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16717U - 定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定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16717U
CN214816717U CN202121092768.8U CN202121092768U CN214816717U CN 214816717 U CN214816717 U CN 214816717U CN 202121092768 U CN202121092768 U CN 202121092768U CN 214816717 U CN214816717 U CN 2148167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trument
supporting
grid
assembly
lif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9276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剑锋
周祖谦
秦沈杰
辛正高
郎朋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No1 Machine Tool Work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No1 Machine Tool Work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No1 Machine Tool Work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No1 Machine Tool Work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9276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167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167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167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 Length-Measuring Instruments Using Mechan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定位装置,包括支撑装置,用以支撑仪表格架组件,所述支撑仪表格架组件包括仪表格架及从所述仪表格架底部向下延伸的组件,所述支撑装置设置于所述仪表格架底部,用于支撑仪表格架;其中,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本体;以及多个升降装置,其一端被安装至所述支撑本体,其另一端可升降式连接至所述仪表格架底部,用以调节所述仪表格架的水平度。本实用新型的升降装置为所述仪表格架组件的安装提供了精确的定位,减少机床和刀具的设备使用成本,提高加工效率,显著减少制造周期。

Description

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仪表格架组件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测量仪表格架支承组件(仪表格架组件,以下简称IGA组件)包括仪表格架及沿着仪表格架表面延伸且不规则分布的组件。仪表格架的周向直径通常在3000-4000mm之间,其厚度约为100mm。其中,在仪表格架的底面完成组件的焊接、矫形之后,还需要对仪表格架进行机加工处理。然而,在机加工的过程中,由于仪表格架与组件连接的一面直接接触加工平台,难以达到仪表格架组件的平面度要求,并且难以达到组件与仪表格架的垂直度的要求。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多个支撑柱直接支撑仪表格架组件。具体的,多个支撑柱围成一圈支撑于仪表格架具有组件延伸的一面,且靠近仪表格架的边缘处,这样导致仪表格架被支撑的位置较少,既无法保证组件与仪表格架的垂直度的要求,又会导致仪表格架被加工时,仪表格架受力不均、稳定性差、加工精度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装置,以解决仪表格架组件的仪表格架平面度不精准,导致仪表格架组件受力不均、稳定性差、加工精度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定位装置,包括支撑装置,用以支撑仪表格架组件,所述支撑仪表格架组件包括仪表格架及从所述仪表格架底部向下延伸的组件,所述支撑装置设置于所述仪表格架底部,用于支撑仪表格架;其中,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本体;以及多个升降装置,设于所述支撑本体与所述仪表格架之间,每一升降装置的高度是可调整的,用以调节所述仪表格架的水平度。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本体开设有多个贯穿所述支撑本体的台阶孔;所述升降装置可升降式安装于所述台阶孔内;所述升降装置的排布方式为矩阵式或环形排列。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升降装置均匀分布于所述支撑本体顶面;多个所述升降装置被排列成圆环形或矩阵;每一升降装置的一端被安装至所述支撑本体顶部,其另一端可升降式抵持至所述仪表格架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垫片,设于台阶孔内,所述垫片的下端设有环状开口;顶紧装置,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环状开口内,且固定于所述支撑本体下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顶紧装置包括:顶紧套,其为筒体,其部分内侧壁与所述垫片环状开口的外侧壁相切,且通过紧定螺钉固定于所述支撑本体下表面;以及顶紧螺钉,螺纹连接至所述顶紧套。
进一步地,所述垫片的中心开设有沉头孔,其中所述顶紧装置通过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垫片的沉头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台阶孔包括:第一台阶孔,阵列排布于所述支撑本体且靠近所述支撑本体的边缘处;第二台阶孔,间隔排布于所述支撑本体的中部;所述仪表格架组件包括:多个阵列排布于所述仪表格架的栅格,每一栅格由多个支杆围合而成,相邻两个支杆之间的交点处设有内支撑点;其中,所述内支撑点与所述支撑本体的第二台阶孔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仪表格架组件包括:多个第一组件,从所述栅格的支杆底面向下延伸;以及多个第二组件,从所述仪表格架的底面向下延伸且靠近所述仪表格架的边缘处;所述支撑本体还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第一通孔,与所述栅格相对设置;多个第二通孔,其形状与所述第一组件相对应;以及多个第三通孔,其形状与所述第二组件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为圆形或者方形;所述第二通孔为T字形、L字形或十字形;所述第三通孔为圆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测量装置,依次穿过所述仪表格架组件的栅格和所述支撑本体的第一通孔,用于测量所述仪表格架组件与所述支撑本体的垂直精度,其中根据该垂直精度调节所述升降装置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装置包括刀座;以及测量杆,其顶部连接至所述刀座底部,其底部连接一千分表;当所述测量装置用以测量时,所述刀座沿竖直方向移动,且穿过所述仪表格架组件的栅格和所述支撑本体的第一通孔,通过所述千分表的测量头用以接触一第一组件或者第二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外围支撑柱,可升降式安装于所述支撑本体顶部,且突出于所述支撑本体的边缘处;以及支撑腿,设于所述支撑本体下表面且靠近所述支撑本体的边缘处,用以支撑所述支撑本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定位装置,其包括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设于多个升降装置作为仪表格架组件的支撑点,为所述仪表格架组件的安装提供了精确的定位,减少机床和刀具的设备使用成本,提高加工效率,显著减少制造周期。另外,所述升降装置的结构简单、布局合理,且可以在所述支撑装置中实现局部调整,能够有效提高加工刚性,更容易保证仪表格架组件底面的机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方向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升降装置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仪表格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仪表格架组件俯视图。
附图部件标识如下:
1000、定位装置; 10、支撑装置;
20、仪表格架组件; 30、测量装置;
101、支撑本体; 102、升降装置;
13、台阶孔; 14、外围支撑柱;
15、支撑腿; 16、撑杆;
1、第一圆环; 2、第二圆环;
3、第三圆环; 4、第一连接杆;
5、第二连接杆; 101a、镂空区域;
101b、圆环区域; 111、第一通孔;
112、第二通孔; 113、第三通孔;
131、第一台阶孔; 132、第二台阶孔;
1021、垫片; 1022、顶紧装置;
1021a、环状开口; 1021b、沉头孔;
1022a、顶紧套; 1022b、顶紧螺钉;
1022c、紧定螺钉; 1022d、螺母;
1022e、螺钉; 201、仪表格架;
202、组件; 2021、第一组件;
2022、第二组件; 210、栅格;
211、支杆; 212、内支撑点;
301、刀座; 302、测量杆;
303、千分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装置1000,其包括支撑装置10、仪表格架组件20以及测量装置30。其中,所述支撑装置10用以支撑所述仪表格架组件20,所述测量装置30用以测量所述仪表格架组件20的垂直精度。
图2为图1中沿A-A’方向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的仰视图。
如图2-图3所示,所述支撑装置10包括圆形的支撑本体101和升降装置102,所述支撑本体101开设有多个贯穿所述支撑本体101的台阶孔13,所述升降装置102可升降式安装于所述台阶孔13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装置102被设置于所述仪表格架201的边缘处与所述支撑本体101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本体101具有镂空区域101a及围绕所述镂空区域101a的圆环区域101b,所述台阶孔13包括第一台阶孔131和第二台阶孔132。所述第一台阶孔131环形排布于所述圆环区域101b,且靠近所述支撑本体101的边缘处。所述第二台阶孔132间隔排布于所述镂空区域101a,其中所述第二台阶孔132可以为矩阵式或环形排列所述镂空区域101a。
所述支撑本体101可以等间距地分为多个圆环,相邻的两个圆环通过连接杆连接。例如,以支撑本体101的中心为原点,从靠近圆心至远离圆心的圆环为第一圆环1、第二圆环2、第三圆环3......第n圆环。其中,所述第一圆环1与所述第二圆环2之间的连接杆为第一连接杆4,所述第二圆环2与所述第三圆环3之间的连接杆为第二连接杆5,为了保证所述支撑本体101的支撑力度,所述第一连接杆4与所述第二连接杆5错位设置,即不在同一半径上。
多个所述升降装置102均匀分布于所述支撑本体101顶面,每一升降装置102的一端被安装至所述支撑本体101顶部,其另一端可升降式抵持至仪表格架组件20的仪表格架底部。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升降装置的剖面图。
如图4所示,所述升降装置102包括垫片1021以及顶紧装置1022,所述垫片1021设于台阶孔13内,所述垫片1021的下端设有环状开口1021a,所述顶紧装置1022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环状开口1021a内,且固定于所述支撑本体101下表面。多个所述升降装置102被排列成圆环形或矩阵,只要使得所述支撑本体101具有多个可以调节水平度的支撑点即可。
所述顶紧装置1022包括顶紧套1022a和顶紧螺钉1022b,所述顶紧套1022a为筒体,其部分内侧壁与所述垫片1021环状开口1021a的外侧壁相切,且通过紧定螺钉1022c固定于所述支撑本体101下表面;所述顶紧螺钉1022b螺纹连接至所述顶紧套1022a,可以通过螺母1022d(例如,六角螺母)螺纹连接至所述顶紧螺钉1022b且抵持于所述顶紧套1022a的底部,可实现上下运动及自锁。
本实施例中,所述垫片1021为不锈钢垫片1021,其中心开设有沉头孔1021b。其中,所述顶紧装置1022通过螺钉1022e(例如,六角圆柱头螺钉)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垫片1021的沉头孔1021b内。具体的,所述顶紧螺钉1022b顶在所述垫片1021下,通过改变所述顶紧螺钉1022b的高度进而控制所述垫片1021的高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装置102的数量为15-35个,间隔安装在所述支撑本体101上,使得所述支撑本体101的支撑点均匀分布,且可以进行局部调整,实现工件的稳定支撑及精确调整。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仪表格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仪表格架组件俯视图。
如图5-图6所示,所述仪表格架组件20包括圆形的仪表格架201及从所述仪表格架201底部向下延伸的组件202,其中所述仪表格架201的尺寸与所述支撑本体101的尺寸相对应。
具体的,所述仪表格架201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其开设有多个阵列排布的栅格210,每一栅格210由多个支杆211围合而成,相邻两个支杆211之间的交点处设有内支撑点212,所述内支撑点212与所述支撑本体101的第二台阶孔132相对设置。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所述组件202从所述仪表格架201底部延伸,因此并不是每个相邻的杆之间的交点处都设有所述内支撑点212。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仪表格架201可以设有多个外支撑点(图未示),且这些外支撑点呈环形排列。
结合图1-图6所示,所述仪表格架组件20的组件202包括第一组件2021和第二组件2022。多个第一组件2021从所述栅格210的支杆211底面向下延伸,多个第二组件2022,从所述仪表格架201的底面向下延伸且靠近所述仪表格架201的边缘处。
所述支撑本体101还包括第一通孔111、第二通孔112以及第三通孔113。多个阵列排布的第一通孔111与所述栅格210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通孔111为圆形或者方形,可以使得所述测量装置30从所述第一通孔111穿过。多个第二通孔112的形状与所述第一组件2021相对应,所述第二通孔112为T字形、L字形、十字形或者其他的图形,只要能使所述第一组件2021从所述第二通孔112穿过即可。多个第三通孔113,其形状与所述第二组件2022相对应,所述第三通孔113为圆弧形,能使所述第二组件2022从所述第三通孔113穿过。
请继续参照图1,所述定位装置1000还包括测量装置30,其依次穿过所述仪表格架组件20的栅格210和所述支撑本体101的第一通孔111,用于测量所述仪表格架组件20与所述支撑本体101的垂直精度,其中根据该垂直精度调节所述升降装置102的高度。
请继续参照图1-图2,所述测量装置包括刀座301以及测量杆302,所述刀座301为加工机床的龙门刀座,稳定可靠,可升降。
具体的,所述测量杆302的顶部连接至所述刀座301底部,其底部连接一千分表303。当所述测量装置30用以测量时,所述刀座301沿竖直方向移动,且穿过所述仪表格架组件20的栅格210和所述支撑本体101的第一通孔111,通过所述千分表303的测量头用以接触一第一组件2021或者第二组件2022,根据所述千分表303的读数决定是否调节所述仪表格架201的水平度。当所述千分表303的读数为零时,则无需通过调节升降装置102所述顶紧螺钉1022b的高度以调节所述仪表格架201的水平度;当所述千分表303的读数不为零时,则通过调节局部范围的所述升降装置102的顶紧螺钉1022b的高度,以调节所述仪表格架201的水平度,从而校准所述仪表格架组件20的各组件202垂直度。
所述支撑装置10还包括外围支撑柱14、支撑腿15以及撑杆16。
所述外围支撑柱14可升降式安装于所述支撑本体101顶部,且突出于所述支撑本体101的边缘处。所述外围支撑柱14的数量为4-8个,为所述仪表格架组件20提供预支撑,实现初步垫平。
所述支撑腿15设于所述支撑本体101下表面且靠近所述支撑本体101的边缘处,用以支撑所述支撑本体101。所述撑杆16设于所述支撑本体101下表面且位于所述支撑本体101的中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腿15和撑杆16数量不做限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所述支撑本体101的重量、大小设置。
下面结合图1-图6,对所述定位装置的定位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
第一,在机床工作台上放置支撑腿15及撑杆16。
第二,将支撑装置10放置在所述支撑腿15和撑杆16的顶部,对所述支撑装置10实现支撑。
第三,将所述仪表格架组件20安装在所述支撑装置10上。在安装的过程中,多个阵列排布于所述支撑本体101的第一通孔111与所述仪表格架组件20的栅格210相对设置,多个所述第一组件2021从所述第二通孔112穿过,多个第二组件2022从所述第三通孔113穿过,从而使得所述支撑装置10对所述仪表格架组件20实现整体的支撑。
第四,采用上升方式调节所述外围支撑柱14的高度,为所述仪表格架组件20提供预支撑,实现初步垫平。
第五,控制所述支撑装置10中的所有升降装置102上升并锁紧,从而通过调节所述升降装置102中顶紧螺钉1022b的高度,为所述仪表格架组件20提供支撑,其中所述顶紧螺钉1022b的支撑取代所述外围支撑柱14的支撑。
最后,采用测量装置30逐一测量对所述仪表格架组件20的各组件202垂直度。具体的,当所述测量装置30用以测量时,所述刀座301沿竖直方向移动,且穿过所述仪表格架组件20的栅格210和所述支撑本体101的第一通孔111,通过所述千分表303的测量头用以接触一第一组件2021或者第二组件2022,根据所述千分表303的读数决定是否调节所述仪表格架201的水平度。当所述千分表303的读数为零时,则无需通过调节升降装置102所述顶紧螺钉1022b的高度以调节所述仪表格架201的水平度;当所述千分表303的读数不为零时,则通过调节局部范围的所述升降装置102的顶紧螺钉1022b的高度,以调节所述仪表格架201的水平度,从而校准所述仪表格架组件20的各组件202垂直度。
因此,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装置1000,在所述支撑装置10内设置多个等间距分布的升降装置102作为仪表格架组件20的支撑点,使得所述仪表格架201的多个位置被支撑,使得所述仪表格架201受力均匀,具有良好的刚性、稳定性,提高加工精度,并保证了所述仪表格架201与组件202的垂直精度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定位装置,包括一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设于多个升降装置作为仪表格架组件的支撑点,为所述仪表格架组件的安装提供了精确的定位,减少机床和刀具的设备使用成本,提高加工效率,显著减少制造周期。另外,所述升降装置的结构简单、布局合理,且可以在所述支撑装置中实现局部调整,能够有效提高加工刚性,更容易保证仪表格架组件底面的机加工精度。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定位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装置,用以支撑仪表格架组件,所述支撑仪表格架组件包括仪表格架及从所述仪表格架底部向下延伸的组件,所述支撑装置设置于所述仪表格架底部,用于支撑仪表格架;
其中,所述支撑装置包括:
支撑本体;以及
多个升降装置,设于所述支撑本体与所述仪表格架之间,每一升降装置的高度是可调整的,用以调节所述仪表格架的水平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本体开设有多个贯穿所述支撑本体的台阶孔;
所述升降装置可升降式安装于所述台阶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升降装置均匀分布于所述支撑本体顶面;
多个所述升降装置被排列成圆环形或矩阵;
每一升降装置的一端被安装至所述支撑本体顶部,其另一端可升降式抵持至所述仪表格架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
垫片,设于台阶孔内,所述垫片的下端设有环状开口;
顶紧装置,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环状开口内,且固定于所述支撑本体下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紧装置包括:
顶紧套,其为筒体,其部分内侧壁与所述垫片环状开口的外侧壁相切,且通过紧定螺钉固定于所述支撑本体下表面;以及
顶紧螺钉,螺纹连接至所述顶紧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垫片的中心开设有沉头孔,其中所述顶紧装置通过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垫片的沉头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台阶孔包括:
第一台阶孔,阵列排布于所述支撑本体且靠近所述支撑本体的边缘处;
第二台阶孔,间隔排布于所述支撑本体的中部;
所述仪表格架组件包括:
多个阵列排布于所述仪表格架的栅格,每一栅格由多个支杆围合而成,相邻两个支杆之间的交点处设有内支撑点;
其中,所述内支撑点与所述支撑本体的第二台阶孔相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仪表格架组件包括:
多个第一组件,从所述栅格的支杆底面向下延伸;以及
多个第二组件,从所述仪表格架的底面向下延伸且靠近所述仪表格架的边缘处;
所述支撑本体还包括:
多个阵列排布的第一通孔,与所述栅格相对设置;
多个第二通孔,其形状与所述第一组件相对应;以及
多个第三通孔,其形状与所述第二组件相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通孔为圆形或者方形;
所述第二通孔为T字形、L字形或十字形;
所述第三通孔为圆弧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测量装置,依次穿过所述仪表格架组件的栅格和所述支撑本体的第一通孔,用于测量所述仪表格架组件与所述支撑本体的垂直精度,其中根据该垂直精度调节所述升降装置的高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装置包括:
刀座;以及
测量杆,其顶部连接至所述刀座底部,其底部连接一千分表;
当所述测量装置用以测量时,所述刀座沿竖直方向移动,且穿过所述仪表格架组件的栅格和所述支撑本体的第一通孔,通过所述千分表的测量头用以接触一第一组件或者第二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外围支撑柱,可升降式安装于所述支撑本体顶部,且突出于所述支撑本体的边缘处;以及
支撑腿,设于所述支撑本体下表面且靠近所述支撑本体的边缘处,用以支撑所述支撑本体。
CN202121092768.8U 2021-05-20 2021-05-20 定位装置 Active CN2148167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92768.8U CN214816717U (zh) 2021-05-20 2021-05-20 定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92768.8U CN214816717U (zh) 2021-05-20 2021-05-20 定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16717U true CN214816717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775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92768.8U Active CN214816717U (zh) 2021-05-20 2021-05-20 定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167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43608A (zh) 一种外板件共用底座测量支架
CN214816717U (zh) 定位装置
CN113084559A (zh) 定位装置
CN212601403U (zh) 一种工件夹持定位装置
CN219924607U (zh) 一种内齿轮精密钻孔设备
CN217052953U (zh) 用于测试路基路面弯沉的贝克曼梁的百分表架
CN210649637U (zh) 一种机床快换定位板
CN212330877U (zh) 一种结构件装配高度调节装置
CN213234338U (zh) 一种预埋螺杆预埋位置辅助控制器
CN213932476U (zh) 一种水平度测量装置
CN209961103U (zh) 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研点装置
CN218760206U (zh) 可自由拆卸立式机组盘车专用瓦架
CN106896461A (zh) 一种气垫式精密隔振光学平台
CN216523657U (zh) 一种影像测量仪空间垂直度校准工具
CN219684801U (zh) 一种可调节的数控机床
CN214333830U (zh) 动静光栅微调工作台
CN209841269U (zh) 临时压力表的专用安装工具
CN212458240U (zh) 一种通用机床导轨精度测量器
CN220380444U (zh) 一种空间弯扭板的线型检测装置
CN219365488U (zh) 一种钢柱安装定位辅助装置
CN218787811U (zh) 一种自动校准的三座标测量机
CN218329837U (zh) 一种汽车制动鼓多点跳动测试仪
CN217542953U (zh) 一种精确测量活性炭着火点实验装置
CN215968571U (zh) 设备线夹打孔定位工具
CN218121371U (zh) 一种简易的轻型飞机轨道测试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