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18379U - 一种差速器壳定位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差速器壳定位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18379U
CN214818379U CN202121176024.4U CN202121176024U CN214818379U CN 214818379 U CN214818379 U CN 214818379U CN 202121176024 U CN202121176024 U CN 202121176024U CN 214818379 U CN214818379 U CN 2148183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fferential mechanism
side shell
differential
shell
push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7602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冬萌
袁一天
王鑫
屈利平
袁慧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Xinqu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Xinqu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Xinqu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Xinqu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7602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183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183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183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差速器壳定位连接结构,属于汽车车桥组件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差速器左壳、差速器右壳和安装在工作台上的控制器,工作台的居中位置固定开设有放置底槽,工作台的两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液推杆,第一电液推杆的的输出端上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固定安装有机械手,机械手用于夹紧固定螺栓,机械手、第一电液推杆、驱动电机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差速器左壳上均间隔分布有多个通孔,且差速器右壳设有与差速器左壳上的通孔一一对应的通孔,差速器右壳与差速器左壳的接触面为凹凸结构,且差速器右壳与差速器的左壳的两侧均设有预留安装孔,提高了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大大减少了废品率,解决了安装定位困难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差速器壳定位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路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差速器壳定位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差速器能够使左、右(或前、后)驱动轮实现以不同转速转动的机构。主要由左右半轴齿轮、两个行星齿轮及齿轮架组成。功用是当汽车转弯行驶或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使左右车轮以不同转速滚动,即保证两侧驱动车轮作纯滚动运动。差速器是为了调整左右轮的转速差而装置的。在四轮驱动时,为了驱动四个车轮,必须将所有的车轮连接起来,如果将四个车轮机械连接在一起,汽车在曲线行驶的时候就不能以相同的速度旋转,为了能让汽车曲线行驶旋转速度基本一致性,这时需要加入中间差速器用以调整前后轮的转速差。普通差速器由行星齿轮、行星轮架(差速器壳)、半轴齿轮等零件组成,差速器加工时存在安装定位困难,效率低下,加工产生的因素会造成差壳、齿轮和轴承装配总成后,出现零件传动异响,转动不灵活,零件使用寿命短,使整车性能下降,影响消费者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差速器壳定位连接结构,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差速器壳定位连接结构,包括工作台、差速器左壳、差速器右壳和安装在工作台上的控制器,所述工作台的居中位置固定开设有放置底槽,所述工作台的两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液推杆,所述第一电液推杆的的输出端上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固定安装有机械手,所述机械手用于夹紧固定螺栓,所述机械手、第一电液推杆、驱动电机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差速器左壳和差速器右壳上均间隔分布有多个通孔,所述差速器右壳与差速器左壳卡接连接,且所述差速器右壳与差速器的左壳的两侧均设有预留安装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工作台内对称开设有两个中空槽,所中空槽内均安装有夹紧装置,且所述夹紧装置包括第二电液推杆和安装在电液推杆输出端上的夹紧座,所述第二电液推杆的输出端贯穿工作台表面向所述底槽处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工作台表面开设有滑槽,且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座,且所述滑动座与驱动电机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底槽上设有定位板,且所述定位板开设有圆形开口,且所述定位板上安装有限位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夹紧座上设有压力传感器,且所述压力传感器和第二电液推杆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机架,且支撑机架之间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有工具箱。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差速器右壳为凹型结构,所述差速器左壳为凸型结构,所述差速器右壳和差速器左壳通过凹凸配合卡接在一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工作台上开设有底槽,使设备在使用夹紧装置固定工件前,将工件放置在底槽内,提前定位工件,且底槽上设有定位板,通过定位板可对工件进一步的限位。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工作台内对称开设有中空槽,且中空槽内均设有夹紧装置,通过第二电液推杆和夹紧座的配合将工件夹紧固定,且夹紧座上设有压力传感器,当夹紧座与工件接触产生的压力足够时,压力传感器向控制器输入信号,控制器向第二电液推杆传输信号,停止向工件移动。
3.本实用新型中的差速器右壳与差速器左壳凹凸结构卡接在一起,且差速器右壳与差速器左壳的两侧均设有预留安装孔,通过固定螺栓与预留安装孔的配合将差速器右壳和差速器左壳固定连接。
4.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电液推杆、驱动电机以及安装在驱动电机输出端上的机械手,使设备在对差速器左壳和差速器右壳的安装预留孔进行固定连接时,机械手上夹紧固定螺栓,通过驱动电机低速驱动机械手旋转,第一电液推杆带动驱动电机向安装预留孔位置移动,固定螺栓与安装预留孔开始连接,连接完成后,机械手取消夹紧固定螺栓,第一电液推杆带动驱动电机远离工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台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夹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定位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差速器配合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差速器底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差速器左壳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差速器右壳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第一电液推杆;3、驱动电机;4、机械手;5、第二电液推杆;6、夹紧座;7、通孔、8、预留安装孔;9、控制器;10、定位板;11、限位条;12、底槽;13、差速器左壳;14、差速器右壳;15、滑槽;16、滑动座;17、支撑机架;18、固定板;19、工具箱;20压力传感器;21夹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差速器壳定位连接结构,包括工作台1、差速器左壳13、差速器右壳14和安装在工作台1上的控制器9,工作台1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机架17,且支撑机架之间安装有固定板18,固定板18上安装有工具箱19,工作台1的居中位置固定开设有放置底槽12,底槽12上设有定位板10,且定位板10开设有圆形开口,且定位板10上安装有限位条11,该差速器壳定位连接结构通过在工作台1上开设有底槽12,使设备在使用夹紧装置21固定工件前,将工件放置在底槽12内,提前定位工件,且底槽12上设有定位板10,通过定位板10可对工件进一步的限位,进一步的,工作台1内对称开设有两个中空槽,中空槽内均安装有夹紧装置21,且夹紧装置21包括第二电液推杆5和安装在电液推杆输出端上的夹紧座6,第二电液推杆5的输出端贯穿工作台1表面向底槽12处延伸,且夹紧座6上设有压力传感器20,且所述压力传感器20和第二电液推杆5均与控制器9电连接,该差速器壳定位连接结构通过在工作台1内对称开设有中空槽,且中空槽内均设有夹紧装置21,通过第二电液推杆5和夹紧座6的配合将工件夹紧固定,且夹紧座6上设有压力传感器20,当夹紧座6与工件接触产生的压力足够时,压力传感器20向控制器9输入信号,控制器9向第二电液推杆5传输信号,停止向工件移动,差速器左壳13上均间隔分布有6个通孔7,且差速器右壳14设有与差速器左壳13上的通孔7一一对应的通孔7,差速器右壳14与差速器左壳13的卡接连接,差速器右壳14位凹型结构,差速器左壳13为凸型结构,且差速器右壳14和差速器左壳13通过凹凸结构卡接在一起,且差速器右壳14与差速器左壳13的两侧均设有预留安装孔8,工作台1的两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液推杆2,第一电液推杆2的的输出端上设有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上固定安装有机械手4,机械手4用于夹紧固定螺栓,机械手4、第一电液推杆2、驱动电机3均与控制器9电性连接,工作台1上开设有滑槽15,且滑槽15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座16,滑动座16与驱动电机3连接,该差速器壳定位连接结构通过第一电液推杆2、驱动电机3以及安装在驱动电机3输出端上的机械手4,使设备在对差速器左壳13和差速器右壳14的安装预留孔进行固定连接时,机械手4上夹紧固定螺栓,通过驱动电机3低速驱动机械手4旋转,第一电液推杆2带动驱动电机3向安装预留孔位置移动,固定螺栓与安装预留孔开始连接,连接完成后,机械手4取消夹紧固定螺栓,第一电液推杆2带动驱动电机3远离工件。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差速器壳定位连接结构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将差速器左壳13或差速器右壳14任意一个放置到底槽12上,通过底槽12将其初步限定位置,然后差速器左壳13和差速器右壳14由凹凸结构初步配合在一起,随后驱动第二电液推杆5带动夹紧座6对底槽12上的工件进行夹紧,随后通过差速器左壳13和差速器右壳14上的通孔7安装螺栓组件进行固定连接,在机械手4上装有固定螺栓,通过工作台1两侧的第一液压推杆带动驱动电机3移动,驱动电机3带动机械手4缓慢旋转,固定螺栓与安装预留孔开始连接,连接完成后,机械手4取消夹紧固定螺栓,第一电液推杆2带动驱动电机3远离工件。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7)

1.一种差速器壳定位连接结构,包括工作台(1)、差速器左壳(13)、差速器右壳(14)和安装在工作台(1)上的控制器(9),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居中位置固定开设有放置底槽(12),所述工作台(1)的两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液推杆(2),所述第一电液推杆(2)的输出端上设有驱动电机(3),且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上固定安装有机械手(4),所述机械手(4)用于夹紧固定螺栓,所述机械手(4)、第一电液推杆(2)、驱动电机(3)均与控制器(9)电性连接,所述差速器左壳(13)和差速器右壳(14)上均间隔分布有多个通孔(7),所述差速器右壳(14)与差速器左壳(13)卡接连接,且所述差速器右壳(14)和差速器左壳(13)的两侧均设有预留安装孔(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速器壳定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内对称开设有两个中空槽,所中空槽内均安装有夹紧装置(21),所述夹紧装置(21)包括第二电液推杆(5)和安装在电液推杆输出端上的夹紧座(6),所述第二电液推杆(5)的输出端贯穿工作台(1)表面向所述底槽(12)处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速器壳定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表面开设有滑槽(15),且所述滑槽(15)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座(16),且所述滑动座(16)与驱动电机(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速器壳定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槽(12)上设有定位板(10),且所述定位板(10)开设有圆形开口,且所述定位板(10)上安装有限位条(1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差速器壳定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座(6)上设有压力传感器(20),且所述压力传感器(20)和第二电液推杆(5)均与控制器(9)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速器壳定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机架(17),且支撑机架之间安装有固定板(18),所述固定板(18)上安装有工具箱(1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速器壳定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右壳(14)为凹型结构,所述差速器左壳(13)为凸型结构,所述差速器右壳(14)和差速器左壳(13)通过凹凸配合卡接在一起。
CN202121176024.4U 2021-05-28 2021-05-28 一种差速器壳定位连接结构 Active CN2148183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76024.4U CN214818379U (zh) 2021-05-28 2021-05-28 一种差速器壳定位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76024.4U CN214818379U (zh) 2021-05-28 2021-05-28 一种差速器壳定位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18379U true CN214818379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780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76024.4U Active CN214818379U (zh) 2021-05-28 2021-05-28 一种差速器壳定位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183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818379U (zh) 一种差速器壳定位连接结构
CN212704432U (zh) 气动自动锁紧卡盘
CN214079412U (zh) 一种汽车配件加工用钻孔装置
CN105253006A (zh) 一种新型车用双模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CN205059228U (zh) 一种新型车用双模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CN217889638U (zh) 一种变速箱外壳加工用铣刀复合刀架
CN216951601U (zh) 一种at双侧板整体式焊接行星架总成
CN214919621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冲孔加工机床用定位组件
CN213079947U (zh) 一种多工位可翻转车架横梁铆接夹装装置
CN212201502U (zh) 组合式搬运器框架
CN112893894A (zh) 一种轴承内圈开槽用车床
CN213332268U (zh) 一种具有自动锁止功能的汽车差速器
CN212043697U (zh) 一种特种车辆后减速器壳夹具
CN219561422U (zh) 一种车用制动盘就车加工设备
CN216306675U (zh) 一种矿用履带平板车变速箱总成
CN213379326U (zh) 一种多刀具转塔主轴
CN219496008U (zh) 一种用于at变速器行星架的静扭试验装置
CN216883772U (zh) 一种汽车座椅塑料件装配工装
CN211105839U (zh) 一种机床移动工作台驱动结构
CN212734401U (zh) 一种背板铝材加工用开槽装置
CN112658951B (zh) 一种基于驱动桥桥壳抛光装置的抛光方法
CN218487687U (zh) 多压头自动压装机
CN213437066U (zh) 一种汽车刹车片摩擦材料压铸装置
CN220316425U (zh) 一种夹持翻转机构
CN216138491U (zh) 一种金属加工工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