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94255U - 盖板玻璃冲击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盖板玻璃冲击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94255U
CN214794255U CN202120286054.4U CN202120286054U CN214794255U CN 214794255 U CN214794255 U CN 214794255U CN 202120286054 U CN202120286054 U CN 202120286054U CN 214794255 U CN214794255 U CN 2147942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glass
impact
testing device
glass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8605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宏孝
李盛印
何小明
李家国
何毅
许建平
向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Tunghsu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Sichuan Xuhong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Fu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Fus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Fu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8605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942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942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942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盖板玻璃测试领域,公开了一种盖板玻璃冲击测试装置,其中,所述盖板玻璃冲击测试装置包括用于支撑盖板玻璃且竖直延伸的支撑管(12)、同轴地设置在所述支撑管(12)的上方的圆柱形的冲击体(9),所述冲击体(9)能够被释放以冲击位于所述支撑管(12)顶部的盖板玻璃。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管仅支撑盖板玻璃的一部分,并通过冲击体来碰撞支撑管的通孔所对齐的部分的盖板玻璃,即针对局部的盖板玻璃进行冲击测试,可以更为准确地测量盖板玻璃的耐冲击性能,提高了测试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

Description

盖板玻璃冲击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盖板玻璃测试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盖板玻璃冲击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车载行业显示用车载盖板玻璃在装配前,都会模拟实际生活中显示保护屏幕冲击后的不确定的情形,进行单片传统的强度有效性测试,如压缩强度、冲击强度、铅笔硬度、附着力、耐弯曲等等测试。
盖板玻璃生产企业多采用传统落球冲击法测试玻璃的耐冲击能力,即,使用辅助支撑治具通过钢球冲击玻璃中心点(通常称作“落球测试”),来判断玻璃强度是否合格,但此方法多应用于手机行业。
对于车载盖板玻璃来说,现有的落球测试设备存在较多问题,大大降低了车载盖板玻璃冲击强度测试的精确度,不能真实有效反映玻璃冲击强度,不适用于车载盖板玻璃的测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盖板玻璃冲击测试装置,以解决尺寸较大的盖板玻璃的冲击测试不准确、可靠性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盖板玻璃冲击测试装置,其中,所述盖板玻璃冲击测试装置包括用于支撑盖板玻璃且竖直延伸的支撑管、同轴地设置在所述支撑管的上方的圆柱形的冲击体,所述冲击体能够被释放以冲击位于所述支撑管顶部的盖板玻璃。
可选择的,所述支撑管的内径大于所述冲击体的外径。
可选择的,所述支撑管的内周面与上端面之间形成内凹球面形的倒角。
可选择的,所述冲击体朝向所述支撑管的端面为球形面。
可选择的,所述盖板玻璃冲击测试装置包括同轴地设置在所述支撑管上方的引导管,所述冲击体能够设置在所述引导管中并释放。
可选择的,所述引导管上设置有多个刻度孔,所述盖板玻璃冲击测试装置包括能够水平地延伸穿过所述刻度孔的定位销,所述定位销能够支撑所述冲击体。
可选择的,所述盖板玻璃冲击测试装置包括连接于所述冲击体的上端并从所述引导管的上端延伸到外部的牵引绳。
可选择的,所述盖板玻璃冲击测试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竖直支撑杆和连接于所述竖直支撑杆的水平支撑杆,所述引导管连接于所述水平支撑杆。
可选择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支撑盖板玻璃边缘的定位件,所述支撑管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可选择的,所述底座的边缘设置有围板,并且所述底座的底部连接有调节地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管仅支撑盖板玻璃的一部分,并通过冲击体来碰撞支撑管的通孔所对齐的部分的盖板玻璃,即针对局部的盖板玻璃进行冲击测试,可以更为准确地测量盖板玻璃的耐冲击性能,提高了测试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的盖板玻璃冲击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的冲击体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的支撑管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调节地脚 2 底座
3 围板 4 竖直支撑杆
5 水平支撑杆 6 引导管
7 刻度孔 8 牵引绳
9 冲击体 10 定位销
11 盖板玻璃 12 支撑管
13 定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盖板玻璃冲击测试装置在使用状态下沿竖直方向的相对位置关系。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盖板玻璃冲击测试装置,其中,所述盖板玻璃冲击测试装置包括用于支撑盖板玻璃11且竖直延伸的支撑管12、同轴地设置在所述支撑管12的上方的圆柱形的冲击体9,所述冲击体9能够被释放以冲击位于所述支撑管12顶部的盖板玻璃11。
如图1所示,支撑管12沿竖直方向延伸,其上端可以支撑盖板玻璃11,冲击体9为圆柱形,其同轴地设置在支撑管12的上方,沿竖直向下的方向朝向支撑管12的通孔,释放冲击体9后,冲击体9沿竖直向下的方向自由落体运动,可以碰撞冲击支撑管12的通孔所没有支撑的盖板玻璃11的一部分。其中,可以根据冲击体9的重量及自由落体的相对高度来反应盖板玻璃11的抗冲击性能。
盖板玻璃冲击测试装置可以用于车载玻璃,即可以适用于尺寸较大的盖板玻璃。
本方案中,通过支撑管仅支撑盖板玻璃的一部分,并通过冲击体来碰撞支撑管的通孔所对齐的部分的盖板玻璃,即针对局部的盖板玻璃进行冲击测试,可以更为准确地测量盖板玻璃的耐冲击性能,提高了测试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
其中,所述支撑管12的内径大于所述冲击体9的外径。支撑管12外径选为φ50-80mm,优选为φ60mm,内径选为φ40-90mm,优选为φ50mm,壁厚为≥(外径-内径)/2mm,高度50-100mm,优选为70mm,其材料选为SUS(304)、SUS(316)、45#碳钢等钢性材质,优选为SUS(304)。冲击体9直径选为φ15-40mm,优选为φ25mm,高度40-100mm,优选为60mm,其材料选为SUS(304),SUS(316),45#碳钢等钢性材质,优选为SUS(304),重量范围为250g±10g。
其中,所述支撑管12的内周面与上端面之间形成内凹球面形的倒角。如图3所示,支撑管12的内周面和上端之间形成倒角,该倒角可以为内凹的球形面,通过倒角可以减少支撑管12的上端面的支撑面积。
另外,如图2所示,所述冲击体9朝向所述支撑管12的端面为球形面。该球形面为凸出的端面,其直径与冲击体9的圆柱形部分的直径相等。
另外,所述盖板玻璃冲击测试装置包括同轴地设置在所述支撑管12上方的引导管6,所述冲击体9能够设置在所述引导管6中并释放。引导管6可以为圆形,可以沿竖直方向限制冲击体9的向下运动的路径,避免其路径出现偏斜。其中,引导管6外径范围选为20-100mm,优选为40mm,内径范围选为20-100mm,优选为30mm,并且引导管6的内径比冲击体9的外径大2mm左右。引导管6可以由透明亚克力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引导管6上设置有多个刻度孔7,所述盖板玻璃冲击测试装置包括能够水平地延伸穿过所述刻度孔7的定位销10,所述定位销10能够支撑所述冲击体9。如图1所示,引导管6上形成有沿竖直方向排列的多个刻度孔7,以标记冲击体9的释放高度,特别的,可以通过定位销10水平地插入到两个等高的刻度孔7中,冲击体9可以位于定位销10上而不下落,通过定位销10所支撑的冲击体9即为对应的刻度孔7所标记的刻度,当需要释放冲击体9时,只需要抽出定位销10即可。
此外,所述盖板玻璃冲击测试装置包括连接于所述冲击体9的上端并从所述引导管6的上端延伸到外部的牵引绳8。如图1所示,牵引绳8连接于冲击体9的上端,并且从引导管6的上端延伸到外部,允许操作人员手动地拉动牵引绳8,当冲击体9落在盖板玻璃11上后,可以立即拉动牵引绳8,避免冲击体9多次地碰撞盖板玻璃11,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在释放冲击体9时,牵引绳8可以处于不受限制的状态。
另外,所述盖板玻璃冲击测试装置包括底座2、设置在所述底座2上的竖直支撑杆4和连接于所述竖直支撑杆4的水平支撑杆5,所述引导管6连接于所述水平支撑杆5。如图1所示,底座2的顶面连接有竖直支撑杆4,水平支撑杆5从竖直支撑杆4水平地延伸,以支撑引导管6。其中,底座2可以为板状,其长度L范围为300~1500mm,优选500mm,其宽度W范围为300~1500mm,优选500mm,厚度为5~30mm,优选厚度为20mm,加工单面平行度≤0.05mm,加工单面平面度≤0.05mm内,表面粗糙度Ra≤0.32um,且材料选为45钢、不锈钢、6061-T4等。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冲击体9可以通过电磁体来支撑,例如将电磁体设置在水平支撑杆5上,不再设置引导管6、定位销10和牵引绳8,通过对电磁体断电可以释放冲击体9;冲击体9的上可以设置激光发射器,其发射的激光沿竖直方向照射在盖板玻璃11上,便于对齐定位。
另外,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用于支撑盖板玻璃边缘的定位件13,所述支撑管12设置在所述底座2上。定位件13可以为夹具,其可以支撑盖板玻璃11的边缘,以辅助支撑管12支撑盖板玻璃11。
另外,所述底座2的边缘设置有围板3,并且所述底座2的底部连接有调节地脚1。围板3的高度范围200~500mm,优选300mm,方便实现操作,防护飞溅出的碎玻璃屑,厚度范围5~20mm,优选10mm,材质选为亚克力、酚醛树脂(电木板)、合成塑料等。调节地脚1用于调节底座2的水平精度,调节地脚1的底盘直径范围φ40-φ100mm,优选φ80mm,调节地脚1的螺杆直径φ6-φ16mm,优选φ12mm,调节地脚1的螺杆高度范围50-150mm,优选100mm,地脚材料材质优选为45钢、不锈钢等。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盖板玻璃冲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玻璃冲击测试装置包括用于支撑盖板玻璃且竖直延伸的支撑管(12)、同轴地设置在所述支撑管(12)的上方的圆柱形的冲击体(9),所述冲击体(9)能够被释放以冲击位于所述支撑管(12)顶部的盖板玻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玻璃冲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12)的内径大于所述冲击体(9)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板玻璃冲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12)的内周面与上端面之间形成内凹球面形的倒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玻璃冲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体(9)朝向所述支撑管(12)的端面为球形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玻璃冲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玻璃冲击测试装置包括同轴地设置在所述支撑管(12)上方的引导管(6),所述冲击体(9)能够设置在所述引导管(6)中并释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盖板玻璃冲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管(6)上设置有多个刻度孔(7),所述盖板玻璃冲击测试装置包括能够水平地延伸穿过所述刻度孔(7)的定位销(10),所述定位销(10)能够支撑所述冲击体(9)。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盖板玻璃冲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玻璃冲击测试装置包括连接于所述冲击体(9)的上端并从所述引导管(6)的上端延伸到外部的牵引绳(8)。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盖板玻璃冲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玻璃冲击测试装置包括底座(2)、设置在所述底座(2)上的竖直支撑杆(4)和连接于所述竖直支撑杆(4)的水平支撑杆(5),所述引导管(6)连接于所述水平支撑杆(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盖板玻璃冲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用于支撑盖板玻璃边缘的定位件,所述支撑管(12)设置在所述底座(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盖板玻璃冲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边缘设置有围板(3),并且所述底座(2)的底部连接有调节地脚(1)。
CN202120286054.4U 2021-02-01 2021-02-01 盖板玻璃冲击测试装置 Active CN2147942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86054.4U CN214794255U (zh) 2021-02-01 2021-02-01 盖板玻璃冲击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86054.4U CN214794255U (zh) 2021-02-01 2021-02-01 盖板玻璃冲击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94255U true CN214794255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751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86054.4U Active CN214794255U (zh) 2021-02-01 2021-02-01 盖板玻璃冲击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942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23391B1 (en) Vertical height impact testing apparatus
KR102151413B1 (ko) 콘크리트구조물의 강도 측정용 슈미트 해머 측정보조장치
CN101094588B (zh) 检测治具
CN112378785A (zh) 板材冲击试验装置
CN214794255U (zh) 盖板玻璃冲击测试装置
CN209356335U (zh) 一种高精度防二次冲击落球试验机
CN215218386U (zh) 一种基于建筑施工用钢管抗弯曲能力检测装置
CN214426744U (zh) 一种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率定装置
KR101729285B1 (ko) 선박의 장비 받침대용 구조물 동강성 계측 및 분석 시스템
CN218067365U (zh) 一种冲击实验装置
KR200415762Y1 (ko) 선박 배관의 관통관 패드 설치를 위한 외경선 마킹기
CN207231368U (zh) 一种新型主轴锥孔精度测量装置
CN211773970U (zh) 一种建筑桩基小应变检测系统
CN216193701U (zh) 一种中低速磁悬浮轨排粗调测量定位与精调检测装置
CN220690129U (zh) 一种校核模板垂直度专用棱镜杆
CN216484789U (zh) 一种混凝土强度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辅助装置
CN213842004U (zh) 一种墙体缝隙检测设备
CN219573806U (zh) 一种塑料冲击测试用简支梁冲击试验设备
CN215746454U (zh) 一种用于检测设备顶尖压力装置
CN220853604U (zh) 双侧对心定位装置
CN213274086U (zh) 一种中厚板平整度检测仪
CN208187875U (zh) 一种产品强度测试装置
CN220552412U (zh) 大外径千分尺量面偏位量检测装置
CN214040991U (zh) 一种落球试验装置
CN218097526U (zh) 锚孔孔径及角度测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Sichuan Zhongpu wisdom Group Co.,Ltd.

Assignor: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1990000509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Cover glass impact test devic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19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10819

Assignee: Hebei Guangxing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1990000508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Cover glass impact test devic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19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10819

Assignee: Henan Quxia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1110000035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Cover glass impact test devic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19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10910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27

Address after: 621000 No. 177, north section of Fubin Road,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Mianya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ICHUAN XUHONG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TUNGHSU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621000 No. 177, north section of Fubin Road,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Mianya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Fusheng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Hunan Xinghua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2110000065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Impact testing device for cover glass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19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21101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