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35486U - 一种开关锁结构及智能锁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开关锁结构及智能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35486U
CN214835486U CN202120033760.8U CN202120033760U CN214835486U CN 214835486 U CN214835486 U CN 214835486U CN 202120033760 U CN202120033760 U CN 202120033760U CN 214835486 U CN214835486 U CN 2148354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angle
rotating
driving
control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3376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祺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aidis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aada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aada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aada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3376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354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354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354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开关锁结构及智能锁,包括锁芯和转动件,转动件的一端安装于锁芯内,通过旋转转动件实现开锁或者关锁,还包括控制模块、用于驱动转动件转动的驱动模组和用于检测转动件的当前转动角度检测传感器,控制模块分别与检测传感器和驱动模组电连接;控制模块中预设有设定关锁角度和设定开锁角度,控制模块用于在当前转动角度等于设定开锁角度时,控制驱动模组停止带动转动件绕第一方向转动;控制模块还用于在当前转动角度等于设定关锁角度时,控制驱动模组停止带动转动件绕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转动。本实施例的开关锁结构及智能锁,能有效避免驱动模组转动角度过大造成智能锁的损伤。

Description

一种开关锁结构及智能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关锁结构及智能锁。
背景技术
现在,一般通过锁芯带动智能锁的锁舌动作,完成开锁或者关锁。
现在的智能锁中,一般通过检测电机转动的圈数,结合电机的减速比,来判定锁芯的锁舌是否处于开锁位置或者关锁位置。但是,由于电机转动速度较高,难以精准的检测到电机转动圈数,电机转动圈数不准确将会导致锁舌的伸出长度的判定存在误差,从而使电机经常发生堵转现象,导致锁芯出现损坏,甚至导致智能锁的锁舌与门框发生碰撞而损坏。
鉴于此,需要设计一种开锁结构,以提高对锁芯的开锁位置和关锁位置的判定准确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关锁结构及智能锁,以提高对锁舌的开锁位置和关锁位置的判定准确度。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开关锁结构,包括锁芯和转动件,所述转动件的一端安装于所述锁芯内,通过旋转所述转动件实现开锁或者关锁,还包括控制模块、用于驱动所述转动件转动的驱动模组和用于检测所述转动件的当前转动角度检测传感器,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检测传感器和所述驱动模组电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中预设有设定关锁角度和设定开锁角度,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当前转动角度等于所述设定开锁角度时,控制所述驱动模组停止带动所述转动件绕第一方向转动;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当前转动角度等于所述设定关锁角度时,控制所述驱动模组停止带动所述转动件绕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转动。
可选地,所述驱动模组包括驱动电机和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减速箱,所述电机减速箱的输出端套设于所述转动件上,所述转动件伴随所述电机减速箱的输出端同步转动。
可选地,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电机减速箱的下侧,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与所述电机减速箱的输入端传动连接。
可选地,在所述驱动模组带动所述转动件转动过程中,所述检测传感器还用于按设定频率更新所述转动件的当前转动角度,并将更新后的当前转动角度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更新后的当前转动角度重新生成驱动指令。
可选地,所述检测传感器为绝对角度传感器,所述绝对角度传感器嵌设于所述电机减速箱上。
可选地,所述检测传感器包括信号接口,所述信号接口位于所述电机减速箱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转动件为方钢。
可选地,所述转动件的直径大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的直径。
一种智能锁,包括以上任一项所述的开关锁结构。
可选地,所述智能锁包括锁体;所述锁芯安装于所述锁体上,所述锁芯远离所述驱动模组的一端设置有钥匙插入孔,所述锁体上设置有受所述锁芯驱动的锁舌,所述锁舌包括主锁舌、反锁锁舌和剪刀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中,转动件用于控制通过检测传感器直接对转动件的转动角度进行检测,转动件的转动速度相对电机转轴的转速慢得多,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精度更准确;驱动模组准确地带动转动件转动至设定开锁角度实现开锁或者使驱动模组准确地带动转动件转动至设定关锁角度实现关锁,使智能锁的对开锁位置和关锁位置的判定精度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开关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位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开关锁结构的正向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动件和驱动模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1、锁芯;2、转动件;3、驱动模组;31、驱动电机;32、电机减速箱;4、检测传感器;41、信号接口;5、锁体;51、主锁舌;52、反锁锁舌;53、剪刀舌;6、钥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开关锁结构,包括锁芯1、转动件2控制模块、驱动模组3和检测传感器。
转动件2的一端安装于锁芯1内,通过旋转转动件2实现开锁或者关锁,驱动模组3用于驱动转动件2转动,检测传感器4用于检测转动件2的当前转动角度,控制模块分别与检测传感器4和驱动模组3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中预设有设定关锁角度和设定开锁角度,控制模块用于在当前转动角度等于设定开锁角度时,控制驱动模组停止带动转动件2绕第一方向转动,此处的第一方向是指转动件2转动带动锁芯开锁的转动方向,可以是顺时针转动,也可以是逆时针转动;在当前转动角度等于设定关锁角度时,此时完成关锁,控制模块控制驱动模组停止带动转动件2绕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转动。
应该知道的是,在检测开锁位置或者关锁位置时,由于检测传感器4直接检测转动件2的转动角度,转动件2的转动速度远低于现有的驱动电机的转轴转速,使检测传感器4的检测精度可以更为准确,从而可以在开门时将转动件2的转动角度准确控制在使智能锁开门的设定开锁角度,关门时将转动件2的转动角度准确控制在使智能锁关门的设定关门角度,使主锁舌能准确伸出或者缩回。
本实施例中,驱动模组3包括驱动电机31和电机减速箱32,电机减速箱32具有设定的减速比。驱动电机31通过电机减速箱32带动转动件2移动。电机减速箱32的输出端套设于转动件2上,具体地,转动件2卡紧于电机减速箱32的输出端中并伴随电机减速箱32的输出端同步转动。应该清楚的是,驱动电机31受控制模块控制,其在转动件2转动至设定开锁角度或者设定关锁角度后受控停止,防止驱动电机31出现堵转的情况,提升驱动电机31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31无需进行频繁的堵转检测,有效减少了驱动电机31的发热量,有利于降低智能锁的功耗。
应该清楚的是,在设定设定关门角度时,控制模块驱动驱动电机31带动转动件2向关锁方向转动,当锁体主锁舌51伸出设定长度后,且检测到驱动电机31堵转时,将此时检测传感器4所检测到的转动件2的转动角度作为第一堵转角度,将该第一堵转角度优化后存储在控制模块中,作为设定关门角度;在设定设定开门角度时,控制模块驱动驱动电机31带动转动件2向开锁方向转动,当锁体主锁舌51完全缩入锁体5时,将此时检测传感器4所检测到的转动件2的转动角度作为第二堵转角度,将该第二堵转角度优化后存储在控制模块中,作为设定开门角度。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驱动电机31不会在主锁舌51伸出至设定长度后马上发生堵转,而是驱动电机31的转轴会继续转动若干圈后才会发生堵转,经过优化后,设定关门角度略小于第一堵转角度,驱动电机31会在主锁舌51伸出至设定长度后及时关停,使主锁舌51伸出设定长度且驱动电机31不会发生堵转,以延长驱动电机31的使用寿命。
同理,驱动电机31不会在主锁舌51完全缩回锁体内后马上发生堵转,而是驱动电机31的转轴会继续转动若干圈后才会发生堵转,经过优化后,驱动电机31会在主锁舌51完全缩回锁体内后及时关停,避免驱动电机31发生堵转。
应该清楚的是,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包括芯片,该设定关门角度和设定开门角度均存储于芯片的内部FLASH中。
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31和电机减速箱32呈竖直方向设置,有效降低可开关锁结构的体积,有利于生产出厚度更薄的智能锁,降低智能锁在门体侧面的凸出程度。
开锁时,在驱动模组3带动转动件2转动过程中,检测传感器4按设定频率更新转动件2的当前转动角度,并将更新后的当前转动角度发送至控制模块,然后控制模块根据更新后的当前转动角度重新更新驱动指令,并将更新后驱动指令发至驱动电机31中,直至更新后的当前转动角度与设定开锁角度一致,然后驱动电机31停止驱动,此时锁舌能准确位于开锁位置。
关锁时,在驱动模组3带动转动件2转动过程中,检测传感器4按设定频率更新转动件2的当前转动角度,并将更新后的当前转动角度发送至控制模块,然后控制模块根据更新后的当前转动角度重新更新驱动指令,并将更新后驱动指令发至驱动电机31中,直至更新后的当前转动角度与设定关锁角度一致,然后驱动电机31停止驱动,此时锁舌能准确位于关锁位置。
检测传感器4为绝对角度传感器,绝对角度传感器嵌设于电机减速箱32上。应该清楚的是,绝对角度传感器的检测精度更高,能进一步提升定位关锁位置和开锁位置的精度。
检测传感器4包括信号接口41,信号接口41位于电机减速箱32的一侧。检测传感器4通过该信号接口和控制模块电连接。
具体地,转动件2为方钢,常用的方钢即可实现转动件2的作用,有利于降低智能锁的生产成本。
具体地,转动件2的直径大于驱动电机31的转轴的直径。由于转动件2的最大外径更大,检测传感器4更容易检测到转动件2的转动,检测传感器4的检测精度更为准确。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锁,其包括实施例一所述的开关锁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锁芯1远离驱动模组3的一端设置有钥匙插入孔,锁体5上设置有受锁芯1驱动的锁舌,锁舌包括主锁舌51、反锁锁舌52和剪刀舌53。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开关锁结构,包括锁芯(1)和转动件(2),所述转动件(2)的一端安装于所述锁芯(1)内,通过旋转所述转动件(2)实现开锁或者关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模块、用于驱动所述转动件(2)转动的驱动模组(3)和用于检测所述转动件(2)的当前转动角度检测传感器(4),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检测传感器(4)和所述驱动模组(3)电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中预设有设定关锁角度和设定开锁角度,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当前转动角度等于所述设定开锁角度时,控制所述驱动模组停止带动所述转动件(2)绕第一方向转动;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当前转动角度等于所述设定关锁角度时,控制所述驱动模组停止带动所述转动件(2)绕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组(3)包括驱动电机(31)和连接所述驱动电机(31)的电机减速箱(32),所述电机减速箱(32)的输出端套设于所述转动件(2)上,所述转动件(2)伴随所述电机减速箱(32)的输出端同步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31)设置于所述电机减速箱(32)的下侧,所述驱动电机(31)的转轴与所述电机减速箱(32)的输入端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驱动模组(3)带动所述转动件(2)转动过程中,所述检测传感器(4)还用于按设定频率更新所述转动件(2)的当前转动角度,并将更新后的当前转动角度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更新后的当前转动角度重新生成驱动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传感器(4)为绝对角度传感器,所述绝对角度传感器嵌设于所述电机减速箱(32)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传感器(4)包括信号接口(41),所述信号接口(41)位于所述电机减速箱(32)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2)为方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2)的直径大于所述驱动电机(31)的转轴的直径。
9.一种智能锁,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开关锁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包括锁体;所述锁芯(1)安装于所述锁体(5)上,所述锁芯(1)远离所述驱动模组(3)的一端设置有钥匙插入孔,所述锁体(5)上设置有受所述锁芯(1)驱动的锁舌,所述锁舌包括主锁舌(51)、反锁锁舌(52)和剪刀舌(53)。
CN202120033760.8U 2021-01-07 2021-01-07 一种开关锁结构及智能锁 Active CN2148354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33760.8U CN214835486U (zh) 2021-01-07 2021-01-07 一种开关锁结构及智能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33760.8U CN214835486U (zh) 2021-01-07 2021-01-07 一种开关锁结构及智能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35486U true CN214835486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875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33760.8U Active CN214835486U (zh) 2021-01-07 2021-01-07 一种开关锁结构及智能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3548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93070A (zh) * 2022-03-29 2022-08-12 宁波公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门锁装置、防盗门及防盗门的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93070A (zh) * 2022-03-29 2022-08-12 宁波公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门锁装置、防盗门及防盗门的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61210B (zh) 一种车用开闭体的防夹控制方法
CN106401304B (zh) 一种电机锁
CN214835486U (zh) 一种开关锁结构及智能锁
CN203475956U (zh) 一种高安全电子锁用双离合装置及电子锁
CN206987570U (zh) 一种三锁定安全防盗锁
CN206091709U (zh) 开门电机组件、自动开门系统、冰箱
CN108894643B (zh) 一种通用电动开窗机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7274787U (zh) 一种可手动操作的电动汽车充电口门自动开闭装置
CN209228215U (zh) 一种电子锁传动结构
CN201011226Y (zh) 一种新型遥控防盗锁
US20230203844A1 (en) Smart door lock assembly, clutch control method of smart door lock assembly, and smart door lock
CN105909074A (zh) 旋转式智能自行车锁
CN114016852B (zh) 充电口盖的自动开闭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2586858Y (zh) 磁性控制阀门
CN209509778U (zh) 一种自动开关的共享单车锁
WO2019080391A1 (zh) 一种门机结构
CN209212105U (zh) 金库门控制系统
CN208441645U (zh) 一种全自动电机驱动锁体结构
CN206987558U (zh) 机械密码锁拨乱装置及金融保险柜
CN207944831U (zh) 一种自动门铰及防盗门
CN220415082U (zh) 一种电子门锁锁体
CN104631960B (zh) 一种三向锁紧装置及包含该三向锁紧装置的电控半自动锁
CN219974139U (zh) 一种防暴力开锁的结构
CN205502778U (zh) 磁吸式机械手门锁
CN201087622Y (zh) 一种可实现左、右换向及自锁的门锁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9 / F, block B, Tsinghua information port, No.1, Xindong Road, songpingshan community,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Kaidis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9 / F, block B, Tsinghua information port, No.1, Xindong Road, songpingshan community,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KAADA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Office Building 02, 11th Floor, Building B2, Xiandong Road, Xiandong Community,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Kaidis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9 / F, block B, Tsinghua information port, No.1, Xindong Road, songpingshan community,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Kaidis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