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57180U - 可变形远端保护伞和远端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变形远端保护伞和远端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57180U
CN214857180U CN202120339153.4U CN202120339153U CN214857180U CN 214857180 U CN214857180 U CN 214857180U CN 202120339153 U CN202120339153 U CN 202120339153U CN 214857180 U CN214857180 U CN 2148571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al
proximal
ring
far
wave segme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3915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殿会
刘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uamai Taike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uamai Taike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uamai Taike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uamai Taike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3915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571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571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571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变形远端保护伞和远端保护装置,涉及医疗器械领域,该可变形远端保护伞包括近端显影环、远端显影环、支撑骨架和口袋状弹性多孔覆膜;支撑骨架包括多根支撑梁,支撑梁近端均连接于近端显影环,远端均连接于远端显影环,多根支撑梁包围形成筒状空间;各个支撑梁远端均包括梁体直径减小的缩经段,缩经段能够在受到的血栓压力超过预设压力的情况下弯曲,以增大筒状空间的容积;弹性多孔覆膜以开口被支撑梁撑开的方式覆盖连接于支撑梁,且弹性多孔覆膜的开口朝向近端显影环;在支撑骨架上设显影部件或显影涂层;该远端保护装置包括导丝和前述可变形远端保护伞。本实用新型缓解了现有外周血管用远端保护装置容栓量小的问题。

Description

可变形远端保护伞和远端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变形远端保护伞和远端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外周动脉血管栓塞性疾病是一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血管疾病,其发病率近年有明显上升,常见的包括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动脉血栓形成、动脉瘤等,其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血管外科疾病,是导致慢性下肢缺血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呈上升趋势,60岁以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病率约5.6%,60~70岁发病率达15.9%,70岁以上发病率约33.8%,且男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稍高于女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因尚不明确,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和吸烟等是导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主要死亡于心脑血管并发症,间歇性跛行病人5年病死率约30%,静息痛、溃疡、坏疽的下肢缺血病人5年病死率为70%。
外周动脉血管栓塞性疾病的病理基础是肢体动脉血管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管腔狭窄或者闭塞,以及继发性的血栓形成。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血管内膜粥样斑块形成,动脉内膜早期脂质沉积,形成纤维斑块,纤维斑块深层细胞发生坏死形成粥样斑块,动脉中膜肌层萎缩和坏死,并胶原纤维和钙质沉积,动脉外膜可无病理改变,粥样斑块形成后粥样斑块和钙化斑可向管腔内突出,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远端肢体组织慢性缺血,粥样斑块内出血或者破裂等可造成动脉栓塞,引起急性肢体缺血。患者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缺血性溃疡及肢体坏疽等症状,主要体征有肢端皮温下降,下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下肢动脉收缩压下降,皮肤营养障碍性改变,改变包括皮肤菲薄、毛发脱落、指甲变形等,肢体溃疡、坏疽等。
介入腔内治疗具有创伤小、对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的要求较传统外科手术低的特点,近年来随着医学材料和影像技术的发展,腔内治疗已经较广泛地应用于外周动脉血管栓塞性疾病的治疗。
经皮球囊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是腔内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其原理是通过球囊的物理扩张和支架的径向支撑力解除血管狭窄,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压向动脉壁,增大狭窄段血管内径,提高肢体远端的血液供应。但在临床应用多年后回顾发现,皮球囊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的远期血管通畅率不理想,需要再次干预处理比率较高,在治疗<3cm的短段病变效果较好,5年通畅率可达75%,但在长段的狭窄和闭塞病变长期通畅率不理想,<7cm狭窄病灶6个月通畅率为86.8%,而>7cm的狭窄病灶6个月通畅率仅为23.1%。
为解决球囊和支架在下肢动脉病变中的以上不足,在近几年里出现了很多的新型介入器材,如导管抽吸栓技术和斑块切技术,因其新颖的设计理念,在临床上被大量使用,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导管头端的高速水流冲刷后抽吸和旋切刀片机械性旋切,使动脉管腔内粥样斑块通过导管输送至体外,可有效扩大管腔,重建血流通道改善远端血液供应,是解决外周血管硬化闭塞病变的良好器材。但是,不管是采用导管抽吸技术还是斑块旋切技术,在取栓过程中,会将动脉管腔内钙化的斑块破碎,破碎的斑块极易堵塞远端动脉血管,造成远端组织由于血液不流通导致坏死甚至截肢的风险。因此需要使用外周血管用远端保护装置将血液中的栓子过滤出来,再通过导管输送至体外,以避免介入取栓手术过程中远端栓塞。
但是目前,现有外周血管用远端保护装置至少存在有容栓量小的问题,当血栓容量过多时,血栓快速堵塞远端保护装置的弹性多孔覆膜底部,导致血流不流通,增加手术风险和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形远端保护伞和远端保护装置,以缓解现有外周血管用远端保护装置容栓量小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变形远端保护伞,包括近端显影环、远端显影环、支撑骨架和口袋状的弹性多孔覆膜;
所述支撑骨架包括多根支撑梁,多根所述支撑梁的近端均连接于所述近端显影环,多根所述支撑梁的远端均连接于所述远端显影环,多根所述支撑梁包围形成筒状空间;
各个所述支撑梁的远端均包括梁体直径减小的缩经段,所述缩经段配置成能够在受到的血栓压力超过预设压力的情况下弯曲,以增大所述筒状空间的容积;
所述弹性多孔覆膜以开口被所述支撑梁撑开的方式覆盖连接于所述支撑梁且所述弹性多孔覆膜的开口朝向所述近端显影环;在所述支撑骨架上连接有显影部件或涂设有显影涂层。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各个所述支撑梁分别包括各自依次连接的主体梁、远端梁和固定梁;
所述主体梁的近端连接于所述近端显影环,所述固定梁的远端连接于所述远端显影环;
所述主体梁的远端与所述远端梁的近端之间、所述远端梁的远端与所述固定梁的近端之间均通过所述缩经段连接;或者,所述远端梁的直径小于所述主体梁的直径并构成所述缩经段;或者,所述远端梁的直径和所述固定梁的直径均小于所述主体梁的直径并构成所述缩经段。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支撑骨架还包括近端支撑环,所述近端支撑环连接于主体梁,所述弹性多孔覆膜的开口边缘连接于所述近端支撑环。
更进一步可选的,所述主体梁包括近端梁和中部梁,所述近端梁的近端连接于所述近端显影环,所述近端梁的远端和所述中部梁的近端均连接于所述近端支撑环,且同一根所述支撑梁的近端梁和中部梁相互交错连接于所述近端支撑环。
再进一步可选的,在所述近端梁的远端和所述中部梁的近端均设置有固定环,所述近端支撑环穿过所述固定环。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近端支撑环的环体包括多个第一波浪段、多个过渡段和多个第二波浪段,其中:所述第一波浪段和所述第二波浪段交替布置,所述第一波浪段与相邻的所述第二波浪段之间通过所述过渡段连接,且所述第一波浪段与所述第二波浪段的弯曲方向相反,所述主体梁连接于所述第一波浪段或所述第二波浪段的波峰或波谷处;和/或,所述近端支撑环上设置有显影部件或涂设有显影涂层。其中,“和/或”表示上述两种结构同时或择一设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骨架还包括远端支撑环,所述远端支撑环连接于主体梁或所述远端梁的近端,所述弹性多孔覆膜覆盖连接于所述远端支撑环。
进一步可选的,在所述主体梁上或所述远端梁的近端设置有固定环,所述远端支撑环穿过所述固定环;和/或,所述远端支撑环的环体包括多个第一波浪段、多个过渡段和多个第二波浪段,其中:所述第一波浪段和所述第二波浪段交替布置,所述第一波浪段与相邻的所述第二波浪段之间通过所述过渡段连接,且所述第一波浪段与所述第二波浪段的弯曲方向相反,所述主体梁或所述远端梁连接于所述第一波浪段或所述第二波浪段的波峰或波谷处;和/或,所述远端支撑环上设置有显影部件或涂设有显影涂层。其中,“和/或”表示上述三种结构同时或择一或任两种结构组合设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近端梁包括S形连接段和近端平直段,所述S形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中部梁的近端连接,所述S形连接段的另一端与所述近端平直段连接,所述近端平直段的另一端与所述近端显影环连接。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远端保护装置,该远端保护装置包括导丝和上述第一方面各可选实施方式之一提供的可变形远端保护伞;其中,所述导丝依次穿过所述近端显影环和所述远端显影环,且在所述导丝的位于所述近端显影环的两侧的部位均设置有限位块,所述近端显影环能够绕所述导丝转动且所述近端显影环能够沿所述导丝在两个所述限位块之间往复滑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可变形远端保护伞,包括近端显影环、远端显影环、支撑骨架和口袋状的弹性多孔覆膜;支撑骨架包括多根支撑梁,多根支撑梁的近端均连接于近端显影环,多根支撑梁的远端均连接于远端显影环,多根支撑梁包围形成筒状空间;各个支撑梁的远端均包括梁体直径减小的缩经段,缩经段配置成能够在受到的血栓压力超过预设压力的情况下弯曲,以增大筒状空间的容积;弹性多孔覆膜以开口被支撑梁撑开的方式覆盖连接于支撑梁,且弹性多孔覆膜的开口朝向近端显影环;在支撑骨架上连接有显影部件或涂设有显影涂层。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将该可变形远端保护伞释放于血管内后,栓塞保护过程中,栓子较少时,所有的栓子落入该可变形远端保护伞的弹性多孔覆膜的远端底部,当栓子较多时,栓子完全覆盖弹性多孔覆膜的远端底部,导致血液暂时不能流动,血液压力超过预设压力时将迫使缩经段产生弯曲,使支撑骨架远端部位整体朝向远端方向撑开,进而增大筒状空间的容积,血液会从弹性多孔覆膜的侧壁细孔处流出。尤其当远端显影环位于多根支撑梁包围形成的筒状空间的外部的情况下,血液压力超过预设压力时将迫使缩经段产生弯曲,使支撑骨架远端部位整体朝向远端方向撑开,容栓空间将从筒状结构变成筒状结构+远端锥体的结构,进而大幅度增大容栓空间容积,弹性多孔覆膜在缩经段的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血液从弹性多孔覆膜的远端底部锥形侧壁细孔处流出,从而大幅度增加容栓量。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缓解了现有外周血管用远端保护装置容栓量小的技术问题,可在过滤到大量栓子时,还可以保持血液流通,不影响远端保护装置的使用,进而提高了手术安全性。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远端保护装置,包括导丝和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可变形远端保护伞;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远端保护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提供的可变形远端保护伞,因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远端保护装置能够达到第一方面提供的可变形远端保护伞能够达到的所有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变形远端保护伞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变形远端保护伞去除弹性多孔覆膜之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近端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中部梁、远端梁和固定梁的连接结构图;
图5为图2中近端支撑环或远端支撑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近端支撑环或远端支撑环上显影部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远端保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近端显影环;200-远端显影环;300-弹性多孔覆膜;400-支撑梁;410-主体梁;411-近端梁;4111-S形连接段;4112-近端平直段;412-中部梁;420-远端梁;430-固定梁;500-缩经段;600-近端支撑环;601-第一波浪段;602-过渡段;603-第二波浪段;700-固定环;800-显影部件;910-导丝;920-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近端”指手术时更加靠近人体心脏的一端,即血液流动的上游端,“远端”指与“近端”相对的另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变形远端保护伞,参照图1至图6,该可变形远端保护伞包括近端显影环100、远端显影环200、支撑骨架和口袋状的弹性多孔覆膜300。其中:支撑骨架包括多根支撑梁400,多根支撑梁400的近端均连接于近端显影环100,多根支撑梁400的远端均连接于远端显影环200,多根支撑梁400包围形成筒状空间;各个支撑梁400的远端均包括梁体直径减小的缩经段500,缩经段500配置成能够在受到的血栓压力超过预设压力的情况下弯曲,以增大筒状空间的容积;弹性多孔覆膜300以开口被支撑梁400撑开的方式覆盖连接于支撑梁400,且弹性多孔覆膜300的开口朝向近端显影环100;在支撑骨架上连接有显影部件800或涂设有显影涂层,该显影部件800可以但不限于为如图6所示的显影簧,显影簧由不投射线的金属绕制成型,显影簧的两端端面磨平不能触碰或刮擦到血管或弹性多孔覆膜300,显影簧连接于支撑骨架的方式包含但不限于粘接、焊接、压合于支撑骨架等。
参考图7,可通过使导丝910依次穿过该可变形远端保护伞的近端显影环100和远端显影环200,且在导丝910的位于近端显影环100的两侧的部位均设置限位块920的方式,将该可变形远端保护伞装配于导丝910组成远端保护装置,其中,近端显影环100能够绕导丝910转动且近端显影环100能够沿导丝910在两个限位块920之间往复滑动。手术时,利用引导导管和引导丝将该可变形远端保护伞输送至患处远端2cm-4cm左右距离处释放,以过滤血栓,手术结束后利用回收导管将该可变形远端保护伞撤出体外回收,具体地,在引导导管的前端管壁上设有第一穿孔,在引导导管的后端管壁上设有第二穿孔,在回收导管的后端管壁上设有第三穿孔,输送和回收操作步骤可参考下述步骤进行:
输送步骤:首先,将远端保护装置的导丝910的后端从引导导管的前端插入引导导管内并从第二穿孔穿出引导导管,手持引导导管,拉动导丝910的后端直至将可变形远端保护伞全部拉入引导导管内并且可变形远端保护伞的远端位于第一穿孔的后侧;然后从第一穿孔向引导导管的内部穿入引导丝,引导丝的前端从引导导管的前端穿出;之后缓慢向人体推进引导导管和引导丝,确保引导丝将引导导管送入患处远端,到达患处远端后撤出引导丝,握住导丝910,后撤引导导管,该可变形远端保护伞即可被释放而张开,此时,可利用导丝910放置支架或导管等用以治疗患处,治疗过程中,由张开的可变形远端保护伞对脱落的栓子进行过滤,防止栓子进入下游血管造成下游组织坏死;
回收步骤:当完成患处治疗且撤出相关治疗用的配件后,将导丝910的后端自回收导管的前端穿入回收导管,导丝910的后端从第三穿孔穿出,缓慢向前推进回收导管使容有血栓的可变形远端保护伞逐渐被压缩并被包覆于回收导管,再将导丝910和回收导管一同撤出血管,即达到对远端保护装置进行回收的目的。
整个操作过程中,由近端显影环100、远端显影环200和连接于支撑骨架的显影部件800或涂设于支撑骨架的显影涂层作为手术参照用的关键显影标志,以确定可变形远端保护伞的释放和回收位置以及打开状态下弹性多孔覆膜300的入口和底部位置,提高手术效率和手术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在将该可变形远端保护伞释放于血管内后,滤栓保护过程中,栓子较少时,所有的栓子落入该可变形远端保护伞的弹性多孔覆膜300的远端底部,当栓子较多时,栓子完全覆盖弹性多孔覆膜300的远端底部,导致血液暂时不能流动,血液压力超过预设压力时将迫使缩经段500产生弯曲,使支撑骨架远端部位整体朝向远端方向撑开,进而增大筒状空间的容积,血液会从弹性多孔覆膜300的侧壁细孔处流出。尤其当远端显影环200位于多根支撑梁400包围形成的筒状空间的外部的情况下,血液压力超过预设压力时将迫使缩经段500产生弯曲,使支撑骨架远端部位整体朝向远端方向撑开,容栓空间将从筒状结构变成筒状结构+远端锥体的结构,进而大幅度增大容栓空间容积,弹性多孔覆膜300在缩经段500的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血液从弹性多孔覆膜300的远端底部锥形侧壁细孔处流出,从而大幅度增加容栓量。
综上,本实施例缓解了现有外周血管用远端保护装置容栓量小的技术问题,可在过滤到大量栓子时,还可以保持血液流通,不影响远端保护装置的使用,进而提高了手术安全性。
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各个支撑梁400分别包括各自依次连接的主体梁410、远端梁420和固定梁430。其中:主体梁410的近端连接于近端显影环100,固定梁430的远端连接于远端显影环200;主体梁410的远端与远端梁420的近端之间、远端梁420的远端与固定梁430的近端之间均通过缩经段500连接;或者,远端梁420的直径小于主体梁410的直径并构成缩经段500;或者,远端梁420的直径和固定梁430的直径均小于主体梁410的直径并构成缩经段500。
继续参照图2,进一步可选地,支撑骨架还包括近端支撑环600,近端支撑环600连接于主体梁410,弹性多孔覆膜300的开口边缘连接于近端支撑环600。通过设置近端支撑环600,从而,可对弹性多孔覆膜300的开口处进行支撑,以使该可变形远端保护伞在伸入于血管中后,其弹性多孔覆膜300的开口处能够完全贴附于血管壁上,即,使弹性多孔覆膜300开口处具有良好的贴壁性,以保证血液中的栓塞物质全部通过弹性多孔覆膜300进行过滤拦截,避免出现栓塞物质从弹性多孔覆膜300的开口处与血管壁之间泄漏造成下游血管堵塞、组织因缺乏营养物质输送坏死的问题;另外,因设置了近端支撑环600以保证弹性多孔覆膜300开口处具有良好的贴壁性,从而,可适当减少支撑梁400的根数,进而提高该可变形远端保护伞的整体柔顺性,利于该可变形远端保护伞在血管内过弯而降低对血管壁的损伤,且便于医生对该可变形远端保护伞的位置和形态进行调整。
参照图3和图4,结合图2,在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较为优选地,主体梁410包括近端梁411和中部梁412,近端梁411的近端连接于近端显影环100,近端梁411的远端和中部梁412的近端均连接于近端支撑环600,且同一根支撑梁400的近端梁411和中部梁412相互交错连接于近端支撑环600。通过这样的结构,有利于提高该可变形远端保护伞的整体柔顺性,进一步减少对血管的损伤,同时,由于同一根支撑梁400的近端梁411和中部梁412相互交错连接于近端支撑环600,可在支撑梁400数量较少的情况下对弹性多孔覆膜300达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继续参照图2至图4,进一步优选地,在近端梁411的远端和中部梁412的近端均设置有固定环700,近端支撑环600穿过固定环700,该固定环700可焊接于近端梁411的远端和中部梁412的近端或者由近端梁411和中部梁412各自弯曲成型而成。近端梁411和中部梁412与近端支撑环600之间不直接连接,使开合过程中,近端梁411和中部梁412分别与近端支撑环600之间不产生相对的作用力,近端梁411和中部梁412不会对近端支撑环600造成大的力学影响,即不会导致近端支撑环600发生变形,进一步提高该可变形远端保护伞的贴壁性,进一步避免弹性多孔覆膜300的开口边缘处泄漏栓塞物质,另外,由于开合过程中,近端梁411和中部梁412分别与近端支撑环600之间不产生相对的作用力,近端梁411和中部梁412不会对近端支撑环600造成大的力学影响,从而使该可变形远端保护伞的整体柔顺性一致,有利于其在血管中过弯,进一步降低对血管壁产生的损伤。当然,在主体梁410为整体梁时,也可以通过在主体梁410上设置这样的固定环700以连接近端支撑环600。
参照图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较为优选地,近端支撑环600的环体包括多个第一波浪段601、多个过渡段602和多个第二波浪段603,其中:第一波浪段601和第二波浪段603交替布置,第一波浪段601与相邻的第二波浪段603之间通过过渡段602连接,且第一波浪段601与第二波浪段603的弯曲方向相反,主体梁410连接于第一波浪段601或第二波浪段603的波峰或波谷处;通过这样的结构,使打开或收缩该可变形远端保护伞时,支撑梁400可带动第一波浪段601和第二波浪段603沿其“V”字形轮廓开合,以便于操作。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较为优选地,近端支撑环600上设置有显影部件800或涂设有显影涂层,优选地,显影部件800设置于近端支撑环600的过渡段602上,显影部件800优选采用显影簧,其几乎覆盖了整个近端支撑环600,可保证该可变形远端保护伞具有较为清晰的显影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支撑骨架还包括远端支撑环,远端支撑环连接于主体梁410或远端梁420的近端,弹性多孔覆膜300覆盖连接于远端支撑环。从而,可通过远端支撑环进一步提高该可变形远端保护伞的贴壁性,增加弹性多孔覆膜300的容栓量。
进一步优选地,在主体梁410上或远端梁420的近端设置有固定环700,远端支撑环穿过固定环700。和/或,远端支撑环的环体包括多个第一波浪段601、多个过渡段602和多个第二波浪段603,其中:第一波浪段601和第二波浪段603交替布置,第一波浪段601与相邻的第二波浪段603之间通过过渡段602连接,且第一波浪段601与第二波浪段603的弯曲方向相反,所述主体梁410或所述远端梁420连接于所述第一波浪段601或所述第二波浪段603的波峰或波谷处;和/或,远端支撑环上设置有显影部件800或涂设有显影涂层。其中,“和/或”表示“和/或”前的结构与“和/或”后的结构同时或择一设置。以上结构能够达到的功能效果参考前述近端支撑环600获得。
另外,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较为优选地,如图2所示,近端梁411包括S形连接段4111和近端平直段4112,S形连接段4111的近端与近端平直段4112的远端连接,近端平直段4112的近端与近端显影环100连接。通过这样的结构设置,与现有技术中弹性滤膜覆盖于多根支撑杆组成的纺锤形框架上的远端保护装置相比,缩短了近端无效轴向长度,使该远端保护装置近端轴向上的长度得到进一步减小,有利于使本实施例可应用于肾动脉等较短、栓塞部位下游锚定区血管更短、更迂、或打结的外周血管,使该可变形远端保护伞可同时应用于较长或较短的锚定区域。
本实施例中,多根支撑梁400包围形成的筒状空间可以是直筒形结构,也可以是自近端向远端直径逐渐减小的锥形结构或其他结构,在此不作限制。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远端保护装置,如图7所示,该远端保护装置包括导丝910和实施例一种任一可选实施方式提供的可变形远端保护伞。其中,导丝910依次穿过近端显影环100和远端显影环200,且在导丝910的位于近端显影环100的两侧的部位均设置有限位块920,近端显影环100能够绕导丝910转动且近端显影环100能够沿导丝910在两个限位块920之间往复滑动。
本实施例中,限位块920可以但不限于焊接于导丝910。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远端保护装置包括实施例一中描述的可变形远端保护伞,因而,本实施例提供的远端保护装置能够达到实施例一中可变形远端保护伞能够达到的所有有益效果,其具体结构、操作方式以及能够达到的效果可参考实施例一中各可选或优选的实施方式获得。
最后应说明的是:
1、本说明书中,“和/或”表示“和/或”前的结构与“和/或”后的结构同时或择一或选择性组合设置;
2、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相互参见即可;本说明书中的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变形远端保护伞,其特征在于,包括近端显影环(100)、远端显影环(200)、支撑骨架和口袋状的弹性多孔覆膜(300);
所述支撑骨架包括多根支撑梁(400),多根所述支撑梁(400)的近端均连接于所述近端显影环(100),多根所述支撑梁(400)的远端均连接于所述远端显影环(200),多根所述支撑梁(400)包围形成筒状空间;
各个所述支撑梁(400)的远端均包括梁体直径减小的缩经段(500),所述缩经段(500)配置成能够在受到的血栓压力超过预设压力的情况下弯曲,以增大所述筒状空间的容积;
所述弹性多孔覆膜(300)以开口被所述支撑梁(400)撑开的方式覆盖连接于所述支撑梁(400),且所述弹性多孔覆膜(300)的开口朝向所述近端显影环(100);
在所述支撑骨架上连接有显影部件(800)或涂设有显影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形远端保护伞,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支撑梁(400)分别包括各自依次连接的主体梁(410)、远端梁(420)和固定梁(430);
所述主体梁(410)的近端连接于所述近端显影环(100),所述固定梁(430)的远端连接于所述远端显影环(200);
所述主体梁(410)的远端与所述远端梁(420)的近端之间、所述远端梁(420)的远端与所述固定梁(430)的近端之间均通过所述缩经段(500)连接;或者,所述远端梁(420)的直径小于所述主体梁(410)的直径并构成所述缩经段(500);或者,所述远端梁(420)的直径和所述固定梁(430)的直径均小于所述主体梁(410)的直径并构成所述缩经段(5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形远端保护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还包括近端支撑环(600),所述近端支撑环(600)连接于主体梁(410),所述弹性多孔覆膜(300)的开口边缘连接于所述近端支撑环(6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形远端保护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梁(410)包括近端梁(411)和中部梁(412),所述近端梁(411)的近端连接于所述近端显影环(100),所述近端梁(411)的远端和所述中部梁(412)的近端均连接于所述近端支撑环(600),且同一根所述支撑梁(400)的近端梁(411)和中部梁(412)相互交错连接于所述近端支撑环(6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形远端保护伞,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近端梁(411)的远端和所述中部梁(412)的近端均设置有固定环(700),所述近端支撑环(600)穿过所述固定环(70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形远端保护伞,其特征在于,
所述近端支撑环(600)的环体包括多个第一波浪段(601)、多个过渡段(602)和多个第二波浪段(603),其中:所述第一波浪段(601)和所述第二波浪段(603)交替布置,所述第一波浪段(601)与相邻的所述第二波浪段(603)之间通过所述过渡段(602)连接,且所述第一波浪段(601)与所述第二波浪段(603)的弯曲方向相反,所述主体梁(410)连接于所述第一波浪段(601)或所述第二波浪段(603)的波峰或波谷处;
和/或,所述近端支撑环(600)上设置有显影部件(800)或涂设有显影涂层。
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变形远端保护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还包括远端支撑环,所述远端支撑环连接于主体梁(410)或所述远端梁(420)的近端,所述弹性多孔覆膜(300)覆盖连接于所述远端支撑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变形远端保护伞,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体梁(410)上或所述远端梁(420)的近端设置有固定环(700),所述远端支撑环穿过所述固定环(700);
和/或,所述远端支撑环的环体包括多个第一波浪段(601)、多个过渡段(602)和多个第二波浪段(603),其中:所述第一波浪段(601)和所述第二波浪段(603)交替布置,所述第一波浪段(601)与相邻的所述第二波浪段(603)之间通过所述过渡段(602)连接,且所述第一波浪段(601)与所述第二波浪段(603)的弯曲方向相反,所述主体梁(410)或所述远端梁(420)连接于所述第一波浪段(601)或所述第二波浪段(603)的波峰或波谷处;
和/或,所述远端支撑环上设置有显影部件(800)或涂设有显影涂层。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形远端保护伞,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梁(411)包括S形连接段(4111)和近端平直段(4112),所述S形连接段(4111)的一端与所述中部梁(412)的近端连接,所述S形连接段(4111)的另一端与所述近端平直段(4112)连接,所述近端平直段(4112)的另一端与所述近端显影环(100)连接。
10.一种远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丝(910)和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变形远端保护伞;
其中,所述导丝(910)依次穿过所述近端显影环(100)和所述远端显影环(200),且在所述导丝(910)的位于所述近端显影环(100)的两侧的部位均设置有限位块(920),所述近端显影环(100)能够绕所述导丝(910)转动且所述近端显影环(100)能够沿所述导丝(910)在两个所述限位块(920)之间往复滑动。
CN202120339153.4U 2021-02-04 2021-02-04 可变形远端保护伞和远端保护装置 Active CN2148571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39153.4U CN214857180U (zh) 2021-02-04 2021-02-04 可变形远端保护伞和远端保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39153.4U CN214857180U (zh) 2021-02-04 2021-02-04 可变形远端保护伞和远端保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57180U true CN214857180U (zh) 2021-11-26

Family

ID=78858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39153.4U Active CN214857180U (zh) 2021-02-04 2021-02-04 可变形远端保护伞和远端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571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21064B1 (en) Vascular filter
EP1461112B1 (en) Endovascular device for entrapment of particulate matter and method for use
US8568465B2 (en) Device for rechanneling a cavity, organ path or vessel
AU2009289174B2 (en) Temporary embolic protection device and medical procedure for delivery thereof
JP5667544B2 (ja) ステントグラフトの近位端部を自動的に中心に配置する送達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2018134404A (ja) ステントレス支持構造
CN112790827A (zh) 贴壁滤栓保护伞和栓塞保护装置
JP2003526451A (ja) フィルターを採用する脈管塞栓症防止装置
JP2003509150A (ja) 体内の管から固形物を除去するためのガイドワイヤ装置
CN112914680A (zh) 逆穿远端保护装置
JP2022525788A (ja) 大動脈解離インプラント
CN112773460A (zh) 可变形远端保护伞和远端保护装置
CN113208772A (zh) 腔静脉滤器
CN214857180U (zh) 可变形远端保护伞和远端保护装置
CN112773461A (zh) 保护伞和外周血管用远端保护装置
CN214761330U (zh) 保护伞和外周血管用远端保护装置
CN214761329U (zh) 贴壁滤栓保护伞和栓塞保护装置
CN214761327U (zh) 逆穿远端保护装置
CN218832963U (zh) 一种开瓣式弓上血管覆膜支架
RU218103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кклюзии сосудов
CN214908646U (zh) 腔静脉滤器
CN111887924A (zh) 一种血栓阻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