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45703U - 一种卷绕机产出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极组的短路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卷绕机产出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极组的短路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45703U
CN214845703U CN202120197737.2U CN202120197737U CN214845703U CN 214845703 U CN214845703 U CN 214845703U CN 202120197737 U CN202120197737 U CN 202120197737U CN 214845703 U CN214845703 U CN 2148457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short circuit
fixing plate
clamping module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9773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樑
马猛
尹子振
吕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Lishen Chaod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shen Power Battery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shen Power Battery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shen Power Battery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9773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457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457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457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Resistance Or Impeda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卷绕机产出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极组的短路检测装置,其包括测试对象;测试对象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边夹紧模块和右边夹紧模块;左边夹紧模块,用于向右边夹紧模块方向,横向挤压推动测试对象;左边夹紧模块包括的左铜块测试板和右边夹紧模块包括的右铜块测试板,分别用于与测试对象左右两侧的正极端和负极端相接触;左铜块测试板和右铜块测试板,分别通过电源导线,与现有绝缘电阻测试仪的一个检测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卷绕机产出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极组的短路检测装置,其结构设计科学,能够可靠、有效地检测卷绕机产出的电池极组或超级电容器极组是否存在短路问题,有利于广泛地普及,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Description

一种卷绕机产出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极组的短路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和电容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卷绕机产出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极组的短路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或超级电容器对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锂离子电池或超级电容器已广泛应用于通讯、电子、汽车、电子、电器、航空、军事等国民经济重要领域。近年来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单元,发展迅速。
对于卷绕机产出的电池极组或超级电容器极组,需要对其进行短路检测。
但是,目前还没有一种技术,能够可靠、有效地检测卷绕机产出的电池极组或超级电容器极组是否存在短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卷绕机产出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极组的短路检测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卷绕机产出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极组的短路检测装置,包括测试对象;
测试对象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边夹紧模块和右边夹紧模块;
左边夹紧模块,用于向右边夹紧模块方向,横向挤压推动测试对象;
其中,左边夹紧模块,包括水平分布的左固定板;
左固定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缸固定板;
气缸固定板的右侧前后两端,分别开孔安装有一个直线轴承;
每个直线轴承的内圈,分别横向贯穿通过一个左支撑导杆;
两个左支撑导杆的右端,固定安装在纵向分布的支撑板的左侧;
气缸固定板的中部,开孔安装有一个气缸;
气缸右端的气缸杆,与支撑板固定连接;
支撑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左绝缘垫块;
左绝缘垫块的右侧,固定连接一个左铜块测试板;
其中,右边夹紧模块,包括水平分布的右固定板;
右固定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横向分布的法兰直线轴承;
每个法兰直线轴承的内圈,分别横向贯穿通过一个右支撑导杆;
两个右支撑导杆的左端,固定安装在纵向分布的右绝缘垫块的右侧;
右绝缘垫块的左侧,固定连接一个右铜块测试板;
左铜块测试板和右铜块测试板,分别用于与测试对象左右两侧的正极端和负极端相接触;
左铜块测试板和右铜块测试板,分别通过电源导线,与现有绝缘电阻测试仪的一个检测端相连接。
优选地,气缸固定板,通过内六角螺栓安装在左固定板上;
气缸,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在气缸固定板上。
优选地,气缸右端的气缸杆的外螺纹,通过螺母与支撑板进行紧固处理。
优选地,铜块测试板,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连接左绝缘垫块的前后两侧;
左绝缘垫块整体,用内六角螺栓安装在支撑板上。
优选地,每个右支撑导杆在位于右绝缘垫块的右侧与法兰直线轴承左侧之间部分的外壁,分别套有一个弹簧。
优选地,右铜块测试板,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连接在右绝缘垫块前后两侧。
由以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卷绕机产出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极组的短路检测装置,其结构设计科学,能够可靠、有效地检测卷绕机产出的电池极组或超级电容器极组是否存在短路问题,有利于广泛地普及,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对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电池极组或超级电容器极组的两侧端面进行挤压来测量绝缘性方式,能够实现测量电池或者电容器极组是否存在短路的目的。
对于本实用新型,维护便捷,调试容易,能够适用于多型号电池或电容的极组短路测量,通用性和适用性强,可以充分满足生产技术人员对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极组短路检测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卷绕机产出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极组的短路检测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卷绕机产出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极组的短路检测装置,在对测试对象(例如圆柱型电池或超级电容器)进行测试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中,1为左固定板,2为左支撑导杆,3为气缸,4为直线轴承,5为气缸固定板;
6为支撑板,7为左绝缘垫块,8为左铜块测试板,9为右固定板,10为右支撑导杆;
11为法兰直线轴承,12为螺母,13为弹簧,14为右绝缘垫块,15为右铜块测试板;
16为测试对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更容易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申请,而非对该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安装,也可以是可拆卸安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卷绕机产出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极组的短路检测装置,包括左固定板1、左支撑导杆2、气缸3、直线轴承4、气缸固定板5、支撑板6、左绝缘垫块7、左铜块测试板8、右固定板9、右支撑导杆10、法兰直线轴承11、螺母12、弹簧13、右绝缘垫块14、右铜块测试板15以及测试对象16(例如电池极组或超级电容器极组,左右两侧分别是正极端和负极端);
其中,测试对象16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左边夹紧模块100和右边夹紧模块200;
左边夹紧模块100,用于向右边夹紧模块200方向,横向挤压推动测试对象16;
其中,左边夹紧模块100,包括水平分布的左固定板1;
左固定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缸固定板5;
气缸固定板5的右侧前后两端,分别开孔安装有一个直线轴承4;
每个直线轴承4的内圈,分别横向贯穿通过一个左支撑导杆2;
两个左支撑导杆2的右端,固定安装在纵向分布的支撑板6的左侧;
气缸固定板5的中部,开孔安装有一个气缸3;
气缸3右端的气缸杆,与支撑板6固定连接。
支撑板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左绝缘垫块7;
左绝缘垫块7的右侧,固定连接一个左铜块测试板8;
其中,右边夹紧模块200,包括水平分布的右固定板9;
右固定板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横向分布的法兰直线轴承11;
每个法兰直线轴承11的内圈,分别横向贯穿通过一个右支撑导杆10;
两个右支撑导杆10的左端,固定安装在纵向分布的右绝缘垫块14的右侧;
右绝缘垫块14的左侧,固定连接一个右铜块测试板15。
具体实现上,左铜块测试板8和右铜块测试板15,分别用于与测试对象16(例如电池极组或超级电容器极组)左右两侧的正极端和负极端相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左铜块测试板8和右铜块测试板15,分别通过电源导线,与绝缘电阻测试仪的一个检测端相连接。
具体实现上,左铜块测试版8和右铜块测试板15,分别连接现有绝缘电阻测试仪上的正极电压端口以及负极电压端口(即最大量程1000v的电压端口)。
需要说明的是,绝缘电阻测试仪为现有的检测设备,例如可以采用同惠电子厂家生产的型号为TH1951的数字多用表,用于将测试线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短路检测装置,通过左铜块测试版8和右铜块测试板15上流通正、负电压,从而测量电池极组或超级电容器极组的绝缘阻值是否达到工艺要求,具体为:作为测试对象16的电池极组或超级电容器极组的绝缘阻值大于等于预设数值(例如1兆欧),说明极组不存在短路问题,检测合格,反之,极组存在短路问题,检测不合格。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气缸固定板5,通过内六角螺栓安装在左固定板1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气缸3,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在气缸固定板5上。
具体实现上,气缸3右端的气缸杆(即动力输出端)的外螺纹,通过螺母与支撑板6进行紧固处理。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左铜块测试板8,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连接左绝缘垫块7的前后两侧;
左绝缘垫块7整体,用内六角螺栓安装在支撑板6上。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气缸3右端的气缸杆的运动,可以使支撑板6、左绝缘垫块7和左铜块测试板8带动两个左支撑导杆2,在直线轴承4内部进行横向方向上的任意滑动处理。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每个右支撑导杆10在位于右绝缘垫块14的右侧与法兰直线轴承11左侧之间部分的外壁,分别套有一个弹簧13。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右铜块测试板15,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连接在右绝缘垫块14前后两侧。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实用新型,两个右支撑导杆10,一端外部套上两个弹簧13后,安装在右绝缘垫块14上,另一端穿过两个法兰直线轴承11内部进行横向方向的任意滑动。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每个右支撑导杆10的右端,分别用一个螺母12进行紧固,起到限位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测试对象16位于纵向分布的卷绕机下料传送带的顶部;传送带可以纵向传送测试对象16;
所述左固定板1,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在卷绕机下料传送带的左边;
右固定板9,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在卷绕机下料传送带的右边。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此检测装置安装到卷绕机下料传送带的左右两侧,通过传送带将生产出作为测试对象16的电池极组或者超级电容器极组运输到该检测装置的横向中心处。然后本实用新型对横向分布的极组的左右两侧进行夹紧,并通过与左铜块测试板8和右铜块测试板15相连接的绝缘电阻测试仪,来检测该极组是否存在短路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作为测试对象16的电池极组或者超级电容器极组,达到左铜块测试板8和右铜块测试板15之间的位置,这时候,气缸3通过压缩空气带动左铜块测试板8,将测试对象16向右铜块测试板15的方向进行横向挤压动作,由于左铜块测试板8和右铜块测试板15分别通过电源导线连接绝缘电阻测试仪,因此,可以通过绝缘电阻测试仪检测测试对象16是否存在短路的问题。
对于本实用新型,可以对不同高度(如图2的横向长度)的极组进行短路测试。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左支撑导杆2和右支撑导杆10,分别在相应的轴承内部可以任意横向滑动,因此检测十分便利。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左铜块测试板8和右铜块测试板15整体为黄铜材质,机械强度高、牢固,长时间使用不容易损坏.
对于本实用新型,可以将测试对象16的左右两侧端面完全接触紧密,从而有效测量测试对象16是否存在短路的问题,保证测试结果准确。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左绝缘垫块7和右绝缘垫块14采用聚四氟材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紧凑、拆装方便,减少维修维护时间;换型过程方便快捷,成本低。
为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操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操作方法如下:
步骤一、将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平行安装在卷绕机传送带左右两侧;
步骤二、将测试对象16(即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极组)通过传送带,运输到左铜块测试板8和右铜块测试板15之间的位置(即检测处);
步骤三、气缸3通过压缩空气,将左铜块测试板8带动测试对象16向右铜块测试板15的方向进行端面挤压处理;
步骤四、左铜块测试板8和右铜块测试板15两侧分别连接电源导线,通过绝缘电阻测试仪,可以测量测试对象16是否存在短路的问题。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卷绕机产出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极组的短路检测装置,其结构设计科学,能够可靠、有效地检测卷绕机产出的电池极组或超级电容器极组是否存在短路问题,有利于广泛地普及,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对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电池极组或超级电容器极组的两侧端面进行挤压来测量绝缘性方式,能够实现测量电池或者电容器极组是否存在短路的目的。
对于本实用新型,维护便捷,调试容易,能够适用于多型号电池或电容的极组短路测量,通用性和适用性强,可以充分满足生产技术人员对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极组短路检测的需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卷绕机产出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极组的短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对象(16);
测试对象(16)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边夹紧模块(100)和右边夹紧模块(200);
左边夹紧模块(100),用于向右边夹紧模块(200)方向,横向挤压推动测试对象(16);
其中,左边夹紧模块(100),包括水平分布的左固定板(1);
左固定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缸固定板(5);
气缸固定板(5)的右侧前后两端,分别开孔安装有一个直线轴承(4);
每个直线轴承(4)的内圈,分别横向贯穿通过一个左支撑导杆(2);
两个左支撑导杆(2)的右端,固定安装在纵向分布的支撑板(6)的左侧;
气缸固定板(5)的中部,开孔安装有一个气缸(3);
气缸(3)右端的气缸杆,与支撑板(6)固定连接;
支撑板(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左绝缘垫块(7);
左绝缘垫块(7)的右侧,固定连接一个左铜块测试板(8);
其中,右边夹紧模块(200),包括水平分布的右固定板(9);
右固定板(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横向分布的法兰直线轴承(11);
每个法兰直线轴承(11)的内圈,分别横向贯穿通过一个右支撑导杆(10);
两个右支撑导杆(10)的左端,固定安装在纵向分布的右绝缘垫块(14)的右侧;
右绝缘垫块(14)的左侧,固定连接一个右铜块测试板(15);
左铜块测试板(8)和右铜块测试板(15),分别用于与测试对象(16)左右两侧的正极端和负极端相接触;
左铜块测试板(8)和右铜块测试板(15),分别通过电源导线,与现有绝缘电阻测试仪的一个检测端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机产出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极组的短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气缸固定板(5),通过内六角螺栓安装在左固定板(1)上;
气缸(3),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在气缸固定板(5)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机产出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极组的短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气缸(3)右端的气缸杆的外螺纹,通过螺母与支撑板(6)进行紧固处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机产出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极组的短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铜块测试板(8),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连接左绝缘垫块(7)的前后两侧;
左绝缘垫块(7)整体,用内六角螺栓安装在支撑板(6)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机产出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极组的短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右支撑导杆(10)在位于右绝缘垫块(14)的右侧与法兰直线轴承(11)左侧之间部分的外壁,分别套有一个弹簧(13)。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卷绕机产出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极组的短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右铜块测试板(15),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连接在右绝缘垫块(14)前后两侧。
CN202120197737.2U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卷绕机产出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极组的短路检测装置 Active CN2148457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97737.2U CN214845703U (zh)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卷绕机产出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极组的短路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97737.2U CN214845703U (zh)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卷绕机产出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极组的短路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45703U true CN214845703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881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97737.2U Active CN214845703U (zh)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卷绕机产出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极组的短路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457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91474A (zh) 一种箔材电阻率测试方法
CN204788456U (zh) 一种电容器壳体检测装置
CN214845703U (zh) 一种卷绕机产出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极组的短路检测装置
CN209117806U (zh) 一种绝缘耐压测试工装
CN104316878A (zh) 塑壳电池极柱与盖板间绝缘检测装置及其检测工装
CN108732410B (zh) 一种用于配电线路的电压测量装置
CN207832913U (zh) 一种防静电测试设备
CN207164128U (zh) 一种基于磁悬浮的高压验电装置
CN212341400U (zh) 一种电池模组测试装置
CN216359178U (zh) 一种n型射频连接器检测装置
CN116147815A (zh) 一种电池模组膨胀力测量工装
CN102262203B (zh) 一种在线监测电容套管绝缘状态的装置及其方法
CN212207560U (zh) 用于绝缘杆的耐压检测系统
CN1417590A (zh) 高压输电线路绝缘子带电检测的方法及其装置
CN205489819U (zh) 一种高压电场取电装置
CN207742290U (zh) 一种电学性能测试设备
CN211348347U (zh) 一种半导体器件测试用的叠层母排连接装置
CN110780137B (zh) 一种电子元器件耐高温测试装置
CN216696606U (zh) 一种电芯内阻测试装置
CN108226675B (zh) 高温超导带材高压老化试验装置
CN220752276U (zh) 一种电池拍平测短路装置
CN204204656U (zh) 电容器极组的整形检测装置
CN218470908U (zh) 一种用于半导体检测的esd静电冲击测试仪
CN207992268U (zh) 一种超级电容器并联测压工装
CN216051835U (zh) 一种tht类型超级电容测试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21

Address after: 266500 Minshan Road, Huangdao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LISHEN (QINGDAO) NEW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00384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Binhai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Huay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outer ring) 38 Haitai South Road

Patentee before: LISHEN POWER BATTERY SYSTEM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21

Address after: No. 13, Haitai Development Fourth Road, Huayuan Industrial Zone (outside the ring),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300000

Patentee after: Tianjin Lishen Chaodi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500 Minshan Road, Huangdao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LISHEN (QINGDAO) NEW ENER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