弧形导料板26既可将送料盘21上的轴承外套圈1向外周推移,还可将叠置的轴承外套圈1平铺。
驱动电机22驱动送料盘21转动,送料盘21将其上的轴承外套圈1逐渐输送至送料轨道23内,后者推动前者向前运动,由于送料轨道23设置为圆弧角为90°的弧形状,当轴承外套圈1在送料轨道23内水平移动距离后,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即可向下滑落至移料轨道31中,如此即可将原来为水平状的轴承外套圈1转向至竖直状。挡料条24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轴承外套圈1在送料轨道23上滑落时脱离送料轨道23,具有较好的防脱作用
如图2-5所示,检测台3上还设置有移料板32、驱动移料板32相对移料轨道31运动的移料驱动机构4,移料驱动机构4包括有移料气缸41、螺杆副组件42,移料气缸41固定安装于螺杆副组件42上,移料板32设置有连接板33,移料气缸41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连接板33,螺杆副组件42和移料气缸41配合,驱使移料板32沿x轴和y轴方向移动。移料板32上依次开设有若干开口状的移料槽321;检测台3上沿移料轨道31还依次设置有幅检测装置5、外径检测装置6、口径检测装置7及内径检测装置8,检测台3上还设置有驱动幅检测装置5、外径检测装置6、口径检测装置7及内径检测装置8靠近或远离移料轨道31的滑移驱动组件。滑移驱动组件包括有滑轨34、滑动设置于滑轨34的滑块35以及驱动滑块35相对滑轨34滑移的滑移气缸36。
在初始状态下移料槽321对应位于移料轨道31上方,移料时,螺杆副组件42驱动移料气缸41相对移料轨道31沿x轴方向移动,即可带动轴承外套圈1沿移料轨道31运动,当轴承外套圈1位移至对应的检测位置时,移料气缸41通过连接板33驱动移料板32沿y轴方向向远离移料轨道31的方向运动,随后螺杆副组件42再驱动移料板32沿x轴方向反向运动,且移料气缸41驱动移料板32沿y轴方向向靠近移料轨道31的方向运动,即可使得移料板32的移料槽321回复至原位,对下一轴承外套圈1进行移料。
如图5和图6所示,幅检测装置5包括有拉板51、设于拉板51的勾针52、驱动拉板51运动的位移气缸53及第一千分表54,第一千分表54呈水平状固定于检测台3上,拉板51的前端设置为长条形,移料轨道31开设有供拉板51前端伸入的孔道311,勾针52竖直设置于长条的前端,勾针52位于移料轨道31内,位移气缸53的活塞杆设置有推移块55,拉板51固定安装于推移块55上。位移气缸53驱动勾针52将轴承外套圈1的一端面贴紧于移料轨道31侧壁,第一千分表54的测杆与拉板51抵触配合。
对轴承外套圈1的宽幅f进行检测过程中,轴承外套圈1对应位于幅检测装置5处时,位移气缸53驱动拉板51运动,拉板51通过勾针52将轴承外套圈1向靠近位移气缸53拉动,使得轴承外套圈1的一端面抵于移料轨道31的侧壁,此时,第一千分表54的测杆即抵于拉板51后端,勾针52与轴承外套圈1相抵的移料轨道31之间的距离即轴承外套圈1的宽幅,通过第一千分表54即可快速读取。
如图5和图6所示,外径检测装置6包括有第一气缸61、设于第一气缸61活塞杆的第一连接块62及第二千分表63,第一气缸61固定设置于对应的滑块35上,第一连接块62上设置有水平的下压杆621,下压杆621与轴承外套圈1外壁相抵配合;第二千分表63的测杆与第一连接块62抵触配合。
当检测轴承外套圈1外径D时,第一气缸61驱动第一连接块62下压,直至下压杆621侧壁抵触于轴承外套圈1外壁,此时,第一连接块62对第二千分表63的抵触作用改变,下压杆621侧壁的最低点至移料轨道31的底壁之间的距离即轴承外套圈1的外径,可通过第二千分表63准确读取。
如图5-7所示,口径检测装置7包括两组检测组件71及设于两组检测组件71之间的换向装置72,检测组件71包括有第二气缸711、第二连接块712及第三千分表713,第二气缸711固定设置于对应的滑块35上,第二气缸711驱动第二连接块712运动,第二连接块712上设置有第一检测杆7121;第二气缸711侧壁固定设置有固定块73,固定块73上设置有第二检测杆731,第二气缸711驱动第一检测杆7121远离第二检测杆731;第三千分表713的测杆与第二连接块712抵触配合。换向装置72包括有承载转盘721、驱动承载转盘721转动的驱动结构,移料轨道31开设有转动安装承载转盘721的槽口37,驱动结构包括相啮合的齿轮722、齿条723以及驱动气缸724,齿轮722同轴设于承载转盘721,齿条723固定设置于驱动气缸724的活塞杆。
对轴承外套圈1的两端面的内口径进行检测时,先在前一检测组件71处对轴承外套圈1的a端面的内口径d1进行检测,在滑移驱动组件的作用下第一检测杆7121和第二检测杆731伸入于轴承外套圈1内,第二气缸711驱动第二连接块712上的第一检测杆7121相对第二检测杆731上抬,使得第一检测杆7121和第二检测杆731配合支撑轴承外套圈1,直至第二连接块712不再上抬时,此时第三千分表713所示数值即靠近检测组件71a端面的内口径d1的大小。
随后,移料板32将轴承外套圈1自前一检测组件71移动至换向装置72处,当对轴承外套圈1进行换向时,驱动气缸724启动,驱使齿条723相对齿轮722运动,即可带动齿轮722转动,承载转盘721即随之转动,当承载转盘721相对移料轨道31旋转180度时,承载转盘721上的轴承外套圈1即实现180度换向,如此,换向较方便、迅速。随后移料板32将换向后的轴承外套圈1移至后一检测组件71,即可对轴承外套圈b端面的内口径d2进行检测,检测过程同前一检测处相同。
如图5和图6所示,内径检测装置8包括有第三气缸81、第三连接块82及第四千分表83,第三气缸81驱动第三连接块82运动,第三连接块82上设置有第三检测杆821;第三气缸81的侧壁固定设置有安装块84,安装块84上设置有第四检测杆841,第三气缸81驱动第三检测杆821远离第四检测杆841,第四千分表83的测杆与第三连接块82抵触配合,第三检测杆821和第四检测杆841侧壁均设有凸起85。
当对轴承外套圈1的内径d3进行检测时,在滑移驱动组件的作用下使得第三检测杆821和第四检测杆841伸入于轴承外套圈1内,第三气缸81驱动第三连接块82上的第三检测杆821相对第四检测杆841上抬,使得第三检测杆821和第四检测杆841配合支撑轴承外套圈1,凸起85对应抵于轴承外套圈1环形嵌槽的中心,直至第三连接块82不再上抬时,此时第四千分表83所示数值即内径的大小。
如图4-图6所示,移料轨道31上还设置有下废料装置9,下废料装置9对应设置于幅检测装置5、外径检测装置6、口径检测装置7及内径检测装置8的后方,移料轨道31底部开设有下料口38,下废料装置9包括滑移设置于移料轨道31的挡料块91、驱动挡料块91运动的挡料气缸92,下料口38的正下方对应放置有废料箱93。当在检测位置检测到轴承外套圈1的参数不符合规定值时,挡料气缸92启动,带动挡料块91远离下料口38,当不合格的废料通过移料板32移动至下料口38上方时,即可使得废料自下料口38下落至废料箱93内;在正常情况下,挡料块91在挡料气缸92的驱动作用下,始终位于下料口38上方,此时,挡料块91即移料轨道31的一部分进行正常移料,如此,在检测过程中可及时剔除费品。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工作原理为:送料转台2向移料轨道31内逐渐输送轴承外套圈1,轴承外套圈1落入至移料轨道31及移料槽321中,移料驱动机构4驱动移料板32相对移料轨道31移动,即可将移料槽321内的轴承外套圈1沿移料轨道31依次向幅检测装置5、外径检测装置6、口径检测装置7及内径检测装置8移动,幅检测装置5可对轴承外套圈1的宽幅进行检测,外径检测装置6可对轴承外套圈1的外径进行检测,口径检测装置7可对轴承外套圈1两端面的内口径进行检测,内径检测装置8可对轴承外套圈1内壁的环槽内径进行检测。如此,检测过程依次对轴承外套圈1的各参数进行检测,具有高效、精准检测的效果,相较于人工检测而言,不易出现漏检、误检的情况,自动化程度较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轴承外套圈的自动检测设备,包括有送料转台(2)和检测台(3),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台(3)上开设有移料轨道(31),所述送料转台(2)向所述移料轨道(31)内输送轴承外套圈(1),所述检测台(3)上还设置有移料板(32)、驱动所述移料板(32)相对所述移料轨道(31)运动的移料驱动机构(4),所述移料板(32)上依次开设有若干移料槽(321);所述检测台(3)上沿所述移料轨道(31)还设置有幅检测装置(5)、外径检测装置(6)、口径检测装置(7)及内径检测装置(8),所述检测台(3)上还设置有驱动所述幅检测装置(5)、外径检测装置(6)、口径检测装置(7)及内径检测装置(8)靠近或远离所述移料轨道(31)的滑移驱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外套圈的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幅检测装置(5)包括有拉板(51)、设于所述拉板(51)的勾针(52)、驱动所述拉板(51)运动的位移气缸(53)及第一千分表(54),所述勾针(52)位于所述移料轨道(31)内,所述位移气缸(53)驱动所述勾针(52)将轴承外套圈贴紧于所述移料轨道(31)侧壁,所述第一千分表(54)的测杆与所述拉板(51)抵触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外套圈的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径检测装置(6)包括有第一气缸(61)、设于所述第一气缸(61)活塞杆的第一连接块(62)及第二千分表(63),所述第一连接块(62)上设置有水平的下压杆(621),所述下压杆(621)与轴承外套圈(1)外壁相抵配合;所述第二千分表(63)的测杆与所述第一连接块(62)抵触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外套圈的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口径检测装置(7)包括两组检测组件(71)及设于两组所述检测组件(71)之间的换向装置(72),所述检测组件(71)包括有第二气缸(711)、第二连接块(712)及第三千分表(713),所述第二气缸(711)驱动所述第二连接块(712)运动,所述第二连接块(712)上设置有第一检测杆(7121);所述第二气缸(711)侧壁固定设置有固定块(73),所述固定块(73)上设置有第二检测杆(731),所述第二气缸(711)驱动所述第一检测杆(7121)远离所述第二检测杆(731);所述第三千分表(713)的测杆与所述第二连接块(712)抵触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轴承外套圈的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装置(72)包括有承载转盘(721)、驱动所述承载转盘(721)转动的驱动结构,所述移料轨道(31)开设有转动安装所述承载转盘(721)的槽口(37),所述驱动结构包括相啮合的齿轮(722)、齿条(723)以及驱动气缸(724),所述齿轮(722)同轴设于所述承载转盘(721),所述齿条(723)固定设置于所述驱动气缸(724)的活塞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外套圈的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径检测装置(8)包括有第三气缸(81)、第三连接块(82)及第四千分表(83),所述第三气缸(81)驱动所述第三连接块(82)运动,所述第三连接块(82)上设置有第三检测杆(821);所述第三气缸(81)的侧壁固定设置有安装块(84),所述安装块(84)上设置有第四检测杆(841),所述第三气缸(81)驱动所述第三检测杆(821)远离所述第四检测杆(841),所述第四千分表(83)的测杆与所述第三连接块(82)抵触配合,所述第三检测杆(821)和所述第四检测杆(841)侧壁均设有凸起(8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外套圈的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料驱动机构(4)包括有移料气缸(41)、螺杆副组件(42),所述移料气缸(41)固定安装于所述螺杆副组件(42),所述移料板(32)设置有连接板(33),所述移料气缸(41)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板(33),所述螺杆副组件(42)和所述移料气缸(41)配合,驱使所述移料板(32)沿x轴和y轴方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外套圈的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料轨道(31)上还设置有下废料装置(9),所述移料轨道(31)底部开设有下料口(38),所述下废料装置(9)包括滑移设置于所述移料轨道(31)的挡料块(91)、驱动所述挡料块(91)运动的挡料气缸(92);当下废料时,所述挡料气缸(92)驱动所述挡料块(91)远离所述下料口(3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外套圈的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转台(2)包括有送料盘(21)、驱动所述送料盘(21)转动的驱动电机(22)及弧形的送料轨道(23),所述送料轨道(23)的一端与所述送料盘(21)相连通,所述送料轨道(23)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移料轨道(31),所述送料轨道(23)的圆弧角设置为9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轴承外套圈的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轨道(23)上设置有若干弧形的挡料条(24),所述挡料条(24)与所述送料轨道(23)内的轴承外套圈(1)防脱配合。
CN202121061798.2U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轴承外套圈的自动检测设备 Active CN2149182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61798.2U CN214918222U (zh)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轴承外套圈的自动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61798.2U CN214918222U (zh)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轴承外套圈的自动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18222U true CN214918222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61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61798.2U Active CN214918222U (zh)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轴承外套圈的自动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182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82749B (zh) 一种轮毂检测装置
CN103225998B (zh) 一种轴承内圈孔径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210741291U (zh) 一种轴类零件径向圆跳动检测装置
CN102997885B (zh) 大型回转支承间隙检测装置
CN203837670U (zh) 深沟球轴承全自动沟道、内径、外倒角和高度检测装置
CN104596463A (zh) 一种半轴齿轮垫片测选系统及测选方法
CN104713468A (zh) 一种轴承内圈孔径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
CN105698723A (zh) 一种轴承旋转精度自动检测装置
CN108955611B (zh) 一种双列轴承轴向游隙及装配高度自动测量装置
CN204705486U (zh) 双列角接触轴承振动测试仪
CN114192439A (zh) 光学镜片外观尺寸自动检测设备
CN103175500A (zh) 一种轴窜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16652665A (zh) 一种硬质合金数控刀片自动上下料装置及其方法
CN214918222U (zh) 一种轴承外套圈的自动检测设备
CN114131325A (zh) 滤芯外径检测及密封圈装配一体机
CN109115085B (zh) 一种全自动轴承内径检测机
CN212664225U (zh) 一种精密钢管检测装置
CN203216447U (zh) 一种轴承内圈孔径检测装置
CN211979119U (zh) 一种芯片自动连接测试设备
CN108592770B (zh) 一种方形木板平整度检测装置
CN216523846U (zh) 一种便于收集的翘曲度测试仪
CN213813992U (zh) 一种用于检测密集零件缺失状态的检测装置
CN210098278U (zh) 一种轴承灵活性检测装置
CN110986798B (zh) 一种压气机叶片榫头端面与轮盘端面凸凹量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02382725U (zh) 一种轴窜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