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75322U - 具有前置把手的电动摩托车 - Google Patents

具有前置把手的电动摩托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75322U
CN214875322U CN202023351460.9U CN202023351460U CN214875322U CN 214875322 U CN214875322 U CN 214875322U CN 202023351460 U CN202023351460 U CN 202023351460U CN 214875322 U CN214875322 U CN 2148753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front fork
electric motorcycle
handle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5146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鸿贵
于海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Begod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753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753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摩托车,包括设有座椅面的车架,所述车架的车头立管上转动安装有前叉组件,所述前叉组件的下端安装有前车轮,所述车架的后端安装有后车轮,还包括安装连板和把手,其中,所述安装连板的一端与所述前叉组件的上端相连接,所述安装连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把手相连接,且所述把手位于所述前叉组件朝向所述车架前方的一侧。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摩托车,其车身轻便,整体结构紧凑,通过安装连板使得把手能够相对前叉组件前移,便于骑行者座椅面的前移以及缩小前后轮的轴距,保持较为舒适的驾乘状态,且便于实现整车小型化和轻量化,便于停放于室内,或者放置至车的后备箱以备出行。

Description

具有前置把手的电动摩托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具有前置把手的电动摩托车。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的日益密集化,城市交通拥堵也日渐加剧。为缓解出行困难的局面,其具有承载能力高且行车速度快、节约能耗等优点的电动摩托车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
原有的电动摩托车中,把手立管都是直接插装在中空的前叉立管上方的,为了确保骑行者骑行时手部能够自然伸展,座面往往需要设置的较为靠近车体的后端,且前、后轮的轴距较大,不利于电动摩托车的小型化和轻量化,给日常使用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摩托车,其车身轻便,整体结构紧凑,通过安装连板使得把手能够相对前叉组件前移,便于骑行者座椅面的前移以及缩小前后轮的轴距,保持较为舒适的驾乘状态,且便于实现整车小型化和轻量化。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摩托车,包括设有座椅面的车架,所述车架的车头立管上转动安装有前叉组件,所述前叉组件的下端安装有前车轮,所述车架的后端安装有后车轮,还包括安装连板和把手,其中,所述安装连板的一端与所述前叉组件的上端相连接,所述安装连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把手相连接,且所述把手位于所述前叉组件朝向所述车架前方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摩托车,利用安装连板做为把手与前叉组件之间的中间连接件,把手前移以使得把手与前叉组件之间产生前后距离,无需后移骑行者座椅面来增加手部伸展空间,可以较好地保持骑行者手部较为自然、舒适地握持于把手,保持较为舒适的驾乘状态;同时亦不用增加前后轮轴距以控制骑行时的整体重心,进而可以实现整车小型化和轻量化,便于停放于室内,或者放置至车的后备箱以备出行。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上下活动连接于所述安装连板,由此,能够灵活的调节把手的高度,有效地满足不同身高的人群的使用需求。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包括横杆和两相对设置于横杆下方的两竖杆,两所述竖杆上下活动连接于所述安装连板朝向所述车架前方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动摩托车,其把手通过两竖杆与安装连板相连接,避免前车轮转向时把手与安装连板之间产生相对转动,前车轮转向更灵活。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连板朝向所述车架前方的一侧设置有两卡板,所述卡板折弯形成用于滑动连接所述竖杆的滑槽,第一螺钉穿过所述卡板并与安装连板螺接以收缩所述卡板从而夹紧所述竖杆。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连板呈三角形状,包括相互连接的一横梁和两侧梁,两所述侧梁的交接处与所述前叉组件相连接,两所述卡板设置于所述横梁朝向所述车架前方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前叉组件包括用于转动安装于所述车头立管的前叉立管,两所述侧梁的交接处设置有套设于所述前叉立管上部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侧壁沿径向向外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两侧通过第二螺钉螺接收缩所述安装孔以夹持所述前叉立管。通过具有通槽的安装孔与前叉立管相配合,方便安装连板与前叉立管之间的快速拆装。
较佳的,所述前叉立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沿所述前叉立管的轴向向上延伸并贯穿所述前叉立管的上端面,所述安装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相插接配合的定位凸块。通过定位槽与定位凸块的相插接配合,进而实现安装连板在前叉立管上的定位安装,有效的避免了安装连板与前叉立管之间的相对转动。
进一步的,两所述竖杆的下端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可转动的设置有前车灯。通过连接杆以加强两竖杆的强度,且利用连接杆能够更为方便的加装前车灯,以实现夜间照明;前车灯的角度能够调节,有效的满足不同的照明使用需求。
较佳的,两所述竖杆与连接杆一体折弯成型,以此加强把手的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车架前端两侧位于所述前车轮前方区域设有脚踏部,且所述脚踏部与所述前车轮、所述座椅面以及所述后车轮自前向后依次设置于所述车架。
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动摩托车,将把手前移设置并将脚踏部设置在前车轮前方,无需后移骑行者座椅面以及无需增加前后轮轴距亦能够保持骑行者手部和腿部均能处于自然舒服的伸展状态,提高骑行舒适度。
进一步的,所述车架还设有靠背部,当所述电动摩托车在对骑行者负载使用状态下,骑行者跨骑于车架并倚靠于所述靠背部。通过加装靠背部,使骑行者在驾驶过程中腰部保持自然倚靠状态,产生类似于驾驶汽车的驾乘感,行车过程人体感觉更舒适,不易产生久驾疲劳。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动摩托车其具有如下优点:
通过安装连板使得把手能够相对前叉组件前移,无需后移骑行者座椅面和增加前后轮轴距来增加手部伸展空间以及稳定骑行重心,可以较好地保持骑行者手部较为自然、舒适地握持于把手,保持较为舒适的驾乘状态,且便于实现整车小型化和轻量化;
把手高度能够灵活的调节,以满足不同身高的人群的使用需求,且把手在安装连板的滑动方向可以与前叉组件的前叉立管的轴线方向不同,以使得把手高度的调节不受前后车轮轴距以及前叉产管倾角所限。
将脚踏部设置在车架前端,具体设置于前车轮轮轴前侧,可以保持骑行者腿部处于自然伸展状态,提高骑行舒适度,降低腿部酸胀感,同时更方便操控车辆转弯和刹停;
通过加装靠背部,使骑行者在驾驶过程中腰部保持自然倚靠状态,产生类似于驾驶汽车的驾乘感,行车过程人体感觉更舒适,不易产生久驾疲劳。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摩托车可以实现小型化和轻量化,便于停放于室内,或者放置至车的后备箱以备出行,整车生产成本更低,操控性更好,经济适用性价比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摩托车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摩托车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摩托车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摩托车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摩托车整体结构图示意图之四;
图6为图1中所示的电动摩托车脚踏部与折叠机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所示的电动摩托车其靠背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摩托车骑行状态下的重心模拟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摩托车整体结构图示意图之五;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摩托车的爆炸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叉组件与安装连板以及把手的爆炸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连板与把手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1、把手;111、横杆;112、竖杆;113、连接杆;114、连接耳;115、第三螺钉;12、车架;121、车架前端;123、车头立管;13、前车轮;14、后车轮;15、脚踏部;151、脚踏面;16、座椅面;17、靠背部;18、蓝牙音响;19、安装连板;191、横梁;192、侧梁;193、卡板;194、滑槽;195、第一螺钉;196、安装孔;197、通槽;198、第二螺钉;199、定位凸块;10、蓄电接入口;R1、前车轮半径;H1、座椅面的垂直高度;L2、前车轮与后车轮轮轴间距;H2、脚踏部展开状态下最底端的垂直高度;H3、把手垂直高度;152、限位抵靠面;22、转轴;21、限位连接件;211、限位面;171、靠背面;172、靠背架;30、连接翼;301、侧端板;31、活动轴;32、锁紧销;321、限位件;322、弹性件;A1、座椅面第一受力点;A2、座椅面第二受力点;A3、座椅面第三受力点;B1、脚踏面第一受力点;B2、脚踏面第二受力点;B3、脚踏面第三受力点;C、后车轮轮轴中心;40、前叉组件;401、前叉立管;402、定位槽;50、前车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该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摩托车,如图1-3图示,其包括车架12,车架前端121上设置有通过折叠机构可折叠的脚踏部15,以及设于该车架12上的前车轮13和后车轮14,其中,脚踏部15位于前车轮13轮轴前侧。该电动摩托车的车架12设有座椅面16以及可调节倾角的靠背部17,该座椅面16的垂直高度H1不超过6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摩托车,通过将脚踏部15设于前车轮13车轴前侧,且将座椅面垂直高度控制在不超过60㎝,保证负载后的整体重心除了满足水平方向处于两轮轴距中心附近,还要满足竖直方向的高度在前轮突然与地面水平相对静止时,对车整体重心的受力分析后,在惯性作用下不会向前栽头。
车架12上设有朝向座椅面16倾斜设置的安装连板19,可调节高度的把手11设于该安装连板19的高端,该把手11距离靠背部17的距离可在50-80㎝的范围内调节,相较于现有电动摩托车其把手直接装于前叉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把手设置方式不仅车轮转向更灵活,并且在调节把手高度时,尤其是调高把手高度时,不受前后车轮轴距所限。
结合图10-14图示,其中,车架12的前端设置有车头立管123,该车头立管123上转动安装有前叉组件40,前车轮13安装在该前叉组件40的下端,把手11通过安装连板19安装于该前叉组件40的上端。
具体的,安装连板19的一端与前叉组件40的上端相连接,安装连板19的另一端与把手11相连接,且把手11位于前叉组件40朝向车架12前方的一侧。在上述结构中,安装连板19做为把手11与前叉组件40之间的中间连接件,通过该安装连板19使得把手11能够保持一定前后距离的安装在前叉组件40的前方,以增加骑行者骑行时的手部伸展空间,可以较好地保持骑行者手部较为自然、舒适地握持于把手11,保持较为舒适的驾乘状态。
由于把手11与前叉组件40之间保有一定的前后距离,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骑行者乘坐的座椅面16可以朝向车架12前方移动相应距离后,亦能够满足骑行者手部伸展并握持于把手11;另一方面,由于骑行者重心的前移,前后轮轴距可以相应的缩小后,亦能够满足该电动摩托车负载后的整体重心处于两轮轴距中心附近。由此,在保持该电动摩托车拥有较好的骑行舒适度和稳定性的同时,亦可以实现整车小型化和轻量化,便于停放于室内,或者放置至车的后备箱以备出行。
综合上述的把手11与脚踏部15的设置,保持骑行者手部和腿部均能处于自然舒服的伸展状态,提高骑行舒适度。
再次综合上述的把手11与脚踏部15以及靠背部17的设置,使骑行者在驾驶过程中腰部保持自然倚靠状态,产生类似于驾驶汽车的驾乘感,行车过程人体感觉更舒适,不易产生久驾疲劳。
结合图13-14图示,在本实施例中,把手11上下活动连接于安装连板19,以使得骑行者根据需求以调节把手11的高度,且把手11的高度调节能够不受前后车轮轴距以及车头立管123倾角所限。
其中,把手11包括横杆111和两相对设置于横杆111下方的两竖杆112,两竖杆112的下端连接有连接杆113。较佳的,两竖杆112与连接杆113一体折弯成型,两竖杆112的上端与横杆111焊接固定,以此加强把手11的强度。
两竖杆112上下活动连接于安装连板19朝向车架12前方的一侧。具体的,该安装连板19朝向车架12前方的一侧设置有两卡板193,该卡板193折弯形成滑槽194,两竖杆112分别滑动配合于该滑槽194内,以实现竖杆112在安装连板19上的上下滑动;第一螺钉195由外向内穿过卡板193并与安装连板19螺接,随着第一螺钉195的拧入以收缩卡板193从而夹紧竖杆112,以实现竖杆112在安装连板19上的固定。
当需要调整把手高度时,可拧松第一螺钉195以使得卡板193与竖杆112能够活动,然后拔动竖杆112以调整把手11至需要的高度,再拧紧第一螺钉195以使得卡板193收缩变形夹紧竖杆112,进而完成把手11的高度调节与固定。
如图14图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加强安装连板19的强度并减少其用料,该安装连板19大致呈三角形状,包括相互连接的一横梁191和两侧梁192;其中,两侧梁192的交接处与前叉组件40相连接,两卡板193设置于横梁191朝向车架12前方的一侧。通过上述结构,在前车轮13转向时,两侧梁192能够相互作用以提供稳定的支撑力,有效减少长久使用后安装连板19的变形。
结合图11-12图示,在本实施例中,前叉组件40包括用于转动安装于车头立管123的前叉立管401,该前叉立管40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定位槽402,该定位槽402沿前叉立管401的轴向向上延伸并贯穿前叉立管401的上端面,以形成缺口式的定位槽402。
其中,安装连板19连接于前叉立管401上。具体的,安装连板19的两侧梁192的交接处设置有套设于前叉立管401上部的安装孔196,该安装孔196的内侧壁沿径向向外开设有通槽197,该通槽197的两侧通过第二螺钉198螺接收缩安装孔196,该安装孔196变形后可以夹持固定在前叉立管401上,从而实现安装连板19与前叉立管401之间的快速拆装。
较佳的,为了实现安装连板19在前叉立管401上的定位安装,有效的避免了安装连板19与前叉立管401之间的相对转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196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402相插接配合的定位凸块199。
为保证该电动摩托车能够在夜间或者昏暗环境骑行,该车架前端121的上方还设置有前车灯50。
较佳的,该前车灯50可转动的设置于把手11的连接杆113上,以使得前车灯50的角度能够调节,有效的满足不同的照明使用需求。
具体的,连接杆113上设置有连接耳114,第三螺钉115穿过连接耳114并与前车灯50的安装座相连接。诚然,前车灯50与连接杆113之间的连接方案还可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其他转动连接结构。
为保证动力充足,本实用新型电动摩托车其前后车轮均由轮毂电机驱动。
此外,用于外接电源以给蓄电池组件充电的蓄电接入口10也设于该安装连板19上。
结合图1-5图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摩托车其两脚踏部完全展开之后的距离L1与脚踏部展开后最底端的垂直高度H2的比值小于等于2.5:1。本实用新型中H2一般控制在20-30㎝,保证在脚踏部完全展开之后且车身倾斜40°左右时,脚踏部不会触地而影响车身平衡和稳定,同时还保证电动摩托车在行车过程中需要急停时,骑行者的脚部能快速触地保持车身稳定和平衡。
为提高行车乐趣,该车架前端121上还设有蓝牙音响18,可外接播放设备。具体的,该蓝牙音响18设置于把手11的两竖杆112之间。
再进一步的结合图6,脚踏部15通过折叠机构可相对车架翻转折叠,以减小电动摩托车在非使用状态下的整体体积。具体的,该折叠机构包括连接于车架12的限位连接件21以及设于该限位连接件21上的转轴22,所述脚踏部15上设有一对用以容置转轴22的贯穿通孔,该脚踏部15设有限位抵靠面152,该限位抵靠面152与限位连接件21的限位面211抵靠,以避免脚踏部15的过度翻转,从而保持脚踏稳定性。与此同时,该脚踏部15的脚踏面151为防滑脚踏面。
为更好地保持脚踏稳定,脚踏面151在脚踏部15完全展开状态下其朝向前车轮设置,并且朝向后车轮方向倾斜设置,同时作为优化的,该脚踏面151底部还可设置防下移止挡部(图中未加以标示),骑行者脚后跟抵扣在该防下移止挡部,即使在路况颠簸的情况下,骑行者脚部也不容易从脚踏面上滑脱。
如图7-8图示,靠背部17包括靠背架172和设于该靠背架172的靠背面171。具体的,该靠背面171可为海绵垫面以提高腰靠舒适感。该靠背部17与座椅面16之间的夹角为100-120°。
该靠背架172与设于车架12上的连接翼30通过活动轴31活动连接,以此调整靠背部倾角,同时该靠背架172通过锁紧组件保持与连接翼30之间的相对固定或解除相对固定。具体的,如图7-8图示,锁紧组件包括锁紧销32以及回弹组件,该回弹组件具体包括该锁紧销32上的限位件321,以及套设于该锁紧销32上且位于限位件321以及连接翼30的侧端板301之间的弹性件322,该弹性件322一端固定于连接翼30。
当需要调整靠背架172倾角时,拔动锁紧销32使其脱离靠背架172,此时限位件321将随着锁紧销32的移动而压缩弹性件322,翻转靠背架172至合适角度后,锁紧销32在外出撤除时在弹性件322的回弹力作用下复位,从而实现靠背架172与连接翼30之间的相对固定。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均知晓的,弹性件322可为压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摩托车,其把手11高度可根据骑行者身高灵活调节,该把手垂直高度H3范围在70-90㎝,如图4图示。实际应用时,可根据骑行者身高调节座椅面高度或把手高度。
作为现有技术的,该电动摩托车的电池组件及蓄电接入口结构以及刹车机构与缓冲减震机构等,在此不赘述。
结合图9图示,当骑行者跨骑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摩托车时,最靠近靠背部的座椅面第一受力点A1与脚踏面最顶端的脚踏面第一受力点B1以及与后车轮轮轴中心C之间的连线形成三角形,该三角形的重心G1位于骑行者重心之前;接近座椅受力面中心的座椅面第二受力点A2与接近脚踏面中心点的脚踏面第二受力点B2以及与后车轮轮轴中心C之间的连线形成的三角形,该三角形的重心G2位于骑行者重心之前;近座椅受力面最前端的座椅面第三受力点A3、脚踏面最底端的脚踏面第三受力点B3以及后车轮轮轴中心C之间三点连线形成的三角形中,其重心G3位于骑行者重心之前。可见,因座椅面受力点、脚踏面受力点以及后车轮轮轴中心之间连线形成的三角形其重心始终位于座椅面最靠前受力点,也即始终位于座椅面第三受力点A3之前,即三角形重心更靠近于前车轮方向,因而骑行者跨骑之后的重心下压并可朝向靠近后车轮方向降低,从而使前后轮负载更趋近于接近,同时座椅面受力点与后车轮轮轴中心连线的距离要小于脚踏面受力点与座椅面受力点之间的连线距离,保证骑行者腿部始终处于舒展且背部自然倚靠的舒适骑行状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上述结构的电动摩托车其将脚将座椅面重心降低至离地40-60㎝范围内,相较于现有的电动摩托车而言,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摩托车其重心更低,提高了驾驶过程中的行车稳定性,同时也更有助于前轮抓地,驾驶受风阻力也更小;同时,将脚踏部设置于车架前端即前车轮轮轴前侧,骑行者双脚置于脚踏部之后,腿部可以保持比较舒服的伸展状态,保证重心降低后的驾驶舒适性,同时也避免了目前高重心驾驶导致的刹停时人体前倾的风险,提高了驾驶安全性和稳定性,更有助于操控转弯和平稳刹停。
此外,前车轮半径R1控制在15-20㎝,且前车轮与后车轮之间的轮轴间距L2控制在70-90㎝范围内,优选控制在70㎝,两轮载重比接近1:1,不仅减小整车体积和重量,方便单人出行,还可避免前轮载重过轻导致前轮驱动时与地面摩擦力不足而容易打滑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具有前置把手的电动摩托车,包括设有座椅面的车架,所述车架的车头立管上转动安装有前叉组件,所述前叉组件的下端安装有前车轮,所述车架的后端安装有后车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连板和把手,其中,
所述安装连板的一端与所述前叉组件的上端相连接,所述安装连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把手相连接,且所述把手位于所述前叉组件朝向所述车架前方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上下活动连接于所述安装连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包括横杆和两相对设置于横杆下方的两竖杆,两所述竖杆上下活动连接于所述安装连板朝向所述车架前方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连板朝向所述车架前方的一侧设置有两卡板,所述卡板折弯形成用于滑动连接所述竖杆的滑槽,第一螺钉穿过所述卡板并与安装连板螺接以收缩所述卡板从而夹紧所述竖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连板呈三角形状,包括相互连接的一横梁和两侧梁,两所述侧梁的交接处与所述前叉组件相连接,两所述卡板设置于所述横梁朝向所述车架前方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组件包括用于转动安装于所述车头立管的前叉立管,两所述侧梁的交接处设置有套设于所述前叉立管上部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侧壁沿径向向外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两侧通过第二螺钉螺接收缩所述安装孔以夹持所述前叉立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立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沿所述前叉立管的轴向向上延伸并贯穿所述前叉立管的上端面,所述安装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相插接配合的定位凸块。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竖杆的下端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可转动的设置有前车灯。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前端两侧位于所述前车轮前方区域设有脚踏部,且所述脚踏部与所述前车轮、所述座椅面以及所述后车轮自前向后依次设置于所述车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还设有靠背部,当所述电动摩托车在对骑行者负载使用状态下,骑行者跨骑于车架并倚靠于所述靠背部。
CN202023351460.9U 2020-12-08 2020-12-31 具有前置把手的电动摩托车 Active CN21487532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199616 2020-12-08
CN202022919961 2020-12-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75322U true CN214875322U (zh) 2021-11-26

Family

ID=75412227

Family Applications (9)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37221.1A Pending CN112678108A (zh) 2020-12-08 2020-12-31 电动摩托车
CN202011642256.4A Pending CN112660284A (zh) 2020-12-08 2020-12-31 简凑式车身结构的电动摩托车
CN202023350680.XU Active CN214875320U (zh) 2020-12-08 2020-12-31 前包式车身结构的电动摩托车
CN202023350604.9U Active CN214875319U (zh) 2020-12-08 2020-12-31 可调节靠背的电动摩托车
CN202023350687.1U Active CN214875332U (zh) 2020-12-08 2020-12-31 简凑式车身结构的电动摩托车
CN202023351985.2U Active CN214875323U (zh) 2020-12-08 2020-12-31 具有倾斜脚踏结构的电动摩托车
CN202023351993.7U Active CN214875324U (zh) 2020-12-08 2020-12-31 电动摩托车
CN202023351460.9U Active CN214875322U (zh) 2020-12-08 2020-12-31 具有前置把手的电动摩托车
CN202023351314.6U Active CN214875321U (zh) 2020-12-08 2020-12-31 电动摩托车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7)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37221.1A Pending CN112678108A (zh) 2020-12-08 2020-12-31 电动摩托车
CN202011642256.4A Pending CN112660284A (zh) 2020-12-08 2020-12-31 简凑式车身结构的电动摩托车
CN202023350680.XU Active CN214875320U (zh) 2020-12-08 2020-12-31 前包式车身结构的电动摩托车
CN202023350604.9U Active CN214875319U (zh) 2020-12-08 2020-12-31 可调节靠背的电动摩托车
CN202023350687.1U Active CN214875332U (zh) 2020-12-08 2020-12-31 简凑式车身结构的电动摩托车
CN202023351985.2U Active CN214875323U (zh) 2020-12-08 2020-12-31 具有倾斜脚踏结构的电动摩托车
CN202023351993.7U Active CN214875324U (zh) 2020-12-08 2020-12-31 电动摩托车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51314.6U Active CN214875321U (zh) 2020-12-08 2020-12-31 电动摩托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9) CN112678108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75321U (zh) 2021-11-26
CN112678108A (zh) 2021-04-20
CN214875323U (zh) 2021-11-26
CN214875319U (zh) 2021-11-26
CN214875324U (zh) 2021-11-26
CN214875332U (zh) 2021-11-26
CN214875320U (zh) 2021-11-26
CN112660284A (zh) 2021-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19772B1 (en) Vehicle with lockable tilt system
CN205010404U (zh) 折叠式站坐两用电动滑板车
US20100295267A1 (en) Easy riding bicycle
CN104802901B (zh) 多功能电动踏板车
CN214875322U (zh) 具有前置把手的电动摩托车
WO2012063098A1 (en) Rear suspension unit for after market use in folding bikes
CN111252179B (zh) 滑板车
CN116767407A (zh) 一种折叠代步车
KR200339371Y1 (ko) 좌판이 절첩가능한 충전식 스쿠터
CN210822589U (zh) 电动车车架及电动车
CN210681017U (zh) 一种儿童自行车
US6527290B1 (en) Recumbent bicycle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same
CN106864656B (zh) 山地自行车
CN2311420Y (zh) 独轮车
CN219029659U (zh) 一种车架结构及自行车或电动车
CN208947523U (zh) 轻量化电动自行车
CN104943794B (zh) 带有自动复位转向组件的可折叠三轮代步工具
CN112590989A (zh) 电动摩托车
CN112519942A (zh) 电动摩托车
CN211223724U (zh) 一种电动车及其车架
US20220289330A1 (en) Hands free bicycle
CN215285132U (zh) 一种可折叠式电动助力车
CN219651332U (zh) 一种电池盒与车架的一体结构
CN220535852U (zh) 一种折叠代步车
CN201280187Y (zh) 一种减震式可折叠锂电池电动自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30

Address after: 523000 No. 3, Xinlian Gaoke Third Road, Humen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bigaod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1st floor, block a, No.1 xiubian Industrial Zone, Nanbei Avenue, Humen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in Hongg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