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52151U - 一种具有减振结构的惯导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减振结构的惯导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52151U
CN214852151U CN202120812227.1U CN202120812227U CN214852151U CN 214852151 U CN214852151 U CN 214852151U CN 202120812227 U CN202120812227 U CN 202120812227U CN 214852151 U CN214852151 U CN 2148521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assembly
inner sleeve
damping
vibration red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1222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图
兰海
陈再春
任红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God Arrow Inert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God Arrow Inert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God Arrow Inert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God Arrow Inert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1222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521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521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521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nting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惯导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减振结构的惯导装置,包括底座和惯性传感器组件、电路板组件和减振组件,惯性传感器组件包括惯性传感器和框架;减振组件至少包括两组减振部件,减振部件分别用于对惯性传感器组件进行减振,每组减振部件包括内套筒、限位片、固定件和两组减振件,框架上设有安装支耳,安装支耳上设有安装孔,内套筒的截面为T型结构,内套筒穿过安装孔;减振件套设在内套筒上并且位于安装支耳的两侧,一侧的减振件与内套筒的水平段接触;限位片能够盖合在内套筒竖直段的端部,限位片与另一侧的减振件接触。上述惯导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采用填充结构胶或弹簧带来的散热困难或装配复杂、结构空间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减振结构的惯导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惯导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减振结构的惯导装置。
背景技术
惯导装置在军用及民用领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其可以为载机及弹体提供位置、速度、航向及姿态等信息,是载机及弹体定位定向的关键设备。惯导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承受来自载机或弹体的各向冲击及震动,这些环境不但影响惯导装置的定位定向精度,而且会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为了提供良好的动态工作环境,减少震动带来的器件破坏,保证光纤惯导在飞行过程中稳定工作,电路设计需要联合减振一同设计。
现有采取的方式,一般多采用在重要元器件的位置填充胶或者将PCB板固定位置增加弹簧或者非金属材料缓冲装置。此类安装方式的缺陷是板上面填充胶不利于电源模块或有源器件散热,同时在高温条件下,会引起热应力,降低器件正常工作性能。而使用弹簧或者非金属材料,不仅制造成本高,增大了结构空间,装配复杂,不符合惯导装置小型化、轻量化的设计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减振结构的惯导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采用填充结构胶或弹簧带来的散热困难或装配复杂、结构空间大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减振结构的惯导装置,包括底座以及安装在底座上的惯性传感器组件、电路板组件和减振组件,所述惯性传感器组件包括惯性传感器和框架,所述惯性传感器固定在框架上;所述减振组件至少包括两组减振部件,所述减振部件分别用于对惯性传感器组件进行减振,每组所述减振部件包括内套筒、限位片、固定件和两组减振件,所述框架上设有用于安装减震部件的安装支耳,所述安装支耳与所述减震部件一一对应;所述安装支耳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内套筒的截面为T型结构,所述内套筒的竖直段穿过所述安装孔,所述内套筒的水平段置于所述底座上;两组所述减振件均套设在所述内套筒的竖直侧并且位于安装支耳的两侧,位于安装支耳一侧的所述减振件与所述内套筒的水平段接触;所述限位片能够盖合在内套筒竖直段的端部,所述限位片与位于安装支耳另一侧的所述减振件接触;所述固定件用于将减振组件和底座固定。
进一步,还包括插接件组件,所述插接件组件包括插接件和连接板,所述插接件固定在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进一步,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和若干间隔柱,若干所述间隔柱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底座或框架上,若干所述间隔柱的上端固定所述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底座和框架的上方。
进一步,所述电路板组件设有两组,所述减振部件和安装支耳分别设有四组,四组所述安装支耳分别位于框架四个角的位置。
进一步,还包括外罩,所述外罩罩在所述惯性传感器组件、电路板组件和减振组件的外部,所述外罩与底座固定。
进一步,所述减振件采用T型的减振垫,所述减振垫的竖直端能够插入安装孔内。
进一步,所述内套筒与限位片接触的一侧设有阶梯沉孔,所述限位片的中部设有能够与安装孔正对的通孔。
进一步,所述固定件采用螺钉。
进一步,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固定在底板上的至少两个支座,所述支座与减振部件一一对应;所述固定件将所述减振部件与所述支座固定,所述框架底部与减振组件底部之间的距离小于减振组件与底板之间的距离;所述间隔柱固定在支座上。
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①减振组件能够对框架和框架上的惯性传感器进行减振,防止由于振动造成惯性传感器的损坏。②设置外罩,能够对外罩内的部件进行一定的保护。③本技术方案采用内部减振,便于装置的安装。④将电路板安装在底板和框架的上方,使得装置内部的空间得以充分利用,并且还使得装置的外形尺寸减小。⑤本技术方案中的减振部件仅对框架和惯性传感器进行减振,因此减振部件的尺寸较小,充分利用了设备内部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减振结构的惯导装置的外部立体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图4为图2的俯视图;
图5为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6为图5中内部结构的主视图;
图7为图6中内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8为图6中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9为图5中惯性传感器组件与减振组件装配后减振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10为图5中去掉电路板组件的立体图;
图11为框架的立体图;
图12为底座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外罩1、底板2、连接板3、插接件4、支座5、框架6、第一电路板7、第一间隔柱8、第二间隔柱9、安装支耳10、内套筒11、减振垫12、限位片 13、减振部件14、第二电路板1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12所示:一种具有减振结构的惯导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底座、外罩1、插接件组件、惯性传感器组件、电路板组件和减振组件。如图12所示,底座包括底板2和四个固定在底板2上的支座5。外罩1罩在惯性传感器组件、电路板组件和减振组件的外部,外罩1与底板2通过螺钉固定。如图5-8所示,每组惯性传感器组件包括惯性传感器和框架6,框架6如图11所示。惯性传感器固定在框架6上,惯性传感器包括3个加速度计和2个陀螺仪。每组减振组件包括四组减振部件14。如图9所示,每组减振部件14 包括内套筒11、限位片13、固定件16和两组减振件,框架6的四个角的位置均设有安装支耳10,安装支耳10、减震部件14和支座5一一对应。安装支耳10上设有竖向的安装孔,内套筒11的截面为T型结构,内套筒11的竖直段穿过安装孔,内套筒11的水平段置于支座5上;两组减振件均套设在内套筒11的竖直侧并且位于安装支耳10的上下两侧,减振件采用T型的减振垫12,减振垫12的竖直端能够插入安装孔内,位于安装支耳10下侧的减振件与内套筒11的水平段接触;内套筒11的竖直段的端部设有阶梯沉孔,限位片13能够盖合在内套筒11竖直段的端部;限位片13的中部设有能够与安装孔正对的通孔,限位片13 与位于安装支耳10上侧的减振件的上侧接触;如图5所示,支座5上设有固定孔,固定孔能够与安装孔正对,固定件16用于将减振组件和支座5固定,固定件采用螺钉。框架6底部与减振组件底部之间的距离小于减振组件与底板2之间的距离。
如图1-4所示,外罩1的侧面设有用于安装插接件组件的开口,底板2上也设有对应的开槽;插接件组件包括插接件4和连接板3,插接件4通过螺钉固定在连接板3上,连接板 3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在外罩1的开口处,连接板3的另一侧通过螺钉固定在底板2的开槽位置。
如图5所示,电路板组件设有两组,一组电路板组件包括第一电路板7和若干第一间隔柱8,另一组电路板组件包括第二电路板15和若干第二间隔柱9,第一间隔柱8的下端固定在支座5上,第一间隔柱8的上端通过螺钉固定第一电路板7,第二间隔柱9的下端固定在框架6上,第二间隔柱9的上端通过螺钉固定第二电路板15;第一电路板7和第二电路板 15位于底座和框架6的上方。
安装过程如下:
先将惯性传感器安装在框架6上,然后在框架6的四个安装支耳10分别安装减震部件 14,具体地:将两个减振垫12的竖直端分别插入到安装孔的上下两侧,减振垫12的竖直端与安装孔的内壁之间产生摩擦力,从而使得减振垫12不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脱离。然后将内套筒11的竖直段依次穿过下侧的减振垫12、上侧的减振垫12,直至内套筒11的水平段与下侧的减振垫12接触,内套筒11的竖直端的阶梯沉孔穿出上侧的减振垫12,限位片13盖合在阶梯沉孔上,并且限位片13的内侧与上侧的减振垫12接触。
将框架6搬至底座上,具体地,将安装在安装支耳10上的减振部件14放置在对应的支座5上,使得安装支耳10上的安装孔与内套筒11的通孔正对;使用螺钉依次穿过限位片13、内套筒11和支座5上的固定孔,从而将减振部件14、安装支耳10和支座5固定。在支座5上方的第一间隔柱8上使用螺钉安装第一电路板7,框架6上方的第二间隔柱9使用螺钉安装第二电路板15。然后将外罩1固定底板2上,将插接件4使用螺钉固定在连接板3上,然后将连接板3固定在底板2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9)

1.一种具有减振结构的惯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以及安装在底座上的惯性传感器组件、电路板组件和减振组件,所述惯性传感器组件包括惯性传感器和框架,所述惯性传感器固定在框架上;所述减振组件至少包括两组减振部件,所述减振部件分别用于对惯性传感器组件进行减振,每组所述减振部件包括内套筒、限位片、固定件和两组减振件,所述框架上设有用于安装减震部件的安装支耳,所述安装支耳与所述减震部件一一对应;所述安装支耳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内套筒的截面为T型结构,所述内套筒的竖直段穿过所述安装孔,所述内套筒的水平段置于所述底座上;两组所述减振件均套设在所述内套筒的竖直侧并且位于安装支耳的两侧,位于安装支耳一侧的所述减振件与所述内套筒的水平段接触;所述限位片能够盖合在内套筒竖直段的端部,所述限位片与位于安装支耳另一侧的所述减振件接触;所述固定件用于将减振组件和底座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振结构的惯导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接件组件,所述插接件组件包括插接件和连接板,所述插接件固定在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振结构的惯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和若干间隔柱,若干所述间隔柱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底座或框架上,若干所述间隔柱的上端固定所述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底座和框架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振结构的惯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组件设有两组,所述减振部件和安装支耳分别设有四组,四组所述安装支耳分别位于框架四个角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振结构的惯导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罩,所述外罩罩在所述惯性传感器组件、电路板组件和减振组件的外部,所述外罩与底座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振结构的惯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件采用T型的减振垫,所述减振垫的竖直端能够插入安装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振结构的惯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与限位片接触的一侧设有阶梯沉孔,所述限位片的中部设有能够与安装孔正对的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振结构的惯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采用螺钉。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减振结构的惯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固定在底板上的至少两个支座,所述支座与减振部件一一对应;所述固定件将所述减振部件与所述支座固定,所述框架底部与减振组件底部之间的距离小于减振组件与底板之间的距离;所述间隔柱固定在支座上。
CN202120812227.1U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具有减振结构的惯导装置 Active CN2148521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12227.1U CN214852151U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具有减振结构的惯导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12227.1U CN214852151U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具有减振结构的惯导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52151U true CN214852151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765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12227.1U Active CN214852151U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具有减振结构的惯导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521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36164B (zh) 一种用于高精度捷联系统的光纤陀螺imu组合
CN109186600B (zh) 一种激光陀螺捷联惯导
CN108168535B (zh) 一种用于运载火箭光纤速率陀螺的四点减振系统
CN205333080U (zh) 一种高精度光纤捷联惯导系统
CN214852151U (zh) 一种具有减振结构的惯导装置
CN210344130U (zh) 一种拼装式四滚珠隔震平台
CN109631882B (zh) 一种基于减震系统的高可靠电路
CN204802095U (zh) 减震结构、具有减震功能的惯性测量结构和飞行器
CN107949193B (zh) 具有减震结构的安装外壳及全贴合液晶显示仪表
CN106705960B (zh) 一种惯性测量单元的减振支架
CN211317329U (zh) 一种旋转弹惯性测量系统
CN210143052U (zh) 增强双目立体视觉装置跌落性能的结构
CN211378564U (zh) 一种具有抗震结构的平衡车pcb电路板
CN213482781U (zh) 一种计算机硬盘防震保护装置
CN209843253U (zh) 一种计算机硬盘防震保护装置
CN111156993A (zh) 一种轻小型激光陀螺捷联惯组结构
CN218646329U (zh) 一种光纤惯导结构
CN218994371U (zh) 一种小型化仪表组合体
CN221008122U (zh) 一种控制器的试验装置
CN218349514U (zh) 一种新型光纤惯导结构
CN114637158B (zh) 机芯组件
CN213067623U (zh) 一种用于飞行器的导航舱
CN210719197U (zh) 一种新型光纤惯导结构
CN213937857U (zh) 一种三向等频率减振器
CN219573088U (zh) 一种光纤惯导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