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56356U - 过滤器装置以及作业机 - Google Patents

过滤器装置以及作业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56356U
CN214856356U CN202121065310.3U CN202121065310U CN214856356U CN 214856356 U CN214856356 U CN 214856356U CN 202121065310 U CN202121065310 U CN 202121065310U CN 214856356 U CN214856356 U CN 2148563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b
axial direction
filter device
main body
radial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6531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羽川达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ki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Ko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Ko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Koki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563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563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支架的变形的过滤器装置以及作业机。支架(42)具有第一筒部(43)、第一柱部(44)、第二柱部(45)、桥部(46~48)、第二筒部(49)、锥形部(50)以及桥部(51)。第一柱部(44)以及第二柱部(45)分别从第一筒部(43)向前方侧延伸。第一柱部(44)具有基部(44a)和肋(44b)。肋(44b)的径向上的高度至少在一部分上比基部(44a)的径向上的厚度大。肋(44b)的径向上的高度根据轴线方向的位置而不同。具体而言,肋(44b)在从后端起的预定长度的范围内,越靠前方,径向上的高度越高。

Description

过滤器装置以及作业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用于清洁器等作业机的过滤器装置以及具备过滤器装置的作业机。
背景技术
在清洁器等作业机中,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设置有过滤器装置。过滤器装置由具有通气性的过滤器和用于支承过滤器的硬质的支架构成。当清洁器的风扇被驱动时,空气以从过滤器外部向内部透过过滤器的方式流动。此时,支架支承过滤器,使得过滤器不会向内侧变形。支架的后端形成为与清洁器主体部的进气口周围抵接的环状,抑制空气不透过过滤器而流向进气口。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67664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
当提高清洁器的吸入力时,支架无法承受过滤器欲向内侧变形的力,支架有可能变形。具体而言,由于支架的侧面部分向内侧变形,有可能使支架的后端部分沿轴向凹凸地变形。当发生这样的变形时,在清洁器主体部的进气口周围与支架的后端之间会产生间隙,会产生不透过过滤器而流向进气口的空气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支架的变形的过滤器装置。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抑制过滤器装置的支架的变形来抑制粉尘进入作业机主体内部的作业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一种过滤器装置,其安装于作业机,用于从空气流中捕集尘埃,其具有:
袋状的过滤器,其具有通气性;以及
支架,其用于支承所述过滤器,
所述支架具有:
筒部,其沿轴线方向延伸;以及
多个柱部,其形成为从所述筒部向所述轴线方向的一侧延伸,与所述过滤器抵接而抑制所述过滤器的变形,
所述多个柱部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基部和肋,该肋从所述基部向以所述轴线为中心的径向上竖立设置,
所述肋的所述径向上的高度比所述基部的厚度大。
也可以是,所述肋的所述径向上的高度根据所述轴线方向的位置而不同。
也可以是,就所述肋的所述径向上的高度而言,所述轴线方向的所述一侧比所述轴线方向的另一侧高。
也可以是,所述多个柱部包括:设置有所述肋的第一柱部;以及设置有高度比所述肋低的突条部的第二柱部。
也可以是,具有多个桥部,其在与所述轴线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并架设在所述多个柱部之间,
与所述第一柱部的所述轴线方向的中央部连接的所述桥部的数量比与所述第二柱部的所述轴线方向的中央部连接的所述桥部的数量少。
也可以是,所述肋的所述径向上的高度在至少一部分上比所述基部的宽度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是一种作业机。该作业机具备:
马达,其具有驱动轴;
风扇,其通过所述驱动轴的驱动力而旋转;
主体壳体,其在内部收纳所述马达和所述风扇;
进气口,其设置在所述主体壳体上,使由所述风扇产生的空气流流入所述主体壳体内;以及
过滤器装置,其以所述筒部与所述进气口周围抵接的方式安装于所述主体壳体。
也可以是,具有框架,其设置在所述过滤器装置的内部,
所述框架具有相对于所述轴线方向倾斜地延伸的多个骨部,并形成为外部尺寸朝向所述轴线方向的所述一侧逐渐变小的形状。
也可以是,所述过滤器装置通过以所述轴线为中心相对旋转而安装于所述主体壳体,
在以所述轴线为中心的径向上,所述框架的所述骨部位于比所述支架的所述肋靠内周侧的位置。
另外,以上构成要素的任意组合以及将本实用新型的表现形式在方法、系统等之间变换后的方案,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也是有效的。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可以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支架的变形的过滤器装置。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可以提供一种能够通过抑制过滤器装置的支架的变形来抑制粉尘进入作业机主体内部的作业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作业机1的侧剖视图。
图2是作业机1的风扇马达单元6的上剖视图。
图3是图1的III-III剖视图。
图4是作业机1的过滤器装置40的支架42的立体图。
图5是支架42的侧视图。
图6是图5的VI-VI剖视图。
图7是图6的VII-VII剖视图。
图8是图6的VIII-VIII剖视图。
图9是图6的IX-IX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在支架42相对于作业机1的主体壳体2的组装过程中,支架 42的肋44b不与框架60的骨部62干涉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中的支架42A的侧剖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3中的支架42B的侧剖视图。
图13是支架42B的变形时的侧剖视图。
图中:
1—作业机(清洁器),2—主体壳体,2a—收纳部,2b—手柄部,2c—电池组安装部,2d—主体进气口,2e—排气口,2f—左壳体,2g—右壳体,2h—筒状部,2i—凸缘部,2j—凹部,2k—槽部,3—集尘箱,3a—集尘箱进气口, 4—电池组,5—操作面板(开关部),6—风扇马达单元,6a—马达(电动马达), 6b—风扇,6c—旋转轴(驱动轴),6d—单元进气口,8—控制基板,30—密封部件,40—过滤器装置,41—过滤器,42、42A、42B—支架,43、43B—第一筒部,43a—卡合部,43b—突起部,44、44A、44B—第一柱部,44a—基部, 44b、44bA—肋(加强肋),44c—中央部,45、45B—第二柱部,45a、45aB—基部,45b、45bB—突条部,45c—中央部,46~48、48A、48B—桥部,49、 49B—第二筒部,50—锥形部,50a—开口,51—桥部,53—密封部件,60—框架,61—第一环状部,62—骨部,63—第二环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各附图所示的相同或同等的构成要素、部件等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适当省略重复的说明。实施方式并非限定实用新型而仅是例示。实施方式中所记载的全部特征及其组合未必是实用新型的本质所在。
(实施方式1)
参照图1至图10,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作业机1。作业机1是无绳便携式的非旋风式清洁器(电动吸尘器)。根据图1及图3,对作业机1中的相互正交的前后、上下、左右的各方向进行定义。左右方向以从前方观察作业机1的情况为基准来定义。
作业机1的外部壳体由主体壳体2和集尘箱3构成。主体壳体2和集尘箱 3例如均为树脂成型体。集尘箱3可拆装地连接并固定于主体壳体2的前方。在集尘箱3的前端部设置有集尘箱进气口3a。在集尘箱进气口3a上可安装未图示的延长管或柔性软管。
在集尘箱3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器装置40。过滤器装置40覆盖在主体壳体 2的前端部开口的主体进气口2d。主体进气口2d是主体壳体2的凸缘部2i的内侧的贯通孔。风扇马达单元6的前端部和密封部件30在主体进气口2d内延伸。在过滤器装置40的内部设置有框架60。框架60是从内侧支承未图示的无纺布过滤器的支承体,但在此以不设置无纺布过滤器的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设置无纺布过滤器的情况下,不需要过滤器装置40。
如图3所示,主体壳体2是左右双两分构造。即,主体壳体2通过螺钉等将彼此独立的部件即左壳体2f和右壳体2g相互固定,使其一体化。主体壳体 2具有收纳部2a、手柄部2b和电池组安装部2c。
收纳部2a是相当于主体壳体2的前部的部分。收纳部2a收纳风扇马达单元6等。手柄部2b是从收纳部2a的上端部向后方延伸的部分。作业者握住手柄部2b而操作作业机1。在手柄部2b的上表面设置有操作面板(开关部)5。通过设置于操作面板5的各种开关,能够切换作业机1的启动、停止、作业机 1的风量。电池组安装部2c是相当于主体壳体2的后下部的部分。在电池组安装部2c上可拆装地安装有作为作业机1的电源的电池组4。在主体壳体2的后端部的左右两侧面分别设置有排气口2e。
如图2所示,风扇马达单元6是一体地具有马达6a、风扇6b、单元外壳 6e以及控制基板8的公知的单元。风扇马达单元6以来自电池组4的供给电力进行动作。马达6a是无刷电动马达。马达6a的旋转轴(驱动轴)6c的轴线方向与前后方向平行。风扇6b是设置于旋转轴6c的离心风扇,与旋转轴6c 一体地旋转而产生集尘用的气流。单元外壳6e在前端部具有单元进气口6d。单元进气口6d位于风扇6b的前方,面向前方开口。单元进气口6d位于主体进气口2d的内侧。控制基板8作为控制马达6的驱动的控制部发挥功能。
主体壳体2在前端部具有筒状部2h和从筒状部2h向内突出的凸缘部2i。筒状部2h是轴线方向与前后方向平行的圆筒状部。凸缘部2i是与前后方向垂直的板状部。凸缘部2i以绕风扇马达单元6的旋转轴6a的延长线一周的方式设置。以下,将旋转轴6a的轴线及其延长线合并后的整体也标记为“中心轴线”。凸缘部2i的内缘是主体进气口2d的开口缘。主体进气口2d是以中心轴线为中心在旋转轴6a的延伸方向上贯通的圆形的贯通孔。主体进气口2d跨左主体壳体2f及右主体壳体2g而形成。主体进气口2d与集尘箱3内的空间连通。主体进气口2d的前方被过滤器装置40覆盖。
密封部件30是橡胶等的环状弹性体,其形成为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环状,将主体壳体2与风扇马达单元6之间密封(气密地闭塞)。具体而言,密封部件30通过抵接于主体进气口2d的开口缘(凸缘部2i的内缘)与单元外壳6e的前端部外周面(单元进气口6d的周围的外周面),从而以空气无法通过主体进气口2d与单元进气口6d之间的方式进行密封。由此,防止气流在风扇马达单元6的内侧和外侧循环。由此,提高了从集尘箱进气口3a的吸引效率。
当作业者操作操作面板5的开关来驱动风扇马达单元6时,风扇6b通过马达6a的旋转而旋转。风扇6b产生的气流从集尘箱进气口3a进入集尘箱3 内。气流通过过滤器装置40,从主体进气口2d及单元进气口6d进入风扇马达单元6内。气流被单元外壳6e引导,从风扇马达单元6内向后方排出。气流最终从排气口2e向主体壳体2的外部排出。从集尘箱进气口3a与气流一起进入的尘埃被过滤器装置40捕集,积存在集尘箱3的内部和过滤器装置40 的外侧。
以下,对安装于作业机1的过滤器装置40进行说明。过滤器装置40具有过滤器41和支架42。过滤器41是具有通气性的袋状,保持于支架42,例如通过纱线等缝合于支架42。支架42由比过滤器41硬的材料构成。支架42例如是树脂成形体。支架42从内侧支承过滤器41,抑制过滤器41向内侧的变形。如图4至图10所示,支架42具有第一筒部43、第一柱部44、第二柱部 45、桥部46~48、第二筒部49、锥形部50以及桥部51。
第一筒部43是轴线方向与前后方向平行的圆筒状的部分。第一筒部43 的轴线是支架42的轴线,与中心轴线一致。以下,将支架42的轴线标记为“轴线”,另外,将与轴线交叉且与轴线垂直的方向定义为“径向”。在第一筒部 43的后端部设置有密封部件53。
密封部件53是橡胶等环状弹性体,其形成为以轴线为中心的圆环状,与主体壳体2的主体进气口2d的周围的前表面抵接,将支架42的后端部与主体壳体2的前表面之间密封(气密地闭塞)。由此,能够抑制空气不透过过滤器 41而流向主体进气口2d。
在第一筒部43的后端部设置有两个卡合部43a。卡合部43a是从第一筒部43向径向外侧突出的部分。两个卡合部43a位于围绕轴线相差180度的位置。在卡合部43a的绕轴线方向的中央部设置有突起部43b。突起部43b从卡合部43a向径向外侧突出。卡合部43a位于主体壳体2的槽部2k(图1)内。突起部43b嵌入设置于槽部2k内的凹部2j(图3)中。通过突起部43b与凹部2j的嵌合,防止支架42相对于主体壳体2旋转。
第一柱部44以及第二柱部45分别形成为从第一筒部43向前方侧(轴线方向的一侧)延伸,与过滤器41抵接而抑制过滤器41的变形。第一柱部44 以及第二柱部45分别设置有两个,优选绕轴线交替地以等角度间隔排列。第一柱部44以及第二柱部45与轴线方向平行。
第一柱部44具有基部44a和肋44b。基部44a是与径向垂直的面状部。基部44a的厚度例如为1.5mm。基部44a的宽度例如为5mm。肋44b在径向上从基部44a竖立设置。具体而言,肋44b从基部44a的径向内侧的面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向径向内侧立起。肋44b的厚度例如为2mm。肋44b的径向的高度优选为最高部分为2mm以上且6mm以下,例如为4.3mm。如图6所示,肋44b的径向的高度在至少一部分上比基部44a的径向的厚度大。在图示的例子中,肋44b从后端起除了第一柱部44的前后长度的1/4左右的范围,径向的高度比基部44a的径向的厚度大。也可以是,肋44b的径向的高度在至少一部分上比基部44a的宽度高。
肋44b在前后方向上从第一柱部44的后端部跨至第二筒部49以及锥形部 50的内表面而设置。如图6所示,在轴线方向上的位置与第一柱部44重叠的范围内,肋44b的径向的高度根据轴线方向的位置而不同。具体而言,肋44b 在从后端起的预定长度的范围内,越靠前方,径向的高度越高。这是因为,如图10所示,在过滤器装置40向主体壳体2的安装过程中,肋44b不与框架 60的骨部62干涉。
第二柱部45具有基部45a和突条部45b。基部45a是与径向垂直的面状部。基部45a的径向的厚度与基部44a的径向的厚度相同。突条部45b从基部 45a向径向突出。具体而言,突条部45b从基部45a的径向内侧的面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向径向内侧突出。突条部45b的径向的高度比肋44b的径向的高度低,如图7所示,比基部45a的径向的厚度小。突条部45b在前后方向上从第二柱部45的后端部跨至第二筒部49以及锥形部50的内表面而设置。突条部45b 的高度例如为1mm。
桥部46~48分别绕轴线方向延伸而架设于第一柱部44与第二柱部45之间。桥部46绕轴线一周,以经由第二柱部45的轴线方向的中央部45c架设于彼此相对的第一柱部44的一方的前端部与另一方的后端部之间。桥部47绕轴线一周,以经由第二柱部45的轴线方向的中央部45c架设于彼此相对的第一柱部44的所述一方的后端部与所述另一方的前端部之间。桥部46、47在第二柱部45的轴线方向上的中央部45c上相互交叉并且与第二柱部45交叉。桥部 48绕轴线一周,以架设与第一柱部44的轴线方向的中央部44c与第二柱部45 的轴线方向的中央部45c之间。桥部48在第二柱部45的轴线方向上的中央部 45c上与桥部46、47以及第二柱部45交叉。与第二柱部45的轴线方向的中央部45c连接的桥部的数量为三个(桥部46~48)。与第一柱部44的轴线方向的中央部44c连接的桥部的数量为一个(桥部48),比与第二柱部45的轴线方向的中央部45c连接的桥部的数量少。
第二筒部49是以轴线为中心的圆筒状的部分。第二筒部49将第一柱部 44及第二柱部45的前端部彼此相互连接。锥形部50从第二筒部49的前端部向前方延伸。锥形部50是越靠前方直径越小的圆锥台侧面形状。在锥形部50 的前端部设置有开口50a。开口50a是以轴线方向为中心的圆形的贯通孔。桥部51以120度间隔设置有三个,以便以轴线为中心分割开口50a,在此为三等分。桥部51是与轴线方向平行的平板状。
在过滤器装置40的内部设置有框架60。框架60安装于主体壳体2。如图 10所示,框架60具有第一环状部61、多个骨部62以及第二环状部63。第一环状部61构成框架60的后端部。第二环状部63构成框架60的前端部。多个骨部62架设于第一环状部61与第二环状部63之间。多个骨部62分别相对于轴线方向倾斜地延伸,且整体上形成为外部尺寸朝向前侧(轴线方向的一侧) 逐渐变小的形状。
过滤器装置40通过以轴线为中心相对旋转而安装于主体壳体2。在相对旋转的过程中,支架42的卡合部43a进入主体壳体2的槽部2k,卡合部43a 的突起部43b嵌入槽部2k内的凹部2j。图10是在使支架42相对于主体壳体 2旋转的过程中,支架42的肋44b与框架60的骨部62在绕轴线方向到达相同位置的状态下的支架42与框架60的剖视图。如图10所示,肋44b以避开骨部62的方式倾斜,从而在径向上,骨部62位于比肋44b更靠内周侧的位置,在过滤器装置40相对于主体壳体2的安装过程中,在肋44b与骨部62之间设置1mm以上的间隙,相互不干涉。另外,图10是支架42相对于主体壳体2 的旋转中途的状态,若使支架42相对于主体壳体2旋转至最后,则成为图1 所示的状态,肋44b与骨部62的绕轴线方向的位置不同。但是,在使支架42 相对于主体壳体2旋转至最后的状态下,如图10所示,肋44b与骨部62的绕轴线方向的位置也可以一致。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起到下述效果。
(1)支架42的第一柱部44具有肋44b,肋44b的高度在至少一部分上比基部44a的厚度大,因此第一柱部44的构造被强化,第一柱部44向内侧的变形被抑制。由此,能够抑制第一筒部43由于第一柱部44向内侧的变形而在轴线方向上凹凸地变形,从而在密封部件53与主体壳体2的前表面之间产生间隙。因此,能够抑制不透过过滤器装置40而流向主体进气口2d的空气流的产生,并且抑制了粉尘进入主体壳体2内部。
(2)与第一柱部44的轴线方向的中央部44c连接的桥部的数量为一个(桥部48),比与第二柱部45的轴线方向的中央部45c连接的桥部的数量(桥部 46~48的三个)少。在这一点上,第一柱部44与第二柱部45相比容易变形。但是,第一柱部44如上述那样具有肋44b,从而构造被强化,变形被抑制。另一方面,与比第一柱部44相比,第二柱部45不易变形,这是因为与中央部 45c连接的桥部的数量多。因此,即使第二柱部45的突条部45b比肋44b的径向的高度低,也能够抑制第二柱部45向内侧的变形。
(3)如上所述,由于支架42具有抑制变形的结果,所以即使由于风扇马达单元6、电池组4的性能提高而使作业机1的吸入力增大,过滤器41也能够承受欲向内侧变形的力。换言之,通过强化支架42的构造,能够应对更大的吸入力,能够提高作业机1的性能。
(4)肋44b具有越靠前方,径向上的高度越高的倾斜部。因此,能够抑制在将过滤器装置40安装于主体壳体2时肋44b与框架60的骨部62发生干涉。因此,即使在作为过滤器装置40的安装目标的作业机1具有框架60的情况下,也能够不拆卸框架60地进行过滤器装置40的安装,便利性高。
(实施方式2)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中的支架42A的侧剖视图。本实施方式的支架42A是去除实施方式1的支架42的肋44b的径向的高度逐渐变化的倾斜部分之后得到的。即,在支架42A中,第一柱部44A的肋44bA被限定设置于比第一柱部44A的轴线方向的规定位置更靠前方。另外,也可以从肋44bA 向后方呈阶梯状地连接高度比肋44bA低的肋而延伸。本实施方式的其他方面与实施方式1相同。
(实施方式3)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3中的支架42B的侧剖视图。图13是支架42B的变形时的侧剖视图。支架42B的基本构造是使第一筒部43、第一柱部44、第二柱部45以及第二筒部49朝向径向外侧弯曲,以使实施方式1的支架42在整体上呈桶状。即,就支架42B而言,第一筒部43B、第一柱部44B、第二柱部45B以及第二筒部49B朝向径向外侧弯曲,以在整体上呈桶状。第一柱部44B具有肋44bB。第二柱部45B具有基部45aB以及突条部45bB。支架42的桥部46~48在支架42B中代替桥部48A、48B。桥部48A、48B在第一柱部44B及第二柱部45B之间呈向径向外侧弯曲的格子状。本实施方式的其他方面与实施方式1相同。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将支架42B的侧面设为向外侧凸出的桶形,从而实现进一步的强度提升。另外,即使支架42B的侧面向内侧变形,由于其变形以将第一筒部43B的后端部、即密封部件53向主体壳体2的前表面侧按压的方式发挥作用,因此能够保持第一筒部43B与主体壳体2的前表面之间的密闭性。
以上,以实施方式为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实施方式的各构成要素或各处理过程中能够在权利要求所记载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以下,对变形例进行说明。
也可以将肋44b变更为具有越靠后方,高度越高的倾斜部的形状。框架 60的多个骨部62在整体上形成为外部尺寸朝向后侧逐渐变小的形状的情况下,这样的变形例是有效的。也可以与设置于第一柱部44的肋44b同样地,在第二柱部45上也设置肋。也可以省略桥部46~48中的任一个或全部。也可以是第一柱部44以及第二柱部45各一个或者各三个以上。也可以是风扇马达单元 6代替为未被单元化的马达和集尘风扇。也可以省略框架60。

Claims (10)

1.一种过滤器装置,其安装于作业机,用于从空气流中捕集尘埃,其特征在于,具有:
袋状的过滤器,其具有通气性;以及
支架,其用于支承所述过滤器,
所述支架具有:
筒部,其沿轴线方向延伸;以及
多个柱部,其形成为从所述筒部向所述轴线方向的一侧延伸,与所述过滤器抵接而抑制所述过滤器的变形,
所述多个柱部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基部和肋,该肋从所述基部向以所述轴线为中心的径向竖立设置,
所述肋的所述径向上的高度比所述基部的厚度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肋的所述径向上的高度根据所述轴线方向的位置而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就所述肋的所述径向上的高度而言,所述轴线方向的所述一侧比所述轴线方向的另一侧高。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柱部包括:设置有所述肋的第一柱部;以及设置有高度比所述肋低的突条部的第二柱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滤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多个桥部,其在与所述轴线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并架设在所述多个柱部之间,
与所述第一柱部的所述轴线方向的中央部连接的所述桥部的数量比与所述第二柱部的所述轴线方向的中央部连接的所述桥部的数量少。
6.根据权利要求1~3、5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肋的所述径向上的高度在至少一部分上比所述基部的宽度高。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滤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肋的所述径向上的高度在至少一部分上比所述基部的宽度高。
8.一种作业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马达,其具有驱动轴;
风扇,其通过所述驱动轴的驱动力而旋转;
主体壳体,其在内部收纳所述马达和所述风扇;
进气口,其设置在所述主体壳体上,使由所述风扇产生的空气流流入所述主体壳体内;以及
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器装置,其以所述筒部与所述进气口周围抵接的方式安装于所述主体壳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框架,其设置在所述过滤器装置的内部,
所述框架具有相对于所述轴线方向倾斜地延伸的多个骨部,并形成为外部尺寸朝向所述轴线方向的所述一侧逐渐变小的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器装置通过以所述轴线为中心相对旋转而安装于所述主体壳体,
在以所述轴线为中心的径向上,所述框架的所述骨部位于比所述支架的所述肋靠内周侧的位置。
CN202121065310.3U 2020-09-09 2021-05-18 过滤器装置以及作业机 Active CN21485635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51676A JP2022045844A (ja) 2020-09-09 2020-09-09 フィルタ装置及び作業機
JP2020-151676 2020-09-0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56356U true CN214856356U (zh) 2021-11-26

Family

ID=78891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65310.3U Active CN214856356U (zh) 2020-09-09 2021-05-18 过滤器装置以及作业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2045844A (zh)
CN (1) CN214856356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47406A (ja) * 1995-08-08 1997-02-18 Tec Corp 電気掃除機
US6488744B2 (en) * 2001-03-19 2002-12-03 Hmi Industries, Inc. Filter system
JP6347196B6 (ja) * 2014-09-30 2018-07-18 工機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携帯用クリーナ
JP7027680B2 (ja) * 2016-10-31 2022-03-02 工機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集塵装置
JP7122619B2 (ja) * 2017-10-31 2022-08-2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捕集システム、及び捕集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045844A (ja) 2022-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13216B1 (en) Electric cleaner
KR20160066399A (ko) 걸레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로봇 청소기
KR101641262B1 (ko) 로봇 청소기
JP6347196B6 (ja) 携帯用クリーナ
EP0910980A2 (en) Low noise vacuum cleaner
KR20160035901A (ko) 로봇 청소기
CN214856356U (zh) 过滤器装置以及作业机
JP6212722B2 (ja) 携帯用クリーナ
CN114727731B (zh) 清洁器
JP7027680B2 (ja) 集塵装置
KR20100035993A (ko) 팁 드레서용 집진 커버
EP2253259A1 (en) Electric cleaner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WO2024004445A1 (ja) 切粉回収システム
CN114828720B (zh) 清洁器
CN115426928A (zh) 吸尘器
EP4388954A1 (en) Vacuum cleaner
US12055158B2 (en) Blower
WO2023127926A1 (ja) 作業機
CN212698710U (zh) 一种吸尘器地刷及吸尘器
WO2023234185A1 (ja) 作業機
JP7532243B2 (ja) 送風機
JP2024008313A (ja) 作業機
CN118180097A (zh) 送风机用的集尘附件
JP2022100046A (ja) 送風機
CN115254788A (zh) 旋转件、除尘机外壳和除尘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