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92654U - 蒜片烘干发酵用热能回收利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蒜片烘干发酵用热能回收利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92654U
CN214792654U CN202121211412.1U CN202121211412U CN214792654U CN 214792654 U CN214792654 U CN 214792654U CN 202121211412 U CN202121211412 U CN 202121211412U CN 214792654 U CN214792654 U CN 2147926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mentation
box
box body
communicated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1141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阎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Inter Ri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Inter Ri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Inter Ri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nan Inter Ri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1141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926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926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926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蒜片烘干发酵用热能回收利用系统,包括:隧道加热箱、发酵液储罐、加湿液储罐、发酵喷管、多个发酵喷头、加湿喷管、多个加湿喷头、回收槽、多个吊装箱、多个吊罐、第一温湿度传感器、第二温湿度传感器、显示器,包括:抽风机、出液泵、冷凝塔、过滤箱、循环泵、排液阀,冷凝塔的顶面开设冷凝进液口;冷凝塔底面开设冷凝出液口;冷凝塔上部侧壁上开设进气口;冷凝塔下部侧壁开设出气口;冷凝塔的出液口与进液口通过循环管相连通,循环管与发酵液储罐管路连通;循环管上设置循环泵;通过将隧道箱体排风口排出气体通过管路连通通入直接接触式换热冷凝塔后,提高气液间热量交换的热流量。

Description

蒜片烘干发酵用热能回收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大蒜深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蒜片烘干发酵用热能回收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大蒜是我国人民重要的佐餐食品。同时它又是一种很重要的中药,具有多方面功能。经常吃大蒜,具有健胃消食的作用,特别对消除肉食积滞具有良好的助消化作用。同时大蒜也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或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锌、硒、铜、镁,以及维生素C、B1、B2等。这些成分对人体很重要。大蒜中还含有丰富的硒和锗,这两种物质被认为是人体抗癌不可缺少的物质。故长期使用大蒜具有一定的保健和营养作用。
现有大蒜发酵多采用高温高湿环境,以有效促进酶活,提高发酵效率,尤其对于蒜片等表面原生酶损失角度的产品。但现有加热发酵过程中,热空气从排风口排出时,温度较高,但对此部分热量无法有效利用,直接排空导致能源消耗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蒜片烘干发酵用热能回收利用系统。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蒜片烘干发酵用热能回收利用系统,包括:隧道加热箱、发酵液储罐、加湿液储罐、发酵喷管、多个发酵喷头、加湿喷管、多个加湿喷头、回收槽、多个吊装箱、多个吊罐、第一温湿度传感器、第二温湿度传感器、显示器,
所述隧道加热箱包括:箱体、链条架、第一水平链条段、第三水平链条段、入料口、出料口,箱体的第一侧壁上部开设入料口,第一水平链条段伸出入料口并架设于链条架顶面上;多个吊装箱吊设于第一水平链条段上;多个吊罐容纳设置于吊装箱内;吊装箱外侧壁为网孔结构;吊罐外壁为网孔结构,网孔的孔径小于蒜片直径;
所述第三水平链条段伸出出料口设置;出料口开设于箱体第二侧壁的下部;
所述第一温湿度传感器、第二温湿度传感器对称设置于箱体内部侧壁上,并与设置于箱体外壁上的显示器电连接;
所述发酵喷管设置于第一水平链条段下方,发酵喷管的第一端设置于链条架内侧壁上,第二端与箱体外侧壁相连接;发酵喷管顶面上相互间隔设置多个发酵喷头;发酵喷管与发酵液储罐管路连通;
所述加湿喷管设置于箱体顶面上,多个加湿喷头相互间隔设置于加湿喷管的底面上,并朝向箱体内喷洒液体设置;加湿喷管与加湿液储罐管路连通;
所述回收槽设置于发酵喷管下方,并与发酵液储罐管路连通;
包括:抽风机、出液泵、冷凝塔、过滤箱、循环泵、排液阀,冷凝塔的顶面开设冷凝进液口;冷凝塔底面开设冷凝出液口;冷凝塔上部侧壁上开设进气口;冷凝塔下部侧壁开设出气口;冷凝塔的出液口与进液口通过循环管相连通,循环管与发酵液储罐管路连通;循环管上设置循环泵;
所述循环管与发酵液储罐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排液阀和过滤箱;冷凝塔的出液口与发酵液储罐连通的管路上设置出液泵;冷凝塔的进气口与箱体侧壁开设的出气口管路连通,冷凝塔的进气口与箱体的出气口相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抽风机;
所述冷凝塔包括:塔体、多个圆盘导流板、多个固定导流板,塔体内间隔设置多个圆盘导流板;圆盘导流板的周缘相对侧壁与塔体内壁相连接;固定导流板对称设置于塔体内壁,并设置于圆盘导流板下方;固定导流板正对圆盘导流板与塔体内壁间隙设置。
优选的,所述过滤箱包括:第一滤网、第二滤网、箱体;箱体内沿箱体纵向覆盖设置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相互沿横向间隔设置于箱体内;箱体的第一端面上开设进液口,箱体的第二端面上开设出液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滤网的孔径小于第二滤网的孔径;第一滤网靠近冷凝塔设置。
优选的,包括:进液接口、出液接口、进气接口、出气接口;塔体顶面上开设进液口,并在进液口上设置进液接口;塔体底面上开设出液口并在出液口上设置出液接口;塔体上部侧壁上开设进气口,并在进气口上设置进气接口;塔体下部侧壁上开设出气口,并在出气口上设置出气接口。
优选的,包括:第一加压泵、第一回流泵、第二回流泵,所述第一加压泵设置于发酵喷管与发酵液储罐相连通的管路上;第一回流泵设置于回收槽与发酵液储罐相连通的管路上;
所述箱体底部侧壁开设回流口,并与加湿液储罐管路连通;
所述第二回流泵设置于回流口与加湿液储罐相连通的管路上。
优选的,所述隧道加热箱包括:第一热风箱、第二热风箱,第一热风箱、第二热风箱相互间隔设置于箱体顶面上,并与箱体内相连通;
所述第一热风箱顶面上设置多个喷头,各喷头分别与加湿液储罐管路连通;第二热风箱顶面上设置多个喷头,各喷头分别与加湿液储罐管路连通。
优选的,所述隧道加热箱包括:第一弯段、第二水平链条段、第二弯段,
所述第一水平链条段与第二水平链条段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弯段相连接;
所述第二水平链条段的第二端与第三水平链条段通过第二弯段相连接;第一弯段、第二水平链条段、第二弯段容纳设置于箱体内。
优选的,所述吊装箱包括:第一铰接杆、第二铰接杆、承载框、多个第一通孔,
所述承载框的第一端上垂直承载框设置第一铰接杆;承载框的第二端上垂直承载框设置第二铰接杆;
所述承载框上开设多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孔径小于蒜片直径;承载框通过第一铰接杆、第二铰接杆与链条段铰接。
优选的,所述吊罐包括:多个第二通孔、罐体,所述罐体顶面为敞口;罐体外侧壁上开设多个第二通孔。
优选的,所述吊罐包括:罐塞、第三温湿度传感器,罐塞插设于罐体顶面敞口内;第三温湿度传感器设置于罐塞底面上,并容纳设置于罐体内;
所述第三温湿度传感器与显示器电连接。
本申请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申请所提供的蒜片烘干发酵用热能回收利用系统,通过将隧道箱体排风口排出气体通过管路连通通入直接接触式换热冷凝塔后,提高气液间热量交换的热流量,提供较大的换热面积;两相流体直接接触没有传热表面无需考虑塔体内结垢问题。所用换热器中部设置多个圆盘、内侧壁上间隔设置多个挡板,能有效增加冷凝水在塔体内的循环路径,加强蒸汽与冷凝水的接触时长和接触面积,从而有效进行热交换,促进热量向冷凝循环水中转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蒜片烘干发酵用热能回收利用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隧道升温箱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单一吊罐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吊装箱组装状态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例说明:
10、发酵液储罐;11、加湿液储罐;101、第一加压泵;102、第一回流泵;103、第一阀门;104、第二阀门;105、第二加压泵;20、隧道加热箱;22、链条架;221、第一水平链条段;222、第一弯段;223、第二水平链条段;224、第二弯段;225、第三水平链条段;231、第一温湿度传感器;232、第二温湿度传感器;241、入料口;242、出料口;243、发酵喷管;244、发酵喷头;245、加湿喷管;246、加湿喷头;247、回收槽;25、箱体;251、第一热风箱;252、第二热风箱;31、吊装箱;311、第一铰接杆;312、第二铰接杆;313、第一通孔;32、吊罐;321、第三温湿度传感器;322、罐塞;323、第二通孔;324、罐体;
41、抽风机;411、循环泵;412、出液泵;413、循环管;414、排液阀;42、冷凝塔;421、进液接口;422、出液接口;423、进气接口;424、出气接口;425、圆盘导流板;426、固定导流板;43、过滤箱;431、第一滤网;432、第二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4,本申请提供的蒜片烘干发酵用热能回收利用系统,包括:隧道加热箱20、发酵液储罐10、加湿液储罐11、发酵喷管243、多个发酵喷头244、加湿喷管245、多个加湿喷头246、回收槽247、多个吊装箱31、多个吊罐32、第一温湿度传感器231、第二温湿度传感器232、显示器,
隧道加热箱20包括:箱体25、链条架22、第一水平链条段221、第三水平链条段225、入料口241、出料口242,箱体25的第一侧壁上部开设入料口241,第一水平链条段221伸出入料口241并架设于链条架22顶面上;多个吊装箱31吊设于第一水平链条段221上;多个吊罐32容纳设置于吊装箱31内;吊装箱31外侧壁为网孔结构;吊罐32外壁为网孔结构,网孔的孔径小于蒜片直径;
第三水平链条段225伸出出料口242设置;出料口242开设于箱体25第二侧壁的下部;
第一温湿度传感器231、第二温湿度传感器232对称设置于箱体25内部侧壁上,并与设置于箱体25外壁上的显示器电连接;
发酵喷管243设置于第一水平链条段221下方,发酵喷管243的第一端设置于链条架22内侧壁上,第二端与箱体25外侧壁相连接;发酵喷管243顶面上相互间隔设置多个发酵喷头244;发酵喷管243与发酵液储罐10管路连通;
加湿喷管245设置于箱体25顶面上,多个加湿喷头246相互间隔设置于加湿喷管245的底面上,并朝向箱体25内喷洒液体设置;加湿喷管245与加湿液储罐11管路连通;
回收槽247设置于发酵喷管243下方,并与发酵液储罐10管路连通;
包括:抽风机41、出液泵412、冷凝塔42、过滤箱43、循环泵411、排液阀414,冷凝塔42的顶面开设冷凝进液口;冷凝塔42底面开设冷凝出液口;冷凝塔42上部侧壁上开设进气口;冷凝塔42下部侧壁开设出气口;冷凝塔42的出液口与进液口通过循环管413相连通,循环管413与发酵液储罐管路连通;循环管413上设置循环泵411;
循环管413与发酵液储罐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排液阀414和过滤箱43;冷凝塔42的出液口与发酵液储罐连通的管路上设置出液泵412;冷凝塔42的进气口与箱体25侧壁开设的出气口管路连通,冷凝塔42的进气口与箱体25的出气口相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抽风机41;
冷凝塔42包括:塔体、多个圆盘导流板425、多个固定导流板426,塔体内间隔设置多个圆盘导流板425;圆盘导流板425的周缘相对侧壁与塔体内壁相连接;固定导流板426对称设置于塔体内壁,并设置于圆盘导流板425下方;固定导流板426正对圆盘导流板425与塔体内壁间隙设置。
通过设置多个圆盘导流板425、固定导流板426能有效提高气液接触时间、接触深度,有效促进热量传递转移;从而将较热蒸汽的热量传递到循环冷却液中,并通过将预热后的循环冷却液通入发酵液储罐中,一方面促进提高酶活,另一方面有效回收烘干过程中蒜片挥发油成分。有助于留香和提高酶活;并通过过滤箱43将循环液中所含固体废渣进行过滤,避免对循环水对发酵液造成污染。
使用时,箱体25中产生的高温气体进入冷凝塔42中,并与循环水直接接触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循环水温度升高,并通过多次循环将温度升高至预定温度,升温后的循环水进入过滤箱43中过滤后,进入发酵液储罐中以备使用。
优选的,包括:进液接口421、出液接口422、进气接口423、出气接口424;塔体顶面上开设进液口,并在进液口上设置进液接口421;塔体底面上开设出液口并在出液口上设置出液接口422;塔体上部侧壁上开设进气口,并在进气口上设置进气接口423;塔体下部侧壁上开设出气口,并在出气口上设置出气接口424。
按此设置能便于仅需管路连通的安装。
优选的,过滤箱43包括:第一滤网431、第二滤网432、箱体25;箱体25内沿箱体25纵向覆盖设置第一滤网431和第二滤网432;第一滤网431和第二滤网432相互沿横向间隔设置于箱体25内;箱体25的第一端面上开设进液口,箱体25的第二端面上开设出液口。
优选的,第一滤网431的孔径小于第二滤网432的孔径;第一滤网431靠近冷凝塔42设置。
按此设置能利用出液泵412的加压,降低过滤网阻,提高过滤效率,并通过多次过滤,提高循环液的纯净度。
优选的,包括:循环液加热储罐,循环液加热储罐的进液口与塔体出液口管路连通;循环液加热储罐的出液口与过滤箱43管路连通。通过设置循环液加热储罐能根据需要对热交换后的循环水进行存储,根据需要放入发酵液储罐中使用。同时还能利用循环液加热储罐实现对循环水的静置分层,减少滤渣数量。
本申请中所用隧道升温箱具体结构可参照现有食品生产用隧道烘干机内部结构进行设置,在此不累述。
通过在隧道加热箱20的进料端上设置发酵喷管243,能对吊罐32内蒜片再次喷洒发酵液,一方面可以增湿,另一方面能使蒜片表面附着发酵活性酶,提高发酵效率,弥补蒜片加工过程中损失的原生酶数量。同时通过设置于隧道加热箱20内的加湿喷管245,能提高箱体25内湿度,实现高温高湿原位发酵的效果。对于箱内温湿度,可通过显示屏及第一、第二温湿度传感器232进行监测,从而仅需准确调节控制。
可通过在箱体25内设置电加热器,实现对温度的调节,也可以采用通入高温高湿气体进行加热。
对于喷洒的发酵液,可以通过回流槽接收后,再回流进入发酵液储罐10中,进行有效回用,提高发酵液利用效率,避免发酵液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优选地,包括:第一加压泵101、第一回流泵102、第二回流泵,第一加压泵101设置于发酵喷管243与发酵液储罐10相连通的管路上;第一回流泵102设置于回收槽247与发酵液储罐10相连通的管路上;
箱体25底部侧壁开设回流口,并与加湿液储罐11管路连通;第二回流泵设置于回流口与加湿液储罐11相连通的管路上。
通过设置泵,能根据需要调整发酵液的流速,并能实现对回收槽247内液体的有效回流使用,同时能对淤积于箱体25底面上的部分加湿液体进行回收利用,提高液体利用效率。
优选地,隧道加热箱20包括:第一热风箱251、第二热风箱252,第一热风箱251、第二热风箱252相互间隔设置于箱体25顶面上,并与箱体25内相连通;第一热风箱251顶面上设置多个喷头,各喷头分别与加湿液储罐11管路连通;第二热风箱252顶面上设置多个喷头,各喷头分别与加湿液储罐11管路连通。
通过设置第一、第二热风箱252能利用热空气对加湿液进行汽化,提高进入箱体25内气体的湿度,有效维持箱体25内的高温高湿环境。
优选地,隧道加热箱20包括:第一弯段222、第二水平链条段223、第二弯段224,第一水平链条段221与第二水平链条段223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弯段222相连接;第二水平链条段223的第二端与第三水平链条段225通过第二弯段224相连接;第一弯段222、第二水平链条段223、第二弯段224容纳设置于箱体25内。
按此设置能延长蒜片在箱体25内的运动路径,增加发酵时长的同时控制箱体25长度,提高设备集成度。
优选地,吊装箱31包括:第一铰接杆311、第二铰接杆312、承载框、多个第一通孔313,承载框的第一端上垂直承载框设置第一铰接杆311;承载框的第二端上垂直承载框设置第二铰接杆312;承载框上开设多个第一通孔313,第一通孔313的孔径小于蒜片直径;承载框通过第一铰接杆311、第二铰接杆312与链条段铰接。
通过设置承载框使承载框吊装于对称设置的链条之间,从而完成对蒜片的成批进料。具体设置方式可参见现有隧道烘干设备设置方式。
优选地,吊罐32包括:多个第二通孔323、罐体324,罐体324顶面为敞口;罐体324外侧壁上开设多个第二通孔323。通过设置第二通孔323能时发酵液喷射进入罐体324内部,同时有利于维持罐体324内湿度。
优选地,吊罐32包括:罐塞322、第三温湿度传感器321,罐塞322插设于罐体324顶面敞口内;第三温湿度传感器321设置于罐塞322底面上,并容纳设置于罐体324内;第三温湿度传感器321与显示器电连接。通过设置第三温湿度传感器321,能提高对罐体324内温湿度变化情况的准确监控,有效保证发酵效果。
优选地,包括:第一阀门103、第二阀门104、第二加压泵105,
所述第一阀门103设置于发酵喷管243与发酵液储罐10相连通的管路上;第二阀门104、第二加压泵105间隔设置于加湿喷管245与加湿液储罐11相连通的管路上。
通过在对应管路分别设置阀门和泵,能有效控制液体循环流动情况。
本申请中所用温湿度传感器为深圳市恒歌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B40型号温湿度变送器探头。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蒜片烘干发酵用热能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隧道加热箱(20)、发酵液储罐、加湿液储罐、发酵喷管(243)、多个发酵喷头(244)、加湿喷管(245)、多个加湿喷头(246)、回收槽(247)、多个吊装箱(31)、多个吊罐(32)、第一温湿度传感器(231)、第二温湿度传感器(232)、显示器,
所述隧道加热箱(20)包括:箱体(25)、链条架(22)、第一水平链条段(221)、第三水平链条段(225)、入料口(241)、出料口(242),箱体(25)的第一侧壁上部开设入料口(241),第一水平链条段(221)伸出入料口(241)并架设于链条架(22)顶面上;多个吊装箱(31)吊设于第一水平链条段(221)上;多个吊罐(32)容纳设置于吊装箱(31)内;吊装箱(31)外侧壁为网孔结构;吊罐(32)外壁为网孔结构,网孔的孔径小于蒜片直径;
所述第三水平链条段(225)伸出出料口(242)设置;出料口(242)开设于箱体(25)第二侧壁的下部;
所述第一温湿度传感器(231)、第二温湿度传感器(232)对称设置于箱体(25)内部侧壁上,并与设置于箱体(25)外壁上的显示器电连接;
所述发酵喷管(243)设置于第一水平链条段(221)下方,发酵喷管(243)的第一端设置于链条架(22)内侧壁上,第二端与箱体(25)外侧壁相连接;发酵喷管(243)顶面上相互间隔设置多个发酵喷头(244);发酵喷管(243)与发酵液储罐管路连通;
所述加湿喷管(245)设置于箱体(25)顶面上,多个加湿喷头(246)相互间隔设置于加湿喷管(245)的底面上,并朝向箱体(25)内喷洒液体设置;加湿喷管(245)与加湿液储罐管路连通;
所述回收槽(247)设置于发酵喷管(243)下方,并与发酵液储罐管路连通;
包括:抽风机(41)、出液泵(412)、冷凝塔(42)、过滤箱(43)、循环泵(411)、排液阀(414),冷凝塔(42)的顶面开设冷凝进液口;冷凝塔(42)底面开设冷凝出液口;冷凝塔(42)上部侧壁上开设进气口;冷凝塔(42)下部侧壁开设出气口;冷凝塔(42)的出液口与进液口通过循环管(413)相连通,循环管(413)与发酵液储罐管路连通;循环管(413)上设置循环泵(411);
所述循环管(413)与发酵液储罐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排液阀(414)和过滤箱(43);冷凝塔(42)的出液口与发酵液储罐连通的管路上设置出液泵(412);冷凝塔(42)的进气口与箱体(25)侧壁开设的出气口管路连通,冷凝塔(42)的进气口与箱体(25)的出气口相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抽风机(41);
所述冷凝塔(42)包括:塔体、多个圆盘导流板(425)、多个固定导流板(426),塔体内间隔设置多个圆盘导流板(425);圆盘导流板(425)的周缘相对侧壁与塔体内壁相连接;固定导流板(426)对称设置于塔体内壁,并设置于圆盘导流板(425)下方;固定导流板(426)正对圆盘导流板(425)与塔体内壁间隙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蒜片烘干发酵用热能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43)包括:第一滤网(431)、第二滤网(432)、箱体(25);箱体(25)内沿箱体(25)纵向覆盖设置第一滤网(431)和第二滤网(432);第一滤网(431)和第二滤网(432)相互沿横向间隔设置于箱体(25)内;箱体(25)的第一端面上开设进液口,箱体(25)的第二端面上开设出液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蒜片烘干发酵用热能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网(431)的孔径小于第二滤网(432)的孔径;第一滤网(431)靠近冷凝塔(42)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蒜片烘干发酵用热能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液接口(421)、出液接口(422)、进气接口(423)、出气接口(424);塔体顶面上开设进液口,并在进液口上设置进液接口(421);塔体底面上开设出液口并在出液口上设置出液接口(422);塔体上部侧壁上开设进气口,并在进气口上设置进气接口(423);塔体下部侧壁上开设出气口,并在出气口上设置出气接口(4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蒜片烘干发酵用热能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加压泵(101)、第一回流泵(102)、第二回流泵,所述第一加压泵(101)设置于发酵喷管(243)与发酵液储罐相连通的管路上;第一回流泵(102)设置于回收槽(247)与发酵液储罐相连通的管路上;
所述箱体(25)底部侧壁开设回流口,并与加湿液储罐管路连通;
所述第二回流泵设置于回流口与加湿液储罐相连通的管路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蒜片烘干发酵用热能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加热箱(20)包括:第一热风箱(251)、第二热风箱(252),第一热风箱(251)、第二热风箱(252)相互间隔设置于箱体(25)顶面上,并与箱体(25)内相连通;
所述第一热风箱(251)顶面上设置多个喷头,各喷头分别与加湿液储罐管路连通;第二热风箱(252)顶面上设置多个喷头,各喷头分别与加湿液储罐管路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蒜片烘干发酵用热能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加热箱(20)包括:第一弯段(222)、第二水平链条段(223)、第二弯段(224),
所述第一水平链条段(221)与第二水平链条段(223)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弯段(222)相连接;
所述第二水平链条段(223)的第二端与第三水平链条段(225)通过第二弯段(224)相连接;第一弯段(222)、第二水平链条段(223)、第二弯段(224)容纳设置于箱体(25)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蒜片烘干发酵用热能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箱(31)包括:第一铰接杆(311)、第二铰接杆(312)、承载框、多个第一通孔(313),
所述承载框的第一端上垂直承载框设置第一铰接杆(311);承载框的第二端上垂直承载框设置第二铰接杆(312);
所述承载框上开设多个第一通孔(313),第一通孔(313)的孔径小于蒜片直径;承载框通过第一铰接杆(311)、第二铰接杆(312)与链条段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蒜片烘干发酵用热能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罐(32)包括:多个第二通孔(323)、罐体(324),所述罐体(324)顶面为敞口;罐体(324)外侧壁上开设多个第二通孔(323)。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蒜片烘干发酵用热能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罐(32)包括:罐塞(322)、第三温湿度传感器(321),罐塞(322)插设于罐体(324)顶面敞口内;第三温湿度传感器(321)设置于罐塞(322)底面上,并容纳设置于罐体(324)内;
所述第三温湿度传感器(321)与显示器电连接。
CN202121211412.1U 2021-06-01 2021-06-01 蒜片烘干发酵用热能回收利用系统 Active CN2147926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11412.1U CN214792654U (zh) 2021-06-01 2021-06-01 蒜片烘干发酵用热能回收利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11412.1U CN214792654U (zh) 2021-06-01 2021-06-01 蒜片烘干发酵用热能回收利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92654U true CN214792654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699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11412.1U Active CN214792654U (zh) 2021-06-01 2021-06-01 蒜片烘干发酵用热能回收利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926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25070U (zh) 一种茶叶发酵装置
CN205590705U (zh) 微生物恒温水浴发酵装置
EP174772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immersion cooking/cooling of food in diffused forced convection
CN214792654U (zh) 蒜片烘干发酵用热能回收利用系统
CN205332691U (zh) 一种奶瓶烘干器
CN104706216A (zh) 港式奶茶制作设备
CN215232208U (zh) 一种节能高效甲醇回收精馏塔
CN215900413U (zh) 热循环茯苓蒸煮装置
CN213416853U (zh) 一种山楂块发酵架
CN214206642U (zh) 一种羊肚菌工厂化可控温栽培床架
CN214962409U (zh) 一种果汁蒸发浓缩装置
CN2704802Y (zh) 蒸气烘箱
CN214830389U (zh) 蒜片风味形成用烘干发酵器
CN210796483U (zh) 一种固定化酶反应装置
CN204949151U (zh) 一种可加热节水海产品养殖池
CN203709819U (zh) 港式奶茶制作设备
CN208012397U (zh) 生产缓蚀阻垢剂的冷凝装置
CN207707155U (zh) 一种食品加工用连续油炸机
CN205756927U (zh) 一种新型醒发箱
CN102344884A (zh) 一种液体加热装置
CN216170000U (zh) 速溶茶制备用高效回流浓缩机构
CN217243752U (zh) 一种智能化程度高的环保蒸柜
CN210630576U (zh) 茶叶发酵室
CN215992150U (zh) 一种蔬菜种苗用的增温装置
CN220478165U (zh) 蛋白胨生产除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