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51757U - 入耳式耳机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入耳式耳机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51757U
CN214851757U CN202121015945.2U CN202121015945U CN214851757U CN 214851757 U CN214851757 U CN 214851757U CN 202121015945 U CN202121015945 U CN 202121015945U CN 214851757 U CN214851757 U CN 2148517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
earphone
sensor
electromagnetic coil
headph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1594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会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1594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517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517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517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入耳式耳机及电子设备,包括:耳机主体和耳塞套;所述耳机主体内设置有电磁线圈,所述耳塞套套设于所述耳机主体上,用于与外耳道接触;其中,所述耳塞套包括柔性包覆件和密封在所述柔性包覆件内的形变液体;所述形变液体处于所述电磁线圈的电磁环境中,在所述电磁线圈断电的情况下,所述形变液体为液态;在所述电磁线圈通电的情况下,所述形变液体为固态。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入耳式耳机,能够自动适应不同的耳道结构,这种入耳式耳机使用佩戴时无需区分左右耳,具有通用性,佩戴便利性得到提高。

Description

入耳式耳机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耳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入耳式耳机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为了避免环境噪音的干扰或打扰到别人,在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播放音频时,越来越多的用户倾向于使用耳机播放音频。
目前市面上所提供的入耳式耳机均以左耳机和右耳机成对的组合售卖使用,左耳机输出左声道信号,右耳机输出右声道信号,左耳机的结构造型仅能适应左耳结构,右耳机的结构造型仅能适应右耳结构,
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当用户使用时,必须将左耳机和右耳机分别正确地佩戴在左右耳朵内,才能正常使用,如果选择错误,必须交换调整,因此,现有这种区分左右耳的入耳式耳机降低了用户的佩戴便利性,不具备通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入耳式耳机和电子设备,至少解决入耳式耳机佩戴便利性差,不具备通用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入耳式耳机,包括:耳机主体和耳塞套;
所述耳机主体内设置有电磁线圈,所述耳塞套套设于所述耳机主体上,用于与外耳道接触;其中,所述耳塞套包括柔性包覆件和密封在所述柔性包覆件内的形变液体;
所述形变液体处于所述电磁线圈的电磁环境中,在所述电磁线圈断电的情况下,所述形变液体为液态;在所述电磁线圈通电的情况下,所述形变液体为固态。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电子设备主机;
耳机,所述耳机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所述的入耳式耳机。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入耳式耳机,该入耳式耳机包括耳机主体和耳塞套。耳塞套包括柔性包覆件和密封在柔性包覆件内的形变液体。该形变液体可在耳机主体内电磁线圈的电磁环境的影响下,形态发生变化,可以在固态和液态之间切换。在电磁线圈断电时,形变液体为液态,在电磁线圈通电时,形变液体为固态。从而能够自动适应不同的耳道结构,这种入耳式耳机使用佩戴时无需区分左右耳,具有通用性,佩戴便利性得到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入耳式耳机的一种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入耳式耳机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3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入耳式耳机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入耳式耳机的另一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耳机主体,11-耳塞套,12-第一传感器,13-第二传感器,101-第一壳体, 102-第二壳体,103-发声单元,104连接轴,111-柔性包覆件,112-形变液体, 1041导音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入耳式耳机和电子设备。
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一种入耳式耳机,包括:耳机主体10和耳塞套11;
所述耳机主体10内设置有电磁线圈,所述耳塞套11套设于所述耳机主体10上,用于与外耳道接触;其中,所述耳塞套11包括柔性包覆件111 和密封在所述柔性包覆件111内的形变液体112;
所述形变液体112处于所述电磁线圈的电磁环境中,在所述电磁线圈断电的情况下,所述形变液体112为液态;在所述电磁线圈通电的情况下,所述形变液体112为固态。
具体而言,如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入耳式耳机包括耳机主体10和耳塞套11,耳机主体10为用于容纳电声器件以及电池的结构,耳塞套11则在佩戴时与外耳道接触,形成密闭的空腔,保证音效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耳塞套11包括柔性包覆件111和密封在柔性包覆件111内的形变液体112。需要说明的是,柔性包覆件111即利用弹性较好的材质制成的柔软的可拉伸变形的包覆件,其形状体积大小可以发生变化。密封填充在柔性包覆件111内部的形变液体112可以在电场或磁场环境的作用下,其形态发生变化。为了控制形变液体112的形态,可以在耳机主体10内设置电磁线圈,使得形变液体112处于电磁线圈的电磁环境中,随着电磁场强度的变化,形变液体112的形态在固态和液态之间切换。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形变液体112是一种粘度特性可随电磁场强度的增强而变大的材料。因此,当电磁线圈断电时,电磁线圈所产生的电场或磁场为零,此时,形变液体112的粘度较低,流动性较好,可以呈现液态。当电磁线圈通电时,电磁线圈所产生的电场或磁场增强,此时,形变液体112的粘度较高,流动性变弱,可以呈现固态。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和图2的示意,当形变液体112的形态为液态时,耳塞套11较为柔软,可以随意挤压变形,可以自动适应左耳或右耳的结构,如图2和图4的示意,当耳机佩戴至左耳或右耳内时,改变电磁环境,使形变液体112的形态变为固态,此时,在左耳或右耳耳道的约束下,耳塞套 11即固化为与左耳或右耳耳道相适配的结构造型,因此,这种入耳式耳机无需区分左右耳,左右耳均可佩戴。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入耳式耳机,该入耳式耳机包括耳机主体和耳塞套。耳塞套包括柔性包覆件和密封在柔性包覆件内的形变液体。该形变液体可在耳机主体内电磁线圈的电磁环境的影响下,形态发生变化,可以在固态和液态之间切换。在电磁线圈断电时,形变液体为液态,在电磁线圈通电时,形变液体为固态。从而能够自动适应不同的耳道结构,这种入耳式耳机使用佩戴时无需区分左右耳,具有通用性,佩戴便利性得到提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参照图5和图6,所述耳机主体10上的第一位置设置有第一传感器12,所述耳机主体10上的第二位置设置有第一传感器13;
其中,当所述入耳式耳机佩戴于左耳时,所述第一位置与左耳耳廓接触;当所述入耳式耳机佩戴于右耳时,所述第二位置与右耳耳廓接触。
所述耳机主体10内设置有处理器,所述第一传感器12和所述第一传感器 13均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
在所述第一传感器12或所述第一传感器13的触发下,所述处理器用于输出左声道信号或右声道信号。
可选地,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5和图6所示,还可在耳机主体10上两个不同的位置各自设置第一传感器12和第一传感器13,第一传感器12设置于第一位置,第一传感器13设置于第二位置。如图5的示意,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可以为耳机主体10背面中心线两侧镜像对称的两个位置,耳机主体10背面即佩戴状态时与耳道相对的一面,可以为平面或者曲面。结合图示及佩戴方式,可以理解的是,当该入耳式耳机佩戴于左耳时,第一位置与左耳耳廓接触;当该入耳式耳机佩戴于右耳时,第二位置与右耳耳廓接触。
同时,还将第一传感器12和第一传感器13均与耳机主体10内的处理器电连接。当第一位置的第一传感器12或者第二位置的第一传感器13受到触发时,可以向处理器发送信号,识别出该入耳式耳机当前是佩戴于左耳还是右耳内,由处理器控制输出左声道信号或右声道信号,以保证音频输出效果。尤其当双耳同时佩戴时,可以满足立体声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第一传感器12和/或所述第一传感器13包括压力传感器或光线传感器。
可选地,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所使用的第一传感器12和第一传感器13,可以使用压力传感器或光线传感器。若使用压力传感器,可将压力传感器固定在耳机主体10表面,使其可以接触到耳道皮肤,可以通过监测与耳道的压力变化判断处于何种佩戴状态,例如,当第一位置的第一传感器12监测到压力大于零,第二位置的第一传感器13监测到压力为零时,表明耳机处于佩戴在左耳的状态。当第一位置的第一传感器12监测到压力为零,第二位置的第一传感器13监测到压力大于零时,表明耳机处于佩戴在右耳的状态。
若使用光线传感器,可将光线传感器安装在耳机主体10,在耳机主体10 上开设透光的通孔或设置透明的通光结构,可以通过监测光线的变化判断处于何种佩戴状态,例如,当第一位置的第一传感器12监测到环境光线变暗,第二位置的第一传感器13监测到环境光线无变化时,表明耳机处于佩戴在左耳的状态。当第一位置的第一传感器12监测到环境光线无变化零,第二位置的第一传感器13监测到环境光线变暗时,表明耳机处于佩戴在右耳的状态。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技术人员可根据产品结构尺寸要求及监测性能要求灵活地选择使用压力传感器或光线传感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耳机主体10内设置有自动开关;
所述第一传感器12和所述第一传感器13均与所述自动开关电连接,所述自动开关连接在所述电磁线圈的供电电路中,控制所述电磁线圈通电或者断电。
可选地,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耳机主体10内设置有自动开关,该自动开关连接在电磁线圈的供电电路中,控制电磁线圈通电或者断电。示例性地,自动开关可以使用尺寸较小的微型继电器装置。当自动开关处于导通状态时,可以使电磁线圈通电,产生较强的电磁场,当自动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时,可以使电磁线圈断电,产生较弱的电磁场。将自动开关与第一传感器12和第一传感器13同时连接在一起,可在监测到处于佩戴状态时,自动控制自动开关的通断,从而,可向形变液体112提供自动变化的电磁场环境,无需手动操作,提高了耳机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耳机主体10上还设置有生物识别传感器;
所述生物识别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用于监测所述入耳式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
可选地,一种实施方式中,为了避免第一传感器12和第一传感器13对于状态的误判,导致形变液体112随意变形,还可在耳机主体10上设置生物识别传感器,结合生物识别传感器准确地判断该入耳式耳机是否与人耳朵接触佩戴。例如,可以使用微型的血糖监测模组监测耳机是否与活体细胞接触。可以理解的是,生物识别传感器不限于血糖监测模组一种类型,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耳机主体10上设置有电源按键;
所述电源按键连接在所述电磁线圈的供电电路中,控制所述电磁线圈通电或者断电。
可选地,一种实施方式中,除了提供自动化的方案,使电磁线圈通电或断电,当然,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在耳机主体10上设置电源按键,比如物理按键或压感按键等,通过用户的手动操作使电磁线圈通电或者断电,可以满足用户的主动操控需求,确保耳机的使用可控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形变液体112为电流变液体或磁流变液体。
可选地,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所使用的形变液体112可以为电流变液体或磁流变液体。
当形变液体112为电流变液体时,在电磁线圈断电,电场为零时,形变液体112为液态,可以自由佩戴,佩戴后,使电磁线圈通电,电场变强,形变液体112变为固态,形状结构与对应的耳道结构适应。
当形变液体112为磁流变液体时,磁流变液体在电磁线圈断电时磁场为零的环境中为低粘度的液态,在电磁线圈通电时磁场较强的环境中为高粘度的固态。可以使耳机在佩戴前电磁线圈处于断电状态,形变液体112为液态,可以自由佩戴,佩戴后,使电磁线圈通电,磁场变强,形变液体112变为固态,形状结构与对应的耳道结构适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柔性包覆件为硅胶包覆件。
可选地,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柔性包覆件可以使用亲肤材质、毒害作用较弱且环保性能优异的硅胶制作为硅胶包覆件,并且硅胶本身具有良好的弹性,可以自由变形适应不同耳道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参照图2或图4,所述耳机主体10包括第一壳体101、第二壳体102和发声单元103;
所述第一壳体101和所述第二壳体102相对连接,形成耳机内腔;其中,所述第一壳体101沿背离所述第二壳体102的方向延伸设置有连接轴104,所述连接轴104开设有与所述耳机内腔连通的导音通道1041;
所述发声单元103设置于所述耳机内腔中,所述发声单元103的振膜朝向所述导音通道1041;
所述耳塞套11套设于所述连接轴104上。
可选地,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或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耳机主体 10可以包括第一壳体101、第二壳体102和发声单元103。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可以为注塑件或者金属材质的壳体,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 102可以通过卡扣、螺钉、粘接等方式连接,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 连接后,内部形成中空的耳机内腔,发声单元103可以安装固定在耳机内腔中,发声单元103可以是动圈式或动铁式发声单元。可以理解的是,该耳机内腔还可以用于容纳电路板以及电池等其它电子元器件。如图4的示意,第一壳体101沿背离第二壳体102的方向延伸设置有连接轴104,该连接轴104 开设有与耳机内腔连通的导音通道1041,可以将发声单元103发出的声音从导音通道1041向外输出,耳塞套11套设于连接轴104上,耳塞套11可以利用自身的弹性套设安装,实现可拆卸连接,同时,还可以在耳塞套11以及连接轴104上设置互相配合的凸台和凹槽,以实现连接后的限位,可以防止耳塞套11的松动脱落。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电子设备主机;
耳机,所述耳机为根据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入耳式耳机。
具体而言,可将上述的入耳式耳机与各种具备游戏娱乐功能的电子设备主机配套使用,从而组成一种全新的电子设备套装。用户在使用这种电子设备时,使用附带的入耳式耳机播放音频时,无需区分左右耳分别选择佩戴,使用便利性得到提升。
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入耳式耳机与所述电子设备主机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
可选地,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入耳式耳机可以通过蓝牙协议与电子设备主机进行无线连接,以传输音频数据。此外,也可以利用入耳式耳机上的连接接口实现与电子设备主机的有线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入耳式耳机以及电子设备的其他构成,例如手机、带有游戏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以及平板电脑等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主体和耳塞套;
所述耳机主体内设置有电磁线圈,所述耳塞套套设于所述耳机主体上,用于与外耳道接触;其中,所述耳塞套包括柔性包覆件和密封在所述柔性包覆件内的形变液体;
所述形变液体处于所述电磁线圈的电磁环境中,在所述电磁线圈断电的情况下,所述形变液体为液态;在所述电磁线圈通电的情况下,所述形变液体为固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主体上的第一位置设置有第一传感器,所述耳机主体上的第二位置设置有第二传感器;
其中,当所述入耳式耳机佩戴于左耳时,所述第一位置与左耳耳廓接触;当所述入耳式耳机佩戴于右耳时,所述第二位置与右耳耳廓接触;
所述耳机主体内设置有处理器,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均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
在所述第一传感器或所述第二传感器的触发下,所述处理器用于输出左声道信号或右声道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或所述第二传感器包括压力传感器或光线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主体内设置有自动开关;
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均与所述自动开关电连接,所述自动开关连接在所述电磁线圈的供电电路中,控制所述电磁线圈通电或者断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主体上还设置有生物识别传感器;
所述生物识别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用于监测所述入耳式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主体上设置有电源按键;
所述电源按键连接在所述电磁线圈的供电电路中,控制所述电磁线圈通电或者断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液体为电流变液体或磁流变液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包覆件为硅胶包覆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主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发声单元;
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对连接,形成耳机内腔;其中,所述第一壳体沿背离所述第二壳体的方向延伸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开设有与所述耳机内腔连通的导音通道;
所述发声单元设置于所述耳机内腔中,所述发声单元的振膜朝向所述导音通道;
所述耳塞套套设于所述连接轴上。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子设备主机;
耳机,所述耳机为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入耳式耳机。
CN202121015945.2U 2021-05-12 2021-05-12 入耳式耳机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2148517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15945.2U CN214851757U (zh) 2021-05-12 2021-05-12 入耳式耳机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15945.2U CN214851757U (zh) 2021-05-12 2021-05-12 入耳式耳机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51757U true CN214851757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773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15945.2U Active CN214851757U (zh) 2021-05-12 2021-05-12 入耳式耳机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517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98061A1 (zh) * 2021-11-30 2023-06-08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耳套结构及耳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98061A1 (zh) * 2021-11-30 2023-06-08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耳套结构及耳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41169B (zh) 具有光学传感器的耳机设备
US11503394B2 (en) TWS bone conduction earphone
US20170295421A1 (en) Wireless earphone set
US11317186B2 (en) In-ear headphone
US20220369017A1 (en) Sound output device
CN116647777A (zh) 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
CN214851757U (zh) 入耳式耳机和电子设备
CN112188336A (zh) 耳机麦克风
US20230276156A1 (en) Sound output device
EP3413581B1 (en) Sound output device
US20190174216A1 (en) Sound output apparatus
CN211406247U (zh) 一种半入耳式耳机
JP2013115799A (ja) 耳掛け型補聴器
CN108156547B (zh) 一种tws耳机
JP6500257B1 (ja) 音響装置
JP2017135446A (ja) 送受話装置
CN217116399U (zh) 助听器
CN218103449U (zh) 耳机头及无线耳机
CN212909964U (zh) 后挂式耳机
CN117135517B (zh) 一种耳机
CN215300873U (zh) 一种长时间佩戴无痛感耳机
CN211630350U (zh) 多功能蓝牙耳机
CN218213672U (zh) 一种智能眼镜
CN217283328U (zh) 骨传导耳机
CN221633928U (zh) 一种佩戴舒适的开放式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