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13672U - 一种智能眼镜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眼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13672U
CN218213672U CN202221925835.4U CN202221925835U CN218213672U CN 218213672 U CN218213672 U CN 218213672U CN 202221925835 U CN202221925835 U CN 202221925835U CN 218213672 U CN218213672 U CN 2182136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cavity
hole
sound generating
generating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2583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金宝
赵金强
赵忠梅
倪进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ony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ony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ony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ony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2583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136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136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136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智能眼镜,通过在发声元件所在的第一腔体内分别开设有出音孔和泄压孔,出音孔与发声元件紧密连接,二者之间形成一音道,发声元件发出的声音通过音道发送到发声元件所在第一腔体外。在发生发声元件所在的第一腔体内分别开设泄压孔,且泄压孔与发声元件不连接,即第一腔体与外界是连通的,发声元件在第一腔体内震动产生的气流能沿着泄压孔输送到外界,因此就能消除气流压力,进而消除因气流压力导致的发声元件的振膜变形现象,因此,就能消除播放的声音嘈杂的现象,改善智能眼镜播放的声音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眼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眼镜,属于电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日益多样化,智能眼镜开始逐渐流行。很多智能眼镜都具有声音播放功能,但现有具备声音播放功能的智能眼镜通常都存在播放的声音嘈杂的问题,其原因在于发声元件在腔室内震动时会产生气流压力,导致发声元件的振膜变形,导致播放的声音嘈杂。
因此,寻找一种能防止发声元件的振膜受到气流压力的影响,导致发声元件发出的声音嘈杂的智能眼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眼镜,能解决现有的智能眼镜的发声元件在腔室内震动时会产生气流压力,导致发声元件的振膜变形,进而导致播放的声音嘈杂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提供的一个方案为:一种智能眼镜,包括:
眼镜主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开设有第一腔体,所述壳体开设有出音孔和泄压孔,所述出音孔与所述泄压孔均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
发声元件,容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内,与所述出音孔之间连接形成一音道,且不与所述泄压孔连接。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所述智能眼镜还包括传导元件,所述传导元件的一端与所述发声元件连接。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所述壳体内还开设有第二腔体和低音孔,所述低音孔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传导元件的另一端容置在所述第二腔体内。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所述壳体在朝向所述第二腔体的一侧开设有容置槽,所述低音孔贯穿所述容置槽;所述智能眼镜还包括被动辐射体,所述被动辐射体设置在所述容置槽内。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所述智能眼镜还包括控制按键,所述控制按键与所述发声元件连接。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所述壳体上端还开设有按键孔,所述控制按键通过所述按键孔与所述发声元件连接。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所述壳体开设有第三腔体,所述智能眼镜还包括配重块,所述配重块容置在所述第三腔体内。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所述第一腔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中部,所述第二腔体设置在所述壳体靠近镜框的一端,所述第三腔体设置在所述壳体远离镜框的一端。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所述壳体设置有第一面,所述出音孔设置在所述第一面上。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所述泄压孔设置在所述第一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在发声元件所在的第一腔体内分别开设有出音孔和泄压孔,出音孔与发声元件紧密连接,二者之间形成一音道,发声元件发出的声音通过音道发送到发声元件所在第一腔体外。在发生发声元件所在的第一腔体内分别开设泄压孔,且泄压孔与发声元件不连接,即第一腔体与外界是连通的,发声元件在第一腔体内震动产生的气流能沿着泄压孔输送到外界,因此就能消除气流压力,进而消除因气流压力导致的发声元件的振膜变形现象,因此,就能消除播放的声音嘈杂的现象,改善智能眼镜播放的声音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眼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智能眼镜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智能眼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智能眼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智能眼镜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智能眼镜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壳体;11、第一腔体、12、出音孔;13、泄压孔;14、第二腔体;15、低音孔;16、容置槽;17、按键孔;18、第三腔体;2、发声元件;3、传导元件;4、被动辐射体;5、控制按键;6、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设置在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部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
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在现有具备声音播放功能的智能眼镜中,通常都存在播放的声音嘈杂的问题,其原因在于发声元件在腔室内震动时会产生气流压力,导致发声元件的振膜变形,导致播放的声音嘈杂。
如图1、图2、图3、图6所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眼镜,包括:
眼镜主体,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开设有第一腔体11,所述壳体1开设有出音孔12和泄压孔13,所述出音孔12与所述泄压孔13均与所述第一腔体11连通;
发声元件2,容置在所述第一腔体11内,与所述出音孔12之间连接形成一音道,且不与所述泄压孔13连接。
值得注意的是,眼镜主体包括镜框、镜腿等结构,壳体1为形成镜腿的壳体1,由两部分组成,图1所示为右镜腿的部分结构爆炸图。第一腔体11设置在镜腿中部,这个位置距离人耳较近,声音效果较好。壳体1内开设有第一腔体11,第一腔体11内容置有发声元件2。如图2所示,在第一腔体11下面的壳体1底部开设有出音孔12和泄压孔13。出音孔12与发声元件2紧密连接,发声元件2的出音口容置在壳体1的出音孔12内,且发声元件2的出音口与出音孔12的形状相适配,发声元件2容置在所述第一腔体11内,与出音孔12之间连接形成一音道,声音从音道发送到第一腔体11外,同时发声元件2与出音孔12之间没有空隙,不会出现漏音等现象。第一腔体11内除了发声元件2外,还有大量的空隙,因此会因为发声元件2的振膜震动而形成气流压力。而泄压孔13与发声元件2没有连接在一起,即泄压孔13将第一腔体11与外界连接,使得第一腔体11内因为发声元件2的振膜震动而形成气流沿着泄压孔13输送到外界,因此就能消除气流压力,进而消除因气流压力导致的发声元件2的振膜变形现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在发声元件2所在的第一腔体11内分别开设有出音孔12和泄压孔13,出音孔12与发声元件2紧密连接,二者之间形成一音道,发声元件2发出的声音通过音道发送到发声元件2所在第一腔体11外。在发生发声元件2所在的第一腔体11内分别开设泄压孔13,且泄压孔13与发声元件2不连接,即第一腔体11与外界是连通的,发声元件2在第一腔体11内震动产生的气流能沿着泄压孔13输送到外界,因此就能消除气流压力,进而消除因气流压力导致的发声元件2的振膜变形现象,因此,就能消除播放的声音嘈杂的现象,改善智能眼镜播放的声音质量。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眼镜还包括传导元件3,所述传导元件3的一端与所述发声元件2连接。
值得注意的是,传导元件3的一端与第一腔体11内的发声元件2连接,当发声元件2震动时,与之连接的传导元件3可以将发声元件2的声音传递到传导元件3的另一端。如果在传导元件3的另一端也设置一个腔体,则可以将声音传导到该腔体。传导元件3应为良好的传播声音的固体介质,如金属片等。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内还开设有第二腔体14和低音孔15,所述低音孔15与所述第二腔体14连通,所述传导元件3的另一端容置在所述第二腔体14内。
值得注意的是,传导元件3的一端与第一腔体11内的发声元件2连接,当发声元件2震动时,与之连接的传导元件3可以将发声元件2的声音传递到传导元件3的另一端。如图3所示,壳体1内还开设有第二腔体14,传导元件3的另一端容置在第二腔体14内,发声元件2的声音通过传导元件3传导到第二腔体14。第二腔体14设置在靠近镜框的位置,在第二腔体14内开设有低音孔15,低音孔15将第二腔体14与外界连通,此时第二腔体14内的声音经过多次反射混合,最终通过低音孔15发送到外界,传入人耳,此时人耳听到的声音就非常浑厚,低音效果较好。
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在朝向所述第二腔体14的一侧开设有容置槽16,所述低音孔15贯穿所述容置槽16;所述智能眼镜还包括被动辐射体4,所述被动辐射体4设置在所述容置槽16内。
值得注意的是,在壳体1在朝向第二腔体14的一侧开设有容置槽16,且容置槽16设置在低音孔15四周,低音孔15贯穿容置槽16。被动辐射体4容置在容置槽16内,第二腔体14内的声音通过内部的空气流动,推动被动辐射体4振动再推动第二腔体14外的空气流动,第二腔体14内的声音经过低音孔15及被动辐射体4的混合,再进入人耳以此增强低音效果。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眼镜还包括控制按键5,所述控制按键5与所述发声元件2连接。
值得注意的是,用户经常需要对智能眼镜的发声元件2发出的声音大小进行调节,可以通过手机调节,但这样还需要打开手机上并进行操作,操作略显繁琐。因此本申请通过控制按键5与发声元件2连接,通过控制按键5控制发声元件2,例如用户按下控制按键5控制发声元件2增大或减少声音、停止音乐的播放、接打电话等。通过控制按键5与发声元件2连接,既提供了对发声元件2的多种控制方式,又使控制过程更加简单快速。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上端还开设有按键孔17,所述控制按键5通过所述按键孔17与所述发声元件2连接。
值得注意的是,在壳体1上端开设按键孔17,控制按键5通过按键孔17与发声元件2连接。将按键孔17设置在壳体1上端,与大部分用户的使用习惯相吻合,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且按键孔17对控制按键5也能起到保护的作用。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开设有第三腔体18,所述智能眼镜还包括配重块6,所述配重块6容置在所述第三腔体18内。
值得注意的是,在壳体1内开设第三腔体18,第三腔体18位于镜腿的尾部,即远离镜框的一端。在第三腔体18内容置有配重块6。智能眼镜由于有各种电子元件,且大部分电子元件设置在镜框附近,因此镜框端重量大,镜腿尾部重量小,导致智能眼镜不平衡,容易向前移,影响使用体验。因此本申请在位于镜腿尾部的第三腔体18内设置配重块6,来平衡智能眼镜整体的重量,是智能眼镜的重心在眼镜中间部分,不容易向前移,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腔体11设置在所述壳体1中部,所述第二腔体14设置在所述壳体1靠近镜框的一端,所述第三腔体18设置在所述壳体1远离镜框的一端。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腔体11设置在镜腿中部,这个位置距离人耳较近,声音效果较好。第二腔体14设置在靠近镜框的位置,第三腔体18位于镜腿的尾部,即远离镜框的一端。智能眼镜由于有各种电子元件,且大部分电子元件设置在镜框附近,因此镜框端重量大,镜腿尾部重量小,导致智能眼镜不平衡,容易向前移,影响使用体验。因此本申请在位于镜腿尾部的第三腔体18内设置配重块6,来平衡智能眼镜整体的重量,是智能眼镜的重心在眼镜中间部分,不容易向前移,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设置有第一面,所述出音孔12设置在所述第一面上。
值得注意的是,图6为智能眼镜处于佩戴状态时从下往上看的仰视图,第一面为:当用户佩戴上智能眼镜后,镜腿朝向地面的一面,也是与用户耳朵接触的那一个面,即壳体下侧,在图6中能看到的有出音孔12的面即为第一面。将出音孔12设置在壳体1下侧,使发声元件2发出的声音更靠近人耳,提高声音传播的效果。
如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泄压孔13设置在所述第一面上。
值得注意的是,同上一个实施例,将泄压孔13设置在壳体1下侧,受到发声元件2形状的影响,第一腔体11的下侧距离发声元件2较远,能更好地将气流输送到外界。
当然,以上元件与结构也可以设置在左侧镜腿,亦或是左侧镜腿和右侧镜腿对称设置有以上元件与结构。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智能眼镜,其特征在于,包括:
眼镜主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开设有第一腔体,所述壳体开设有出音孔和泄压孔,所述出音孔与所述泄压孔均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
发声元件,容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内,与所述出音孔之间连接形成一音道,且不与所述泄压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眼镜还包括传导元件,所述传导元件的一端与所述发声元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开设有第二腔体和低音孔,所述低音孔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传导元件的另一端容置在所述第二腔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在朝向所述第二腔体的一侧开设有容置槽,所述低音孔贯穿所述容置槽;所述智能眼镜还包括被动辐射体,所述被动辐射体设置在所述容置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眼镜还包括控制按键,所述控制按键与所述发声元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端还开设有按键孔,所述控制按键通过所述按键孔与所述发声元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开设有第三腔体,所述智能眼镜还包括配重块,所述配重块容置在所述第三腔体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中部,所述第二腔体设置在所述壳体靠近镜框的一端,所述第三腔体设置在所述壳体远离镜框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置有第一面,所述出音孔设置在所述第一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孔设置在所述第一面上。
CN202221925835.4U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智能眼镜 Active CN2182136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25835.4U CN218213672U (zh)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智能眼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25835.4U CN218213672U (zh)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智能眼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13672U true CN218213672U (zh) 2023-01-03

Family

ID=84652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25835.4U Active CN218213672U (zh)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智能眼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136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34076B2 (en) Earphone
CN101106831B (zh) 放在耳内的耳机
CN111918167B (zh) 智能穿戴式眼镜
CN213213809U (zh) 耳挂结构及具有该耳挂结构的骨导式耳机
CN110856067B (zh) 一种智能头戴设备
WO2021083326A1 (zh) 一种智能头戴设备
CN212324354U (zh) 一种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3556655B (zh) 智能头戴设备
WO2020206775A1 (zh) 一种近耳的定向出音结构及其音频眼镜
CN104936054A (zh) 一种模块化仿形耳机及制作方法
JPS62151100A (ja) 補聴器
TWI605721B (zh) 耳道式耳機麥克風模組
CN218213672U (zh) 一种智能眼镜
CN214799830U (zh) 一种挂耳式骨传导耳机
CN212727411U (zh) 发声单体和发声器件
CN113225634B (zh) 耳机
CN210639374U (zh) 一种智能头戴设备
WO2022100111A1 (zh) 一种蓝牙音频装置及悬挂式蓝牙耳机
CN217279127U (zh) 一种眼镜腿及智能眼镜
CN205647882U (zh) 一种匹配耳形的个性化耳机
CN218103449U (zh) 耳机头及无线耳机
CN217767092U (zh) 眼镜
CN211089924U (zh) 一种耳机
CN219627880U (zh) 一种具有双出音孔的气传导耳机
CN219514207U (zh) 非入耳式耳机头及无线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