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83760U - 一种河道治理用打捞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河道治理用打捞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783760U CN214783760U CN202121155569.7U CN202121155569U CN214783760U CN 214783760 U CN214783760 U CN 214783760U CN 202121155569 U CN202121155569 U CN 202121155569U CN 214783760 U CN214783760 U CN 21478376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ups
- material receiving
- fishing device
- cutting
- wor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Or Clearing Of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道治理用打捞装置,包括传送带、传送电机、主动轮、从动轮、传动带、主动辊、从动辊、收料架、收料箱、收料板、漂浮船体,收料架的底端与漂浮船体的顶端连接,收料架的左部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的顶端与传送电机的底端连接,传送电机的输出端与主动轮连接,主动轮与从动轮通过传动带连接,从动轮的后端与主动辊的前端穿过收料架的左部的前端连接,主动辊的后端与收料架的左部的后端可转动连接,从动辊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收料架的右部的前部和后部可转动连接,传送带的内侧的左部和右部分别与主动辊和从动辊可转动连接,传动带呈左高右低状。本实用新型,能够对落叶等垃圾进行自动打捞,降低了使用局限性,提高实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捞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河道治理用打捞装置。
背景技术
河,中国古专指黄河,包括江、河流、江河、河道,是指陆地表面成线形的自动流动的水体,世界不少著名河流像长江、亚马逊河都是这样流动的,河流一般是在高山地方作源头,然后沿地势向下流,一直流入像湖泊或海洋般的终点,河道也分为小型河道,中型和道以及大型河道,因年限久远,河道中易出现各式各样的垃圾,尤其是落叶、塑料袋,因此在河道的治理中,落叶等打捞装置就显得尤其重要,因为可对河道进行保护。
现代使用的小型河道治理用打捞装置中,对落叶等垃圾大多采用人工收拢打捞,不便于自动向上打捞,不便于使用者使用。
为此,提出一种河道治理用打捞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治理用打捞装置,能够对落叶等垃圾进行自动打捞,降低了使用局限性,提高实用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河道治理用打捞装置,包括传送带、传送电机、主动轮、从动轮、传动带、主动辊、从动辊、收料架、收料箱、收料板、漂浮船体,所述收料架的底端与所述漂浮船体的顶端连接,所述收料架的左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端与所述传送电机的底端连接,所述传送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动轮连接,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通过所述传动带连接,所述从动轮的后端与所述主动辊的前端穿过所述收料架的左部的前端连接,所述主动辊的后端与所述收料架的左部的后端可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辊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所述收料架的右部的前部和后部可转动连接,所述传送带的内侧的左部和右部分别与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可转动连接,所述传动带呈左高右低状,所述收料架的右端与所述收料板的左端连接,所述收料箱的底端与所述漂浮船体的顶端的左端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导料板,所述导料板的右端与所述收料架的左端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多组切割电机和多组切割刀,所述收料板的右部设置有切割腔,多组所述切割电机的顶端均与所述收料板的底端的右部连接,多组所述切割电机的输出端均穿过所述收料板的底端分别与多组所述切割刀连接,多组所述切割刀均位于所述切割腔内。
优选的,还包括两组收拢板,两组所述收拢板的左端分别与所述收料架的右端的前部和后部铰接。
优选的,还包括两组控制液压杆,两组所述控制液压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漂浮船体的右部的前部和后部铰接,两组所述控制液压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组所述收拢板的外侧铰接。
优选的,两组所述收拢板的右半区域的外侧均设置有浮板。
优选的,所述收料箱的底端设置有沥水口,所述沥水口内设置有过滤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漂浮船体在移动过程中,收料板位于水平面以下,使用者启动传送电机,传送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通过传动带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带动主动辊转动,主动辊通过传送带带动从动辊转动,收料板在移动过程中会将落叶等垃圾收起,并输送到传送带的右端,传送带转动,将垃圾向左输送,然后垃圾落进收料箱中,实现能够对落叶等垃圾进行自动打捞,降低了使用局限性,提高实用性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收料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收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收料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传送带;2、传送电机;3、主动轮;4、从动轮;5、传动带;6、主动辊;7、从动辊;8、收料架;9、收料箱;10、收料板;11、漂浮船体;12、安装板;13、导料板;14、切割电机;15、切割刀;16、收拢板;17、控制液压杆;18、浮板;19、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河道治理用打捞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传送带1、传送电机2、主动轮3、从动轮4、传动带5、主动辊6、从动辊7、收料架8、收料箱9、收料板10、漂浮船体11,所述收料架8的底端与所述漂浮船体11的顶端连接,所述收料架8的左部设置有安装板12,所述安装板12的顶端与所述传送电机2的底端连接,所述传送电机2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动轮3连接,所述主动轮3与所述从动轮4通过所述传动带5连接,所述从动轮4的后端与所述主动辊6的前端穿过所述收料架8的左部的前端连接,所述主动辊6的后端与所述收料架8的左部的后端可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辊7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所述收料架8的右部的前部和后部可转动连接,所述传送带1的内侧的左部和右部分别与所述主动辊6和从动辊7可转动连接,所述传动带5呈左高右低状,所述收料架8的右端与所述收料板10的左端连接,所述收料箱9的底端与所述漂浮船体11的顶端的左端连接;
具体的,如图1所示,还包括导料板13,所述导料板13的右端与所述收料架8的左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料板13可以将传送带1输送的垃圾导向收料箱9,增强了打捞装置的稳定性和实用性。
具体的,如图4所示,还包括多组切割电机14和多组切割刀15,所述收料板10的右部设置有切割腔,多组所述切割电机14的顶端均与所述收料板10的底端的右部连接,多组所述切割电机14的输出端均穿过所述收料板10的底端分别与多组所述切割刀15连接,多组所述切割刀15均位于所述切割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启动切割电机14,切割电机14带动切割刀15转动,切割刀15可以将一些水草,浮萍等进行切断,防止水草对打捞装置形成缠绕,影响打捞装置的正常工作,增强了打捞装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具体的,如图3所示,还包括两组收拢板16,两组所述收拢板16的左端分别与所述收料架8的右端的前部和后部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以通过收拢板16将河面漂浮的垃圾进行收拢,以便于打捞,增强了打捞装置的实用性和可靠性,提高了打捞装置的工作效率。
具体的,如图3所示,还包括两组控制液压杆17,两组所述控制液压杆17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漂浮船体11的右部的前部和后部铰接,两组所述控制液压杆17的另一端分别与两组所述收拢板16的外侧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调节控制液压杆17,控制液压杆17可以带动收拢板16进行摆动,控制收拢板16的右端的开孔大小和方向,降低了打捞装置的使用局限性。
具体的,如图3所示,两组所述收拢板16的右半区域的外侧均设置有浮板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浮板18可以防止收拢板16下沉,增强了打捞装置的稳定性和实用性。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收料箱9的底端设置有沥水口,所述沥水口内设置有过滤网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捞起的垃圾中含有大量的水分,过滤网19和沥水口可以对垃圾进行沥水,减小漂浮船体11的载重,以便于承载更多的垃圾,提高了工作效率。
工作原理:漂浮船体11在移动过程中,收料板10位于水平面以下,使用者启动传送电机2,传送电机2带动主动轮3转动,主动轮3通过传动带5带动从动轮4转动,从动轮4带动主动辊6转动,主动辊6通过传送带1带动从动辊7转动,收料板10在移动过程中会将落叶等垃圾收起,并输送到传送带1的右端,传送带1转动,将垃圾向左输送,然后垃圾落进收料箱9中,实现能够对落叶等垃圾进行自动打捞,降低了使用局限性,提高实用性了。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传送电机2、切割电机14以及上述部件的使用过程均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景资料所给出的,并且配合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的阐述,所属技术领域人员能得出其使用过程,并且得到相应的使用效果,故没有一一公开。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产品型号只是为本技术方案依据产品的结构特征进行的使用,其产品会在购买后进行调整与改造,使之更加匹配和符合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方案,其为本技术方案一个最佳应用的技术方案,其产品的型号可以依据其需要的技术参数进行替换和改造,其为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因此,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得到对应的使用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河道治理用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带(1)、传送电机(2)、主动轮(3)、从动轮(4)、传动带(5)、主动辊(6)、从动辊(7)、收料架(8)、收料箱(9)、收料板(10)、漂浮船体(11),所述收料架(8)的底端与所述漂浮船体(11)的顶端连接,所述收料架(8)的左部设置有安装板(12),所述安装板(12)的顶端与所述传送电机(2)的底端连接,所述传送电机(2)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动轮(3)连接,所述主动轮(3)与所述从动轮(4)通过所述传动带(5)连接,所述从动轮(4)的后端与所述主动辊(6)的前端穿过所述收料架(8)的左部的前端连接,所述主动辊(6)的后端与所述收料架(8)的左部的后端可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辊(7)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所述收料架(8)的右部的前部和后部可转动连接,所述传送带(1)的内侧的左部和右部分别与所述主动辊(6)和从动辊(7)可转动连接,所述传动带(5)呈左高右低状,所述收料架(8)的右端与所述收料板(10)的左端连接,所述收料箱(9)的底端与所述漂浮船体(11)的顶端的左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治理用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料板(13),所述导料板(13)的右端与所述收料架(8)的左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道治理用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组切割电机(14)和多组切割刀(15),所述收料板(10)的右部设置有切割腔,多组所述切割电机(14)的顶端均与所述收料板(10)的底端的右部连接,多组所述切割电机(14)的输出端均穿过所述收料板(10)的底端分别与多组所述切割刀(15)连接,多组所述切割刀(15)均位于所述切割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河道治理用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收拢板(16),两组所述收拢板(16)的左端分别与所述收料架(8)的右端的前部和后部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河道治理用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控制液压杆(17),两组所述控制液压杆(17)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漂浮船体(11)的右部的前部和后部铰接,两组所述控制液压杆(17)的另一端分别与两组所述收拢板(16)的外侧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河道治理用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收拢板(16)的右半区域的外侧均设置有浮板(1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河道治理用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料箱(9)的底端设置有沥水口,所述沥水口内设置有过滤网(19)。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155569.7U CN214783760U (zh) | 2021-05-27 | 2021-05-27 | 一种河道治理用打捞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155569.7U CN214783760U (zh) | 2021-05-27 | 2021-05-27 | 一种河道治理用打捞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783760U true CN214783760U (zh) | 2021-11-19 |
Family
ID=78698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155569.7U Active CN214783760U (zh) | 2021-05-27 | 2021-05-27 | 一种河道治理用打捞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783760U (zh) |
-
2021
- 2021-05-27 CN CN202121155569.7U patent/CN21478376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693467U (zh) | 一种水葫芦清理装置 | |
CN109252502B (zh) | 一种小型河道治理用环保型浮萍打捞装置 | |
CN206679215U (zh) | 一种水上垃圾打捞船 | |
CN208023534U (zh) | 一种湖面垃圾收集装置 | |
CN212529999U (zh) | 一种垃圾打捞的河道治理船舶 | |
CN210887163U (zh) | 一种具有水草剪切功能的水面垃圾回收装置 | |
CN110447382A (zh) | 一种荷花杆收割收集装置 | |
CN109348834A (zh) | 一种电动可遥控水草收割机 | |
CN111279880A (zh) | 一种适用于河道除草船的除草装置 | |
CN204811012U (zh) | 一种用于水草收割船的水草切割装置 | |
CN109349267A (zh) | 一种液压驱动的水下割草机 | |
CN214783760U (zh) | 一种河道治理用打捞装置 | |
CN109278948B (zh) | 一种湖泊水草收割和水面垃圾打捞两用船 | |
CN202767040U (zh) | 前收前卸式水面保洁船 | |
CN211630877U (zh) | 一种沉水植物切割装置 | |
CN217810883U (zh) | 一种水生植物处理装置 | |
CN211285538U (zh) | 一种河道垃圾清理装置 | |
CN219175185U (zh) | 一种水产养殖用水草打捞设备 | |
CN202466550U (zh) | 水草收集、挤水、成捆一体机 | |
CN108729427B (zh) | 一种切割收集机具 | |
CN111764366B (zh) | 一种环保船用打捞装置 | |
CN215758922U (zh) | 一种河岸漂浮垃圾收集装置 | |
CN211143032U (zh) | 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清理装置 | |
CN215205279U (zh) | 水上垃圾自动回收装置 | |
CN205259160U (zh) | 全自动水域保洁船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PP01 |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1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19 |
|
PP01 |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