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74820U - 湿地水岸生态护坡装置 - Google Patents

湿地水岸生态护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74820U
CN216474820U CN202123171790.4U CN202123171790U CN216474820U CN 216474820 U CN216474820 U CN 216474820U CN 202123171790 U CN202123171790 U CN 202123171790U CN 216474820 U CN216474820 U CN 2164748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ope protection
protection plate
slope
wetland water
scou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7179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晓菊
王传英
王凤嫔
张哲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qing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Daqi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qing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Daqi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317179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748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748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748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湿地护坡领域,具体公开了湿地水岸生态护坡装置,包括坡基与护坡结构,坡基上铺装有砂石层、混凝土层,混凝土层铺装于砂石层上部,混凝土层上端预设有多个安装槽A、安装槽B;护坡结构通过锚杆固定于坡基上,护坡结构包括上护坡板、中护坡板与下护坡板,上护坡板、中护坡板与下护坡板沿坡基斜向下依次分布;所述中护坡板与下护坡板相近端通过螺栓固接,下护坡板上设有多个下凹式的圆形槽,且该圆形槽与安装槽A适配,圆形槽内可固定有防冲刷锚固块;中护坡板靠近防冲刷锚固块的端部设有下凹式的矩形槽,该矩形槽与安装槽B适配。本实用新型采用上护坡板、中护坡板与下护坡板的结构,提升整个护坡的抗冲击稳定性。

Description

湿地水岸生态护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湿地护坡领域,具体为湿地水岸生态护坡装置。
背景技术
湿地防护坡,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开挖边坡形成以后,通过种植植物,利用植物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根系锚固作用)对边坡表层进行防护、加固,使之既能满足对边坡表层稳定的要求,又能恢复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护坡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护坡、固坡手段。目前常见的边坡防护主要分为自然护坡、硬质护坡和生态护坡等。其中,自然护坡主要通过一些根系发达的植物以抑制水土流失,其成本较低,但是稳定性较差,同时自然植物生成稳定也需要一定的周期,同时,种植初期如果植物发生大规模死亡,也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硬质护坡主要是通过石块、混凝土等工艺形成较为稳固的边坡结构,但是硬质护坡不仅美观度较差,而且无法生长植物,生态兼容性比较差。
现有防护坡稳定性差,抗水土冲击性差,易出现水土流失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湿地水岸生态护坡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湿地水岸生态护坡装置,包括坡基与护坡结构,所述坡基上铺装有砂石层、混凝土层,混凝土层铺装于砂石层上部,混凝土层上端预设有多个安装槽A、安装槽B;所述护坡结构通过锚杆固定于坡基上,护坡结构包括上护坡板、中护坡板与下护坡板,上护坡板、中护坡板与下护坡板沿坡基斜向下依次分布;所述中护坡板与下护坡板相近端通过螺栓固接,下护坡板上设有多个下凹式的圆形槽,且该圆形槽与安装槽A适配,圆形槽内可固定有防冲刷锚固块;所述中护坡板靠近防冲刷锚固块的端部设有下凹式的矩形槽,该矩形槽与安装槽B适配。
优选的,安装槽B、矩形槽底侧设有对应的排水槽,排水槽通过排水通道与湿地水体连接。
优选的,矩形槽内设有植被网框,植被网框内填充有基质,植被网框上覆有植被网。
优选的,上护坡板下端与中护坡板衔接,上护坡板上端靠近坡基的坡顶处,上护坡板上设有砂石防冲刷结构。
优选的,中护坡板与上护坡板相近的端部还设有挡泥板。
优选的,砂石防冲刷结构置于挡泥板后侧,砂石防冲刷结构包括底架与U型加强架,底架设有两组其均竖向平行装于上护坡板端面。
优选的,两组所述底架之间装有多个U型加强架,且每一U型加强架均通过螺栓与底架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护坡板、中护坡板与下护坡板的结构,分别利用下护坡板上的防冲刷锚固块抵消洪水冲刷力,而中护坡板的植被网框一方面提升美观性,另一方面,植被网框内的植物成长后,其根须分布于整个植被网框内,能进一步提升整个护坡的抗冲击稳定性,使得本实用新型防止水土流失效果明显,充分保证护坡效果;而设置的上护坡板则是进一步提升防护效果,上护坡板不易发生脱落或是坍塌,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护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坡基;2、上护坡板;3、中护坡板;301、矩形槽;4、下护坡板;401、圆形槽;402、防冲刷锚固块;5、挡泥板;6、底架;7、U型加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湿地水岸生态护坡装置,包括坡基1与护坡结构,所述坡基1上铺装有砂石层、混凝土层,混凝土层铺装于砂石层上部,混凝土层上端预设有多个安装槽A、安装槽B;所述护坡结构通过锚杆固定于坡基上,护坡结构包括上护坡板2、中护坡板3与下护坡板4,上护坡板2、中护坡板3与下护坡板4沿坡基1斜向下依次分布;所述中护坡板3与下护坡板4相近端通过螺栓固接,下护坡板4上设有多个下凹式的圆形槽401,且该圆形槽401与安装槽A适配,圆形槽401内可固定有防冲刷锚固块402;所述中护坡板3靠近防冲刷锚固块402的端部设有下凹式的矩形槽301,该矩形槽301与安装槽B适配。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槽B、矩形槽301底侧设有对应的排水槽,排水槽通过排水通道与湿地水体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矩形槽301内设有植被网框,植被网框内填充有基质,植被网框上覆有植被网。
在本实施例中,上护坡板2下端与中护坡板3衔接,上护坡板2上端靠近坡基1的坡顶处,上护坡板2上设有砂石防冲刷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中护坡板3与上护坡板2相近的端部还设有挡泥板5。
在本实施例中,砂石防冲刷结构置于挡泥板5后侧,砂石防冲刷结构包括底架6与U型加强架7,底架6设有两组其均竖向平行装于上护坡板2坡面。
在本实施例中,两组所述底架6之间装有多个U型加强架7,且每一U型加强架7均通过螺栓与底架6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护坡装置采用上护坡板2、中护坡板3与下护坡板4的结构,分别利用下护坡板4上的防冲刷锚固块402抵消洪水冲刷力,而中护坡板3的植被网框一方面提升美观性,另一方面,植被网框内的植物成长后,其根须分布于整个植被网框内,能进一步提升整个护坡的抗冲击稳定性,使得本实用新型防止水土流失效果明显,充分保证护坡效果;而设置的上护坡板2则是进一步提升防护效果,上护坡板2不易发生脱落或是坍塌,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湿地水岸生态护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坡基(1)与护坡结构,所述坡基(1)上铺装有砂石层、混凝土层,混凝土层铺装于砂石层上部,混凝土层上端预设有多个安装槽A、安装槽B;所述护坡结构通过锚杆固定于坡基上,护坡结构包括上护坡板(2)、中护坡板(3)与下护坡板(4),上护坡板(2)、中护坡板(3)与下护坡板(4)沿坡基(1)斜向下依次分布;所述中护坡板(3)与下护坡板(4)相近端通过螺栓固接,下护坡板(4)上设有多个下凹式的圆形槽(401),且该圆形槽(401)与安装槽A适配,圆形槽(401)内可固定有防冲刷锚固块(402);所述中护坡板(3)靠近防冲刷锚固块(402)的端部设有下凹式的矩形槽(301),该矩形槽(301)与安装槽B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地水岸生态护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B、矩形槽(301)底侧设有对应的排水槽,排水槽通过排水通道与湿地水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地水岸生态护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槽(301)内设有植被网框,植被网框内填充有基质,植被网框上覆有植被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地水岸生态护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护坡板(2)下端与中护坡板(3)衔接,上护坡板(2)上端靠近坡基(1)的坡顶处,上护坡板(2)上设有砂石防冲刷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地水岸生态护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护坡板(3)与上护坡板(2)相近的端部还设有挡泥板(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湿地水岸生态护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砂石防冲刷结构置于挡泥板(5)后侧,砂石防冲刷结构包括底架(6)与U型加强架(7),底架(6)设有两组其均竖向平行装于上护坡板(2)坡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湿地水岸生态护坡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底架(6)之间装有多个U型加强架(7),且每一U型加强架(7)均通过螺栓与底架(6)连接。
CN202123171790.4U 2021-12-17 2021-12-17 湿地水岸生态护坡装置 Active CN2164748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71790.4U CN216474820U (zh) 2021-12-17 2021-12-17 湿地水岸生态护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71790.4U CN216474820U (zh) 2021-12-17 2021-12-17 湿地水岸生态护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74820U true CN216474820U (zh) 2022-05-10

Family

ID=81424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71790.4U Active CN216474820U (zh) 2021-12-17 2021-12-17 湿地水岸生态护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748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62225A (zh) 河道顶冲部位生态护岸方法
CN210194549U (zh) 一种防灾海洋生态护岸立体绿化空间结构
CN210031856U (zh) 一种山体边坡破损生态修复结构
CN216474820U (zh) 湿地水岸生态护坡装置
CN201473957U (zh) 一种应用于裸露坡面生态治理的防滑植生槽
KR101160882B1 (ko) 환경친화형 호안블록을 이용한 법면 시공방법
CN212077787U (zh)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岸墙
CN216515397U (zh) 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农田水利生态护堤
CN216586395U (zh) 一种生态挡墙护岸
CN211446964U (zh) 一种水土保持生态护坡
CN211948243U (zh) 一种道路桥梁工程锥形护坡
CN211312417U (zh) 一种新型的水利施工护坡结构
CN114753309A (zh) 一种缓解河水冲击的膨胀土河岸堤坡绿化防护结构
CN108755715B (zh) 水土保持用生态护坡
CN2787722Y (zh) 软体施工材料连接装置
CN112942245A (zh) 一种陡坡硬质岸边带的梯级降雨径流生态缓冲净化系统
CN219568915U (zh) 路基高边坡防护装置
CN217517493U (zh)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边坡的防护装置
CN214993548U (zh) 一种石笼驳岸结构
CN217352318U (zh) 一种水土保持植物护岸系统
CN210288275U (zh) 一种河道生态护岸工程
CN217204142U (zh) 一种基于多孔隙混凝土层填充复合改性材料的生态护坡
CN218880907U (zh) 一种格宾石笼生态护坡
CN216552017U (zh) 一种高速公路边坡防护结构
CN217352321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坡体支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