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04447U - 拖地组件及智能清洁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拖地组件及智能清洁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04447U
CN214804447U CN202120119082.7U CN202120119082U CN214804447U CN 214804447 U CN214804447 U CN 214804447U CN 202120119082 U CN202120119082 U CN 202120119082U CN 214804447 U CN214804447 U CN 2148044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p
support
assembly
holder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1908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屈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beetle Intellig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beetle Intellig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beetle Intellig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beetle Intellig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1908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044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044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044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mplements For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拖地组件及智能清洁机器人,涉及扫地机器人技术领域。拖地组件包括拖布支架、转动组件以及拖布。拖布支架包括可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拖布支架具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处于同一平面的撑开状态,和在外力作用下相对转动的折叠状态。转动组件包括主动辊和从动辊,主动辊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一支架,从动辊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二支架。拖布绕设于转动组件,当拖布支架处于撑开状态时,拖布被张紧且能与转动组件同步转动;当拖布支架处于折叠状态时,拖布松弛且与转动组件之间具有空隙。更换拖布时,将拖布支架调整为折叠状态,以使拖布直接从收合后的拖布支架上滑出,操作简便,提升用户良好体验。

Description

拖地组件及智能清洁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扫地机器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拖地组件及智能清洁机器人。
背景技术
扫地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自动识别目标区域并自主规划清扫路径的智能家用电器。目前市面上的绝大多数清洁机器人都采用刷扫和吸尘相结合的方式,先将地面浮尘及杂物扫拢至底部尘盒吸口处,并通过机身内部产生的高负压将其吸入内置的集尘盒,从而实现地面清扫功能。
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上逐渐出现一款集刷扫、吸尘及拖地为一体的智能清洁机器人,该机器人是在吸尘装置的后方设置拖地装置。拖地装置中的拖布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以方便下次有效清洁地面。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智能清洁机器人的拖地装置在更换拖布时,拖布拆装麻烦,需要用户用手辅助抽卸脏拖布。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拖地组件及智能清洁机器人,以改善上述的问题。
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拖地组件,应用于扫地机。拖地组件包括拖布支架、转动组件以及拖布。拖布支架包括可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拖布支架具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处于同一平面的撑开状态,和在外力作用下相对转动的折叠状态。转动组件包括主动辊和从动辊,主动辊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一支架,从动辊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二支架。拖布绕设于转动组件,当拖布支架处于撑开状态时,拖布被张紧且能与转动组件同步转动;当拖布支架处于折叠状态时,拖布松弛且与转动组件之间具有空隙。
进一步地,拖布支架还包括复位件,复位件弹性连接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以使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具有被撑开且能够位为同一平面的运动趋势。
进一步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一侧壁,第一侧壁固定连接于第一本体的端部,且第一侧壁与第一本体之间具有夹角。第二支架包括第二本体和第二侧壁,第二侧壁固定连接于第二本体的端部,且第二侧壁与第二本体之间具有夹角,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铰接,复位件弹性连接于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同一侧,当拖布支架处于撑开状态时,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抵接。
进一步地,拖布支架还包括限位件,限位件和复位件位于拖布支架的同一侧,且限位件位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的连接位置,用于限制第一支架相对于第二支架朝向复位件所在的一侧折叠。
进一步地,拖布支架还包括销钉,第一支架开设有嵌设槽,第二支架凸设有插接部,插接部插设于嵌设槽,以使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通过销钉铰接。限位件凸设于第二支架靠近第一支架的一侧,当拖布支架处于撑开状态时,限位件抵接于第一支架靠近复位件的一侧。
进一步地,复位件包括弹簧或者扭簧。
进一步地,主动辊和/或从动辊的外周壁设置有防滑纹或摩擦胶件。
进一步地,第一支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轴承座,主动辊通过第一轴承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一轴承座。第二支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轴承座,从动辊通过第二轴承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二轴承座,且主动辊和从动辊分别位于拖布支架的外侧,以使拖布绕设于转动组件的同时包裹拖布支架。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智能清洁机器人,包括底盘、驱动组件以及拖地组件。驱动组件安装于底盘;拖地组件安装于底盘,驱动组件与转动组件传动连接,用于驱动转动组件带动拖布转动。
进一步地,底盘开设有卡接槽,拖地组件包括盖体,盖体盖合于拖布支架和转动组件的连接位置,盖体的外侧壁凸设有卡扣,卡扣卡设于卡接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拖地组件,通过采用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且主动辊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一支架,从动辊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二支架。当需要拆卸拖布时,将拖布支架调整为折叠状态,且将该拖地组件竖向设置时,拖布会在自身重力下从转动组件上滑落,不需要用户用手辅助抽卸即可完成拆卸拖布。该拖地组件中拖布拆装简单、可靠,且用户不用辅助抽卸拖布,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具有该拖地组件的智能清洁机器人,方便更换拖布时,操作简单,无需手动抽卸出脏拖布,有利于提升用户良好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拖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拖地组件中拖布支架和转动组件第一视角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拖地组件中拖布支架和转动组件第二视角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拖地组件中拖布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拖地组件中转动组件安装于拖布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清洁机器人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清洁机器人中拖地组件和驱动组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清洁机器人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拖地组件;110-拖布支架;111-第一支架;1110-第一本体;1112-第一侧壁;1115-第一轴承座;113-复位件;115-第二支架;1150-第二本体;1152-第二侧壁;1155-第二轴承座;120-转动组件;121-主动辊;125-从动辊;130-拖布;140-盖体;142-卡扣;200-智能清洁机器人;210-底盘;212-卡接槽;220-驱动组件;221-电机;225-减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智能清洁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自动识别目标区域并自主规划清扫路径的智能家用电器。
目前,市场上的绝大多数清洁机器人都采用刷扫和吸尘相结合的方式,先将地面浮尘及杂物扫拢至底部尘盒吸口处,通过机身内部产生的高负压将其吸入内置的集尘盒,从而实现地面清扫功能。
但是,仅有刷扫和吸尘功能的清洁机的清洁力度不够,使得清扫完的地面清洁效果不佳。很多用户会选择再拖一次地做深度清洁,以保证室内地面干净整洁。后来,市场上又陆续推出集刷扫、吸尘及拖地为一体的智能机器人。
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目前市场的集刷扫、吸尘及拖地为一体的智能清洁产品,是通过在机身底部增加一片拖布或设置一个带拖布的滚筒,通过拖布来实现拖地的功能。且当拖布使用多次后,由于污渍残留而需要进行更换,避免对地面造成二次污染。
然而,滚筒式拖地结构等部分产品,由于受限于拖布对地面的有效清洁面积,使得拖地效果不理想。且拖布出现污渍残留需要更换时拆装麻烦,在拆装过程中,需要用户用手辅助抽卸拖布,会对人手造成污染,致使用户体验不佳,不利于智能清洁机器人的推广和应用。
基于上述问题,请参照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拖地组件100,其应用于扫地机。
该拖地组件100可以包括拖布支架110、转动组件120以及拖布130。
其中,转动组件120可转动的连接于拖布支架110,拖布130绕设于转动组件120且能够随转动组件120的转动而转动。
请参照图2,拖布支架110可以包括可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15,转动组件120可以包括主动辊121和从动辊125。主动辊121用于和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通过驱动组件带动主动辊121绕自身轴线转动。
具体地,主动辊121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一支架111,从动辊125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二支架115。由于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15通过可转动连接的方式,使得拖布支架110具有撑开状态和折叠状态。
其中,撑开状态是指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15位于同一平面上,或者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15之间的角度为180°的状态;折叠状态是指在外力作用下,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15相对转动且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15之间的夹角逐渐变小的状态。
当拖布支架110处于撑开状态时,绕设于转动组件120上的拖布130被张紧,且拖布130能与转动组件120进行同步转动。当拖布支架110处于折叠状态时,绕设于转动组件120上的拖布130松弛,且拖布130与转动组件120之间具有空隙。
当需要拆卸拖布130时,将拖布支架110调整为折叠状态,且将该拖地组件100竖向设置时,拖布130会在自身重力下从转动组件120上滑落,不需要用户用手辅助抽卸即可完成拆卸拖布130。
当需要安装拖布130时,同理,将拖布支架110调整为折叠状态,将拖布130绕设于转动组件120,再将拖布支架110调整为撑开状态,拖布130会被拖布支架110张紧展平。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拖地组件100拖地效果好,拖布130拆装简单、可靠,且用户不用辅助抽卸拖布130,有利于提升用户良好体验。
当拖布支架110处于折叠状态下,为了使得外力消失后,拖布支架110可以自动从折叠状态转变为撑开状态。
可选地,请继续参照图3所示,拖布支架110还可以包括复位件113。
第一复位件113可以采用弹簧(具体为拉簧),将弹簧弹性连接于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15之间,用于提供将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15撑开的作用力,以使所述第一支架111和所述第二支架115具有被撑开且能够位为同一平面的运动趋势。
通过将复位件113设置于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15之间,可以方便的使拖布支架110恢复至撑开状态。其中,拖布支架110处于折叠状态时,复位件113呈拉伸状态,且具有回复力。当用户在更换完拖布130后,在复位件113的回复力作用下,可以实现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15自动撑开复位,可免去用户手动复位,避免弄脏手的问题。
当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15为撑开状态时,弹簧可以为自然伸直状态,也可以为受较小拉力的第一拉伸状态。当在外力作用下,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15朝向背离复位件113的一侧相互转动,直至处于折叠状态时,弹簧从不受力或者受较小拉力的第一拉伸状态逐渐转变为受较大拉力的第二拉伸状态。此时,弹簧会产生较大的回复力,当外力消失后,弹簧的回复力会驱使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15沿相反方向转动,从而恢复至撑开状态。
为了防止拖布支架110从折叠状态转换为撑开状态的过程中,第一支架111相对于第二支架115转动角度过大,而造成撑开状态不稳定的现象。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4,第一支架111可以包括第一本体1110和第一侧壁1112,第一侧壁1112固定连接于第一本体1110的端部,且第一侧壁1112与第一本体1110之间具有夹角。
相对应地,第二支架115可以包括第二本体1150和第二侧壁1152,第二侧壁1152固定连接于第二本体1150的端部,且第二侧壁1152与第二本体1150之间具有夹角。
其中,第一侧壁1112朝向第一本体1110上设置复位件113的一侧弯折,第二侧壁1152朝向第二本体1150上设置复位件113的一侧弯折。
安装时,第一本体1110和第二本体1150铰接,以使复位件113弹性连接于第一本体1110和第二本体1150的同一侧,且使得第一侧壁1112的弯折方向和第二侧壁1152的弯折方向相同。当拖布支架110处于撑开状态时,第一侧壁1112和第二侧壁1152抵接,实现限位的作用,但不会影响第一支架111相对于第二支架115朝向背离复位件113的一侧转动。
可选地,第一侧壁1112与第一本体1110垂直,第二侧壁1152与第二本体1150垂直。
当拖布支架110处于撑开状态时,第一本体1110和第二本体1150之间铰接且处于同一平面上,此时,第一侧壁1112与第二侧壁1152贴合抵接。
当拖布支架110从撑开状态向折叠状态转换时,第一本体1110相对于第二本体1150朝向背离复位件113的一侧转动,且第一本体1110和第二本体1150之间的夹角逐渐变小,第一侧壁1112和第二侧壁1152相互分离。
在可选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拖布支架110还可以包括限位件(图中未示出)。
限位件和复位件113位于拖布支架110的同一侧,且限位件位于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15之间的连接位置,限位件用于限制第一支架111相对于第二支架115朝向复位件113所在的一侧折叠。
具体地,拖布支架110还可以包括销钉。第一支架111在靠近第二支架115的一侧开设有嵌设槽,第二支架115靠近第一支架111的一侧凸设有插接部。插接部插设于嵌设槽内,且通过销钉实现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15铰接。
可选地,限位件可以为限位块、限位板等结构,限位件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架115,且凸设于第二支架115靠近第一支架111的一侧。当拖布支架110处于撑开状态时,限位件可以抵接于第一支架111靠近复位件113的一侧,从而产生抵挡作用,防止第一支架111相对于第二支架115反方向转动。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复位件113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弹簧,例如,还可以为扭簧、弹性橡胶、橡皮筋、弹力绳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具体根据实际需求而定。
当拖布130绕设于转动组件120上时,为了增加拖布130与转动组件120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出现拖布130打滑现象。
可选地,在主动辊121和/或从动辊125上设置有防滑纹。具体地,防滑纹设置于主动辊121和/或从动辊125的外周壁,用以增加拖布130与转动组件120之间的摩擦力。
或者,可以在拖布130与转动组件120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传动件。例如,传动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环形硅胶垫。即在拖布130与转动组件120之间增设用于增加摩擦力的硅胶垫。
请参照图5,第一支架111可以包括第一本体1110和连接于第一本体1110两端的第一轴承座1115,第二支架115可以包括第二本体1150和连接于第二本体1150两端的第二轴承座1155。
主动辊121通过第一轴承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一轴承座1115,且主动辊121的输入端用于和驱动组件传动连接,通过驱动组件带动主动辊121绕自身轴线相对于第一支架111转动。
从动辊125通过第二轴承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二轴承座1155。当拖布130绕设于主动辊121和从动辊125且拖布支架110处于撑开状态时,驱动组件带动主动辊121转动,在摩擦力作用下,主动辊121带动拖布130,拖布130带动从动辊125转动,从而实现拖布130随转动组件120转动的目的。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拖地组件100中的转动组件120包括平行设置的主动辊121和从动辊125,且拖布130同时绕设于主动辊121和从动辊125上,从而形成类似履带式的转动结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主动辊121和从动辊125分别位于拖布支架110的外侧,以使拖布130绕设于转动组件120的同时,包裹拖布支架110。
该结构有利于增大拖布130与地面的贴地面积,当转动组件120带动拖布130在清理地面时,可以增大拖布130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清洁效果。
可选地,为了增加转动组件120与拖布支架110的连接刚度。主动辊121和从动辊125的两端轴承外圈上可以均设置有压板,通过压板将轴承外圈锁附固定在轴承座上,有利于形成一刚性整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拖地组件100,拖布130拆卸方便、可靠,用户不需要用手辅助抽卸拖布130。当扫地机清洁完需要更换拖布130时,只需从扫地机的底盘上取下拖布支架110,并将主动辊121和从动辊125相对折叠,以使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15呈折叠状态,拖布130便可依靠自身重力从拖布支架110上滑出。操作简便,无需手动辅助,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良好体验。
请参照图6,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清洁机器人200,该智能清洁机器人200可以包括底盘210、驱动组件220及上述的拖地组件100。
其中,驱动组件220和拖地组件100均可以安装于底盘210,驱动组件220与转动组件120传动连接,用于驱动转动组件120带动拖布130转动。
具体地,请一并参照图7和图8,驱动组件220可以包括电机221和减速器225。电机221的输出轴与减速器225传动连接,减速器225的输出端与主动辊121固定连接,以使驱动组件220带动主动辊121转动。
在工作时,电机221通过减速器225减速增扭,将力矩通过减速器225的输出端传递至主动辊121上,并实现同步运转。安装时,驱动组件220可以安装在拖布支架110上,或者安装在智能清洁机器人200的底盘210上。
当驱动组件220安装在拖布支架110上时,可以在拖布支架110上设置固定座,驱动组件220固定连接于固定座,使得该拖地组件100呈现为一个整体,方便后续安装在智能清洁机器人200的底盘210上。
当驱动组件220安装在智能清洁机器人200的底盘210上时,拖布支架110也固定于底盘210上,通过驱动组件220将动力传递至主动辊121。在拆装时,需要将主动辊121从驱动组件220上拆除,然后将拖布支架110从底盘210上拆除。
为了方便拖地组件100与底盘拆装。可选地,请参照图9,底盘210开设有卡接槽212,拖地组件100包括盖体140,盖体140盖合于拖布支架110和转动组件120的连接位置,盖体140的外侧壁凸设有卡扣142,卡扣142卡设于卡接槽212。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于驱动组件220的安装位置和安装方式不作限定,根据需要确定具体驱动组件220的安装位置。
另外,电机221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有刷电机和无刷电机。减速器225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齿轮式,蜗轮蜗杆式,链式,皮带式,同步带式传动及其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清洁机器人200,拖地组件100可以从底盘210中拆卸下来,更换拖布130时,通过将拖布支架110调整为折叠状态,以使拖布130直接从收合后的拖布支架110上滑出,操作简便,无需手动取出;通过采用履带式拖地组件100,可以增大拖布130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清洁效果,提升用户良好体验。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拖地组件,应用于扫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拖布支架,所述拖布支架包括可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拖布支架具有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处于同一平面的撑开状态,和在外力作用下相对转动的折叠状态;
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主动辊和从动辊,所述主动辊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从动辊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以及
拖布,所述拖布绕设于所述转动组件,当所述拖布支架处于撑开状态时,所述拖布被张紧且能与所述转动组件同步转动;当所述拖布支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拖布松弛且与所述转动组件之间具有空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拖布支架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弹性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以使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具有被撑开且能够位为同一平面的运动趋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拖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本体的端部,且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本体之间具有夹角;
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本体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本体的端部,且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具有夹角,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铰接,所述复位件弹性连接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的同一侧,当所述拖布支架处于撑开状态时,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拖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拖布支架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和所述复位件位于所述拖布支架的同一侧,且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的连接位置,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支架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架朝向所述复位件所在的一侧折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拖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拖布支架还包括销钉,所述第一支架开设有嵌设槽,所述第二支架凸设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插设于所述嵌设槽,以使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通过所述销钉铰接;
所述限位件凸设于所述第二支架靠近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当所述拖布支架处于撑开状态时,所述限位件抵接于所述第一支架靠近所述复位件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拖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包括弹簧或者扭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辊和/或所述从动辊的外周壁设置有防滑纹或摩擦胶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轴承座,所述主动辊通过第一轴承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一轴承座;
所述第二支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轴承座,所述从动辊通过第二轴承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二轴承座,且所述主动辊和所述从动辊分别位于所述拖布支架的外侧,以使所述拖布绕设于所述转动组件的同时包裹所述拖布支架。
9.一种智能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盘;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底盘;以及
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拖地组件,所述拖地组件安装于所述底盘,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转动组件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转动组件带动所述拖布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开设有卡接槽,所述拖地组件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盖合于所述拖布支架和所述转动组件的连接位置,所述盖体的外侧壁凸设有卡扣,所述卡扣卡设于所述卡接槽。
CN202120119082.7U 2021-01-16 2021-01-16 拖地组件及智能清洁机器人 Active CN2148044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19082.7U CN214804447U (zh) 2021-01-16 2021-01-16 拖地组件及智能清洁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19082.7U CN214804447U (zh) 2021-01-16 2021-01-16 拖地组件及智能清洁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04447U true CN214804447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882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19082.7U Active CN214804447U (zh) 2021-01-16 2021-01-16 拖地组件及智能清洁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0444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87193A (zh) * 2022-02-23 2022-06-07 深圳市杉川机器人有限公司 拖地组件及清洁设备
CN115040036A (zh) * 2022-06-24 2022-09-13 无锡睿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拖地机构、清洁装置以及清洁装置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87193A (zh) * 2022-02-23 2022-06-07 深圳市杉川机器人有限公司 拖地组件及清洁设备
CN115040036A (zh) * 2022-06-24 2022-09-13 无锡睿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拖地机构、清洁装置以及清洁装置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804447U (zh) 拖地组件及智能清洁机器人
US8978191B2 (en) Mop structure
US8650692B2 (en) Cleaning device with electrostatic sheet auto rolling
US8959699B2 (en) Mop head fixation device and method
CN214804446U (zh) 拖地组件及智能清洁机器人
US20090151399A1 (en) Dehydrating device
CN114468851A (zh) 清洁设备
WO2015003419A1 (zh) 自拧干平板拖把
US20100078376A1 (en) Dewatering structure
CN214804444U (zh) 拖布组件和清洁机器人
US20100122953A1 (en) Filtering structure for removing dregs from water
RU2096984C1 (ru) Пылесос, имеющий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влажной уборки
KR20160046485A (ko) 카트리지 기능을 구비한 청소도구
KR101505932B1 (ko) 전기 바닥 청소기
KR200424524Y1 (ko) 롤 카트리지 타입 밀걸레
CN217471853U (zh) 动力驱动清洁装置
JP2022081384A (ja) 掃除用クロスの交換が容易な掃除道具
KR101073102B1 (ko) 로봇청소기
CN215383749U (zh) 拖布组件和清洁机器人
CN212186400U (zh) 一种与一次性成卷拖布配合的自动更新拖把装置
CN217429889U (zh) 清洁机构及清洁机器人
CN213993434U (zh) 滚筒组件和清扫装置
KR950004471B1 (ko) 진공청소기용 흡입기의 물걸레 착탈장치
CN220192907U (zh) 表面清洁设备
CN218515689U (zh) 滚刷组件及清洁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