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52336U - 一种支撑组件及电子设备壳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撑组件及电子设备壳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52336U
CN214852336U CN202120729164.3U CN202120729164U CN214852336U CN 214852336 U CN214852336 U CN 214852336U CN 202120729164 U CN202120729164 U CN 202120729164U CN 214852336 U CN214852336 U CN 2148523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nge
rectangular frame
support assembly
fixing plat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2916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佳伟
何佳乐
卫平公
俞灿
孙熊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Yim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Yim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Yim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Yim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2916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523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523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5233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支撑组件及电子设备壳体,属于电子设备安装技术领域。该支撑组件包括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两侧边均朝所述矩形框架的厚度方向延伸设置有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在矩形框体上形成用于安装电路板的承载空间;第一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矩形框体的外周,且第一固定板具有用于安装矩形框体的安装孔;及多组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一端与所述第一凸缘或第二凸缘的端部固接;两组相邻的第二固定板在第一凸缘或者第二凸缘的高度方向上形成第二承载空间。在第二固定板进行可调节式的转接板安装,可同时解决电路板、散热片以及转接板的固定,使外壳体积减小,可提高壳体结构的整体性,不增加设备的整体尺寸,便于设备的小型化,方便实用。

Description

一种支撑组件及电子设备壳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设备安装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支撑组件及电子设备壳体。
背景技术
目前小型化电子设备在安装柱体的电路板后,还要处理不同接口种类的外接设备,对于与外接设备串口的连接,大多采用转接板。转接板的连接方案一般采用如下的方式解决,第一类是将转接板板端的接口转换成使用中所需的类型,例如USB转LAN口、RS232信号转TTL信号等;第二类是将板端的各类线束集中,使用集中线束与外部设备连接,这样可以减少线束,从而达到分类、集成的目的。
然而在使用转接板时,通常的固定方式是外挂式或者在设备内部直接开孔固定。其中,外挂式的安装容易暴露线束,增加短路等风险;如果从内部开孔不利于设备的小型化,做出来的壳体设备较大,不便于使用;另外在该设备外观结构固定的情况下也不易重新修改。因此如何实现电路板与转接板的安装,且不增加外壳的尺寸,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1.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或者至少部分解决上述的转接板的安装不便,导致电子设备的外壳体积较大,不利于设备小型化的问题,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组件,通过可调节式的转接板安装方式,可同时解决电路板、散热片以及转接板的固定,使外壳体积减小,可提高壳体结构的整体性,不增加设备的整体尺寸,便于设备的小型化,方便实用。
2.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第一方面一种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两侧边均朝所述矩形框架的厚度方向延伸设置有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其中所述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平行,并在所述矩形框体上形成用于安装电路板的承载空间;
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矩形框体的外周,且所述第一固定板具有用于安装所述矩形框体的安装孔;及
多组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一端与所述第一凸缘或第二凸缘的端部固接;两组相邻的第二固定板在第一凸缘或者第二凸缘的高度方向上形成第二承载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固定板一端与所述第一凸缘端部或者所述第二凸缘的端部垂直;且两组相邻的第二固定板彼此平行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凸缘或者所述第二凸缘的端部面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的底部与第二固定板的连接端一体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固定板的板面上开设有若干线性排列的配位孔,所述配位孔用于通过定位件与转动板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矩形框体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短边,以及平行设置的两个长边;所述长边和短边首尾连接形成矩形框体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长边通过弧形过度结构与所述第一凸缘或者第二凸缘一体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板包括短连接板以及长连接板;所述短连接板与所述第一短边固接;所述长连接板与所述第二短板固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凸缘和/或所述第二凸缘的侧面上设有与所述电路板配合的定位孔。
本公开第二方面一种电子设备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与所述上壳体可拆卸安装的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内和/或所述上壳体内安装上述的支撑组件。
3.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撑组件,通过可调节式的转接板安装方式,可同时解决电路板、散热片以及转接板的固定,使外壳体积减小,可提高壳体结构的整体性,不增加设备的整体尺寸,便于设备的小型化,方便实用;
(2)本实用新型第二固定板做了下沉式的设计,使第二承载空间和第一承载空间维持在基本一致的水平面上,能降低支撑组件整体结构的高度;由于转接板具有一定的厚度,做下沉式的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可实现安装转接板后,壳体内部结构的整体高度可以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从而不影响设备外观的厚度,更利于小型化;
(3)本实用新型为了便于散热模块的安装,长边通过弧形过度结构与所述第一凸缘或者第二凸缘一体成型,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朝框体结构的空腔倾斜;这样的模块化设置,使支撑组件的底部面积变大,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在上端形成的开口变小,散热模块可以从垂直于X方向插入支撑组件的底部,进行安装,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在Y方向的边缘可以夹紧支撑组件的侧边,提高支撑组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组件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组件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组件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壳体与中壳体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支撑组件;104、第一凸缘;105、第二凸缘;1051、第二固定板;1012a、安装孔;1051a、配位孔;101a、第一短边;101b、第二短边;102、长边;105a、定位孔;1011、短连接板;1012、长连接板;1012a、安装孔;
20、上壳体;21、下壳体;22、长螺柱;
301、散热模块;302、电路板;
40、转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组件,以便解决或至少部分地解决转接板和电路板的安装不便问题。现在将参考图1-5来描述一些示例实施例。注意,在下文描述中,可能使用“转接板”或“电路板”安装作为例子。但是本公开的范围不局限于此,任何能够采用在此描述的支撑组件均涵盖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如图1、图2、图3所示,总体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支撑组件10包括矩形框架、第一固定板以及多组第二固定板。
矩形框架主要用于承载电路板。本示例中,矩形框架为长方形的框体,框体中部为空腔,用于卡合与电路板固接的散热模块301。其中矩形框架的尺寸可以根据电路板或者散热模块的尺寸进行适应性变化,在此不作限定。进一步,为了限制电路板与散热模块组成的模块化结构,在矩形框架两侧边均朝所述矩形框架的厚度方向延伸设置有第一凸缘104和第二凸缘105;其中所述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平行设置,并在所述矩形框体上形成用于安装电路板的承载空间110;在装配时,散热模块301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凸缘104和第二凸缘的侧边卡合。第一凸缘104和第二凸缘的高度与散热模块301的厚度相匹配。
第一固定板主要用于将支撑组件10固定在电子设备壳体内。本示例中第一固定板固接在所述矩形框体的外周,且第一固定板具有用于安装所述矩形框体的安装孔;具体可以通过螺栓穿过安装孔1012a将支撑组件10固定在电子设备壳体内。
多组第二固定板1051主要用于固定转接板40。第二固定板1051一端与第一凸缘104或第二凸缘105的端部面固接;两组相邻的第二固定板在第一凸缘或者第二凸缘的高度方向上形成第二承载空间120,用于固定转接板40。这里的高度方向指的是图1中的Y方向。本实例中第二固定板1051为长条形的板状结构,数量为3组,均设置在第二凸缘105的端部。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第二固定板1051使用时,可根据所需转接板的大小自定义第二固定板的数量和位置,若转接板较小,可减小相邻第二固定板1051之间的间距,若转接板较多,可在第二固定板1051之间分别开孔用以固定。此外,第二固定板1051的长度可根据实际外观结构进行调整,以方便外接接口的引出。优选的,第二固定板1051使用圆角加工,这样一是可以减少在使用安装时候划破人体皮肤的风险,二是减少结构整体的面积,从而达到不影响尺寸小型化设计的目的。在此不应当理解为对第二固定板1051的限定。
本示例中,第二固定板1051做了下沉式的设计,使第二承载空间120和第一承载空间110维持在基本一致的水平面上,能降低支撑组件整体结构的高度。由于转接板具有一定的厚度,做下沉式的第二固定板可实现安装转接板后,壳体内部结构的整体高度可以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从而不影响设备外观的厚度,更利于小型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矩形框体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短边,以及平行设置的两个长边102;其中长边102和短边首尾连接形成矩形框体结构。为了更好的承载转接板40,优选的第二固定板1051一端与第一凸缘104上端面或者第二凸缘105的端部面垂直;且两组相邻的第二固定板1051彼此平行,在X方向上形成一个水平的第二承接空间120。由于转接板40一般为长条形,能够搭载在第二固定板1051的中部。当第二固定板1051与转接板40固定时,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可以在第二固定板1051的板面上开设有若干线性排列的配位孔1051a,将转接板40的两端的开孔与配位孔1051a相对应,通过螺栓实现二者的固定。由于配位孔1051a线性排列在第二固定板1051的长度方向上,因此可以根据转接板40尺寸以及壳体20内其他元件的位置,进行适应性调整,随机调整转接板40的安装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减少支撑组件在Y方向的厚度,在第一凸缘404或者所述第二凸缘405的端部面形成缺口1052,缺口的底部与第二固定板1051一端一体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散热模块301的安装,在长边102通过弧形过度结构106与所述第一凸缘或者第二凸缘一体成型,其中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朝框体结构的空腔倾斜。这样设置,使支撑组件的底部面积变大,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在上端形成开口变小,散热模块301可以从垂直于X方向插入支撑组件的底部,进行安装,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在Y方向的边缘可以夹紧支撑组件的侧边,提高支撑组件的稳定性。进一步,为了提升散热模块的稳定,所述的第一凸缘或所述第二凸缘的端面上开设有与所述散热模块配合的定位孔,散热模块的侧壁通过螺栓与定位孔105a螺纹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板包括短连接板1011以及长连接板1012;短连接板1011与在所述第一短边101a固接;长连接板1012与第二短边101b固接。
参考附图4-5,在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壳体,电子设备壳体包括上壳体20和与所述上壳体可拆卸安装的下壳体21;在所述下壳体内和/或所述上壳体内安装上述的支撑组件。其中下壳体21包括底壳21a以及与底壳21a可拆卸安装的中壳体21b,上壳体20与中壳体21b前端的开口槽卡合。
具体的,支撑组件的长连接板1012以及短连接板1011的端部均开设有开孔,通过螺栓与底壳21a上的短螺柱连接。为了进一步提升支撑组件的稳定性,在第二固定板1051的端部也可以开设开口,通过螺栓穿过开口与中壳体21b上的长螺柱22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一”、“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两侧边均朝所述矩形框架的厚度方向延伸设置有第一凸缘(104)和第二凸缘(105);其中所述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平行,并在所述矩形框架上形成用于安装电路板的承载空间(110);
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矩形框架的外周,且所述第一固定板具有用于安装所述矩形框架的安装孔;及
多组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一端与所述第一凸缘(104)或第二凸缘(105)的端部固接;两组相邻的第二固定板在第一凸缘或者第二凸缘的高度方向上形成第二承载空间(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固定板(1051)一端与所述第一凸缘(104)端部或者所述第二凸缘(105)的端部垂直;且两组相邻的第二固定板(1051)彼此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凸缘或者所述第二凸缘的端部面开设有缺口(1052),所述缺口的底部与第二固定板(1051)的连接端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固定板(1051)的板面上开设有若干线性排列的配位孔,所述配位孔用于通过定位件与转动板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矩形框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短边,以及平行设置的两个长边(102);所述长边(102)和短边首尾连接形成矩形框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边(102)通过弧形过度结构(106)与所述第一凸缘或者第二凸缘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包括短连接板(1011)以及长连接板(1012);所述短连接板(1011)与第一短边(101a)固接;所述长连接板(1012)与第二短边(101b)固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凸缘和/或所述第二凸缘的侧面上设有与所述电路板配合的定位孔(105a)。
9.一种电子设备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和与所述上壳体可拆卸安装的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内和/或所述上壳体内安装如有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支撑组件。
CN202120729164.3U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支撑组件及电子设备壳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8523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29164.3U CN214852336U (zh)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支撑组件及电子设备壳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29164.3U CN214852336U (zh)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支撑组件及电子设备壳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52336U true CN214852336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763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29164.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852336U (zh)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支撑组件及电子设备壳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523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852336U (zh) 一种支撑组件及电子设备壳体
CN212511702U (zh) 电控盒及天花机
CN214375575U (zh) 一种散热模组及头戴设备
CN210983303U (zh) 军用加固计算机
CN210519251U (zh) 一种电子信息工程用机柜
CN210627089U (zh) 一种可快速拆装的内置硬盘支架及机箱
CN212501940U (zh) 一种分体式箱体装置
CN213876481U (zh) 平板电脑金属壳体五金件
CN218214004U (zh) 一种桌面式云播服务器
CN216216488U (zh) 电源安装壳
CN212850295U (zh) 一种带散热式电路板和整流桥一体安装结构
CN211575421U (zh) 一种电气箱体模块安装结构及空调
CN217823110U (zh) 储能电池
CN214540691U (zh) 一种错位设计的散热风扇及其服务器
CN221127475U (zh) 扬声器支架及扬声器装置
CN209948850U (zh) 电机机壳
CN218388316U (zh) 一种后盖
CN217363513U (zh) 便携式发生装置壳体
CN214253143U (zh) 带有散热模组的机箱
CN216623167U (zh) 一种网络设备机箱
CN210864485U (zh) 平板电脑
CN216389777U (zh) 板卡结构
CN220711788U (zh) 抗恶劣环境的高密度组装互联结构
CN216903988U (zh) 一种低压配电柜
CN215121374U (zh) 充电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