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57940U - 一种腰部减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腰部减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57940U
CN214857940U CN202120319139.8U CN202120319139U CN214857940U CN 214857940 U CN214857940 U CN 214857940U CN 202120319139 U CN202120319139 U CN 202120319139U CN 214857940 U CN214857940 U CN 2148579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ist
arm
air cushion
bearing
symmetrically arran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1913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31913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579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579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579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腰部减负器,包括两个相互对称放置的用于与腰部两侧贴紧的腰托、两个相互对称放置的用于支撑腋窝并沿水平面放置的腋托、两个相互对称放置的可锁定铰链、两个相互对称放置的上支臂、两个相互对称放置的上调节臂、两个相互对称放置的上调节器、两个相互对称放置的主轴、两个相互对称放置的下支臂、两个相互对称放置的下调节臂、两个相互对称放置的下调节器、底座、气垫、打气球、气管、泄压阀、束带。使用方便、透气性好,而且对使用者上半身重量进一步的支撑,久坐过程中有效减小腰椎受到压力,并为腰椎间接牵引,并且随时起立不受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腰部减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器材领域,尤指一种腰部减负器。
背景技术
腰椎疾病是一种多发病,常见腰酸腿痛、后腰部酸痛,乃至下肢无力、肢体麻木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甚至可因椎管骨质增生造成严重病变,使之丧失正常的工作能力。
目前对于该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患者多采用理疗或手术方法治疗,手术治疗因其风险大、费用高,一般患者不易接受;理疗包括牵引、按摩、电疗等,通过上述方法减轻增生物对周围组织的压迫,缓解症状;当前多种治疗腰椎病的保健器具投放市场,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如保健药枕,牵引矫形腰托等,其外形结构符合人体腰部的生理曲线,有自然牵引的作用,此方法简单易行,易被患者接受,长期使用亦可收到防病治病的功效;但目前该器械一般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腰围需要包裹腰部以稳固腰部位置,故常规的腰托其透气性较差,患者腰部及其胸腹部渗出的汗液很难挥发,导致不适感较为明显,而且佩戴者在坐位时上半身重量仍然由腰椎承受,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腰椎受力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腰部减负器,使用方便、透气性好,而且对使用者上半身重量进一步的支撑,久坐过程中有效减小腰椎受到压力,并为腰椎间接牵引,并且随时起立不受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腰部减负器,包括两个相互对称放置的用于与腰部两侧贴紧的腰托、两个相互对称放置的用于支撑腋窝并沿水平面放置的腋托、两个相互对称放置的可锁定铰链、两个相互对称放置的上支臂、两个相互对称放置的上调节臂、两个相互对称放置的上调节器、两个相互对称放置的主轴、两个相互对称放置的下支臂、两个相互对称放置的下调节臂、两个相互对称放置的下调节器、底座、气垫、打气球、气管、泄压阀、束带,所述腋托上表面紧贴使用者腋窝,后端通过可锁定铰链与上支臂连接,所述上支臂下端插入上调节臂内,所述上调节臂顶端后侧设置有上调节器,所述上调节臂下端连接主轴,所述主轴内侧表面连接于腰托,所述腰托在使用时紧贴使用者腰部两侧,所述腰托外表面设置有束带,所述主轴下方连接下支臂,所述下支臂下端插入下调节臂,所述下调节臂上端后侧设置有下调节器,所述下调节臂下端连接底座,所述底座中间部分上表面设置有气垫,所述气垫后端设置有气管,所述气管游离端设置有泄压阀和打气球。
进一步,所述可锁定铰链有两种状态:一种为解锁状态,一种为锁定状态,在解锁状态下,所述腋托与上支臂的夹角可变,在锁定状态下,所述腋托与上支臂的夹角被固定,不可变。
进一步,所述上支臂与上调节臂为嵌套抽拉结构,上支臂插入上调节臂的深度是可以调节的。
进一步,所述上调节器有两种状态:一种为解锁状态,一种为锁定状态,在解锁状态下,上支臂插入上调节臂的深度是可以调节的,在锁定状态下,上支臂插入上调节臂的深度被固定。
进一步,所述主轴包括轴承座、轴承、上盖,所述轴承座内侧表面连接腰托,轴承座外侧设置有轴承卡位,卡接轴承,轴承座外表面设置轴承座扩展孔、轴承座螺丝孔、轴承座上调节臂接孔,所述上盖与轴承座可将卡在轴承卡位上的轴承卡紧,所述上盖设置有上盖扩展孔,上盖螺丝孔,上盖上调节臂接孔,所述下支臂连接于轴承最外环表面,下支臂可沿轴承预设转动方向转动,所述上盖螺丝孔对应轴承座螺丝孔,并由螺丝经由上盖螺丝孔旋入轴承座螺丝孔进行固定,所述上调节臂下端经由上盖上调节臂接孔接入轴承座外表面设置的轴承座上调节臂接孔。
进一步,所述束带在不使用时同一根束带两游离端不连接,构成使用者穿戴通道,在使用时,同一根束带两游离端拉紧并连接,为腰托施加对躯干的包裹压力,使腰托紧贴使用者腰部两侧。
进一步,所述下支臂与下调节臂为嵌套抽拉结构,下支臂插入下调节臂的深度是可以调节的。
进一步,所述下调节器有两种状态:一种为解锁状态,一种为锁定状态,在解锁状态下,下支臂插入下调节臂的深度是可以调节的,在锁定状态下,下支臂插入下调节臂的深度被固定。
进一步,所述底座左右两侧上表面设有接驳下调节臂的槽型卡位,用以接驳下调节臂。
进一步,所述气垫设置于底座上表面中间位置,在使用时气垫上表面以使用者臀部贴合,所述气垫具有回弹能力及储气能力,在泄压阀开放状态下内外空气导通,不对气垫施加外力,气垫具有恢复原有形状及高度的运动趋势,且气垫回弹力量仅够气垫在不受外力的条件下恢复充盈,此回弹力量对外周其他物体影响可忽略不计。
进一步,在所述泄压阀开放状态下,对气垫上表面施加向下压力时,气垫通过气管、泄压阀排气,气垫总高度会被轻易压缩,在所述泄压阀关闭状态下,气垫内气体被封闭在气垫内,对气垫上表面施加向下压力时,气垫高度在内部气压的作用下,高度被压缩的不明显。
进一步,所述打气球可通过气管向气垫内打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设计简单合理,透气性好,可在坐姿状态下把使用者上半身重量通过本实用新型分担承载,有效降低坐姿状态下腰椎所受压力。
2.通过腋托的应用,更好的把受力分散传递,原来上半身所受重力均由腰椎承担,现本实用新型一种腰部减负器通过对使用者身体四个位置面接触将使用者上半身所受重力经由四个受力通道传递到本实用新型一种腰部减负器的底座,有效降低使用者体表与本实用新型一种腰部减负器接触位置的皮肤压迫感。
3.气垫应用的有益效果在于:当使用者开始使用时,通过关闭泄压阀,同时重复按压打气球将气垫充气,坐于气垫上,将腰托高度调整好,固定紧束带,将腋托高度角度调整到位,即腋托上表面紧贴使用者腋窝,上述均已固定好后,将泄压阀开放,是气垫放气,此时上半身所有重量均通过本实用新型一种腰部减负器承载,腰椎得以解放,并且大腿、臀部均受重力作用,此重力间接作用于腰椎,使腰椎获得向下的拉伸力量,且在使用者自身的反馈系统前馈系统综合调节下,此拉伸力量不会过大或过小造成不适或者损伤。
4.打气球应用的有益效果在于:当使用者使用时,如果主观感觉腰椎所受臀部及大腿的牵拉力过大而又无法通过改变姿势来调整时,可通过按压打气球为气垫打气,使气垫内气体增多,体积增大,高度增加从而托举使用者臀部为臀部提供支撑力以恢复体感上的舒适。
5.主轴应用的有益效果在于:在使用者使用时,下支臂相对腰托是可以旋转的,在使用时不限制使用者躯干前倾后倾,甚至可以小幅度转动躯干。
6. 主轴应用的有益效果还在于:在使用者使用时,上调节臂相对于腰托是可以转动的,在使用者使用时不限制肩膀及前臂向前伸展或向侧面伸展,也可在不需要腋窝支撑时将上调节臂向前下旋转折叠,是上肢运动获得最大自由度。
7.上支臂、上调节臂、下支臂、下调节臂及束带的应用是的本实用新型一种腰部减负器对使用者的体型匹配度大大升高,可适配的体型范围广泛。
8.下调节臂与底座直接的连接为槽型卡位连接,其有益效果在于:使用者可随时从坐姿起身变换到站姿,下调节臂下表面与底座分离,使用者临时起立无需脱下本实用新型,底座、气垫、气管、打气球、泄压阀留在座椅上,其余部分依然穿在使用者身上,再次从新坐下时仅需将下调节臂下端对好底座上的槽型卡位即可继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向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主轴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主轴与周围部件安装关系示意图。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1.腋托,2.上支臂,3.上调节臂,4.腰托,5.束带,6.主轴,601.上盖,6011.上盖螺丝孔,6012.上盖扩展孔,6013.上盖上调节臂接孔,602.轴承,603.轴承座,6031.轴承座螺丝孔,6032.轴承座扩展孔,6033.轴承座上调节臂接孔,7.下支臂,8.下调节臂,9.底座,10.气管,11.泄压阀,12.打气球,13.气垫,14.可锁定铰链,15.上调节器,16.下调节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腰部减负器,包括两个相互对称放置的用于与腰部两侧贴紧的腰托4、两个相互对称放置的用于支撑腋窝并沿水平面放置的腋托1、两个相互对称放置的可锁定铰链14、两个相互对称放置的上支臂2、两个相互对称放置的上调节臂3、两个相互对称放置的上调节器15、两个相互对称放置的主轴6、两个相互对称放置的下支臂7、两个相互对称放置的下调节臂8、两个相互对称放置的下调节器16、底座9、气垫13、打气球12、气管10、泄压阀11、束带5,所述腋托1上表面紧贴使用者腋窝,后端通过可锁定铰链14与上支臂2连接,所述上支臂2下端插入上调节臂内3,所述上调节臂3顶端后侧设置有上调节器15,所述上调节臂3下端连接主轴6,所述主轴6内侧表面连接于腰托4,所述腰托4在使用时紧贴使用者腰部两侧,所述腰托4外表面设置有束带5,所述主轴6下方连接下支臂7,所述下支臂7下端插入下调节臂8,所述下调节臂8上端后侧设置有下调节器16,所述下调节臂8下端连接底座9,所述底座9中间部分上表面设置有气垫13,所述气垫后端设置有气管10,所述气管10游离端设置有泄压阀11和打气球12。
如图1-3所示,进一步的,所述可锁定铰链14有两种状态:一种为解锁状态,一种为锁定状态,在解锁状态下,所述腋托1与上支臂2的夹角可变,此时使用者可将腋托1调节到舒适的角度,在锁定状态下,所述腋托1与上支臂2的夹角被固定,不可变,以便固定调节好的角度。
如图1-3所示,进一步的,所述上支臂2与上调节臂3为嵌套抽拉结构,上支臂2插入上调节臂3的深度是可以调节的,以便使用者根据自身情况调节腋托1相对于主轴6的高度。
如图1-3所示,进一步的,所述上调节器15有两种状态:一种为解锁状态,一种为锁定状态,在解锁状态下,上支臂2插入上调节臂3的深度是可以调节的,此时使用者可将腋托1调节到舒适的相对于主轴6的高度,在锁定状态下,上支臂2插入上调节臂3的深度被固定,以便固定调节好相对于主轴6的高度。
如图1-5所示,进一步的,所述主轴6包括轴承座603、轴承602、上盖601,所述轴承座603内侧表面连接腰托4,轴承座603外侧设置有轴承602卡位,卡接轴承602,轴承座603外表面设置轴承座扩展孔6032、轴承座螺丝孔6031、轴承座上调节臂接孔6033,所述上盖601与轴承座603可将卡在轴承卡位上的轴承602卡紧,所述上盖601设置有上盖扩展孔6012,上盖螺丝孔6011,上盖上调节臂接孔6013,所述下支臂7连接于轴承602最外环表面,下支臂7可沿轴承602预设转动方向转动,所述上盖螺丝孔6011对应轴承座螺丝孔6031,并用螺丝经由上盖螺丝孔6011旋入轴承座螺丝孔6031进行固定,所述上调节臂3下端经由上盖上调节臂接孔6013接入轴承座603外表面设置的轴承座上调节臂接孔6033。
如图1-3所示,进一步的,所述束带5在不使用时同一根束带5两游离端不连接,构成使用者穿戴通道,在使用时,同一根束带5两游离端拉紧并连接,为腰托4施加对躯干的包裹压力,使腰托4紧贴使用者腰部两侧,以便使用时对腰部进行托举提供足够的摩擦力。
如图1-3所示,进一步的,所述下支臂7与下调节臂8为嵌套抽拉结构,下支臂7插入下调节臂8的深度是可以调节的,以便使用者根据自身情况调节腰托4相对于底座9的高度。
如图1-3所示,进一步的,所述下调节器16有两种状态:一种为解锁状态,一种为锁定状态,在解锁状态下,下支臂7插入下调节臂8的深度是可以调节的,此时使用者可将腰托4调节到舒适的相对于底座9的高度,在锁定状态下,下支臂7插入下调节臂8的深度被固定,以便固定调节好相对于底座9的高度。
如图1-3所示,进一步的,所述底座9左右两侧上表面设有接驳下调节臂8的槽型卡位,用以接驳下调节臂8,将本实用新型一种腰部减负器所承担的所有重力均传递给底座9。
如图1-3所示,进一步的,所述气垫13设置于底座9上表面中间位置,在使用时气垫13上表面以使用者臀部贴合,所述气垫13具有回弹能力及储气能力,在泄压阀11开放状态下内外空气导通,不对气垫13施加外力,气垫13具有恢复原有形状及高度的运动趋势,且气垫13回弹力量仅够气垫13在不受外力的条件下恢复充盈,此回弹力量对外周其他物体影响可忽略不计。
如图1-3所示,进一步的,在所述泄压阀11开放状态下,对气垫13上表面施加向下压力时,气垫13通过气管10、泄压阀11排气,气垫13总高度会被轻易压缩,在所述泄压阀11关闭状态下,气垫13内气体被封闭在气垫内,对气垫13上表面施加向下压力时,气垫13高度在内部气压的作用下,高度被压缩的不明显。
如图1-3所示,进一步的,所述打气球12可通过气管10向气垫13内打气,当使用者使用时,如果主观感觉腰椎所受臀部及大腿的牵拉力过大而又无法通过改变姿势来调整时,可通过按压打气球12为气垫13打气,使气垫13内气体增多,体积增大,高度增加从而托举使用者臀部为臀部提供支撑力以恢复体感上的舒适。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腰部减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互对称放置的用于与腰部两侧贴紧的腰托、两个相互对称放置的用于支撑腋窝并沿水平面放置的腋托、两个相互对称放置的可锁定铰链、两个相互对称放置的上支臂、两个相互对称放置的上调节臂、两个相互对称放置的上调节器、两个相互对称放置的主轴、两个相互对称放置的下支臂、两个相互对称放置的下调节臂、两个相互对称放置的下调节器、底座、气垫、打气球、气管、泄压阀、束带,所述腋托上表面紧贴使用者腋窝,后端通过可锁定铰链与上支臂连接,所述上支臂下端插入上调节臂内,所述上调节臂顶端后侧设置有上调节器,所述上调节臂下端连接主轴,所述主轴内侧表面连接于腰托,所述腰托在使用时紧贴使用者腰部两侧,所述腰托外表面设置有束带,所述主轴下方连接下支臂,所述下支臂下端插入下调节臂,所述下调节臂上端后侧设置有下调节器,所述下调节臂下端连接底座,所述底座中间部分上表面设置有气垫,所述气垫后端设置有气管,所述气管游离端设置有泄压阀和打气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部减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锁定铰链有两种状态:一种为解锁状态,一种为锁定状态,在解锁状态下,所述腋托与上支臂的夹角可变,在锁定状态下,所述腋托与上支臂的夹角被固定,不可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部减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臂插入上调节臂的深度是可以调节的,并可以通过上调节器将深度锁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部减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包括轴承座、轴承、上盖,所述轴承座内侧表面连接腰托,轴承座外侧设置有轴承卡位,卡接轴承,轴承座外表面设置轴承座扩展孔、轴承座螺丝孔、轴承座上调节臂接孔,所述上盖与轴承座可将卡在轴承卡位上的轴承卡紧,所述上盖设置有上盖扩展孔,上盖螺丝孔,上盖上调节臂接孔,所述下支臂连接于轴承最外环表面,下支臂可沿轴承预设转动方向转动,所述上盖螺丝孔对应轴承座螺丝孔,并由螺丝经由上盖螺丝孔旋入轴承座螺丝孔进行固定,所述上调节臂下端经由上盖上调节臂接孔接入轴承座外表面设置的轴承座上调节臂接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部减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束带在不使用时同一根两游离端不连接,构成使用者穿戴通道,在使用时,同一根束带两游离端拉紧并连接,为腰托施加压力,使腰托紧贴使用者腰部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部减负器,其特征在于:下支臂插入下调节臂的深度是可以调节的,并可以通过下调节器将深度锁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部减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左右两侧上表面设有接驳下调节臂下端的槽型卡位,用以接驳下调节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部减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垫设置于底座上表面中间位置,在使用时气垫上表面以使用者臀部贴合,所述气垫具有回弹能力及储气能力,在泄压阀开放状态下内外空气导通,不对气垫施加外力,气垫具有恢复原有形状及高度的运动趋势,且气垫回弹力量仅够气垫在不受外力的条件下恢复充盈,此回弹力量对外周其他物体影响可忽略不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部减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阀开放状态下,对气垫上表面施加向下压力时,气垫通过气管、泄压阀排气,气垫总高度会被轻易压缩,在所述泄压阀关闭状态下,气垫内气体被封闭在气垫内,对气垫上表面施加向下压力时,气垫高度在内部气压的作用下,高度被压缩的不明显。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部减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气球可通过气管向气垫内打气,当使用者使用时,如果主观感觉腰椎所受臀部及大腿的牵拉力过大而又无法通过改变姿势来调整时,可通过按压打气球为气垫打气,使气垫内气体增多,体积增大,高度增加从而托举使用者臀部为臀部提供支撑力以恢复体感上的舒适。
CN202120319139.8U 2021-02-04 2021-02-04 一种腰部减负器 Active CN2148579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19139.8U CN214857940U (zh) 2021-02-04 2021-02-04 一种腰部减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19139.8U CN214857940U (zh) 2021-02-04 2021-02-04 一种腰部减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57940U true CN214857940U (zh) 2021-11-26

Family

ID=78857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19139.8U Active CN214857940U (zh) 2021-02-04 2021-02-04 一种腰部减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579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61860A (en) Eye surgery recovery apparatus
US4583533A (en) Orthopedic lumbar apparatus
WO2007027573A2 (en) Lumbar lordosis brace
CN108294873B (zh) 眼科护理床具
US11633317B2 (en) Comfort therapy
CN214857940U (zh) 一种腰部减负器
CN114848254A (zh) 一种腰部减负器
CN215651859U (zh) 一种颈部减负器
CN212067062U (zh) 一种可调节的医用腰枕
CN210749705U (zh) 一种颈椎理疗辅助器具及辅助颈椎理疗胸垫
CN106419367A (zh) 一种俯睡垫
CN213588878U (zh) 一种视网膜脱落术后患者专用多功能护理装置
CN220384703U (zh) 一种臀部术后护理坐垫
CN219516719U (zh) 一种穿戴式脊柱牵伸装置
CN213851795U (zh) 一种侧卧位手术用腿部支撑保护装置
CN109602232A (zh) 用于辅助睡眠的枕头
CN215993519U (zh) 一种充气式趴枕
CN219921302U (zh) 一种矫形支架
CN219090014U (zh) 一种可调节的颈前路手术体位垫
CN215915387U (zh) 一种重症医学用护理枕头
CN213431420U (zh) 一种可移动的充气加温的手术垫
CN211934646U (zh) 一种带有充气式颈部枕垫的护理支架
KR102599666B1 (ko) 거북목 교정장치
CN214967288U (zh) 一种躺坐两用颈托
CN215739712U (zh) 一种分散髋关节承重的外用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