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56178U - 一种上盖组件、料理机主机及料理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盖组件、料理机主机及料理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56178U
CN214856178U CN202120391566.7U CN202120391566U CN214856178U CN 214856178 U CN214856178 U CN 214856178U CN 202120391566 U CN202120391566 U CN 202120391566U CN 214856178 U CN214856178 U CN 2148561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cover
limiting
bracket
host
limit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9156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一峰
刘建树
曾啟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ar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oshan Bear Kitchen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ar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oshan Bear Kitchen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ar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oshan Bear Kitchen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ar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9156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561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561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561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盖组件、料理机主机及料理机,上盖组件包括上盖支架及上盖,上盖支架设有刚性的第一限位结构和弹性的第二限位结构,上盖设有刚性的第三限位结构和刚性的第四限位结构,第三限位结构与第一限位结构沿第一周向相对旋转扣接,以限制上盖相对于上盖支架发生轴向运动和第一周向运动,第四限位结构与第二限位结构相配合,以限制上盖相对于上盖支架发生第二周向运动。采用本方案的上盖组件,由于第三限位结构与第一限位结构均为刚性限位结构,使得上盖与上盖支架之间能够承受更大的轴向力,也即使得上盖与上盖支架的固定更加牢固可靠,从而可有效防止上盖轴向脱离上盖支架。

Description

一种上盖组件、料理机主机及料理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料理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盖组件、料理机主机及料理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便携式料理机通常包括上盖支架和上盖,上盖支架固定于主机外壳内,上盖通过弹性扣位结构固定在上盖支架上。但是,现有的便携式料理机在使用的过程中,上盖在电机的作用下会受到轴向力,上盖与上盖支架之间的弹性扣位结构容易受力变形,导致上盖脱落,机器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盖组件、料理机主机及料理机,以解决现有便携式料理机的上盖容易脱落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上盖组件,包括:
上盖支架,所述上盖支架设有刚性的第一限位结构和弹性的第二限位结构;
上盖,所述上盖设有刚性的第三限位结构和刚性的第四限位结构;
所述第三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沿第一周向相对旋转扣接,以限制所述上盖相对于所述上盖支架发生轴向运动和第一周向运动,且所述第四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相配合,以限制所述上盖相对于所述上盖支架发生第二周向运动;
其中,所述第一周向与所述第二周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上盖组件,通过在上盖支架上设置刚性的第一限位结构和弹性的第二限位结构,以及在上盖上设置刚性的第三限位结构和刚性的第四限位结构,第三限位结构与第一限位结构沿第一周向相对旋转扣接,以限制上盖相对于上盖支架发生轴向运动和第一周向运动,第四限位结构与第二限位结构相配合,以限制上盖相对于上盖支架发生第二周向运动。采用本方案的上盖组件,由于第三限位结构与第一限位结构均为刚性限位结构,使得上盖与上盖支架之间能够承受更大的轴向力,也即使得上盖与上盖支架的固定更加牢固可靠,从而可有效防止上盖轴向脱离上盖支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主体及水平部,所述主体连接于所述上盖支架的顶部,所述水平部连接于所述主体且与所述主体围合形成限位槽,所述第三限位结构为限位凸块;
所述限位凸块可沿所述第一周向旋转至所述限位槽内,使所述限位凸块抵接于所述水平部的下端以防止所述上盖轴向脱离所述上盖支架,且所述主体包括用于抵接所述限位凸块以防止所述上盖相对于上盖支架继续发生所述第一周向运动的侧边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结构还包括竖直部,所述竖直部和所述侧边部中的至少一个连接于所述上盖支架的顶部且自所述上盖支架的顶部向上延伸至连接于水平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为限位卡扣,所述第四限位结构为与所述限位卡扣相配合的限位卡条。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卡扣上设有第一导向斜面,所述限位卡条设有适配于所述第一导向斜面的第二导向斜面。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上盖支架为圆形支架,所述上盖为圆环形上盖,所述第一限位结构设于所述上盖支架的外周,所述第三限位结构设于所述上盖的内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和所述第三限位结构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位于同一圆周面上,多个所述第三限位结构位于同一圆周面上。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料理机主机,所述主机包括主机外壳以及如上所述上盖组件,所述主机外壳为中空结构,所述上盖组件的所述上盖支架连接于所述主机外壳,所述上盖封盖所述主机外壳的上部开口。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上盖至少部分伸入所述主机外壳内;
所述主机还包括上盖密封圈,所述上盖对应位于所述主机外壳内的位置设有环形槽,所述上盖密封圈嵌设于所述环形槽内且抵接于所述主机外壳的内壁面,用于所述上盖与所述主机外壳之间的密封。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料理机,所述料理机包括搅拌杯以及如上所述的主机,所述搅拌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主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料理机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上盖上的刚性的第三限位结构扣接于上盖支架上的刚性的第一限位结构,以限制上盖相对于上盖支架发生轴向运动。由于第三限位结构与第一限位结构均为刚性限位结构,使得上盖与上盖支架之间能够承受更大的轴向力,也即使得上盖与上盖支架的固定更加牢固可靠,从而可有效防止上盖轴向脱离上盖支架;
2)第三限位结构与第一限位结构沿第一周向相对旋转扣接,以限制上盖相对于上盖支架发生第一周向运动,且第四限位结构与第二限位结构相配合,以限制上盖相对于上盖支架发生第二周向运动,其中,第一周向与第二周向相反,也即在第一限位结构、第二限位结构、第三限位结构以及第四限位结构的共同作用下可以限制上盖相对于上盖支架发生周向运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料理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图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料理机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盖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三。
其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主机;11、主机外壳;a、上部开口;b、下部开口;c、上部空间;d、下部空间;e、上盖密封圈;f、轴封圈;12、上盖支架;121、第一限位结构;1211、竖直部;1212、水平部;1213、限位槽;1214、侧边部;122、第二限位结构;1221、第一导向斜面;123、第一定位槽;124、第一连接孔;13、上盖;131、第三限位结构;132、第四限位结构;1321、第二导向斜面;133、环形槽;134、提手;2、搅拌杯;14、电池;15、电源板;16、电机;161、轴伸端;17、搅拌刀;18、下盖支架;181、第一安装槽;1811、第一侧板;182、第二安装槽;1821、第二侧板;1813、隔板;183、第一容纳腔;1831、第一周向壁;184、过线槽;185、过线缺口;186、第一定位柱;187、第二连接孔;188、第二定位槽;189、第二定位柱;190、第三连接孔;19、下盖;191、轴孔;192、第二周向壁;193、第二容纳腔;194、第三定位柱;195、第四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料理机,便携式料理机包括主机1和搅拌杯2,搅拌杯2可拆卸安装于主机1,主机1用于切削搅拌杯2内的食材,以实现食材的切削研磨。
具体地,主机1包括主机外壳11、上盖组件、下盖组件、电池14、电源板15、电机16及搅拌刀17,主机外壳11为中空结构,电池14、电源板15及电机16均设于主机外壳11的内部,上盖组件用于封盖主机外壳11的上部开口a,下盖组件用于封盖主机外壳11的下部开口b,搅拌刀17设于下盖组件,搅拌杯2可拆卸安装于下盖组件以使搅拌刀17伸入搅拌杯2内,搅拌刀17对搅拌杯2内的食材进行切削研磨。
以下对上盖组件的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3至图5,上盖组件包括上盖支架12及上盖13,上盖支架12设有刚性的第一限位结构121和弹性的第二限位结构122,上盖13设有刚性的第三限位结构131和刚性的第四限位结构132,第三限位结构131与第一限位结构121沿第一周向相对旋转扣接,以限制上盖13相对于上盖支架12发生轴向运动和第一周向运动,且第四限位结构132与第二限位结构122相配合,以限制上盖13相对于上盖支架12发生第二周向运动,其中,第一周向与第二周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料理机,通过在上盖支架12上设置刚性的第一限位结构121和弹性的第二限位结构122,以及在上盖13上设置刚性的第三限位结构131和刚性的第四限位结构132,第三限位结构131与第一限位结构121沿第一周向相对旋转扣接,以限制上盖13相对于上盖支架12发生轴向运动和第一周向运动,第四限位结构132与第二限位结构122相配合,以限制上盖13相对于上盖支架12发生第二周向运动,由于第一周向和第二周向相反。也即在第一限位结构121及第三限位结构131的共同作用下可以限制上盖13相对于上盖支架12发生周向运动,在第一限位结构121、第二限位结构122、第三限位结构131及第四限位结构132的共同作用下可以限制上盖13相对于上盖支架12发生周向运动。采用本方案的上盖组件,由于第三限位结构131与第一限位结构121均为刚性限位结构,使得上盖13与上盖支架12之间能够承受更大的轴向力,也即使得上盖13与上盖支架12的固定更加牢固可靠,从而可有效防止上盖13轴向脱离上盖支架12。
一些实施例中,上盖支架12为圆形支架,上盖13为圆环形上盖,第一限位结构121设于上盖支架12的外周,第三限位结构131设于上盖13的内侧,上盖13可相对于上盖支架12旋转,以使第三限位结构131与第一限位结构121沿第一周向相对旋转扣接,从而限制上盖13相对于上盖支架12发生轴向运动和第一周向运动。
进一步地,第一限位结构121和第三限位结构131均为多个,多个第一限位结构121间隔设于上盖13的同一圆周面上,多个第三限位结构131间隔设于上盖支架12的同一圆周面上。采用多个第一限位结构121和多个第三限位结构131的设计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上盖13与上盖支架12之间的轴向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上盖13与上盖支架12连接的牢固性。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结构121包括主体和水平部1212,主体连接于上盖支架12的顶部,水平部1212连接于主体且与主体围合形成限位槽1213,第三限位结构131为限位凸块,限位凸块可沿第一周向旋转至限位槽1213内,使限位凸块抵接于水平部1212的下端以防止所述上盖13轴向脱离所述上盖支架12,且主体包括用于抵接限位凸块以防止上盖13相对于上盖支架12发生第一周向运动的侧边部1214,从而限制上盖13相对于上盖支架12发生轴向运动和第一周向运动。
进一步地,主体还包括竖直部1211,竖直部1211和侧边部1214中的至少一个连接于上盖支架12的顶部且自上盖支架12的顶部向上延伸至连接于水平部1212。如此设置,一方面,通过设置竖直部1211,可以提高第一限位结构121的结构强度,以提高上盖13与上盖支架12连接的牢固性;另一方面,竖直部1211还可以限制上盖13相对于上盖支架12发生径向运动。
示例性地,竖直部1211和侧边部1214均连接于上盖支架12的顶部且自上盖支架12的顶部向上延伸至分别连接于水平部1212,从而使得第一限位结构121具有较优的结构强度。
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限位结构122为限位卡扣,第四限位结构132为限位卡条,第三限位结构131与第一限位结构121沿第一周向相对旋转扣接的过程中,限位卡条越过限位卡扣以使限位卡扣扣合于限位卡条,从而限制上盖13相对于上盖支架12发生沿第二周向方向的运动。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限位卡扣和限位卡条的扣合,限位卡扣上设有第一导向斜面1221,限位卡条设有适配于第一导向斜面1221的第二导向斜面1321。如此设置,限位卡扣上的第一导向斜面1221和限位卡条上的第二导向斜面1321相互配合,以便于限位卡条与限位卡扣的扣合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上盖支架12位于主机外壳11内,上盖13部分伸入主机外壳11内以连接于上盖支架12,且上盖支架12用于封盖主机外壳11的上部开口a。
进一步地,上盖13对应位于主机外壳11内的位置设有环形槽133,主机1还包括上盖密封圈e,上盖密封圈e设于环形槽133内且抵接于主机外壳11的内壁面,可实现上盖13与主机外壳11之间的密封,如此设置,可防止主机外壳11外的液体或灰尘进入沿主机外壳11与上盖13之间的间隙进入主机外壳11的内部。
进一步地,上盖13对应位于主机外壳11外的位置设有提手134,如此设置,当用户需要移动料理机时,可通过手提提手134移动料理机;当需要将料理机挂起来时,可通过提手134进行挂持。
一些实施例中,下盖组件包括下盖支架18和下盖19,下盖支架18位于主机外壳11的内部,下盖支架18将主机外壳11的内部空间分割成上部空间c和下部空间d,下盖19封盖位于主机外壳11的下部空间d的下部开口b,上盖13封盖位于主机外壳11的上部空间c的上部开口a。
进一步地,电池14位于上部空间c内且设置在下盖支架18的顶部,电源板15位于上部空间c内,电源板15设置在下盖支架18的顶部且与电池14间隔设置,电机16位于下部空间d内且设置在下盖支架的底部。如此设置,由于体积较小的电池14和电源板15放置于位于下盖支架18上方的上部空间c,体积较大的电机16放置于位于下盖支架18下方的下部空间d,使得主机外壳11的内部空间利用更加合理,从而使得主机外壳11的外径变小,便于用户握持。
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7,一些实施例中,下盖支架18的顶部设有相邻设置的第一安装槽181和第二安装槽182,电池14和电源板15分别嵌设于第一安装槽181和第二安装槽182。如此设置,一方面,可以方便电池14和电源板15在下盖支架18顶部的定位安装;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限定电池14及电源板15在上盖支架12顶部的设置位置。
进一步地,下盖支架18的顶部向上延伸形成隔板1813、第一围合板及第二围合板,第一围合板与隔板1813围合形成第一安装槽181,第二围合板与隔板1813围合形成第二安装槽182。通过将第一围合板及第二围合板分别围合于隔板1813以形成第一安装槽181和第二安装槽182,如此设置,使得第一安装槽181和第二安装槽182的结构更加紧凑,也即使得电池14及电源板15安装于第一安装槽181和第二安装槽182后结构更加紧凑,有利于减小下盖支架18、电池14及电源板15对主机外壳11的内部空间的占用,进而有利于减小主机外壳11的外径以方便用户握持。
更进一步地,第一围合板包括两块第一侧板1811,两块第一侧板1811相对设置且分别连接于隔板1813的两侧,两块第一侧板1811及隔板1813共同围合形成第一安装槽181。第二围合板包括两块第二侧板1821,两块第二侧板1821相对设置且分别连接于隔板1813的两侧,两块第二侧板1821及隔板1813共同围合形成第二安装槽182。
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更好地限定电机16在下盖支架18底部的位置,下盖支架18的底部设有第一容纳腔183,电机16至少部分容纳于第一容纳腔183内。如此设置,一方面,可以方便电机16在下盖支架18底部的定位;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限定电机16在上盖支架12底部的设置位置。
进一步地,下盖支架18的外周向下延伸形成第一周向壁1831,第一周向壁1831围合形成第一容纳腔183。优选地,第一周向壁1831的外径沿远离下盖支架18至靠近下盖支架18的方向上逐渐缩小,如此设置,使得主机外壳11的外径在对应下盖支架18的第一周向壁1831的位置由下至上逐渐缩小,符合人体工学,方便用户握持使用。
一些实施例中,由于电机16设置于位于下盖支架18底部的下部空间d,而电池14及电源板15设置于位于下盖支架18顶部的上部空间c,为了方便电机16的正负极与电池14及电源板15之间的线路连接,下盖支架18开设有贯通下部空间d及上部空间c的过线槽184和过线缺口185,电机16的正极对应过线槽184和过线缺口185二者中的其中一个设置,电机16的正极与电机16的负极对应过线槽184和过线缺口185二者中的另一个设置,以使得电机16的正负极可通过过线槽184和过线缺口185过线进行线路连接。
示例性地,电机16的正极对应下盖支架18上的过线槽184设置,电机16的负极对应下盖支架18上的过线缺口185设置。
一些实施例中,下盖19还开设有轴孔191,电机16的轴伸端161穿设于轴孔191并延伸至轴孔191外,搅拌刀17连接与轴伸端161,用于切削搅拌杯2内的食材。
进一步地,下盖19的顶部向上延伸形成第二周向壁192,第二周向壁192围合形成第二容纳腔193,轴孔191连通于第二容纳腔193,电机16至少部分容纳于第二容纳腔193内。如此设置,一方面,可以方便电机16在下盖19的定位;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限定电机16在上盖13的设置位置。
更进一步地,为了避免搅拌杯2内的食材经由轴伸端161与轴孔191之间的间隙进入下部空间d,主机1还包括轴封圈f,轴封圈f设于轴伸端161与下盖19之间,以增强轴伸端161与轴孔191之间的密封性,从而防止搅拌杯2内的食材经由轴伸端161与轴孔191之间的间隙进入下部空间d。
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实现上盖支架12与下盖支架18之间的定位安装,上盖支架12的底部设有第一定位槽123,下盖支架18向上延伸形成第一定位柱186,第一定位柱186伸入第一定位槽123内,从而实现上盖支架12与下盖支架18之间的定位。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上盖支架12与下盖支架18之间的固定连接,上盖支架12设有连通于第一定位槽123的第一连接孔124,第一定位柱186上设有第二连接孔187,第一连接孔124和第二连接孔187通过第一紧固件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实现下盖19与下盖支架18之间的定位,下盖支架18向下延伸形成具有第二定位槽188的第二定位柱189,下盖19向上延伸形成第三定位柱194,第二定位柱189伸入第二定位槽188,从而实现下盖支架18与上盖13之间的定位。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下盖19与下盖支架18之间的固定连接,第二定位柱189上设有第三连接孔190,第三定位柱194上设有第四连接孔195,第四连接孔195和第三连接孔190通过第二紧固件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主机外壳11的内部设有上部骨位和下部骨位,上部骨位用于卡接于上盖支架12,下部骨位卡接于下盖19。如此设置,由于上盖13、上盖支架12、下盖19及下盖支架18之间通过定位连接结构连接,上部骨位卡接于上盖支架12且下部骨位卡接于下盖19后,可实现上盖13、上盖支架12、下盖19、下盖支架18在主机外壳11上的定位固定。
以下对料理机主机1的安装做详细的说明:
将电池14、电源板15、下盖支架18、电机16、轴封圈f、下盖19安装形成一个装配组件:首先将轴封圈f安装在下盖19上,将电机16的轴伸端161套入下盖19上的轴孔191且压住轴封圈f,再将下盖支架18通过第一紧固件锁紧在下盖19,此时电机16被下盖支架18的底部腔体包裹固定在下盖19,电机16的正、负极正好正对齐下盖支架18的槽过线槽184和过线缺口185。接着,将电池14和电源板15分别嵌设在下盖支架18的第一安装槽181及第二安装槽182,至此电池14、电源板15、下盖支架18、电机16、轴封圈f、下盖19形成一个装配组件;
将电池14、电源板15、下盖支架18、电机16、轴封圈f、下盖19及上盖支架12固定在主机外壳11的内部:将装配完成的装配组件套入主机外壳11的内部以使主机外壳11内的下部骨位抵接于下盖19,再将上盖支架12放置在主机外壳11内的上部骨位,最后通过第二紧固件锁紧在下盖支架18上,从而使得电池14、电源板15、下盖支架18、电机16、轴封圈f、下盖19及上盖支架12固定在主机外壳11的内部;
将上盖13安装于上盖支架12上:首先将上盖密封圈e套入上盖13的环形槽,然后上盖13部分伸入主机外壳11的内部,此时,第一限位结构121和第三限位结构131错位,第二限位结构122和第四限位结构132也错位,可以通过提手134横向牵扯上盖13,将上盖13顺时针旋转安装在下盖支架18,旋转安装过程中,限位凸块卡入到限位槽1213,上盖支架12的限位卡扣会向里形变,上盖13的限位卡条越过限位卡扣后,上盖支架12的限位卡扣恢复形变并横向卡住上盖13的限位卡条,使上盖13不能逆时针旋转,从而实现上盖13在上盖支架12上的安装;
将搅拌刀17安装在电机16的轴伸端161。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料理机,通过在上盖支架12上设置刚性的第一限位结构121以及在上盖支架12上设置刚性的第三限位结构131,第三限位结构131与第一限位结构121扣接以限制上盖13相对于上盖支架12发生轴向运动。采用这样的设计方式,由于第三限位结构131与第一限位结构121均为刚性限位结构,使得上盖13与上盖支架12之间能够承受更大的轴向力,也即使得上盖13与上盖支架12的固定更加牢固可靠,从而可有效防止上盖13轴向脱离上盖支架12。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盖支架(12),所述上盖支架(12)设有刚性的第一限位结构(121)和弹性的第二限位结构(122);
上盖(13),所述上盖(13)设有刚性的第三限位结构(131)和刚性的第四限位结构(132);
所述第三限位结构(131)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121)沿第一周向相对旋转扣接,以限制所述上盖(13)相对于所述上盖支架(12)发生轴向运动和第一周向运动,且所述第四限位结构(132)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122)相配合,以限制所述上盖(13)相对于所述上盖支架(12)发生第二周向运动;
其中,所述第一周向与所述第二周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121)包括主体及水平部(1212),所述主体连接于所述上盖支架(12)的顶部,所述水平部(1212)连接于所述主体且与所述主体围合形成限位槽(1213),所述第三限位结构(131)为限位凸块;
所述限位凸块可沿所述第一周向旋转至所述限位槽(1213)内,使所述限位凸块抵接于所述水平部(1212)的下端以防止所述上盖(13)轴向脱离所述上盖支架(12),且所述主体包括用于抵接所述限位凸块以防止所述上盖(13)相对于上盖支架(12)继续发生所述第一周向运动的侧边部(12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还包括竖直部(1211),所述竖直部和所述侧边部(1214)中的至少一个连接于所述上盖支架(12)的顶部且自所述上盖支架(12)的顶部向上延伸至连接于水平部(12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122)为限位卡扣,所述第四限位结构(132)为与所述限位卡扣相配合的限位卡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卡扣上设有第一导向斜面(1221),所述限位卡条设有适配于所述第一导向斜面(1221)的第二导向斜面(1321)。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支架(12)为圆形支架,所述上盖(13)为圆环形上盖(13),所述第一限位结构(121)设于所述上盖支架(12)的外周,所述第三限位结构(131)设于所述上盖(13)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121)和所述第三限位结构(131)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限位结构(121)位于同一圆周面上,多个所述第三限位结构(131)位于同一圆周面上。
8.一种料理机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1)包括主机外壳(11)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上盖组件,所述主机外壳(11)为中空结构,所述上盖组件的所述上盖支架(12)连接于所述主机外壳(11),所述上盖(13)封盖所述主机外壳(11)的上部开口(a)。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主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13)至少部分伸入所述主机外壳(11)内;
所述主机(1)还包括上盖密封圈(e),所述上盖(13)对应位于所述主机外壳(11)内的位置设有环形槽(133),所述上盖密封圈(e)嵌设于所述环形槽(133)内且抵接于所述主机外壳(11)的内壁面,用于所述上盖(13)与所述主机外壳(11)之间的密封。
10.一种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理机包括搅拌杯(2)以及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主机,所述搅拌杯(2)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主机(1)。
CN202120391566.7U 2021-02-22 2021-02-22 一种上盖组件、料理机主机及料理机 Active CN2148561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91566.7U CN214856178U (zh) 2021-02-22 2021-02-22 一种上盖组件、料理机主机及料理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91566.7U CN214856178U (zh) 2021-02-22 2021-02-22 一种上盖组件、料理机主机及料理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56178U true CN214856178U (zh) 2021-11-26

Family

ID=78859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91566.7U Active CN214856178U (zh) 2021-02-22 2021-02-22 一种上盖组件、料理机主机及料理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561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22069B1 (en) Dust collector
CN109199148B (zh) 料理机用搅拌杯组件及包括该搅拌杯组件的料理机
CN109091034B (zh) 料理机用搅拌杯组件及包括该搅拌杯组件的料理机
CN214856178U (zh) 一种上盖组件、料理机主机及料理机
CN214856177U (zh) 一种料理机主机及料理机
CN106906622B (zh) 滚筒洗衣机的门体组件和具有其的滚筒洗衣机
CN210124671U (zh) 食物料理机
CN110000739B (zh) 用于车辆的工具箱盖板的装配工装
CN214157124U (zh) 一种一体式食品加工机
CN217137755U (zh) 一种操作可靠的食品加工机
CN211432493U (zh) 一种装配方便的食品加工机
CN109700336B (zh) 杯体组件、食物料理机及食物料理机配套设备
CN211243012U (zh) 一种食品加工机
CN215605163U (zh) 料理机
US20040091375A1 (en) Brush and bearing holder for a fan/motor
CN211632933U (zh) 一种料理机及杯盖组件
CN215272250U (zh) 料理机
CN216020642U (zh) 一种组装方便的食品加工机
CN211776547U (zh) 锁芯盖组件及门锁
CN213551290U (zh) 上盖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9331380U (zh) 搅拌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0541095U (zh) 一种密封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
CN214964797U (zh) 一种成本低的食品加工机
CN215342805U (zh) 一种皂液机的快拆式电池安装结构
CN215305261U (zh) 一种食品加工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