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97639U - 一种安全壳顶部闸门泄露过滤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全壳顶部闸门泄露过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97639U
CN214897639U CN202120684946.XU CN202120684946U CN214897639U CN 214897639 U CN214897639 U CN 214897639U CN 202120684946 U CN202120684946 U CN 202120684946U CN 214897639 U CN214897639 U CN 2148976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kage
pipeline
containment
air extraction
leakage coll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8494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心壮
夏栓
黄镜宇
刘汉臣
向文娟
王炜波
王煦嘉
梅其良
施伟
王勇
严锦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Nuclear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Nuclear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Nuclear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Nuclear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8494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976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976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976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Emergency Protection For Nuclear Rea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电污染过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全壳顶部闸门泄露过滤系统,包括:泄漏收集装置,所述泄漏收集腔罩设在安全壳顶部的闸门上,形成泄漏收集腔;抽气单元,包括抽气管路,所述抽气管路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泄漏收集装置的侧壁上,用于将所述泄漏收集腔中的气体抽出;注水单元,其一端通过管路连接有水箱,另一端通过管路连接在所述泄漏收集装置的侧壁上,用于向所述泄漏收集腔中注入液体;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避免了正常运行期间设备闸门长期浸泡在水中的腐蚀和密封老化,以及设备闸门打开时的不便,大大缩短换料的时间,同时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提升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

Description

一种安全壳顶部闸门泄露过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电污染过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全壳顶部闸门泄露过滤系统。
背景技术
小型反应堆的发展更加关注安全性、先进性和经济性,不断引入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充分论证其工程可行性,以使反应堆运行更加安全经济可靠。将安全壳置于地下的设计是当下小型反应堆研发中考虑的一种型式,对厂房的抗震性能有益,同时可以更好的抵御外部飞射物。在安全壳置于地下的设计中,为了便于安全壳内设备的吊装的检修,可在安全壳顶部设置设备闸门。但是在事故后,由于安全壳内压力和温度上升,放射性气体可能泄露至大气,可通过将设备闸门浸没在水中的对放射性气体进行水洗的方式避免放射性物质进入大气,但是长期浸泡在水中,存在设备闸门和密封的腐蚀和老化问题,影响设备的可靠性。
因此,现有技术仍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可靠性差,长期运行耐久性不足,可能存在腐蚀老化、引起泄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壳顶部闸门泄露过滤系统,包括:
泄漏收集装置,所述泄漏收集腔罩设在安全壳顶部的闸门上,形成泄漏收集腔;
抽气单元,包括抽气管路,所述抽气管路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泄漏收集装置的侧壁上,用于将所述泄漏收集腔中的气体抽出;
注水单元,其一端通过管路连接有水箱,另一端通过管路连接在所述泄漏收集装置的侧壁上,用于向所述泄漏收集腔中注入液体。
进一步的,所述注水单元还包括设在管路上的隔离阀,当所述隔离阀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水箱与所述泄漏收集腔不连通;当隔离阀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水箱与所述泄漏收集腔连通,水流入所述泄漏收集腔,直到所述泄漏收集腔中的液位到达第一液位高度时,所述隔离阀转为闭合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液位高度的位置低于所述抽气管路在所述泄漏收集装置上的连接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抽气单元还包括高压空气输出装置和喷射器,所述抽气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喷射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高压空气输出装置与所述喷射器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排气管路,所述排气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泄漏收集装置的顶部连接,所述排气管路的另一端与外部连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针对核电站安全壳顶部设置设备闸门的方案,设计了防止事故后由于设备闸门泄漏引起放射性外泄的过滤系统,消除放射性物质向环境的扩散。该设计设置了非能动抽气过滤系统,在事故后安全壳内压力升高后启动,将泄漏收集腔室的气体排入过滤器。设置了非能动水箱和注水管线,在事故后向泄漏收集腔室注水,将设备闸门淹没,对从设备闸门密封中泄漏的气溶胶放射性物质进行过滤。在泄漏收集腔室的顶部设置了排气管线,用于排除水洗后的气体和由于安全壳顶部换热产生的蒸汽。该设计在事故后启动对泄漏收集腔室进行抽气和注水,避免了正常运行期间设备闸门长期浸泡在水中的腐蚀和密封老化,以及设备闸门打开时的不便,大大缩短换料的时间,同时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提升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泄漏过滤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壳顶部闸门泄露过滤系统,包括:
泄漏收集装置,所述泄漏收集腔罩设在安全壳1顶部的闸门2上,形成泄漏收集腔4;
抽气单元,包括抽气管路7,所述抽气管路7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泄漏收集装置的侧壁3上,用于将所述泄漏收集腔4中的气体抽出;
注水单元,其一端通过注水管路13连接有水箱11,另一端通过管路连接在所述泄漏收集装置的侧壁3上,用于向所述泄漏收集腔4中注入液体。
进一步的,所述注水单元还包括设在注水管路13上的隔离阀12,当所述隔离阀12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水箱11与所述泄漏收集腔4不连通;当隔离阀12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水箱11与所述泄漏收集腔4连通,水流入所述泄漏收集腔4,直到所述泄漏收集腔4中的液位到达第一液位高度时,所述隔离阀12转为闭合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液位高度的位置低于所述抽气管路7在所述泄漏收集装置的侧壁3上的连接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抽气单元还包括高压空气输出装置9和喷射器8,所述抽气管路7的另一端与所述喷射器8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高压空气输出装置9与所述喷射器8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排气管路6,所述排气管路6的一端与所述泄漏收集装置的盖板5连接,所述排气管路6的另一端与外部连接。
在机组正常运行期间,安全壳1内处于微负压环境,闸门2无泄漏风险,高压空气输出装置9和喷射器8不工作,隔离阀12关闭,由安全壳1顶部、泄漏收集装置的侧壁3和盖板5组成泄漏收集腔4,泄漏收集腔4处于干燥状态。当设备维修时,移出盖板5后,再移出闸门2,进行安全壳1内的设备更换和维修。当设备维修完成时,关闭设备闸门2,再关闭盖板5。
当发生事故时,安全壳1内的压力和温度降升高,闸门2可能将发生泄漏。开启高压空气输出装置9,作为驱动气体通过喷射器8将泄漏收集腔4中的泄漏气体经抽气管线7抽吸排至过滤器10,将放射性物质过滤后排往大气。同时,开启隔离阀12,水箱11中的水通过注水管线13注入泄漏收集腔4,水逐渐淹没闸门2,并达到一定的液位高度,此时通过闸门2泄漏的气体将首先在水中过滤,携带放射性物质气体经过水洗达到排放要求后进入泄漏收集腔4,并经过排气管路6排往大气。在事故后期,泄漏收集腔室4中的水蒸发后通过排气管路6排往大气。
上述过程针对核电站安全壳顶部设置设备闸门的方案,设计了防止事故后由于设备闸门泄漏引起放射性外泄的过滤系统,消除放射性物质向环境的扩散。该设计设置了非能动抽气过滤系统,在事故后安全壳内压力升高后启动,将泄漏收集腔室的气体排入过滤器。设置了非能动水箱和注水管线,在事故后向泄漏收集腔室注水,将设备闸门淹没,对从设备闸门密封中泄漏的气溶胶放射性物质进行过滤。在泄漏收集腔室的顶部设置了排气管线,用于排除水洗后的气体和由于安全壳顶部换热产生的蒸汽。该设计在事故后启动对泄漏收集腔室进行抽气和注水,避免了正常运行期间设备闸门长期浸泡在水中的腐蚀和密封老化,以及设备闸门打开时的不便,大大缩短换料的时间,同时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提升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5)

1.一种安全壳顶部闸门泄露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泄漏收集装置,所述泄漏收集腔罩设在安全壳顶部的闸门上,形成泄漏收集腔;
抽气单元,包括抽气管路,所述抽气管路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泄漏收集装置的侧壁上,用于将所述泄漏收集腔中的气体抽出;
注水单元,其一端通过管路连接有水箱,另一端通过管路连接在所述泄漏收集装置的侧壁上,用于向所述泄漏收集腔中注入液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壳顶部闸门泄露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单元还包括设在管路上的隔离阀,当所述隔离阀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水箱与所述泄漏收集腔不连通;当隔离阀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水箱与所述泄漏收集腔连通,水流入所述泄漏收集腔,直到所述泄漏收集腔中的液位到达第一液位高度时,所述隔离阀转为闭合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壳顶部闸门泄露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位高度的位置低于所述抽气管路在所述泄漏收集装置上的连接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壳顶部闸门泄露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单元还包括高压空气输出装置和喷射器,所述抽气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喷射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高压空气输出装置与所述喷射器的输入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壳顶部闸门泄露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气管路,所述排气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泄漏收集装置的顶部连接,所述排气管路的另一端与外部连接。
CN202120684946.XU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安全壳顶部闸门泄露过滤系统 Active CN2148976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84946.XU CN214897639U (zh)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安全壳顶部闸门泄露过滤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84946.XU CN214897639U (zh)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安全壳顶部闸门泄露过滤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97639U true CN214897639U (zh) 2021-11-26

Family

ID=78872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84946.XU Active CN214897639U (zh)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安全壳顶部闸门泄露过滤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976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71489A (zh) 地下核电站非能动过滤排放系统
CN104122049B (zh) 一种高压气密性试验方法
CN107112058A (zh) 容纳容器排放系统
CN111446013A (zh) 一种海洋环境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及使用方法
CN214897639U (zh) 一种安全壳顶部闸门泄露过滤系统
CN204461702U (zh) 一种船用压力容器的密封性检测装置
CN201277537Y (zh) 高温冷凝水回收装置
CN101783187A (zh) 一种核反应堆主系统排气方法
CN102435546A (zh) 超临界高压釜鼓泡除氧系统
CN113113160A (zh) 一种安全壳顶部闸门泄露过滤系统
CN107545938B (zh) 一种用于浮动核动力平台集成化专设安全系统
CN111490269A (zh) 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真空补液系统及方法
CN112382422B (zh) 压水堆压力容器密封性能检测的打压专用系统及检测方法
CN212113243U (zh) 一种海洋环境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
CN211798876U (zh) 一种闪蒸罐蒸汽回收利用装置
CN210108907U (zh) 一种土工渗透试验无气水制作及供水装置
CN201425576Y (zh) 高温高压有毒有害气体试验设备用缓冲装置
CN110289110B (zh) 一种核动力船舶安全壳排热系统
CN201811202U (zh) 电站锅炉定排乏汽回收装置
JP2012230032A (ja) 原子炉格納容器の冷却装置
CN206905026U (zh) 一种沼气发电进气保护装置
CN205449584U (zh) 一种uf6气体检漏取样装置
CN214474648U (zh) 一种海洋湿化学仪器舱压力平衡装置
CN115584558B (zh) 一种扩散炉用排气装置
CN202944699U (zh) 一种出水文物保护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29 Hong Cao Road,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Nuclear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29 Hong Cao Road,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NUCLEAR ENGINEERING RESEARCH & DESIGN INSTITUT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