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59228U - 一种新型车用双模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车用双模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59228U
CN205059228U CN201520874771.3U CN201520874771U CN205059228U CN 205059228 U CN205059228 U CN 205059228U CN 201520874771 U CN201520874771 U CN 201520874771U CN 205059228 U CN205059228 U CN 2050592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planet row
clutch
axle
connec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7477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伟
王仁广
史广奎
田涌君
孔治国
张宏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utomotiv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utomotiv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utomotiv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Automotiv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7477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592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592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59228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2Hybrid vehicles

Landscapes

  •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创造提供了一种新型车用双模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包括发动机、扭转减震器、第一电机、制动器、第一离合器、前行星排、后行星排、第二轴、第二电机、第二离合器和第一轴,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为电动和发电一体机,第一电机的转子轴和第二电机的转子轴均是空心轴,第一轴穿过第一电机的转子轴,第二轴穿过第二电机的转子轴,前行星排和后行星排均包括太阳轮、行星轮、行星轮架和齿圈。本实用新型创造采用行星排机构配合制动器、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实现单电机纯电动驱动、双电机纯电动驱动、混合动力驱动、发动机单独驱动以及制动回馈五种工作方式,两个离合器的设置,使得发动机单独驱动工作模式可由多种方式来实现,有效降低能耗,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车用双模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混合动力驱动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车用双模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车用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发展趋势是深度混联结构。现有混联系统中许多采用行星齿轮机构和两个电机,但大多只能实现单电机纯电动驱动和混联驱动,而不能实现发动机直接驱动,属于单模式运行。在混联混合动力装置中,如何实现双电机纯电动驱动和发动机单独驱动,是一个比较困难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创造旨在提出一种新型车用双模混合动力驱动装置,解决现有混联单模式系统中不能实现双电机纯电动驱动和不能实现发动机单独驱动这两个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车用双模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包括发动机1、扭转减震器2、第一电机3、制动器4、第一离合器5、前行星排6、后行星排7、第二轴8、第二电机9、第二离合器10和第一轴11;
所述第一电机3为电动和发电一体机,所述第一电机3的转子轴为空心轴,所述第一轴11穿过所述第一电机3的空心转子轴;
所述第二电机9为电动和发电一体机,所述第二电机9的转子轴为空心轴,所述第二轴8穿过所述第二电机9的空心转子轴;
所述扭转减震器2一端连接所述发动机1的壳体,另一端连接第一轴11,所述第一轴11为所述发动机1的动力输出轴;
所述前行星排6包括前行星排齿圈601、前行星排行星轮602、前行星排行星架603和前行星排太阳轮604;
所述后行星排7包括后行星排齿圈701、后行星排行星轮702、后行星排行星架703和后行星排太阳轮704,所述后行星排齿圈701固定设置,所述后行星排行星架703同作为动力输出轴的第二轴8连接,所述后行星排太阳轮704同所述第二电机9的转子轴连接;
所述前行星排齿圈601同所述后行星排行星架703连接,所述前行星排行星架603同所述第一轴11连接,所述前行星排太阳轮604同所述第一电机3的转子轴连接;
所述第一离合器5一端与所述前行星排行星架603前端固连在一起,另一端与所述前行星排齿圈601固连在一起;
所述第二离合器10一端与所述前行星排行星架603后端固连在一起,另一端与所述后行星排行星架703前端固连在一起;
所述制动器4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机3的壳体,另一端连接所述前行星排行星架603。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创造所述的一种新型车用双模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车用双模混合动力驱动装置,采用行星排机构配合制动器、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实现单电机纯电动驱动、双电机纯电动驱动、混合动力驱动、发动机单独驱动以及制动回馈五种工作方式,两个离合器的设置,使得发动机单独驱动工作模式可由多种方式来实现,有效降低能耗,结构简单,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创造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创造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创造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创造,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创造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新型车用双模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发动机,2-扭转减震器,3-第一电机,4-制动器,5-第一离合器,6-前行星排,601-前行星排齿圈,602-前行星排行星轮,603-前行星排行星架,604-前行星排太阳轮,7-后行星排,701-后行星排齿圈,702-后行星排行星轮,703-后行星排行星架,704-后行星排太阳轮,8-第二轴,9-第二驱动电机,10-第二离合器,11-第一轴。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创造。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车用双模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包括发动机1、扭转减震器2、第一电机3、制动器4、第一离合器5、前行星排6、后行星排7、第二轴8、第二电机9、第二离合器10和第一轴11;第一电机3为电动和发电一体机,第一电机3的转子轴为空心轴,第一轴11穿过第一电机3的空心转子轴;第二电机9为电动和发电一体机,第二电机9的转子轴为空心轴,第二轴8穿过第二电机9的空心转子轴;扭转减震器2一端连接发动机1的壳体,另一端连接第一轴11,第一轴11为发动机1的动力输出轴;前行星排6是普通行星排结构,包括前行星排齿圈601、前行星排行星轮602、前行星排行星架603和前行星排太阳轮604;后行星排7是普通行星排结构,包括后行星排齿圈701、后行星排行星轮702、后行星排行星架703和后行星排太阳轮704,后行星排齿圈701固定设置,后行星排行星架703同作为动力输出轴的第二轴8连接,后行星排太阳轮704同第二电机9的转子轴连接;前行星排齿圈601同后行星排行星架703连接,前行星排行星架603同第一轴11连接,前行星排太阳轮604同第一电机3的转子轴连接;第一离合器5一端与前行星排行星架603前端固连在一起,另一端与前行星排齿圈601固连在一起;第二离合器10一端与前行星排行星架603后端固连在一起,另一端与后行星排行星架703前端固连在一起;制动器4一端连接第一电机3的壳体,另一端连接前行星排行星架603。
这种混合动力驱动装置能够实现单电机驱动、双电机纯电动驱动、混合动力驱动、发动机单独驱动、制动回馈五种工作方式,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在单电机纯电动驱动方式下,制动器4松开,第一离合器5、第二离合器10松开,发动机1不工作,第一电机3也不工作,第二电机9以电动机方式工作,第二电机9的输出动力经过第二轴8输出;
在双电机纯电动驱动方式下,制动器4制动,锁止前行星排行星架603,第一离合器5松开、第二离合器10松开,发动机1不工作,第一轴11和前行星排行星架603被固定,第一电机3以电动机方式工作,第二电机9以电动机方式工作,第一电机3和第二电机9的输出动力耦合后经第二轴8输出;
在混合动力驱动方式下,制动器4松开,第一离合器5、第二离合器10接合,发动机1工作,第一电机3以发电机方式工作,第二电机9以电动机方式工作,发动机1的部分动力和第二电机9的动力经前行星排6和后行星排7的耦合后经第二轴8输出;
在发动机单独驱动方式下,发动机1工作,第一电机3和所述第二电机9不工作,制动器4松开,第一离合器5单独接合、第二离合器10松开,或者第二离合器10单独接合、第一离合器5松开,此时前行星排6的各部件间没有相对运动,相当于发动机1动力直接经过第一轴11,再经过前行星排6,由第二轴8输出;
在制动回馈方式下,第二电机9以发电机方式工作,回收车辆制动动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创造,凡在本发明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新型车用双模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1)、扭转减震器(2)、第一电机(3)、制动器(4)、第一离合器(5)、前行星排(6)、后行星排(7)、第二轴(8)、第二电机(9)、第二离合器(10)和第一轴(11);
所述第一电机(3)为电动和发电一体机,所述第一电机(3)的转子轴为空心轴,所述第一轴(11)穿过所述第一电机(3)的空心转子轴;
所述第二电机(9)为电动和发电一体机,所述第二电机(9)的转子轴为空心轴,所述第二轴(8)穿过所述第二电机(9)的空心转子轴;
所述扭转减震器(2)一端连接所述发动机(1)的壳体,另一端连接第一轴(11),所述第一轴(11)为所述发动机(1)的动力输出轴;
所述前行星排(6)包括前行星排齿圈(601)、前行星排行星轮(602)、前行星排行星架(603)和前行星排太阳轮(604);
所述后行星排(7)包括后行星排齿圈(701)、后行星排行星轮(702)、后行星排行星架(703)和后行星排太阳轮(704),所述后行星排齿圈(701)固定设置,所述后行星排行星架(703)同作为动力输出轴的第二轴(8)连接,所述后行星排太阳轮(704)同所述第二电机(9)的转子轴连接;
所述前行星排齿圈(601)同所述后行星排行星架(703)连接,所述前行星排行星架(603)同所述第一轴(11)连接,所述前行星排太阳轮(604)同所述第一电机(3)的转子轴连接;
所述第一离合器(5)一端与所述前行星排行星架(603)前端固连在一起,另一端与所述前行星排齿圈(601)固连在一起;
所述第二离合器(10)一端与所述前行星排行星架(603)后端固连在一起,另一端与所述后行星排行星架(703)前端固连在一起;
所述制动器(4)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机(3)的壳体,另一端连接所述前行星排行星架(603)。
CN201520874771.3U 2015-11-04 2015-11-04 一种新型车用双模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0592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74771.3U CN205059228U (zh) 2015-11-04 2015-11-04 一种新型车用双模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74771.3U CN205059228U (zh) 2015-11-04 2015-11-04 一种新型车用双模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59228U true CN205059228U (zh) 2016-03-02

Family

ID=55385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74771.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059228U (zh) 2015-11-04 2015-11-04 一种新型车用双模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5922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53006A (zh) * 2015-11-04 2016-01-20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新型车用双模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CN106080587A (zh) * 2016-08-22 2016-11-09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用于多模式混合动力装置的协调控制方法
CN108284738A (zh) * 2017-10-24 2018-07-17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跛行回家模块的混合动力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53006A (zh) * 2015-11-04 2016-01-20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新型车用双模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CN105253006B (zh) * 2015-11-04 2017-07-14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车用双模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CN106080587A (zh) * 2016-08-22 2016-11-09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用于多模式混合动力装置的协调控制方法
CN106080587B (zh) * 2016-08-22 2018-08-31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用于多模式混合动力装置的协调控制方法
CN108284738A (zh) * 2017-10-24 2018-07-17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跛行回家模块的混合动力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56622U (zh) 混合动力汽车用动力耦合机构总成
CN203766482U (zh) 混合动力汽车的行星排混联动力系统
KR101459474B1 (ko) 4륜 구동 하이브리드 차량용 변속장치
CN102102740B (zh)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机电复合传动装置
CN204055308U (zh) 一种行星式混联动力系统及使用该动力系统的车辆
CN205632081U (zh) 一种纯电动车用动力总成
CN203093717U (zh) 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CN103009995B (zh) 一种动力集成传动机构
CN202507926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驱动装置
CN203854502U (zh)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混合动力车辆
CN108215764B (zh) 一种单行星排多模式混合动力传动系统
CN202271824U (zh) 一种汽车用新型混合动力装置
CN102320238B (zh) 一种带发动机锁止机构的混合动力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205059228U (zh) 一种新型车用双模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CN108773263A (zh) 一种新型车用混合动力系统
CN105253006A (zh) 一种新型车用双模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CN110949111B (zh) 双转子电机与拉维娜式行星轮系串联式汽车混合动力系统
CN203766478U (zh) 混合动力系统及使用该混合动力系统的汽车
CN102815194B (zh) 混合动力传动装置及混合动力汽车
CN201045403Y (zh) 混合动力汽车双输入行星齿轮传动装置
CN111361412A (zh) 一种单电机纯电动力系统及车辆
CN201646352U (zh) 一种汽车用混合动力装置
CN208198092U (zh) 一种车用混合动力装置
CN108482097A (zh) 一种车用混合动力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2358160B (zh) 一种双电机传动的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714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