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67288U - 一种躺坐两用颈托 - Google Patents

一种躺坐两用颈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67288U
CN214967288U CN202120188448.6U CN202120188448U CN214967288U CN 214967288 U CN214967288 U CN 214967288U CN 202120188448 U CN202120188448 U CN 202120188448U CN 214967288 U CN214967288 U CN 2149672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ck
auxiliary
neck brace
brace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8844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晶
纪凡
张佳代
张燕
谢静
王秀梅
李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anwu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Xuanwu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anwu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Xuanwu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2018844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672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672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672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躺坐两用颈托,其颈托本体包括:下颌托;前颈肩托;以及前颈肩托,下颌托、前颈肩托和后颈头托共同限定出一佩戴通道以适于容纳用户颈部,颈托还包括辅助架,后颈头托上背离佩戴通道的外侧面上设有一旋钮,辅助架上设有用于容置旋钮的通孔,其中,在颈托本体未装配辅助架的情况下,颈托为第一工作形态;在旋钮插接至第一通孔内而使得颈托本体与辅助架相对固定的情况下,颈托由第一工作形态转换至第二工作形态。

Description

一种躺坐两用颈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颈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躺坐两用颈托。
背景技术
颈椎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常采用颈托进行颈椎牵引治疗,颈椎牵引治疗属于是一种可控制的轴性牵引方法,因其治疗效果好,是一种医学界都比较认可的手段。国内学者研究表明:颈椎牵引技术是利用机械手段完成颈椎的牵拉,实现关节面的分离,使得周围软组织得到明显的牵伸,导致其长度相对变化;同时,颈椎牵引技术的使用能改变骨性结构之间的角度,有助于提高或增加椎间孔面积,尽可能减少神经根压迫,达到临床治疗的目的。
颈托的常规结构可参见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103239316B的专利文献所提出的颈托,其包括前颈肩托、后颈肩托、下颌托、后脑托、颈肩托连接件、下颌托调节件以及后脑托调节件,所述的前颈肩托、后颈肩托对抱形成与颈部相仿的柱形,其中前颈肩托的下缘向外延伸形成同胸部、肩部前半部接触的下仿形支撑边沿,后颈肩托的下缘向外延伸形成同背部、肩部后半部接触的下仿形支撑边沿,下颌托的外侧壁轮廓与前颈肩托的内轮廓相仿,下颌托的上缘向外延伸且与下颌轮廓相仿;后脑托的外侧壁轮廓与后颈肩托的内轮廓相仿,后脑托的上缘向外延伸且与后脑轮廓相仿;所述的颈肩托连接件设置与前颈肩托、后颈肩托的两侧壁。
然而,目前如上述所提出的颈托均仅仅适于用户站立时使用,若用户需要躺卧休息,则需要将颈托摘除,用户无法持续地在躺卧姿势下保持其颈部舒适的拉伸,疼痛感受加剧,影响颈托治疗效果,用户也得不到合适的休息。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实用新型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实用新型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实用新型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实用新型内容
目前现已有研究及产品所提出的颈托均仅仅适于用户站立时使用,若用户需要躺卧休息,则需要将颈托摘除,用户无法持续地在躺卧姿势下保持其颈部舒适的拉伸,疼痛感受加剧,影响颈托治疗效果,用户也得不到合适的休息。针对该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躺坐两用颈托,采用了辅助架结构,使该颈托具有两种彼此可转换的不同形态,将颈托本体脱离辅助架,用户肩部所承受的颈托重量减少,有利于站立使用;将颈托本体与辅助架相装配,使得用户在躺卧姿势下也能佩戴颈托,借助于颈托保持其颈部舒适的拉伸,有利于强化颈托治疗效果,保证用户在颈托治疗的同时能够得到合适的休息。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躺坐两用颈托,其颈托本体包括:下颌托;前颈肩托;以及前颈肩托,下颌托、前颈肩托和后颈头托共同限定出一佩戴通道以适于容纳用户颈部,颈托还包括辅助架,后颈头托上背离佩戴通道的外侧面上设有一旋钮,辅助架上设有用于容置旋钮的第一通孔,其中,在颈托本体未装配辅助架的情况下,颈托为第一工作形态;在旋钮插接至第一通孔内而使得颈托本体与辅助架相对固定的情况下,颈托由第一工作形态转换至第二工作形态。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辅助架包括彼此转动连接的第一辅助板和第二辅助板,第一辅助板与第二辅助板彼此相对转动形成不同角度。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辅助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辅助气囊,辅助气囊在充气状态下呈弧形结构。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辅助板上开设有与辅助气囊相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凹槽,辅助气囊装配在第一凹槽内。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通孔开设在第一辅助板上且位于至少两个辅助气囊之间。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辅助气囊通过充气管连接至充气设备。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辅助板上还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磁性件,充气管的外壁上固接有至少一个第二磁性件,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彼此吸引。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二辅助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凹槽,第一辅助板上转动连接有与第二凹槽相适配的一活动杆。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辅助板上还设有与活动杆相适配的一第三凹槽。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颈托本体还包括装配在后颈头托上的且位于佩戴通道内的后脑托,后脑托为一空腔气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颈托的简化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辅助架在充气状态下的简化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颈肩托连接带的简化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后颈头托的简化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躺坐两用颈托,该颈托主要分为其颈托本体和辅助架。颈托本体直接与用户相接触,佩戴在用户肩颈部上。若用户仅佩戴颈托本体躺卧在床上,颈部可能过度后伸,导致颈部部分得不到支撑,用户无法得到较好的休息。本申请基于此,提出了适配颈托本体的辅助架,辅助架日常可平置于床上,辅助架具有一定坡度,可以较好地辅助颈托本体实现对用户颈部的多方位有效支撑作用,改善用户体验。
如下先针对辅助架进行说明:
辅助架包括彼此间可限定出夹角的第一辅助板和第二辅助板,借助于两辅助板之间的夹角,辅助架可为颈托本体提供一定的坡度。
两辅助板彼此转动连接,彼此之间的夹角可以为0~180°。两辅助板彼此可盖合重叠。
两辅助板之间限定出的夹角,是由第一辅助板上活动杆与第二辅助板上第二凹槽之间的支撑关系来保持住的。活动杆可以是u形杆,其杆体的两自由端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辅助板上。第二凹槽可以是长条状槽,适配于活动杆,多个第二凹槽并行设置。
转动活动杆,活动杆可对准不同位置处的第二凹槽。将活动杆置于一第二凹槽内即可固定两辅助板之间的相对夹角。以此,用户或其辅助人员可调节辅助架提供的坡度。提供用户合适舒适的支撑。
活动杆可转动收纳在第一辅助板上,以此实现两辅助板之间的盖合重叠。第一辅助板上开设有第三凹槽,第三凹槽可以是长条状槽,适配于活动杆。转动活动杆,使其杆体卡合至第三凹槽内。
当将颈托本体置于第一辅助板的上板面上时,第一辅助板可通过其至少一个辅助气囊,增强颈托本体与辅助架之间的相对稳定。
辅助气囊在充气状态下呈弧形结构,绕颈托本体上面向辅助架的后颈头托呈环抱形态。
第一辅助板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凹槽,各辅助气囊装配在不同第一凹槽内。辅助气囊的部分外壁固接在第一凹槽内壁上。辅助气囊上至少包括其两端的部分可自由延伸出第一凹槽。
辅助气囊通过充气管连接至充气设备。
在不使用辅助架时,充气管可收纳在第一辅助板上。第一辅助板上开设有与第一磁性件时适配的槽体,第一磁性件固接在该槽体内。充气管的外壁上,固接有一第二磁性件。第二磁性件在充气管上的位置相对固定。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彼此吸引。即,通过磁力作用可以将充气管相对固定在第一辅助板上。
第一辅助板位于第二辅助板上方,其上板面直接与颈托本体相接触。在第一辅助板上开设有一第一通孔,该第一通孔位于两辅助气囊之间。辅助架利用该第一通孔实现其与颈托本体之间的结构适配。
第一辅助板的上板面上可设置有软垫层。软垫层不会影响到辅助气囊或第一通孔。
如下针对颈托本体进行说明:
颈托本体包括下颌托、前颈肩托和后颈头托。前颈肩托的下缘向外延伸形成同用户胸部、肩部接触的支撑边沿。前颈肩托可通过沿其下缘向外延伸的辅助垫增大其与用户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分散颈托对用户造成的压力作用。下颌托相对固定在前颈肩托的上缘所在侧,直接承托用户下颌。下颌托的上缘向外延伸且与用户下颌轮廓相仿。前颈肩托与下颌托可以采用背景技术中提及的现有技术中颈托的前颈肩托和下颌托。
后颈头托与前颈肩托对抱形成与颈部相仿的柱状空间。该柱状空间再结合下颌托即可限定出一佩戴通道以适于容纳用户颈部。
后颈头托包括一与用户后颈部形态相仿的支撑板。支撑板为硬质板。
支撑板上设有从其板体中延伸出的两个颈肩托连接带。两个颈肩托连接带分别朝向后颈头托上彼此相对的两侧延伸。颈肩托连接带类似于具有一定厚度的长条状部件。
颈肩托连接带为弹性板,可弹性弯曲变形。
各颈肩托连接带的一端可活动连接在前颈肩托的托体上。活动连接的方式可以是扣接、卡接等。拆下颈肩托连接带,即可将后颈头托从前颈肩托上取下,或将佩戴通道打开,便于用户取下颈托。
支撑板板体内设有齿部件。齿部件在支撑板板体内的相对位置固定。齿部件可相对支撑板板体自转。
齿部件类似于较扁的圆柱状。齿部件的周向外侧面为连续的齿状结构。
颈肩托连接带的带体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环形内壁中部分内壁呈齿状结构,且与齿部件的外侧面相适配。
第二通孔中仅其单侧内壁面为齿状,与之相对应的另一单侧内壁面为平整面。两颈肩托连接带上的两第二通孔中呈齿状结构的单侧内壁面互为相对面。
两颈肩托连接带的另一端带体位于支撑板板体内部彼此部分交叠。两颈肩托连接带各自对应的第二通孔之间彼此至少部分交叠。
齿部件依次贯穿两颈肩托连接带对应的两第二通孔。齿部件在其中心轴方向上的厚度不低于两颈肩托连接带厚度之和。以此,齿部件能够同时啮合至两颈肩托连接带。
支撑板外壁上设有一旋钮,该旋钮的一端朝向支撑板板体内部延伸并与齿部件相对固定。旋钮的一端可以是限位式地插接在齿部件的一端面上。旋钮的一端可以是固接在齿部件的一端面上。旋钮的转动能够带动齿部件同步转动即可。
旋钮的另一端位于支撑板外部,便于用户操作。第一通孔完全足够置入旋钮。旋钮置入第一通孔后,支撑板的部分板体接触至第一辅助板。如图3和图4给出的旋钮、齿部件以及颈肩托连接带为示意图,其结构及工作原理即为现有技术中安全帽上调节松紧的后箍结构及工作原理。上述结构也可直接参照公开号为CN209191856U等的专利文献所提出的传动结构。由于此类传动结构为现有技术中已应用广泛的常用技术手段,并且本申请未对其进行改进,因此本申请中不再重复赘述该传动结构。
转动旋钮,两颈肩托连接带相向移动,使得前颈肩托与后颈头托之间的空间缩小,可以增强对用户颈部头部的支撑作用。
由于调节架为框式架体,呈中空状,因此陪护人员可以将手从调节架伸入,通过转动旋钮,调节前颈肩托与后颈头托之间的空间,该过程中用户无需起身。
颈托本体还包括一后脑托。后脑托可以是软垫或是空腔气囊。空腔气囊可通过充气管连接至充气设备。
后脑托装配在后颈头托上朝向靠近用户颈部的端面上。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对颈托的使用进行说明:
在使用由本申请所提出的躺坐两用颈托时,此时至少一个颈肩托连接带未固定在前颈肩托上,佩戴通道打开,用户可以将前颈肩托和后颈头托对抱,固定设置在其肩颈部上,下颌位于下颌托上。将未固定的颈肩托连接带分别对应固定至前颈肩托上,以此完成颈托本体的佩戴,此时颈托为第一工作形态,用户可以在站立姿势下使用。若用户需要转为躺卧使用颈托,陪护人员可先将辅助架放置在床上,转动活动杆,将活动杆的下端置入一第二凹槽内,以此将第一辅助板支撑起一定角度,用以承接颈托本体。在陪护人员的辅助下用户佩戴着颈托躺下,躺下时,按照颈托本体后侧方相对凸出的旋钮对准第一辅助板的第一通孔,调节辅助架的位置,将旋钮置于第一通孔内。陪护人员对辅助气囊进行充气,使得辅助气囊膨胀,绕颈托本体的后颈头托呈环抱形态。后颈头托的两侧受到辅助气囊的相对限制,改善其左右不稳定。此时颈托为第二工作形态,用户躺卧姿势下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躺坐两用颈托,其颈托本体包括:
下颌托;
前颈肩托;以及
后颈头托,下颌托、前颈肩托和后颈头托共同限定出一佩戴通道以适于容纳用户颈部,其特征在于,
颈托还包括辅助架,后颈头托上背离佩戴通道的外侧面上设有一旋钮,辅助架上设有用于容置旋钮的第一通孔,其中,
在颈托本体未装配辅助架的情况下,颈托为第一工作形态;
在旋钮插接至第一通孔内而使得颈托本体与辅助架相对固定的情况下,颈托由第一工作形态转换至第二工作形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托,其特征在于,辅助架包括彼此转动连接的第一辅助板和第二辅助板,第一辅助板与第二辅助板彼此相对转动形成不同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托,其特征在于,第一辅助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辅助气囊,辅助气囊在充气状态下呈弧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颈托,其特征在于,第一辅助板上开设有与辅助气囊相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凹槽,辅助气囊装配在第一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颈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开设在第一辅助板上且位于至少两个辅助气囊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颈托,其特征在于,辅助气囊通过充气管连接至充气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颈托,其特征在于,第一辅助板上还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磁性件,充气管的外壁上固接有至少一个第二磁性件,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彼此吸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颈托,其特征在于,第二辅助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凹槽,第一辅助板上转动连接有与第二凹槽相适配的一活动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颈托,其特征在于,第一辅助板上还设有与活动杆相适配的一第三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颈托,其特征在于,颈托本体还包括装配在后颈头托上的且位于佩戴通道内的后脑托。
CN202120188448.6U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躺坐两用颈托 Active CN2149672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88448.6U CN214967288U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躺坐两用颈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88448.6U CN214967288U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躺坐两用颈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67288U true CN214967288U (zh) 2021-12-03

Family

ID=79143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88448.6U Active CN214967288U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躺坐两用颈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672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11506351A (ja) ストレッチコルセット及びけい部ストレッチャーの為の装置
CN104146848B (zh) 颈椎推伸装置
CN113907930A (zh) 充气式的颈椎牵引装置
CN214967288U (zh) 一种躺坐两用颈托
WO2006069074A2 (en) Forward head posture correction collar
KR100495831B1 (ko) 척추측만증 교정기
US20020087105A1 (en) Portable, inflatable lumbar cushion
KR102458543B1 (ko) 목 각도조절 견인기
CN206560493U (zh) 一种通过倚靠使转轴杆倾斜而实现椎骨牵引的牵引椅
CN209269073U (zh) 一种智能调节压力的腰靠
CN113397791A (zh) 一种自助式气压循环按摩颈椎核心肌群的颈托装置
JP3836857B2 (ja) 整体装置
CN201067451Y (zh) 眼内填充术后充气式、可拆卸体位调节组合装置
CN111658264B (zh) 一种自助式颈椎保健、治疗牵引装置
CN118058888A (zh) 一种用于颈椎牵引矫形的理疗装置
CN214857940U (zh) 一种腰部减负器
KR200305903Y1 (ko) 척추측만증 교정기
CN211380649U (zh) 一种适配型颈枕
CN111053636A (zh) 充气式高度可调节枕
CN216168815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眼耳穴按摩保健器
CN219021823U (zh) 一种颈部护理、固定、矫形装置
CN203524828U (zh) 颈椎牵引器
KR102599666B1 (ko) 거북목 교정장치
CN203506948U (zh) 颈腰椎牵引器
CN219921302U (zh) 一种矫形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