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84596U - 一种具有漂浮物截留功能的雨水井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漂浮物截留功能的雨水井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784596U CN214784596U CN202121572777.7U CN202121572777U CN214784596U CN 214784596 U CN214784596 U CN 214784596U CN 202121572777 U CN202121572777 U CN 202121572777U CN 214784596 U CN214784596 U CN 21478459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inwater
- water
- inlet
- well
- rainwater w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漂浮物截留功能的雨水井结构,包括竖向设置的雨水井,雨水井一侧侧壁设置有和进水管相接的进水口,另一侧侧壁设置有和出水管相接的出水口,其特征在于,进水口和出水口位于雨水井井口下方一段距离,使得进水口和出水口上方的雨水井形成漂浮物容纳腔室,出水口处向雨水井内部连通设置有出水引流结构,出水引流结构具有向下的入口。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更好地提高过滤处理效果,尤其是提高对漂浮物截留处理效果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漂浮物截留功能的雨水井结构。
背景技术
雨水口是雨水进入城市雨水管网的主要途径,通常设置在道路两侧边缘位置,但目前我国对于雨水口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使得城市时常发生雨水口垃圾堆积,出现雨水口阻塞的现象。雨水口及排水管的垃圾清理非常困难,单纯的雨水口不能阻止泥沙和垃圾的堆积,由于天气及人为因素的影响,雨水口多有树叶、塑料袋等垃圾堆积,容易造成雨水口堵塞,严重甚至可能阻塞管道,当大雨来临时,一旦垃圾堵塞了部分雨水口和排水管,将会造成过水断面的减少,排水泄洪功能就会受到严重影响,道路积水在所难免,影响正常的交通。
现有技术中存在部分具有过滤功能的雨水井专利,例如CN201520233608.9 公开的雨水井垃圾收集盒、雨水井垃圾收集装置及雨水井系统专利,就通过在雨水井增设一个垃圾收集盒实现对垃圾的过滤处理。再例如 CN201920353751.X 公开的一种雨水井过滤装置及雨水井专利中,即采用了在雨水井内增设过滤槽的方式实现对垃圾的过滤。但这些现有技术均只能实现对垃圾的简单过滤,能够去除体积较大的漂浮物,但无法对雨水中较小的漂浮物进行处理。
申请人曾经申请过专利CN202021069582.6,曾公开了一种垃圾截留挂篮及雨水处理装置及雨水口结构,该专利中采用一个垃圾截留挂篮可以实现对雨水中漂浮物的截留,同时采用设置的过滤层能够实现对雨水的污染物过滤。但是该专利同样只能过滤较大颗粒的漂浮物,无法实现对较小颗粒漂浮物的过滤。当雨水过大时,过滤层上方累积的漂浮物仍然会通过溢流管排出到下水道。
故如何设计一种能够更好地提高过滤处理效果,尤其是提高对漂浮物截留处理效果的雨水井结构,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考虑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更好地提高过滤处理效果,尤其是提高对漂浮物截留处理效果的具有漂浮物截留功能的雨水井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漂浮物截留功能的雨水井结构,包括竖向设置的雨水井,雨水井一侧侧壁设置有和进水管相接的进水口,另一侧侧壁设置有和出水管相接的出水口,其特征在于,进水口和出水口位于雨水井井口下方一段距离,使得进水口和出水口上方的雨水井形成漂浮物容纳腔室,出水口处向雨水井内部连通设置有出水引流结构,出水引流结构具有向下的入口。
这样,雨水水流从进水口进入到雨水井中,漂浮物停留在雨水井内并向上累积到漂浮物容纳腔室中,可定期从雨水井井口取出处理。雨水中部分沉淀物可以沉淀到雨水井下方空间内,可定期清理。雨水进入雨水井后写下流动再从出水引流结构的入口向上进入到出水口并外排。故能够很好地实现对雨水的过滤尤其是对漂浮物的截留。
进一步地,出水引流结构的入口外侧设置有滤网。
这样,可以更好地实现过滤,避免漂浮物从出水引流结构的入口流出。
进一步地,雨水井上端井口出设置有井盖。
这样平时可以遮挡井口,需要清理时可打开井盖清理。进一步地,井盖采用轻质金属材料制成,便于后期维护管理。
进一步地,雨水井位于进水口位置还设置有进水引流结构,进水引流结构用于引导进水呈螺旋形。
这样,雨水进入雨水井后呈螺旋旋转,可以提高雨水停留时间,更好地让沉淀物产生沉淀。
进一步地,雨水井整体呈圆筒形。可以更好地利于雨水旋转。
进一步地,进水口进水方向偏离雨水井直径方向设置,进水引流结构包括一个竖向固定在进水口偏离方向一侧的雨水井内侧壁上的引流挡板,引流挡板和进水口斜向相对。
这样,可以更好地引导进水在雨水井内呈螺旋形流动。
进一步地,出水口正对进水口设置,出水引流结构包括一个和出水口相接的出水腔室,出水腔室周向侧面由所述引流挡板、一个往进水口偏离雨水井直径的偏离方向内凹的弧形侧板以及对应的雨水井侧壁围成,出水腔室还包括一个上顶板和一个下底板。
这样,出水腔室可以起到出水整流和消能的作用效果,雨量大且急时,可以降低出水的流速,避免出水太急卷走泥沙,避免出水管受冲刷损坏。
进一步地,出水腔室的下底板上具有向下贯通设置有出水筒,出水筒下端端口为出水引流结构的入口。
这样,可以更好地延长出水引流结构的路径,提高对出水的消能效果。
进一步地,出水腔室上顶板上位于出水筒和出水口之间的位置还向下设置还有限流挡板,限流挡板下端和下底板之间留有供雨水流动的间隔。
这样,可以更好地限流和消能,降低雨水对出水管道的冲刷。
进一步地,出水腔室的下底板往进水口方向延伸至进水口下方,下底板边缘呈和弧形侧板弧度一致的弧形。
这样可以更好地引导进水先沿水平方向向内进入到出水腔室外侧的雨水井内腔中形成旋流,然后再向下越过滤网后进入到出水引流结构,避免雨水直接冲击滤网导致过滤效果较差的缺陷。而且这样更好地延长了雨水路径,提高旋流分离处理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滤网设置于下底板下方且呈向下的笼状结构。
这样,可以避免滤网收雨水进水冲刷损坏,同时提高滤网面积可以提高过滤效果。
进一步地,滤网采用孔径为20mm-30mm的圆形滤孔。相比于传统滤网,该滤网过滤效果更好且降低了雨水对滤网的冲击作用,延长了滤网使用寿命。
故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雨水在流经滤网时,可以在滤网内外形成流向相反的螺旋流态,这样,雨水流经滤网时,具有较高的相切速度,从而更好地分离雨水中携带的悬浮物质,避免了传统雨水弃流装置由于进水与出水处于同一流向导致水中悬浮物质如有机碎片等容易因水流较快的冲击速度而穿过滤网的问题,同时,还减轻了水中悬浮的泥沙颗粒等对滤网的磨损,延长了滤网的使用寿命,降低了雨水井的维护成本。同时本实用新型的雨水井井口采用轻质金属材料,相比于传统雨水井,更加方便拆卸和组装,在清理时只需将雨水井井口去除,使人工维护更容易进行,同时减少了自重与造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更好地提高过滤处理效果,尤其是提高对漂浮物截留处理效果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水流方向。
图2为图1取下井盖后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最优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图中箭头表示水流方向。一种具有漂浮物截留功能的雨水井结构,包括竖向设置的雨水井6,雨水井6一侧侧壁设置有和进水管相接的进水口1,另一侧侧壁设置有和出水管相接的出水口2,其中,进水口1和出水口2位于雨水井井口下方一段距离,使得进水口和出水口上方的雨水井形成漂浮物容纳腔室,出水口处向雨水井内部连通设置有出水引流结构,出水引流结构具有向下的入口。
这样,雨水水流从进水口进入到雨水井中,漂浮物停留在雨水井内并向上累积到漂浮物容纳腔室中,可定期从雨水井井口取出处理。雨水中部分沉淀物可以沉淀到雨水井下方空间内,可定期清理。雨水进入雨水井后写下流动再从出水引流结构的入口向上进入到出水口并外排。故能够很好地实现对雨水的过滤尤其是对漂浮物的截留。
其中,出水引流结构的入口外侧设置有滤网5。
这样,可以更好地实现过滤,避免漂浮物从出水引流结构的入口流出。
其中,雨水井上端井口出设置有井盖9。
这样平时可以遮挡井口,需要清理时可打开井盖清理。进一步地,井盖采用轻质金属材料制成,便于后期维护管理。
其中,雨水井位于进水口位置还设置有进水引流结构,进水引流结构用于引导进水呈螺旋形。
这样,雨水进入雨水井后呈螺旋旋转,可以提高雨水停留时间,更好地让沉淀物产生沉淀。
其中,雨水井6整体呈圆筒形。可以更好地利于雨水旋转。
其中,进水口进水方向偏离雨水井直径方向设置,进水引流结构包括一个竖向固定在进水口偏离方向一侧的雨水井内侧壁上的引流挡板3,引流挡板3和进水口1斜向相对。
这样,可以更好地引导进水在雨水井内呈螺旋形流动。
其中,出水口正对进水口设置,出水引流结构包括一个和出水口相接的出水腔室10,出水腔室周向侧面由所述引流挡板、一个往进水口偏离雨水井直径的偏离方向内凹的弧形侧板以及对应的雨水井侧壁围成,出水腔室还包括一个上顶板和一个下底板。
这样,出水腔室可以起到出水整流和消能的作用效果,雨量大且急时,可以降低出水的流速,避免出水太急卷走泥沙,避免出水管受冲刷损坏。
其中,出水腔室的下底板上具有向下贯通设置有出水筒7,出水筒7下端端口为出水引流结构的入口。
这样,可以更好地延长出水引流结构的路径,提高对出水的消能效果。
其中,出水腔室10上顶板上位于出水筒和出水口之间的位置还向下设置还有限流挡板4,限流挡板4下端和下底板之间留有供雨水流动的间隔。
这样,可以更好地限流和消能,降低雨水对出水管道的冲刷。
其中,出水腔室的下底板8往进水口方向延伸至进水口下方,下底板边缘呈和弧形侧板弧度一致的弧形。
这样可以更好地引导进水先沿水平方向向内进入到出水腔室外侧的雨水井内腔中形成旋流,然后再向下越过滤网后进入到出水引流结构,避免雨水直接冲击滤网导致过滤效果较差的缺陷。而且这样更好地延长了雨水路径,提高旋流分离处理效果。
其中,所述滤网5设置于下底板下方且呈向下的笼状结构。
这样,可以避免滤网收雨水进水冲刷损坏,同时提高滤网面积可以提高过滤效果。
其中,滤网5采用孔径为20mm-30mm的圆形滤孔。相比于传统滤网,该滤网过滤效果更好且降低了雨水对滤网的冲击作用,延长了滤网使用寿命。
故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雨水在流经滤网时,可以在滤网内外形成流向相反的螺旋流态,这样,雨水流经滤网时,具有较高的相切速度,从而更好地分离雨水中携带的悬浮物质,避免了传统雨水弃流装置由于进水与出水处于同一流向导致水中悬浮物质如有机碎片等容易因水流较快的冲击速度而穿过滤网的问题,同时,还减轻了水中悬浮的泥沙颗粒等对滤网的磨损,延长了滤网的使用寿命,降低了雨水井的维护成本。同时本实用新型的雨水井井口采用轻质金属材料,相比于传统雨水井,更加方便拆卸和组装,在清理时只需将雨水井井口去除,使人工维护更容易进行,同时减少了自重与造价。
Claims (10)
1.一种具有漂浮物截留功能的雨水井结构,包括竖向设置的雨水井,雨水井一侧侧壁设置有和进水管相接的进水口,另一侧侧壁设置有和出水管相接的出水口,其特征在于,进水口和出水口位于雨水井井口下方一段距离,使得进水口和出水口上方的雨水井形成漂浮物容纳腔室,出水口处向雨水井内部连通设置有出水引流结构,出水引流结构具有向下的入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漂浮物截留功能的雨水井结构,其特征在于,出水引流结构的入口外侧设置有滤网。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漂浮物截留功能的雨水井结构,其特征在于,雨水井上端井口出设置有井盖。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漂浮物截留功能的雨水井结构,其特征在于,雨水井位于进水口位置还设置有进水引流结构,进水引流结构用于引导进水呈螺旋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漂浮物截留功能的雨水井结构,其特征在于,雨水井整体呈圆筒形;进水口进水方向偏离雨水井直径方向设置,进水引流结构包括一个竖向固定在进水口偏离方向一侧的雨水井内侧壁上的引流挡板,引流挡板和进水口斜向相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漂浮物截留功能的雨水井结构,其特征在于,出水口正对进水口设置,出水引流结构包括一个和出水口相接的出水腔室,出水腔室周向侧面由所述引流挡板、一个往进水口偏离雨水井直径的偏离方向内凹的弧形侧板以及对应的雨水井侧壁围成,出水腔室还包括一个上顶板和一个下底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漂浮物截留功能的雨水井结构,其特征在于,出水腔室的下底板上具有向下贯通设置有出水筒,出水筒下端端口为出水引流结构的入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漂浮物截留功能的雨水井结构,其特征在于,出水腔室上顶板上位于出水筒和出水口之间的位置还向下设置还有限流挡板,限流挡板下端和下底板之间留有供雨水流动的间隔。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漂浮物截留功能的雨水井结构,其特征在于,出水腔室的下底板往进水口方向延伸至进水口下方,下底板边缘呈和弧形侧板弧度一致的弧形。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漂浮物截留功能的雨水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设置于下底板下方且呈向下的笼状结构;滤网采用孔径为20mm-30mm的圆形滤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572777.7U CN214784596U (zh) | 2021-07-12 | 2021-07-12 | 一种具有漂浮物截留功能的雨水井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572777.7U CN214784596U (zh) | 2021-07-12 | 2021-07-12 | 一种具有漂浮物截留功能的雨水井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784596U true CN214784596U (zh) | 2021-11-19 |
Family
ID=78715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572777.7U Active CN214784596U (zh) | 2021-07-12 | 2021-07-12 | 一种具有漂浮物截留功能的雨水井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784596U (zh) |
-
2021
- 2021-07-12 CN CN202121572777.7U patent/CN21478459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297266B2 (en) | Apparatus for separating particulates from a fluid stream | |
KR100805334B1 (ko) | 도로의 배수 정화시설 | |
KR100998514B1 (ko) | 초기우수 처리장치 | |
KR100913315B1 (ko) | 비점오염 저감장치 | |
CN106930388A (zh) | 无动力雨水径流污染物截污设施及截污操作方法 | |
KR100804078B1 (ko) | 스크린 여과와 원심력을 이용한 비점오염원 제거장치 | |
KR102624472B1 (ko) | 교량 및 우수맨홀 초기우수처리장치 | |
KR101794124B1 (ko) | 비점오염물 저감 장치 | |
CN109372087B (zh) | 一种面源控污雨水井 | |
KR100977877B1 (ko) | 회전식 여과방식의 비점 오염원 처리장치 | |
KR100807192B1 (ko) | 와류형 초기우수 처리장치 | |
KR100605267B1 (ko) | 우수처리장치 | |
CN106948467A (zh) | 雨水径流污染截污设施及截污操作方法 | |
KR101714397B1 (ko) | 교량용 비점오염물 저감 장치 | |
CN214784596U (zh) | 一种具有漂浮物截留功能的雨水井结构 | |
KR101231458B1 (ko) | 초기 우수처리 빗물받이 | |
KR101195091B1 (ko) | 지중침투형 비점오염원 저감시설 | |
KR200446515Y1 (ko) | 방사형 초기우수처리장치 | |
CN208815647U (zh) |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水利管道 | |
KR101203059B1 (ko) | 초기 우수 처리장치 | |
CN213950803U (zh) | 一种一体化油水分离沉淀过滤装置 | |
CN209155313U (zh) | 一种初期雨水截污处理装置 | |
AU2005316557B2 (en) | Apparatus for separating particulates from a fluid stream | |
KR20100122372A (ko) | 협잡물 거름 원통형 스크린을 구비한 초기우수 처리장치 | |
KR101155280B1 (ko) | 도로 또는 교량의 초기우수 처리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