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93729U - 光学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光学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93729U
CN214793729U CN202120874495.6U CN202120874495U CN214793729U CN 214793729 U CN214793729 U CN 214793729U CN 202120874495 U CN202120874495 U CN 202120874495U CN 214793729 U CN214793729 U CN 2147937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sm
base
coil
optical device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7449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新井努
须江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Sanky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Sanky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Sankyo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Sankyo Corp
Priority to CN20212087449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937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937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937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光学设备,有助于简化对棱镜的检查,降低检查成本。本实用新型的光学设备包括底座、棱镜和驱动装置,所述棱镜以可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底座,且具有朝向所述底座的第一侧面以及朝向与所述底座相反的一侧的第二侧面,所述驱动装置的至少一部分支承于所述底座,所述驱动装置用于使所述棱镜相对于所述底座动作,其中,在所述第二侧面以能剥离的方式贴有由反光材料制成的第一膜。

Description

光学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设备。
背景技术
以往,有一种光学设备,其包括底座、棱镜和驱动装置,所述棱镜以可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底座,且具有朝向所述底座的第一侧面以及朝向与所述底座相反的一侧的第二侧面,所述驱动装置的至少一部分支承于所述底座,所述驱动装置用于使所述棱镜相对于所述底座动作,以便修正设备的抖动等。
在实际中,有时需要在光学设备大体制造完成之后(例如在收货方侧)对光学设备中的棱镜的特性是否符合要求进行检查,但由于棱镜具有光能透过的性质,因而在检查棱镜的特性时使用的设备常常结构复杂且尺寸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设备,有助于简化对棱镜的检查,降低检查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学设备,包括底座、棱镜和驱动装置,所述棱镜以可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底座,且具有朝向所述底座的第一侧面以及朝向与所述底座相反的一侧的第二侧面,所述驱动装置的至少一部分支承于所述底座,所述驱动装置用于使所述棱镜相对于所述底座动作,其中,在所述第二侧面以能剥离的方式贴有由反光材料(reflecting material)制成的第一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光学设备,在第二侧面以能剥离的方式贴有由反光材料制成的第一膜,因此,例如通过在从外部对第二侧面上的第一膜照射激光的同时利用驱动装置驱动棱镜动作、检测上述激光被第一膜反射后的反射光的落点位置是否落在规定范围内,能方便地判断棱镜的第二侧面的特性是否满足要求;并且,能利用第一膜来抑制异物等附着于棱镜的第二侧面,抑制棱镜的第二侧面因与外部物体碰撞等而受损;并且,在确定棱镜的第二侧面的特性满足要求后,只需将第一膜从第二侧面剥离,就能方便将光学设备投入常规使用。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光学设备中,优选所述第一膜具有耐热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光学设备,第一膜具有耐热性,因此,能利用第一膜抑制外部的热量对棱镜的第二侧面造成的影响。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光学设备中,优选所述第一膜覆盖整个所述第二侧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光学设备,第一膜覆盖整个第二侧面,因此,能更好地保护棱镜的第二侧面。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光学设备中,优选所述反光材料选自聚酯系材料、聚乙烯系材料或有机硅系材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光学设备,反光材料选自聚酯系材料、聚乙烯系材料或有机硅系材料,因此,反光材料容易从市场上获取,有助于降低制造成本。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光学设备中,优选所述棱镜具有第三侧面,所述第三侧面朝向与所述底座相反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二侧面相邻,在所述第三侧面以能剥离的方式贴有由反光材料制成的第二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光学设备,棱镜具有第三侧面,第三侧面朝向与所述底座相反的一侧,且与第二侧面相邻,在第三侧面以能剥离的方式贴有由反光材料制成的第二膜,因此,例如通过在从外部对第三侧面上的第二膜照射激光的同时利用驱动装置驱动棱镜动作、检测上述激光被第二膜反射后的反射光的落点位置是否落在规定范围内,能方便地判断棱镜的第三面的特性是否满足要求;并且,在确定棱镜的第三侧面的特性满足要求后,只需将第二膜从第三侧面剥离,就能方便将光学设备投入常规使用。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光学设备中,优选所述第一膜和所述第二膜由相同的材料制成,所述第二膜覆盖整个所述第三侧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光学设备,第一膜和第二膜由相同的材料制成,与利用不同的材料来制造第一膜和第二膜的情况相比,容易简化制造工艺;并且,第二膜覆盖整个第三侧面,因此,能更好地保护棱镜的第三侧面。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光学设备中,优选所述棱镜是三棱镜。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光学设备中,优选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用于使绕所述棱镜与该棱镜的棱线平行的第一轴线转动。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光学设备中,优选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二驱动部用于使所述棱镜绕与所述第一轴线垂直的第二轴线转动。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光学设备中,优选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第一线圈以及与所述第一线圈相对的第一磁体,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一磁体中的一方固定于所述棱镜,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一磁体中的另一方固定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第二线圈以及与所述第二线圈相对的第二磁体,所述第二线圈和所述第二磁体中的一方固定于所述棱镜,所述第二线圈和所述第二磁体中的另一方固定于所述底座。
此处,第一线圈和第一磁体中的一方既可以直接固定于棱镜,也可以间接地固定于棱镜(例如将第一线圈和第一磁体中的一方固定于对棱镜进行保持的保持件),同样地,第二线圈和第二磁体中的一方既可以固定于棱镜,也可以间接地固定于棱镜(例如将第二线圈和第二磁体中的一方固定于对棱镜进行保持的保持件)。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第二侧面以能剥离的方式贴有由反光材料制成的第一膜,因此,例如通过在从外部对第二侧面上的第一膜照射激光的同时利用驱动装置驱动棱镜动作、检测上述激光被第一膜反射后的反射光的落点位置是否落在规定范围内,能方便地判断棱镜的第二侧面的特性是否满足要求;并且,能利用第一膜来抑制异物等附着于棱镜的第二侧面,抑制棱镜的第二侧面因与外部物体碰撞等而受损;并且,在确定棱镜的第二侧面的特性满足要求后,只需将第一膜从第二侧面剥离,就能方便将光学设备投入常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光学设备的立体图。
图2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光学设备中的棱镜和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光学设备中的棱镜的检查作业的一例的侧视图,其中用虚线示意地示出了被底座遮挡的第二驱动部等。
(符号说明)
1 光学设备
10 底座
11 底壁
12 侧壁
121 第一侧壁
122 第二侧壁
123 第三侧壁
20 棱镜
21 第一侧面
22 第二侧面
23 第三侧面
29 第一膜
30 驱动装置
31 第一驱动部
311 第一线圈
312 第一磁体
32 第二驱动部
321 第二线圈
322 第二磁体
40 保持件
80 发光部
90 受光部
RA1 第一轴线
RA2 第二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光学设备进行说明,其中,图1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光学设备的立体图,图2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光学设备中的棱镜和驱动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光学设备中的棱镜的检查作业的一例的立体图,其中用虚线示意地示出了被底座遮挡的第二驱动部等。
此处,为方便说明,将相互正交的三个方向设为X方向、Y方向和Z方向,且将X方向的一侧设为X1,将X方向的另一侧设为X2,将Y方向的一侧设为Y1,将Y方向的另一侧设为Y2,将Z方向的一侧设为Z1,将Z方向的另一侧设为Z2。
(光学设备的整体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光学设备1包括底座10、棱镜20和驱动装置30,棱镜20以可动的方式支承于底座10,且具有朝向底座10的第一侧面21以及朝向与底座10相反的一侧的第二侧面22,驱动装置30的至少一部分支承于底座10,驱动装置30用于使棱镜20相对于底座10动作,并且,在第二侧面22以能剥离的方式贴有由反光材料制成的第一膜29。
此处,虽未图示,但还可设置对驱动装置30进行供电的电源等。
(底座的结构)
如图1所示,底座10具有底壁11和从底壁11的周缘立起的侧壁12。
此外,如图1所示,底壁11呈厚度方向与Z方向一致的板状。
此外,如图1所示,侧壁12包括第一侧壁121、第二侧壁122和第三侧壁123,其中,第一侧壁121和第二侧壁122分别呈厚度方向与X方向一致的板状,分别从底壁11的X方向(与棱镜20的棱线的延伸方向一致)上的两个边缘朝Z1方向立起,且在X方向上相对,第三侧壁123呈厚度方向与Y方向一致的板状,从底壁11的Y2方向的边缘朝Z1方向立起,并将第一侧壁121的Y2方向的端部与第二侧壁122的Y2方向的端部连接。
(棱镜的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棱镜20中,作为侧面,除了包括第一侧面21和第二侧面22之外,还包括第三侧面23,该第三侧面23朝向与底座10相反的一侧,且与第二侧面22相邻。
此处,棱镜20是三棱镜,第一侧面21相对于X方向和Y方向都倾斜,第二侧面22与Z方向垂直,第三侧面23与Y方向垂直,且与第一侧面21及第二侧面22分别相邻。
(驱动装置的结构)
如图2所示,驱动装置30包括第一驱动部31,该第一驱动部31用于使绕棱镜20与该棱镜20的棱线平行的第一轴线RA1转动。并且,如图2所示,驱动装置30包括第二驱动部32,该第二驱动部32用于使棱镜20绕与第一轴线RA1垂直的第二轴线RA2转动。
此处,如图3所示,第一驱动部31包括第一线圈311以及与第一线圈311相对的第一磁体312,第一线圈311和第一磁体312中的一方固定于棱镜20,第一线圈311和第一磁体312中的另一方固定于底座10(在图示的例子中,光学设备1包括保持件40,该保持件40对棱镜20进行保持,具有从X方向上的两侧与棱镜20的两端面抵接的侧板和从Y2方向支承棱镜20的背板,第一磁体312固定于上述背板,且具有在Z方向上排列的N极和S极,第一线圈311固定于底座10的第三侧壁123)。
此外,如图2所示,第二驱动部32包括第二线圈321以及与第二线圈321相对的第二磁体322,第二线圈321和第二磁体322中的一方固定于棱镜20,第二线圈321和第二磁体322中的另一方固定于底座10(在图示的例子中,第二磁体322设置有两个,这两个第二磁体322分别固定于保持件40的X2方向的两侧的侧板,且分别具有在Y方向上排列的N极和S极,第二线圈321也设置有两个,这两个第二线圈321分别固定于底座10的第一侧板121和第二侧板122)。
(第一膜的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膜29覆盖整个第二侧面22。
此外,第一膜29具有耐热性。具体而言,作为第一膜29的材料,例如可采用聚酯系材料、聚乙烯系材料或有机硅系材料中的任意一种。
(光学设备的检查的一例)
例如,在将光学设备1设置于工作台等之后,如图3所示,利用发光部(例如激光器)80朝贴在棱镜20的第二侧面22上的第一膜29照射光(例如激光),光被第一膜29反射而朝向受光部(例如光传感器)90射出,在此状态下,利用驱动装置30使棱镜20相对于底座10运动(例如使棱镜20绕第一轴线RA1转动一定角度)。
由此,根据受光部90的受光状况,可判断棱镜20第二侧面22的特性是否满足要求。
(本实施方式的主要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设备1,在棱镜20的第二侧面22以能剥离的方式贴有由反光材料制成的第一膜29,因此,例如通过在从外部对第二侧面22上的第一膜29照射激光的同时利用驱动装置30驱动棱镜20动作、检测上述激光被第一膜29反射后的反射光的落点位置是否落在规定范围内,能方便地判断棱镜20的第二侧面22的特性是否满足要求;并且,能利用第一膜29来抑制异物等附着于棱镜20的第二侧面22,抑制棱镜20的第二侧面22因与外部物体碰撞等而受损;并且,在确定棱镜20的第二侧面22的特性满足要求后,只需将第一膜29从第二侧面22剥离,就能方便将光学设备1投入常规使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膜29覆盖整个第二侧面22,但并不局限于此,第一膜29也可仅覆盖第二侧面22的一部分(例如中央区域)。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还可在第三侧面23以能剥离的方式贴有由反光材料制成的第二膜。
在上述情况下,优选第一膜和第二膜由相同的材料制成,且第二膜覆盖整个第三侧面。并且,第一膜和第二膜既可以独立形成,也可以彼此相连地形成为一体。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还可在刚开始制造光学设备1时就在棱镜20的第二侧面22上粘贴第一膜29,由此,可更好地保护棱镜20的第二侧面22。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优选第一膜29以弱粘接力粘接于第二侧面22。类似地,在第三侧面23粘贴第二膜的情况下,优选第二膜以弱粘接力粘接于第三侧面23。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棱镜20是三棱镜,但并不局限于此,棱镜20还可以是四棱镜等多棱镜。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30包括第一驱动部31和第二驱动部32,但并不局限于此,根据情况,也可省略第一驱动部31和第二驱动部32中的一方。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部31和第二驱动部32分别是包括磁体和线圈的磁力驱动机构,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通过机械力使棱镜20相对于底座10运动的机构。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底座10的形状也可根据需要适当变更。
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在其范围内,能将实施方式中的各个部分自由组合,或是将实施方式中的各个部分适当变形、省略。

Claims (10)

1.一种光学设备,包括底座、棱镜和驱动装置,所述棱镜以可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底座,且具有朝向所述底座的第一侧面以及朝向与所述底座相反的一侧的第二侧面,所述驱动装置的至少一部分支承于所述底座,所述驱动装置用于使所述棱镜相对于所述底座动作,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侧面以能剥离的方式贴有由反光材料制成的第一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膜具有耐热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膜覆盖整个所述第二侧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光材料选自聚酯系材料、聚乙烯系材料或有机硅系材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棱镜具有第三侧面,
所述第三侧面朝向与所述底座相反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二侧面相邻,
在所述第三侧面以能剥离的方式贴有由反光材料制成的第二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膜和所述第二膜由相同的材料制成,
所述第二膜覆盖整个所述第三侧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棱镜是三棱镜。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部,
所述第一驱动部用于使绕所述棱镜与该棱镜的棱线平行的第一轴线转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部,
所述第二驱动部用于使所述棱镜绕与所述第一轴线垂直的第二轴线转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第一线圈以及与所述第一线圈相对的第一磁体,
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一磁体中的一方固定于所述棱镜,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一磁体中的另一方固定于所述底座,
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第二线圈以及与所述第二线圈相对的第二磁体,
所述第二线圈和所述第二磁体中的一方固定于所述棱镜,所述第二线圈和所述第二磁体中的另一方固定于所述底座。
CN202120874495.6U 2021-04-26 2021-04-26 光学设备 Active CN2147937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74495.6U CN214793729U (zh) 2021-04-26 2021-04-26 光学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74495.6U CN214793729U (zh) 2021-04-26 2021-04-26 光学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93729U true CN214793729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689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74495.6U Active CN214793729U (zh) 2021-04-26 2021-04-26 光学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937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84623B (en) Alignment apparatus
JP4778972B2 (ja) スライド誤搭載検出システム
US8508684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JP2006237501A (ja) 半導体ウエハの位置決定方法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装置
CN105467720A (zh) 相机模组
US11047981B2 (en) Distance measurement device
CN214793729U (zh) 光学设备
JP2019033170A (ja) 基板処理装置、位置合わせ装置および位置合わせ方法
JP2012002873A (ja) プリズム装置及びプリズム保持方法
KR20060067856A (ko) 레티클 처리 시스템
US20230026476A1 (en)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KR102116442B1 (ko) 백라이트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US10310157B2 (en) Multi-piece light guide for enhanced alignment through an opaque surface
JP2003258078A (ja) 基板支持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搬送装置
EP0888691A1 (en) Low-profile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JPH06211334A (ja) 部品搭載装置の基板検出装置
CN109901325A (zh) 背光单元和包括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
JP2006208563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3210312U (ja) 光学処理システム用光学ヘッドおよびシャーシ
JP2005064463A (ja) マッピング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20230150150A1 (en) Robot charging dock with illuminated charge connector
JP2019070625A (ja) 距離測定装置
JPH0964155A (ja) 基板保持状態確認方法および装置
US20230152551A1 (en) Optical element driving device, camera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EP4113192A1 (en)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shift of diffusion film, and head-up displa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