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21374U - 充电模块 - Google Patents

充电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21374U
CN215121374U CN202121527535.6U CN202121527535U CN215121374U CN 215121374 U CN215121374 U CN 215121374U CN 202121527535 U CN202121527535 U CN 202121527535U CN 215121374 U CN215121374 U CN 2151213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charging module
housing
baffle
modul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2753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2753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213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213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213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电模块,包括外壳,外壳包括端部呈开口设置形成器件进出口的壳体本体,壳体本体为一体成型结构,壳体本体内部形成器件放置腔体,器件放置腔体用于放置充电模块的电器件。组装充电模块时,将电器件由器件进出口放入器件放置腔体,由于壳体本体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无需在充电模块组装时,对壳体本体进行单独组装,因此,外壳的组装效率提高。

Description

充电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壳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电模块的外壳。
背景技术
现有充电模块均采用钣金材质,如图1和图2所示,外壳能够相互扣合的上盖板01和下盖板02,电路板05安装在外壳内部,上盖板01和下盖板02各为一体,先分别与电路板05用若干个螺钉06组装固定后,上盖板01和下盖板02也同样用若干个螺丝锁紧组装形成一体,最后安装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后成为充电模块的整机。
通常外壳的钣金材质为铁质材质,散热性能不好。
由于,上盖板01和下盖板02分别与电路板05若干螺钉06固定,上盖板01和下盖板02通过若干螺钉固定,螺钉数量很多,维修维护时拆卸外壳和电路板螺丝数量多,组装及维修维护不便,且上盖板01和下盖板02需要组合设置,导致外壳的效率较低。
因此,如何提高外壳的组装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电模块,该充电模块的外壳组装效率提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电模块,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端部呈开口设置形成器件进出口的壳体本体,所述壳体本体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壳体本体内部形成器件放置腔体,所述器件放置腔体用于放置充电模块的电器件。
优选地,所述壳体本体为铝挤外壳。
优选地,所述外壳还位于所述壳体本体内壁的第一滑道,所述第一滑道与电路板适配。
优选地,所述第一滑道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本体对向设置的内壁上的滑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滑道为一个或至少两个。
优选地,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壳体本体内壁,且用于支撑所述电路板的支撑梁。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的第一端开口位置的第一挡板及设置在所述外壳的第二端开口位置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上设有第一通风孔,所述第二挡板上设有第二通风孔,所述第一端开口和所述第二端开口为所述外壳相对两端的开口。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电器件,所述电器件包括电路板及风扇组件,所述电路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风扇组件和所述第一挡板连接或抵接,所述风扇组件相对于所述第二挡板固定,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外壳绝缘连接。
优选地,所述风扇组件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风扇组件抵接,所述风扇组件和/或所述第一挡板上设有与所述电路板绝缘抵接的弹性缓冲垫。
优选地,所述风扇组件包括固定架及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的风扇,所述弹性缓冲垫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且外凸于所述固定架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挡板上设有输入连接器和输出连接器,所述输入连接器和所述输出连接器与所述电路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风扇组件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或所述风扇组件与所述第二挡板抵接。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的电器件,所述电器件包括电路板,所述支撑梁与所述电路板固定连接,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外壳绝缘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梁与所述电路板连接面设有绝缘层。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本体内部的DCDC单元及DCAC单元。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模块,包括外壳,外壳包括端部呈开口设置形成器件进出口的壳体本体,壳体本体为一体成型结构,壳体本体内部形成器件放置腔体,器件放置腔体用于放置充电模块的电器件。组装充电模块时,将电器件由器件进出口放入器件放置腔体,由于壳体本体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无需在充电模块组装时,对壳体本体进行单独组装,因此,外壳的组装效率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传统的充电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统的充电模块的电路板安装位置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提供充电模块的电路板的安装位置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提供充电模块的第一挡板的安装位置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提供充电模块的风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提供充电模块的风扇组件的安装位置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提供充电模块的第二挡板的安装位置图。
其中图1-7中:
01、上盖板;02、下盖板;03、电路板安装孔;04、盖板锁紧孔;05、电路板;06、螺钉;
1、外壳;1-1、壳体本体;1-2、第二端;1-3、滑槽;1-4、支撑梁;
2、电路板;3、绝缘层;
4、第一挡板;4-1、第一通风孔;
5、输出连接器;6、输入连接器;7、弹性缓冲垫;
8、风扇组件;8-1、风扇;8-2、固定架;
9、第二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充电模块,该充电模块的外壳组装效率提高。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3至图7。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模块,包括外壳1,外壳1包括端部呈开口设置形成器件进出口的壳体本体1-1,壳体本体1-1为一体成型结构,壳体本体1-1内部形成器件放置腔体,器件放置腔体用于放置充电模块的电器件。组装充电模块时,将电器件由器件进出口放入器件放置腔体。其中,壳体本体1-1可以为两端呈开口设置的筒体结构,壳体本体1-1的单个壁面具体可以为矩形结构。具体的,壳体本体1-1可以为钣金结构。为了提高壳体本体1-1的散热效果,优选,壳体本体1-1为铝挤外壳。其中壳体本体1-1的尺寸根据实际需要而定,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外壳1还位于壳体本体1-1内壁的第一滑道,第一滑道与电路板2适配。具体的,在安装时,将电路板2安装在的第一滑道上,将电路板2推送至预设位置。
为了提高电路板2安装稳定性,优选,第一滑道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壳体本体1-1对向设置的内壁上的滑槽1-3,即,每个第一滑道包括对向设置的两个滑槽1-3。当然,滑槽1-3可以与电路板2的板面配合。而通过在壳体本体1-1对向设置的内壁上的滑槽1-3,便于电路板2与滑槽1-3配合,且避免滑槽1-3干扰电路板2的电连接。
具体的,第一滑道为一个或至少两个。具体的,第一滑道与电路板2一一对应。具体的,第一滑道的设置位置根据电路板2安装位置而定,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当电路板2为两个时,优选,两个第一滑道安装在外壳1相对两端,电路板2靠近外壳1,便于散热,且便于内部电路板2接线。
为了提高电路板2安装稳定性,优选,该充电模块的外壳还包括安装在壳体本体1-1内壁,且用于支撑电路板的支撑梁1-4。具体的,为了减轻重量,优选,支撑梁1-4为中空结构。
由于壳体本体1-1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无需在充电模块组装时,对壳体本体1-1进行单独组装,因此,壳体本体1-1的组装效率提高。由于壳体本体1-1为一体化设计缝隙处减少,电磁屏蔽效果更优。
充电模块还包括电器件,具体的,电器件包括设置在壳体本体1-1内部的DCDC单元及DCAC单元,具体的,DCDC单元及DCAC单元位于器件放置腔体,其数量和位置根据实际需要而定,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该充电模块还包括设置在外壳1的第一端开口位置的第一挡板4及设置在外壳1的第二端1-2开口位置的第二挡板9,第一挡板4上设有第一通风孔4-1,具体的,第一挡板4可以为百叶窗挡板。
第二挡板9上设有第二通风孔,第一端开口和第二端1-2开口为外壳1相对两端的开口,第二通风孔呈阵列排布。第一挡板4可以安装在外壳1的后端,第一挡板4可以通过粘接、焊接或通过紧固件安装在壳体本体1-1上,具体的,第一挡板4通过螺丝紧固在壳体本体1-1上。
为了提高散热效果,优选,电器件包括电路板2及设置在外壳1内部的风扇组件8,电路板2的两端分别与风扇组件8和第一挡板4连接或抵接,风扇组件8相对于第二挡板9固定,电路板2与外壳1绝缘连接。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风扇组件8与第一挡板4和风扇组件8抵接,风扇组件8和/或第一挡板4上设有与电路板2绝缘抵接的弹性缓冲垫7。具体的,弹性缓冲垫7可以为海绵垫,通过设置弹性缓冲垫7,提高电路板2安装稳定性。
如图5所示,具体的,风扇组件8包括固定架8-2及安装在固定架8-2上的风扇8-1,弹性缓冲垫7安装在固定架8-2上,且外凸于固定架8-2设置。弹性缓冲垫7安装于风扇8-1之间的间隙,弹性缓冲垫7的数量和尺寸根据实际需要而定,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为了电路板2与外界电连接,第一挡板4上设有输入连接器6和输出连接器5,输入连接器6和输出连接器5与电路板2连接。具体的,输入连接器6和输出连接器5为外形不同的结构,避免后续接线出错。输入连接器6和输出连接器5可以均为一个或者至少两个,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具体位置。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具体的,风扇组件8与外壳1固定连接,具体的,风扇组件8可以通过紧固件安装在外壳1上。或者风扇组件8与第二挡板9抵接,通过第二挡板9与外壳1固定连接对风扇组件8进行限位。
为了提高风扇组件8安装稳定性,外壳1内壁设有与风扇组件8适配的第二滑道,优选的,第二滑道与第一滑道为同一个滑道。即第二滑道为第一滑道端部延伸位置。
具体的,支撑梁1-4与电路板2固定连接,电路板2与外壳1绝缘连接,具体的支撑梁1-4可以为绝缘材质。优选,支撑梁1-4与电路板2连接面设有绝缘层3,此时需要考虑支撑梁1-4材质。具体的,绝缘层3为粘接与电路板2与支撑梁1-4之间的绝缘纸。具体的,绝缘层3优选,粘贴在支撑梁1-4上。
在组装充电模块时,首先将第一挡板4安装在外壳1的第一端(后端口),然后电路板2通过第二端1-2(前端口)放入第一滑道内,再慢慢推入外壳1内,直到电路板2一端顶住第一挡板4,然后将电路板2中间螺丝固定在支撑梁1-4上。接着将风扇8安装于固定架8-2上,具体通过背胶将弹性缓冲垫7粘于固定架8-2上,将风扇组件8装入外壳1内,弹性缓冲垫7一侧顶住电路板2一端后,将固定架8-2与外壳1通过螺丝固定,最后组装第二挡板9,具体的,第二挡板9与外壳1固定连接。
由于电路板2未与外壳1直接固定,在检修时,直接将电路板2抽出即可。
由于本申请充电模块在组装时,紧固件数量大大减少,提高了生产和返修维护的效率,组装方便,节省工时,提高生产效率。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端部呈开口设置形成器件进出口的壳体本体(1-1),所述壳体本体(1-1)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壳体本体(1-1)内部形成器件放置腔体,所述器件放置腔体用于放置充电模块的电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本体(1-1)为铝挤外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还包括位于所述壳体本体(1-1)内壁的第一滑道,所述第一滑道与电路板(2)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道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本体(1-1)对向设置的内壁上的滑槽(1-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道为一个或至少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壳体本体(1-1)内壁,且用于支撑电路板(2)的支撑梁(1-4)。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第一端开口位置的第一挡板(4)及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第二端(1-2)开口位置的第二挡板(9),所述第一挡板(4)上设有第一通风孔(4-1),所述第二挡板(9)上设有第二通风孔,所述第一端开口和所述第二端(1-2)开口为所述外壳(1)相对两端的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部电器件,所述电器件包括电路板(2)及风扇组件(8),所述电路板(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风扇组件(8)和所述第一挡板(4)连接或抵接,所述风扇组件(8)相对于所述第二挡板(9)固定,所述电路板(2)与所述外壳(1)绝缘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组件(8)与所述第一挡板(4)和所述风扇组件(8)抵接,所述风扇组件(8)和/或所述第一挡板(4)上设有与所述电路板(2)绝缘抵接的弹性缓冲垫(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组件(8)包括固定架(8-2)及安装在所述固定架(8-2)上的风扇(8-1),所述弹性缓冲垫(7)安装在所述固定架(8-2)上,且外凸于所述固定架(8-2)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4)上设有输入连接器(6)和输出连接器(5),所述输入连接器(6)和所述输出连接器(5)与所述电路板(2)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组件(8)与所述外壳(1)固定连接,或所述风扇组件(8)与所述第二挡板(9)抵接。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的电器件,所述电器件包括电路板(2),所述支撑梁(1-4)与所述电路板(2)固定连接,所述电路板(2)与所述外壳(1)绝缘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1-4)与所述电路板(2)连接面设有绝缘层(3)。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的电器件,所述电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本体(1-1)内部的DCDC单元及DCAC单元。
CN202121527535.6U 2021-07-06 2021-07-06 充电模块 Active CN2151213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27535.6U CN215121374U (zh) 2021-07-06 2021-07-06 充电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27535.6U CN215121374U (zh) 2021-07-06 2021-07-06 充电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21374U true CN215121374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313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27535.6U Active CN215121374U (zh) 2021-07-06 2021-07-06 充电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213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37209B (zh) 一种结构功能一体化的电子机箱及其组装方法
CN111132445B (zh) 星载堆栈体及其标准化模块
CN215121374U (zh) 充电模块
CN212253116U (zh) 支撑架、电控组件及空调器
CN210723828U (zh) 一种电力二次设备高效散热机箱
CN209994295U (zh) 一种内置旁路接触器型软起动器
CN215682802U (zh) 一种电器机壳及主板模块
CN201198843Y (zh) 风扇框模块及具有该风扇框模块的通讯设备
CN214592225U (zh) 伺服控制器外壳
CN213829045U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的驱控一体机芯结构
CN214540691U (zh) 一种错位设计的散热风扇及其服务器
CN220210875U (zh) 一种无外接导线的散热风扇
CN211058980U (zh) 空压机电控装置
CN216527053U (zh) 一种设有插接端子结构的电脑用散热模组
CN219108005U (zh) 一种便于维护外部风机的密封机箱
CN220139980U (zh) 一种控制器及交通工具
CN219107282U (zh) 功率单元、功率单元级联结构和电力电子设备
CN217135906U (zh) 一种加固机箱风道结构及加固机箱
CN220340641U (zh) 一种机架式服务器机箱
CN220586606U (zh) 一种机箱、电梯控制器以及电梯
TWI695670B (zh) 電源結構
CN209963592U (zh) 一种可快速安装的配电箱
CN215269241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9041643U (zh) 一种防静电电源适配器
CN215867849U (zh) 一种热插拔风扇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