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60933U - 一种便于患者锻炼恢复的肢体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患者锻炼恢复的肢体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60933U
CN214860933U CN202120821354.8U CN202120821354U CN214860933U CN 214860933 U CN214860933 U CN 214860933U CN 202120821354 U CN202120821354 U CN 202120821354U CN 214860933 U CN214860933 U CN 2148609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ient
driving
swing
adjusting rod
mov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2135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琳娜
刘烨
张雪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82135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609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609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609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肢体锻炼伸张或弯曲辅助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患者锻炼恢复的肢体训练装置。目前常规上肢康复训练装置或过于庞大,或过于复杂,不适于患者锻炼使用。所述训练装置包括支撑部、基座部、手持部、摆动部;所述脚踏部设有踏板、挡板,所述连接部包括转盘部、铰接部,转盘部包括定盘、动盘,所述铰接部包括定端、动端,定端固定连接在动盘上,动端与摆杆相固定连接;所述手持本体包括本体仓、握持部、挡环。采用杆状的整体支撑装置、上肢支撑装置,且二者在肩关节处相活动连接,使上肢能够在支撑辅助下做抬臂、前后臂等训练动作,适用如肢体损伤、肩关节疾病等情况的训练恢复。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患者锻炼恢复的肢体训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肢体锻炼伸张或弯曲辅助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患者锻炼恢复的肢体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医学是通过科学和技术的手段处理人体的各种疾病或病变的学科,是生物学的应用学科,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从解剖层面和分子遗传层面来处理人体疾病的高级科学。它是一个从预防到治疗疾病的系统学科,研究领域大方向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法医学、检验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康复医学等。其中康复医学涉及人体机能复健,传统的肢体康复训练分为腿部康复训练和手部康复训练,病人的手部进行康复训练时,大多数是病人家属或护士对病人手部进行上下转动,便于病人进行康复,这种方式不仅人工劳动强度大,而且存在危险,当部分家属或护士用力过大时,会使病人手部再次受伤。
近年来,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逐渐成为影响老年人和残障人士、以及相关疾病患者正常生活的常见问题,约七成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影响很大,肩关节是人体上肢活动的基础,通过肩关节的活动,可以实现上肢的大范围运动,肩关节运动功能的康复是肘、腕、指关节运动功能康复的前提条件。同时,肩关节训练也是复合动作训练的基础,在康复的初期和中期,病人的情况也不允许作复合运动。此外,传统的康复训练方法是康复治疗师的徒手操作或采用简单的器械辅助患者进行康复运动,这些方式的训练效率和训练强度难以保证,已不能满足患者的要求。现有的康复训练装置大多是一种健身器械,需要固定在地面或支架上,整体结构庞大,适用于健康人或肩关节疾病较轻者锻炼,不适于穿戴和家庭使用,康复效果不明显,并不能满足肩关节的全方位锻炼。如专利文献CN201020265887.4、CN201220253452.7等,另一些文献如CN201310338095.3 一种并联式肩关节康复训练机、CN201810375564.1 一种可穿戴式上肢康复训练装置、CN201610999480.6 一种9自由度穿戴自适应上肢康复外骨骼机构等,或过于庞大,或过于复杂,不适于患者锻炼使用,特别是在居家环境中使用时,占用空间大、穿戴繁琐、用户友好度不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研制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和使用的锻炼辅助装置,其特别适用于患者在居家环境中操作使用,且无须安装固定,使用装配时也非常简便,患者能够随时装配使用或拆卸。
上述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方案[1]:
一种便于患者锻炼恢复的肢体训练装置,以下简称为“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训练装置包括支撑部、基座部、手持部、摆动部;
支撑部呈杆状,支撑部沿患者体侧纵向设置,支撑部的顶端靠近腋窝处、底端靠近脚掌处,支撑部的顶端与基座部相固定连接、底端设有脚踏部;
基座部呈长形的杆状或板状,基座部水平设置、且其中部与支撑部的顶端相固定连接,基座部两端分别设有连接部,该连接部用于建立摆动部与基座部之间的活动连接、且连接部能够限制摆动部在一定阈值范围内转动和/或摆动;
手持部设置在患者的手掌位置,手持部包括手持本体、调节杆,手持本体能够被患者手部手持握把,调节杆呈水平杆状、设在手持本体的前后两端;
摆动部具有一对分别置于患者体前后的摆杆,位于体前的称为前摆杆、体后的称为后摆杆;
所述脚踏部设有踏板、挡板,踏板设在患者脚底部,且踏板朝患者体外一侧与支撑部的底端相固定连接,挡板设在踏板朝患者体内一侧;
所述连接部包括转盘部、铰接部,转盘部包括定盘、动盘,定盘固定在基座部的端部,动盘与定盘之间采用包括但不限于扣合、咬合、啮合、嵌套、螺纹中任一种转动配合方式相活动连接,动盘的外侧与铰接部相固定连接;
所述铰接部包括定端、动端,定端固定连接在动盘上,动端与摆杆相固定连接;
所述手持本体包括本体仓、握持部、挡环;本体仓呈筒状结构,其内部具有空腔,该空腔内设有储能件、驱动件,驱动件包括电机和/或传动件和/或执行件;储能件为电池、用于为驱动件提供电能,驱动件用于驱动伸缩调节杆以限定调节杆的长度,电机是为传动件、执行件、调节杆提供机械动能的动力部件,传动件用于传递机械动力,执行件用于控制调节杆的机械动作;
所述调节杆设有装配件,该装配件用于实现调节杆与驱动件之间的机械传动装配连接关系,调节杆上远离手持本体的外端部与摆杆之间采用包括但不限于铰链、吊耳、柔性材料中的任一种连接方式活动连接。
方案[2]:
所述转盘部的转动平面与患者身体立面相平行,患者身体立面是指患者站立时与其体前方向相垂直的竖立平面,转盘部的转动平面是指转盘部的动盘相对于定盘转动时的所在平面。
所述铰接部设有至少两个挡块,当设置两个挡块时,该两个挡块分别设置在动端的摆动轨迹的两端,挡块能够限定动端的摆动幅度小于45度,铰接部的摆动幅度是指铰接部的动端相对于定端摆动时动端与定端之间的夹角;
所述动端向患者体侧摆动的最近距离限于摆动截止面,该摆动截止面是指前摆杆向后、后摆杆向前所能达到的最大摆动幅度所在的、与转盘部的转动平面相平行的竖立平面。
所述驱动件和调节杆均分别设有两个,位于体前的分别称为前驱动件、前调节杆,位于体后的分别称为后驱动件、后调节杆;
前驱动件和后驱动件共用一个储能件,前驱动件和后驱动件分别独立控制调节杆动作;
前驱动件和后驱动件分别设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分别控制前驱动件和后驱动件;
前调节杆和后调节杆限于向相对于患者体前后方向做伸出和/或缩回的机械动作。
所述控制开关设在患者相对于受训练上肢的另一侧手部,控制开关与驱动件之间通过线缆相电性连接。
所述基座部呈U形。
方案[3]:
所述转盘部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动齿轮,该驱动电机设在定盘上,动盘上设有与驱动电机的主动齿轮相匹配的齿环,主动齿轮与齿环之间相传动连接。
所述驱动电机设有独立电源和/或外部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杆状的整体支撑装置、上肢支撑装置,且二者在肩关节处相活动连接,使上肢能够在支撑辅助下做抬臂、前后臂等训练动作,适用如肢体损伤、肩关节疾病等情况的训练恢复。相较于常规训练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易于装配维护,用户友好度极佳。
附图说明
附图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基座部、手持部、摆动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支撑部 11脚踏部 12踏板 13挡板
20基座部 21连接部 22转盘部 221定盘 222动盘 223转动平面 23铰接部 231定端
232动端 233摆动截止面
30手持部 31手持本体 311握持部 312挡环 32调节杆 321装配件 322前调节杆323后调节杆
40摆动部 41前摆杆 42后摆杆
50患者身体立面。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所图1、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一种便于患者锻炼恢复的肢体训练装置,以下简称为“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训练装置包括支撑部、基座部、手持部、摆动部;
支撑部呈杆状,支撑部沿患者体侧纵向设置,支撑部的顶端靠近腋窝处、底端靠近脚掌处,支撑部的顶端与基座部相固定连接、底端设有脚踏部;
基座部呈长形的杆状或板状,基座部水平设置、且其中部与支撑部的顶端相固定连接,基座部两端分别设有连接部,该连接部用于建立摆动部与基座部之间的活动连接、且连接部能够限制摆动部在一定阈值范围内转动和/或摆动;
手持部设置在患者的手掌位置,手持部包括手持本体、调节杆,手持本体能够被患者手部手持握把,调节杆呈水平杆状、设在手持本体的前后两端;
摆动部具有一对分别置于患者体前后的摆杆,位于体前的称为前摆杆、体后的称为后摆杆。
上述各部件的具体结构如下:
所述脚踏部设有踏板、挡板,踏板设在患者脚底部,且踏板朝患者体外一侧与支撑部的底端相固定连接,挡板设在踏板朝患者体内一侧;
所述连接部包括转盘部、铰接部,转盘部包括定盘、动盘,定盘固定在基座部的端部,动盘与定盘之间采用包括但不限于扣合、咬合、啮合、嵌套、螺纹中任一种转动配合方式相活动连接,动盘的外侧与铰接部相固定连接;
所述铰接部包括定端、动端,定端固定连接在动盘上,动端与摆杆相固定连接;
所述手持本体包括本体仓、握持部、挡环;本体仓呈筒状结构,其内部具有空腔,该空腔内设有储能件、驱动件,驱动件包括电机和/或传动件和/或执行件(驱动件等属于常规部件及结构,图中未具体示出);储能件为电池、用于为驱动件提供电能,驱动件用于驱动伸缩调节杆以限定调节杆的长度,电机是为传动件、执行件、调节杆提供机械动能的动力部件,传动件用于传递机械动力,执行件用于控制调节杆的机械动作;
所述调节杆设有装配件,该装配件用于实现调节杆与驱动件之间的机械传动装配连接关系,调节杆上远离手持本体的外端部与摆杆之间采用包括但不限于铰链、吊耳、柔性材料中的任一种连接方式活动连接。
使用时,先将支撑部置于患者身体一侧,即需要进行恢复锻炼上肢的一侧,患者脚踩住踏板、使支撑部底端得以固定,支撑部顶端的基座部顶在患者腋下;为使支撑部能够更加牢固地紧贴在患者体侧,可在支撑部中间、与患者腰部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束缚带,以将支撑部紧固在患者体侧;另,为使基座部更贴近腋下,使摆动部的前后两个旋转点尽可能与患者肩关节旋转点同轴,可进一步将支撑部设置为可伸缩、能够调节高度的结构,如将支撑部设为分体式,再在两分体连接处设置可通过转动调节高度的螺纹-螺杆机构,以实现支撑部的高度调节,使训练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且调高基座部的高度,使连接部的转动轴线与患者肩关节抬起时的水平旋转轴线尽可能重合,使患者抬臂操作更舒适、理更科学合理,加强锻炼恢复效果。
【实施例2】
如图1、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本实施例所述转盘部的转动平面与患者身体立面相平行,患者身体立面是指患者站立时与其体前方向相垂直的竖立平面,转盘部的转动平面是指转盘部的动盘相对于定盘转动时的所在平面。即,当摆杆相对于患者横向转动时,患者上肢可以体侧沿身体侧面向上抬起,摆杆受控于转盘部约束,也只能沿体侧向上转动,以给患者上肢限定出一个相对固定的摆动轨道,避免多向过于自由活动影响训练。
所述铰接部设有至少两个挡块,当设置两个挡块时,该两个挡块分别设置在动端的摆动轨迹的两端,挡块能够限定动端的摆动幅度小于45度,铰接部的摆动幅度是指铰接部的动端相对于定端摆动时动端与定端之间的夹角;所述动端向患者体侧摆动的最近距离限于摆动截止面,该摆动截止面是指前摆杆向后、后摆杆向前所能达到的最大摆动幅度所在的、与转盘部的转动平面相平行的竖立平面。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述训练装置通过两个摆杆,将患者上肢限定在其之间,而前后两摆杆向患者体侧方向被限定在特定位置,即摆杆最多能向下摆动至竖直状态,当两摆杆均处于该状态时,两摆杆与基座部、手持部形成稳定牢固的方形框架,上肢无法前后摆动,以便于其侧向摆动。进一步地,还可以在两个铰接部分别设置锁止装置,可独立控制两铰接部的锁止状态,灵活控制其可活动性,以便于前摆杆、后摆杆相互配合使上肢前摆、或后摆。
所述驱动件和调节杆均分别设有两个,位于体前的分别称为前驱动件、前调节杆,位于体后的分别称为后驱动件、后调节杆;
前驱动件和后驱动件共用一个储能件,前驱动件和后驱动件分别独立控制调节杆动作;
前驱动件和后驱动件分别设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分别控制前驱动件和后驱动件;
前调节杆和后调节杆限于向相对于患者体前后方向做伸出和/或缩回的机械动作。
所述控制开关设在患者相对于受训练上肢的另一侧手部,控制开关与驱动件之间通过线缆相电性连接。
使用时,通过控制开关控制前调节杆和/或后调节杆的长度,再配合铰接部的锁止装置,可使上肢沿向前、或向后的特定轨迹做抬臂动作,起到康复训练的目的。
所述基座部呈U形,U形底部抵在腋下、两端向上至与肩关节相齐,使得摆动部的转动轴心与肩关节同轴,抬臂动作更加科学合理,舒适度高。
【实施例2】
如图1、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本实施例所述转盘部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动齿轮,该驱动电机设在定盘上,动盘上设有与驱动电机的主动齿轮相匹配的齿环,主动齿轮与齿环之间相传动连接。当患者自身不具备完全控制 其患肢的能力时,可通过驱动电机控制摆动部向上摆动,以辅助上肢做训练动作。
所述驱动电机设有独立电源和/或外部电源。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8)

1.一种便于患者锻炼恢复的肢体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训练装置包括支撑部、基座部、手持部、摆动部;
支撑部呈杆状,支撑部沿患者体侧纵向设置,支撑部的顶端靠近腋窝处、底端靠近脚掌处,支撑部的顶端与基座部相固定连接、底端设有脚踏部;
基座部呈长形的杆状或板状,基座部水平设置、且其中部与支撑部的顶端相固定连接,基座部两端分别设有连接部,该连接部用于建立摆动部与基座部之间的活动连接、且连接部能够限制摆动部在一定阈值范围内转动和/或摆动;
手持部设置在患者的手掌位置,手持部包括手持本体、调节杆,手持本体能够被患者手部手持握把,调节杆呈水平杆状、设在手持本体的前后两端;
摆动部具有一对分别置于患者体前后的摆杆,位于体前的称为前摆杆、体后的称为后摆杆;
所述脚踏部设有踏板、挡板,踏板设在患者脚底部,且踏板朝患者体外一侧与支撑部的底端相固定连接,挡板设在踏板朝患者体内一侧;
所述连接部包括转盘部、铰接部,转盘部包括定盘、动盘,定盘固定在基座部的端部,动盘与定盘之间采用扣合、咬合、啮合、嵌套、螺纹中任一种转动配合方式相活动连接,动盘的外侧与铰接部相固定连接;
所述铰接部包括定端、动端,定端固定连接在动盘上,动端与摆杆相固定连接;
所述手持本体包括本体仓、握持部、挡环;本体仓呈筒状结构,其内部具有空腔,该空腔内设有储能件、驱动件,驱动件包括电机和/或传动件和/或执行件;储能件为电池、用于为驱动件提供电能,驱动件用于驱动伸缩调节杆以限定调节杆的长度,电机是为传动件、执行件、调节杆提供机械动能的动力部件,传动件用于传递机械动力,执行件用于控制调节杆的机械动作;
所述调节杆设有装配件,该装配件用于实现调节杆与驱动件之间的机械传动装配连接关系,调节杆上远离手持本体的外端部与摆杆之间采用铰链、吊耳、柔性材料中的任一种连接方式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患者锻炼恢复的肢体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盘部的转动平面与患者身体立面相平行,患者身体立面是指患者站立时与其体前方向相垂直的竖立平面,转盘部的转动平面是指转盘部的动盘相对于定盘转动时的所在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患者锻炼恢复的肢体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铰接部设有至少两个挡块,当设置两个挡块时,该两个挡块分别设置在动端的摆动轨迹的两端,挡块能够限定动端的摆动幅度小于45度,铰接部的摆动幅度是指铰接部的动端相对于定端摆动时动端与定端之间的夹角;
所述动端向患者体侧摆动的最近距离限于摆动截止面,该摆动截止面是指前摆杆向后、后摆杆向前所能达到的最大摆动幅度所在的、与转盘部的转动平面相平行的竖立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便于患者锻炼恢复的肢体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件和调节杆均分别设有两个,位于体前的分别称为前驱动件、前调节杆,位于体后的分别称为后驱动件、后调节杆;
前驱动件和后驱动件共用一个储能件,前驱动件和后驱动件分别独立控制调节杆动作;
前驱动件和后驱动件分别设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分别控制前驱动件和后驱动件;
前调节杆和后调节杆限于向相对于患者体前后方向做伸出和/或缩回的机械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患者锻炼恢复的肢体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开关设在患者相对于受训练上肢的另一侧手部,控制开关与驱动件之间通过线缆相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3、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便于患者锻炼恢复的肢体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部呈U形。
7.根据权利要求1-3、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便于患者锻炼恢复的肢体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盘部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动齿轮,该驱动电机设在定盘上,动盘上设有与驱动电机的主动齿轮相匹配的齿环,主动齿轮与齿环之间相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便于患者锻炼恢复的肢体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电机设有独立电源和/或外部电源。
CN202120821354.8U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便于患者锻炼恢复的肢体训练装置 Active CN2148609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21354.8U CN214860933U (zh)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便于患者锻炼恢复的肢体训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21354.8U CN214860933U (zh)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便于患者锻炼恢复的肢体训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60933U true CN214860933U (zh) 2021-11-26

Family

ID=78948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21354.8U Active CN214860933U (zh)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便于患者锻炼恢复的肢体训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609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09694B (zh) 一种足部驱动式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CN208212176U (zh) 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及康复机器人
CN102113949B (zh) 外骨骼可穿戴式康复机器人
CN104317196B (zh)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控制方法
CN106943277A (zh) 自适应穿戴式柔顺外骨骼康复机械手
CN104622668A (zh) 一种肩关节运动仿生康复训练装置
CN106214418A (zh) 一种柔性穿戴式外骨骼欠驱动全指训练康复机械手
CN102670379A (zh) 移动式可穿戴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
CN108553271A (zh) 一种磁流变阻尼器坐卧式下肢康复机器人
CN101816603B (zh) 带有康复机械臂的电动轮椅装置
CN111035512A (zh) 一种多功能轮椅床
CN201001827Y (zh) 多功能运动康复床
CN210644522U (zh) 一种实用型手部功能障碍者康复训练用外骨骼机械手
CN109663282A (zh) 腰腹膈胸廓康体机
CN109620636A (zh) 一种心内科术后康复护理训练装置
CN104523401B (zh) 一种上肢康复装置
CN109998865B (zh) 一种肢体康复训练机械臂
CN206063381U (zh) 一种外骨骼欠驱动全指训练康复装置
CN214860933U (zh) 一种便于患者锻炼恢复的肢体训练装置
CN212914391U (zh)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CN114733145B (zh) 智能多功能下肢康复训练一体机
CN109044728B (zh) 具有仿生臂的医用肩关节康复训练机器人
CN205548926U (zh) 便携式上肢运动康复训练装置
CN114797013A (zh) 一种自动跟随辅助行走康复轮式移动机器人装置
WO2020038012A1 (zh) 个性化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