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36473U -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隧道施工过程用防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隧道施工过程用防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36473U
CN214836473U CN202121561792.1U CN202121561792U CN214836473U CN 214836473 U CN214836473 U CN 214836473U CN 202121561792 U CN202121561792 U CN 202121561792U CN 214836473 U CN214836473 U CN 2148364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on
pillar
protective
tunnel
protection pil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6179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Infrastructure Maintenance Group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cc Infrastructure Maintenance Group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Infrastructure Maintenance Group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cc Infrastructure Maintenance Group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6179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364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364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364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隧道施工过程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弧板,支撑防护弧板的防护支柱,防护支柱底部设有稳固底座,防护支柱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缸,液压伸缩缸伸缩端连接有连接块,防护弧板内侧设有凹槽,连接块与凹槽插接,防护支柱与稳固底座通过支撑件固定连接,防护支柱将防护弧板与隧道内壁进行抵触,并且防护支柱提供支撑力对隧道进行支撑,并且防护支柱可以进行拼接延长,使得本装置适用于多种规格的隧道的支护,可快速拆装,重复进行使用,结构简单,降低施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隧道施工过程用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隧道施工过程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隧道是指在既有的建筑或土石结构中挖出来的通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隧道可分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矿山隧道,隧道位置的选择一般应服从路线走向,由于隧道工程数量、造价、工期控制等因素,隧道位置在选线方案中是经济技术比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不良地质地段的隧道,特别是长大复杂隧道线及全线或局部线路方案的成立与否,必须精心勘测设计,通过对隧道位置所处的地形、地质、水文等要素的测绘、勘测、测试及综合评定,设计正洞和明洞的长度和结构,决定施工方法,设计辅助坑道。
在对矿山隧道进行开采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支撑防护装置对隧道的顶部进行支撑,从而防止石块的掉落和隧道的坍塌,目前现有的支撑防护装置通常结构复杂,在对隧道进行开采完成后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入隧道对支撑防护装置进行安装操作以及后续的拆卸,不仅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更是耗费施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结构简单、施工成本更低的基于BIM技术的隧道施工过程用防护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隧道施工过程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弧板,支撑防护弧板的防护支柱,所述防护支柱底部设有稳固底座,所述防护支柱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缸,所述液压伸缩缸伸缩端连接有连接块,所述防护弧板内侧设有凹槽,所述连接块与凹槽插接,所述防护支柱与稳固底座通过支撑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支柱包括上防护支柱和下防护支柱,所述上防护支柱上端与液压伸缩缸固定连接,所述上防护支柱下端开设有贯穿的螺纹通孔,所述下防护支柱上端和下端分别开设有贯穿的螺纹通孔,所述上防护支柱和下防护支柱上端和下端外壁分别设有螺纹,所述上防护支柱和下防护支柱之间通过连接筒连接,所述连接筒分别与上防护支柱、下防护支柱上的螺纹通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环和支撑连杆,所述防护支柱下端螺纹连接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外侧均匀铰接三根支撑连杆,所述稳固底座顶部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支撑连杆下端与所述圆形凹槽内侧壁抵触。
进一步地,所述稳固底座底部开设有底部凹槽,所述底部凹槽侧壁上对称开设有阶梯通槽,所述底部凹槽设有底盘,所述底盘顶部通过弹簧与底部凹槽槽底连接,所述底盘侧面对称设有挡杆,所述挡杆从阶梯通槽延伸至外部,所述底盘底部设有多根齿钉。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块顶部设有橡胶层。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弧板外侧设有设有波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可拆卸组装,便于携带,并且使用限制较低,一般作业施工人员也可进行操作,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多个防护装置的安装位置,安装简单,防护支柱将防护弧板与隧道内壁进行抵触,并且防护支柱提供支撑力对隧道进行支撑,并且防护支柱可以进行拼接延长,使得本装置适用于多种规格的隧道的支护,可重复进行使用,结构简单,降低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剖面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排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排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稳固底座3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防护弧板、2.防护支柱、201.上防护支柱、202.下防护支柱、3.稳固底座、4.液压伸缩缸、5.连接块、6.固定槽、7.支撑件、8.螺纹通孔、9.连接筒、10.螺栓、11.连接环、12.支撑连杆、13.稳固底座、14.底部凹槽、15.阶梯通槽、16.底盘、17.弹簧、18.挡杆、19.齿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请参阅图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隧道施工过程用防护装置,包括与隧道接触的防护弧板1,支撑防护弧板1的防护支柱2,所述防护支柱2底部设有稳固底座3,所述防护支柱2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缸4,所述液压伸缩缸4伸缩端连接有连接块5,所述防护弧板1内侧设有固定槽6,所述连接块5与固定槽6插接,所述防护支柱2与稳固底座3通过支撑件7固定连接。
在具体进行隧道施工作业时候,将整个装置进行组装,将防护弧板1连接在防护支柱2顶部连接的液压伸缩缸4的伸缩端,防护支柱2顶部的驱动液压伸缩缸4驱动防护弧板1与隧道内壁贴合,并抵触,利用防护弧板1增大接触面积,更好对隧道内壁更多面积进行支撑,并且为了更好地实现对于隧道的支护效果,参阅图2,可根据实际需要将多个防护装置依照并列设置多排,参阅图3,也可以交错设置多排,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在防护弧板1内侧上安装照明灯,便于作业人员施工,在使用完成后,将整个装置拆卸成零部件,方便收纳和携带。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首先根据隧道的实际高度,初步确定防护支柱2的实际高度,防护支柱2的高度可以进行调节,因防护支柱2包括上防护支柱201和下防护支柱202,上防护支柱201上端与液压伸缩缸4固定连接,上防护支柱201下端开设有贯穿的螺纹通孔8,所述下防护支柱202上端和下端分别开设有贯穿的螺纹通孔8,上防护支柱201和下防护支柱202上端和下端外壁分别设有螺纹,上防护支柱201和下防护支柱202之间通过连接筒9连接,连接筒9与上防护支柱201和下防护支柱202上的螺纹通孔8通过螺栓10固定连接,只需将下防护支柱202之间通过连接筒9进行续接,便可以调节防护支柱2整体的高度。
为了进一步保证拼接的防护支柱2与稳固座3的稳固性,所述支撑件7包括连接环11和支撑连杆12,所述防护支柱2下端螺纹连接连接环11,所述连接环11外侧均匀铰接三根支撑连杆12,所述稳固底座3顶部开设有圆形凹槽13,所述支撑连杆12下端与所述圆形凹槽13内侧壁抵触。
请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加大防护装置的的抓地力以及避免偏移情况出现导致影响防护装置的稳定性了,所述稳固底座3底部开设有底部凹槽14,所述底部凹槽14侧壁上对称开设有阶梯通槽15,所述底部凹槽14设有底盘16,所述底盘16顶部通过弹簧17与底部凹槽14槽底连接,所述底盘16侧面对称设有挡杆18,所述挡杆18从阶梯通槽15延伸至外部,所述底盘16底部设有多根齿钉19,在不使用时,底盘16在弹簧17的作用下位于底部凹槽14内,在进行安装使用时候,将底盘16两端连接的挡杆18从阶梯通槽15的上端移动至下端,底盘16底部的齿钉19插入地表中,在需要拆除防护装置时候,将挡杆18从阶梯通槽15下端移至上端,即可。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块5顶部设有橡胶层,避免连接块5固定槽6的刚性抵触。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防护弧板1外侧设有设有波纹,防护弧板1外侧与隧道内壁接触时,增大摩擦。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隧道施工过程用防护装置的基本工作原理:
首先根据隧道的高度确定防护支柱2的长度后,将防护弧板1底部的固定槽6与防护支柱2顶部的液压伸缩缸4的伸缩端连接后,调节液压伸缩缸4,液压伸缩缸4的伸长,直至防护弧板1与隧道内顶部抵触,完成对隧道的支撑,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多排防护装置,避免隧道会掉落石块以及隧道的坍塌。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隧道施工过程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隧道接触的防护弧板(1),支撑防护弧板(1)的防护支柱(2),所述防护支柱(2)底部设有稳固底座(3),所述防护支柱(2)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缸(4),所述液压伸缩缸(4)伸缩端连接有连接块(5),所述防护弧板(1)内侧设有固定槽(6),所述连接块(5)与固定槽(6)插接,所述防护支柱(2)与稳固底座(3)通过支撑件(7)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隧道施工过程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支柱(2)包括上防护支柱(201)和下防护支柱(202),所述上防护支柱(201)上端与液压伸缩缸(4)固定连接,所述上防护支柱(201)下端开设有贯穿的螺纹通孔(8),所述下防护支柱(202)上端和下端分别开设有贯穿的螺纹通孔(8),所述上防护支柱(201)和下防护支柱(202)上端和下端外壁分别设有螺纹,所述上防护支柱(201)和下防护支柱(202)之间通过连接筒(9)连接,所述连接筒(9)与上防护支柱(201)和下防护支柱(202)上的螺纹通孔(8)通过螺栓(10)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隧道施工过程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7)包括连接环(11)和支撑连杆(12),所述下防护支柱(202)下端螺纹连接连接环(11),所述连接环(11)外侧均匀铰接三根支撑连杆(12),所述稳固底座(3)顶部开设有圆形凹槽(13),所述支撑连杆(12)下端与所述圆形凹槽(13)内侧壁抵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隧道施工过程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底座(3)底部开设有底部凹槽(14),所述底部凹槽(14)侧壁上对称开设有阶梯通槽(15),所述底部凹槽(14)设有底盘(16),所述底盘(16)顶部通过弹簧(17)与底部凹槽(14)槽底连接,所述底盘(16)侧面对称设有挡杆(18),所述挡杆(18)从阶梯通槽(15)延伸至外部,所述底盘(16)底部设有多根齿钉(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隧道施工过程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5)顶部设有橡胶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隧道施工过程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弧板(1)外侧设有波纹。
CN202121561792.1U 2021-07-09 2021-07-09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隧道施工过程用防护装置 Active CN2148364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61792.1U CN214836473U (zh) 2021-07-09 2021-07-09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隧道施工过程用防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61792.1U CN214836473U (zh) 2021-07-09 2021-07-09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隧道施工过程用防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36473U true CN214836473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813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61792.1U Active CN214836473U (zh) 2021-07-09 2021-07-09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隧道施工过程用防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364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948363A (en) Telescoping elevators
US3754361A (en) Transportable drilling mast substructure with elevatable drawworks
CA2562351A1 (en) A tension lift frame used as a jacking frame
CN214836473U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隧道施工过程用防护装置
CN205154040U (zh) 一种直立行走钻机井架上段折叠机构
US20140030025A1 (en) Device for applying a push or pull action on tubes to be laid underground for overcoming water courses or obstacle of other type
CN211314231U (zh) 一种可调节的隧道台车模板
CN208918545U (zh) 一种可伸缩式隧道开挖作业台架
JP3219037U (ja) 作業装置及び作業台
CN203230451U (zh) 一种用于回采工作面顺槽的液压支架
CN103397850A (zh) 一种井下钻机快速挪移固定装置
CN206233534U (zh) 矿用自移式可升降脚手架
CN202467649U (zh) 伸缩支腿及使用该伸缩支腿的车载煤层气钻机
CN214117434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建筑结构
CN215978356U (zh) 一种建筑用的脚手架支撑平台
CN215170068U (zh) 一种隧道施工用支撑装置
CN212249075U (zh) 一种可调节移动式操作平台
CN102966303A (zh) 爬梯装置及液压支架
CN203412519U (zh) 一种井下钻机快速挪移固定装置
CN106284337A (zh) 一种桩靴
CN106437116B (zh) 矿用自移式可升降脚手架
CN113187500A (zh) 一种松散围岩扩张网支护快速施工方法及扩张设备
EP3390763B1 (en) Combination of a drilling installation and a control and signal lines deployment module and method of use
CN216690456U (zh) 一种建筑施工临边防护架固定装置
CN218643807U (zh) 一种用于高处作业的可扩展施工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