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06591U - 一种瞳距调节装置及视力训练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瞳距调节装置及视力训练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06591U
CN214806591U CN202023133539.4U CN202023133539U CN214806591U CN 214806591 U CN214806591 U CN 214806591U CN 202023133539 U CN202023133539 U CN 202023133539U CN 214806591 U CN214806591 U CN 2148065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ing
lens
lens barrel
gear
connect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3353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培文
卢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Xuanjia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Xuanjia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Xuanjia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Xuanjia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3353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065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065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065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ye Examina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瞳距调节装置及视力训练仪,所述瞳距调节装置包括架体和设置于架体上的两个调节机构,每个调节机构通过一连接件对应与一镜筒连接,通过连接件带动对应的镜筒向靠近或者远离另一个镜筒的方向移动,实现两个镜筒之间的间距可调。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两个镜筒各设置一个调节机构,使得用户既可以实现单个镜筒位置的调节,也可以实现两个镜筒位置的同步调节。

Description

一种瞳距调节装置及视力训练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视力训练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瞳距调节装置及视力训练仪。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些视力训练仪的镜筒无法调节瞳距,这就导致训练仪只能满足特定瞳距的人群的使用要求,瞳距过大或者过小的用户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即适用范围很局限。
另外,现有还有一些训练仪能够实现瞳距的调节,但是调节时只能够使瞳距固定在调节范围内的固定数值上,瞳距不一定能和用户的瞳距完全匹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使瞳距能够保持在调节范围内的任一数值上的瞳距调节装置及视力训练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瞳距调节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架体和至少两个调节机构,所述架体与至少两个镜筒相连接,两个所述调节机构均设置于所述架体上,且每个所述调节机构通过一连接件对应与一镜筒连接,所述调节机构驱动连接件带动对应的镜筒向靠近或者远离另一个镜筒的方向移动。
优选地,两个所述调节机构之间不相连,两者相独立设置。
优选地,两个所述调节机构之间相连,两者为联动的。
优选地,每个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滑块和调节螺杆,所述调节滑块与对应的连接件相连,所述调节滑块套设于所述调节螺杆上且与调节螺杆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杆转动设置于所述架体上。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与架体转动连接于一转动点,所述连接件在各自对应的调节滑块的带动下分别绕着对应的转动点转动,所述连接件转动的同时带动对应的镜筒向靠近或者远离另一个镜筒的方向移动。
优选地,每个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涡杆和与调节涡杆相配合的调节涡轮,所述调节涡轮与对应的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涡杆转动设置于所述架体上,所述连接件与架体转动连接于一转动点,所述连接件在各自对应的调节涡轮的带动下绕着所述转动点转动,所述连接件转动的同时带动对应的镜筒向靠近或者远离另一个镜筒的方向移动。
优选地,每个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齿轮和与第一调节齿轮相啮合的第二调节齿轮,所述第一调节齿轮转动设置于所述架体上,所述第二调节齿轮与架体转动连接于一转动点,且与对应的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调节齿轮在第一调节齿轮的转动带动下同步转动,所述连接件在对应的第二调节齿轮的带动下绕着所述转动点转动,所述连接件转动的同时带动对应的镜筒向靠近或者远离另一个镜筒的方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至少两个固定柱,每个所述固定柱固定于所述架体上,且对应与一所述调节机构相连。
优选地,所述架体包括本体和设置于本体上的两个夹持部,两个所述调节机构均设置于所述本体上,所述两个夹持部各固定夹持一镜筒。
本发明还揭示了另外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视力训练仪,包括两个镜筒和上述的瞳距调节装置,所述瞳距调节装置与镜筒相连。
优选地,每个所述镜筒上固定设置一光模块,所述光模块包括电路板、激光发射器、激光罩和透镜,所述激光发射器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激光罩罩设于所述激光发射器外,且所述激光罩的一端与电路板连接,所述透镜设置于所述激光罩的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镜筒上设置两个调节机构,实现两个镜筒之间的间距可调节,且镜筒能够在调节过程中实现任一位置的停顿,使瞳距能够保持在调节范围内的任一数值上,从而适用于各种瞳距的人群,拓宽了使用范围。
2、本实用新型对两个镜筒分别设置两个调节机构,使得用户既可以实现单个镜筒位置的调节,也可以实现两个镜筒位置的同步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视力训练仪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替换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视力训练仪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替换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视力训练仪实施例3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替换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光模块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种瞳距调节装置及视力训练仪,通过对两个镜筒各设置一个调节机构,使得用户既可以实现单个镜筒位置的调节,也可以实现两个镜筒位置的同步调节,且可使镜筒能够在调节过程中实现任一位置的停顿,进而使瞳距能够保持在调节范围内的任一数值上。
结合图1~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种瞳距调节装置100,包括至少一个架体1、第一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第一连接件4和第二连接件5,其中,架体1与两个镜筒6相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均设置于架体1上,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调节机构也可以设置在外围的其他架体结构(图未示)或者壳体(图未示)上,第一调节机构通过第一连接件4与其中一个镜筒6相连,第二调节机构通过第二连接件5与另一个镜筒6相连,两个调节机构分别通过各自的连接件带动对应的镜筒6向靠近或者远离另一个镜筒6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两个镜筒6间的间距可调。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两个镜筒6平行设置,架体1包括本体11和设置于本体11上的两个夹持部12,其中,本体11架设在两个镜筒6上,且本体11所在的方向与两个镜筒6所延伸的方向相垂直,本体11和两个镜筒6均是在水平方向上延伸。两个夹持部12各固定夹持一镜筒6,本实施例中,两个夹持部12为一环状,其内径与镜筒6的外径相配合。架体1用于支撑和安装调节机构,当然,本实用新型对架体1的结构及设置的具体位置不做限制,只要能支撑和安装调节机构即可。且架体1不限于设置一个,可设置多个,如设置两个,分别位于镜筒6的前后两端。
如图1所示,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均设置于架体的本体11上,且这两个调节机构在本体11延伸的方向上分别设置于本体11的两侧。每个调节机构各通过一固定柱与本体11相连。具体地,架体的本体11在其延伸的方向上的两侧各设置一固定柱,为了便于描述,定义两个固定柱分别是第一固定柱7和第二固定柱8,其中,第一固定柱7和第二固定柱8均与本体11固定连接,且第一固定柱7和第二固定柱8均在竖直方向上延伸设置且两者相对设置,第一固定柱7和第二固定柱8用于分别支撑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
下面以三个具体实施例来分别介绍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可实施的具体结构。
实施例1
结合图1~图3所示,第一调节机构2a和第二调节机构3a的结构相同,两者均包括调节螺杆21a、调节滑块22a、连接杆23a和调节手轮24a,其中,调节螺杆21a位于本体11的上方,且其延伸方向与本体11的延伸方向相同;调节滑块22a套设于调节螺杆21a上且与调节螺杆21a螺纹连接,调节滑块22a还与对应的连接件相连。连接杆23a穿过对应的固定柱,且其一端与调节螺杆21a同轴连接,另一端与调节手轮24a固定相连。连接杆23a转动设置于对应的固定柱上,即在调节手轮24a的作用下,连接杆23a可以在固定柱上转动,进而带动调节螺杆21a的转动,调节滑块22a在调节螺杆21a的转动带动下,沿调节螺杆21a在本体11a延伸的方向上移动。在其他替换实施例中,连接杆23a和调节手轮24a可以省略设置,即直接手动作用于调节螺杆21a上,调节螺杆21a穿过对应的固定柱。
第一调节机构2a通过第一连接件4与架体1的其中一个夹持部12相连,通过该夹持部12与该夹持部12固持的镜筒6相连;第二调节机构3a通过第二连接件5与架体的另一个夹持部12相连,通过该另一个夹持部12与该另一个夹持部12固持的另一个镜筒6相连。具体地,第一连接件4的上端和第二连接件5的上端分别与各自对应的调节滑块22a相连,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4和第二连接件5的上端与对应的调节滑块22a之间各通过一连接块9相连,其中,连接块9与调节滑块22a固定连接,第一连接件4和第二连接件5的上端与对应的连接块9均转动连接于一第一转动点41a,即第一连接件4和第二连接件5的上端可绕对应的第一转动点41a转动。第一连接件4和第二连接件5的下端分别与一夹持部12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接件4和第二连接件5还分别与架体的本体11转动连接于第二转动点42a,即第一连接件4和第二连接件5也可绕第二转动点42a转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块可省略设置,即第一连接件4和第二连接件5直接与对应的调节滑块转动22a连接。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件4与本体11之间、第二连接件5与本体11之间可以不连接,且第一连接件4与对应的调节滑块之间、第二连接件5与对应的调节滑块之间也可不转动连接,如直接固连,这样,第一连接件4和第二连接件5直接分别在各自对应的调节滑块22a的带动下带动各自对应的镜筒6沿调节螺杆21a延伸的方向平移。
在本实施例1中,结合图1和图2所示,第一调节机构2a和第二调节机构3a两者可以独立设置,第一调节机构2a的调节螺杆21a和第二调节机构3a的调节螺杆21a之间不连接,由于两个调节螺杆不互相连接,因此两个调节螺杆上的螺纹可以是同向的也可以是反向的。该实施例的瞳距调节装置的具体工作原理为: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转动任意一侧的调节手轮24a或者同时转动两侧的两个调节手轮24a,调节手轮24a通过连接杆23a驱动对应的调节螺杆21a转动,调节螺杆21a驱动对应的调节滑块22a在调节螺杆21a延伸的方向移动,调节滑块22a移动后通过连接件带动对应的镜筒6绕着连接件与本体11连接的第二转动点42a转动,实现相应镜筒6向靠近或者远离另一个镜筒6的方向移动,即可调节两个镜筒6之间的距离。
在其他替换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调节机构2a和第二调节机构3a可互相连接,即第一调节机构2a的调节螺杆21a和第二调节机构3a的调节螺杆21a相连,具体可通过一连接杆20相连,连接后,两个调节螺杆21a为联动状态,由于这两个调节螺杆21a互相连接,因此两个调节螺杆21a上的螺纹是反向设置的。该实施例的瞳距调节装置的具体工作原理为: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转动任意一侧的调节手轮24a,调节手轮24a通过该侧的连接杆23a驱动对应的调节螺杆21a转动,该调节螺杆21a转动的同时带动另一侧的调节螺杆21a转动,两个调节螺杆21a分别驱动对应的调节滑块22a在调节螺杆21a延伸的方向向彼此靠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两个调节滑块22a移动后通过连接件带动对应的两个镜筒5绕着各自连接件与本体11连接的转动点转动,实现两个镜筒6向彼此靠近或者远离的方向移动,即可调节两个镜筒6之间的距离。
实施例2
结合图4~图6所示,第一调节机构2b和第二调节机构3b的结构相同,两者均包括调节涡杆21b、调节涡轮22b、连接杆23b和调节手轮24b,其中,调节涡杆21b位于本体11的上方,且其延伸方向与本体11的延伸方向相同,调节涡杆21b上设置有螺纹;调节涡轮22b位于调节涡杆21b的下方且与调节涡杆21b相配合,本实施例中,调节涡轮22b为圆形涡轮的一部分,即为弧形涡轮。调节涡轮22b与对应的连接件相固定连接。连接杆23b穿过对应的固定柱,其一端与调节涡杆21b同轴连接,另一端与调节手轮24b固定相连。连接杆23b转动设置于对应的固定柱上,即在调节手轮24b的作用下,连接杆23b可以在固定柱上转动,进而带动调节涡杆21b的转动,调节涡轮22b在调节涡杆21b的转动带动下转动。在其他替换实施例中,连接杆23b和调节手轮24b可以省略设置,如直接手动作用于调节涡杆21b上,调节涡杆21b穿过对应的固定柱。
第一调节机构2b通过第一连接件4与架体1的其中一个夹持部12相连,通过该夹持部12与该夹持部12固持的镜筒6相连;第二调节机构3b通过第二连接件5与架体的另一个夹持部12相连,通过该另一个夹持部12与该另一个夹持部12固持的另一个镜筒6相连。具体地,第一连接件4和第二连接件5均竖直设置,其中,第一连接件4的上端和第二连接件5的上端分别与各自对应的调节涡轮22b相连。第一连接件4和第二连接件5的下端分别与一夹持部12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接件4和第二连接件5还与架体的本体11分别转动连接于转动点41b,即第一连接件4和第二连接件5在各自调节涡轮22b的转动带动下可绕转动点41b转动。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4和图5所示,第一调节机构2b和第二调节机构3b两者独立设置,第一调节机构2b的调节涡杆21b和第二调节机构3b的第二调节涡杆21b之间不连接,由于两个调节涡杆21b不互相连接,因此两个调节涡杆21b上的螺纹可以是同向的也可以是反向的。该实施例的瞳距调节装置的具体工作原理为: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转动调节手轮24b,调节手轮24b通过连接杆23b驱动对应的调节涡杆21b转动,调节涡杆21b驱动对应的调节涡轮22b转动,调节涡轮22b转动后通过连接件带动对应的镜筒6绕着连接件与本体11连接的转动点41b转动,实现相应镜筒6向靠近或者远离另一个镜筒6的方向移动,即可调节两个镜筒6之间的距离。
如图6所示,在其他替换实施例中,第一调节机构2b和第二调节机构3b可互相连接,即第一调节机构2b的调节涡杆21b和第二调节机构3b的第二调节涡杆21b之间相连,具体可通过一连接杆20相连,连接后,第一调节机构2b的调节涡杆21b和第二调节机构3b的第二调节涡杆21b为联动状态,由于两个调节涡杆21b互相连接,因此两个调节涡杆21b上的螺纹是反向设置的。该实施例的瞳距调节装置的具体工作原理为: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转动任意一侧的调节手轮24b,调节手轮24b通过该侧的连接杆23b驱动对应的调节涡杆21b转动,该调节涡杆21b转动的同时带动另一侧的调节涡杆21b转动,两个调节涡杆21b分别驱动对应的调节涡轮22b向彼此靠近或远离的方向转动,两个调节涡轮22b转动后通过连接件带动对应的两个镜筒5绕着各自连接件与本体11连接的转动点41b转动,实现两个镜筒6向彼此靠近或者远离的方向移动,即可调节两个镜筒6之间的距离。
实施例3
结合图7~图9所示,第一调节机构2c和第二调节机构3c的结构相同,两者均包括第一调节齿轮21c、第二调节齿轮22c、连接杆(图未示)和调节手轮23c,其中,第一调节齿轮21c的延伸方向与镜筒6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二调节齿轮22c与第一调节齿轮21c相啮合,且第二调节齿轮22c的延伸方向与本体11的延伸方向相同,即第一调节齿轮21c与第二调节齿轮22c相垂直。第二调节齿轮22c与第一连接件4通过一连接杆(图未示)相固定连接,且该连接杆穿过本体11且转动设置于本体11上,即第二调节齿轮22c通过该连接杆与本体11和第一连接件4连接于转动点(图未示)。调节机构的连接杆穿过对应的固定柱,且其一端与第一调节齿轮21c同轴连接,另一端与调节手轮23c固定相连。调节机构的连接杆转动设置于对应的固定柱上,即在调节手轮23c的作用下,连接杆可以在固定柱上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调节齿轮21c的转动,第二调节齿轮22c在第一调节齿轮21c的转动带动下转动。在其他替换实施例中,连接杆和调节手轮23c可以省略设置,如直接手动作用于第一调节齿轮21c上。
第一调节机构2c通过第一连接件4与架体1的其中一个夹持部12相连,通过该夹持部12与该夹持部12固持的镜筒6相连;第二调节机构3c通过第二连接件5与架体的另一个夹持部12相连,通过该另一个夹持部12与该另一个夹持部12固持的另一个镜筒6相连。具体地,第一连接件4和第二连接件5均竖直设置,其中,第一连接件4的上端和第二连接件5的上端分别与各自对应的第二调节齿轮22c相连。第一连接件4和第二连接件5的下端分别与一夹持部12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接件4和第二连接件5还与架体的本体11分别转动连接于转动点(图未示),即第一连接件4和第二连接件5在各自第二调节齿轮22c的转动带动下可绕该转动点转动。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7和图8所示,第一调节机构2c和第二调节机构3c两者独立设置,第一调节机构2c的第一调节齿轮21c和第二调节机构3c的第一调节齿轮21c之间不连接。该实施例的瞳距调节装置的具体工作原理为: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转动任意一侧的调节手轮23c或者同时转动两侧的两个调节手轮23c,调节手轮23c通过连接杆驱动对应的第一调节齿轮21c转动,第一调节齿轮21c驱动对应的第二调节齿轮22c转动,第二调节齿轮22c转动后通过连接件带动对应的镜筒6绕着连接件与本体11连接的转动点转动,实现相应镜筒6向靠近或者远离另一个镜筒6的方向移动,即可调节两个镜筒6之间的距离。
如图9所示,在其他替换实施例中,第一调节机构2c和第二调节机构3c可互相连接,即第一调节机构2c的第一调节齿轮21c和第二调节机构3c的第一调节齿轮21c相连,具体可通过一连接杆20同轴相连,连接后,第一调节机构2c的第一调节齿轮21c和第二调节机构3c的第一调节齿轮21c为联动状态。该实施例的瞳距调节装置的具体工作原理为: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转动任意一侧的调节手轮23c,调节手轮23c通过该侧的连接杆驱动对应的第一调节齿轮21c转动,该第一调节齿轮21c转动的同时带动另一侧的第一调节齿轮21c同向转动,两个第一调节齿轮21c分别驱动对应的第二调节齿轮22c反向转动,两个第二调节齿轮22c转动后通过连接件带动对应的两个镜筒6绕着各自连接件与本体11连接的转动点转动,实现两个镜筒6向彼此靠近或者远离的方向移动,即可调节两个镜筒6之间的距离。
当然,本发明的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不限于上述所限定的三个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其他可实现镜筒6可移动的调节机构也适用本发明。
结合图1~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种视力训练仪200,包括两个镜筒6和上述瞳距调节装置100,瞳距调节装置100与两个镜筒6相连,用于调整两个镜筒6之间的间距。
本实施例中,每个镜筒6为中空的圆柱体,且每个镜筒6的一端均套设有一个光源座61,光源座61上固定设置有一光模块62。结合10所示,光模块62具体包括电路板621、激光发射器622、激光罩623和透镜624,其中,激光发射器622设置在电路板621上,激光罩623罩设在激光发射器622的外围,激光罩623为中空的柱状体,激光罩623的一端与电路板621连接,透镜624设置在激光罩623的另一端;光模块62发出的光穿过镜筒6后从镜筒6的另一端射出。
本实用新型的瞳距调节装置100因实现了瞳距在调节范围内任一数值的上的保持,所以提高了其所属设备(如视力训练仪200)的适用性,使瞳距调节装置所属设备能够适用于不同瞳距的人群。另外,本实用新型既可以实现镜筒6位置的单个调节,也可以实现镜筒6位置的联动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征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教示及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9)

1.一种瞳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架体和至少两个调节机构,所述架体与至少两个镜筒相连接,两个所述调节机构均设置于所述架体上,且每个所述调节机构通过一连接件对应与一镜筒连接,所述调节机构驱动连接件带动对应的镜筒向靠近或者远离另一个镜筒的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瞳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调节机构之间不相连,两者相独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瞳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调节机构之间相连,两者为联动的。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瞳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滑块和调节螺杆,所述调节滑块与对应的连接件相连,所述调节滑块套设于所述调节螺杆上且与调节螺杆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杆转动设置于所述架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瞳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与架体转动连接于一转动点,所述连接件在各自对应的调节滑块的带动下绕着对应的转动点转动,转动的同时带动对应的镜筒向靠近或者远离另一个镜筒的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瞳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涡杆和与调节涡杆相配合的调节涡轮,所述调节涡轮与对应的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涡杆转动设置于所述架体上,所述连接件与架体转动连接于一转动点,所述连接件在各自对应的调节涡轮的带动下绕着对应的转动点转动,转动的同时带动对应的镜筒向靠近或者远离另一个镜筒的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瞳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齿轮和与第一调节齿轮相啮合的第二调节齿轮,所述第一调节齿轮转动设置于所述架体上,所述第二调节齿轮与架体转动连接于一转动点,且与对应的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调节齿轮在第一调节齿轮的转动带动下同步转动,所述连接件在对应的第二调节齿轮的带动下绕着所述转动点转动,所述连接件转动的同时带动对应的镜筒向靠近或者远离另一个镜筒的方向移动。
8.一种视力训练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镜筒和上述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瞳距调节装置,所述瞳距调节装置与镜筒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视力训练仪,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镜筒上固定设置一光模块,所述光模块包括电路板、激光发射器、激光罩和透镜,所述激光发射器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激光罩罩设于所述激光发射器外,且所述激光罩的一端与电路板连接,所述透镜设置于所述激光罩的另一端。
CN202023133539.4U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瞳距调节装置及视力训练仪 Active CN2148065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33539.4U CN214806591U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瞳距调节装置及视力训练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33539.4U CN214806591U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瞳距调节装置及视力训练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06591U true CN214806591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869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33539.4U Active CN214806591U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瞳距调节装置及视力训练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065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47756B1 (ko) 조절가능한 동공간 거리를 가지는 가상 또는 증강 현실 헤드셋들
US10585336B2 (en) Centroid adjustment mechanism of pan-tilt-zoom camera, pan-tilt-zoom, and aerial vehicle
CN207924627U (zh) 一种虚拟现实设备
CN206224053U (zh) 一种虚拟现实装置
CN206848588U (zh) 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
CN214806591U (zh) 一种瞳距调节装置及视力训练仪
JP6491364B2 (ja) 電子装置及びその表示モジュール
CN209624870U (zh) 一种方便调节角度的光学发射镜调节支架
CN214806593U (zh) 一种瞳距调节装置及视力训练仪
CN214806592U (zh) 一种瞳距调节装置及视力训练仪
CN109228729A (zh) 一种钢琴乐谱自动翻页装置的工作方法
CN214806590U (zh) 一种瞳距调节装置及视力训练仪
CN210070938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室内设计用水平仪
CN209662140U (zh) 一种眼睛训练仪
WO2019051643A1 (zh) 显示组件及头戴显示设备
CN210372637U (zh) 可调节led显示屏箱体拼接角度的结构
CN210489000U (zh) 一种物理实验用光学实验教具
CN109159573A (zh) 一种钢琴乐谱自动翻页装置
CN214806599U (zh) 一种瞳距调节装置及视力训练仪
CN111928135A (zh) 一种学习办公用led灯具
CN219973003U (zh) 一种具有警示装置的信号杆
CN217214106U (zh) 一种多角度视角调节广告牌
CN216715627U (zh) 一种在线教育用的便于调节方向的显示屏
CN214967585U (zh) 可调光路筒距离的弱视近视综合治疗仪
CN213904594U (zh) 一种具有多角度调节功能的教学用展示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