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80475U - 一种物料升降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物料升降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80475U
CN214780475U CN202120166105.XU CN202120166105U CN214780475U CN 214780475 U CN214780475 U CN 214780475U CN 202120166105 U CN202120166105 U CN 202120166105U CN 214780475 U CN214780475 U CN 2147804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 beam
belt wheel
assembly
power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6610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建勇
智立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yal Automotive Equipment Industry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oyal Automotive Equipment Industry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yal Automotive Equipment Industry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Royal Automotive Equipment Industry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6610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804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804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804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料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物料升降设备,包括固定架组件、移动架组件、动轮组件、定轮组件、动力组件和带动件,固定架组件包括两根第一立柱以及设置于两根第一立柱顶端的第一横梁,移动架组件包括第二横梁、第三横梁以及连接板,第二横梁与第三横梁间隔设置,电池包放置于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之间,动轮组件设置于第二横梁或第三横梁上,定轮组件设置于第一横梁上,动力组件设置于第一立柱上,带动件的固定端连接于第一横梁上,带动件的移动端绕设于动轮组件和定轮组件后与动力组件的输出端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动力组件用于收卷或释放带动件,以带动移动架组件靠近或远离固定架组件,电池包移动至预设位置。

Description

一种物料升降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料升降设备。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是一种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的车辆,电动汽车包括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驱动力传动等机械系统。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是电动汽车的核心,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包括若干组电池包。目前的电池包的转移安装方式通常人工将充满电之后的电池包搬运至输送带上,输送带将电池包输送至车架下方,再使用人工将电池包搬运至车架内,劳动强度大。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将电池包提升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料升降组件,能够将电池包提升至预设位置,以方便对电池包进行操作。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物料升降设备,包括:
固定架组件,所述固定架组件包括两根第一立柱以及设置于两根所述第一立柱顶端的第一横梁,两根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一横梁围成龙门架;
移动架组件,所述移动架组件包括第二横梁、第三横梁以及连接板,所述第二横梁和所述第三横梁在所述龙门架的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横梁和所述第三横梁,电池包放置于所述第二横梁和所述第三横梁之间;
动轮组件,所述动轮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横梁或所述第三横梁上;
定轮组件,所述定轮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上;
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柱上;
带动件,所述带动件的固定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梁上,所述带动件的移动端绕设于所述动轮组件和所述定轮组件后与所述动力组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动力组件用于收卷或释放所述带动件,以带动所述移动架组件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架组件。
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动轮组件包括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第二带轮沿所述龙门架的宽度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二横梁的两端或所述第三横梁的两端,所述定轮组件包括第三带轮、第四带轮、第五带轮和第六带轮,所述第三带轮、所述第四带轮、所述第五带轮和所述第六带轮沿所述龙门架的宽度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上,所述带动件的移动端依次绕过所述第一带轮、所述第三带轮、所述第四带轮、所述第二带轮、所述第五带轮以及所述第六带轮。
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第一动力件、转动轮以及传动件,所述第一动力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柱的其中一端,所述转动轮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柱的另一端,所述传动件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动力件的输出端与所述转动轮之间,所述带动件的移动端连接于所述传动件上。
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横梁和所述第三横梁均至少设置为两根,所有的所述第二横梁均位于同一水平面,所有的所述第三横梁均位于另一水平面。
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移动架组件还包括第四横梁,所述第二横梁位于所述第三横梁的上方,所述第四横梁设置于所述第三横梁上且所述第四横梁的长度方向为所述龙门架的厚度方向。
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四横梁上滑动套设有套板,电池包放置于所述套板上,所述套板用于带动电池包移动至所述第二横梁与所述第三横梁之间。
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架组件还包括第五横梁和第一滑轮,所述第五横梁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柱的底端,所述第一滑轮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五横梁。
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物料升降设备还包括滑轨、第二动力件、齿轮以及齿条,所述滑轨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组件的底部,所述第一滑轮行走设置于所述滑轨上,所述第二动力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组件上,所述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二动力件的输出端,所述齿条固定设置于外部设备且与所述固定架组件平行,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所述第二动力件用于驱动所述齿轮在所述齿条上前进或后退。
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滑轨的两侧分别抵接设置有旋转轮,所述旋转轮与所述第五横梁转动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物料升降设备还包括第三动力件、限位插件以及固定件,所述第三动力件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五横梁上,所述限位插件设置于所述第三动力件的输出端,所述固定件固定设置于外界设备且位于所述第三动力件的输出端的一侧,所述第三动力件用于驱动所述限位插件插入所述固定件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物料升降设备,通过动力组件收卷带动件,带动件将动轮组件和移动架组件提升,使放置于移动架组件上的电池包移动至预设位置,以方便对电池包进行操作;带动件的固定端连接于第一横梁上,带动件的移动端绕设于动轮组件和定轮组件后与动力组件的输出端连接,电池包、移动架组件以及动轮组件的总重力被均匀分到固定架组件与移动架组件之间的各段带动件上,动力组件的输出动力变小,实现降低能耗。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实施例所述的物料升降设备的移动架组件处于预设提升位置时的正视图;
图2为实施例所述的物料升降设备的移动架组件处于预设下降位置时的正视图;
图3为实施例所述的物料升降设备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A位置所示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实施例所述的物料升降设备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B位置所示的局部放大图;
图1至图6中:
1、固定架组件;101、第一立柱;102、第一横梁;103、第五横梁;104、第一滑轮;
2、移动架组件;21、第二横梁;22、第三横梁;23、连接板;24、第四横梁;25、套板;
3、动轮组件;31、第一带轮;32、第二带轮;
4、定轮组件;41、第三带轮;42、第四带轮;43、第五带轮;44、第六带轮;
5、动力组件;51、第一动力件;52、转动轮;53、传动件;
6、带动件;7、滑轨;8、第二动力件;9、齿轮;10、齿条;11、旋转轮;12、第三动力件;13、限位插件;14、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物料升降设备,包括固定架组件1、移动架组件2、动轮组件3、定轮组件4、动力组件5和带动件6,固定架组件1包括两根第一立柱101以及设置于两根第一立柱101顶端的第一横梁102,两根第一立柱101和第一横梁102围成龙门架,移动架组件2包括第二横梁21、第三横梁22以及连接板23,第二横梁21和第三横梁22在龙门架的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连接板23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横梁21和第三横梁22,电池包放置于第二横梁21和第三横梁22之间,动轮组件3设置于第二横梁21或第三横梁22上,定轮组件4设置于第一横梁102上,动力组件5设置于第一立柱101上,带动件6的固定端连接于第一横梁102上,带动件6的移动端绕设于动轮组件3和定轮组件4后与动力组件5的输出端连接,动力组件5用于收卷或释放带动件6,以带动移动架组件2靠近或远离固定架组件1。
具体地,第二横梁21位于第三横梁22的上方,电池包放在第三横梁22的上,动轮组件3设置于第二横梁21上,使移动架组件2的重心位于动力组件5的下方,保证移动架组件2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当需要将电池包提升时,动力组件5收卷带动件6,带动件6拉动动力组件5和移动架组件2上升,从而使电池包移动至预设位置,方便对电池包操作;带动件6的固定端连接于第一横梁102上,带动件6的移动端依次围绕动轮组件3和定轮组件4后与动力组件5的输出端连接,电池包、移动架组件2以及动轮组件3的总重力被均匀分到固定架组件1与移动架组件2之间的各段带动件6上,达到省力的目的,动力组件5的输出动力变小,实现降低能耗。优选的,带动件6为牵引绳。
在本实施例中,动轮组件3包括第一带轮31和第二带轮32,第一带轮31和第二带轮32沿龙门架的宽度方向依次设置于第二横梁21的两端,定轮组件4包括第三带轮41、第四带轮42、第五带轮43和第六带轮44,第三带轮41、第四带轮42、第五带轮43和第六带轮44沿龙门架的宽度方向依次设置于第一横梁102上,带动件6的移动端依次绕过第一带轮31、第三带轮41、第四带轮42、第二带轮32、第五带轮43以及第六带轮44。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带轮31和第二带轮32均为转动连接于第二横梁21上,第三带轮41、第四带轮42、第五带轮43以及第六带轮44均转动连接于第一横梁102上,带动件6带动移动架组件2提升时,所有带轮均转动,减少带轮与带动件6之间摩擦,提高带轮和带动件6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位于固定架组件1与移动架组件2之间的带动件6为四段,每段带动件6受到的拉力为电池包、移动架组件2以及动轮组件3的总重力的四分之一,保证带动件6不被轻易拉断,动力组件5的输出动力只需要电池包、移动架组件2以及动轮组件3的总重力的四分之一,实现降低能耗。
在本实施例中,动力组件5包括第一动力件51、转动轮52以及传动件53,第一动力件51设置于第一立柱101的顶端,转动轮52设置于第一立柱101的底端,转动轮52能够相对第一立柱101转动,传动件53传动连接于第一动力件51的输出端与转动轮52之间,带动件6的移动端连接于传动件53上。优选的,第一动力件51为电机,传动件53为皮带。
具体的,第一动力件51驱动传动件53在第一动力件51的输出端和转动轮52之间转动,传动件53拉动带动件6,实现移动架组件2提升或下降。
可选的,第二横梁21和第三横梁22均至少设置为两根,所有的第二横梁21均位于同一水平面,所有的第三横梁22均位于另一水平面,多根第三横梁22支撑电池包,保证电池包的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可选的,移动架组件2还包括第四横梁24,第四横梁24设置于第三横梁22上且第四横梁24的长度方向为龙门架的厚度方向,第四横梁24件在龙门架的厚度方向支撑电池包,保证电池包的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可选的,第四横梁24上滑动套设有套板25,电池包放置于套板25上,套板25用于带动电池包移动至第二横梁21与第三横梁22之间。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架组件1还包括第五横梁103和第一滑轮104,第五横梁103设置于第一立柱101的底端,第一滑轮104转动连接于第五横梁103。在龙门架的宽度方向推动固定架组件1,第一滑轮104转动,可调整固定架组件1的位置。
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物料升降设备还包括滑轨7、第二动力件8、齿轮9以及齿条10,滑轨7设置于固定架组件1的底部,第一滑轮104行走设置于滑轨7上,第二动力件8固定设置于固定架组件1上,齿轮9设置于第二动力件8的输出端,齿条10固定设置于外部设备且与固定架组件1平行,齿轮9与齿条10啮合连接,第二动力件8用于驱动齿轮9在齿条10上前进或后退。优选的,第二动力件8为电机,滑轨7的横截面为工字型。
具体的,当需要调整固定架组件1在龙门架的宽度方向的位置时,第二动力件8驱动齿轮9,第一滑轮104在滑轨7上行驶,齿轮9在齿条10上啮合前进或者后退,第二动力件8和固定架组件1跟随前进或者后退,从而实现固定架组件1的位置调节。
在本实施例中,滑轨7的两侧分别抵接设置有旋转轮11,旋转轮11与第五横梁103转动连接,第五横梁103跟随第二动力件8移动时,旋转轮11在滑轨7的侧壁行驶,旋转轮11能够将第五横梁103限定于滑轨7的正上方,保证第一滑轮104不偏移出滑轨7,旋转轮11转动行驶能够减少摩擦。
在本实施例中,物料升降设备还包括第三动力件12、限位插件13以及固定件14,第三动力件12固定设置于第五横梁103上,限位插件13设置于第三动力件12的输出端,固定件14固定设置于外界设备且位于第三动力件12的输出端的一侧,第三动力件12用于驱动限位插件13插入固定件14中。优选的,第三动力件12为气缸。
具体的,当固定架组件1移动至预设位置时,第三动力件12驱动限位插件13插入固定件14中,以实现固定架组件1的定位。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物料升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架组件,所述固定架组件包括两根第一立柱以及设置于两根所述第一立柱顶端的第一横梁,两根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一横梁围成龙门架;
移动架组件,所述移动架组件包括第二横梁、第三横梁以及连接板,所述第二横梁和所述第三横梁在所述龙门架的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横梁和所述第三横梁,电池包放置于所述第二横梁和所述第三横梁之间;
动轮组件,所述动轮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横梁或所述第三横梁上;
定轮组件,所述定轮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上;
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柱上;
带动件,所述带动件的固定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梁上,所述带动件的移动端绕设于所述动轮组件和所述定轮组件后与所述动力组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动力组件用于收卷或释放所述带动件,以带动所述移动架组件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架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升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轮组件包括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第二带轮沿所述龙门架的宽度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二横梁的两端或所述第三横梁的两端,所述定轮组件包括第三带轮、第四带轮、第五带轮和第六带轮,所述第三带轮、所述第四带轮、所述第五带轮和所述第六带轮沿所述龙门架的宽度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上,所述带动件的移动端依次绕过所述第一带轮、所述第三带轮、所述第四带轮、所述第二带轮、所述第五带轮以及所述第六带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升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第一动力件、转动轮以及传动件,所述第一动力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柱的其中一端,所述转动轮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柱的另一端,所述传动件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动力件的输出端与所述转动轮之间,所述带动件的移动端连接于所述传动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升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梁和所述第三横梁均至少设置为两根,所有的所述第二横梁均位于同一水平面,所有的所述第三横梁均位于另一水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料升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组件还包括第四横梁,所述第二横梁位于所述第三横梁的上方,所述第四横梁设置于所述第三横梁上且所述第四横梁的长度方向为所述龙门架的厚度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料升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横梁上滑动套设有套板,电池包放置于所述套板上,所述套板用于带动电池包移动至所述第二横梁与所述第三横梁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升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组件还包括第五横梁和第一滑轮,所述第五横梁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柱的底端,所述第一滑轮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五横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物料升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升降设备还包括滑轨、第二动力件、齿轮以及齿条,所述滑轨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组件的底部,所述第一滑轮行走设置于所述滑轨上,所述第二动力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组件上,所述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二动力件的输出端,所述齿条固定设置于外部设备且与所述固定架组件平行,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所述第二动力件用于驱动所述齿轮在所述齿条上前进或后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物料升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的两侧分别抵接设置有旋转轮,所述旋转轮与所述第五横梁转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物料升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升降设备还包括第三动力件、限位插件以及固定件,所述第三动力件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五横梁上,所述限位插件设置于所述第三动力件的输出端,所述固定件固定设置于外界设备且位于所述第三动力件的输出端的一侧,所述第三动力件用于驱动所述限位插件插入所述固定件中。
CN202120166105.XU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物料升降设备 Active CN2147804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66105.XU CN214780475U (zh)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物料升降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66105.XU CN214780475U (zh)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物料升降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80475U true CN214780475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748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66105.XU Active CN214780475U (zh)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物料升降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804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90180A (zh) 一种电缆生产用牵引装置
CN215752021U (zh) 一种电池包两侧交换装置及电池交换车
CN112777254A (zh) 一种物料输送设备
CN214780475U (zh) 一种物料升降设备
CN210619883U (zh) 一种输电线缆高效节能收放装置
CN116216542B (zh) 一种光伏板铺装台车
CN212313319U (zh) 用于车辆换电的前后轮举升装置、换电站
CN211110820U (zh) 一种升降机构及具有该升降机构的agv
CN112722032A (zh) 一种新型智能拖车
CN112060968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自动更换能源系统
CN218466225U (zh) 一种地铁铺轨施工装置
CN110315767B (zh) 一种保温层低温罐的缠绕套合工装
CN213170774U (zh) 一种电力施工室内放线架
CN211944147U (zh) 一种建筑板材放置架
CN110342401B (zh) 一种电动葫芦桥式起重机
CN210636888U (zh) 一种带光伏储能立体泊车库
CN219929417U (zh) 一种用于硅胶板移送的移载行车
CN211369712U (zh) 一种车辆搬运装置
CN214778770U (zh) 一种物料输送设备
CN112081437A (zh) 一种梳齿式智能搬运器
CN215077172U (zh) 一种可调式电动汽车支撑台
CN216807946U (zh) 一种膜卷装卸搬运小车
CN211644481U (zh) 一种建筑电气设备施工装置
CN216736024U (zh) 一种承载宽度可调的移动平台
CN214780464U (zh) 一种物料升降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