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92708U - 一种承压耐压型热管换热器水箱的折流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承压耐压型热管换热器水箱的折流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92708U
CN214792708U CN202121269097.8U CN202121269097U CN214792708U CN 214792708 U CN214792708 U CN 214792708U CN 202121269097 U CN202121269097 U CN 202121269097U CN 214792708 U CN214792708 U CN 2147927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water tank
bearing
resistant
hea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6909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建奇
张良
张洪言
张建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Eco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Eco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Eco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Eco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927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927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承压耐压型热管换热器水箱的折流板,包括承压耐压水箱筒体和热管,所述热管的冷侧位于所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内,所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内设置有多个折流板,在所述折流板的作用下,直接引入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内的凝结水与烟气形成叉流或逆流换热的流动形式。采用耐压式水箱之后,热管换热器系统所需设备有所减少,再通过水箱内折流板的进一步改进,将烟气流动方向与冷凝水流动方向设计为叉流或逆流型式,提高对数平均温差,提高热管模块的换热效率,减少换热面积,在优化系统流程、减少系统冗余设备、简化系统流程之后,进一步提高系统安全性,降低投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承压耐压型热管换热器水箱的折流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承压耐压型热管换热器水箱的折流板。
背景技术
热管式换热器是换热系统中常用的一种设备。其具有很高的导热性、良好的等温性,换热管发生磨损泄漏时也不会造成积灰堵塞等严重问题。在实际应用中,热侧主要为烟气,冷侧为冷凝水或空气。
热管换热器主要应用在换热领域,尤其是火电厂机组的尾部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暖风器、空预器等方面,在减轻腐蚀、磨损、积灰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热管换热器应用于气—水换热时,热管吸热端处于烟道内,吸收烟气的热量,通过管内介质相变传递到水箱侧的冷凝水内。
水箱侧采用圆筒体式承压方式之后,冷凝水在水箱内的流动形式发生变化,具体的折流板形式也需要根据圆筒形状进行相应的改进,进一步优化换热模块的换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优化解决热管换热器模块承压水箱内的介质流动通道的问题,通过改变热管换热器承压水箱内折流板的形式及布置方向,进一步优化原换热系统,提高换热效率,减少设备投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承压耐压型热管换热器水箱的折流板,包括承压耐压水箱筒体和热管,所述热管的冷侧位于所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内,所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内设置有多个折流板,在所述折流板的作用下,直接引入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内的凝结水与烟气形成叉流或逆流换热的流动形式。
作为优选,所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右侧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出水口和进水口,所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内横向设置有折流板,所述折流板沿高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
作为优选,所述折流板在所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的左、右侧壁上沿高度方向交替设置,且所述折流板的长度小于所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的内直径。
作为优选,所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内还竖向设置有折流板。
作为优选,所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顶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出水口和进水口,所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内竖向设置有折流板。
作为优选,所述折流板在所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的侧壁上交替设置,且所述折流板的长度小于所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的内直径。
作为优选,所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的顶壁和底壁上竖向交替设置有折流板,且所述折流板的高度小于所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的高度。
作为优选,所述折流板与所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的筒壁焊接固定,或与热管进行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折流板的硬度,能够满足配套机组的凝结水系统的压力及水流冲击强度的要求。
热管是一种微负压的密封单管,管内注入相应的介质。烟道内的热管吸热端吸收烟气的热量,将烟气温度降低,吸热之后的热管内部介质发生相变,将热量传输到位于水箱内的热管冷侧。热管内部的介质在冷侧遇冷降温,再凝结成液态,通过重力作用回到烟道内的热管热侧,重新进行相变循环。在该换热设备中,可通过调节吸热端和放热端的长度(面积),来调整热管的吸热量,进而达到对换热的调节。
热管换热器承压水箱内折流板,主要规划了冷凝水的流动方向,通过不同形式的布置方式,确定两种换热介质是逆流还是叉流,根据不同机组的酸露点情况,在确保换热模块能够安全运行的前提下,确定不同的布置形式,提高设备的换热效率,同时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
换热公式为Q=KA△t,其中Q为换热量,K为换热系数,A为换热面积,△t为对数平均温差。采用不同的折流板布置形式,对数平均温差(△t)会相应的有所变化,换热面积(A)也会有所改变。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承压耐压型热管换热器水箱的折流板,采用耐压式水箱之后,热管换热器系统所需设备有所减少,再通过水箱内折流板的进一步改进,将烟气流动方向与冷凝水流动方向设计为叉流或逆流型式,提高对数平均温差,提高热管模块的换热效率,减少换热面积,在优化系统流程、减少系统冗余设备、简化系统流程之后,进一步提高系统安全性,降低投资成本。
本专利的另一个好处在于,根据不同机组的燃煤情况采用不同的折流板形式,决定采用叉流布置的折流板或者逆流布置的折流板,又或者两种形式同时采用的折流板,可以进一步提高设备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实施例1所述承压耐压型热管换热器水箱的折流板的横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实施例2所述承压耐压型热管换热器水箱的折流板的竖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实施例3所述承压耐压型热管换热器水箱的折流板的竖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实施例4所述承压耐压型热管换热器水箱的折流板的竖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专利实施例5所述承压耐压型热管换热器水箱的折流板的竖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承压耐压水箱筒体;2:热管;3:折流板;4:出水口;5:进水口;6:水箱端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在进行描述之前,应当理解的是,在本说明书和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不应解释为限制于一般含义和字典含义,而应当在允许发明人适当定义术语以进行最佳解释的原则的基础上,根据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面相应的含义和概念进行解释。因此,这里提出的描述仅仅是出于举例说明目的的优选实例,并非意图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从而应当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由其获得其他等价方式或改进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的例子列举,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构思的范围内的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承压耐压型热管换热器水箱的折流板,包括承压耐压水箱筒体1和热管2,所述热管的冷侧位于所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内,所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顶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出水口4和进水口5,所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内竖向设置有折流板3。
所述折流板在所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的侧壁上交替设置,且所述折流板的长度小于所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的内直径。
所述折流板与所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的筒壁焊接固定,或与热管进行固定。所述折流板的硬度,能够满足配套机组的凝结水系统的压力及水流冲击强度的要求。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承压耐压型热管换热器水箱的折流板,包括承压耐压水箱筒体1和热管2,所述热管的冷侧位于所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内,所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顶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出水口4和进水口5,所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内竖向设置有折流板3。
所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的顶壁和底壁上竖向交替设置有折流板,且所述折流板的高度小于所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的高度。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一种承压耐压型热管换热器水箱的折流板,包括承压耐压水箱筒体1和热管2,所述热管的冷侧位于所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内,所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右侧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出水口4和进水口5,所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内横向设置有折流板3,所述折流板沿高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
所述折流板与所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的筒壁焊接固定,或与热管进行固定。所述折流板的硬度,能够满足配套机组的凝结水系统的压力及水流冲击强度的要求。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一种承压耐压型热管换热器水箱的折流板,包括承压耐压水箱筒体1和热管2,所述热管的冷侧位于所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内,所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右侧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出水口4和进水口5,所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内横向设置有折流板3,所述折流板沿高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
所述折流板与所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的筒壁焊接固定,或与热管进行固定。所述折流板的硬度,能够满足配套机组的凝结水系统的压力及水流冲击强度的要求。
所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内还竖向设置有折流板。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一种承压耐压型热管换热器水箱的折流板,包括承压耐压水箱筒体1和热管2,所述热管的冷侧位于所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内,所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右侧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出水口4和进水口5,所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内横向设置有折流板3,所述折流板沿高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
所述折流板在所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的左、右侧壁上沿高度方向交替设置,且所述折流板的长度小于所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的内直径。
所述折流板与所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的筒壁焊接固定,或与热管进行固定。所述折流板的硬度,能够满足配套机组的凝结水系统的压力及水流冲击强度的要求。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承压耐压型热管换热器水箱的折流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承压耐压水箱筒体和热管,所述热管的冷侧位于所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内,所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内设置有多个折流板,在所述折流板的作用下,直接引入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内的凝结水与烟气形成叉流或逆流换热的流动形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压耐压型热管换热器水箱的折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右侧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出水口和进水口,所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内横向设置有折流板,所述折流板沿高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压耐压型热管换热器水箱的折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在所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的左、右侧壁上沿高度方向交替设置,且所述折流板的长度小于所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的内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压耐压型热管换热器水箱的折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内还竖向设置有折流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压耐压型热管换热器水箱的折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顶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出水口和进水口,所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内竖向设置有折流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承压耐压型热管换热器水箱的折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在所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的侧壁上交替设置,且所述折流板的长度小于所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的内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承压耐压型热管换热器水箱的折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的顶壁和底壁上竖向交替设置有折流板,且所述折流板的高度小于所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压耐压型热管换热器水箱的折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与所述承压耐压水箱筒体的筒壁焊接固定,或与热管进行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压耐压型热管换热器水箱的折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的硬度,能够满足配套机组的凝结水系统的压力及水流冲击强度的要求。
CN202121269097.8U 2021-05-28 2021-06-08 一种承压耐压型热管换热器水箱的折流板 Active CN21479270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70202 2021-05-28
CN2021211702022 2021-05-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92708U true CN214792708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701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69097.8U Active CN214792708U (zh) 2021-05-28 2021-06-08 一种承压耐压型热管换热器水箱的折流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927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82842U (zh) 一种组合式空气预热器
CN201096463Y (zh) 污水及地表水冷热源单流道壳板式换热装置
CN201407645Y (zh) 径向热管省煤器
CN103063058A (zh) 一种新型卧式冷却器
CN105570956A (zh)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循环供热系统
CN102110830A (zh) 一种液流电池用容积式换热设备
CN214792708U (zh) 一种承压耐压型热管换热器水箱的折流板
CN103267423A (zh) 核电站安全壳内的热交换器
CN202757502U (zh) 一种可调负荷热媒体自循环换热器
CN201575731U (zh) 一种锅炉余热回收换热装置
CN201944825U (zh) 防烟气低温腐蚀水热媒省煤器
CN203628620U (zh) 强化复合相变换热器
CN103243207B (zh) 一种淬火油冷却和回收其余热的热管换热设备
CN102721308B (zh) 一种具有自吹灰功能的相变换热器
CN203907660U (zh) 一种热管空气预热器
CN216385219U (zh) 一种水侧可耐压的可再生热管换热器模块
CN207701210U (zh) 一种燃气发电机组尾气余热利用装置
CN216385220U (zh) 一种水侧可耐压的热管换热器模块的侧板及模块布置结构
CN212987176U (zh) 一种快速降温换热装置
CN201407680Y (zh) 一种热媒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01387022Y (zh) 冷风中间旁通抗低温腐蚀空气预热器
CN201867104U (zh) 一种卧式整体式热管换热器
CN201688732U (zh) 高效节能椭圆多回程式换热器
CN216977628U (zh) 一种可再生式双循环翅片热管换热系统
CN214791062U (zh) 锅炉除氧器乏汽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