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85122U - 玻璃幕墙的防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玻璃幕墙的防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85122U
CN214785122U CN202120886750.9U CN202120886750U CN214785122U CN 214785122 U CN214785122 U CN 214785122U CN 202120886750 U CN202120886750 U CN 202120886750U CN 214785122 U CN214785122 U CN 2147851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curtain wall
waterproof layer
fixing
glass curt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8675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利谱
于航
范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Oriental Yuhong Waterproof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Oriental Yuhong Waterproof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Oriental Yuhong Waterproof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Oriental Yuhong Waterproof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8675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851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851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851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玻璃幕墙的防水结构,多个幕墙固定件沿水平方向依次固定于结构墙体上,防水结构包括:附加基板为截面为L形的长条状结构,设置于结构墙体上且位于相邻幕墙固定件之间,附加基板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水平部与结构墙体的上端面连接,竖直部贴靠于结构墙体的外侧壁;防水层设置于结构墙体的外侧壁,并延伸至附加基板的竖直部的外侧;排水沟沿结构墙体的外侧壁设置于玻璃幕墙下方的回填土内;通过在玻璃幕墙的下方设置排水沟,可以很大程度的缓解该部位防水层的防水压力,降低建筑物的渗漏风险;通过对相邻的幕墙固定件之间的区域设置附加基板,为该位置的防水层提供一定的收头空间,保证防水层的收头效果。

Description

玻璃幕墙的防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物幕墙结构防水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玻璃幕墙的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物外侧采用玻璃幕墙项目较多,且为了外观效果,玻璃幕墙会与回填土进行交界。其中,框架结构的玻璃幕墙,为了保证建筑物采光效果,在玻璃幕墙内侧通常不会砌筑二次结构墙体,地下室防水层在出正负零的位置没有足够的高度进行收头处理,造成建筑物在该部位的严重渗漏隐患。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玻璃幕墙的防水结构,以避免漏水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璃幕墙的防水结构,降低玻璃幕墙建筑物的渗漏风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玻璃幕墙的防水结构,多个幕墙固定件沿水平方向依次固定于结构墙体上,玻璃幕墙通过幕墙固定横梁与多个所述幕墙固定件连接,所述防水结构包括:
附加基板,所述附加基板为截面为L形的长条状结构,设置于所述结构墙体上且位于相邻所述幕墙固定件之间,所述附加基板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水平部与所述结构墙体的上端面连接,所述竖直部贴靠于所述结构墙体的外侧壁;
防水层,所述防水层设置于所述结构墙体的外侧壁,并延伸至所述附加基板的所述竖直部的外侧;
排水沟,所述排水沟沿所述结构墙体的外侧壁设置于所述玻璃幕墙下方的回填土内。
优选地,所述幕墙固定件包括水平设置的固定座和竖直设置的支撑柱,所述固定座通过螺栓与所述结构墙体的上端面连接,所述玻璃幕墙通过所述幕墙固定横梁与所述支撑柱连接,所述防水层沿所述结构墙体的外侧壁延伸至所述固定座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结构墙体的外侧壁设有幕墙后置预埋件,所述防水层沿所述结构墙体的外侧壁延伸至所述幕墙后置预埋件的根部边缘,卷材固定压条压设于所述幕墙后置预埋件的根部边缘与所述防水层的接头处。
优选地,还包括固定带,所述固定带覆盖于所述根部边缘与所述防水层的接头处,并位于所述固定压条的上部。
优选地,所述防水层的接头处与所述根部边缘的边缘之间设置泡沫棒,所述固定带覆盖于所述泡沫棒之上。
优选地,所述结构墙体的外侧壁设有螺孔,所述幕墙后置预埋件通过固定螺栓连接于所述螺孔,所述螺孔嵌填柔性密封膏。
优选地,所述附加基板设置于所述幕墙固定横梁与所述结构墙体之间。
优选地,所述竖直部的长度为500-600mm。
优选地,所述排水沟的上部设有排水板,所述排水板上设有鹅卵石层。
优选地,所述防水层的表面设有保护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在玻璃幕墙的下方设置排水沟,可以很大程度的缓解该部位防水层的防水压力,降低建筑物的渗漏风险;通过对相邻的幕墙固定件之间的区域设置附加基板,为该位置的防水层提供一定的收头空间,保证防水层的收头效果。
2、防水层与幕墙后置预埋件连接时,防水层在后置预埋件的根部边缘剪切,并用卷材固定压条压设于幕墙后置预埋件的根部边缘与防水层的接头处,提高了防水层的接头牢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竖向柱与防水层的连接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竖向柱之间与防水层的连接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框架柱与防水层的连接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幕墙后置预埋件与防水层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幕墙固定横梁;2、玻璃幕墙;3、干挂石材;4、鹅卵石层;5、排水板;6、排水沟;7、回填土;8、幕墙固定件;9、密封膏;10、保护层;11、防水层;12、结构墙体;13、附加基板;14、结构柱;15、幕墙;16、固定带;17、卷材固定压条;18、泡沫棒;19、固定螺栓;20、幕墙后置预埋件;21、柔性密封膏;22、橡胶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玻璃幕墙的防水结构,玻璃幕墙的防水结构,多个幕墙固定件沿水平方向依次固定于结构墙体上,玻璃幕墙通过幕墙固定横梁与多个幕墙固定件连接,防水结构包括:
附加基板,附加基板为截面为L形的长条状结构,设置于结构墙体上且位于相邻幕墙固定件之间,附加基板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水平部与结构墙体的上端面连接,竖直部贴靠于结构墙体的外侧壁;防水层,防水层设置于结构墙体的外侧壁,并延伸至附加基板的竖直部的外侧;排水沟,排水沟沿结构墙体的外侧壁设置于玻璃幕墙下方的回填土内。
通过在相邻的幕墙固定件之间的结构墙体上设置附加基板,使附加基板的竖直部与结构墙体的外侧壁贴靠,并对齐,防水层能够从结构墙体上翻延伸至附加基板的竖直部的外侧,附加基板为防水层提供竖向的展铺基层,为该位置的防水层提供一定的收头空间,保证防水层的收头效果。
通过沿结构墙体的外侧壁设置排水沟,可以很大程度的缓解该部位防水收头的防水压力,降低建筑物的渗漏风险,排水沟位于玻璃幕墙下方的回填土内,既保证了排水效果,也保证了建筑物外侧的美观效果。
作为一个示例,排水沟由砖筑而成,排水沟的尺寸需根据项目所在地的降水量进行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作为一个示例,防水层为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制成。
作为优选方案,幕墙固定件包括水平设置的固定座和竖直设置的支撑柱,固定座通过螺栓与结构墙体的上端面连接,玻璃幕墙通过幕墙固定横梁与支撑柱连接,防水层沿结构墙体的外侧壁延伸至固定座的底部。
具体地,幕墙固定件的固定座凸出结构墙体的表面,容易造成防水层在该位置无法上翻收头,因此,该位置的防水层沿结构墙体的外侧延伸至固定座的底部,并固定于固定座的底部,对防水层进行收头。
作为一个示例,部分结构墙体的上部设有结构柱,结构柱为混凝土结构,对于该位置的防水层从结构墙体的外侧壁延伸至结构柱的位置,防水层只需上翻至满足规范要求的高度即可。
作为优选方案,结构墙体的外侧壁设有幕墙后置预埋件,防水层沿结构墙体的外侧壁延伸至幕墙后置预埋件的根部边缘,卷材固定压条压设于幕墙后置预埋件的根部边缘与防水层的接头处。
具体地,幕墙自身的重力需通过预埋件传至混凝土结构,幕墙后置预埋件可通过预埋或后期打孔安装膨胀螺栓等方式来与结构墙体连接。由于位于回填土之下的幕墙后置预埋件往往会对结构墙体的防水层造成破坏,部分项目由于现场施工工序的问题,幕墙后置预埋件先于防水层进行安装施工,导致该位置防水层无法闭合,地下室出现严重渗漏隐患。该位置的防水层在后置预埋件的根部边缘剪切,并用卷材固定压条压设于幕墙后置预埋件的根部边缘与防水层的接头处,提高了防水层的接头牢固性,也避免了后置预埋件安装过程中对卷材进行破坏且无法修复的问题。
作为一个示例,大面积的防水卷材施工至幕墙后置预埋件的根部边缘位置进行裁剪,保证卷材裁剪边与幕墙后置预埋件的根部边缘平齐,中间预留间隙约为10mm,其间隙用于嵌填密封膏使用。
作为一个示例,卷材固定压条通过射钉固定于结构墙体上。
作为优选方案,该防水结构还包括固定带,固定带覆盖于根部边缘与防水层的接头处,并位于固定压条的上部。
具体地,固定带对防水层的接头与后置预埋件的根部边缘之间进行封口处理,解决了卷材固定压条的射钉位置无法密封的问题。
作为一个示例,固定带为丁基胶带或其他防水粘接材质。
作为优选方案,防水层的接头处与根部边缘的边缘之间设置泡沫棒,固定带覆盖于泡沫棒之上。
具体地,防水层的接头处与幕墙后置预埋件的根部边缘之间放置泡沫棒,预留封口用固定带的变形量,避免由于两种不同材质材料变形不一致对封口处固定带的破坏。
作为优选方案,结构墙体的外侧壁设有螺孔,幕墙后置预埋件通过固定螺栓连接于螺孔,螺孔嵌填柔性密封膏。
具体地,幕墙后置预埋件与螺栓之间空余的螺栓孔嵌填柔性密封膏密封。
作为一个示例,安装螺栓时,采用可遮盖幕墙后置预埋件中螺栓孔的橡胶密封垫共同施工,提高螺栓安装的防水效果。
作为优选方案,附加基板设置于幕墙固定横梁与结构墙体之间。
作为优选方案,竖直部的长度为500-600mm。
作为一个示例,防水层延伸至竖直部的高度为500mm,以满足防水层上翻规定要求即可。
作为优选方案,排水沟的上部设有排水板,排水板上设有鹅卵石层。
作为一个示例,排水沟上部采用排水板进行遮盖,便于玻璃幕墙下部的水从排水板进入排水沟,排水板上部采用鹅卵石进行回填,这样既保证了排水的效果,也保证了建筑物外侧的美观效果。
作为优选方案,防水层的外表面设有保护层。
作为一个示例,保护层为柔性防水保护结构,例如保温苯板。
实施例1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竖向柱与防水层的连接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竖向柱之间与防水层的连接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框架柱与防水层的连接示意图。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玻璃幕墙的防水结构,多个幕墙固定件8沿水平方向依次固定于结构墙体12上,玻璃幕墙2通过幕墙固定横梁1与多个幕墙固定件8连接,防水结构包括:
附加基板13,附加基板为截面为L形的长条状结构,设置于结构墙体12上且位于相邻幕墙固定件8之间,附加基板13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水平部与结构墙体12的上端面连接,竖直部贴靠于结构墙体12的外侧壁;防水层11,防水层11设置于结构墙体12的外侧壁,并延伸至附加基板13的竖直部的外侧,防水层11的外表面设有保护层10;排水沟6,排水沟6沿结构墙体12的外侧壁设置于玻璃幕墙2下方的回填土7内,排水沟6的上部设有排水板5,排水板5上设有鹅卵石层4。
幕墙固定件8包括水平设置的固定座和竖直设置的支撑柱,固定座通过螺栓与结构墙体12的上端面连接,玻璃幕墙2通过幕墙固定横梁1与支撑柱连接,防水层11沿结构墙体12的外侧壁延伸至固定座的底部,附加基板13设置于幕墙固定横梁1与结构墙体12之间,竖直部的长度为500-600mm。幕墙固定横梁1通过连接件与玻璃幕墙2连接,连接件上设有干挂石材3。
如图2所示,在相邻两个幕墙固定件8之间位置设置附加基板13,使该位置的防水层11能够从结构墙体12延伸到附加基板13的竖直部,采用固定“L”型附加基板为防水层提供防水收头的高度和基层,并对防水层11的收头处覆盖密封膏9。
如图1所示,在幕墙固定件8的安装位置,由于幕墙固定件8的固定需凸出结构墙体的表面,对于该位置的防水层11在幕墙固定件8的固定座的底部进行收头,并对防水层11的收头处覆盖密封膏9。
如图3所示,在结构墙体12的上部的结构柱14位置,结构柱14为混凝土结构,防水层11只需上翻至结构柱14,并满足规范要求的高度即可,并对防水层11的收头处覆盖密封膏9。
实施例2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幕墙后置预埋件与防水层的连接示意图。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构墙体12的外侧壁设有幕墙后置预埋件20,幕墙后置预埋件20用于固定幕墙15,防水层11沿结构墙体12的外侧壁延伸至幕墙后置预埋件20的根部边缘,卷材固定压条17压设于幕墙后置预埋件20的根部边缘与防水层11的接头处。还包括固定带16,固定带16覆盖于根部边缘与防水层的接头处,并位于固定压条17的上部。
防水层的边缘与根部边缘的边缘之间设置泡沫棒18,固定带16覆盖于泡沫棒18之上。结构墙体12的外侧壁设有螺孔,幕墙后置预埋件20通过固定螺栓19连接于螺孔,螺孔嵌填柔性密封膏21。
幕墙后置预埋件与防水层的连接处的防水结构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步骤1:幕墙后置预埋件20与固定螺栓19之间空余的螺栓孔嵌填柔性密封膏密封21;
步骤2:安装螺栓时,采用可遮盖幕墙后置预埋件20的螺栓孔的橡胶密封垫共同施工;
步骤3:防水层11施工至幕墙后置预埋件20的根部位置进行裁剪,保证卷材裁剪边与幕墙后置预埋件20的根部边缘平齐,中间预留间隙约为10mm;
步骤4:采用平直的卷材固定压条17对幕墙后置预埋件20的根部四边的防水层12的收头进行机械固定,并采用密封膏9密封;
步骤5:采用2mm厚丁基胶带作为固定带16进行封口施工,其中防水层12与幕墙后置预埋件20之间预埋泡沫棒18,便于缓解两种不同材质材料之间变形对丁基胶带的影响。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10)

1.一种玻璃幕墙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幕墙固定件(8)沿水平方向依次固定于结构墙体(12)上,玻璃幕墙(2)通过幕墙固定横梁(1)与多个所述幕墙固定件(8)连接,所述防水结构包括:
附加基板(13),所述附加基板为截面为L形的长条状结构,设置于所述结构墙体(12)上且位于相邻所述幕墙固定件(8)之间,所述附加基板(13)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水平部与所述结构墙体(12)的上端面连接,所述竖直部贴靠于所述结构墙体(12)的外侧壁;
防水层(11),所述防水层(11)设置于所述结构墙体(12)的外侧壁,并延伸至所述附加基板(13)的所述竖直部的外侧;
排水沟(6),所述排水沟(6)沿所述结构墙体(12)的外侧壁设置于所述玻璃幕墙(2)下方的回填土(7)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幕墙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幕墙固定件(8)包括水平设置的固定座和竖直设置的支撑柱,所述固定座通过螺栓与所述结构墙体(12)的上端面连接,所述玻璃幕墙(2)通过所述幕墙固定横梁(1)与所述支撑柱连接,所述防水层(11)沿所述结构墙体(12)的外侧壁延伸至所述固定座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幕墙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墙体(12)的外侧壁设有幕墙后置预埋件(20),所述防水层(11)沿所述结构墙体(12)的外侧壁延伸至所述幕墙后置预埋件(20)的根部边缘,卷材固定压条(17)压设于所述幕墙后置预埋件(20)的根部边缘与所述防水层(11)的接头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幕墙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带(16),所述固定带(16)覆盖于所述根部边缘与所述防水层的接头处,并位于所述固定压条(17)的上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玻璃幕墙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的接头处与所述根部边缘的边缘之间设置泡沫棒(18),所述固定带(16)覆盖于所述泡沫棒(18)之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幕墙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墙体(12)的外侧壁设有螺孔,所述幕墙后置预埋件(20)通过固定螺栓(19)连接于所述螺孔,所述螺孔嵌填柔性密封膏(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幕墙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基板(13)设置于所述幕墙固定横梁(1)与所述结构墙体(12)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幕墙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部的长度为500-60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幕墙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6)的上部设有排水板(5),所述排水板(5)上设有鹅卵石层(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幕墙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11)的外表面设有保护层(10)。
CN202120886750.9U 2021-04-27 2021-04-27 玻璃幕墙的防水结构 Active CN2147851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86750.9U CN214785122U (zh) 2021-04-27 2021-04-27 玻璃幕墙的防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86750.9U CN214785122U (zh) 2021-04-27 2021-04-27 玻璃幕墙的防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85122U true CN214785122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689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86750.9U Active CN214785122U (zh) 2021-04-27 2021-04-27 玻璃幕墙的防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851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58828A (en)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one-step grout fixed window frames in a concrete-structured building
US4335548A (en) Insulating skirt
US20020139068A1 (en) Wall and sub-floor water drain barrier panel for basement water-control systems
CN110878700B (zh) 一种隧道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4785122U (zh) 玻璃幕墙的防水结构
CN211548415U (zh) 一种女儿墙的泛水收头构造
CN213014373U (zh) 地下室外墙后浇带结构
CN109537779B (zh) 全玻璃幕墙底部防水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JP4021297B2 (ja) 止水構造
CN217974508U (zh) 一种建筑地下室外墙伸缩缝防水结构
CN211623079U (zh) 一种窗框防水结构
CN112031288B (zh) 一种室外广场玻璃砖天窗及施工方法
CN219365560U (zh) 一种门卫室空间拓展结构
ITMI960668U1 (it) Disposizione a tenuta per la struttura di un rivrstimento di piscine
JP3234278B2 (ja) 防水層立上り部の保護構造
JPS6149463B2 (zh)
CN210530599U (zh) 一种门窗洞口的防渗结构
CN213654873U (zh) 浅埋暗挖隧道防水结构
CN214941168U (zh) 伸缩缝结构
KR102073582B1 (ko) 내부 공기 밀폐 및 빗물 침투 방지용 막구조 고정시스템
JPS6143499B2 (zh)
CN212052901U (zh) 一种地下室桩头防水结构
CN218622100U (zh) 一种混凝土渡槽伸缩缝渗漏修复结构
JP2985054B2 (ja) 笠木のジョイント部水密構造
JPH11336109A (ja) 地下躯体の防水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