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26504U - 管链输送结构 - Google Patents

管链输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26504U
CN214826504U CN202022885821.1U CN202022885821U CN214826504U CN 214826504 U CN214826504 U CN 214826504U CN 202022885821 U CN202022885821 U CN 202022885821U CN 214826504 U CN214826504 U CN 2148265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feeding
section
pipe
convey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8582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礼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WAN CONTROL VALV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AIWAN CONTROL VALV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WAN CONTROL VALVE Corp filed Critical TAIWAN CONTROL VALVE Corp
Priority to CN20202288582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265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265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265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sher Or Impeller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链输送结构,包括:输送管路,具有相同管径并包括弯曲区段管路、具有进料口之入料区段管路及具有卸料口之转动区段管路;链件,设置于输送管路内并包括链条及置设于链条上的盘片;马达,置设于输送管路并连动链条;惰轮,邻近设置于弯曲区段管路处并连通其内部;入料斗,置设于入料区段管路并包括彼此连通的入料开口和腔室、及置设于腔室内并介于入料开口与进料口之间的分隔帽盖,腔室连通进料口;卸料斗,设置于转动区段管路并包括作动件及驱动件,驱动件驱动作动件连动转动区段管路及其卸料口于止卸位置及卸料位置之间旋转。

Description

管链输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链输送结构,尤指一种可避免物料残留、防止物料压扁和零件受损并藉此相对提高物料质量及零件使用寿命、在线快速卸料、换料和清洁并藉此避免混料及藉此提高使用方便性和节省时间与成本的管链输送结构。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1,为习知以垂直配置的管链输送结构的示意图。于图1所示的管链输送结构9包括一输送管路91,在输送物料90时,例如粒状物料,管链输送结构9以一马达92带动一链条93于输送管路91内行进,并以链条93上的多个彼此分隔的盘片94带动物料90行进。另外,于输送管路91会设置一入料斗95,以将物料90送入输送管路91。
然而,习知的管链输送结构9因结构设计限制而会产生下述多项问题:
1.容易造成物料残留(残料);
2.容易造成物料压扁,相对影响物料质量;
3.容易造成零件受损,相对影响零件使用寿命;
4.不易、且无法快速进行卸料、换料和清洁,相对造成使用上的不便以及造成时间和成本的耗费,且容易造成混料的现象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链输送结构,其目的为解决上述管链输送结构所会产生的各种问题,且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管链输送结构可达成下述各项功效:避免物料残留(即所谓的无残料);防止物料压扁和零件受损,并藉此相对提高物料质量及零件使用寿命;于在线(即在不需要拆卸任何管路零件的情况下)即可快速卸料、换料和清洁,并藉此避免混料及藉此提高使用方便性和节省时间与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加技术方案:
一种管链输送结构包括一输送管路、一链件、一马达、一惰轮、一入料斗以及一卸料斗。其中,输送管路具有相同的管径并包括一弯曲区段管路、一入料区段管路及一转动区段管路,入料区段管路开设有一进料口,转动区段管路开设有一卸料口;链件设置于输送管路内并包括一链条及复数个盘片,复数个盘片间隔地设置于链条上;马达设置于输送管路并连动链条;惰轮邻近设置于弯曲区段管路处并连通弯曲区段管路的内部;入料斗设置于入料区段管路并包括一入料开口、一腔室及一分隔帽盖,入料开口与腔室彼此连通,腔室并连通进料口,分隔帽盖设置于腔室内并介于入料开口与进料口之间;卸料斗设置于转动区段管路并包括一作动件及一驱动件,作动件固设于转动区段管路并因此连动转动区段管路,驱动件连接于作动件、并驱动作动件连动转动区段管路及转动区段管路的卸料口于一止卸位置及一卸料位置之间旋转。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可避免物料被挤压压扁,提升物料的质量,且可运用于多品别的物料切换需求,能快速切换物料(换料)同时进行管路清洁,避免混料的情形发生。此外,上述结构设计可以单人进行操作,达到在不拆卸任何管路零件下轻易完成的效果,让使用者于多品别的物料切换中,能更快速地且更安全地达到清洁的效果。
换言之,于上述结构设计中,整个管路的管径相同,因此在输送物料后并没有多余的缝隙可以积存物料,避免物料残留。此外,通过分隔帽盖的结构设计,于入料时可达到定量入料的效果,且通过定量入料的设计,可使物料呈现未充满整个部件的状态(即非满料的状态),故在物料输送过程中,物料在受到外力时可以有余裕空间自由活动,使得物料不会受到挤压而压扁,且各零件(例如用于输送物料的盘片、管路、入料斗、分隔帽盖等)不会因挤压而受损,确实达到防止物料压扁和零件受损,并藉此相对提高物料质量及零件使用寿命的效果。通过驱动件驱动作动件连动转动区段管路及转动区段管路的卸料口于止卸位置及卸料位置之间旋转的结构设计,可于在线快速进行卸料、换料和清洁的作业,并藉此提高使用方便性和节省时间与成本,同时亦可避免混料的情形发生。
于一实施态样中,分隔帽盖沿入料区段管路的一轴向方向延伸。
于一实施态样中,分隔帽盖的断面呈三角形状并由入料开口朝向进料口的方向逐渐外扩倾斜。
于一实施态样中,入料斗于腔室内设置有一第一导引件,第一导引件沿轴向方向延伸并邻接于进料口、并被分隔帽盖罩覆。
于一实施态样中,入料区段管路的两端分别为一入口及一出口,且第一导引件由入口朝向出口的方向逐渐向入料区段管路倾斜延伸邻接于进料口。
于一实施态样中,第一导引件于邻近出口的一端部包括一导角。
于一实施态样中,第一导引件为一导引板。
于一实施态样中,入料斗于腔室内设置有二第二导引件,二第二导引件分别沿轴向方向延伸并分别位于入料区段管路的两侧。
于一实施态样中,二第二导引件分别为一导引杆。
于一实施态样中,作动件为一齿轮并固设于转动区段管路的外侧并因此连动转动区段管路;驱动件包括彼此连动的一驱动源及一驱动齿条,驱动齿条啮合连接于齿轮,驱动源连动驱动齿条驱动齿轮连动转动区段管路及转动区段管路的卸料口于止卸位置及卸料位置的间旋转。
于一实施态样中,驱动源为一气压缸。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知以垂直配置的管链输送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以垂直配置的管链输送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的惰轮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入料斗的剖面图之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入料斗的剖面图之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入料斗的剖面图之三。
图7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入料斗的作动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卸料斗的剖面图之一。
图9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卸料斗的剖面图之二。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卸料斗的作动示意图之一。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卸料斗的作动示意图之二。
【符号说明】
1管链输送结构 11输送管路 110压板 111弯曲区段管路
112入料区段管路 114进料口 115卸料口 113转动区段管路
116轴向方向 117入口 118出口 119止漏垫片
12链件 121链条 122盘片 13马达
14惰轮 15入料斗 151入料开口 152腔室
153分隔帽盖 154第一导引件 155端部 156导角
157第二导引件 16卸料斗 161作动件 162驱动件
163驱动源 164驱动齿条 3物料 9管链输送结构
90物料 91输送管路 92马达 93链条
94盘片 95入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以垂直配置的管链输送结构的示意图。图2所示的管链输送结构1于本实施例中为一垂直配置的管链输送结构,其用于输送物料3,例如酯粒等粒状物料,亦即管链输送结构1以一马达13带动一链件12的链条121于一输送管路11内行进,并以链条121上的多个彼此分隔的盘片122带动物料3行进。以下将详细描述管链输送结构1的各个部件。
请参照图3,其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的惰轮的剖面图,并请同时一并参照图2。如图所示,管链输送结构1包括一输送管路11、一链件12、一马达13以及一惰轮14。其中,输送管路11具有相同的管径并包括一弯曲区段管路111、一入料区段管路112及一转动区段管路113,且入料区段管路112开设有一进料口114(请参照图5),转动区段管路113开设有一卸料口115(请参照图9);链件12设置于输送管路11内并包括一链条121及复数个盘片122,复数个盘片122间隔地设置于链条121上;马达13设置于输送管路11并连动链条121;惰轮14邻近设置于弯曲区段管路11l处并连通弯曲区段管路111的内部。
请同时参照图4至图7,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入料斗的剖面图之一,图5为本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入料斗的剖面图之二,图6为本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入料斗的剖面图之三,图7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入料斗的作动示意图,并请同时一并参照图2。如图所示,管链输送结构1包括一入料斗15,其设置于输送管路11的入料区段管路112并包括一入料开口151、一腔室152及一分隔帽盖153,入料开口151与腔室152彼此连通,腔室152并连通入料区段管路112的进料口114,分隔帽盖153设置于腔室152内并介于入料开口151与进料口114之间。
如上所述,于管链输送结构1中,整个输送管路11具有相同的管径,因此在输送物料3后并没有多余的缝隙可以积存物料3,避免物料3残留。特别地,于输送管路11的弯曲区段管路111处,虽然管路弯曲,但因其具有相同的管径,故在弯曲区段管路111处同样没有多余的缝隙可以积存物料3。
另于入料斗15的结构设计中,通过分隔帽盖153的设置可达到定量入料的效果,且物料3因此不会充满于入料区段管路112与腔室152(如图7所示)。详言之,在输送物料3时,于入料斗15设置分隔帽盖153且同时变化设计其尺寸、形状等,可于入料时具有定量入料的效果,例如将分隔帽盖153设计成较大尺寸,则物料3的入料量可变少,或例如将分隔帽盖153设计成矩形、半圆形、弧形、多角形等,亦可使物料3于入料时具有一特定量。此外,通过定量入料的设计,可使物料3呈现未充满整个部件(入料区段管路l12、腔室152)的状态,亦即呈现非满料的状态,故在物料3输送过程中,物料3在受到外力时可以有余裕空间自由活动,例如物料3在受到外力挤压时可向上、下、左、右各方向自由活动。
因此,综合上述,物料3在输送过程中并不会受到挤压而压扁,且各零件(例如用于输送物料3的盘片122、入料区段管路112、入料斗15、分隔帽盖153等)不会因挤压而受损,故可确实达到防止物料压扁和零件受损、并相对提高物料质量及零件使用寿命的效果。
于本实施例中,分隔帽盖153沿入料区段管路112的一轴向方向116延伸,且分隔帽盖153的断面呈三角形状并由入料开口151朝向进料口114的方向逐渐外扩倾斜。如同上述,分隔帽盖153的断面可呈任何形状,且尺寸、甚至倾斜角度等也可视需要加以变化。
另于本实施例中,入料斗15于腔室152内设置有一第一导引件154及二第二导引件157。其中,第一导引件154沿入料区段管路112的轴向方向116延伸并邻接于进料口114、并被分隔帽盖153罩覆,二第二导引件157亦分别沿入料区段管路112的轴向方向116延伸并分别位于入料区段管路112的两侧。前述的第一导引件154于本实施例中为一导引板,二第二导引件157于本实施例中分别为一导引杆。
上述的第一导引件154与二第二导引件157可分别用于导引在入料区段管路112内行进的盘片122,其中的第一导引件154可防止盘片122在行进过程中向上跳动而产生与其它零件碰撞的机会,二第二导引件157因分别位于入料区段管路112的两侧而可分别限制盘片122的左右位置,亦即通过第一导引件154与二第二导引件157的设计,可防止盘片122与其它零件碰撞而受损。
此外,于本实施例中,入料区段管路112的两端分别为一入口117及一出口118,且第一导引件154由入口117朝向出口118的方向逐渐向入料区段管路112倾斜延伸邻接于入料区段管路112的进料口114,第一导引件154并于邻近出口118的一端部155包括一导角156。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可使第一导引件154方便于导引盘片122行进。详言之,因第一导引件154由入料区段管路112的入口117朝向入料区段管路112的出口118的方向逐渐向入料区段管路112倾斜延伸邻接于入料区段管路112的进料口114,故第一导引件154在入料区段管路112的入口117处会形成一较大的进入空间,也就是说,当盘片122由入料区段管路112的入口117行进到第一导引件154时,较大的进入空间可方便于盘片122进入到第一导引件154并受第一导引件154导引,亦即盘片122不会被卡住。此外,因第一导引件154于邻近入料区段管路112的出口118的端部155包括导角156,当盘片122行进至第一导引件154的端部155、且若盘片122因输送问题而需要后退时(亦即反向,盘片122由出口118朝向入口117的方向后退),导角156的设计可以使盘片122方便后退运动而不会卡住。
请同时参照图8至图11,图8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卸料斗的剖面图之一,图9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卸料斗的剖面图之二,图10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卸料斗的作动示意图之一,图1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卸料斗的作动示意图之二,并请同时一并参照图2。如图所示,管链输送结构1包括一卸料斗16,其设置于转动区段管路113并包括一作动件161及一驱动件162,其中的作动件161固设于转动区段管路113并因此连动转动区段管路113,驱动件162连接于作动件161、并驱动作动件161连动转动区段管路113及转动区段管路113的卸料口115于一止卸位置及一卸料位置之间旋转。
详言之,于管链输送结构1的输送管路11输送物料3时,转动区段管路113及转动区段管路113的卸料口115会被通过驱动件162所驱动的作动件161连动而旋转至止卸位置(如图10所示,转动区段管路113的卸料口115向上定位),此时,物料3可于转动区段管路113内进行一般标准的输送作业。之后,如要进行卸料、换料或清洁时,仅需利用驱动件162驱动作动件161连动转动区段管路113及转动区段管路113的卸料口115旋转至卸料位置(如图11所示,转动区段管路113的卸料口115向下定位),此时,管链输送结构1再持续以马达13带动链条121于输送管路11内行进,并以链条121上的多个彼此分隔的盘片122持续带动物料3行进至转动区段管路113的卸料口115,卸料口115此时会变换成排料的功能,物料3由卸料口115排出。持续前述排料动作,即可将输送管路11内的所有物料3排出并排空(即卸料、清洁),且当输送管路1l内的所有物料3排空后,可再换入不同物料(换料)进行输送,因为原本物料3已排空,新换入的物料不会产生与原本的物料3混在一起的问题,亦即可避免混料的情形发生。
如上所述,利用驱动件162驱动作动件161连动转动区段管路113及转动区段管路113的卸料口115于止卸位置及卸料位置之间旋转的结构设计,以单入即可进行前述卸料、换料和清洁的作业操作,达到在不拆卸管路的情形下即可于在线轻易完成操作的效果,提高使用方便性与有效缩短卸料、换料和清洁的时间与成本。此外,上述结构设计亦能让用户提供多品别的物料并更快速地与更安全地进行换料而同时能保有物料质量(避免混料)。
于本实施例中,作动件161为一齿轮并固设于转动区段管路113之外侧并因此连动转动区段管路113,亦即因为齿轮固设于转动区段管路113的外侧,齿轮的作动(转动)即会连动转动区段管路113一起作动(转动);驱动件162包括彼此连动的一驱动源163(例如气压缸、油压缸、马达等)及一驱动齿条164,驱动齿条164啮合连接于齿轮,驱动源163连动驱动齿条164驱动齿轮连动转动区段管路113及转动区段管路113的卸料口115于止卸位置及卸料位置之间旋转。换言之,驱动齿条164在驱动源163连动下可前后运动,并再带动齿轮旋转,转动区段管路113并因此跟着旋转,使得转动区段管路113及转动区段管路113的卸料口115可于止卸位置及卸料位置之间旋转。前述齿轮与驱动齿条164的连动设计亦可使用其它机构来达成,例如使用推(拉)杆的连杆设计、或以绳索拉动并配合弹簧复位来带动转动区段管路113旋转。
另于上述止卸位置中,如图9所示,转动区段管路113的卸料口115会被压板110及止漏垫片119所封闭,以避免于清洁(输送管路11的)气体吹气时使输送管路11内的物料3溢出而污染卸料斗16下方的桶槽内物料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管链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输送管路,具有相同的管径并包括一弯曲区段管路、一入料区段管路及一转动区段管路,入料区段管路开设有一进料口,转动区段管路开设有一卸料口;
一链件,设置于输送管路内并包括一链条及复数个盘片,复数个盘片间隔地置设于链条上;
一马达,设置于输送管路并连动链条;
一惰轮,邻近设置于弯曲区段管路处并连通弯曲区段管路的内部;
一入料斗,设置于入料区段管路并包括一入料开口、一腔室及一分隔帽盖,入料开口与腔室彼此连通,腔室连通进料口,分隔帽盖设置于腔室内并介于入料开口与进料口之间;
一卸料斗,设置于转动区段管路并包括一作动件及一驱动件,作动件固设于转动区段管路并因此连动转动区段管路,驱动件连接于作动件、并驱动作动件连动转动区段管路及转动区段管路的卸料口于一止卸位置及一卸料位置之间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链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分隔帽盖沿入料区段管路的一轴向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链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分隔帽盖的断面呈三角形状并由入料开口朝向进料口的方向逐渐外扩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链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入料斗于腔室内设置有一第一导引件,第一导引件沿轴向方向延伸并邻接于进料口、并被分隔帽盖罩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链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入料区段管路的两端分别为一入口及一出口,且第一导引件由入口朝向出口的方向逐渐向入料区段管路倾斜延伸邻接于进料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链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导引件于邻近出口的一端部包括一导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链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导引件为一导引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链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入料斗于腔室内设置有二第二导引件,二第二导引件分别沿轴向方向延伸并分别位于入料区段管路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链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二第二导引件分别为一导引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链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作动件为一齿轮并固设于转动区段管路的外侧并因此连动转动区段管路;驱动件包括彼此连动的一驱动源及一驱动齿条,驱动齿条啮合连接于齿轮,驱动源连动驱动齿条驱动齿轮连动转动区段管路及转动区段管路的卸料口于止卸位置及卸料位置之间旋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管链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驱动源为一气压缸。
CN202022885821.1U 2020-12-04 2020-12-04 管链输送结构 Active CN2148265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85821.1U CN214826504U (zh) 2020-12-04 2020-12-04 管链输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85821.1U CN214826504U (zh) 2020-12-04 2020-12-04 管链输送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26504U true CN214826504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802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85821.1U Active CN214826504U (zh) 2020-12-04 2020-12-04 管链输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265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826504U (zh) 管链输送结构
CN212952527U (zh) 一种粉料提升机
CN205367170U (zh) 一种粮食仓储系统
CN212455556U (zh) 自动卸料的物料料仓
CN116923973A (zh) 一种配仓筛分刮板输送机
CN110978276B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
CN211520485U (zh) 一种料仓破拱装置
CN115557206A (zh) 一种石墨填充料输送装置
CN112875229B (zh) 一种混凝土配料输送机
US9975702B2 (en) Load and unload system applied to conveyor with double flow
CN211732822U (zh) 一种变直径螺旋输送机
CN211664060U (zh) 一种防窜气的螺旋输送机
CN210593891U (zh) 螺旋输送机
CN105775632A (zh) 一种无轴螺旋输送机
CN210883750U (zh) 餐厨垃圾收运车
CN220214809U (zh) 一种处理粉体或半固态物料设备的外部侧置排料装置
CN114476724A (zh) 一种装船机用袋包及散料双功能布料装置
CN213922722U (zh) 一种循环刮板机
CN219990244U (zh) 一种密封式刮板运输机
CN220466473U (zh) 下料装置
CN220148282U (zh) 一种转载机落地段结构
CN214609851U (zh) 湿泥螺旋输送装置
TWM609552U (zh) 管鏈卸料結構
CN211353830U (zh) 一种辣椒连续清洗机
CN113560526B (zh) 一种车载催化器连接密封圈连续压铸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