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23975U - 一种水面承载浮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面承载浮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23975U
CN214823975U CN202120324392.2U CN202120324392U CN214823975U CN 214823975 U CN214823975 U CN 214823975U CN 202120324392 U CN202120324392 U CN 202120324392U CN 214823975 U CN214823975 U CN 2148239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ating
floating platform
platform device
water
float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2439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海山
石磊
黄梓坤
杜金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Qianji Innovation Culture And Tourism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Yunhong Tianji Hunan Cultural And Touris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Crossing Qianj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Crossing Qianj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Crossing Qianj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2439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239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239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239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面承载浮台,包括浮台装置、牵引装置、控制箱,浮台装置用来漂浮在水面上并起到承载物品的作用,牵引装置用来牵引在水面上的浮台装置,牵引装置与浮台装置连接,控制箱用来操控牵引装置,控制箱与牵引装置电性连接。水面承载浮台,通过在水面上搭建浮台装置,使编队无人机能够在浮台装置上完成起飞,且由于牵引装置牢牢地牵引住浮台装置的作用,防止浮台装置由于水的流动随着水面漂浮,在编队无人机降落时能够精准地降落在浮台装置上,以避免降落在水里造成经济损失,充分利用水面进行编队无人机的商业表演,更好地适用于公园、景区等场地有限的园区,而腾出的场地用来作为游客观赏编队无人机表演的区域。

Description

一种水面承载浮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队无人机水面起降平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面承载浮台。
背景技术
目前编队无人机表演的行业中,起降场地基本上都是空旷的硬质、水平地面。但对于公园、景区等需要盈利的企业来说,由于园区内的场地及需要兼顾游客的限制,要在园区里面寻找一块合适编队无人机起降的地面空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也占用本来可以让游人驻足观赏编队表演的空间,进而限制了编队无人机的商业表演应用,降低了编队无人机表演的经济性和观赏性。
但是现有公园、景区普遍都有人工开发的、面积较大、水流流动性较小的人工湖或者水池,而且由于水面的物理特性,天然形成了一个水平面,可以针对这一特定资源,开发一种能够使编队无人机在水面起飞及降落的平台,以避免占用园区里有限的场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水面承载浮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面承载浮台,包括浮台装置、牵引装置、控制箱,所述浮台装置用来漂浮在水面上并起到承载物品的作用,牵引装置用来牵引在水面上的浮台装置,所述牵引装置与浮台装置连接,控制箱用来操控牵引装置,所述控制箱与牵引装置电性连接。
水面承载浮台的工作过程及原理为,将搭建好的浮台装置置于在湖面区域上,连接好牵引装置与浮台装置,并通过控制箱操控牵引装置,使牵引装置牢牢地牵引住浮台装置,当牵引至浮台装置能较为稳定地在湖面区域后,牵引装置自动锁紧,以用于防止浮台装置在水面上漂移。
所述浮台装置包括若干个第一浮块、以及若干个第二浮块,所述第一浮块呈阵列的形式分布设置,多个第二浮块环绕安装于所述第一浮块上。
第一浮块阵列形式分布的设置,编队无人机置于第一浮块上能够按照阵列的形式排布,能够更好地执行飞行表演项目;由于第一浮块是用来作为编队无人机起降的,而在实践过程中,编队无人机在起飞后并执行飞行表演项目时,浮台装置还是会由于水面的流动关系相对于编队无人机起飞前的位置稍微偏移一定的位置,而第二浮块环绕安装在第一浮块上的设置,使编队无人机在降落时即使浮台装置偏移,编队无人机还能降落在浮台装置偏移后的第二浮块上,进一步避免降落在水里而造成经济损失。
所述第一浮块的顶部设有用于防止承载的物品位移的定位槽。
将编队无人机放置于第一浮块上时,定位槽能够限制每一台无人机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确保编队无人机在飞行前不会发生偏移,进一步防止编队无人机在执行飞行表演项目的过程中出现定位精度下降的情况。
所述浮台装置还包括有若干个第三浮块,所述第三浮块环绕安装于所述第二浮块上,所述第二浮块位于第一浮块及第三浮块之间。
第三浮块环绕安装在第二浮块上的设置,以用于组成浮台装置的外框。
水面承载浮台还包括有连接插槽及连接插销,所述连接插槽及连接插销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浮块上,所述连接插槽及连接插销均设置于所述第二浮块上。
通过多个设置在第一浮块上的连接插槽与连接插销之间的配合,使多个第一浮块呈阵列的形式分布设置安装;通过第一浮块与多个第二浮块的连接插槽与连接插销的配合,以及多个第二浮块的连接插槽与连接插销之间的配合,使得第二浮块环绕安装在第一浮块上。
水面承载浮台还包括有警示杆,所述警示杆安装于所述第三浮块上,所述警示杆设有用于起到提醒及标记作用的警示灯。
众所周知,编队无人机表演通常在夜晚进行,而由于夜晚景区和公园的光线较暗,通过栏杆插槽使警示杆插在第三浮块上,警示杆上的警示灯能够在夜晚标记浮台装置在水面上的准确位置,以用于起到警示的作用,进一步防止水面上的游人划艇无意靠近浮台装置进而发生碰撞等意外。
所述第三浮块的顶部设有用于安装警示杆的栏杆插槽,所述警示杆与栏杆插槽配合,所述连接插槽及连接插销均设置于第三浮块上,所述第三浮块包括组合浮块及边角浮块,通过连接插槽及连接插销使组合浮块环绕安装于所述第二浮块上,通过连接插槽及连接插销使边角浮块安装于所述组合浮块上,所述边角浮块设有用于牵引缆绳的挂耳。
缆绳通过边角浮块的挂耳将浮台装置牢牢的牵引住,牵引装置拉紧缆绳便能将浮台装置稳定在维持在水面上,进一步增加了浮台装置在水面上的稳定性。
所述牵引装置包括第一电动绞盘、第二电动绞盘及缆绳,所述第一电动绞盘与第二电动绞盘的位置相对,所述缆绳的一端与第一电动绞盘连接,缆绳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动绞盘连接,通过挂耳使缆绳与所述边角浮块连接。
牵引装置的工作过程为,当将缆绳通过挂耳牵引住浮台装置后,控制箱操控两个第一电动绞盘同时启动,并同时拉紧缆绳,当浮台装置不在发生漂浮等情况后,保持缆绳的绷紧状态,并锁定第一电动绞盘;当编队无人机表演执行飞行表演项目完成后,解除第一电动绞盘的锁定,两个第二电动绞盘启动,并同时拉动缆绳,使浮台装置回到岸边的水面上。
所述第一电动绞盘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电动绞盘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电动绞盘的位置分别与两个第二电动绞盘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第一浮块为起降浮块,所述第二浮块为缓冲浮块,所述第三浮块为框架浮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水面承载浮台,通过在水面上搭建浮台装置,以用于承载编队无人机,使编队无人机能够在浮台装置上完成起飞,且由于牵引装置牢牢地牵引住浮台装置的作用,防止浮台装置由于水的流动随着水面漂浮,在编队无人机降落时能够精准地降落在浮台装置上,以避免降落在水里造成经济损失,充分利用水面进行编队无人机的商业表演,更好地适用于公园、景区等场地有限的园区,而腾出的场地用来作为游客观赏编队无人机表演的区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面承载浮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面承载浮台的浮台装置的实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面承载浮台的第一浮块的实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面承载浮台的无人机降落在第一浮块上的实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面承载浮台的第二浮块的实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面承载浮台的组合浮块的实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面承载浮台的警示杆安装在边角浮块的实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面承载浮台的牵引装置的实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浮台装置,11、第一浮块,12、第二浮块,13、第三浮块,131、组合浮块,132、边角浮块,133、挂耳,14、定位槽,15、栏杆插槽,20、牵引装置,21、第一电动绞盘,22、第二电动绞盘,23、缆绳,30、控制箱,40、连接插槽,50、连接插销,60、警示杆,61、警示灯,62、快拆塑料护栏,70、湖面区域,80、观众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水面承载浮台,包括浮台装置10、牵引装置20、控制箱30,浮台装置10用来漂浮在水面上并起到承载物品的作用,牵引装置20 用来牵引在水面上的浮台装置10,牵引装置20与浮台装置10连接,控制箱 30用来操控牵引装置20,控制箱30与牵引装置20电性连接。
请继续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编队无人机在水面承载浮台上表演可分为两个区域,分别为湖面区域70和观众区域80,而水面承载浮台则搭建在湖面区域70上,岸边的空地作为观众区域80,极大地利用了的公园和景区的有限场地,同时在湖面区域70上表演,还进一步增加了编队无人机表演的经济性和观赏性。
在本实施例中,将浮台装置10搭建在湖面区域70上,离岸边有一定距离,利用天然的水域屏障,能有效分隔出安全区域,大大减轻表演场地的安保工作压力,只需在水面岸边原有的防溺水措施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安保人员即可。
再者,浮台装置10也可以配合常规的水面灯光表演,使夜间灯光表演内容更丰富,能创造更多的话题热点和经济效益。
请参阅图2至图6,浮台装置10包括16个至200个第一浮块11、第二浮块12、第三浮块13,第一浮块11呈阵列的形式分布设置;第一浮块11的顶部设有用于防止承载的物品位移的定位槽14;第二浮块12环绕安装于第一浮块11上;第三浮块13环绕安装于第二浮块12上,第二浮块12位于第一浮块 11及第三浮块13之间;第一浮块11为起降浮块,第二浮块12为缓冲浮块,第三浮块13为框架浮块。
请继续参阅图3至图6,水面承载浮台还包括有连接插槽40及连接插销 50,连接插槽40及连接插销50均设置于第一浮块11上,连接插槽40及连接插销50均设置于第二浮块12上。
请参阅图6、图7,水面承载浮台还包括有警示杆60,警示杆60安装于第三浮块13上,警示杆60设有用于起到提醒及标记作用的警示灯61;第三浮块 13的顶部设有用于安装警示杆60的栏杆插槽15,警示杆60与栏杆插槽15配合,连接插槽40及连接插销50均设置于第三浮块13上,第三浮块13包括组合浮块131及边角浮块132,通过连接插槽40及连接插销50使组合浮块131 环绕安装于第二浮块12上,通过连接插槽40及连接插销50使边角浮块132 安装于组合浮块131上,边角浮块132设有用于牵引缆绳23的挂耳133。
请继续参阅图2、图7,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面承载浮台还包括有快拆塑料护栏62,快拆塑料护栏62的一端连接在一个警示杆60上,快拆塑料护栏62的另一端连接在另一个警示杆60上,进而完成相邻两个警示杆60的连接。
请参阅图1、图8,牵引装置20包括两个第一电动绞盘21、两个第二电动绞盘22及缆绳23,两个第一电动绞盘21的位置分别与两个第二电动绞盘22 的位置相对应,缆绳23的一端与第一电动绞盘21连接,缆绳23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动绞盘22连接,通过挂耳133使缆绳23与边角浮块132连接。
本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水面承载浮台,通过在水面上搭建浮台装置10,以用于承载编队无人机,使编队无人机能够在浮台装置10上完成起飞,且由于牵引装置20牢牢地牵引住浮台装置10的作用,防止浮台装置10由于水的流动随着水面漂浮,在编队无人机降落时能够精准地降落在浮台装置10上,以避免降落在水里造成经济损失,充分利用水面进行编队无人机的商业表演,更好地适用于公园、景区等场地有限的园区,而腾出的场地用来作为游客观赏编队无人机表演的区域;
水面承载浮台的工作过程及原理为,将搭建好的浮台装置10置于在湖面区域70上,连接好牵引装置20与浮台装置10,并通过控制箱30操控牵引装置20,使牵引装置20牢牢地牵引住浮台装置10,当牵引至浮台装置10能较为稳定地在湖面区域70后,牵引装置20自动锁紧,以用于防止浮台装置10 在水面上漂移。
2、第一浮块11阵列形式分布的设置,编队无人机置于第一浮块11上能够按照阵列的形式排布,能够更好地执行飞行表演项目;由于第一浮块11是用来作为编队无人机起降的,而在实践过程中,编队无人机在起飞后并执行飞行表演项目时,浮台装置10还是会由于水面的流动关系相对于编队无人机起飞前的位置稍微偏移一定的位置,而第二浮块12环绕安装在第一浮块11上的设置,使编队无人机在降落时即使浮台装置10偏移,编队无人机还能降落在浮台装置10偏移后的第二浮块12上,进一步避免降落在水里而造成经济损失。
3、将编队无人机放置于第一浮块11上时,定位槽14能够限制每一台无人机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确保编队无人机在飞行前不会发生偏移,进一步防止编队无人机在执行飞行表演项目的过程中出现定位精度下降的情况。
4、第三浮块13环绕安装在第二浮块12上的设置,以用于组成浮台装置 10的外框。
5、通过多个设置在第一浮块11上的连接插槽40与连接插销50之间的配合,使多个第一浮块11呈阵列的形式分布设置安装;通过第一浮块11与多个第二浮块12的连接插槽40与连接插销50的配合,以及多个第二浮块12的连接插槽40与连接插销50之间的配合,使得第二浮块12环绕安装在第一浮块 11上。
6、众所周知,编队无人机表演通常在夜晚进行,而由于夜晚景区和公园的光线较暗,通过栏杆插槽15使警示杆60插在第三浮块13上,警示杆60上的警示灯61能够在夜晚标记浮台装置10在水面上的准确位置,以用于起到警示的作用,进一步防止水面上的游人划艇无意靠近浮台装置10进而发生碰撞等意外。
7、缆绳23通过边角浮块132的挂耳133将浮台装置10牢牢的牵引住,牵引装置20拉紧缆绳23便能将浮台装置10稳定在维持在水面上,进一步增加了浮台装置10在水面上的稳定性。
8、牵引装置20的工作过程为,当将缆绳23通过挂耳133牵引住浮台装置10后,控制箱30操控两个第一电动绞盘21同时启动,并同时拉紧缆绳23,当浮台装置10不在发生漂浮等情况后,保持缆绳23的绷紧状态,并锁定第一电动绞盘21;当编队无人机表演执行飞行表演项目完成后,解除第一电动绞盘 21的锁定,两个第二电动绞盘22启动,并同时拉动缆绳23,使浮台装置10 回到岸边的水面上。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违反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水面承载浮台,包括浮台装置,所述浮台装置用于漂浮在水面上并起到承载物品的作用;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牵引装置,用于牵引在水面上的浮台装置,所述牵引装置与浮台装置连接;
控制箱,用于操控牵引装置,所述控制箱与牵引装置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面承载浮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台装置包括若干个第一浮块、以及若干个第二浮块,所述第一浮块呈阵列的形式分布设置,多个第二浮块环绕安装于所述第一浮块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水面承载浮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浮块的顶部设有用于防止承载的物品位移的定位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水面承载浮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台装置还包括有若干个第三浮块,所述第三浮块环绕安装于所述第二浮块上,所述第二浮块位于第一浮块及第三浮块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水面承载浮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连接插槽及连接插销,所述连接插槽及连接插销设置于所述第一浮块上,所述连接插槽及连接插销设置于所述第二浮块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水面承载浮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警示杆,所述警示杆安装于所述第三浮块上,所述警示杆设有用于起到提醒及标记作用的警示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水面承载浮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浮块的顶部设有用于安装警示杆的栏杆插槽,所述警示杆与栏杆插槽配合,所述连接插槽及连接插销均设置于第三浮块上,所述第三浮块包括组合浮块及边角浮块,通过连接插槽及连接插销使组合浮块环绕安装于所述第二浮块上,通过连接插槽及连接插销使边角浮块安装于所述组合浮块上,所述边角浮块设有用于牵引缆绳的挂耳。
8.如权利要求7所述水面承载浮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包括第一电动绞盘、第二电动绞盘及缆绳,所述第一电动绞盘与第二电动绞盘的位置相对,所述缆绳的一端与第一电动绞盘连接,缆绳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动绞盘连接,通过挂耳使缆绳与所述边角浮块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水面承载浮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动绞盘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电动绞盘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电动绞盘的位置分别与两个第二电动绞盘的位置相对应。
10.如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水面承载浮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浮块为起降浮块,所述第二浮块为缓冲浮块,所述第三浮块为框架浮块。
CN202120324392.2U 2021-02-04 2021-02-04 一种水面承载浮台 Active CN2148239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24392.2U CN214823975U (zh) 2021-02-04 2021-02-04 一种水面承载浮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24392.2U CN214823975U (zh) 2021-02-04 2021-02-04 一种水面承载浮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23975U true CN214823975U (zh) 2021-11-23

Family

ID=80005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24392.2U Active CN214823975U (zh) 2021-02-04 2021-02-04 一种水面承载浮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239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88387A (en) Floating platform
WO2013084546A1 (ja) 浮体式風力発電装置
CN110139798A (zh) 带延伸筒体的直筒式浮式平台和泳圈式浮筒组
CN105035260B (zh) 利用双船浮托整体拆除海上弃置平台上部组块的方法
CN107690405A (zh) 漂浮式风力涡轮机组件及用于系泊该漂浮式风力涡轮机组件的方法
BR102012004556A2 (pt) Estrutura flutuante
CN105000137B (zh) 扇面回转单点系泊输液系统
CN205150165U (zh) 一种船舶定位锚系统
CN104229066A (zh) 一种船舶系泊定位方法
CN111645810A (zh) 一种带有浮力调节搭载平台的多功能工作船及其作业方法
US5398635A (en) Floating airport
CN214823975U (zh) 一种水面承载浮台
CN208121573U (zh) 一种悬索桥猫道索水面浮渡架设施工系统
CN2687006Y (zh) 坐底式半潜驳
CN113096444B (zh) 一种内河航道控制河段的通行指挥方法
CN212580085U (zh) 自稳式深水航标
CN108454793A (zh) 一种新型浅吃水、低净空、高环保的开体驳船
CN108018778A (zh) 不通航水域的猫道索架设牵引系统及猫道索快速架设方法
CN210529503U (zh) 一种悬索桥运梁船定位装置
US3339511A (en) Marine platforms and sea stations
CN103074879A (zh) 人工岛制造方法
CN207826489U (zh) 一种新型浅吃水、低净空、高环保的开体驳船
CN207775722U (zh) 不通航水域的猫道索架设牵引系统
CN2649481Y (zh) 沉船自动升起浮标及与之配合使用的打捞器
CN110601090A (zh) 一种长距离沙洲段的预铺锚缆辅助行船方法及系统组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07

Address after: No. 19, No.1 Yazipu Road, Yuehu Street, Kaifu District,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410000

Patentee after: Hunan TVG Qianji Culture and Tourism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room 310-j002, 1 Mingzhu 1st Street, Hengli Town,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office only)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crossing Qianj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7, Room 19, No.1 Yazipu Road, Yuehu Street, Kaifu District,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410000

Patentee after: Yunhong Tianji (Hunan) Cultural and Tourism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9, No.1 Yazipu Road, Yuehu Street, Kaifu District,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410000

Patentee before: Hunan TVG Qianji Culture and Tourism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6

Address after: Room 737, No. 1256, 1258, Wanrong Road, Jing'an District, Shanghai, 200000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Qianji Innovation Culture and Tourism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7, Room 19, No.1 Yazipu Road, Yuehu Street, Kaifu District,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410000

Patentee before: Yunhong Tianji (Hunan) Cultural and Tourism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