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97396U - 一种河流抗冲击护岸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河流抗冲击护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97396U
CN214497396U CN202120435256.0U CN202120435256U CN214497396U CN 214497396 U CN214497396 U CN 214497396U CN 202120435256 U CN202120435256 U CN 202120435256U CN 214497396 U CN214497396 U CN 2144973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elding plate
river
buffer
impact
buff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3525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樊晓栋
周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uanhe Water Conservancy Planning And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uanhe Water Conservancy Planning And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uanhe Water Conservancy Planning And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uanhe Water Conservancy Planning And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3525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973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973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973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30Flood prevention; Flood or storm water management, e.g. using flood barrier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河岸防护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河流抗冲击护岸,其包括堤顶、设置于堤顶一侧的迎水坡和种植于迎水坡上的植被层,迎水坡自下而上设有用于遮挡河水冲击的遮挡板,遮挡板排列自下而上呈阶梯状设置,遮挡板上设有若干缓冲弹簧,缓冲弹簧的一端与遮挡板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缓冲板。本申请具有减小护岸的结构被损坏的可能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河流抗冲击护岸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河岸防护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河流抗冲击护岸。
背景技术
护岸是在原有的海岸岸坡上采取人工加固的工程措施,用来防御波浪、水流的侵袭和淘刷及地下水作用,维持岸线稳定。护岸建筑形式与海堤相似,按其外坡形式可分斜坡式护岸、陡墙式护(包括直立式)和由两者混合的护岸。斜坡式护岸的护面结构及护面范围与斜坡堤相同,坡顶为陆地面。
公告号为CN20734801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城市河流生态护岸结构,包括自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雷诺护垫层和加筋麦克垫层,在雷诺护垫层的下方铺设有无纺布层,在雷诺护垫层的上方铺设有覆土层,在覆土层上种植有耐淹草本植被;加筋麦克垫层固定在天然土上,在位于加筋麦克垫层下方的天然土上种植有草皮。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在河流湍急的地区,河水对护岸的长时间撞击,容易使护岸的结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减小护岸的结构被损坏的可能性,本申请提供一种河流抗冲击护岸。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河流抗冲击护岸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河流抗冲击护岸,包括堤顶、设置于堤顶一侧的迎水坡和种植于所述迎水坡上的植被层,所述迎水坡自下而上设有用于遮挡河水冲击的遮挡板,所述遮挡板排列自下而上呈阶梯状设置,所述遮挡板上设有若干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与遮挡板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缓冲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河水冲击护岸时,河水先撞击缓冲板,缓冲板受力向靠近遮挡板的方向移动,进而使缓冲弹簧受力压缩,在缓冲弹簧受力压缩的过程中,河水的部分冲击力被吸收,同时遮挡板也能够减小河水对护岸的冲击力,综上所述,本申请能够减小护岸的结构被损坏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缓冲板上设有弹性片,所述弹性片向远离缓冲板的方向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河水冲击迎水坡时,河水与弹性片接触,弹性片对河水的冲击力起到缓冲的作用,进而减小了河水对护岸的冲击力,起到了保护护岸的作用。
可选的,所述遮挡板上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为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湍急的河水冲过缓冲板时,越过缓冲板的河水从排水孔排出,进而减小了河水堆积在迎水坡上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遮挡板远离迎水坡的一端设有防水板,所述防水板与遮挡板呈钝角设置,且所述防水板远离遮挡板的一端朝向河流方向设置,所述防水板与遮挡板的连接处呈圆弧过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河水撞击缓冲板板,容易产生水花,防水板能够减小水花越过遮挡板的可能性,进而减小河水堆积在迎水坡上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遮挡板开设有容纳孔,所述容纳孔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插入容纳孔内,另一端与缓冲板连接,所述缓冲弹簧套设在支撑杆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当河水撞击缓冲板时,缓冲板受力移动,进而带动缓冲弹簧受力压缩,与此同时支撑杆与容纳孔滑动配合,进而对缓冲弹簧起到了导向的作用,减小了缓冲弹簧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弯折的可能性,起到了保护缓冲弹簧的作用。
可选的,所述遮挡板靠近堤顶的侧壁上设有加固杆,所述加固杆的一端与遮挡板连接,另一端与迎水坡连接,所述加固杆与遮挡板呈夹角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加固杆给遮挡板提供了支撑力,进而减小了遮挡板被河水撞击而倾倒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迎水坡的底部设有若干缓冲木桩,所述缓冲木桩沿河流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缓冲木桩的底部呈锥形设置,相邻所述缓冲木桩之间连接有铁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操作者先将缓冲木桩竖直插入迎水坡远离堤顶的一端,当河水冲击护岸时,河水先冲击缓冲木桩,缓冲木桩能够对河水的冲击力起到缓冲的作用,相邻的缓冲木桩通过铁链连接,使缓冲木桩不易倾倒,提高了缓冲木桩与迎水坡连接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缓冲木桩的侧壁上设有缓冲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缓冲垫减小了河水与缓冲木桩直接接触的可能性,进一步对河水的冲击力起到缓冲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通过设置遮挡板、缓冲弹簧和缓冲板,当河水撞击护岸时,河水撞击到缓冲板,缓冲板受力向靠近遮挡板的方向移动,进而使缓冲弹簧受力压缩,缓冲弹簧在压缩过程中消耗河水的冲击力,进而起到了减小河水冲击力的作用,因此本申请能够减小护岸的结构被损坏的可能性;
2.本申请通过设置若干缓冲木桩和铁链,使用时,操作者将缓冲木桩插入迎水坡远离堤顶的一端,并通过铁链将相邻的缓冲木桩连接,使缓冲木桩能够更加稳定的与迎风坡连接,当河水冲击缓冲木桩时,缓冲木桩不仅能够加固泥土,同时能够减小河水的冲击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体现实施例中一种河流抗冲击护岸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对图1中A部分的放大。
图3是用于体现实施例中容纳孔的剖视图。
图4是用于体现实施例中铁链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堤顶;2、迎水坡;3、植被层;4、遮挡板;5、容纳孔;6、支撑杆;7、缓冲板;8、缓冲弹簧;9、弹性片;10、防水板;11、排水孔;12、加固杆;13、缓冲木桩;14、缓冲垫;15、铁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河流抗冲击护岸。参照图1和图2,一种河流抗冲击护岸包括堤顶1、设置在堤顶1一侧的迎水坡2和迎水坡2上种植有的植被层3。迎水坡2自下而上设置有多个用于遮挡河水冲击的遮挡板4。
参照图1和图3,多个遮挡板4自下而上呈阶梯状排列,遮挡板4上开设有若干容纳孔5,容纳孔5为盲孔,容纳孔5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杆6,多个支撑杆6共同连接有一个缓冲板7。
参照图1,支撑杆6外套设有缓冲弹簧8,缓冲弹簧8的一端与缓冲板7连接,另一端与遮挡板4连接。缓冲板7背离缓冲弹簧8的侧壁上粘接有弹性片9,弹性片9向远离缓冲板7的方向凸起。
参照图1,当湍急的河流撞击到缓冲板7时,激起的浪花容易越过遮挡板4,进而堆积在迎水坡2上,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遮挡板4远离迎水坡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水板10,防水板10与遮挡板4板一体成型,并且防水板10与遮挡板4呈钝角设置,且防水板远离遮挡板的一端朝向河流方向设置。防水板10与遮挡板4的连接处呈圆弧过渡,当河水撞击遮挡板4时,防水板10能够减小河水越过遮挡板4而堆积在迎水坡2上的可能性。
参照图1和图3,为了进一步减小河水堆积在迎水坡2上的可能性,遮挡板4靠近迎水坡2的一端开设有多个排水孔11,排水孔11为通孔,当河水撞击缓冲板7激起的浪花越过防水板10时,河水能够从排水孔11排到河流内。
参照图1和图3,为了加固遮挡板4,减小遮挡板4被河水撞击而倾倒的可能性,遮挡板4靠近堤顶1的侧壁上设有加固杆12,加固杆12设置有多根,多根加固杆12沿着遮挡板4的长度方向设置。加固杆12的一端与遮挡板4连接,另一端与迎水坡2连接,加固杆12与遮挡板4呈夹角设置。当河水撞击遮挡遮挡板4时,加固杆12能够提供支撑力,减小遮挡板4倾倒的可能性。
参照图1和图4,迎水坡2的底部竖直设置有若干缓冲木桩13,缓冲木桩13的侧壁上均粘接有缓冲层14,缓冲层14为橡胶层。缓冲木桩13插入迎水坡2的一端呈锥形设置。若干个缓冲木桩13沿着河流的长度方向分布,且相邻的缓冲木桩13间隔设置,相邻的缓冲木桩13之间固定连接有铁链15。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河流抗冲击护岸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当河水撞击迎水坡2时,河水首先撞击缓冲木桩13上的缓冲垫,再撞击弹性片9,弹性片9能够对河水的冲击力进行减弱,并且河水的冲击力能够带动缓冲板7向靠近遮挡板4的方向移动,使缓冲弹簧8受力压缩,进而使支撑杆6与容纳孔5滑动配合,对缓冲弹簧8起到导向的作用,当河水撞击缓冲板7激起的水花越过遮挡板4时,排水孔11能够将越过遮挡板4的河水排出迎水坡2,综上所述,本申请能够减小护岸的结构被损坏的可能性。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河流抗冲击护岸,包括堤顶(1)、设置于所述堤顶(1)一侧的迎水坡(2)和种植于所述迎水坡(2)上的植被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迎水坡(2)自下而上设有用于遮挡河水冲击的遮挡板(4),所述遮挡板(4)排列自下而上呈阶梯状设置,所述遮挡板(4)上设有若干缓冲弹簧(8),所述缓冲弹簧(8)的一端与遮挡板(4)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缓冲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流抗冲击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7)上设有弹性片(9),所述弹性片(9)向远离缓冲板(7)的方向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流抗冲击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板(4)上设有排水孔(11),所述排水孔(11)为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流抗冲击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板(4)远离迎水坡(2)的一端设有防水板(10),所述防水板(10)与遮挡板(4)呈钝角设置,且所述防水板(10)远离遮挡板(4)的一端朝向河流方向设置,所述防水板(10)与遮挡板(4)的连接处呈圆弧过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流抗冲击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板(4)上开设有容纳孔(5),所述容纳孔(5)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的一端插入容纳孔(5)内,另一端与缓冲板(7)连接,所述缓冲弹簧(8)套设在支撑杆(6)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流抗冲击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板(4)靠近堤顶(1)的侧壁上设有加固杆(12),所述加固杆(12)的一端与遮挡板(4)连接,另一端与迎水坡(2)连接,所述加固杆(12)与遮挡板(4)呈夹角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流抗冲击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迎水坡(2)的底部设有若干缓冲木桩(13),所述缓冲木桩(13)沿河流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缓冲木桩(13)的底部呈锥形设置,相邻所述缓冲木桩(13)之间连接有铁链(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河流抗冲击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木桩(13)的侧壁上设有缓冲垫(14)。
CN202120435256.0U 2021-02-26 2021-02-26 一种河流抗冲击护岸 Active CN2144973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35256.0U CN214497396U (zh) 2021-02-26 2021-02-26 一种河流抗冲击护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35256.0U CN214497396U (zh) 2021-02-26 2021-02-26 一种河流抗冲击护岸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97396U true CN214497396U (zh) 2021-10-26

Family

ID=78226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35256.0U Active CN214497396U (zh) 2021-02-26 2021-02-26 一种河流抗冲击护岸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973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19018A (zh) * 2022-10-11 2022-12-02 广东吴川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化河道挡墙防护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19018A (zh) * 2022-10-11 2022-12-02 广东吴川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化河道挡墙防护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77682B (zh) 一种生态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4497396U (zh) 一种河流抗冲击护岸
CN212786790U (zh) 一种景观河道松木桩种植装置
CN210797436U (zh) 一种平缓型海堤防护结构
CN213897002U (zh) 一种新型水利生态护坡
CN105804006A (zh) 一种兼顾景观的岸滩防护结构
CN205776073U (zh) 一种兼顾景观的岸滩防护结构
CN212077787U (zh)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岸墙
CN213625473U (zh) 一种生态护岸型式
CN114108557B (zh) 一种河岸植被恢复用防水土流失装置
CN101476306B (zh) 内河浮式护岸结构
CN213038302U (zh) 一种混凝土预制块坝坡
CN212835454U (zh) 一种拦河围堰
CN212426956U (zh) 一种生态型护岸结构
CN210066641U (zh) 一种城镇小河道水土流失防治护坡结构
CN210482201U (zh) 一种海洋生态护岸立体绿化绿植结构
CN112982295A (zh) 一种河道护坡结构
CN217325241U (zh) 一种桩基石笼生态挡墙结构
CN201962646U (zh) 一种生态砂土堤防结构
CN105603932A (zh) 防冲水利堤坝
CN210459116U (zh) 一种阶梯式生态型护岸装置
CN214460121U (zh) 一种城市内湖生态景观护坡结构
CN216640436U (zh) 一种便于清淤的泥石流拦挡结构
CN216948074U (zh) 一种防渗水利工程堤坝
CN220079884U (zh) 一种堤岸防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