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83517U - 一种基于河湖地形重塑的生态湿地护岸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河湖地形重塑的生态湿地护岸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83517U
CN214883517U CN202121356965.6U CN202121356965U CN214883517U CN 214883517 U CN214883517 U CN 214883517U CN 202121356965 U CN202121356965 U CN 202121356965U CN 214883517 U CN214883517 U CN 2148835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mp
river
frame
structure based
buff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5696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强
胡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ehe Water Environ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ehe Water Environ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ehe Water Environ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ehe Water Environ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5696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835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835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835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河湖地形重塑的生态湿地护岸结构,具体涉及河湖岸生态技术领域,包括河道,所述河道包括有缓冲坡道、缓冲平台以及冲击坡道,所述缓冲坡道的斜下方设置有缓冲平台,所述缓冲坡道的前表面设置有第二防护件,所述缓冲平台的上方设置有滤杂件,所述冲击坡道的前表面设置有第一防护件。本实用新型将围栏和定位柱放置在冲击坡道的前方进行固定住,进而形成第一重防护作用,避免泥土的大量流失,随后,将浇筑而成的框架铺设在缓冲坡道的前方固定,在隔板的表面放置一些植物的种子,用泥土进行覆盖住框架的整个表面,从而使得框架上会生长出植物进行第二重防护,使得河道边具备生态保护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河湖地形重塑的生态湿地护岸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湖岸生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河湖地形重塑的生态湿地护岸结构。
背景技术
河流地形,是指河流对地表进行侵蚀,搬运,堆积作用所形成之地形。包括河蚀地形、河积地形、河蚀与河积共同作用的地形,一般的河湖岸边都需要防护,避免岸边的泥土流失。
但是在实际过程中,河湖内部的河水对岸边进行冲击,需要堆砌砖墙进行防护,以此增大了经济成本的输出,并且使得河湖岸不具备生态自我修复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河湖地形重塑的生态湿地护岸结构,通过将围栏和定位柱放置在冲击坡道的前方,向下冲击定位柱,使得定位柱深深的插入到河道中,进而形成第一重防护作用,避免泥土的大量流失,随后,将浇筑而成的框架铺设在缓冲坡道的前方,让固定插销插入到定位孔中,并进入到后方的泥土深处,进而快速对框架进行固定,在隔板的表面放置一些植物的种子,用泥土进行覆盖住框架的整个表面,从而使得框架上会生长出植物进行第二重防护,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河湖地形重塑的生态湿地护岸结构,包括河道、缓冲坡道、缓冲平台、冲击坡道、第一防护件、围栏、定位柱、滤杂件、插杆、防护网、第二防护件、框架、隔板、定位孔、固定插销,所述河道包括有缓冲坡道、缓冲平台以及冲击坡道,所述缓冲坡道的斜下方设置有缓冲平台,所述缓冲平台的斜下方设置有冲击坡道,所述缓冲坡道的前表面设置有第二防护件,所述缓冲平台的上方设置有滤杂件,所述冲击坡道的前表面设置有第一防护件;
所述第一防护件包括有围栏,所述围栏的内部沿竖直方向上贯穿设置有定位柱;
所述第二防护件包括有框架,所述框架的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框架前表面的两端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固定插销。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柱的端部呈尖端形结构,并且定位柱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框架上的定位孔与固定插销之间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所述框架和隔板一体成型,且框架和隔板均采用黏土烧制而成。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平台的表面种植有绿植,绿植包括有绿萝以及文竹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滤杂件包括有插杆,所述插杆的侧表面设置有防护网。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插杆的数量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插杆之间通过防护网相连接,其中插杆的端部设置为尖头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将围栏和定位柱放置在冲击坡道的前方进行固定住,进而形成第一重防护作用,避免泥土的大量流失,随后,将浇筑而成的框架铺设在缓冲坡道的前方,让固定插销插入到定位孔中,并进入到后方的泥土深处,进而快速对框架进行固定,在隔板的表面放置一些植物的种子,用泥土进行覆盖住框架的整个表面,从而使得框架上会生长出植物进行第二重防护,使得河道边具备生态保护的功能;
2、本实用新型中将插杆和防护网固定在缓冲平台上,当河水漂浮而来时,带动水中漂浮的杂物,杂物则是被防护网所留住,能够较为有效的对河湖中的杂物进行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滤杂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河道、11缓冲坡道、12缓冲平台、13冲击坡道、2第一防护件、21围栏、22定位柱、3滤杂件、31插杆、32防护网、4第二防护件、41框架、42隔板、43定位孔、44固定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示的一种基于河湖地形重塑的生态湿地护岸结构,包括河道1、缓冲坡道11、缓冲平台12、冲击坡道13、第一防护件2、围栏21、定位柱22、滤杂件3、插杆31、防护网32、第二防护件4、框架41、隔板42、定位孔43、固定插销44,所述河道1包括有缓冲坡道11、缓冲平台12以及冲击坡道13,所述缓冲坡道11的斜下方设置有缓冲平台12,所述缓冲平台12的斜下方设置有冲击坡道13,所述缓冲坡道11的前表面设置有第二防护件4,所述缓冲平台12的上方设置有滤杂件3,所述冲击坡道13的前表面设置有第一防护件2;
所述第一防护件2包括有围栏21,所述围栏21的内部沿竖直方向上贯穿设置有定位柱22;
所述第二防护件4包括有框架41,所述框架41的内部设置有隔板42,所述框架41前表面的两端开设有定位孔43,所述定位孔43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固定插销44。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柱22的端部呈尖端形结构,并且定位柱22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框架41上的定位孔43与固定插销44之间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所述框架41和隔板42一体成型,且框架41和隔板42均采用黏土烧制而成,便于利用固定插销44插入泥土深处对框架41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平台12的表面种植有绿植,绿植包括有绿萝以及文竹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便于使得缓冲平台12的表面有绿植进行生态保护。
进一步的,所述滤杂件3包括有插杆31,所述插杆31的侧表面设置有防护网32,所述插杆31的数量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插杆31之间通过防护网32相连接,其中插杆31的端部设置为尖头形结构,以便于插杆31插入到泥土深处。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本实用新型在实施时,将围栏21和定位柱22放置在冲击坡道13的前方,向下冲击定位柱22,使得定位柱22深深的插入到河道1中,进而形成第一重防护作用,避免泥土的大量流失,随后,将浇筑而成的框架41铺设在缓冲坡道11的前方,让固定插销44插入到定位孔43中,并进入到后方的泥土深处,进而快速对框架41进行固定,在隔板42的表面放置一些植物的种子,用泥土进行覆盖住框架41的整个表面,从而使得框架41上会生长出植物进行第二重防护,使得河道1边具备生态保护的功能;
另外,将插杆31和防护网32固定在缓冲平台12上,当河水漂浮而来时,带动水中漂浮的杂物,杂物则是被防护网32所留住,能够较为有效的对河湖中的杂物进行处理。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基于河湖地形重塑的生态湿地护岸结构,包括河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1)包括有缓冲坡道(11)、缓冲平台(12)以及冲击坡道(13),所述缓冲坡道(11)的斜下方设置有缓冲平台(12),所述缓冲平台(12)的斜下方设置有冲击坡道(13),所述缓冲坡道(11)的前表面设置有第二防护件(4),所述缓冲平台(12)的上方设置有滤杂件(3),所述冲击坡道(13)的前表面设置有第一防护件(2);
所述第一防护件(2)包括有围栏(21),所述围栏(21)的内部沿竖直方向上贯穿设置有定位柱(22);
所述第二防护件(4)包括有框架(41),所述框架(41)的内部设置有隔板(42),所述框架(41)前表面的两端开设有定位孔(43),所述定位孔(43)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固定插销(4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河湖地形重塑的生态湿地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22)的端部呈尖端形结构,并且定位柱(22)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河湖地形重塑的生态湿地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41)上的定位孔(43)与固定插销(44)之间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所述框架(41)和隔板(42)一体成型,且框架(41)和隔板(42)均采用黏土烧制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河湖地形重塑的生态湿地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平台(12)的表面种植有绿植,绿植包括有绿萝以及文竹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河湖地形重塑的生态湿地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杂件(3)包括有插杆(31),所述插杆(31)的侧表面设置有防护网(3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河湖地形重塑的生态湿地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31)的数量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插杆(31)之间通过防护网(32)相连接,其中插杆(31)的端部设置为尖头形结构。
CN202121356965.6U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基于河湖地形重塑的生态湿地护岸结构 Active CN2148835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56965.6U CN214883517U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基于河湖地形重塑的生态湿地护岸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56965.6U CN214883517U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基于河湖地形重塑的生态湿地护岸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83517U true CN214883517U (zh) 2021-11-26

Family

ID=78905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56965.6U Active CN214883517U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基于河湖地形重塑的生态湿地护岸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835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783653U (zh) 一种加固式河道护岸结构
CN214883517U (zh) 一种基于河湖地形重塑的生态湿地护岸结构
CN109610407B (zh) 一种基于自重平衡的防滑坡生态挡墙
CN108797519B (zh) 水利工程护坡
CN214783650U (zh) 一种高稳定性的河道护岸结构
CN216074963U (zh) 河滩湿地生态系统
CN214545887U (zh) 一种漂浮种植式生态护坡
CN214497396U (zh) 一种河流抗冲击护岸
CN211735258U (zh) 桩承式堆石护角
CN205152966U (zh) 一种生态混凝土护坡土堤
CN112982295A (zh) 一种河道护坡结构
CN211872848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防汛景观堤坝结构
CN101122124A (zh) 钢板排桩护堤疏河方法
CN109827485B (zh) 用于围堰拆除爆破的拼装式飞石防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9440723B (zh) 一种水利工程挡土墙及其施工方法
CN211228676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清淤装置
CN214116473U (zh) 一种复合型生态护岸结构
CN211621459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水利水电施工用边坡防护装置
CN214301795U (zh) 一种矿山防护工程用石砌护坡
CN218880719U (zh) 一种利用废固混凝土制作的堤岸防护结构
CN216474820U (zh) 湿地水岸生态护坡装置
CN220099952U (zh) 一种土围堰施工防护结构
CN211872851U (zh) 一种堤防加固结构
CN220352717U (zh) 一种堤防加固施工机构
CN214328856U (zh) 一种围堰内部边缘淤泥清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