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91802U - 一种电控盒总成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控盒总成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791802U CN214791802U CN202120603260.3U CN202120603260U CN214791802U CN 214791802 U CN214791802 U CN 214791802U CN 202120603260 U CN202120603260 U CN 202120603260U CN 214791802 U CN214791802 U CN 2147918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rol box
- condenser
- electrical control
- main body
- box ma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控盒总成和空调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电控盒总成,包括一体设置的电控盒主体和凸台部,所述凸台部设置在所述电控盒主体的侧面,并具有用于与冷凝器接触的抵持面,所述抵持面的面积小于所述侧面的面积,且所述抵持面与所述侧面间隔设置,以使所述电控盒主体与所述冷凝器间隔设置。通过这种凸台抵持的结构,使得电控盒总成和冷凝器之间的接触面积降低,从而降低了电控盒总成对冷凝器进风的阻挡,保证了冷凝器的进风,使得冷凝器的进风量增大,提高了冷凝器的换热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控盒总成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移动空调的电控盒,上方通过螺钉固定在下风道上,下方固定在底座上,压缩机电容以及相关电器元件放置在电控盒内部。底座的一侧还设置有冷凝器,而为了节约安装空间,并使得电控盒的安装结构更加紧凑,现有技术中的电控盒通常需要与冷凝器的边缘相接触。具体地,电控盒通常采用矩形体结构,并且其一侧表面整体与冷凝器相接触,使得电控盒与冷凝器的接触面积较大,影响冷凝器的进风,使得冷凝器的进风量减小,进而降低了冷凝器的换热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降低电控盒对冷凝器进风量的影响。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的。
在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控盒总成,包括一体设置的电控盒主体和凸台部,所述凸台部设置在所述电控盒主体的侧面,并具有用于与冷凝器接触的抵持面,所述抵持面的面积小于所述侧面的面积,且所述抵持面与所述侧面间隔设置,以使所述电控盒主体与所述冷凝器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控盒总成,通过设置电控盒主体和凸台部,并且凸台部上具有用于与冷凝器接触的抵持面,且抵持面的面积小于侧面的面积,从而使得凸台部与冷凝器的接触面积较小,并且抵持面和侧面间隔设置,使得电控盒主体与冷凝器间隔设置。通过这种凸台抵持的结构,使得电控盒总成和冷凝器之间的接触面积降低,从而降低了电控盒总成对冷凝器进风的阻挡,保证了冷凝器的进风,使得冷凝器的进风量增大,提高了冷凝器的换热性能。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凸台部设置在所述侧面的下半区,并向着远离所述电控盒主体的方向凸起,以使所述凸台部和所述电控盒主体形成L字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控盒总成,通过将凸台部设置在侧面的下半区,并形成L型结构,保证了内部的安装空间,并使得安装时凸台部能够抵持在冷凝器的下半部,从而使得冷凝器的上半部和电控盒主体之间间隔设置,进一步减缓了电控盒主体对冷凝器进风的阻挡,保证了冷凝器的进风。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凸台部的下侧边缘与所述电控盒主体的下侧边缘相平齐,所述凸台部由所述侧面的下边缘延伸至所述侧面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控盒总成,凸台部的下侧边缘与电控盒主体的下侧边缘相平齐,使得电控盒总成的下侧安装面为平整面,更加有利于电控盒总成安装、抵持在底座上,保证了电控盒总成的安装稳定性。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抵持面的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侧面的面积的一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控盒总成,通过将抵持面的面积设定成小于或等于侧面面积的一半,进一步减小了与冷凝器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减缓了电控盒总成对冷凝器的挡风作用,保证冷凝器的进风。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凸台部的上侧具有连接面,所述连接面的两侧分别延伸至所述抵持面和所述电控盒主体,且所述连接面由靠近所述电控盒主体的一侧向着靠近所述抵持面的一侧倾斜向下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控盒总成,通过设置连接面,且连接面倾斜向下设置,能够快速地将冷凝水向着底座导流,避免冷凝器带来的冷凝水在凸台部上聚集,也避免了长期聚集冷凝水导致冷凝水进入到电控盒主体或凸台部内部,保证了电控盒总成的安全可靠性。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连接面延伸至电控盒主体的上侧边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控盒总成,将连接面延伸至电控盒主体的上侧边缘,使得连接面与冷凝器的间隔由下至上逐渐增大,在避免了电控盒主体与冷凝器接触的同时,增大了凸台部的内部空间,进而增大了电控盒总成的容置空间,使得内部电器元件布局更加合理、方便。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凸台部的宽度与电控盒主体的宽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控盒总成,将凸台部的宽度设置成与电控盒主体的宽度相同,使得整体的一致性更好,有利于电控盒主体和凸台部的一体制造。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电控盒主体的上侧边缘设置有用于安装在风道组件上的第一挂耳,所述电控盒主体的下侧边缘设置有用于安装在底座上的第二挂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控盒总成,通过设置第一挂耳和第二挂耳,使得电控盒主体能够稳固地安装在风道组件和底座上,保证了电控盒总成的安装稳固性。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述电控盒主体的内部和所述凸台部的内部相互连通,并形成容置内腔,所述容置内腔中设置有电控盒座、风机电容和压缩机电容。
在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电控盒总成,电控盒总成包括一体设置的电控盒主体和凸台部,所述凸台部设置在所述电控盒主体的侧面,并具有用于与冷凝器接触的抵持面,所述抵持面的面积小于所述侧面的面积,且所述抵持面与所述侧面间隔设置,以使所述电控盒主体与所述冷凝器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通过设置凸台部,并使得电控盒主体与冷凝器间隔设置,使得电控盒总成和冷凝器之间的接触面积降低,从而降低了电控盒总成对冷凝器进风的阻挡,保证了冷凝器的进风,使得冷凝器的进风量增大,提高了冷凝器的换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控盒总成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控盒总成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控盒总成在第三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控盒总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控盒总成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而实施例提供的电控盒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电控盒总成;110-电控盒主体;111-第一挂耳;113-第二挂耳;115-容置内腔;117-电控器件;130-凸台部;150-抵持面;170-侧面;190-连接面;200-底座;300-冷凝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第一实施例
结合参见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控盒总成100,其降低了电控盒总成100对冷凝器300进风的阻挡,保证了冷凝器300的进风,使得冷凝器300的进风量增大,提高了冷凝器300的换热性能。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控盒总成100,包括一体设置的电控盒主体110和凸台部130,凸台部130设置在电控盒主体110的侧面170,并具有用于与冷凝器300接触的抵持面150,抵持面150的面积小于侧面170的面积,且抵持面150与侧面170间隔设置,以使电控盒主体110与冷凝器300间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电控盒主体110和凸台部130一体成型,且凸台部130凸设在电控盒主体110的侧面170,并且为了结构的紧凑性,凸台部130上的抵持面150与冷凝器300的表面相接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提及的电控盒主体110的侧面170,指的是靠近冷凝器300的一侧表面,且该侧面170部分被凸台部130遮挡,即被凸台部130遮挡的部分为虚拟平面,抵持面150与侧面170间隔设置。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电控盒主体110为矩形体结构,电控盒主体110的侧面170,即指的是靠近冷凝器300一侧的矩形面,其未被凸台部130遮挡的部分构成了电控盒主体110的表面,被遮挡的部分为虚拟平面。当然,此处电控盒主体110的形状也可以是梯形或者异形结构,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控盒总成100,通过设置电控盒主体110和凸台部130,并且凸台部130上具有用于与冷凝器300接触的抵持面150,且抵持面150的面积小于侧面170的面积,从而使得凸台部130与冷凝器300的接触面积较小,并且抵持面150和侧面170间隔设置,使得电控盒主体110与冷凝器300间隔设置。通过这种凸台抵持的结构,使得电控盒总成100和冷凝器300之间的接触面积降低,从而降低了电控盒总成100对冷凝器300进风的阻挡,保证了冷凝器300的进风,使得冷凝器300的进风量增大,提高了冷凝器300的换热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抵持面150和电控盒主体110的侧面170相互平行,抵持面150贴合在冷凝器300的表面,并使得侧面170与冷凝器300之间平行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凸台部130设置在侧面170的下半区,并向着远离电控盒主体110的方向凸起,以使凸台部130和电控盒主体110形成L字形结构。通过将凸台部130设置在侧面170的下半区,并形成L型结构,保证了内部的安装空间,并使得安装时凸台部130能够抵持在冷凝器300的下半部,从而使得冷凝器300的上半部和电控盒主体110之间间隔设置,进一步减缓了电控盒主体110对冷凝器300进风的阻挡,保证了冷凝器300的进风。
在本实用新型其他较佳的实施例中,凸台部130也可以设置在电控盒主体110的侧面170的中部,即由电控盒主体110的中部向着远离电控盒主体110的方向凸起,其同样能够实现降低接触面积以降低进风量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凸台部130的下侧边缘与电控盒主体110的下侧边缘相平齐,凸台部130由侧面170的下边缘延伸至侧面170的中部。通过将凸台部130的下侧边缘设置与电控盒主体110的下侧边缘相平齐,使得电控盒总成100的下侧安装面为平整面,更加有利于电控盒总成100安装、抵持在底座200上,保证了电控盒总成100的安装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抵持面150的面积小于或等于侧面170的面积的一半。具体地,抵持面150的面积为侧面170的面积的1/2,通过将抵持面150的面积设定成小于或等于侧面170面积的一半,进一步减小了与冷凝器300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减缓了电控盒总成100对冷凝器300的挡风作用,保证冷凝器300的进风。
在本实施例中,凸台部130的上侧具有连接面190,连接面190的两侧分别延伸至抵持面150和电控盒主体110,且连接面190由靠近电控盒主体110的一侧向着靠近抵持面150的一侧倾斜向下设置。具体地,连接面190位于凸台部130的上侧,且呈倾斜状,起到连接侧面170和抵持面150的作用,并且通过设置连接面190,且连接面190倾斜向下设置,能够快速地将冷凝水向着底座200导流,避免冷凝器300带来的冷凝水在凸台部130上聚集,也避免了长期聚集冷凝水导致冷凝水进入到电控盒主体110或凸台部130内部,保证了电控盒总成100的安全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凸台部130的宽度与电控盒主体110的宽度相同。将凸台部130的宽度设置成与电控盒主体110的宽度相同,使得整体的一致性更好,有利于电控盒主体110和凸台部130的一体制造。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凸台部130的宽度和电控盒主体110的宽度,均指的是垂直于上下方向、并平行于电控盒主体110的侧面170的方向上的宽度。
在本实施例中,电控盒主体110的上侧边缘设置有用于安装在风道组件上的第一挂耳111,电控盒主体110的下侧边缘设置有用于安装在底座200上的第二挂耳113。具体地,第一挂耳111和第二挂耳113均为两个,两个第一挂耳111设置在电控盒主体110的上侧边缘,两个第二挂耳113设置在电控盒主体110的下侧边缘,且第一挂耳111和第二挂耳113均通过螺钉的连接方式实现固定。通过设置第一挂耳111和第二挂耳113,使得电控盒主体110能够稳固地安装在风道组件和底座200上,保证了电控盒总成100的安装稳固性。
在本实施例中,述电控盒主体110的内部和凸台部130的内部相互连通,并形成容置内腔115,容置内腔115中设置有电控器件117,例如电控盒座、风机电容和压缩机电容。具体地,电控盒座为位于电控盒主体110内部的塑料电控盒,本实施例中的容置空腔呈现L字形,电控盒座、风机电容和压缩机电容紧凑且合理地分布在容置空腔内。
在本实施例中,电控盒主体110和凸台部130一体成型,且均由钣金件制成,具体地,由钣金盒座和钣金盒盖拼接形成,钣金盒盖盖设在钣金盒座上并形成容置内腔115,内部的电控盒座、风机电容和压缩机电容的具体结构可参考技术。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控盒总成100,通过设置电控盒主体110和凸台部130,并且凸台部130上具有用于与冷凝器300接触的抵持面150,且抵持面150的面积小于或等于侧面170的面积的一半,从而使得凸台部130与冷凝器300的接触面积较小,并且抵持面150和侧面170间隔设置,使得电控盒主体110与冷凝器300间隔设置。通过这种凸台抵持的结构,使得电控盒总成100和冷凝器300之间的接触面积降低,从而降低了电控盒总成100对冷凝器300进风的阻挡,保证了冷凝器300的进风,使得冷凝器300的进风量增大,提高了冷凝器300的换热性能。
第二实施例
参见图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控盒总成100,其基本结构和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第一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第一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电控盒总成100包括一体设置的电控盒主体110和凸台部130,凸台部130设置在电控盒主体110的侧面170,并具有用于与冷凝器300接触的抵持面150,抵持面150的面积小于侧面170的面积,且抵持面150与侧面170间隔设置,以使电控盒主体110与冷凝器300间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凸台部130的上侧具有连接面190,连接面190的两侧分别延伸至抵持面150和电控盒主体110,且连接面190由靠近电控盒主体110的一侧向着靠近抵持面150的一侧倾斜向下设置。具体地,连接面190延伸至电控盒主体110的上侧边缘。将连接面190延伸至电控盒主体110的上侧边缘,使得连接面190与冷凝器300的间隔由下至上逐渐增大,在避免了电控盒主体110与冷凝器300接触的同时,增大了凸台部130的内部空间,进而增大了电控盒总成100的容置空间,使得内部电器元件布局更加合理、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面190由电控盒主体110的上侧边缘向下倾斜延伸至抵持面150的边缘,从而使得电控盒总成100的外形呈直角梯形,进一步增大了容置空腔的体积,能够容置更多电控元件,并且能够合理布局不同的电控元件。
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底座200、冷凝器300和电控盒总成100,其中电控盒总成100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第一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第一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请继续参见图5,在本实施例中,电控盒总成100安装在底座200上,并与冷凝器300向抵持,电控盒总成100包括一体设置的电控盒主体110和凸台部130,凸台部130设置在电控盒主体110的侧面170,并具有用于与冷凝器300接触的抵持面150,抵持面150的面积小于侧面170的面积,且抵持面150与侧面170间隔设置,以使电控盒主体110与冷凝器300间隔设置。
本实施你提供空调器,通过设置凸台部130,并使得电控盒主体110与冷凝器300间隔设置,使得电控盒总成100和冷凝器300之间的接触面积降低,从而降低了电控盒总成100对冷凝器300进风的阻挡,保证了冷凝器300的进风,使得冷凝器300的进风量增大,提高了冷凝器300的换热性能。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控盒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设置的电控盒主体(110)和凸台部(130),所述凸台部(130)设置在所述电控盒主体(110)的侧面(170),并具有用于与冷凝器(300)接触的抵持面(150),所述抵持面(150)的面积小于所述侧面(170)的面积,且所述抵持面(150)与所述侧面(170)间隔设置,以使所述电控盒主体(110)与所述冷凝器(300)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盒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部(130)设置在所述侧面(170)的下半区,并向着远离所述电控盒主体(110)的方向凸起,以使所述凸台部(130)和所述电控盒主体(110)形成L字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盒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部(130)的下侧边缘与所述电控盒主体(110)的下侧边缘相平齐,所述凸台部(130)由所述侧面(170)的下边缘延伸至所述侧面(170)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控盒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面(150)的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侧面(170)的面积的一半。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控盒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部(130)的上侧具有连接面(190),所述连接面(190)的两侧分别延伸至所述抵持面(150)和所述电控盒主体(110),且所述连接面(190)由靠近所述电控盒主体(110)的一侧向着靠近所述抵持面(150)的一侧倾斜向下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控盒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面(190)延伸至所述电控盒主体(110)的上侧边缘。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控盒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部(130)的宽度与所述电控盒主体(110)的宽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控盒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盒主体(110)的上侧边缘设置有用于安装在风道组件上的第一挂耳(111),所述电控盒主体(110)的下侧边缘设置有用于安装在底座(200)上的第二挂耳(113)。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控盒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盒主体(110)的内部和所述凸台部(130)的内部相互连通,并形成容置内腔(115),所述容置内腔(115)中设置有电控器件(117)。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控盒总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603260.3U CN214791802U (zh) | 2021-03-24 | 2021-03-24 | 一种电控盒总成和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603260.3U CN214791802U (zh) | 2021-03-24 | 2021-03-24 | 一种电控盒总成和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791802U true CN214791802U (zh) | 2021-11-19 |
Family
ID=78666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603260.3U Active CN214791802U (zh) | 2021-03-24 | 2021-03-24 | 一种电控盒总成和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791802U (zh) |
-
2021
- 2021-03-24 CN CN202120603260.3U patent/CN21479180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735194A (zh) | 机身及除湿机 | |
CN214791802U (zh) | 一种电控盒总成和空调器 | |
CN209042605U (zh) |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 |
CN217844129U (zh) | 除湿机 | |
CN217876206U (zh) | 除湿机 | |
CN216924555U (zh) | 一种柜式空调 | |
CN210832514U (zh) | 底座组件、空调室内机、空调器 | |
CN215808913U (zh) | 安装支架及空调器 | |
CN216143868U (zh) | 空调器的室外机及空调器 | |
CN212746857U (zh) | 移动空调器 | |
CN112113280A (zh) | 电控盒及空调室外机 | |
CN216204478U (zh) | 一种集成dc模块的蒸发器 | |
CN106592709B (zh) | 一种恒压供水设备 | |
CN220287589U (zh) | 一种空调机组 | |
CN114322098B (zh) | 一种柜式空调 | |
CN218544785U (zh) | 一种空调红外节能控制器 | |
CN211854379U (zh) | 电控盒和窗式空调器 | |
CN212204807U (zh) | 空调器室外机的壳体组件以及空调器室外机 | |
CN210267530U (zh) | 空调室外机 | |
CN208353207U (zh) | 一种智能电泵的变频器及智能电泵 | |
CN215002385U (zh) | 一种双电控箱机组结构及热泵系统 | |
CN215259972U (zh) | 一种嵌灶安装调节装置 | |
CN216716417U (zh) | 一种风罩及电加热器 | |
CN218154531U (zh) | 一种防水电控盒以及空调室外机 | |
CN220206042U (zh) | 模块支架、控制模组和空调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