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81804U - 一种用于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分离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分离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81804U
CN214781804U CN202122112937.6U CN202122112937U CN214781804U CN 214781804 U CN214781804 U CN 214781804U CN 202122112937 U CN202122112937 U CN 202122112937U CN 214781804 U CN214781804 U CN 2147818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liquid
connecting cylinder
fixed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1293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子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Wenqu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Wenqu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Wenqu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Wenqu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1293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818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818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818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分离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两块支撑板;固定在两块支撑板之间的集液管;固定在集液管上的多个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下端连通集液管;设置在每个所述进液管上方的承接漏斗,所述承接漏斗通过连接管体与进液管上端连通;设置在承接漏斗上的过滤结构,所述过滤结构的下端与承接漏斗的上端通过夹子固定。在进行组织块爬片分离法时,该装置能够完成对剪碎的脐带小组织块的过滤和清洗,并且结构稳定,不易破碎,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分离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细胞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分离的装置。
背景技术
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分离的方法包括组织块爬片分离法。上述的组织块爬片分离法中,首先要进行脐带组织的处理,剪取一段脐带,然后使用D-hanks液对脐带进行反复冲洗以去除血块,然后将脐带剪成直径为1mm-1.5mm的小组织块,然后还要采用D-hanks液对小组织块进行清洗,去除残留的血液细胞,然后过滤出小组织块,放置于培养瓶中进行培养。然而,在剪切脐带的过程中,由于需要的小组织块的尺寸小,人工剪切时,会刻意剪得小,这就会剪出直径小于1mm的小组织块,这都不利于后续的培养过程;另外,在使用D-hanks液清洗后,需要将组织块沥干;在进行上述过程中,工作人员都是采用多种玻璃器皿,进行操作,易出现不小心碰倒玻璃器皿,造成玻璃器皿破碎;另外,在采用滤网过滤和沥干时,由于滤网与其下方承接的玻璃器皿没有固定连接,也易出现碰掉滤网的情况,从而导致组织块被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分离的装置,在进行组织块爬片分离法时,该装置能够完成对剪碎的脐带小组织块的过滤和清洗,并且结构稳定,不易破碎,使用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用于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分离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两块支撑板;固定在两块支撑板之间的集液管;固定在集液管上的多个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下端连通集液管;设置在每个所述进液管上方的承接漏斗,所述承接漏斗通过连接管体与进液管上端连通;设置在承接漏斗上的过滤结构,所述过滤结构的下端与承接漏斗的上端通过夹子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结构包括过滤筒,所述过滤筒下端面向下延伸形成导液筒,且所述导液筒的直径从上至下逐渐减小;所述导液筒的下端面向下延伸形成第一连接筒;所述过滤筒的内壁上设有环形台阶,所述过滤筒内设有滤网,所述滤网的边缘设有包边,所述包边放置于环形台阶上;所述包边上还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固定圆环。
进一步地,所述承接漏斗包括第二连接筒,所述第二连接筒的下端面向下延伸形成斗体,所述斗体的下端连接有下液管;所述第二连接筒的上端面放置有橡胶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筒下端水平延伸形成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二连接筒上端水平延伸形成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一连接筒位于第二连接筒的正上方;所述夹子包括上夹板、上压板、下夹板、下压板、销轴和铰接座,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均呈“U”形,所述上夹板与上压板固定;所述下夹板与下压板固定;所述上夹板的底面和下夹板顶面均设有铰接座,所述销轴穿过铰接座,且所述销轴上套装有扭簧;所述上夹板位于第一限位环上方,且所述下夹板位于第二限位环的下方;所述第一连接筒卡在上夹板的开口内;所述第二连接筒卡在下夹板的开口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筒内壁固定有第一阀块,所述第二连接筒的内壁设有第二阀块;所述第一阀块的下端面和第二阀块的下端面均水平,且所述第一阀块的下端面和第二阀块的下端面相互接触;所述第一阀块的下端面和第二阀块的下端面相互接触;所述第一阀块的上端面倾斜设置;当第一连接筒绕其中心轴转动,所述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连通或阻断。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体包括套管、第一橡胶管、第二橡胶管和限位管;所述限位管固接在套管内壁上;所述套管内设有第一橡胶管和第二橡胶管,且所述限位管位于第一橡胶管和第二橡胶管之间;所述下液管插入第一橡胶管内;所述进液管插入第二橡胶管内。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管处还设有阀体,所述阀体包括圆盘、连接轴和把手;所述圆盘设置于限位管内;所述限位管的管壁设有径向的圆孔,且所述圆孔贯通套管;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圆盘固定;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穿过圆孔并且固定在把手上。
进一步地,所述圆盘的环壁上套接有橡胶圈;所述圆孔内固定有第三橡胶管,且所述第三橡胶管套在连接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的上端内壁开有第一缺口,所述套管的下端内壁开有第二缺口;所述下液管的外壁设有第一限位凸起,所述进液管的外壁设有第二限位凸起;且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卡在第一缺口内;所述第二限位凸起卡在第二缺口内。
进一步地,所述集液管的一端封闭;所述集液管的另一端贯穿支撑板形成出液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优点在于:在进行组织块爬片分离法时,对于剪切好的小组织块进行清洗,并且同时滤出尺寸过小的小组织块;该装置可供多组分离实验同时使用,结构稳定,各部件可拆卸,便于装置的清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分离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分离的装置的右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分离的装置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过滤结构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过滤结构的仰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承接漏斗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过滤结构的俯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夹子的俯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管的剖视图。
图中:1、支撑板;2、集液管;21、出液口;22、进液管;221、第二限位凸起;3、承接漏斗;31、下液管;311、第一限位凸起;32、斗体;33、第二连接筒;331、第二限位环;34、第二阀块;35、橡胶环;4、连接管体;41、套管;411、第一缺口;412、第二缺口;42、第一橡胶管;43、第二橡胶管;44、限位管;5、过滤结构;51、第一连接筒;511、第一限位环;52、导液筒;53、过滤筒;54、第一阀块;55、环形台阶;56、包边;57、滤网;58、连接杆;59、圆环;6、阀体;61、圆盘;62、连接轴;63、把手;64、橡胶圈;65、第三橡胶管;7、夹子;71、上夹板;72、上压板;73、下夹板;74、下压板;75、销轴;76、铰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2和4所示,一种用于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分离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两块支撑板1;固定在两块支撑板1之间的集液管2;固定在集液管2上的多个进液管22,所述进液管22下端连通集液管2;设置在每个所述进液管22上方的承接漏斗3,所述承接漏斗3通过连接管体4与进液管22上端连通;设置在承接漏斗3上的过滤结构5,所述过滤结构5的下端与承接漏斗3的上端通过夹子7固定。使用时,所述过滤结构5用以放置剪切后的小组织块,通过倒入D-hanks液对小组织块进行冲洗,并且采用孔径为1mm的筛网,利用D-hanks液的流动,去掉直径小于1mm的小组织块;冲洗后的D-hanks液会先流至承接漏斗3,再通过进液管22流入集液管2中;另外,所述集液管2的一端封闭;所述集液管2的另一端贯穿支撑板1形成出液口21。使用时,可采用软管将出液口21连接一个容器,用以容纳使用后的D-hanks液;为了便于将集液管2中的液体导入容器中,还可以选用抽滤瓶作为容器,然后将小型真空泵连接抽滤瓶的,用以将集液管2中的液体吸入抽滤瓶中。
如图7和8所示,所述过滤结构5包括过滤筒53,所述过滤筒53下端面向下延伸形成导液筒52,且所述导液筒52的直径从上至下逐渐减小;所述导液筒52的下端面向下延伸形成第一连接筒51;所述过滤筒53的内壁上设有环形台阶55,所述过滤筒53内设有滤网57,所述滤网57的边缘设有包边56,所述包边56放置于环形台阶55上;所述包边56上还固定有连接杆58,所述连接杆58上固定圆环59。所述滤网57的孔径为1mm;这里,所述包边56放置于环形台阶55上,这样在进行玩冲洗和过滤之后,即可通过连接包边56的圆环59,将滤网从过滤筒53中提出,用以后续的实验操作。
如图9和10所示,所述承接漏斗3包括第二连接筒33,所述第二连接筒33的下端面向下延伸形成斗体32,所述斗体32的下端连接有下液管31;所述第二连接筒33的上端面放置有橡胶环35。具体的,承接漏斗3和过滤结构5之间的连接如图2、3、5和11所示,所述第一连接筒51下端水平延伸形成第一限位环511,所述第二连接筒33上端水平延伸形成第二限位环331;所述第一连接筒51位于第二连接筒33的正上方;如图3和11所示,所述夹子7包括上夹板71、上压板72、下夹板73、下压板74、销轴75和铰接座76,所述上夹板71和下夹板73均呈“U”形,所述上夹板71与上压板72固定;所述下夹板73与下压板74固定;所述上夹板71的底面和下夹板73顶面均设有铰接座76,所述销轴75穿过铰接座76,且所述销轴75上套装有扭簧;所述上夹板71位于第一限位环511上方,且所述下夹板73位于第二限位环331的下方;所述第一连接筒51卡在上夹板71的开口内;所述第二连接筒33卡在下夹板73的开口内。这里,所述夹子7将承接漏斗3和过滤结构5进行连接,并且橡胶环35,用于连接处的密封性。
另外,在对小组织块进行冲洗时,如果完全采用流动的D-hanks液冲洗,消耗量太大;因此,如图5、7、8、9和10所示,所述第一连接筒51内壁固定有第一阀块54,所述第二连接筒33的内壁设有第二阀块34;所述第一阀块54的下端面和第二阀块34的下端面均水平,且所述第一阀块54的下端面和第二阀块34的下端面相互接触;所述第一阀块54的下端面和第二阀块34的下端面相互接触;所述第一阀块54的上端面倾斜设置;当第一连接筒51绕其中心轴转动,所述第一连接筒51和第二连接筒33连通或阻断。在对小组织块进行冲洗之前,可以先旋转过滤结构5,使得第一阀块54和第二阀块34阻断第一连接筒51和第二连接筒33之间的连通;然后向过滤结构5中倒入D-hanks液,液体即可暂时留在过滤结构5中,保证液体淹没小组织块,然后搅动液体,对小组织块进行清洗,将小组织块上附着的血液细胞搅动至液体中,然后再旋转过滤结构5,使得第一连接筒51和第二连接筒33之间保持连通,此时过滤结构5中的液体就会从承接漏斗3流到集液管2中,最后向过滤结构5中再倒入D-hanks液,D-hanks液对刚才搅拌清洗后的小组织块进行冲刷,去除小组织块上附着的少部分血液细胞,同时也可利用其流动性,进一步带走直径小于1mm的小组织块。
如图6和12所示,所述连接管体4包括套管41、第一橡胶管42、第二橡胶管43和限位管44;所述限位管44固接在套管41内壁上;所述套管41内设有第一橡胶管42和第二橡胶管43,且所述限位管44位于第一橡胶管42和第二橡胶管43之间;所述下液管31插入第一橡胶管42内;所述进液管22插入第二橡胶管43内。所述连接管4主要将承接漏斗3与进液管22连通;所述第一橡胶管42和第二橡胶管43用以保持连接处的密封;另外,所述限位管44起到限制第一橡胶管42和第二橡胶管43位置的作用,并且在插入下液管31和进液管22时,所述限位管44也可避免第一橡胶管42和第二橡胶管43位置移动。
由于集液管2上连接有多组可使用的过滤结构5和承接漏斗3,为了避免相互之间的影响,所述限位管44处还设有阀体6,所述阀体6包括圆盘61、连接轴62和把手63;所述圆盘61设置于限位管44内;所述限位管44的管壁设有径向的圆孔45,且所述圆孔45贯通套管41;所述连接轴62的一端与圆盘61固定;所述连接轴62的另一端穿过圆孔45并且固定在把手63上。转动把手63,通过连接轴62带动圆盘61转动,圆盘61即可使得连接管4阻断,这样即可避免相互间的影响。
另外,如果只使用一组过滤结构5和承接漏斗3,那么只需要使用一个进液管22,在其他不需要使用的进液管22上安装连接管4,那么阀体6即可将其他不需要使用的进液管22的上端封闭,避免清洗和过滤产生的液体从其他不需要使用的进液管22的上端流出。
进一步地,所述圆盘61的环壁上套接有橡胶圈64,提高圆盘61阻断连接管4的效果;所述圆孔45内固定有第三橡胶管65,且所述第三橡胶管65套在连接轴62上,保证连接管的密封。
由于使用的过程中,需要转动过滤结构5,为了避免连接管4、进液管22和下液管31之间相对转动,所述套管41的上端内壁开有第一缺口411,所述套管41的下端内壁开有第二缺口412;所述下液管31的外壁设有第一限位凸起311,所述进液管22的外壁设有第二限位凸起221;且所述第一限位凸起311卡在第一缺口411内;所述第二限位凸起221卡在第二缺口412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使用时,首先按照上述结构,进行集液管2、过滤结构5和承接漏斗进行连接;然后将剪切好的小组织块放置在滤网57上,再将滤网57放置在过滤筒53内的环形台阶55上;旋转过滤结构5,使得第一阀块54和第二阀块34阻断第一连接筒51和第二连接筒33;然后向过滤结构5中倒入D-hanks液,保证液体淹没小组织块,然后搅动液体,对小组织块的清洗,然后再旋转过滤结构5,使得第一连接筒51和第二连接筒33之间保持连通,过滤结构5中的液体流到集液管2中,最后向过滤结构5中再倒入D-hanks液,D-hanks液对刚才搅拌清洗后的小组织块进行冲刷,去除小组织块上附着的少部分的血液细胞,同时带走直径小于1mm的小组织块,这样就完成了小组织块的冲洗和过滤,放置一段时间进行沥干,然后提出滤网,即可将小组织块放到培养瓶中进行培养。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分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两块支撑板(1);
固定在两块支撑板(1)之间的集液管(2);
固定在集液管(2)上的多个进液管(22),所述进液管(22)下端连通集液管(2);
设置在每个所述进液管(22)上方的承接漏斗(3),所述承接漏斗(3)通过连接管体(4)与进液管(22)上端连通;
设置在承接漏斗(3)上的过滤结构(5),所述过滤结构(5)的下端与承接漏斗(3)的上端通过夹子(7)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分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结构(5)包括过滤筒(53),所述过滤筒(53)下端面向下延伸形成导液筒(52),且所述导液筒(52)的直径从上至下逐渐减小;所述导液筒(52)的下端面向下延伸形成第一连接筒(51);所述过滤筒(53)的内壁上设有环形台阶(55),所述过滤筒(53)内设有滤网(57),所述滤网(57)的边缘设有包边(56),所述包边(56)放置于环形台阶(55)上;所述包边(56)上还固定有连接杆(58),所述连接杆(58)上固定圆环(5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分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漏斗(3)包括第二连接筒(33),所述第二连接筒(33)的下端面向下延伸形成斗体(32),所述斗体(32)的下端连接有下液管(31);所述第二连接筒(33)的上端面放置有橡胶环(3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分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筒(51)下端水平延伸形成第一限位环(511),所述第二连接筒(33)上端水平延伸形成第二限位环(331);所述第一连接筒(51)位于第二连接筒(33)的正上方;所述夹子(7)包括上夹板(71)、上压板(72)、下夹板(73)、下压板(74)、销轴(75)和铰接座(76),所述上夹板(71)和下夹板(73)均呈“U”形,所述上夹板(71)与上压板(72)固定;所述下夹板(73)与下压板(74)固定;所述上夹板(71)的底面和下夹板(73)顶面均设有铰接座(76),所述销轴(75)穿过铰接座(76),且所述销轴(75)上套装有扭簧;所述上夹板(71)位于第一限位环(511)上方,且所述下夹板(73)位于第二限位环(331)的下方;所述第一连接筒(51)卡在上夹板(71)的开口内;所述第二连接筒(33)卡在下夹板(73)的开口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分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筒(51)内壁固定有第一阀块(54),所述第二连接筒(33)的内壁设有第二阀块(34);所述第一阀块(54)的下端面和第二阀块(34)的下端面均水平,且所述第一阀块(54)的下端面和第二阀块(34)的下端面相互接触;所述第一阀块(54)的下端面和第二阀块(34)的下端面相互接触;所述第一阀块(54)的上端面倾斜设置;当第一连接筒(51)绕其中心轴转动,所述第一连接筒(51)和第二连接筒(33)连通或阻断。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分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体(4)包括套管(41)、第一橡胶管(42)、第二橡胶管(43)和限位管(44);所述限位管(44)固接在套管(41)内壁上;所述套管(41)内设有第一橡胶管(42)和第二橡胶管(43),且所述限位管(44)位于第一橡胶管(42)和第二橡胶管(43)之间;所述下液管(31)插入第一橡胶管(42)内;所述进液管(22)插入第二橡胶管(43)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分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管(44)处还设有阀体(6),所述阀体(6)包括圆盘(61)、连接轴(62)和把手(63);所述圆盘(61)设置于限位管(44)内;所述限位管(44)的管壁设有径向的圆孔(45),且所述圆孔(45)贯通套管(41);所述连接轴(62)的一端与圆盘(61)固定;所述连接轴(62)的另一端穿过圆孔(45)并且固定在把手(63)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分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61)的环壁上套接有橡胶圈(64);所述圆孔(45)内固定有第三橡胶管(65),且所述第三橡胶管(65)套在连接轴(62)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分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41)的上端内壁开有第一缺口(411),所述套管(41)的下端内壁开有第二缺口(412);所述下液管(31)的外壁设有第一限位凸起(311),所述进液管(22)的外壁设有第二限位凸起(221);且所述第一限位凸起(311)卡在第一缺口(411)内;所述第二限位凸起(221)卡在第二缺口(412)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分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管(2)的一端封闭;所述集液管(2)的另一端贯穿支撑板(1)形成出液口(21)。
CN202122112937.6U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用于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分离的装置 Active CN2147818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12937.6U CN214781804U (zh)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用于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分离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12937.6U CN214781804U (zh)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用于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分离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81804U true CN214781804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715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12937.6U Active CN214781804U (zh)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用于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分离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818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781804U (zh) 一种用于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分离的装置
CN105784454A (zh) 一种组合型水样过滤器
CN211273771U (zh) 一种排干渣式反冲洗过滤器
WO2019174468A1 (zh) 一种核酸提取纯化正压装置
CN208959434U (zh) 一种便于更换滤芯的水处理主机
CN103585806A (zh) 一种抽滤装置及抽滤方法
CN214389081U (zh) 一种过滤装置
CN213589853U (zh) 一种滤芯组件及净水机
CN210521989U (zh) 一种含nmp废水处理过滤吸附装置
CN210382297U (zh) 一种水产养殖残渣过滤装置
CN210229346U (zh) 一种具有多级过滤功能的滴罐过滤器
CN106742814A (zh) 一种化学试剂存储装置
CN219567644U (zh) 一种油水分离器
CN211935729U (zh) 一种罐体内过滤装置
CN218725570U (zh) 一种污染水源抽样提取桶
CN209173553U (zh) 一种油品脱硫用废渣处理装置
CN215742147U (zh) 一种具有二次过滤功能的试剂容器
CN218399551U (zh) 一种中药浸提包挤压过滤装置
CN216366875U (zh) 一种可全拆卸的卫生级过滤器
CN219815450U (zh) 一种砂芯过滤装置
CN210876644U (zh) 一种实验器皿清洗装置
CN210495413U (zh) 一种抽滤系统的滤液收集装置
CN209673491U (zh) 一种粪便采集用稀释装置
CN211069213U (zh) 化学分析实验用过滤装置
CN219251855U (zh) 一种用于噬菌体的过滤除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