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75128U - 车辆的横梁组件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横梁组件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75128U
CN214875128U CN202023162613.5U CN202023162613U CN214875128U CN 214875128 U CN214875128 U CN 214875128U CN 202023162613 U CN202023162613 U CN 202023162613U CN 214875128 U CN214875128 U CN 2148751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tube
vehicle
pipe body
beam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6261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炜
谢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engbo Hairui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neng Xian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neng Xian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neng Xian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6261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751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751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751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的横梁组件以及车辆,车辆的横梁组件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第二管体连接在第一管体和第三管体之间,第一管体的纵截面面积和第三管体的纵截面面积相同,且第一管体的纵截面外周轮廓形状与第三管体的纵截面外周轮廓形状相同。由此,通过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之间相互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横梁组件两端的相同功能和结构的零部件不需要设计不同的生产模具,可以提高横梁组件的零部件的通用性,从而可以提高横梁组件的生产效率,进而可以降低车辆的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车辆的横梁组件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的横梁组件以及具有该车辆的横梁组件的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的横梁组件设置在汽车仪表板内,横梁组件用于在汽车仪表板中承载仪器或者仪表,并且,横梁组件需要给转向管柱、空调、保险丝盒、汽车主线束等部件提供支撑,同时,横梁组件还需要给仪表板总成提供安装位置、满足仪表板的模态和刚度需求,因此横梁组件的生产成本较高。
相关技术中,为减低横梁组件的重量,现有的横梁组件通常采用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拼接在一起的方式,这种横梁组件的重量虽然更低,但会导致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两端的外径不同,造成设置在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两端的零部件不通用,横梁组件需要为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两端的零部件设计不同的生产模具,会降低横梁组件的零部件的通用性,也会提高横梁组件的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的横梁组件,该车辆的横梁组件两端的相同功能和结构的零部件不需要设计不同的生产模具,可以提高横梁组件的零部件的通用性,从而可以提高横梁组件的生产效率,进而可以降低车辆的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横梁组件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所述第二管体连接在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三管体之间,所述第一管体的纵截面面积和所述第三管体的纵截面面积相同,且所述第一管体的纵截面外周轮廓形状与所述第三管体的纵截面外周轮廓形状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横梁组件,通过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之间相互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横梁组件两端的相同功能和结构的零部件不需要设计不同的生产模具,可以提高横梁组件的零部件的通用性,从而可以提高横梁组件的生产效率,进而可以降低车辆的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管体的纵截面面积小于所述述第一管体的纵截面面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管体和所述第三管体间连接有连接管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从所述第二管体至所述第三管体方向,所述连接管体的纵截面面积逐渐变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连接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所述连接管体与所述第三管体均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管体的纵截面、所述第二管体的纵截面和所述第三管体的纵截面均构造为圆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管体的外径为A,所述第三管体的外径为B,满足关系式:50mm≤A=B≤6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间连接有过渡管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车辆的横梁组件还包括:安装支架和连接支架,所述安装支架设于所述第一管体和/或所述第二管体;所述连接支架设于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三管体,所述连接支架与所述车辆的车身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的横梁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横梁组件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管体、连接管体和第三管体连接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横梁组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横梁组件的另一个角度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横梁组件1;
第一管体21;第二管体22;第三管体23;
连接管体31;过渡管体32;
安装支架41;连接支架4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横梁组件1,横梁组件1可以设置在车辆上。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横梁组件1包括:第一管体21、第二管体22和第三管体23,第二管体22连接在第一管体21和第三管体23之间,第一管体21的纵截面面积和第三管体23的纵截面面积相同,且第一管体21的纵截面外周轮廓形状与第三管体23的纵截面外周轮廓形状相同。
其中,第一管体21、第二管体22和第三管体23均可以在横梁组件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需要说明的是,横梁组件1的长度方向是指图1中的左右方向,第一管体21、第二管体22和第三管体23依次连接,如图1所示,第一管体21的右端可以与第二管体22的左端连接,第二管体22的右端可以与第三管体23的左端连接,第一管体21的纵截面外周轮廓形状与第三管体23的纵截面外周轮廓形状相同,第二管体22的纵截面外周轮廓形状与第一管体21和第三管体23的纵截面外周轮廓形状均不同,横梁组件1两端的零部件可以套设在第一管体21和第三管体23上,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将第一管体21的纵截面面积和第三管体23的纵截面面积相同,且第一管体21的纵截面外周轮廓形状与第三管体23的纵截面外周轮廓形状相同,在减轻横梁组件1的重量的基础上,对于第一管体21和第三管体23上具有相同功能和结构的零部件,可以使用同一种模具生产零部件,零部件在第一管体21和第三管体23上可以通用,可以减少零部件的模具设计成本,也可以提高横梁组件1的零部件的通用性,从而可以提高横梁组件1的生产效率,进而可以降低车辆的生产成本。
由此,通过第一管体21、第二管体22和第三管体23之间相互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横梁组件1两端的相同功能和结构的零部件不需要设计不同的生产模具,可以提高横梁组件1的零部件的通用性,从而可以提高横梁组件1的生产效率,进而可以降低车辆的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管体22的纵截面面积小于第一管体21的纵截面面积。其中,第二管体22与第一管体21均可以设置为空心结构,第一管体21和第二管体22的管壁厚度一致,第二管体22的纵截面面积小于第一管体21的纵截面面积,可以理解为,第二管体22外径尺寸比第一管体21的外径尺寸小,如此设置可以减轻横梁组件1的重量,也可以减少横梁组件1的加工用料,从而可以降低横梁组件1的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管体22和第三管体23间可以连接有连接管体31。其中,连接管体31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管体22和第三管体23的端部连接,具体地,如图1所示,连接管体31的左端可以与第二管体22的右端连接,连接管体31的右端可以与第三管体23的左端连接,连接管体31可以设置为空心结构,并且连接管体31可以在横梁组件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第二管体22的纵截面面积与第三管体23的纵截面面积不同,通过在第二管体22和第三管体23之间设置连接管体31,连接管体31可以使第二管体22和第三管体23之间过渡平顺,也可以降低横梁组件1的生产难度,从而可以进一步地降低车辆的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从第二管体22至第三管体23方向,连接管体31的纵截面面积逐渐变大。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第二管体22至第三管体23方向是指图中的从左到右的方向,连接管体31的纵截面面积逐渐变大,连接管体31的侧壁的外表面可以形成斜面,如此设置可以提高横梁组件1的结构强度,第二管体22与第三管体23连接时不容易断裂,并且可以使横梁组件1承载较重的零部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管体31与第二管体22、连接管体31与第三管体23均一体成型。其中,通过连接管体31与第二管体22一体成型,可以使连接管体31与第二管体22固定连接,通过连接管体31与第三管体23一体成型,可以使连接管体31与第三管体23固定连接。通过连接管体31与第二管体22、连接管体31与第三管体23均一体成型,可以使第二管体22、连接管体31与第三管体23在一个连续的模具里形成,可以减少第二管体22、连接管体31与第三管体23的加工流程,从而可以提高横梁组件1的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第一管体21的纵截面、第二管体22的纵截面和第三管体23的纵截面均构造为圆形。其中,通过将第一管体21的纵截面、第二管体22的纵截面和第三管体23的纵截面均构造为圆形,可以使第一管体21、第二管体22和第三管体23易于加工,第一管体21、第二管体22和第三管体23在横梁组件1中安装方便,并且,圆形管件的承载能力更强,可以使第一管体21、第二管体22和第三管体23承载转向管柱、空调、保险丝盒、汽车主线束等部件,也可以为仪表板总成提供安装位置,同时还可以满足仪表板的模态和刚度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管体21的外径可以设置为A,第三管体23的外径可以设置为B,满足关系式:50mm≤A=B≤60mm。优选地,第一管体21的外径可以设置为55mm,第三管体23的外径可以设置为55mm,如此设置可以使第一管体21和第三管体23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第一管体21和第三管体23不容易折断,从而可以使第一管体21和第三管体23的外径更适宜。并且,第二管体22的外径可以设置为C,满足关系式:C<A且C<B,当第一管体21的外径尺寸和第三管体23的外径尺寸均设置为55mm时,满足关系式:C<55mm,如此设置可以使横梁组件1的重量更轻,可以减少横梁组件1的生产材料,也可以降低车辆的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管体21和第二管体22间连接有过渡管体32。其中,过渡管体3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管体21和第二管体22的端部连接,具体地,如图1所示,过渡管体32的左端可以与第一管体21的右端连接,过渡管体32的右端可以与第二管体22的左端连接,过渡管体32可以设置为空心结构,并且过渡管体32可以在横梁组件1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第一管体21的纵截面面积与第二管体22的纵截面面积不同,通过在第一管体21和第二管体22之间设置过渡管体32,过渡管体32可以使第一管体21和第二管体22之间过渡平顺,也可以降低横梁组件1的生产难度,从而可以进一步地降低车辆的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横梁组件1还可以包括:安装支架41和连接支架42,安装支架41设于第一管体21和/或第二管体22;连接支架42设于第一管体21和第三管体23,连接支架42与车辆的车身连接。其中,横梁组件1上可以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安装支架41,多个安装支架41可以在第一管体21的轴线方向间隔开设置,多个安装支架41也可以在第二管体22的轴线方向间隔开设置,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管体21的轴线方向是指图1中的左右方向,第二管体22的轴线方向与第一管体21的轴线方向一致,并且第一管体21的轴线和第二管体22的轴线共线,由此,安装支架41也可以同时在第一管体21和第二管体22的轴线方向间隔开设置。安装支架41可以用于连接横梁组件1和车辆仪表盘的各部件,车辆仪表盘的各部件可以包括:转向管柱、空调、保险丝盒、汽车主线束以及仪表板总成等。如图1所示,连接支架42可以设置于第一管体21的左端和/或第三管体23的右端,优选地,连接支架42可以设置为两个,两个连接支架42可以在横梁组件1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并且,连接支架42可以与车身连接,通过在横梁组件1中设置连接支架42,连接支架42可以将横梁组件1连接到车辆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车辆的横梁组件1。横梁组件1设置在车辆上,通过第一管体21、第二管体22和第三管体23之间相互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横梁组件1两端的相同功能和结构的零部件不需要设计不同的生产模具,可以提高横梁组件1的零部件的通用性,从而可以提高横梁组件1的生产效率,进而可以降低车辆的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车辆的横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所述第二管体连接在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三管体之间,所述第一管体的纵截面面积和所述第三管体的纵截面面积相同,且所述第一管体的纵截面外周轮廓形状与所述第三管体的纵截面外周轮廓形状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横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的纵截面面积小于所述述第一管体的纵截面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横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和所述第三管体间连接有连接管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横梁组件,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二管体至所述第三管体方向,所述连接管体的纵截面面积逐渐变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横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所述连接管体与所述第三管体均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横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的纵截面、所述第二管体的纵截面和所述第三管体的纵截面均构造为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的横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的外径为A,所述第三管体的外径为B,满足关系式:50mm≤A=B≤6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横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间连接有过渡管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横梁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支架和连接支架,所述安装支架设于所述第一管体和/或所述第二管体;
所述连接支架设于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三管体,所述连接支架与所述车辆的车身连接。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横梁组件。
CN202023162613.5U 2020-12-24 2020-12-24 车辆的横梁组件以及车辆 Active CN2148751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62613.5U CN214875128U (zh) 2020-12-24 2020-12-24 车辆的横梁组件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62613.5U CN214875128U (zh) 2020-12-24 2020-12-24 车辆的横梁组件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75128U true CN214875128U (zh) 2021-11-26

Family

ID=78925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62613.5U Active CN214875128U (zh) 2020-12-24 2020-12-24 车辆的横梁组件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751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32033B (zh) 车体用高强度部件结构
US8133424B2 (en) Structural element for a motor vehicle, and a method of fabricating such an element
US10173732B2 (en) Crosspiece for vehicle
US20100301577A1 (en) Twist Beam With Interlock
CN106945729A (zh) 汽车仪表板横梁总成
US6354627B1 (en) Construction for suspension system mounting portions of body of vehicle
US20120181815A1 (en) Reinforcement Arrangement for A Door Pillar of a Passenger Ca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uch a Reinforcement Arrangement
CN214875128U (zh) 车辆的横梁组件以及车辆
KR100688042B1 (ko) 관형 캐리어
JP7041153B2 (ja) 本体上の鋳物を含む車両クレードル組立体
CN102785626A (zh) 汽车后保险杠骨架
CN108791516A (zh) 汽车仪表板管梁总成
CN218907400U (zh) 一种轻量化汽车仪表板横梁
JP5928881B2 (ja) 自動車のcfrp製キャビンおよび自動車のcfrp製キャビンの製造方法
CN208682945U (zh) 一种汽车仪表板管梁总成
WO2018180382A1 (ja) 車両前部構造
CN108791515A (zh) 汽车仪表板管梁总成的左端结构
CN217396664U (zh) 一种钢塑混合汽车仪表板横梁
CN213502600U (zh) 用于载货汽车的仪表板管梁和具有其的载货汽车
CN217260316U (zh) 一种组合式镁合金汽车横梁及具有该横梁的汽车
CN217396643U (zh) 车身侧窗内板、车身侧围内板后段总成和车辆
US20210061361A1 (en) Fender apron assembly for vehicle
CN215622279U (zh) 车辆的车身组件以及车辆
CN107914782B (zh) 一种汽车前端模块及汽车
CN217227694U (zh) 车架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06

Address after: 518000 Baoneng Center, No. 3008 Baoneng North Road, Luohu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Shengbo Hairui Manage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No.6-2, Changxin Industrial Park, east section of Tiangong 1st Road, ZhouLing Street office, Xinzhuang village, Qinhan new town, Xixian New District, Xianyang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Baoneng (Xi'an)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