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80540U - 一种废水脱氮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废水脱氮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80540U
CN214880540U CN202121125810.1U CN202121125810U CN214880540U CN 214880540 U CN214880540 U CN 214880540U CN 202121125810 U CN202121125810 U CN 202121125810U CN 214880540 U CN214880540 U CN 2148805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zone
aeration
baffle
area
partition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2581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少杰
王昭峰
张华�
王保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12581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805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805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805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设计涉及一种废水脱氮处理系统,包括反应池,反应池被纵向隔板分隔成左侧区域和右侧区域,右侧区域为具有进水口的厌氧区,左侧区域被横向隔板分隔成前后布置的缺氧区和曝气区,曝气区的右端设置有出水口,横向隔板的右端设置有连通缺氧区和曝气区的回流口,横向隔板的左端设置有连通缺氧区和曝气区的横向隔板过水口,曝气区的左端设置有左右布置的曝气区第一隔板和曝气区第二隔板,曝气区第一隔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个隔板过水口,曝气区第二隔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隔板过水口,曝气区第一隔板、曝气区第二隔板之间形成空气推流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降低硝化液回流能耗的废水脱氮处理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废水脱氮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中的废水脱氮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为水资源短缺的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缺水问题日益严重。城市污水的大量排放,给社会发展及水体的污染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污水处理是防治水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会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水环境质量。在污水处理领域,A-A-O(厌氧-缺氧-好氧)工艺属于一种改进的活性污泥法,是工艺流程最简单、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脱氮除磷工艺;在厌氧段,聚磷菌释放磷,并吸收低级脂肪酸等易降解的有机物;在缺氧段,反硝化细菌将硝化液带入的硝酸盐通过生物反硝化作用,转化成氮气逸入到大气中,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在好氧段,硝化细菌将污泥中的氨氮及有机氮氨转化成氨氮,通过生物硝化作用,转化成硝酸盐,聚磷菌超量吸收磷,并通过剩余污泥的排放,将磷除去。
但是现有的厌氧-缺氧-好氧工艺存在以下问题:1)、通过泵将硝化液由好氧区回流至缺氧区,能耗较高;2)、脱氮通过分步脱氮,即氨氮通过硝化菌转化成硝态氮,硝态氮通过反硝化菌转化成亚硝态氮,再转化成氮气排出,脱氮流程长,消耗碳源高,好氧池溶解氧控制在2~4mg/l,能耗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硝化液回流能耗的废水脱氮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中废水脱氮处理系统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废水脱氮处理系统,包括反应池,反应池被纵向隔板分隔成左侧区域和右侧区域,右侧区域为具有进水口的厌氧区,左侧区域被横向隔板分隔成前后布置的缺氧区和曝气区,曝气区的右端设置有出水口,横向隔板的右端设置有连通缺氧区和曝气区的回流口,横向隔板的左端设置有连通缺氧区和曝气区的横向隔板过水口,曝气区的左端设置有左右布置的曝气区第一隔板和曝气区第二隔板,曝气区第一隔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个隔板过水口,曝气区第二隔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隔板过水口,曝气区第一隔板、曝气区第二隔板之间形成空气推流区,空气推流区的底部空气推流管,空气推流管具有用于将经第一隔板过水口进入的水流自下至上推送至第二隔板过水口的出气口。
曝气区第一隔板位于横向隔板过水口的右侧。
空气推流管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
曝气区底部设置有微孔曝气管使得曝气区右端的水溶液中的溶解氧为0.5mg/l。
缺氧区右端设置有推流搅拌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污水首先通过进水口进入厌氧区,然后经纵向隔板过水口自右至左流经缺氧区,再经横向隔板过水口进入到曝气区的左端,空气推流区底部的空气推流管,可以将经第一隔板过水口进入的水流自下至上推送至第二隔板过水口,即提升至曝气区,形成推流,在推流的作用下,曝气区右端的水经回流口与缺氧区右端的水混合进入到缺氧区。也就是说整个废水脱氮处理系统中的水流推送是利用空气推流区产生的空气作为推流能源,将曝气区末端的硝化液回流至缺氧区右端,使废水在曝气区与缺氧区之间形成大循环,利用空气作为推流能源,能耗可降至1000m³/kw.h以上,一般泵类回流约在300m³/kw.h左右。
进一步的,大循环的回流量可通过空气推流管的供气大小来控制,而空气推流管的供气大小可以通过流量调节阀来控制。
进一步的,曝气区通过微孔曝气管微孔曝气,保证曝气区右端的溶解氧控制在0.5mg/l,大循环带至缺氧区的溶氧较低,减少溶氧对反硝化的影响,更能够保证系统反硝化脱氮;较低的溶氧含量,可降低缺氧区硝酸盐的生成,提高亚硝酸盐的含量,提高系统内短程硝化反硝化的产生,即氨氮转化为亚硝酸氮,再直接由亚硝酸氮转化为氮气,降低能耗及碳源投加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废水脱氮处理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果示意图;
图中:1.进水口、2.纵向隔板、3.厌氧区、4. 纵向隔板过水口、5.回流口、6.出水口、7.缺氧区、8.横向隔板、9. 曝气区第二隔板、10. 曝气区第一隔板、11. 横向隔板过水口、12.曝气区、13.反应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废水脱氮处理系统,包括一体化的反应池13,反应池13整体为长度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长方体结构,反应池的内腔被纵向隔板2分隔成左侧区域和右侧区域,右侧区域为具有进水口1的厌氧区3,进水口1设置于厌氧区的后端。
左侧区域被横向隔板8分隔成前后布置的缺氧区7和曝气区12,曝气区的右端设置有出水口6,横向隔板8的右端设置有连通缺氧区和曝气区的回流口5,横向隔板8的左端设置有连通缺氧区7和曝气区12的横向隔板过水口11。
曝气区的左端设置有左右布置的曝气区第一隔板10和曝气区第二隔板9,曝气区第一隔板10位于横向隔板过水口11的右侧,曝气区第一隔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个隔板过水口,曝气区第二隔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隔板过水口,曝气区第一隔板、曝气区第二隔板之间形成空气推流区,空气推流区的底部设置有空气推流管,空气推流管具有朝上的用于将经第一隔板过水口进入的水流自下至上推送至第二隔板过水口的出气口,空气推流管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纵向隔板的前端设置有连通厌氧区和缺氧区的纵向隔板过水口4。
缺氧区右端设置有推流搅拌器,向缺氧区左端进行推流,可保证污水不会短流。曝气区底部设置有微孔曝气管使得曝气区右端的水溶液中的溶解氧为0.5mg/l。
厌氧区的长度正好匹配缺氧区和曝气区的宽度。使用时,污水经进水口进入厌氧区,再经纵向隔板过水口进入到缺氧区,再经横向隔板过水口进入到曝气区左侧的空气推流区,空气推流区将废水提升至曝气区,形成推流,通过空气形成的推流将曝气区末端的水与缺氧区右端的水混合进入到缺氧区。经过处理后的废水可以经曝气区右端的出水口流出进入后续工艺的沉淀池。水流在曝气区和缺氧区之间形成了一个大循环,空气推流区采用空气作为推流能源,为该大循环提供循环动力,此种方式能耗可降至1000m³/kw.h以上,一般泵类回流约在300m³/kw.h左右,大循环回流量可通过空气推流管的供气大小来控制,操作流量调节阀可控制空气推流管的供气大小;使用空气推流管不仅能够降低设备能耗,还可以减少设备的维修强度;曝气区采用微孔曝气,因此可以减少曝气右端与缺氧区混合的溶氧量,减少溶氧对反硝化的影响,更能保证系统反硝化脱氮,可以降低硝酸盐的生成,提高亚硝酸盐的含量,提高系统内短程硝化反硝化的产生,即氨氮转化为亚硝酸氮,再直接由亚硝酸氮转化为氮气,降低能耗及碳源投加量。
以上该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废水脱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池,反应池被纵向隔板分隔成左侧区域和右侧区域,右侧区域为具有进水口的厌氧区,左侧区域被横向隔板分隔成前后布置的缺氧区和曝气区,曝气区的右端设置有出水口,横向隔板的右端设置有连通缺氧区和曝气区的回流口,横向隔板的左端设置有连通缺氧区和曝气区的横向隔板过水口,曝气区的左端设置有左右布置的曝气区第一隔板和曝气区第二隔板,曝气区第一隔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个隔板过水口,曝气区第二隔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隔板过水口,曝气区第一隔板、曝气区第二隔板之间形成空气推流区,空气推流区的底部空气推流管,空气推流管具有用于将经第一隔板过水口进入的水流自下至上推送至第二隔板过水口的出气口,纵向隔板的前端设置有连通厌氧区和缺氧区的纵向隔板过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脱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曝气区第一隔板位于横向隔板过水口的右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脱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空气推流管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脱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曝气区底部设置有微孔曝气管使得曝气区右端的水溶液中的溶解氧为0.5mg/l。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废水脱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缺氧区右端设置有推流搅拌器。
CN202121125810.1U 2021-05-25 2021-05-25 一种废水脱氮处理系统 Active CN2148805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25810.1U CN214880540U (zh) 2021-05-25 2021-05-25 一种废水脱氮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25810.1U CN214880540U (zh) 2021-05-25 2021-05-25 一种废水脱氮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80540U true CN214880540U (zh) 2021-11-26

Family

ID=78937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25810.1U Active CN214880540U (zh) 2021-05-25 2021-05-25 一种废水脱氮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805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53174A (zh) * 2022-06-09 2022-08-05 山东本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降耗去碳脱氮废水处理设备及处理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53174A (zh) * 2022-06-09 2022-08-05 山东本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降耗去碳脱氮废水处理设备及处理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47100A (zh) 一种污水强化反硝化脱氮系统和方法
CN102126811B (zh) 用于污水强化脱氮的双缺氧脱氮方法及设备
CN201962168U (zh) 一种强化a2/o工艺脱氮除磷效果系统
CN101570383A (zh) 一种深度脱氮除磷装置及过程控制方法
CN103496787A (zh) 一种生活污水的生化同步脱氮除磷方法
CN109205954A (zh) 微电解催化氧化、生化处理高浓度废水工艺
CN101798156B (zh) 三循环a2/o2间歇曝气生化脱氮除磷处理工艺
CN107512774A (zh) 前置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处理低c/n城市污水的装置与方法
CN106186313A (zh) 用于改良ao的一体化污水处理池及污水处理方法
CN111099726A (zh) 一种同步反硝化脱氮除磷双泥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工艺
CN106045030B (zh) A2/o-uasb连续流城市生活污水深度脱氮除磷的装置与方法
WO2022242107A1 (zh) 利用污泥内碳源强化污水深度脱氮的aaoa处理系统与方法
CN201587897U (zh) 一种深度脱氮除磷及过程控制装置
CN214880540U (zh) 一种废水脱氮处理系统
CN110171904A (zh) 基于连续流aao除磷及部分脱氮串联复合式固定生物膜活性污泥自养脱氮装置和方法
CN104829046B (zh) 一种高浓度印染退浆废水处理方法
CN204714595U (zh) 用于改良ao的一体化污水处理池
CN204727665U (zh) 用于改良aao的一体化污水处理池
CN218089276U (zh) 一种基于aao和aoa双模式运行的污水处理装置
CN106830539A (zh) 一种阶段曝气后置反硝化脱氮除磷装置及工艺
CN102276062A (zh) 一种多级厌氧缺氧循环尾段好氧活性污泥工艺
CN116143352A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全量化组合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10217939A (zh) 基于改良型aao污水脱氮除磷装置及工艺
CN115465953A (zh) 一种处理污水的aod生化反应系统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CN214270590U (zh) 一种难降解高浓度废水综合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