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09390U - 一种充气式自动循环轮椅坐垫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气式自动循环轮椅坐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09390U
CN214909390U CN202120367129.1U CN202120367129U CN214909390U CN 214909390 U CN214909390 U CN 214909390U CN 202120367129 U CN202120367129 U CN 202120367129U CN 214909390 U CN214909390 U CN 2149093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chamber
gasbag
holds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6712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丽春
符川
范天伦
吴乾利
王菲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036712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093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093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093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气式自动循环轮椅坐垫,包括垫体,垫体由外气囊体和内气囊体组成,内气囊体设于外气囊体内部中间,外气囊体和内气囊体之间形成环形充气空腔,其中外气囊体上分别设有充气嘴和放气阀,内气囊体由若干气体容纳腔组成,气体容纳腔之间设有单向气阀,气体由环形充气空腔一端进去,经过若干气体容纳腔后再从另一端流入环形充气空腔,在重力作用下形成循环气体流。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的轮椅坐垫,利用外气囊体与内气囊体多个气体容纳腔配合,将界面压力分区,在单向阀作用下气体自动循环流动,提升座椅舒适感,可减少压疮发生率。

Description

一种充气式自动循环轮椅坐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气式自动循环轮椅坐垫。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老龄化,老人存在运动功能障碍的发病率较高,使用轮椅的机率增加。由于老年人或是残疾人需要经常的坐在轮椅上面,如果确保不了轮椅的舒适性能,长久的坐在上面会觉得非常的疲惫,且容易长褥疮。现有轮椅所用坐垫一般采用空气垫、水垫、海绵垫、气圈和棉垫等,其中充气式坐垫能部分提升患者舒适性,但透气性不佳且随着使用时间延长,反而增加褥疮发生率,不利于轮椅使用者的的健康。因此有必要一种充气式自动循环轮椅坐垫。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气式自动循环轮椅坐垫,解决现有坐垫舒适性不强及易发生压疮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充气式自动循环轮椅坐垫,包括垫体,垫体由外气囊体和内气囊体组成,内气囊体设于外气囊体内部中间,外气囊体和内气囊体之间形成环形充气空腔,其中外气囊体上分别设有充气嘴和放气阀,内气囊体由若干气体容纳腔组成,气体容纳腔之间设有单向气阀,气体由环形充气空腔一端进去,经过若干气体容纳腔后再从另一端流入环形充气空腔,在重力作用下形成循环气体流。
优选地,若干气体容纳腔包括第一气体容纳腔、第二气体容纳腔、第三气体容纳腔、第四气体容纳腔、第五气体容纳腔、第六气体容纳腔和第七气体容纳腔,第一气体容纳腔在朝向环形充气空腔的侧面囊壁设有单向气阀,第一气体容纳腔在分别朝向第二气体容纳腔和第三气体容纳腔的两侧囊壁上设有单向气阀,第二气体容纳腔和第三气体容纳腔在朝向第四气体容纳腔的一侧囊壁上分别设有单向气阀,第四气体容纳腔在朝向第五气体容纳腔的一侧囊壁上设有单向气阀,第五气体容纳腔在分别朝向第六气体容纳腔和第七气体容纳腔的两侧囊壁上设有单向气阀,第六气体容纳腔和第七气体容纳腔在朝向环形充气空腔的一侧囊壁分别设有单向气阀,使气体从环形充气空腔一端进入第一气体容纳腔,在分别通过第二气体容纳腔和第三气体容纳腔后进入第四气体容纳腔,后从第四气体容纳腔分别进入第五气体容纳腔,再分别通过第六气体容纳腔和第七气体容纳腔进入环形充气空腔另一端。
优选地,第二气体容纳腔和第三气体容纳腔位于第一气体容纳腔的两边,第二气体容纳腔和第三气体容纳腔的高度均大于第一气体容纳腔,第六气体容纳腔和第七气体容纳腔位于第五气体容纳腔的两边,第六气体容纳腔和第七气体容纳腔的高度均大于第五气体容纳腔。
优选地,第二气体容纳腔、第三气体容纳腔、第六气体容纳腔和第七气体容纳腔的横截面均为扇形,第一气体容纳腔和第五气体容纳腔的横截面均为梯形。
优选地,单向气阀包括盘形阀体,其盘底内侧设有限位挡圈,限位挡圈与盘壁之间形成通气沟;限位挡圈包围的盘底上设有透气孔,透气孔贯穿盘底;限位挡圈内盛放有与其空间相匹配的橡胶材质的密封垫,限位挡圈内侧壁上设有限位凸台。
优选地,还包括垫套,垫套可拆卸套有外气囊体,垫套上设有将其在固定轮椅底座的系绳。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充气式自动循环轮椅坐垫,利用外气囊体与内气囊体多个气体容纳腔配合,将界面压力分区,随着坐垫局部受力变化,气体在单向阀作用下自动循环流动,提升座椅舒适感,可减少压疮发生率。
进一步地,两侧的气体容纳腔高于中间的气体容纳腔,使坐垫表面凹凸不平,对臀部有一定的按摩作用。
进一步地,通过设计气体容纳腔的扇形和梯形横截面形状,使内气囊体为上头宽下头窄结构,在受力时自身产生微晃动。进一步地,在使用完后可通过放气阀放气,便于坐垫折叠收纳。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一种充气式自动循环轮椅坐垫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一种充气式自动循环轮椅坐垫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内气囊体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的单向气阀4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的单向气阀4的的主视图。
其中图中,1、外气囊体;2、环形充气空腔;3、内气囊体;11、充气嘴;12、放气阀;21、第一气体容纳腔;22、第二气体容纳腔;23、第三气体容纳腔;24、第四气体容纳腔;25、第五气体容纳腔;26、第六气体容纳腔;27、第七气体容纳腔;4、单向气阀;41、密封垫;42、限位挡圈;43、通气沟;44、盘壁;45、盘边;46、盘底;461、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一:参考图1-3,一种充气式自动循环轮椅坐垫,包括垫体,垫体由外气囊体1和内气囊体3组成,内气囊体3设于外气囊体1内部中间,外气囊体1和内气囊体3之间形成环形充气空腔2,其中外气囊体1上分别设有充气嘴11和放气阀12,外气囊体1长53cm,宽45cm,适合轮椅底座。内气囊体3内由7个气体容纳腔组成,分别为第一气体容纳腔21、第二气体容纳腔22、第三气体容纳腔23、第四气体容纳腔24、第五气体容纳腔25、第六气体容纳腔26和第七气体容纳腔27,第一气体容纳腔21在朝向环形充气空腔2的侧面囊壁设有单向气阀4,第一气体容纳腔21在分别朝向第二气体容纳腔22和第三气体容纳腔23的侧面囊壁上设有单向气阀,第二气体容纳腔22和第三气体容纳腔23在朝向第四气体容纳腔24的侧面囊壁分别设有单向气阀,第四气体容纳腔24朝向第五气体容纳腔25的侧面囊壁设有单向气阀,第五气体容纳腔25在分别朝向第六气体容纳腔26和第七气体容纳腔27的侧面囊壁设有单向气阀,第六气体容纳腔26和第七气体容纳腔27在朝向环形充气空腔2侧面囊壁分别设有单向气阀4,使气体从环形充气空腔2进入第一气体容纳腔21,在分别通过第二气体容纳腔22和第三气体容纳腔23进入第四气体容纳腔24,后从第四气体容纳腔24分别进入第五气体容纳腔25,再分别通过第六气体容纳腔26和第七气体容纳腔27进入环形充气空腔2,形成循环气体流。另外第二气体容纳腔22和第三气体容纳腔23位于第一气体容纳腔21的两边,第二气体容纳腔22和第三气体容纳腔23的高度均大于第一气体容纳腔21,第六气体容纳腔26和第七气体容纳腔27位于第五气体容纳腔25的两边,第六气体容纳腔26和第七气体容纳腔27的高度均大于第五气体容纳腔25,第二气体容纳腔22、第三气体容纳腔23、第六气体容纳腔26和第七气体容纳腔27的横截面均为扇形,第一气体容纳腔21和第五气体容纳腔25的横截面均为梯形,使内气囊体上表面形成两边高中间低的波浪形表面结构,由于内气囊体上头宽下头窄,在受力时产生微晃动。根据使用者身体重心的移动导致气囊局部受力变化,在单向阀的作用下产生气体的流动,造成坐垫表面有高低起伏的变化,不仅增加透气性从而减少褥疮的发生,且对屁股起到一定的按摩作用。
本实施例的一种充气式自动循环轮椅坐垫具体使用方法为:
第一步:可将坐垫置于轮椅座椅上,通过充气嘴打入气体,入环形充气空腔2;
第二步:在压力作用下气体逐渐进入第一气体容纳腔21;
第三步:气体逐渐进入第二气体容纳腔、第三气体容纳腔、第四气体容纳腔、第五气体容纳腔、第六气体容纳腔和第七气体容纳腔;
第四步:内气囊体和外气囊体都充气饱满后停止打气;
第五步:在患者重心的移动下,坐垫局部受力变化,即该容纳腔的气体单向流动,形成自动循环流动,从而调整臀部接触面,以减少局部的压迫。
实施例二:参考图4-5,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所采用的单向气阀4
包括盘形阀体,其盘底46内侧设有限位挡圈42,限位挡圈42与盘壁44之间形成通气沟43;限位挡圈42包围的盘底上设有透气孔461,透气孔461贯穿盘底1;限位挡圈42内盛放有与其空间相匹配的橡胶材质的密封垫41,限位挡圈3内侧壁上设有3个限位凸台421,密封垫41位于限位凸台421和盘底之间;盘边45向外折边形成平面。当盘底外侧气体压强大于通气沟43中的气体压强时,气体会在气压的作用下推开透气孔上方的密封垫41,沿着密封垫41与限位挡圈42之间的缝隙进入通气沟43排出;当通气沟43中的气体压强大于盘底外侧气体压强时,密封垫41将会紧紧的贴合在盘底46上。
实施例三:实施例三和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还包括垫套,垫套可拆卸套在外气囊体1外,垫套上设有固定在轮椅上的系绳。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充气式自动循环轮椅坐垫,利用外气囊体与内气囊体多个气体容纳腔配合,将界面压力分区,在单向阀作用下,气体自动循环流动,提升座椅舒适感,可减少压疮发生率。进一步地,在使用完后可通过放气阀放气,便于坐垫折叠收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充气式自动循环轮椅坐垫,包括垫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由外气囊体和内气囊体组成,内气囊体设于外气囊体内部中间,外气囊体和内气囊体之间形成环形充气空腔,其中外气囊体上分别设有充气嘴和放气阀,内气囊体由若干气体容纳腔组成,气体容纳腔之间设有单向气阀,气体由环形充气空腔一端进去,经过若干气体容纳腔后再从另一端流入环形充气空腔,在重力作用下形成循环气体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式自动循环轮椅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气体容纳腔包括第一气体容纳腔、第二气体容纳腔、第三气体容纳腔、第四气体容纳腔、第五气体容纳腔、第六气体容纳腔和第七气体容纳腔,第一气体容纳腔在朝向环形充气空腔的侧面囊壁设有单向气阀,第一气体容纳腔在分别朝向第二气体容纳腔和第三气体容纳腔的两侧囊壁上设有单向气阀,第二气体容纳腔和第三气体容纳腔在朝向第四气体容纳腔的一侧囊壁上分别设有单向气阀,第四气体容纳腔在朝向第五气体容纳腔的一侧囊壁上设有单向气阀,第五气体容纳腔在分别朝向第六气体容纳腔和第七气体容纳腔的两侧囊壁上设有单向气阀,第六气体容纳腔和第七气体容纳腔在朝向环形充气空腔的一侧囊壁分别设有单向气阀,使气体从环形充气空腔一端进入第一气体容纳腔,在分别通过第二气体容纳腔和第三气体容纳腔后进入第四气体容纳腔,后从第四气体容纳腔分别进入第五气体容纳腔,再分别通过第六气体容纳腔和第七气体容纳腔进入环形充气空腔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气式自动循环轮椅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体容纳腔和第三气体容纳腔位于第一气体容纳腔的两边,第二气体容纳腔和第三气体容纳腔的高度均大于第一气体容纳腔,第六气体容纳腔和第七气体容纳腔位于第五气体容纳腔的两边,第六气体容纳腔和第七气体容纳腔的高度均大于第五气体容纳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气式自动循环轮椅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体容纳腔、第三气体容纳腔、第六气体容纳腔和第七气体容纳腔的横截面均为扇形,第一气体容纳腔和第五气体容纳腔的横截面均为梯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式自动循环轮椅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气阀包括盘形阀体,其盘底内侧设有限位挡圈,限位挡圈与盘壁之间形成通气沟;限位挡圈包围的盘底上设有透气孔,透气孔贯穿盘底;限位挡圈内盛放有与其空间相匹配的橡胶材质的密封垫,限位挡圈内侧壁上设有限位凸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式自动循环轮椅坐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套,垫套可拆卸套有外气囊体,垫套上设有将其在固定轮椅底座的系绳。
CN202120367129.1U 2021-02-10 2021-02-10 一种充气式自动循环轮椅坐垫 Active CN2149093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67129.1U CN214909390U (zh) 2021-02-10 2021-02-10 一种充气式自动循环轮椅坐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67129.1U CN214909390U (zh) 2021-02-10 2021-02-10 一种充气式自动循环轮椅坐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09390U true CN214909390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120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67129.1U Active CN214909390U (zh) 2021-02-10 2021-02-10 一种充气式自动循环轮椅坐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093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25480B (zh) 气动座椅坐垫系统
US5556169A (en) Multi-layer conformable support system
US6598250B1 (en) Pressure regulation for an inflatable cushion
US9468299B2 (en) Cushions for relieving sciatic and/or perineum pressure
US8104829B2 (en) Juvenile motion-inhibitor system
CN214909390U (zh) 一种充气式自动循环轮椅坐垫
CN114041942A (zh) 一种缓冲气囊垫
CN208640135U (zh) 移动气垫
CN104704275B (zh) 自密封阀门
CN217744882U (zh) 可调节式多功能减压垫
CN205338333U (zh) 均匀撑托垫
CN210018642U (zh) 一种儿童用座椅背垫
CN214713318U (zh) 一种多体位手术垫
CN116019700B (zh) 一种按摩机构以及按摩椅
CN215914586U (zh) 头颅磁共振检查固定装置
CN211223136U (zh) 防漏气汽车座椅腰托控制器、汽车座椅及汽车
CN219762939U (zh) 车载充气床
CN213311509U (zh) 一种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装置
CN211186567U (zh) 充气床垫、充放气控制装置和智能充气床垫
CN219516990U (zh) 一种基于vr眼镜心理治疗用的座椅
CN218219704U (zh) 一种防侧塌充气床垫
CN221121081U (zh) 单向进气阀以及具有单向进气阀的缓冲气囊装置
CN213587919U (zh) 一种充气防滑坐垫
CN212879878U (zh) 智能充气垫
CN216257953U (zh) 一种舒适透气坐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