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49440U - 适配器和轨道插座 - Google Patents

适配器和轨道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49440U
CN214849440U CN202121436327.5U CN202121436327U CN214849440U CN 214849440 U CN214849440 U CN 214849440U CN 202121436327 U CN202121436327 U CN 202121436327U CN 214849440 U CN214849440 U CN 2148494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adapter
piece
conductive contact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3632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立和
王会玖
冯建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ngni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ngni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ngni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ngni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3632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494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494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494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适配器,所述适配器包括电路板、连接柱、导电触片、电极导电片和基座;所述电路板固定在所述基座内,所述电路板沿厚度方向的第一侧具有插槽;所述连接柱和所述电极导电片电连接,所述电极导电片位于所述电路板的第二侧并相对于所述基座露出,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相对;所述导电触片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路板和所述连接柱电连接。本申请公开的适配器可以在无插套的情况下实现适配器内部的电连接。

Description

适配器和轨道插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配器和轨道插座。
背景技术
轨道插座是一种移动式插座,通常包括通电导轨和适配器,适配器能够装配在通电导轨不同位置处进行取电。
相关技术中,适配器包括插座部以及与该插座部连接的取电部。插座部具有插套和与该插套对应的插孔,取电部的两端分别与插套和通电导轨相连,从而实现适配器与通电导轨之间的电连接。用户将用电器的插头通过插孔插入到该插套中,用电器即可从适配器中取电。
然而,上述的取电结构难以应用在不适用插套的适配器中。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的适配器,可以在无插套的情况下实现适配器内部的电连接。本申请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配器,所述适配器包括电路板、连接柱、导电触片、电极导电片和基座;
所述电路板固定在所述基座内,所述电路板沿厚度方向的第一侧具有插槽;
所述连接柱和所述电极导电片电连接,所述电极导电片位于所述电路板的第二侧并相对于所述基座露出,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相对;
所述导电触片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路板和所述连接柱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导电触片包括连接部和接触部;
所述连接部连接在所述接触部和所述电路板之间;
所述接触部呈弧形,所述连接柱和所述弧形的凹陷侧相抵。
可选地,所述导电触片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导电触片分别位于所述电路板的相对两侧,并且两个所述导电触片的所述凹陷侧的朝向相反。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和第三连接片;
所述第一连接片沿长度方向的一侧和所述第二连接片相连,所述第一连接片沿宽度方向的一侧和所述接触部相连;
所述第三连接片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片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片的一侧;
所述电路板上具有定位孔,所述第三连接片固定在所述定位孔中。
可选地,所述适配器还包括第一挡板;
所述基座包括安装台和侧壁,所述安装台位于所述侧壁的内侧;
所述第一挡板固定在所述安装台上,并且所述第一挡板位于所述插槽周围。
可选地,所述安装台上具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位于所述第一挡板朝向所述插槽的内侧;
所述电路板远离所述插槽的一侧和所述加强筋相抵,所述加强筋和所述插槽的至少一个侧边的位置对应。
可选地,所述适配器还包括第二挡板;
所述第二挡板固定在所述安装台上,并且所述第二挡板的一侧和所述侧壁相连,所述第二挡板和所述基座之间形成容纳空间;
所述导电触片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可选地,所述第二挡板上具有朝向所述容纳空间的第一限位凸起,所述侧壁上具有朝向所述容纳空间的第二限位凸起;
所述导电触片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和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之间。
可选地,所述适配器还包括绝缘部,所述绝缘部分别套设在所述连接柱和所述电极导电片的一部分上。
可选地,所述适配器为USB适配器。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轨道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插座包括通电导轨和如上所述的适配器。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
本申请提供的适配器在电路板上设置有导电触片,该导电触片的两端分别与电路板和连接柱电连接,并且连接柱还与电极导电片电连接,从而电路板、导电触片、连接柱和电极导电片之间可以形成导电通路。电路板上还具有插槽,用户将相对于基座露出的电极导电片与通电导轨电连接后,即可通过该适配器上的插槽实现取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路板和连接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路板和导电触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配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挡板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轨道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01、通电导轨;02、适配器;
1、电路板;11、定位孔;12、螺钉避让孔;2、连接柱;3、导电触片;31、连接部;311、第一连接片;312、第二连接片;313、第三连接片;32、接触部;4、电极导电片;5、绝缘部;6、基座;61、安装台;62、侧壁;63、第二限位凸起;64、螺钉孔;7、插槽;8、第一挡板;9、加强筋;10、第二挡板;101、第一限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配器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适配器包括电路板1、连接柱2、导电触片3、电极导电片4和基座6。电路板1固定在基座6内,电路板1沿厚度方向的第一侧具有插槽7。连接柱2和电极导电片4电连接,电极导电片4位于电路板1的第二侧并相对于基座6露出,第一侧和第二侧相对。导电触片3的两端分别与电路板1和连接柱2电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适配器在电路板1上设置有导电触片3,该导电触片3的两端分别与电路板1和连接柱2电连接,并且连接柱2还与电极导电片4电连接,从而电路板1、导电触片3、连接柱2和电极导电片4之间可以形成导电通路。电路板1上还具有插槽7,用户将相对于基座6露出的电极导电片4与通电导轨电连接后,即可通过该适配器上的插槽7实现取电。
可选地,如图2所示,导电触片3的一端可固定在电路板1上,另一端可与连接柱2相抵。具体地,导电触片3可包括连接部31和接触部32。连接部31可连接在接触部32和电路板1之间。接触部32可呈弧形,连接柱2可与弧形的凹陷侧相抵。
在具体实施例中,该连接柱2和导电触片3均可为金属材料,例如铜,并且连接柱2的主体部分可为圆柱形,该圆柱形的主体部分可与接触部32相抵,以实现连接柱2和接触部32之间的电连接。为保证连接柱2和接触部32之间的电连接的稳定性,该弧形的接触部32可与该连接柱2同心,使得该接触部32和连接柱2可以紧密接触。并且,该接触部32与连接柱2之间的接触弧长至少为该连接柱2圆周的四分之一。示例性地,该接触部32可为半圆形。
连接柱2可在该接触部32的凹陷侧内绕其轴线转动,从而该连接柱2可以带动电极导电片4相对于电路板1转动,使电极导电片4可相对于通电导轨收纳和展开,适配器在取电状态和非取电状态之间转换。
连接部31可与接触部32沿宽度方向的一侧相连,该连接部31可为弧形、直线形或者其他形状。该连接部31沿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可分别与接触部32和电路板1相连。该导电触片3可为一体冲压成型,导电触片3和电路板1之间可焊接在一起,从而实现导电触片3和电路板1之间稳定的电连接。
进一步地,导电触片3的厚度可较薄,使得导电触片3本身可具有一定的柔性。导电触片3与电路板1相连的一端可为约束端,对应地,导电触片3与连接柱2相抵的一端可为自由端,该自由端可相对于约束端在垂直于电路板1厚度方向上发生一定角度范围内的形变。连接柱2和导电触片3可存在一定的挤压力。也即,连接柱2的安装位置可以相对于导电触片3的原始位置远离该电路板1,导电触片3的原始位置是指当导电触片3在适配器内安装到位后,在未与连接柱2接触的情况下,导电触片3的自由端所处的位置。因此,即使在连接柱2或导电触片3由于长时间使用发生磨损的情况下,由于导电触片3的形变产生的挤压力,也可以保证连接柱2和接触部32之间电连接的稳定性。
在实际装配过程中,可预先将导电触片3和电路板1焊接在一起后,再与其他部件(例如连接柱2和下文所述的基座6等)进行装配,从而可以节省装配时间,也可以避免在面积较小的装配区域内进行焊线。
可选地,如图3所示,连接部31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片311、第二连接片312和第三连接片313。第一连接片311沿长度方向的一侧可与第二连接片312相连,第一连接片311沿宽度方向的一侧可与接触部32相连。第三连接片313可位于第二连接片312远离第一连接片311的一侧。也即,连接部31总体上呈U型,其中第一连接片311作为该U型的一个侧壁,其沿垂直于底壁(第二连接片312)的方向延伸,以与接触部32相连。
电路板1上可具有定位孔11,该定位孔11沿电路板1的厚度方向贯穿该电路板1。第三连接片313可固定在定位孔11中,并且该第三连接片313的长度可略大于电路板1的厚度,从而第三连接片313远离第二连接片312的一端可从定位孔11中伸出,方便将导电触片3装配到电路板1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电路板1可沿水平方向设置,连接柱2可沿竖直方向延伸并位于电路板1沿水平方向的相对两侧。对应地,如图3所示,导电触片3的数量可为两个,并且两个导电触片3可分别位于电路板1的相对两侧。每个导电触片3分别与一个连接柱2相抵。
可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两个导电触片3的凹陷侧的朝向相反。并且,其中一个连接部31的第二连接片312位于电路板1的上方,另一个连接部31的第二连接片312位于电路板1的下方,也即两个导电触片3之间为反向设置。这样可以实现导电触片3在电路板1两侧通用,节省了模具费用。
在具体实施例中,为了减小适配器的体积,导电触片3的凹陷侧可朝向电路板1的内侧。电路板1的边缘处可具有避让部,连接柱2可从该避让部穿过以与导电触片3的凹陷侧相抵。该避让部的外侧边缘可与附近的电路板1的边缘对齐。
可选地,如图4所示,基座6可包括安装台61和侧壁62,安装台61可位于侧壁62的内侧。如图4和图5所示,该基座6的安装台61可呈圆形,并可沿水平方向设置。侧壁62可位于安装台61的边缘,并垂直于安装台61沿竖直方向延伸。电路板1可固定在安装台61的上表面处(即远离电极导电片4的一侧),并且电路板1的边缘可与侧壁62的内侧相抵。
如图1和图3所示,电路板1可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台61上。具体地,该电路板1的边缘处可具有多个螺钉避让孔12,安装台61上可具有贯穿该安装台61的螺钉孔64。螺钉穿过安装台61上的螺钉孔64,并通过电路板1上的螺钉避让孔12与该电路板1相抵,从而将电路板1固定在安装台61上。示例性地,该多个螺钉孔64可为四个,并中心对称地设置在安装台61的边缘处。通过螺钉固定电路板1可以有效地避免适配器由于跌落等远离导致电路板1移位而损坏。
如图4所示,该适配器还可包括第一挡板8,该第一挡板8可固定在基座6上,并且第一挡板8可位于插槽7周围。插槽7远离电路板1的一侧可具有开口,该开口用于与用户插入的用电器电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适配器还可包括位于电路板1上方的盖板,盖板上具有与该插槽7对应的插孔,用户通过盖板上的插入将用电器的插脚插入到插槽7中。用于固定电路板1的螺钉可与盖板固定在一起。
该电路板1上还可具有变压器,用于将强电转换为用电器可用的弱电。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插槽7为用电器提供的电为弱电,而电极导电片4从通电导轨处获取的电为强电,并经连接柱2、导电触片3和电路板1传递给变压器进行转换。变压器转换后的弱电通过导线传递给插槽7。
通过在插槽7周围设置第一挡板8,可以增加强电和弱电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加强用电安全。在具体实施例中,该第一挡板8可为口字型结构,以将插槽7完全包围在第一挡板8的内侧。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为了避让插槽7周围的其他用电部件,第一挡板8的一侧也可具有开口。
该第一挡板8可位于安装台61与电路板1相连的一侧,并朝向靠近电路板1的一侧延伸(即向上延伸)。电路板1上可以设置有第一挡板8的形状相适配的开口,从而第一挡板8可通过该开口继续伸出,以位于插槽7的周围。当电路板1和基座6安装到一起时,第一挡板8的顶端与电路板1之间的距离与插槽7与电路板1之间的距离可相近或相同。如图2所示,在第一挡板8靠近导电触片3的一侧,其高度可低于第一挡板8中其余部分的高度。
可选地,如图4和图5所示,安装台61上可具有加强筋9,该加强筋9可位于第一挡板8朝向插槽7的内侧。电路板1远离插槽7的一侧和加强筋9相抵,加强筋9和插槽7的至少一个侧边的位置对应。
在具体实施中,以适配器为USB适配器为例,电路板1上可具有并排布置的两个插槽7。该适配器可包括两组加强筋9,分别位于每个插槽7中与另一个插槽7相邻的侧边下方。每组加强筋9可包括至少两个加强筋9(图4和图5中以每组包括两个加强筋9为例示出),两个加强筋9相对设置在侧边的两端。电路板1被支撑在该加强筋9上。
可选地,如图5和图6所示,适配器还可包括第二挡板10。该第二挡板10可固定在安装台61上,并且第二挡板10的一侧可与侧壁62相连,以在第二挡板10和基座6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导电触片3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容纳空间内。
导电触片3用于从连接柱2处引电,并传递给电路板1。在导电触片3和插槽7之间设置第二挡板10可以进一步增加强电和弱电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加强用电安全。
可选地,如图6所示,第二挡板10上可具有朝向该容纳空间的第一限位凸起101,侧壁62上可具有朝向容纳空间的第二限位凸起63。导电触片3可位于第一限位凸起101和第二限位凸起63之间。通过将该导电触片3夹持在第一限位凸起101和第二限位凸起63之间,可以有效固定导电触片3的位置,避免连接柱和导电触片3脱离。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凸起101和第二限位凸起63之间可沿导电触片3的长度方向间隔一定的距离,以避免导电触片3变形。第一限位凸起101和第二限位凸起63的顶端可设置为斜面,从而将焊接有导电触片3的电路板1装配到基座6上时,导电触片3可以通过该斜面下移,以将接触部32和连接部31的至少一部分容纳到该容纳空间内。导电触片3(第一连接片311)远离电路板1的一侧可具有第三限位凸起,该第三限位凸起可被夹持在第一限位凸起101和第二限位凸起63之间。并且第三限位凸起可为长条形,并沿第一连接片311的长度方向延伸。
可选地,为了进一步增强用电安全,如图1所示,适配器还可包括绝缘部5,绝缘部5套设在连接柱2和电极导电片4的一部分上。在具体实施例中,该绝缘部5可注塑成型。连接柱2的一端可与电极导电片4的一端铆接在一起,该电极导电片4和铆接件均可为金属材料,例如铜,以保证连接柱2和电极导电片4之间稳定的电连接。该电极导电片4远离连接柱2的一端可具有电极触点,该电极触点适于与通电导轨相连,以从通电导轨处取电。该绝缘部5可将电极导电片4除电极触点以外的部分,以及连接柱2位于基座6下方的部分包覆起来,以避免影响导电触片3和连接柱2之间的电连接,同时有效实现电极触点之外的其他露出部分与通电导轨之间的绝缘。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适配器还可包括位于基座6下方的底座,该绝缘部5靠近连接柱2的一侧还可形成有拨杆,该拨杆可位于底座的上表面上,通过拨动该拨杆可以带动连接柱2和电极导电片4旋转,同时该拨杆2还可避免连接柱2上下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柱2上还可形成其他的凸出结构,通过将该凸出结构与其他结构配合(例如基座6)来固定连接柱2的位置。
在具体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适配器为USB适配器。
此外,如图7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轨道插座,该轨道插座包括通电导轨01和如上所述的适配器02。
在本申请中,应该理解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本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1)

1.一种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包括电路板(1)、连接柱(2)、导电触片(3)、电极导电片(4)和基座(6);
所述电路板(1)固定在所述基座(6)内,所述电路板(1)沿厚度方向的第一侧具有插槽(7);
所述连接柱(2)和所述电极导电片(4)电连接,所述电极导电片(4)位于所述电路板(1)的第二侧并相对于所述基座(6)露出,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相对;
所述导电触片(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路板(1)和所述连接柱(2)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触片(3)包括连接部(31)和接触部(32);
所述连接部(31)连接在所述接触部(32)和所述电路板(1)之间;
所述接触部(32)呈弧形,所述连接柱(2)和所述弧形的凹陷侧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触片(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导电触片(3)分别位于所述电路板(1)的相对两侧,并且两个所述导电触片(3)的所述凹陷侧的朝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片(311)、第二连接片(312)和第三连接片(313);
所述第一连接片(311)沿长度方向的一侧和所述第二连接片(312)相连,所述第一连接片(311)沿宽度方向的一侧和所述接触部(32)相连;
所述第三连接片(313)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片(312)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片(311)的一侧;
所述电路板(1)上具有定位孔(11),所述第三连接片(313)固定在所述定位孔(11)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还包括第一挡板(8);
所述基座(6)包括安装台(61)和侧壁(62),所述安装台(61)位于所述侧壁(62)的内侧;
所述第一挡板(8)固定在所述安装台(61)上,并且所述第一挡板(8)位于所述插槽(7)周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台(61)上具有加强筋(9),所述加强筋(9)位于所述第一挡板(8)朝向所述插槽(7)的内侧;
所述电路板(1)远离所述插槽(7)的一侧和所述加强筋(9)相抵,所述加强筋(9)和所述插槽(7)的至少一个侧边的位置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还包括第二挡板(10);
所述第二挡板(10)固定在所述安装台(61)上,并且所述第二挡板(10)的一侧和所述侧壁(62)相连,所述第二挡板(10)和所述基座(6)之间形成容纳空间;
所述导电触片(3)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板(10)上具有朝向所述容纳空间的第一限位凸起(101),所述侧壁(62)上具有朝向所述容纳空间的第二限位凸起(63);
所述导电触片(3)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101)和所述第二限位凸起(63)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还包括绝缘部(5),所述绝缘部(5)分别套设在所述连接柱(2)和所述电极导电片(4)的一部分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为USB适配器。
11.一种轨道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插座包括通电导轨和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适配器。
CN202121436327.5U 2021-06-25 2021-06-25 适配器和轨道插座 Active CN2148494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36327.5U CN214849440U (zh) 2021-06-25 2021-06-25 适配器和轨道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36327.5U CN214849440U (zh) 2021-06-25 2021-06-25 适配器和轨道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49440U true CN214849440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810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36327.5U Active CN214849440U (zh) 2021-06-25 2021-06-25 适配器和轨道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494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2774A (zh) * 2021-12-13 2022-03-01 深圳特思嘉工业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的结构件及其生产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2774A (zh) * 2021-12-13 2022-03-01 深圳特思嘉工业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的结构件及其生产工艺
CN114122774B (zh) * 2021-12-13 2024-02-20 深圳特思嘉工业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的结构件及其生产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79105B1 (en) Power supply with a changeable plug element
JP5224179B2 (ja) ばね力接続装置
US4652975A (en) Mounting arrangement for circuit breaker current sensing transformers
US8040678B2 (en) Connecting box for a solar panel
JP5389957B2 (ja) 高電流電気コネクタ
CN214849440U (zh) 适配器和轨道插座
RU2388120C2 (ru) Компонент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ой коробки и безвинтовой соединитель
KR101643218B1 (ko) 커넥터용 터미널 및 이를 갖는 커넥터
KR20100083413A (ko) 버스바조립체
CN216354888U (zh) 电源适配器
CN113314860B (zh) 接线盒
CN215645090U (zh) 电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CN109524277B (zh) 一种连接组件及组合式断路器
JPS5851436A (ja) フユ−ズ・ホルダ
US7066745B1 (en) Power supply connector
CN216214382U (zh) 一种利用弹性导电体良好接触的充电插头
CN111370892B (zh) 连接器组件及使用该连接器组件的电气设备
CN218215766U (zh) 一种新型导电接触装置
CN220963192U (zh) 一种漏电断路器
CN217881177U (zh) 一种电气元件快速安装弹片结构及安全型金属外壳电容器
CN218004734U (zh) 接触器低压模块和接触器
CN220341633U (zh) 电源连接器、电源盒组件及led显示装置
CN213362112U (zh) 轨道拼接器、轨道及照明装置
CN218849883U (zh) 一种方便安装插件端子的母座
CN212725610U (zh) 导线联接端子的导电组件改良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