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53936U - 一种和面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和面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53936U
CN214853936U CN202121253163.2U CN202121253163U CN214853936U CN 214853936 U CN214853936 U CN 214853936U CN 202121253163 U CN202121253163 U CN 202121253163U CN 214853936 U CN214853936 U CN 2148539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transmission
shaft
transmission shaft
doug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5316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志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25316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539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539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5393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和面机,涉及食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承载架、设置于承载架上的驱动机构、用于和面的搅拌件以及用于装载面料的第一盛放件,搅拌件一端与第一盛放件抵接,搅拌件的另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搅拌件呈螺旋箍筋形,第一盛放件的凹槽内设有定位柱。能够对面料进行均匀的搅拌,从而提高面食的口味。

Description

一种和面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和面机。
背景技术
和面机属于面食机械的一种,其主要功能是将面粉和水进行均匀地混合。通过面桶(或称面缸、料桶)盛装大量的面粉和水,可以进行大规模地和面。然而,在和面机和面过程中,现有技术中立式和面机大多采用行星轮系,结构复杂且成本高,且存在搅拌容器底部的面粉不容易搅拌均匀的问题。而卧式和面机,用于和面的搅拌杆通常设置于搅拌容器中部,无法完全的对搅拌容器内侧壁进行覆盖,这也就导致了搅拌杆在进行转动的过程当中,不容易对落入到搅拌容器内侧壁的面粉搅拌到。故而都存在不容易对落入到搅拌容器底部的面粉搅拌均匀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和面机,其能够对面料进行均匀的搅拌,从而提高面食的口味。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和面机,其包括承载架、设置于承载架上的驱动机构、用于和面的搅拌件以及用于装载面料的第一盛放件,第一盛放件内中部设有定位柱,搅拌件位于定位柱与第一盛放件内侧壁之间,搅拌件与驱动机构的输出轴连接,第一盛放件与承载架转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第一散齿转向机构和第一传动轴,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散齿转向机构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散齿转向机构的输出端与第一传动轴的一端连接,第一传动轴穿过承载架的另一端与搅拌件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散齿转向机构包括第一外壳、设置于第一外壳内的第一圆锥齿轮以及与第一圆锥齿轮啮合的第二圆锥齿轮,第一圆锥齿轮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二圆锥齿轮与第一传动轴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盛放件和压面机构,第二盛放件环绕第一盛放件设置;压面机构包括第二传动轴、偏心盘、摆动件、第三传动轴以及与第二盛放件适配的压盘组件,电机通过第二传动轴与偏心盘的输入端连接,偏心盘的输出端与摆动件的一端铰接,摆动件的另一端与第三传动轴的一端铰接,第三传动轴穿过承载架的另一端与压盘组件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偏心盘包括与输入轴、圆盘主体以及设置于圆盘主体上远离圆盘中心的偏心轴,输入轴一端与第二传动轴连接,输入轴的另一端与圆盘主体连接,偏心轴与摆动件铰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压盘组件包括连接件和压面件,第三传动轴通过连接件与压面件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压面件呈圆柱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多个用于对第三传动轴限位的滑轮,多个滑轮对称设置于第三传动轴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盛放件旋转的转动机构,转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棘轮机构、第三传动件、第二散齿转向机构和第四传动件;第一传动件的一端与第三传动轴连接,第一传动件的另一端与第二传动件的一端铰接,第二传动件的另一端与棘轮机构的棘爪摆臂连接,棘轮机构的棘轮与第三传动件的一端连接,第三传动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散齿转向机构与第四传动件的一端连接,第四传动件的另一端与第一盛放件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散齿转向机构包括第二外壳、设置于第二外壳内的第三圆锥齿轮以及与第三圆锥齿轮啮合的第四圆锥齿轮,第三圆锥齿轮与第三传动件连接,第四圆锥齿轮与第四传动件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一种和面机,包括承载架、设置于承载架上的驱动机构、用于和面的搅拌件以及用于装载面料的第一盛放件,第一盛放件内中部设有定位柱,搅拌件位于定位柱与第一盛放件内侧壁之间,搅拌件与驱动机构的输出轴连接,第一盛放件与承载架转动连接。
现有技术中无论是卧式和面机还是立式和面机,其均存在结构复杂,搅拌不均匀的情况,故而本设计利用螺旋箍筋形状的搅拌件对加入水的面粉进行搅拌,其目的在于,螺旋箍筋形状的搅拌件能够在旋转的过程中,利用其螺旋结构可以将位于螺旋箍筋形状内的面料进行挤压,而位于螺旋箍筋形状外的面料进行打散,而后进行人为转动第一盛放件,搅拌件又会将对心进入的面料进行挤压,且在第一盛放件的凹槽内设有定位柱,使得转动第一盛放件后面料在定位柱的限位下,只能在定位柱与第一盛放件形成的环形槽内,使得搅拌件随着第一盛放件的转动依次对面料依次搅拌,由此达到均匀和面的效果,且由于本设计中驱动机构只需要带动搅拌件进行旋转,故而其需要的驱动零件较少,结构简单,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和面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散齿转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传动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偏心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压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滑轮的装配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散齿转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承载架;11、滑轮;2、搅拌件;3、第一盛放件;31、定位柱;32、第二盛放件;4、驱动机构;41、电机;42、第一传动轴;43、第一散齿转向机构;431、第一外壳;432、第一圆锥齿轮;433、第二圆锥齿轮;5、压面机构;51、第二传动轴;52、偏心盘;521、输入轴;522、圆盘主体;523、偏心轴;53、摆动件;54、第三传动轴;55、压盘组件;551、连接件;552、压面件;6、转动机构;61、第一传动件;62、第二传动件;63、棘轮机构;64、第三传动件;65、第二散齿转向机构;651、第二外壳;652、第三圆锥齿轮;653、第四圆锥齿轮;66、第四传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代表至少2个。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和面机,包括承载架1、设置于承载架1上的驱动机构4、用于和面的搅拌件2以及用于装载面料的第一盛放件3,第一盛放件3内中部设有定位柱31,搅拌件2位于定位柱31与第一盛放件3内侧壁之间,搅拌件2与驱动机构4的输出轴连接,第一盛放件3与承载架转动1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实施中搅拌件2的形状优选螺旋箍筋形状,现有技术中无论是卧式和面机还是立式和面机,其均存在结构复杂,搅拌不均匀的情况,故而本设计利用螺旋箍筋形状的搅拌件2对加入水的面粉进行搅拌,其目的在于,螺旋箍筋形状的搅拌件2能够在旋转的过程中,利用其螺旋结构可以将位于螺旋箍筋形状内的面料进行挤压,而位于螺旋箍筋形状外的面料进行打散,而后进行人为转动第一盛放件3,搅拌件2又会将对心进入的面料进行挤压,且在第一盛放件3的凹槽内设有定位柱31,使得转动第一盛放件3后面料在定位柱31的限位下,只能在定位柱31与第一盛放件3形成的环形槽内,使得搅拌件2随着第一盛放件3的转动依次对面料依次搅拌,由此达到均匀和面的效果,且由于本设计中驱动机构4只需要带动搅拌件2进行旋转,故而其需要的驱动零件较少,结构简单,节约成本;现有技术的搅拌棒采用充满整个搅拌容器内的形式,使得搅拌棒的体积较大,而本设计将搅拌件2设置于第一盛放件3与定位柱31之间,从而使得搅拌件2的尺寸小于第一盛放件3与定位柱31之间的距离,加上第一盛放件3与承载架转动1连接,利用人为手动转动的方式进行搅拌;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小的搅拌件2的尺寸,节约了成本。
实施例2
请参照图1和图3,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提出,驱动机构4包括电机41、第一散齿转向机构43和第一传动轴42,电机41的输出轴与第一散齿转向机构43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散齿转向机构43的输出端与第一传动轴42的一端连接,第一传动轴42穿过承载架1的另一端与搅拌件2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盛放件3利用凹槽对面料进行盛放,故而第一盛放件3需要水平放置,避免竖直放置造成面料掉落,由此搅拌件2需要竖直安装,而电机41在安装时如果竖直放置,基于现有技术中的电机41竖直放置会导致电机41与承载架1接触面积较小,使得承载件受到较大的压力,造成承载件受力不均匀,故而本设计将其水平防止,由此驱动机构4中电机41与搅拌件2存在九十度的夹角,故而采用第一散齿转向机构43,并利用第一传动轴42将第一散齿转向机构43和搅拌件2连接,从而为搅拌件2提供动力。
请参照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散齿转向机构43包括第一外壳431、设置于第一外壳431内的第一圆锥齿轮432以及与第一圆锥齿轮432啮合的第二圆锥齿轮433,第一圆锥齿轮432与电机41的输出轴连接,第二圆锥齿轮433与第一传动轴42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散齿转向机构43的具体实施方式利用第一圆锥齿轮432和第二圆锥齿轮433特性,并将两个齿轮垂直啮合,从而解决电机41与搅拌件2在九十度夹角时的传动,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
实施例3
请参照图3,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提出,还包括第二盛放件32和压面机构5,第二盛放件32环绕第一盛放件3设置;压面机构5包括第二传动轴51、偏心盘52、摆动件53、第三传动轴54以及与第二盛放件32适配的压盘组件55,电机41通过第二传动轴51与偏心盘52的输入端连接,偏心盘52的输出端与摆动件53的一端铰接,摆动件53的另一端与第三传动轴54的一端铰接,第三传动轴54穿过承载架1的另一端与压盘组件55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除了对面料进行搅拌,还需要对面料进行按压,从而获得更有嚼劲、口味更好的面,本设计在第一盛放件3外套设有第二盛放件32,并利用压盘组件55对面料进行按压。为了尽可能地进行节能减排以及节约成本,本设计依然将按压操作的动力选择为实施例1中的电机41,同时在按压操作的过程中压盘组件55下压后还需要上升抬起,并持续循环工作,由此本设计采用偏心盘52,使得偏心盘52在第二传动轴51的驱动下旋转,且偏心盘52带动摆动件53,使得第三传动轴54作上下循环往复运动,继而让压面组件跟随第三传动轴54进行上下循环往复运动,由此达到对面料进行重复按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摆动件53外套设弹性件,且摆动件设置为可伸缩的形式,从而使得压盘组件55在对面料进行挤压时,在弹性件的带动下,使得第三传动件54可以在一定程度的进行弹性恢复,从而避免压盘组件55对面料产生较大压力,导致面料过硬。
请参照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偏心盘52包括与输入轴521、圆盘主体522以及设置于圆盘主体522上远离圆盘中心的偏心轴523,输入轴521一端与第二传动轴51连接,输入轴521的另一端与圆盘主体522连接,偏心轴523与摆动件53铰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偏心盘52带动第三传动轴54进行上下循环往复运动,其具体实施方式为,在圆盘主体522上设置远离圆盘中心的偏心轴523,偏心轴523与摆动件53铰接,使得摆动件53一端受到偏心轴523的驱动,另一端受到第三传动轴54的限位,故而完成上下循环往复运动。
请参照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压盘组件55包括连接件551和压面件552,第三传动轴54通过连接件551与压面件552连接;压面件552呈圆柱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对面料进行按压的过程中,压面件552如果采用地面较为平缓的形状,例如:正方体或长方体,则面料会被挤压,导致面料很快就会因压缩力度较大,使得面料的硬度增大,故而本设计为避免上述情况,将压面件552设置为圆柱状,利用圆柱的侧面对面料进行挤压,由于其与面料的接触面积小。使得圆柱在按压时,如果力度较大,面料能够有足够空间向外摊开,从而避免导致面料被挤压的过硬。
实施例4
请参照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多个用于对第三传动轴54限位的滑轮11,多个滑轮11对称设置于第三传动轴54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由于第三传动轴54在进行滑动的过程中,若光采用承载架1对其进行限位,第三传动轴54需要承受较大的摩擦力,故而对称设置多个滑轮11,并对称设置于第三传动轴54两侧,由此减小第三传动轴54的摩擦力,降低了能源消耗。
实施例5
请参照图3,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提出,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盛放件3旋转的转动机构6,转动机构6包括第一传动件61、第二传动件62、棘轮机构63、第三传动件64、第二散齿转向机构65和第四传动件66;第一传动件61的一端与第三传动轴54连接,第一传动件61的另一端与第二传动件62的一端铰接,第二传动件62的另一端与棘轮机构63的棘爪摆臂连接,棘轮机构63的棘轮与第三传动件64的一端连接,第三传动件64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散齿转向机构65与第四传动件66的一端连接,第四传动件66的另一端与第一盛放件3连接。
请参照图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散齿转向机构65包括第二外壳651、设置于第二外壳651内的第三圆锥齿轮652以及与第三圆锥齿轮652啮合的第四圆锥齿轮653,第三圆锥齿轮652与第三传动件64连接,第四圆锥齿轮653与第四传动件66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由于人为转动第一盛放件3需要专门配备人员,故本实施设置转动机构6,用于自动转动第一盛放件3,为了尽可能地进行节能减排以及节约成本,本设计依然将自动转动第一盛放件3的动力选择为实施例1中的电机41,同时设置第二传动件62的目的用于解决电机41高度落差的传动问题。而设置棘轮机构63的目的在于,避免第一盛放件3转速过快,导致部分面料未能受到按压,为此设置棘轮使得整个转动机构6进行间歇运动,并利用三圆锥齿轮和第四圆锥齿轮653的啮合进行九十度转向,驱动第一盛放件3间歇旋转,从而实现面料按压均匀。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和面机,包括承载架1、设置于承载架1上的驱动机构4、用于和面的搅拌件2以及用于装载面料的第一盛放件3,第一盛放件3内中部设有定位柱31,搅拌件2位于定位柱31与第一盛放件3内侧壁之间,搅拌件2与驱动机构4的输出轴连接,第一盛放件3与承载架转动1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现有技术中无论是卧式和面机还是立式和面机,其均存在结构复杂,搅拌不均匀的情况,故而本设计利用螺旋箍筋形状的搅拌件2对加入水的面粉进行搅拌,其目的在于,螺旋箍筋形状的搅拌件2能够在旋转的过程中,利用其螺旋结构可以将位于螺旋箍筋形状内的面料进行挤压,而位于螺旋箍筋形状外的面料进行打散,而后进行人为转动第一盛放件3,搅拌件2又会将对心进入的面料进行挤压,且在第一盛放件3的凹槽内设有定位柱31,使得转动第一盛放件3后面料在定位柱31的限位下,只能在定位柱31与第一盛放件3形成的环形槽内,使得搅拌件2随着第一盛放件3的转动依次对面料依次搅拌,由此达到均匀和面的效果,且由于本设计中驱动机构4只需要带动搅拌件2进行旋转,故而其需要的驱动零件较少,结构简单,节约成本。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和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架、设置于所述承载架上的驱动机构、用于和面的搅拌件以及用于装载面料的第一盛放件,所述第一盛放件内中部设有定位柱,所述搅拌件位于所述定位柱与所述第一盛放件内侧壁之间,所述搅拌件与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盛放件与所述承载架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和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第一散齿转向机构和第一传动轴,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散齿转向机构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散齿转向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搅拌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和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齿转向机构包括第一外壳、设置于第一外壳内的第一圆锥齿轮以及与所述第一圆锥齿轮啮合的第二圆锥齿轮,所述第一圆锥齿轮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圆锥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和面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盛放件和压面机构,所述第二盛放件环绕所述第一盛放件设置;所述压面机构包括第二传动轴、偏心盘、摆动件、第三传动轴以及与所述第二盛放件适配的压盘组件,所述电机通过所述第二传动轴与所述偏心盘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偏心盘的输出端与所述摆动件的一端铰接,所述摆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传动轴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传动轴穿过所述承载架的另一端与压盘组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和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盘包括与所述输入轴、圆盘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圆盘主体上远离圆盘中心的偏心轴,所述输入轴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轴连接,所述输入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圆盘主体连接,所述偏心轴与所述摆动件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和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盘组件包括连接件和压面件,所述第三传动轴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压面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和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面件呈圆柱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和面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用于对所述第三传动轴限位的滑轮,多个所述滑轮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三传动轴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和面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盛放件旋转的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棘轮机构、第三传动件、第二散齿转向机构和第四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传动轴连接,所述第一传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件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传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棘轮机构的棘爪摆臂连接,所述棘轮机构的棘轮与所述第三传动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传动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散齿转向机构与所述第四传动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传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盛放件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和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齿转向机构包括第二外壳、设置于第二外壳内的第三圆锥齿轮以及与所述第三圆锥齿轮啮合的第四圆锥齿轮,所述第三圆锥齿轮与所述第三传动件连接,所述第四圆锥齿轮与所述第四传动件连接。
CN202121253163.2U 2021-06-05 2021-06-05 一种和面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8539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53163.2U CN214853936U (zh) 2021-06-05 2021-06-05 一种和面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53163.2U CN214853936U (zh) 2021-06-05 2021-06-05 一种和面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53936U true CN214853936U (zh) 2021-11-26

Family

ID=78903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53163.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853936U (zh) 2021-06-05 2021-06-05 一种和面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539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636318U (zh) 一种便于卸料的真空搅拌机
CN112371028A (zh) 一种婴幼儿谷物粉搅拌装置
CN214853936U (zh) 一种和面机
CN208275410U (zh) 一种化工生产用反应釜
CN211322831U (zh) 一种鸡肉丸制作用打浆装置
CN210679165U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机
CN218249542U (zh) 一种方便混匀试剂的试剂盒
CN214261621U (zh) 一种水果食品生产用搅拌装置
CN215311886U (zh) 一种抗老化纺织乳液用储料罐
CN210905874U (zh) 一种v型混料机
CN213467593U (zh) 一种食品加工用拌馅机
CN211988381U (zh) 一种糕点加工用混合搅拌设备
CN210332473U (zh) 一种水性涂料搅拌转盘
CN211069888U (zh) 一种双轴搅拌分散机
CN211155349U (zh) 新型行星减速式小型搅拌机
CN207324623U (zh) 一种高效的猪饲料自动粉碎搅拌装置
CN112058147A (zh) 一种高效节电的肥料搅拌设备
CN203105608U (zh) 一种食品搅拌机
CN220806858U (zh) 一种新型胶囊抛光装置
CN213408430U (zh) 一种机电一体化搅拌机
CN213913414U (zh) 高浓度搅拌机
CN211069860U (zh) 一种dmc生产过程中的搅拌装置
CN218422400U (zh) 一种化工用搅拌设备
CN220528801U (zh) 一种木耳种植用拌料机
CN215783311U (zh) 一种用于反应釜的齿形圆盘式涡轮搅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