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30720U - 一种电解槽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解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30720U
CN214830720U CN202120559713.7U CN202120559713U CN214830720U CN 214830720 U CN214830720 U CN 214830720U CN 202120559713 U CN202120559713 U CN 202120559713U CN 214830720 U CN214830720 U CN 2148307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body
opening
electrolytic cell
collecting device
scou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5971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绘
齐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Rare Earth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Rare Earth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Rare Earth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Jiangxi Rare Earth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12055971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307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307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307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需中止电解即可便捷回收电解槽沉积物的电解槽,电解槽包括槽体、收集装置、充液管道和通气管道四大部分;收集装置位于槽体外且与槽体的第一开口相连通;槽体内设置有第一挡板用于实现第一开口的开启闭合;槽体内部设有冲刷结构用于喷出冲刷介质,并利用冲刷介质的动能将沉积物冲入收集装置;收集装置设置有第二开口作为沉积物的出口,并可以利用第二挡板实现第二开口的开启闭合;充液管道连通槽体和收集装置,且充液管道在槽体内壁的开口位于槽体设定的液位以下,充液管道上设有阀门;通气管道连通槽体和收集装置,且通气管道在槽体内壁的开口位于槽体设定的液位以上。

Description

一种电解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解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以快速收集沉积物的电解槽。
背景技术
在电解过程中,常常伴随有电解槽沉积物的情况,掉落的物质需要及时处理,否则会影响电解装置运行。
现有的从电解槽中实现固体物质与电解液分开的方式有通过皮带输送、底部放料或采用倾斜刮板的方式。
CN204918801U公开了一种银电解槽,电解槽内包含多个底部联通的子槽,电解槽槽底设有皮带输送系统,电解槽的一端设计为斜坡式,输送皮带沿斜坡延伸到槽外。电解时阴极板析出的银粉落到输送皮带上,启动皮带输送系统,把银粉带出电解槽。但是这种卧式电解槽皮带输送的方式存在的缺点是:输送皮带把银粉带出电解槽端头之后,皮带上的银粉无法全部卸到接料的小车里,皮带上残存的银粉又随皮带返回到电解槽内,并落在输送皮带下方的电解槽槽底。这部分槽底的银粉累积到一定程度后,会影响皮带系统的运行,因此需要在停止电解生产时,拆卸皮带系统以清理下面积存的银粉,比较费时费力。
而CN210394547U、CN206089845U、CN211734490U、CN207685356U、CN210215572U、CN211367763U等专利申请均不包含维持电解槽内液位稳定的设计。放料时需要放空电解液,不仅造成了正负电解槽间的压差,缩短了隔膜的寿命,而且难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连续及时处理。
CN110306209A公开了一种电解法生产超细银粉的设备,包括电解槽、阳极板支架、阴极板、刮板及驱动机构,阳极板支架设置在电解槽内,阴极板为一通过转轴转动装配在电解槽顶部的鼓体,转轴由所述的驱动机构驱动,刮板位于阴极板的径向上的一侧,且刮板倾斜设置,刮板的一端贴设在鼓体外周侧以形成刮料端,另一端作为输送超细银粉的输送端。该方案采用转鼓作为阴极,利用刮料板刮下产品并进行收集,虽然无需放出电解液,但是这种方式空间利用率很低,远不如紧密排布的板式电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解槽。所述电解槽便于快速收集电解槽的沉积物,是一种无需放空电解液就能将槽中沉积的固体物质及时全面清理的装置。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解槽,所述电解槽包括槽体、收集装置、充液管道和通气管道;所述收集装置位于槽体外且与槽体的第一开口相连通;
所述槽体内设置有第一挡板用于实现第一开口的开启闭合;
所述槽体内部设置有冲刷结构,所述冲刷结构含有冲刷孔,用于喷出冲刷介质,并利用冲刷介质的动能将沉积物冲入收集装置;
所述收集装置设置有第二开口,作为沉积物的出口;
所述收集装置设置有第二挡板用于实现所述第二开口的开启闭合;
所述充液管道连通槽体和收集装置,且所述充液管道在槽体内壁的开口位于槽体设定的液位以下;所述充液管道设有阀门;
所述通气管道连通槽体和收集装置,且所述通气管道在槽体内壁的开口位于槽体设定的液位以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解槽中,收集装置用于在槽体的一侧收集电解沉积物和掉落物质;充液管道和通气管道用于实现收集装置内部的压力平衡;所述冲刷装置用于利用冲刷介质冲刷沉积物使其向电解槽的特定位置(例如第一开口)聚集和移动,并且冲刷装置上设有冲刷孔,令冲刷介质只能通过冲刷孔冲出,经过增压泵增压后流速会更快,冲刷效果更好;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挡板是可活动的,第一挡板在平时关闭以隔离电解槽和收集装置,在阶梯式冲刷结构运行时开启第一挡板以使被冲到特定位置的沉积物进入收集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挡板也是可活动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解槽中,充液管道和通气管道与收集装置的连接处可以是收集装置的任意合理位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无需中断电解即可便捷回收沉积物的电解槽。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收集装置与电解槽可以是活动联接以便于维护维修。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收集装置可以利用水力输送方式将沉积物运送到指定的地方。
以下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制,通过以下优选的技术方案,可以更好的达到和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和有益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解槽中设置2个以上所述冲刷结构,各级所述冲刷结构在槽体底部依次阶梯状设置。所述阶梯状设置是指,在远离第一开口的方向依次抬高,也即相邻的冲刷结构中,位置在下的冲刷结构的冲刷孔与第一开口的距离小于位置在上的冲刷结构与第一开口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中,冲刷结构的数量为2个、3个、4个、或5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中,可以沿从上到下的方向,冲刷结构成阶梯结构。但是本实用新型也不是必须设置2个以上的冲刷结构,在所述电解槽槽体的底部宽度(冲刷装置与收集装置之间的距离)小于20cm时,可以只设置1级所述冲刷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冲刷孔位于冲刷结构的侧面且所述冲刷孔形状为长方形。
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挡板在平时关闭以隔离收集装置和外界,并在收集沉积物时开启以便移走沉积物。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收集装置向外的任意一面,例如侧面、底部或顶部等。所述向外是指位于槽体外。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充液管道上还设有分支管路,所述分支管路下端连通位于槽体侧壁上的冲刷结构。
分支管路的设置可以实现通过充液管道用电解槽内的电解液将收集装置中沉积物冲出。这样通过阶梯式冲刷结构进行冲刷时使用的电解液来自电解槽,通过循环使用可以使电解槽的液位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分支管路上设置有阀门和增压泵。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解槽的槽体底部是倾向收集装置的斜坡。这样的电解槽槽体结构可以便于将沉积物更有效地移动到特定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冲刷结构的冲刷方向平行于槽体底部。
电解槽的槽体底部为斜坡时,冲刷结构的冲刷方向与之平行,也与水平面有倾斜度,这样可以配合槽体底部的倾斜度,更好地利用重力将沉积物移动到特定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解槽的收集装置的底面比槽体的底面位置低。这样的底面位置关系设计可以更好地收集物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解槽可以按如下方法进行使用:
在需要清除电解槽中沉积物时,开启第一挡板和分支管路上的阀门,开启增压泵,通过冲刷结构上的孔,利用电解液将槽体底部的沉积物通过第一开口冲到收集装置中,第二挡板在平时关闭以隔离收集装置和外界,当底部沉积物大部分进入到收集装置后,关闭第一挡板以封闭第一开口,关闭分支管路阀门和增压泵。开启第二挡板直接将沉积物取出;也可开启通液管道上的阀门,利用通液管道中的电解液将沉积物中收集装置中冲出。全部沉积物通过第二开口被移走后,关闭第二挡板,通过充液管道和通气管道实现收集装置内部重新充液和压力平衡。利用分支管路可以实现利用电解槽内的电解液将收集装置中沉积物冲出,这样通过冲刷结构进行冲刷时使用的电解液来自电解槽,因此可以使电解槽的液位保持稳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电解槽底部沉积物容易在死角聚集,现有技术难以实现便捷回收或者收集时需要放空电解液导致电解中止的问题,通过增设冲刷结构和收集装置,利用槽内电解液进行循环冲刷时,实现了将聚集的固体物质转移到收集装置,并通过收集装置的挡板开闭实现槽内电解液的稳定,沉积物可以便捷移出而无需中断电解生产。循环冲刷还能搅拌电解液,降低电解液浓度差异,具有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的优势。特别强调的是,电解槽沉积物不仅可能是阴极掉落物质,还可能是阳极掉落的物质,或者是电解液中的沉淀。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3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4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5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6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7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槽体;2-收集装置;3-第一冲刷结构;4-第二冲刷结构;5-第一挡板;6-第二挡板;7-第一开口;8-第二开口;9-设定的液位;10-充液管道;11-阀门;12-通气管道;13-分支管路;14-分支管路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简易例子,并不代表或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典型但非限制性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捷回收电解槽沉积物且不间断运行的电解槽。该电解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电解槽包括槽体1、收集装置2、充液管道10和通气管道12;所述收集装置2位于槽体1外且与槽体1侧壁上的第一开口7相连通;所述充液管道10分别连通槽体1和收集装置2,且所述充液管道10与槽体1内壁的连接处位于槽体1设定的液位9以下;所述通气管道12分别连通槽体1和收集装置2,且所述通气管道12与槽体1内壁的连接处位于槽体1设定的液位9以上;在所述槽体1内与第一开口7相对的侧面阶梯状设置有第一冲刷结构3和第二冲刷结构4,所述第一冲刷结构3和第二冲刷结构4均含有冲刷孔,用于喷出冲刷介质,所述槽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第一冲刷结构3和第二冲刷结构4的孔,该孔联通分支管路13和分支管路阀门14;所述槽体1内设置有第一挡板5用于控制第一开口7的开闭;所述充液管道10上设置有阀门11;所述收集装置2设置有第二开口8,用作收集装置2的出口,收集装置2设置有第二挡板6,用于控制第二开口8的开闭。
本实施例的电解槽中设置有第一冲刷结构3和第二冲刷结构4,它们在槽体1底部依次阶梯状设置,在远离第一开口7的方向依次抬高,也即第二冲刷结构4的冲刷孔与第一开口的距离小于第一冲刷结构3与第一开口的距离。第一冲刷结构3和第二冲刷结构4的侧面均设置有长方形的冲刷孔。第一冲刷结构3和第二冲刷结构4的冲刷方向均为平行于底面的水平方向,收集装置2位于与冲刷孔相对的位置。
本实施例的电解槽中第二开口8设置于收集装置2的侧面。所述充液管道10上还设有分支管路13,所述分支管路13下端连通通冲刷结构,所述充液管道10的分支管路13上设置有阀门14。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解槽通过充液管道10和通气管道12实现收集装置2内部的液体和压力平衡,并且可以通过阀门11进行有效调控。当使用增压泵将电解液从第一冲刷结构3和第二冲刷结构4开口处喷出进行冲刷时,电解液可以来自于分支管路13,从而实现电解槽内的液位稳定。此时第二挡板6关闭、第一挡板5打开,整个电解槽底部的沉积物都向收集装置处聚集和移动。待冲刷完毕后关闭第一挡板5和阀门11,打开第二挡板6即可将收集装置内部储存的沉积物取出。此时也可在适当的时候打开阀门11以将收集装置2内部的沉积物冲出,或者使用水力输送装置将收集装置2内部的物资输送到指定的位置。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便捷回收电解槽沉积物且不间断运行的电解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解槽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仅第二挡板6和第二开口8改为在收集装置2底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的便捷回收电解槽沉积物且不间断运行的电解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解槽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槽体1底部具有向收集装置2倾斜的底面,第一冲刷结构3和第二冲刷结构4相应调整冲刷方向(斜下方向,平行于槽体1的底部)以便有效地冲刷底部沉积物。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的便捷回收电解槽沉积物且不间断运行的电解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解槽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仅收集装置2的底面低于槽体1的底面,以便更好地收集物料。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的便捷回收电解槽沉积物且不间断运行的电解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解槽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仅收集装置2底部进一步(向左)融入电解槽。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的便捷回收电解槽沉积物且不间断运行的电解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解槽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收集装置2(向垂直于纸面)延伸形成凸出的长方体端面,该(平行于纸面)端面开口形成第二开口8,挡板6(图中虚线框所示)能够完全封闭第二开口8。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的便捷回收电解槽沉积物且不间断运行的电解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解槽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只设置单级冲刷结构3。
申请人声明,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即不意味着本实用新型必须依赖上述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改进,对本实用新型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槽包括槽体、收集装置、充液管道和通气管道;
所述收集装置位于槽体外且与槽体的第一开口相连通;
所述槽体内设置有第一挡板用于实现第一开口的开启闭合;
所述槽体内部设置有冲刷结构,所述冲刷结构含有冲刷孔,用于喷出冲刷介质,并利用冲刷介质的动能将沉积物冲入收集装置;
所述收集装置设置有第二开口,作为沉积物的出口;
所述收集装置设置有第二挡板用于实现所述第二开口的开启闭合;
所述充液管道连通槽体和收集装置,且所述充液管道在槽体内壁的开口位于槽体设定的液位以下;所述充液管道设有阀门;
所述通气管道连通槽体和收集装置,且所述通气管道在槽体内壁的开口位于槽体设定的液位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槽中设置2级以上冲刷结构,各级所述冲刷结构在槽体底部依次阶梯状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刷孔位于冲刷结构的侧面,所述冲刷孔形状为长方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收集装置向外的任意一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液管道上还设有分支管路,所述分支管路下端连通冲刷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管路上设置有阀门和增压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槽的槽体底部是倾向收集装置的斜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刷结构的冲刷方向平行于槽体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槽的收集装置的底面比槽体的底面位置低。
CN202120559713.7U 2021-03-18 2021-03-18 一种电解槽 Active CN2148307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59713.7U CN214830720U (zh) 2021-03-18 2021-03-18 一种电解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59713.7U CN214830720U (zh) 2021-03-18 2021-03-18 一种电解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30720U true CN214830720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758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59713.7U Active CN214830720U (zh) 2021-03-18 2021-03-18 一种电解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307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17103B (zh) 具有自治理功能的雨水调蓄系统
CN108454794A (zh) 一种清污船
CN206914580U (zh) 一种清污船
CN214830720U (zh) 一种电解槽
CN113431986B (zh) 一种水下管道智能巡检机器人
CN201411497Y (zh) 全封闭式银电解装置
CN211799343U (zh) 一种水利工程过滤装置
CN216766047U (zh) 一种水利施工用清淤装置
CN216108394U (zh) 一种河道浮萍打捞收集装置
CN206289320U (zh) 一种新型的阳极泥自动冲洗装置
CN210507365U (zh) 一种自清洗式水面漂浮垃圾的收集装置
CN213112737U (zh) 一种自动刮垢的垢菌清设备
CN211273780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杂质清理装置
CN211733934U (zh) 一种自动刮垢电化学水处理装置
CN107626682B (zh) 高炉矿槽区域水清洗回收利用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0422291A (zh) 一种组合式水上垃圾清理船
CN220953607U (zh) 一种水利工程分离清淤设备
CN219023462U (zh) 一种焦化烟气除尘用自清洗液面密封装置
CN110939186A (zh) 城乡厕厨废浆自动化汇集输送系统及汇集输送方法
CN220862177U (zh) 一种电池粉料清洗分离装置
CN116445985B (zh) 镀锌槽浮渣高回收率再生节能锌粉制备工艺
CN214167642U (zh) 电化学循环水处理装置
CN217536187U (zh) 一种方便电解锌阳极泥清槽的电解槽
CN212357274U (zh) 一种抓渣斗自动冲渣装置
CN215888149U (zh)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的引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