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76920U - 一种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及采用该瓶盖的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及采用该瓶盖的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76920U
CN214876920U CN202121004768.8U CN202121004768U CN214876920U CN 214876920 U CN214876920 U CN 214876920U CN 202121004768 U CN202121004768 U CN 202121004768U CN 214876920 U CN214876920 U CN 2148769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
bottle
cover
drawer
storage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0476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晏明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lixi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lix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lixi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lix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0476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769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769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769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及采用该瓶盖的瓶,其包括下盖、上盖和保护盖。上盖插设于下盖内并与下盖上下两端密封连接,上盖内部形成储料腔,上盖靠近下端位置开设有连通储料腔的出料口,在闭合状态出料口被下盖内壁密封遮挡;在外力作用下,上盖相对下盖向下滑动,使得出料口脱离下盖遮挡而露出,从而开启储料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整体设计无密封膜或薄弱层结构,零部件加工和装配成本低,可大大降低产品部件的不良率,且容易实现自动化生产;并且在出料口闭合状态时整体的结构稳定性强,密封性高,阻氧阻湿的性能高,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刺破密封膜或打开薄弱层等技术方案的缺点。

Description

一种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及采用该瓶盖的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料瓶盖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及采用该瓶盖的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供人们饮用的饮料种类繁多。包装饮料(例如茶饮料),都是溶质与水混合后进行售卖,为了延长饮料的保质期,生产厂家需要在饮料中添加防腐剂和稳定剂等多种人工化学合成的物质,不仅饮料的口味会受到影响,其中的防腐剂等化学物质还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这是现阶段健康生活理念所不提倡的。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长期保存,又无人工防腐剂添加的包装饮料,是相关技术急待解决的问题。即配式瓶盖的出现为这种健康饮品的需求提供了包装技术解决方案。
但是,目前现有的具备此类功能的即配式瓶盖,通常采用密封膜或薄弱层的结构设计,在饮用时破开密封膜或打开薄弱层使得储料腔内的溶质流出与瓶中水混合。这类设计的问题是:1.密封膜或薄弱层的加工难度大导致加工成本高,例如密封膜结构的粘合加工空间有限,薄弱层结构的注塑工艺难度高且生产的不良率高。2.密封膜或薄弱层由于本身结构比较薄,导致其稳定性和密封性不足,一是密封膜或薄弱层即使在不破损的情况下其阻氧阻湿的密封性不足,二是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密封膜或薄弱层容易损坏,从而影响封装溶质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及采用该瓶盖的瓶,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即配式瓶盖薄弱结构加工困难且密封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该抽屉式即配瓶盖包括:下盖、上盖与保护盖。下盖为两端开口设置,上盖插设于下盖内并与下盖的上下两端密封连接,上盖内部形成储料腔,上盖靠近底部的内壁上开设有连通储料腔的两个出料口,在储料腔闭合状态时所述出料口被下盖内壁密封遮挡,保护盖与下盖可拆卸连接,用以保护上盖的上端在非使用状态下不受外力作用;在外力作用下,上盖能够沿下盖向下滑动,使得出料口脱离下盖内壁遮挡而露出,从而开启储料腔。
进一步的,上盖包括隔板,隔板内置于储料腔内将储料腔分隔成互不连通的两个子腔,两个出料口分别连通两个子腔。
进一步的,下盖包括下盖筒与下盖身,下盖身套设于下盖筒外,下盖筒上端一体连接下盖身中部,并与下盖身下部形成连接瓶口的连接槽。
进一步的,下盖身的下方设置有防盗环,防盗环的顶部与下盖身的底部边缘通过多条细丝状结构一体连接。
进一步的,上盖包括上盖筒和上盖身,上盖筒内部形成储料腔且上盖筒靠近底部的位置开设有连通储料腔的出料口,上盖筒插接于下盖筒内并且上盖筒的下端与下盖筒下端密封连接,上盖身的下端与上盖身的上端密封连接。
进一步的,上盖筒为筒型结构,插接于下盖筒内,上盖筒外壁与下盖筒内壁紧密抵接,在储料腔闭合状态时下盖筒内壁密封覆盖出料口。
进一步的,上盖筒包括密封盖、筒体以及上盖底,筒体为上端开口,密封盖与筒体上端密封连接,用于密封筒体上端开口,上盖底与筒体下端一体连接。
进一步的,上盖底的上表面为坡面,坡面倾斜朝下指向出料口,以利于储料腔内物料从出料口顺畅流出。
进一步的,保护盖与下盖身上端可拆卸连接,合围形成保护空间,上盖上端内置于保护空间,保护盖保护上盖的上端在非使用状态下不受外力作用。
一种采用所述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的瓶,包括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及瓶体,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上设置有内螺纹,瓶体瓶口处设置有与内螺纹相对应的外螺纹,瓶体与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通过螺纹密封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整体设计无密封膜或薄弱层结构,零部件加工和装配成本低,可大大降低产品部件的不良率,且容易实现自动化生产;并且在出料口闭合状态时整体的结构稳定性强,密封性高,阻氧阻湿的性能高,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刺破密封膜或打开薄弱层等技术方案的缺点。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用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的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的第一实施例在一个方向上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的第一实施例在另一个方向上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请参见图1,本采用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的瓶包括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100及瓶体200,瓶体200的瓶口处设置有外螺纹,与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100上的内螺纹相匹配,瓶体200与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100通过螺纹密封连接。该连接方式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故不在此赘述。
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2至图4,该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100包括:下盖1、上盖2与保护盖3。下盖1的上下两端均开口设置,上盖2插设于下盖1内并与下盖1上下两端密封连接。按压上盖2,可推动上盖2在下盖1内向下滑动。上盖2内部形成储料腔24,上盖2靠近底部的内壁上开设有连通储料腔的出料口23,在储料腔闭合状态出料口23被下盖1的内壁密封遮挡。保护盖3与下盖1可拆卸连接,用以保护上盖2的上端在非使用状态下不受外力作用。
储料腔24内预先填充有饮料的溶质,如速溶茶粉、蜂蜜或其他物质,与瓶体200内储存的水分离保存。当需要使用时,向下按压上盖2,使得上盖2在下盖1内向下运动,出料口23脱离下盖1的遮挡而露出从而打开储料腔。预先填充在储料腔24内的溶质就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出料口23流出,流入到瓶体200内并与瓶体200内的水混合溶解,经过摇晃混合均匀或静置一段时间使其自然混合均匀后即可饮用。
在本实施例中,下盖1包括下盖筒11和下盖身12,下盖身12套设于下盖筒11外,下盖筒11上端一体连接下盖身12中部,并与下盖身12下部形成连接瓶口的连接槽,下盖筒11为中空圆筒型。
进一步的,下盖身12下部内壁设置有内螺纹,用于和瓶口的外螺纹密封连接。下盖身12的下方设置有防盗环13,防盗环13的顶部与下盖身12的底部边缘通过多条细丝状结构一体连接。该设置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故不在此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上盖2包括上盖筒21、上盖身22,上盖身22上端与上盖筒21上端一体连接。上盖筒21内部形成储料腔24且上盖筒21靠近底部的筒壁上开设有连通储料腔的两个出料口23,上盖筒21插接于下盖筒11内并且上盖筒21的下端与下盖筒11下端密封连接,上盖身22的下端与下盖身12的上端密封连接。
为了在使用时能够顺利地使上盖2在下盖1中向下滑动,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采用卡接的连接形式。即在上盖筒21底部的外壁上设置环形凹槽,对应地在下盖筒11底部的内壁上设置环形凸起,通过凹槽与凸起进行卡接,在其他实施例中凹槽与凸起对换设置也是可以的。同时为了进一步增强密封性,上盖筒21与下盖筒11平齐的下表面还可以采用超声波焊接密封膜,以起到更强的密封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上盖筒21为与下盖筒11内腔相紧密贴合的筒型结构,插接于下盖筒21内。在外力按压的作用下,上盖筒21在下盖筒11内滑动。出料口23开设于上盖筒21靠近底部的筒壁上,在储料腔闭合状态,下盖筒11的内壁紧密覆盖出料口23。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制造和装配方便,上盖筒22包括密封盖221、筒体222以及上盖底223。筒体222为上端开口,密封盖221与筒体222上端密封连接,用于密封筒体222的上端开口,上盖底223与筒体222下端一体连接。密封盖221、筒体222以及上盖底223合围形成储料腔24。
其中上盖底223的上表面优选为坡面,坡面倾斜朝下指向出料口23,以利于储料腔24内物料从出料口23顺畅地流出。
由于上盖2顶部受到外力按压就会开启储料腔24,因此为了避免在运输储存过程中意外开启,优选地设置一个保护盖3来保护上盖2。保护盖3与下盖身12可拆卸连接,合围形成保护空间31,上盖2上端内置于保护空间31内,以保护上盖2的上端在非使用状态下不受外力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保护盖3为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圆筒状的硬质结构,与下盖身12上端可拆卸连接,同样地,保护盖3与下盖身12之间也通过凸起凹槽结构相互配合连接,即在保护盖3底部内侧设置环形凸起,对应地在下盖身12上端外侧设置环形凹槽,两者配合卡接。在其他实施例中凹槽凸起对换设置也可以的。
实施例二
相比于实施例一为一个储料腔,实施例二实现了两个独立密封的储料腔。请参见图5,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饮料的溶质往往不只有一种,这些溶质之间由于其理化性质,可能存在不便于提前接触混合的情况,而是需要各自独立地分隔保存,在饮用时再一同混合于瓶体200的水中。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上盖筒21内设置有隔板4,其上端连接密封盖,下端一体连接上盖底,侧边一体连接筒体内壁,将储料腔24分隔成互不连通的两个或多个子腔,这些子腔内用于储存需要独立保存的溶质,子腔的数量视溶质的实际情况而定,可以为2个,3个或4个。出料口23与之对应地设置,使得出料口23能够连通每个子腔,每个子腔内的溶质均能够从同一个或不同的出料口23中流出。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生产,可以使隔板4、上盖底以及筒体一体成型连接,一次注塑而成,不仅加工简单而且能够确保各个子腔之间的密封性,隔板4上端则与密封盖可拆卸连接。
采用该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100的瓶的制造流程为:通过注塑或压塑工艺生产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100的各个部件,通过吹塑工艺生产瓶体200。先将上盖筒21插入下盖筒11中,使得上盖筒21和下盖筒11的底部平齐,此时上盖身22外侧环形凹槽与下盖身12内侧的环形凸起相配合卡接。再通过上盖身22顶部的开口分别向储料腔24填充溶质,若有多个子腔则分别填充固态或液态的溶质。然后将密封盖24装配到上盖身22顶部,形成紧密的密封配合。进一步还可通过超声波焊接工艺在上盖筒21和下盖筒11的底部覆盖一层密封膜,使得上盖2底部和下盖1底部之间缝隙完全被密封膜覆盖,进而达到更强更稳定的密封效果。再将保护盖3套在下盖身12的最上面。瓶体200净化注水后,以自动旋盖的工艺将本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100装配到瓶体200上。此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100设置有内螺纹,瓶体200的瓶口处设置有外螺纹,此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100与瓶体200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旋紧,密封配合。
使用时,取下保护盖3,向下按压上盖2,上盖2在下盖1内向下滑动,使得出料口23脱离下盖筒11的遮挡而露出进而打开储料腔。预先填充在储料腔24内的溶质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出料口23掉出,落入到瓶体200内并与瓶体200内的水混合溶解,经过摇晃混合均匀或静止一段时间充分溶解后即可饮用。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整体设计无密封膜或薄弱层结构,零部件加工和装配成本低,可大大降低产品部件的不良率,且容易实现自动化生产;并且在出料口闭合状态时整体的结构稳定性强,密封性高,阻氧阻湿的性能高,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刺破密封膜或打开薄弱层等技术方案的缺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盖、下盖与保护盖,所述下盖两端均开口设置,所述上盖插设于所述下盖内并与所述下盖的上下两端密封连接,所述上盖内部形成储料腔,所述上盖靠近底部的内壁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储料腔的出料口,在闭合状态所述出料口被下盖内壁密封遮挡,所述保护盖与所述下盖可拆卸连接,用以保护所述上盖的上端在非使用状态下不受外力作用;在外力作用下,所述上盖能够沿所述下盖向下滑动,使得所述出料口脱离下盖遮挡而露出,开启所述储料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内置于所述储料腔内将所述储料腔分隔成互不连通的两个子腔,所述两个出料口分别连通所述两个子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包括下盖筒与下盖身,所述下盖身套设于所述下盖筒外,所述下盖筒上端一体连接所述下盖身中部,并与所述下盖身下部形成连接瓶口的连接槽,所述下盖筒为中空圆筒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身的下方设置有防盗环,所述防盗环的顶部与所述下盖身的底部边缘通过多条细丝状结构一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包括上盖筒和上盖身,所述上盖筒内部形成所述储料腔并开设有连通所述储料腔的所述出料口,所述上盖筒插接于所述下盖筒内并且所述上盖筒的下端与所述下盖筒下端密封连接,所述上盖身上端与所述上盖筒上端密封连接,所述上盖身的下端与所述下盖身的上端密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筒为筒状结构,插接于所述下盖筒内,所述上盖筒外壁与所述下盖筒内壁紧密抵接,在储料腔闭合状态所述下盖筒内壁密封覆盖所述出料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筒包括密封盖、筒体以及上盖底,所述筒体上端开口,所述密封盖与所述筒体上端密封连接,用于密封所述筒体上端开口,所述上盖底与所述筒体下端一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底的上表面为坡面,所述坡面倾斜朝下且朝向所述出料口,以利于所述储料腔内物料从所述出料口中顺畅流出。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与所述下盖身上端可拆卸连接,合围形成保护空间,所述上盖上端内置于所述保护空间内,所述保护盖保护所述上盖的上端在非使用状态下不受外力作用。
10.一种采用所述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的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及瓶体,所述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瓶体瓶口处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对应的外螺纹,所述瓶体与所述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通过螺纹密封连接。
CN202121004768.8U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及采用该瓶盖的瓶 Active CN2148769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04768.8U CN214876920U (zh)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及采用该瓶盖的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04768.8U CN214876920U (zh)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及采用该瓶盖的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76920U true CN214876920U (zh) 2021-11-26

Family

ID=78946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04768.8U Active CN214876920U (zh)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及采用该瓶盖的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769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12972A (zh) * 2021-05-11 2021-08-06 茶立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及采用该瓶盖的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12972A (zh) * 2021-05-11 2021-08-06 茶立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及采用该瓶盖的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89577B2 (en) Disposable single serve beverage filter cartridge
EP3401233B1 (en) Moisture-tight, resealable container
AU2005297839B2 (en) Bottle cap
US20120279939A1 (en) Bottle cap
CN214876920U (zh) 一种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及采用该瓶盖的瓶
CN211811115U (zh) 一种抽屉式即配瓶盖及采用该瓶盖的瓶
CN113212972A (zh) 一种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及采用该瓶盖的瓶
CN112875037A (zh) 一种高密封性多料腔即配式瓶盖及采用此瓶盖的瓶
CN216333977U (zh) 一种高密封性多料腔即配式瓶盖及采用此瓶盖的瓶
CN214731098U (zh) 一种活塞式即配瓶盖及采用该瓶盖的瓶
CN218086876U (zh) 一种耐负压即配式瓶盖及采用该瓶盖的瓶
CN212314386U (zh) 一种多料腔即配式瓶盖及采用该瓶盖的瓶
CN214986508U (zh) 一种高密封性活塞式即配瓶盖及采用该瓶盖的瓶
JP2017197226A (ja) 二重容器用吐出キャップ
CN209796265U (zh) 一种即配式瓶盖及采用该瓶盖的瓶
CN112960270A (zh) 一种活塞式即配瓶盖及采用该瓶盖的瓶
CN209777183U (zh) 一种包装设计用实验包装瓶
CN219193128U (zh) 一种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及采用该瓶盖的瓶
CN112777125A (zh) 一种高密封性即配式瓶盖及采用该瓶盖的瓶
JP2005103153A (ja) 薬液容器
CN220466261U (zh) 一种瓶盖及灌装产品
EP0337484A1 (en) Inner plug of synthetic resin container for dried powders
CN214825655U (zh) 一种大开口即配式瓶盖及采用该瓶盖的瓶
CN111071622A (zh) 一种固液分离瓶盖装置
CN219296122U (zh) 一种组合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