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24403U - 一种编带ic产品转托盘包装的包装转换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编带ic产品转托盘包装的包装转换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24403U
CN214824403U CN202023198097.1U CN202023198097U CN214824403U CN 214824403 U CN214824403 U CN 214824403U CN 202023198097 U CN202023198097 U CN 202023198097U CN 214824403 U CN214824403 U CN 2148244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is
transmission mechanism
suction nozzle
axis transmission
guide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9809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秋香
万克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osystems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rosystems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osystems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Prosystems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9809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244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244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244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包装转换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编带IC产品转托盘包装的包装转换设备,其包括机架和设于机架上的运载机构、第一飞达供料器、第二飞达供料器、支架、第一吸嘴、第二吸嘴、第一X轴传动机构、第二X轴传动机构、第一Z轴传动机构、第二Z轴传动机构、X轴导轨以及CCD检测机构;所述运载机构用于带动托盘沿Z轴方向运动;所述第一飞达供料器和第二飞达供料器分别位于垂直运载机构传送方向的两侧;所述支架位于第一飞达供料器和第二飞达供料器的上方,所述第一吸嘴和第二吸嘴滑动设于支架上分别用于吸取第一飞达供料器和第二飞达供料器上的IC产品至运载机构上的托盘上。本包装转换设备的成本低,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编带IC产品转托盘包装的包装转换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包装转换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编带IC产品转托盘包装的包装转换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SMT贴片生产行业中,部分IC产品需要烘烤保温一段时间后才能上SMT线体进行贴片。而这部分产品来料是编带包装,编带盖膜使用材料为热温胶膜,受到高温后胶水软化发生爆带。因此需要将编带IC产品转换到托盘再烘烤使用,再转换后同时需要对产品的丝印及标签信息进行扫描,需要检测产品外观有无破损等情况,对应信息上传MES系统。传统包装转换机,多为编带转托盘结构,且价格比较昂贵,增加扩展成本较高,使用SMT进行转换,需要单独开发程序,且转换后复检效率较低;使用烧录设备的包装转换模式进行生产同样存在产能低、成本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编带IC产品转托盘包装的包装转换设备,其成本低,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编带IC产品转托盘包装的包装转换设备,其包括机架和设于机架上的运载机构、第一飞达供料器、第二飞达供料器、支架、第一吸嘴、第二吸嘴、第一X轴传动机构、第二X轴传动机构、第一Z轴传动机构、第二Z轴传动机构、X轴导轨以及CCD检测机构;
所述运载机构用于带动托盘沿Z轴方向运动;
所述第一飞达供料器和第二飞达供料器分别位于垂直运载机构传送方向的两侧;
所述支架位于第一飞达供料器和第二飞达供料器的上方,所述第一吸嘴和第二吸嘴滑动设于支架上分别用于吸取第一飞达供料器和第二飞达供料器上的IC产品至运载机构上的托盘上,所述导轨设于支架上且所述导轨的长度方向沿X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X轴传动机构设于支架上用于驱动第一Z轴传动机构沿X轴方向运动,所述第一Z轴传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吸嘴沿Z轴方向运动,所述第二X轴传动机构设于支架上用于驱动第二Z轴传动机构沿X轴方向运动,所述第二Z轴传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二吸嘴沿Z轴方向运动,所述第一Z轴传动机构和第二Z轴传动机构与导轨滑动连接;
所述CCD检测机构设于支架背离第一吸嘴和第二吸嘴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X轴传动机构包括转动设于支架上的X轴主动轮和X轴从动轮、套设于X轴主动轮和X轴从动轮上的X轴同步带以及用于驱动X轴主动轮转动的X轴转动驱动件,所述第二X轴传动机构的结构与第一X轴传动机构的结构相同,所述导轨设于第一X轴传动机构和第二X轴传动机构之间,所述第一Z轴传动机构连接第一X轴传动机构的X轴同步带,所述第二Z轴传动机构连接第二X轴传动机构的X轴同步带。
其中,所述第一Z轴传动机构包括支撑板、转动设于支撑板上的Z轴主动轮和Z轴从动轮、套设于Z轴主动轮和Z轴从动轮上的Z轴同步带、用于驱动Z轴主动轮转动的Z轴转动驱动件以及Z轴导轨,所述Z轴导轨的长度方向沿Z轴方向设置,所述支撑板与X轴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Z轴传动机构的结构与第一Z轴传动机构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吸嘴与第一Z轴传动机构的Z轴同步带连接且与第一Z轴传动机构的Z轴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吸嘴与第二Z轴传动机构的Z轴同步带连接且与第二Z轴传动机构的Z轴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Z轴传动机构的支撑板与第一X轴传动机构的X轴同步带连接,所述第二Z轴传动机构的支撑板与第二X轴传动机构的X轴同步带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吸嘴包括吸嘴本体、设于吸嘴本体一侧的滑块和夹持件,所述第二吸嘴的结构与第一吸嘴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吸嘴的滑块与第一Z轴传动机构的Z轴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吸嘴的滑块与第二Z轴传动机构的Z轴导轨滑动连接。
其中,所述Z轴导轨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用于阻挡滑块脱离Z轴导轨。
其中,支撑板上设有定位相机。
其中,所述CCD检测机构为CCD相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编带IC产品转托盘包装的包装转换设备通过对生产工艺解析,采用轴协同结构,共用了大量的机构件,有效利用了产品取放的动作间隔,采用较低的成本实现了产能的提升,相比较其他标准包装转换机,效率提升约25%,制造成本降低约60%。比较烧录机的包装转换模式,产能提高约300%制造成本降低约40%,且具备一定的通用性,不仅可用于编带IC产品转TRAY盘的包装转换,也可通过更换飞达,兼容类似编带包装产品的转TRAY功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吸嘴和第一Z轴传动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机架;20、运载机构;30、第一飞达供料器;40、第二飞达供料器;50、支架;51、第一吸嘴;511、吸嘴本体;512、滑块;513、夹持件;52、第二吸嘴;53、第一X轴传动机构;531、X轴主动轮;532、X轴从动轮;533、X轴同步带;534、X轴转动驱动件;54、第二X轴传动机构;55、第一Z轴传动机构;551、支撑板;552、Z轴主动轮;553、Z轴从动轮;554、Z轴同步带;556、Z轴导轨;56、第二Z轴传动机构;57、X轴导轨;60、CCD检测机构;70、限位柱;80、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一种编带IC产品转托盘包装的包装转换设备,如图1-2所示,其包括机架10和设于机架10上的运载机构20、第一飞达供料器30、第二飞达供料器40、支架50、第一吸嘴51、第二吸嘴52、第一X轴传动机构53、第二X轴传动机构54、第一Z轴传动机构55、第二Z轴传动机构56、X轴导轨57以及CCD检测机构60;所述运载机构20用于带动托盘沿Z轴方向运动;所述第一飞达供料器30和第二飞达供料器40分别位于垂直运载机构20传送方向的两侧;所述支架50位于第一飞达供料器30和第二飞达供料器40的上方,所述第一吸嘴51和第二吸嘴52滑动设于支架50上分别用于吸取第一飞达供料器30和第二飞达供料器40上的IC产品至运载机构20上的托盘上,所述导轨设于支架50上且所述导轨的长度方向沿X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X轴传动机构53设于支架50上用于驱动第一Z轴传动机构55沿X轴方向运动,所述第一Z轴传动机构55用于驱动第一吸嘴51沿Z轴方向运动,所述第二X轴传动机构54设于支架50上用于驱动第二Z轴传动机构56沿X轴方向运动,所述第二Z轴传动机构56用于驱动第二吸嘴52沿Z轴方向运动,所述第一Z轴传动机构55和第二Z轴传动机构56与导轨滑动连接;所述CCD检测机构60设于支架50背离第一吸嘴51和第二吸嘴52的一侧。具体的,所述X轴、Z轴相互垂直。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述结构,使用时,通过运载机构20将托盘运送至靠近支架50的位置时,第一吸嘴51吸取第一飞达供料器30上的IC产品,然后利用第一X轴传动机构53和第一Z轴传动机构55的配合驱动使第一吸嘴51吸取IC产品放置于托盘上,而当第一吸嘴51在第一飞达供料器30上吸取IC产品时,第二吸嘴52通过第二X轴传动机构54和第二Z轴传动机构56的配合驱动将吸取的IC产品放置于托盘上,当第一吸嘴51将IC产品放置于托盘上时,第二吸嘴52位于第二飞达供料器40的上吸取第二飞达供料器40上的IC产品。通过第一吸嘴51、第一X轴传动机构53、第一Z轴传动机构55、第二吸嘴52、第二X轴传动机构54、第二Z轴传动机构56实现向空托盘上不间断持续放料,有利于提高IC产品包装的转换效率,且该设备成本低。在支架50背离第一吸嘴51和第二吸嘴52的一侧设置CCD检测机构60,可用于检测、扫码,将对应信息上传MES系统。X轴导轨57的设置减小了第一吸嘴51和第二吸嘴52运动时的振动,提高了第一吸嘴51和第二吸嘴52运动时的稳定性,更有利于第一吸嘴51和第二吸嘴52的取放料运动。
其中,所述第一X轴传动机构53包括转动设于支架50上的X轴主动轮531和X轴从动轮532、套设于X轴主动轮531和X轴从动轮532上的X轴同步带533以及用于驱动X轴主动轮531转动的X轴转动驱动件534,所述第二X轴传动机构54的结构与第一X轴传动机构53的结构相同,所述导轨设于第一X轴传动机构53和第二X轴传动机构54之间,所述第一Z轴传动机构55连接第一X轴传动机构53的X轴同步带533,所述第二Z轴传动机构56连接第二X轴传动机构54的X轴同步带533。具体的,所述X轴转动驱动件534为X轴转动驱动电机。
调节第一吸嘴51的水平位置时,通过第一X轴传动机构53的X轴转动驱动件534驱动X轴主动轮531转动,进而带动X轴从动轮532、X轴同步带533同步运动,X轴同步带533运动带动第一Z轴传动机构55和第一吸嘴51同步运动,进而使第一吸嘴51可以运动至相应的水平位置上进行取放料。同理,调节第二吸嘴52的水平位置只需要通过调节第二X轴传动机构54即可,其调节方法与调节第一吸嘴51的水平位置的方法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其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Z轴传动机构55包括支撑板551、转动设于支撑板551上的Z轴主动轮552和Z轴从动轮553、套设于Z轴主动轮552和Z轴从动轮553上的Z轴同步带554、用于驱动Z轴主动轮552转动的Z轴转动驱动件以及Z轴导轨556,所述Z轴导轨556的长度方向沿Z轴方向设置,所述支撑板551与X轴导轨57滑动连接,所述第二Z轴传动机构56的结构与第一Z轴传动机构55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吸嘴51与第一Z轴传动机构55的Z轴同步带554连接且与第一Z轴传动机构55的Z轴导轨556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吸嘴52与第二Z轴传动机构56的Z轴同步带554连接且与第二Z轴传动机构56的Z轴导轨556滑动连接,所述第一Z轴传动机构55的支撑板551与第一X轴传动机构53的X轴同步带533连接,所述第二Z轴传动机构56的支撑板551与第二X轴传动机构54的X轴同步带533连接。具体的,所述Z轴转动驱动件为Z轴转动驱动电机。
调节第一吸嘴51的高度时,通过第一Z轴传动机构55的Z轴转动驱动件驱动Z轴主动轮552转动,进而带动Z轴从动轮553、Z轴同步带554同步运动,Z轴同步带554运动带动第一吸嘴51同步运动,进而使第一吸嘴51可以运动至相应的高度进行取放料。同理,调节第二吸嘴52的高度位置只需要通过调节第二Z轴传动机构56即可,其调节方法与调节第一吸嘴51的高度位置的方法相同,在此不做赘述。Z轴导轨556的设置是为了减小第一吸嘴51和第二吸嘴52运动时产生振动,便于第一吸嘴51和第二吸嘴52稳定取放料。
其中,为了提高第一吸嘴51运动时的稳定性,所述第一吸嘴51包括吸嘴本体511、设于吸嘴本体511一侧的滑块512和夹持件513,所述第二吸嘴52的结构与第一吸嘴51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吸嘴51的滑块512与第一Z轴传动机构55的Z轴导轨556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吸嘴52的滑块512与第二Z轴传动机构56的Z轴导轨556滑动连接。
其中,所述Z轴导轨556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柱70,所述限位柱70用于阻挡滑块512脱离Z轴导轨556。
其中,支撑板551上设有定位相机(图中未标示),可以随时监测第一吸嘴51或第二吸嘴52的运动位置,提高第一吸嘴51和第二吸嘴52取放料的精确度。
其中,所述CCD检测机构60为CCD相机。
其中,所述设备还包括控制系统和显示器80,控制系统可以控制设备各机构的运动,而显示器80可以显示各机构的运动状态。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编带IC产品转托盘包装的包装转换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设于机架上的运载机构、第一飞达供料器、第二飞达供料器、支架、第一吸嘴、第二吸嘴、第一X轴传动机构、第二X轴传动机构、第一Z轴传动机构、第二Z轴传动机构、X轴导轨以及CCD检测机构;
所述运载机构用于带动托盘沿Z轴方向运动;
所述第一飞达供料器和第二飞达供料器分别位于垂直运载机构传送方向的两侧;
所述支架位于第一飞达供料器和第二飞达供料器的上方,所述第一吸嘴和第二吸嘴滑动设于支架上分别用于吸取第一飞达供料器和第二飞达供料器上的IC产品至运载机构上的托盘上,所述导轨设于支架上且所述导轨的长度方向沿X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X轴传动机构设于支架上用于驱动第一Z轴传动机构沿X轴方向运动,所述第一Z轴传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吸嘴沿Z轴方向运动,所述第二X轴传动机构设于支架上用于驱动第二Z轴传动机构沿X轴方向运动,所述第二Z轴传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二吸嘴沿Z轴方向运动,所述第一Z轴传动机构和第二Z轴传动机构与导轨滑动连接;
所述CCD检测机构设于支架背离第一吸嘴和第二吸嘴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带IC产品转托盘包装的包装转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X轴传动机构包括转动设于支架上的X轴主动轮和X轴从动轮、套设于X轴主动轮和X轴从动轮上的X轴同步带以及用于驱动X轴主动轮转动的X轴转动驱动件,所述第二X轴传动机构的结构与第一X轴传动机构的结构相同,所述导轨设于第一X轴传动机构和第二X轴传动机构之间,所述第一Z轴传动机构连接第一X轴传动机构的X轴同步带,所述第二Z轴传动机构连接第二X轴传动机构的X轴同步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编带IC产品转托盘包装的包装转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Z轴传动机构包括支撑板、转动设于支撑板上的Z轴主动轮和Z轴从动轮、套设于Z轴主动轮和Z轴从动轮上的Z轴同步带、用于驱动Z轴主动轮转动的Z轴转动驱动件以及Z轴导轨,所述Z轴导轨的长度方向沿Z轴方向设置,所述支撑板与X轴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Z轴传动机构的结构与第一Z轴传动机构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吸嘴与第一Z轴传动机构的Z轴同步带连接且与第一Z轴传动机构的Z轴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吸嘴与第二Z轴传动机构的Z轴同步带连接且与第二Z轴传动机构的Z轴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Z轴传动机构的支撑板与第一X轴传动机构的X轴同步带连接,所述第二Z轴传动机构的支撑板与第二X轴传动机构的X轴同步带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编带IC产品转托盘包装的包装转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嘴包括吸嘴本体、设于吸嘴本体一侧的滑块和夹持件,所述第二吸嘴的结构与第一吸嘴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吸嘴的滑块与第一Z轴传动机构的Z轴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吸嘴的滑块与第二Z轴传动机构的Z轴导轨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编带IC产品转托盘包装的包装转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Z轴导轨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用于阻挡滑块脱离Z轴导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编带IC产品转托盘包装的包装转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支撑板上设有定位相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带IC产品转托盘包装的包装转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CCD检测机构为CCD相机。
CN202023198097.1U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编带ic产品转托盘包装的包装转换设备 Active CN2148244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98097.1U CN214824403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编带ic产品转托盘包装的包装转换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98097.1U CN214824403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编带ic产品转托盘包装的包装转换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24403U true CN214824403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869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98097.1U Active CN214824403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编带ic产品转托盘包装的包装转换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244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44156B (zh) 一种smd产品自动编带机
CN103369951B (zh) Lcd自动贴片生产线及其lcd自动贴片生产方法
CN105711870A (zh) 自动装箱流水线
CN205602168U (zh) 自动装箱流水线
CN113650851A (zh) 一种防褶皱的塑料包装袋生产用堆叠包装设备
CN214824403U (zh) 一种编带ic产品转托盘包装的包装转换设备
CN111994333B (zh) 一种钣金件出库打包自动薄膜缠绕机
CN210258945U (zh) 电子元件自动编带机
CN116002153A (zh) 编带机构及相应的在线模块包装转换机
CN107497707B (zh) 一种led分光编带一体机
CN109606808B (zh) 杯装产品装箱装置
CN112193472A (zh) 一种用于快递的自动化胶带打包装置
CN115556999A (zh) 一种用于电连接器端子检测包装的方法及装置
CN214296681U (zh) 一种气泡膜包装机设备
CN213893168U (zh) 检测包装装置
CN211376600U (zh) 一种基于手机摄像头芯片贴片设备
CN209945284U (zh) 一种新型光耦检测屏蔽罩平面度的装置
CN209320333U (zh) 用于珠宝盒内衬的成型设备
CN108311415B (zh) 一种屏蔽罩自动检测贴胶及包装一体机
CN216186448U (zh) 一种包装机
CN210668316U (zh) 一种smd封装设备
CN210338580U (zh) 一种高效的贴标机
CN219407036U (zh) 一种电子载带生产后成品包装设备
CN211002064U (zh) 一种高速线圈焊接设备用高效装盒机
CN219192717U (zh) 一种用于自动包装机的取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