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91554U - 散热器和空调室外机 - Google Patents

散热器和空调室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91554U
CN214891554U CN202120418728.1U CN202120418728U CN214891554U CN 214891554 U CN214891554 U CN 214891554U CN 202120418728 U CN202120418728 U CN 202120418728U CN 214891554 U CN214891554 U CN 2148915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transfer
flow path
heat
working medium
ro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1872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鹏达
王定远
李宝萍
时斌
张相荣
裴玉哲
葛龙岭
葛睿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1872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915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915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915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散热器,包括吹胀板,吹胀板包括:蒸发部,设置有用于构造第一流路的多个分散的第一轧点;冷凝部,设置有用于构造第二流路的多个分散的第二轧点;连接部,构造有直形的第三流路,连通蒸发部和冷凝部,第一流路、第二流路和第三流路构成闭合的传热回路。通过第一轧点和第二轧点对传热工质分流,有利于扩大传热工质的流通路径,增大了散热面积,通过直形的第三流路,能够使得传热工质在蒸发部和冷凝部之间快速流动,有助于加快吹胀板内部的热传递效率;提高了散热器整体的均温性和散热效率,实现了散热器在高温工况下对变频模块的高效散热目的,保障空调在高温工况下的制冷效果。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空调室外机。

Description

散热器和空调室外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散热器和空调室外机。
背景技术
变频功率器件是变频空调器中的重要元器件,压缩机频率越高,变频功率器件发热量越多。另外,由于变频功率器件设计紧凑,使得工作过程中的变频功率器件的热流和功率密度不断增加。因此,变频功率器件的散热问题严重影响空调器在高温工况下的制冷性能和可靠性。
对于多联机空调,变频功率器件主要采用可控硅模块,简称变频模块。目前,通常采用风冷铝翅片散热或采用压缩机冷媒板对变频模块进行散热降温。但是,在高环温工况下,由于变频模块的高热流密度和大功率无法采用铝翅片散热器有效散热,导致变频模块的温度急剧升高,容易造成压缩机降频甚至变频模块被损坏烧毁的问题。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目前的散热器在高温制冷工况时对变频模块的散热能力不足,导致空调器大幅度降频,引发高温天环境制冷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器和空调室外机,以解决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差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包括:包括吹胀板,所述吹胀板包括:蒸发部,设置有用于构造第一流路的多个分散的第一轧点;冷凝部,设置有用于构造第二流路的多个分散的第二轧点;连接部,构造有直形的第三流路,连通所述蒸发部和所述冷凝部,所述第一流路、第二流路和第三流路构成闭合的传热回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设置有多个自所述蒸发部向所述冷凝部延长的轧条,相邻的所述轧条围限出所述第三流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轧条并排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轧条的长度部分或全部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至少包括第一轧条组和第二轧条组,所述第一轧条组的轧条与所述第二轧条组的轧条交替排列;其中,所述第一轧条组的轧条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轧条组的轧条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流路包括与所述蒸发部连通的第一连通口,和与所述冷凝部连通的第二连通口;其中,所述第一连通口至少对应一个所述第一轧点,和/或,所述第二连通口至少对应一个所述第二轧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轧点呈矩阵排列;和/或,多个所述第二轧点呈矩阵排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吹胀板还包括传热工质灌注口,所述传热工质灌注口可通断地与所述第一流路相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器还包括:基座,与所述吹胀板导热连接,且位于所述蒸发部;翅片组,与所述吹胀板导热连接,且与所述基座分别设置于所述吹胀板的两侧;其中,所述导热连接可为焊接、胶粘接或通过导热片可拆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外机,包括设置于所述空调室外机侧部的风机和前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所述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的翅片组中的翅片与所述风机的轴线平行,且与所述空调室外机的顶部平行。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和空调室外机,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吹胀板的传热回路内抽真空并灌注传热工质,吹胀板的蒸发部接受变频模块的热量,蒸发部的第一流路内的传热工质受热后,变为气态,经第三流路流动至冷凝部,气态的传热工质在第二流路内进行冷凝降温,变为液态,经第三流路流动至蒸发部,然后进行下一轮散热循环。通过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采用蒸发部接受变频模块的热量,通过分散的第一轧点对液态的传热工质分流,有利于液态的传热工质流向发热量较高的变频模块,通过直形的第三流路,能够使得传热工质在蒸发部和冷凝部之间快速流动,缩短流动时间,有助于加快吹胀板内部的热传递效率;通过分散的第二轧点对气态的传热工质分流,有利于扩大气态的传热工质的流通路径的长度,增大了有效的散热面积,提高了散热器整体的均温性和散热效率,实现了散热器在高温工况下对变频模块的高效散热目的,保障空调在高温工况下的制冷效果。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空调室外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吹胀板;101:蒸发部;1011:第一流路;1012:第一轧点;102:冷凝部;1021:第二流路;1022:第二轧点;103:连接部;1031:第三流路;1032:扎条;1033:第一连通口;1032:第二连通口;104:传热工质灌注口;20:基座;30:翅片组;40: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结合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器,包括吹胀板10,吹胀板10包括蒸发部、冷凝部和连接部103,蒸发部101设置有用于构造第一流路1011的多个分散的第一轧点1012;冷凝部102设置有用于构造第二流路1021的多个分散的第二轧点1022;连接部103,构造有直形的第三流路1031,连通蒸发部101和冷凝部102,第一流路1011、第二流路1021和第三流路1031构成闭合的传热回路。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吹胀板10的传热回路内抽真空并灌注传热工质,吹胀板10的蒸发部101接受变频模块的热量,蒸发部101的第一流路1011内的传热工质受热后,变为气态,经第三流路1031流动至冷凝部102,气态的传热工质在第二流路1021内进行冷凝降温,变为液态,经第三流路1031流动至蒸发部101,然后进行下一轮散热循环。通过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采用蒸发部101接受变频模块的热量,通过分散的第一轧点1012对液态的传热工质分流,有利于液态的传热工质流向发热量较高的变频模块,通过直形的第三流路1031,能够使得传热工质在蒸发部101和冷凝部102之间快速流动,缩短流动时间,有助于加快吹胀板10内部的热传递效率;通过分散的第二轧点1022对气态的传热工质分流,有利于扩大气态的传热工质的流通路径的长度,增大了有效的散热面积,提高了散热器整体的均温性和散热效率,实现了散热器在高温工况下对变频模块的高效散热目的,保障空调在高温工况下的制冷效果。
蒸发部101、连接部103和冷凝部102依次分布,其中,蒸发部101和冷凝部102相对设置于吹胀板10的两个端部。
蒸发部101内相邻的第一轧点1012之间构成第一微流路,多个第一微流路相互连通,构造出第一流路1011。多个第一微流路不仅增大了传热工质的流动路径,而且还为传热工质提供了多个流动方向,在实际应用中,传热工质经第一微流路的引导,在第一流路1011内循环流动,直至受热相变,有利于使液态的传热工质流向接受热量较多的区域,提高了对变频模块发热量较高区域的散热效果。
同理,冷凝部102内的相邻的第二轧点1022之间构成第二微流路,多个第二微流路相互连通,构造出第二流路1021。多个第二微流路不仅增大了传热工质的流动路径,而且还为传热工质提供了多个流动方向,在实际应用中,传热工质经第二微流路的引导,在第一流路1011内循环流动,能够防止冷凝端局部温度过高,直至散热降温,冷凝相变为液态的传热工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吹胀板10的传热回路内抽真空并灌注传热工质,蒸发部101通过第一轧点1012围限构造出第一流路1011,冷凝部102通过第二轧点1022围限构造出第二流路1021;吹胀板10的蒸发部101和冷凝部102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的吹胀板10焊接点少,降低了传热工质泄露的风险,降低了散热器的成本,在散热器或空调室外机的包装、运输、工作过程中,提高了散热器的可靠性。
可选地,传热工质可以为可进行相变的传热工质,如可以为可在气态与液态之间进行相变的传热工质。蒸发部101的液态的传热工质接受热量,受热,温度升高后,变为气态,扩散至冷凝部102,气态的传热工质在冷凝部102冷凝散热后,温度降低后,变为液态,进行下一散热循环。可选地,传热工质为冷媒。
第一轧点1012的横截面呈椭圆形或圆形。第二轧点1022的横截面呈椭圆形或圆形。这样,能够使得传热工质顺畅的流过第一轧点1012和第二轧点1022的周侧,减少因轧点的形状带来的阻力。
通过连接部103的直形的第三流路1031能够缩短传热工质在蒸发部101与冷凝部102之间的流通路径,进而缩短吹胀板10内的传热工质在蒸发部101和冷凝部102之间的流动时间,提高热传递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吹胀板10为一板状,吹胀板10竖向设置或倾斜设置。其中,吹胀板10的冷凝部102在上,蒸发部101在下。这样,蒸发部101内受热后变为气态的传热工质可沿直形的第三流路1031运动至冷凝部102,通过直形的第三流路1031能够减少传热工质在运动过程中的阻力。气态的传热工质在冷凝部102降温冷凝,变为液态的传热工质,并在重力作用下,滴落至蒸发部101,进行下一散热循环。
可选地,连接部103设置有多个自蒸发部101向冷凝部102延长的轧条1032,相邻的轧条1032围限出第三流路1031。吹胀板10的连接部103的轧条一次成型,并与吹胀板10一体成型。这样,通过轧条能够保证第三流路1031的直形结构。另外,一体成型的吹胀板10焊接点少,降低了传热工质泄露的风险。
可选地,轧条1032竖向设置,或,倾斜设置。这样,能够便于气态的传热工质沿着第三流路1031向上运动,以及液态的传热工质沿着第三流路1031在重力作用下,滴落至蒸发部101。
可选地,轧条1032的两端呈弧状。这样,便于传热工质运动至轧条后,沿着轧条1032的弧状的端部分流,弧状结构的端部有助于减少对传热工质的阻力。
可选地,多个轧条1032并排设置。
这样,通过并排设置的轧条1032,能够保证第三流路1031的直形结构的直线度。另外,多个轧条1032间隔均匀分布。这样,保证第三流路1031的宽度相同,即流通面积相同。
可选地,第三流路1031的宽度大于轧条1032的宽度。这样,能够使得连接部103有足够的空间保证传热工质的流通。
可选地,多个轧条1032的长度部分或全部相同。
在多个轧条的长度部分相同的情况下,有助于增大第一流路1011的流通空间。其中,在长短不一的扎条的情况下,若两个长的扎条内设置一短的扎条,那么此时两条第三流路1031的端部存在一定的贮存空间,传热工质在运动至该贮存空间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条第三流路1031进行流动。另外,因传热工质流动至扎条的端部时,受扎条的端部的阻力进行分流,传热工质会短暂停留,在多个扎条的长度部分相同,即部分不同的情况下,多个扎条的端部所在位置参差不齐,能够有效防止多个扎条的端部位于连接部103与蒸发部101之间的同一直线所在区域,降低该区域的温度,防止该区域的温度高于其他区域的温度。
在多个扎条的长度全部相同的情况下,便于加工制造,无需设置不同的扎条长度或者进行两次成型,有助于降低成本。
可选地,连接部103至少包括第一轧条组和第二轧条组,第一轧条组的轧条与第二轧条组的轧条交替排列;其中,第一轧条组的轧条的长度大于第二轧条组的轧条的长度。
通过第一扎条组的扎条与第二扎条组的扎条交替排列,第一扎条组的扎条的长度大于第二扎条组的扎条的长度,使得,连接部103的多个扎条的端部参差不齐,在传热工质流动至扎条的端部,受扎条的端部的阻力进行分流,传热工质会短暂停留的情况下,通过端部参差不齐的多个扎条,能够有效防止多个扎条的端部位于连接部103与蒸发部101之间的同一直线所在区域,降低该区域的温度,防止该区域的温度高于其他区域的温度。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扎条组的扎条与第二扎条组的扎条可按照一对一的交替排列,也可按照一对二/一对三/二对一/三对一等多种形式的结构及性能交替排列,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另外,还可包括第三扎条组/第四扎条组等等,多组扎条组的扎条的长度均不同,且交替排列。
可选地,第三流路1031包括与蒸发部101连通的第一连通口1033,和与冷凝部102连通的第二连通口1034;其中,第一连通口1033至少对应一个第一轧点1012,和/或,第二连通口1034至少对应一个第二轧点1022。
这样,通过第一连通口1033至少对应一个第一轧点1012的结构设计,使得传热工质经第三流路1031进入蒸发部101时,可经第一轧点1012对传热工质进行分流,一方面扩大液体的传热工质的流通路径,另一方面,便于提高吹胀板10的蒸发部101的均温性。同理,通过第二连通口1034至少对应一个第二轧点1022的结构设计,使得传热工质经第三流路1031进入冷凝部102时,可经第二轧点1022对传热工质进行分流,扩大了气态的传热工质的流通路径,防止冷凝部102的局部温度过高,有助于加快对传热工质的散热降温。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连通口1033处对应的第一轧点1012的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例如,第一连通口1033可对应两个、三个第一轧点1012。可选地,第一轧点1012的最大直径小于或等于第一连通口1033的宽度。这样,能够防止第一轧点1012对第一连通口1033造成堵塞,降低传热工质的流通面积。同理,第二连通口1034处对应的第二轧点1022的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例如,第二连通口1034可对应两个、三个第二轧点1022。可选地,第二轧点1022的最大直径小于或等于第二连通口1034的宽度。这样,能够防止第二轧点1022对第二连通口1034造成堵塞,降低传热工质的流通面积。
可选地,多个第一轧点1012呈矩阵排列;和/或,多个第二轧点1022呈矩阵排列。
多个第一轧点1012呈矩阵排列,能够在增大传热工质的流动路径的情况下,而且还能够降低分散的第一轧点1012对传热工质在流动过程中造成的阻力,尽可能的保证传热工质的流动速度。
多个第二轧点1022呈矩阵排列,能够在增大传热工质的流动路径的情况下,而且还能够降低分散的第二轧点1022对传热工质在流动过程中造成的阻力,尽可能的保证传热工质的流动速度。
可选地,吹胀板10还包括传热工质灌注口104,传热工质灌注口104可通断地与第一流路1011相连通。
通过传热工质灌注口104不仅可以对传热回路进行抽真空处理,而且还可以向传热回路灌注传热工质。
吹胀板10内液态的传热工质位于蒸发部101,气态的传热工质位于冷凝部102,气态的传热工质的温度高于液态的传热工质,在传热工质灌注口104与第一流路1011连通的情况下,能够减少气态的传热工质对传热工质灌注口104的高温影响。
可选地,传热工质灌注口104为扁平状,且传热工质灌注口104位于蒸发部101的侧边。这样,能够减少蒸发部101内的传热工质对传热工质灌注口104的压力。通过传热工质灌注口104为扁平状,传热工质灌注口104的流通面积小于传热回路内最小的流通面积,有助于避免传热回路内的传热工质从传热工质灌注口104渗出。
散热器在安装的情况下,吹胀板10竖向设置,传热工质灌注口104位于吹胀板10的侧部,能够降低液态的传热工质积存在吹胀板10底部而增加泄露的风险。
可选地,散热器还包括:基座20,与吹胀板10导热连接,且位于蒸发部101;翅片组30,与吹胀板10导热连接,且与基座20分别设置于吹胀板10的两侧;其中,导热连接可为焊接、胶粘接或通过导热片可拆卸连接。
吹胀板10可与基座20焊接。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吹胀板10与基座20之间的连接固定,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基座20与吹胀板10的贴合程度,从而提高基座20与吹胀板10之间的热传递效率,以基座20的热量快速传递至吹胀板10。可选地,吹胀板10与基座20之间通过涂敷导热硅胶粘结。可选地,吹胀板10与基座20之间还可设置导热片或涂敷可导热的金属层,以提高吹胀板10与基座20之间的热传递效率。
可选地,基座20可采用铜制材料或铝制材料制成。不仅提高了与吹胀板10的导热效率,进而有利于提高对变频模块的散热效率。在实际应用中,基座20具有一定的厚度,这样,不仅能够接受变频模块传递的热量并而且还能够对变频模块进行固定。
基座20位于蒸发部101。基座20的尺寸小于吹胀板10的尺寸。通过尺寸较小的基座20能够使得变频模块产生的热量快速传递至吹胀板10的蒸发部101,一方面降低基座20的存在的较大温差问题,另一方面提高了散热器的热传递效率。
翅片组30与吹胀板10可焊接。这样,不仅能够实现翅片组30与吹胀板10之间的连接固定,而且还有利于提高翅片组30与吹胀板10的贴合程度,从而提高翅片组30与吹胀板10之间的热传递效率,加快对吹胀板10的散热效率。通过翅片组30扩大了吹胀板10的散热面积。可选地,翅片组30通过导热硅胶粘接于吹胀板10上,这样,有助于提高翅片组30与吹胀板10之间的热传递效率。
可选地,翅片组30包括多个翅片,多个翅片间隔均匀设置。可选地,翅片组30可为折叠翅片。
可选地,吹胀板10至少包括相互传递热量的吸热面和散热面。基座20与吹胀板10的吸热面导热连接,翅片组30与吹胀板10的散热面导热连接。变频模块产生的热量经基座20传递至吹胀板10的吸热面,吹胀板10的蒸发部101内的液态的传热工质受热,相变变为气态的传热工质,并经连接部103的第三流路1031运动至冷凝部102,另外,热量经吹胀板10传递至翅片组30,经冷凝部102和翅片组30的散热降温,气态的传热工质变为液态的传热工质,并在重力作用下,回落至蒸发部101。
可选地,传热回路至少流经吹胀板10的吸热面和/或吹胀板10的散热面。
此处“传热回路至少流经吸热面和/或散热面”可以理解为:吹胀板10的吸热面构造有传热回路,或,吹胀板10的散热面构造有传热回路,或,吹胀板10的吸热面和散热面均构造有相互连通的传热回路。
在吹胀板10的吸热面构造有传热回路的情况下,吹胀板10的吸热面为凸面。此处“吹胀板10的吸热面为凸面”可以理解为:吸热面中构造有传热回路的区域凸出于吸热面中未构造有传热回路的区域,吸热面凹凸不平。在吹胀板10与基座20导热连接的情况下,通过吹胀板10吸热面内传热回路填充的传热工质能够加快吹胀板10与基座20的热传递效率,进而提高对变频模块的散热效率。其中,吹胀板10的散热面未构造有传热回路,散热面为平面。
在吹胀板10的散热面构造有传热回路的情况下,吹胀板10的散热面为凸面。此处“吹胀板10的散热面为凸面”可以理解为:散热面中构造有传热回路的区域凸出于散热面中未构造有传热回路的区域,散热面凹凸不平。在吹胀板10与翅片组30导热连接的情况下,通过吹胀板10散热面内传热回路填充的传热工质能够加快吹胀板10与翅片组30的热传递效率。其中,吹胀板10的吸热面未构造有传热回路,吸热面为平面。
在吹胀板10的吸热面和散热面均构造有相互连通的传热回路的情况下,吹胀板10的吸热面和散热面均为凸面。在吹胀板10与变频模块导热连接的情况下,吹胀板10的吸热面内的传热工质接受基座20的热量,并通过传热工质受热相变,热量传递至吹胀板10的散热面,然后将热量传递至基翅片组30进行散热降温。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外机,包括设置于空调室外机侧部的风机40和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散热器,散热器的翅片组30中的翅片与风机40的轴线平行,且与空调室外机的顶部平行。
采用蒸发部101接受变频模块的热量,通过分散的第一轧点1012对液态的传热工质分流,有利于液态的传热工质流向发热量较高的变频模块,通过直形的第三流路1031,能够使得传热工质在蒸发部101和冷凝部102之间快速流动,缩短流动时间,有助于加快吹胀板10内部的热传递效率;通过分散的第二轧点1022对气态的传热工质分流,有利于扩大气态的传热工质的流通路径的长度,增大了有效的散热面积,提高了散热器整体的均温性和散热效率,实现了散热器在高温工况下对变频模块的高效散热目的,保障空调在高温工况下的制冷效果。
空调室外机的变频模块竖向安装,其中,散热器的基座20与变频模块导热连接。变频模块与散热器均位于风机40的进风风路中,通过翅片组30中的翅片与风机40的轴线平行,且与空调室外机的顶部平行,那么风机40的进风气流作用于翅片组30,流经相邻翅片之间的缝隙。即每一翅片的翅面,对翅片组30中的翅片进行风冷散热,气流将翅片携带的热量吹离散热器,提高了散热器的散热效率,进而提升了散热器对变频模块的散热效果。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吹胀板,所述吹胀板包括:
蒸发部,设置有用于构造第一流路的多个分散的第一轧点;
冷凝部,设置有用于构造第二流路的多个分散的第二轧点;
连接部,构造有直形的第三流路,连通所述蒸发部和所述冷凝部,所述第一流路、第二流路和第三流路构成闭合的传热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设置有多个自所述蒸发部向所述冷凝部延长的轧条,相邻的所述轧条围限出所述第三流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轧条并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轧条的长度部分或全部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至少包括第一轧条组和第二轧条组,所述第一轧条组的轧条与所述第二轧条组的轧条交替排列;
其中,所述第一轧条组的轧条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轧条组的轧条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流路包括与所述蒸发部连通的第一连通口,和与所述冷凝部连通的第二连通口;
其中,所述第一连通口至少对应一个所述第一轧点,和/或,所述第二连通口至少对应一个所述第二轧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轧点呈矩阵排列;和/或,
多个所述第二轧点呈矩阵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吹胀板还包括传热工质灌注口,所述传热工质灌注口可通断地与所述第一流路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座,与所述吹胀板导热连接,且位于所述蒸发部;
翅片组,与所述吹胀板导热连接,且与所述基座分别设置于所述吹胀板的两侧;
其中,所述导热连接可为焊接、胶粘接或通过导热片可拆卸连接。
10.一种空调室外机,包括设置于所述空调室外机侧部的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
所述散热器的翅片组中的翅片与所述风机的轴线平行,且与所述空调室外机的顶部平行。
CN202120418728.1U 2021-02-25 2021-02-25 散热器和空调室外机 Active CN2148915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18728.1U CN214891554U (zh) 2021-02-25 2021-02-25 散热器和空调室外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18728.1U CN214891554U (zh) 2021-02-25 2021-02-25 散热器和空调室外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91554U true CN214891554U (zh) 2021-11-26

Family

ID=78855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18728.1U Active CN214891554U (zh) 2021-02-25 2021-02-25 散热器和空调室外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915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36698A1 (zh) * 2022-06-10 2023-12-14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散热器和空调室外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36698A1 (zh) * 2022-06-10 2023-12-14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散热器和空调室外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13386B2 (en) Cooling module for cool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US8833435B2 (en) Microscale coo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1573790A (zh) 气冷式热装置中的三维散热
CN111895519B (zh) 散热器和空调室外机
CN214891554U (zh) 散热器和空调室外机
CN210070063U (zh) 一种散热器、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111351147A (zh) 散热器和空调室外机
CN214199797U (zh) 一种电子元器件风冷热管散热器
CN210014477U (zh) 一种散热器、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0014472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0014476U (zh) 一种散热器、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0014475U (zh) 一种散热器、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111351146A (zh) 散热器和空调室外机
CN214581475U (zh)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0014474U (zh) 一种散热器、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0014483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0014482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6557429U (zh) 散热器和空调室外机
CN214581476U (zh) 散热器和空调室外机
CN111366018B (zh) 半导体制冷用散热组件及半导体制冷设备
CN214581477U (zh) 散热器和空调室外机
WO2020054752A1 (ja) 冷却装置および冷却装置を用いた冷却システム
CN111578391A (zh) 散热器和空调室外机
CN215336756U (zh) 散热组件、散热器和空调室外机
CN214891556U (zh) 散热组件、散热器和空调室外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