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49222U - 一种高可靠、超小型矩形直式插座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可靠、超小型矩形直式插座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49222U
CN214849222U CN202120597354.4U CN202120597354U CN214849222U CN 214849222 U CN214849222 U CN 214849222U CN 202120597354 U CN202120597354 U CN 202120597354U CN 214849222 U CN214849222 U CN 2148492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cket
terminals
shell
terminal
rectangular stra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9735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俊杰
曾祥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Rongjun Kaiy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Rongjun Kaiy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Rongjun Kaiy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Rongjun Kaiy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9735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492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492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492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可靠、超小型矩形直式插座电连接器,包括若干端子、金属法兰、灌封壳和插口所述若干端子设置于所述插口内并通过绝缘板固定,所述端子包括弹性插孔型端子;所述灌封壳通过所述金属法兰与所述插口连接,所述若干端子贯穿所述金属法兰、灌封壳和插口与若干引脚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端子和引脚的输出方向一致,使用弹性插孔型端子可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使用小而不可卸的紧固件,易发生滑扣且修复困难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高可靠、超小型矩形直式插座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可靠、超小型矩形直式插座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轻量化、小型化的技术发展强烈需要具有高度可靠性的超小型矩形电连接器的支持,而现有国产超小型矩形J63型电连接器(端子间距0.635mm)的研制尚不成熟,其物理外观借用进口MIL-C-32139标准,但端子使用微型化“麻花针”插针(8线绞合、碰撞隆起、激光粘合头部形成),导致J63存在以下二项技术缺陷而可靠性差:其一使用小而不可卸的紧固件,易发生滑扣且修复困难;其二,引脚排列密集,焊接困难且难以检测与修复。
本实用新型采用新的技术路径,获得了一种连接高度可靠、插拔寿命大于 500次且使用安全便利的超小型矩形插头电连接器,体积约为矩形电连接器J30 (端子间距1.27mm)的30%,可满足各类恶劣环境的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可靠、超小型矩形插头电连接器,采用一种新的微小型端子和新的电连接器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全部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可靠、超小型矩形直式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端子、金属法兰、灌封壳和插口所述若干端子设置于所述插口内并通过绝缘板固定,所述端子包括弹性插孔型端子;
所述灌封壳通过所述金属法兰与所述插口连接,所述若干端子贯穿所述金属法兰、灌封壳和插口与若干引脚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端子和引脚的输出方向一致。
优选的,所述灌封壳内部设有灌封体,所述端子与所述引脚的连接处设置在灌封体内部,所述端子与所述引脚的连接处采用无缝焊接。
优选的,所述灌封壳下端前后两侧对称设有螺纹孔,所述灌封壳中部设有底部台阶,所述底部台阶对PCB起到导向安装作用,所述螺纹孔用于连接器与 PCB的固定,所述引脚与PCB上的电路连接。
优选的,所述插口为矩形但非对称结构,所述金属法兰上靠近所述插口的一侧设有金属O型圈,所述金属O型圈使用的材料为不锈钢金属软管,所述金属法兰上在所述插口的两侧对称设有紧固件。
优选的,所述若干端子的排列间距均为1.06±0.02mm,所述引脚由导电材料制作,所述若干引脚的排间距为1.5±0.02mm、列间距为1.27±0.02mm。
优选的,所述弹性插孔型端子包括前段、中段和后段,所述前段为口部大、底部小的喇叭形空心管状结构且直径大于所述中段,所述前段的管壁上均布设有多个劈槽二,所述劈槽二的槽口宽度由口部到底部线性增大;所述中段为空心管状结构,所述中段的管壁上有多个与所述劈槽二连通的劈槽一;所述后段为实心圆棒形结构,所述后段为台阶型结构,所述后段的后部直径大于前部直径,所述后段设有可供引脚安装的引脚安装部一。
优选的,所述插口连接有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前后端贯穿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插口可拆卸连接,所述通孔上下端对称设有弹性板,所述弹性板包括两V型板和两竖直板,所述两V型板和两竖直板两两互相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竖直板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两滑动块,所述两滑动块分别与所述保护壳的前后端口滑动连接,所述保护壳的前端上下端口处对称连接有凸块,所述保护壳的前端左侧中心处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卡块卡接,所述卡块设置在盖板的左侧中心处,所述盖板的右端设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与所述凸块的右侧转动连接。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绝缘板结构示意图;
图3位本实用新型的灌封壳结构底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插孔型端子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端子;2紧固件;3、金属法兰;4、灌封壳;5、插口;6、绝缘板;7、引脚;8、金属O型圈;9、螺纹孔;901、底部台阶;10、弹性插孔型端子;11、后段;12、中段;1201、劈槽一;13、前段;1301、劈槽二;14、盖板;15、转动块;16、卡块;17、卡槽;18、保护壳;1801、通孔;19、凸块;20、弹性板;2001、V型板;2002、竖直板;21、滑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可靠、超小型矩形直式插座电连接器,如图1所示,包括若干端子1、金属法兰3、灌封壳4和插口5所述若干端子1 设置于所述插口5内并通过绝缘板6固定,所述端子1包括弹性插孔型端子10;
所述灌封壳4通过所述金属法兰3与所述插口5连接,所述若干端子1贯穿所述金属法兰3、灌封壳4和插口5与若干引脚7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端子 1和引脚7的输出方向一致。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绝缘板6、灌封壳4和灌封体等,用于端子1和引脚7的固定与保护,防止运输与使用的损坏;插口5用于插头和插座的匹配,引脚7用于电连接器与 PCB上电路的连接,其输出方向与端子1的输出方向相同,以满足应用场景的使用要求,端子1与所述引脚7的连接处采用无缝焊接,较之于现有产品普遍采用的压接方式(圆棒与多边形孔套结合、多缝),可完全杜绝产品生产过程中液状树脂灌封时发生“渗胶”的可能,使用弹性插孔型端子10可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使用小而不可卸的紧固件,易发生滑扣且修复困难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2
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图2所示,所述灌封壳4内部设有灌封体,所述端子1与所述引脚7的连接处设置在灌封体内部,所述端子1与所述引脚7的连接处采用无缝焊接。
所述灌封壳4下端前后两侧对称设有螺纹孔9,所述灌封壳4中部设有底部台阶901,所述底部台阶901对PCB起到导向安装作用,所述螺纹孔9用于连接器与PCB的固定,所述引脚7与PCB上的电路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端子1与所述引脚7的连接处采用无缝焊接,较之于现有产品普遍采用的压接方式(圆棒与多边形孔套结合、多缝),可完全杜绝产品生产过程中液状树脂灌封时发生“渗胶”的可能;
灌封壳4上设置的两个对称的螺纹孔9,用于连接器与被安装PCB之间的固定,使用时,先通过灌封壳4上设置的两个螺纹孔9实现连接器与被安装PCB 间的固定,后实施引脚焊接,确保引脚7在焊接后不存在内部应力;所述底部台阶901高于所述灌封壳4的地平面,用于引脚7焊接时空气的流通,以保证焊锡中气体的排出,以避免发生虚焊,解决了背景技术提出的引脚7排列密集,焊接困难且难以检测与修复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插口5为矩形但非对称结构,所述金属法兰3上靠近所述插口5的一侧设有金属O型圈8,所述金属O型圈8 使用的材料为不锈钢金属软管,所述金属法兰3上在所述插口5的两侧对称设有紧固件2,所述紧固件2为螺母或螺钉。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插口5设计为矩形、非对称口结构设计,有效防止了使用者的反插,增加该实用新型的实用性,使用者的反插,可能造成插座、插头的损坏,更严重的是电路的连接错误与系统损毁。金属O型圈8,使用不锈钢金属软管的材料制作,嵌入安装在金属法兰3上,利用其良好的弹性,配合上述设置有台阶的紧固件2使用,被挤压后可填补插座电连接器与被安装结构间的微小间隙,在实现良好EMC隔离的同时提高金属法兰3与被安装结构的导电率,所述紧固件2 与插头上的螺钉结合,保证插头与插座牢固连接而不至于发生脱离,当紧固件 2上设置台阶时,在实现连接器与被安装结构的。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若干端子1的排列间距均为1.06 ±0.02mm,所述引脚7由导电材料制作,所述若干引脚7的排间距为1.5± 0.02mm、列间距为1.27±0.02mm。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端子1排列间距采用1.06±0.02mm,使得电连接器的体积缩小到现有矩形电连接器J30(端子间距1.27mm)的25%,实现了电连接器的超小型化。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所述弹性插孔型端子10包括前段13、中段12和后段11,所述前段13为口部大、底部小的喇叭形空心管状结构且直径大于所述中段12,所述前段13的管壁上均布设有多个劈槽二1301,所述劈槽二1301的槽口宽度由口部到底部线性增大;所述中段12为空心管状结构,所述中段12的管壁上有多个与所述劈槽二1301连通的劈槽一1201;所述后段 11为实心圆棒形结构,所述后段11为台阶型结构,所述后段11的后部直径大于前部直径,所述后段11设有可供引脚安装的引脚安装部一。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劈槽收口型结构的弹性插孔型端子10可大大提高端子的连接可靠性,改现有麻花针的点状接触为端子配合的环带状接触,可有效避免端子配合与分离时对镀层的破坏,而端子配合与分离时对镀层的破坏已成为装备系统的隐性故障源之一,因久而锈蚀导致端子连接失效进而导致系统崩溃风险;劈槽收口型结构的弹性插孔型端子10的微小型化形成的端子1,为电连接器的小型化创造了条件,同时,弹性插孔型端子10采用劈槽收口结构较之于现有的麻花针加工精度大大提高,从而显著改善插拔力的一致性和电镀质量;弹性插孔型端子 10采用外喇叭口部结构,可为端子位置度安装公差提供充分的设计冗余,可有效防止端子配合时对弹性插孔型端子10口部可能造成的物理破坏。
实施例6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4-图6所示,所述插口5连接有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保护壳18,所述保护壳18前后端贯穿设有通孔1801,所述通孔1801与插口5可拆卸连接,所述通孔1801上下端对称设有弹性板20,所述弹性板20包括两V型板2001和两竖直板2002,所述两V型板2001和两竖直板2002两两互相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竖直板2002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两滑动块21,所述两滑动块21分别与所述保护壳18的前后端口滑动连接,所述保护壳18的前端上下端口处对称连接有凸块19,所述保护壳18的前端左侧中心处设有卡槽17,所述卡槽17与卡块16卡接,所述卡块16设置在盖板14的左侧中心处,所述盖板14的右端设有转动块15,所述转动块15与所述凸块19的右侧转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设置保护装置可以对插口5中的弹性插孔型端子9起到保护作用,防止插口5长期裸露到外部被暴晒或者进水导致损坏,也可起到防尘作用,防止灰尘进入弹性插孔型端子9内部,影响充电效果,通过设置盖板14,使得盖板 14的卡块16与卡槽17弹性配合,在连接插头时通过按压盖板14即可揭开盖板14,使得插头上的插针可经过通孔1801与弹性插孔型端子9配合,不连接插头时盖住盖板14,对插口5中的弹性插孔型端子9起到保护作用,减少了拆卸保护装置的麻烦,提高了充电效率,通过设置弹性板20可以对插口5起到固定作用,在V型板2001的弹性作用下可以对插口5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且V型板2001逐渐被压缩成水平形状时可通过V型板2001的伸缩推动竖直板 2002向两侧滑动,在此过程中V型板2001对插口5起到夹紧左右,使得插口 5与保护壳18固定。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7)

1.一种高可靠、超小型矩形直式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端子(1)、金属法兰(3)、灌封壳(4)和插口(5),所述若干端子(1)设置于所述插口(5)内并通过绝缘板(6)固定,所述端子(1)包括弹性插孔型端子(10);
所述灌封壳(4)通过所述金属法兰(3)与所述插口(5)连接,所述若干端子(1)贯穿所述金属法兰(3)、灌封壳(4)和插口(5)与若干引脚(7)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端子(1)和引脚(7)的输出方向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可靠、超小型矩形直式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灌封壳(4)内部设有灌封体,所述端子(1)与所述引脚(7)的连接处设置在灌封体内部,所述端子(1)与所述引脚(7)的连接处采用无缝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可靠、超小型矩形直式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灌封壳(4)下端前后两侧对称设有螺纹孔(9),所述灌封壳(4)中部设有底部台阶(901),所述底部台阶(901)对PCB起到导向安装作用,所述螺纹孔(9)用于连接器与PCB的固定,所述引脚(7)与PCB上的电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可靠、超小型矩形直式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口(5)为矩形但非对称结构,所述金属法兰(3)上靠近所述插口(5)的一侧设有金属O型圈(8),所述金属O型圈(8)使用的材料为不锈钢金属软管,所述金属法兰(3)上在所述插口(5)的两侧对称设有紧固件(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可靠、超小型矩形直式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端子(1)的排列间距均为1.06±0.02mm,所述引脚(7)由导电材料制作,所述若干引脚(7)的排间距为1.5±0.02mm、列间距为1.27 ±0.0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可靠、超小型矩形直式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插孔型端子(10)包括前段(13)、中段(12)和后段(11),所述前段(13)为口部大、底部小的喇叭形空心管状结构且直径大于所述中段(12),所述前段(13)的管壁上均布设有多个劈槽二(1301),所述劈槽二(1301)的槽口宽度由口部到底部线性增大;所述中段(12)为空心管状结构,所述中段(12)的管壁上有多个与所述劈槽二(1301)连通的劈槽一(1201);所述后段(11)为实心圆棒形结构,所述后段(11)为台阶型结构,所述后段(11)的后部直径大于前部直径,所述后段(11)设有可供引脚安装的引脚安装部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可靠、超小型矩形直式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口(5)连接有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保护壳(18),所述保护壳(18)前后端贯穿设有通孔(1801),所述通孔(1801)与插口(5)可拆卸连接,所述通孔(1801)上下端对称设有弹性板(20),所述弹性板(20)包括两V型板(2001)和两竖直板(2002),所述两V型板(2001)和两竖直板(2002)两两互相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竖直板(2002)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两滑动块(21),所述两滑动块(21)分别与所述保护壳(18)的前后端口滑动连接,所述保护壳(18)的前端上下端口处对称连接有凸块(19),所述保护壳(18)的前端左侧中心处设有卡槽(17),所述卡槽(17)与卡块(16)卡接,所述卡块(16)设置在盖板(14)的左侧中心处,所述盖板(14)的右端设有转动块(15),所述转动块(15)与所述凸块(19)的右侧转动连接。
CN202120597354.4U 2021-03-24 2021-03-24 一种高可靠、超小型矩形直式插座电连接器 Active CN2148492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97354.4U CN214849222U (zh) 2021-03-24 2021-03-24 一种高可靠、超小型矩形直式插座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97354.4U CN214849222U (zh) 2021-03-24 2021-03-24 一种高可靠、超小型矩形直式插座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49222U true CN214849222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759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97354.4U Active CN214849222U (zh) 2021-03-24 2021-03-24 一种高可靠、超小型矩形直式插座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492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66776U (zh) 接头转换器
CN214849222U (zh) 一种高可靠、超小型矩形直式插座电连接器
CN215221080U (zh) 一种高可靠、超小型矩形直式插座电连接器
CN207427077U (zh) 连接装置及连接系统
CN115389795A (zh) 一种圆柱电池探针
CN111740271B (zh) 新能源汽车连接器的防水结构
CN214505839U (zh) 一种高可靠、超小型矩形弯式插座电连接器
CN113140925A (zh) 一种高可靠、超小型矩形弯式插座电连接器
CN220914610U (zh) 一种三脚实心插头内架
CN215221081U (zh) 一种高可靠、超小型矩形插头电连接器
CN217061780U (zh) 一种陶瓷电容器
CN220830139U (zh) 一种防水线缆电子连接器组件
CN219498360U (zh) 一种带有固定结构的电连接器
CN213753309U (zh) 一种稳定型rca插座
CN219843176U (zh) 一种连接器插座
CN217387770U (zh) 一种摄像头线束连接器
CN220963822U (zh) 高可靠柔性连接的微距形滤波电连接器
CN220934408U (zh) 一种电路板插拔式接线端子
CN220324878U (zh) 一种10kv空气绝缘带快插头插座
CN220170933U (zh) 耦合电极阵列探头
CN220272818U (zh) 一种防脱插头及插座
CN219144657U (zh) 一种储能光伏逆变器穿墙端子
CN215725488U (zh) 一种数码电子雷管模组与管塞脚线的卡接式结构
CN219106637U (zh) 一种储能连接器插座
CN213938471U (zh) 一种便于焊接的柱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