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76324U - 一种不带线电池的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不带线电池的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76324U
CN214776324U CN202121434814.8U CN202121434814U CN214776324U CN 214776324 U CN214776324 U CN 214776324U CN 202121434814 U CN202121434814 U CN 202121434814U CN 214776324 U CN214776324 U CN 2147763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negative electrode
positive electrode
connection structure
power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3481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俊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Jingh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Jingh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Jingh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Jingh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3481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763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763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763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带线电池的连接结构,包括:电池本体、电池保护板、电源连结器、触针和控制器,车体可以为采用电池座管的电动自行车的架子,然后将电池本体安装于电池座管上,然后通过电池保护板将电池本体与正电极和负电极连接,且在车体上开设连接口,使得位于车体的车架内的电源连结器能通过触针穿过连接口后与正电极和负电极电连接,然后实现电流的导通,然后通过电源连结器将电流传到控制器,最终通过控制器控制车体上的其他的电气元件。也就是说,直接使用此连接方式,结构简单,方便操作,减少加工难度,且外观又简单美观,而且没有外露线突出。

Description

一种不带线电池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自行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不带线电池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在普通自行车的基础上,安装了电机、控制器、蓄电池、转把闸把等操纵部件和显示仪表系统的机电一体化的个人交通工具。
目前常见的电动自行车座管电池因跟整车配重合理,拆卸方便现在应用越来越普遍。但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采用电池座管的电动自行车,电源线一般是底部或顶部引出电源线与控制器连线,这样方式比较影响美观,且外接线的接插头多次插拔之后容易产生接触不良,进而影响整部电动自行车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不带线电池的连接结构,包括:电池本体、电池保护板、电源连结器、触针和控制器;
所述电池本体设置于一车体上,所述车体具有一电池座管,所述电池本体位于所述电池座管的后方,所述电池保护板设置于所述电池本体上,所述电池本体上设置有正电极和负电极,所述电池本体通过所述电池保护板与所述正电极和所述负电极电连接,所述电源连结器设置于所述车体的车架内,所述电源连结器通过所述触针与所述正电极和所述负电极电连接,且所述电源连结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正电极为条形正电极。
进一步地,所述负电极为条形负电极。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本体的外侧设置有电池壳,所述电池保护板设置于所述电池壳上。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壳的靠近所述电池座管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固定槽,所述正电极活动位于一所述固定槽内,所述负电极活动位于另一所述固定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车体上的电气元件。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连结器通过弹簧连接所述触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车体可以为采用电池座管的电动自行车的架子,然后将电池本体安装于电池座管上,然后通过电池保护板将电池本体与正电极和负电极连接,且在车体上开设连接口,使得位于车体的车架内的电源连结器能通过触针穿过连接口后与正电极和负电极电连接,然后实现电流的导通,然后通过电源连结器将电流传到控制器,最终通过控制器控制车体上的其他的电气元件。也就是说,直接使用此连接方式,结构简单,方便操作,减少加工难度,且外观又简单美观,而且没有外露线突出。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不带线电池的连接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一种不带线电池的连接结构,包括:电池本体(图未示)、电池保护板200、电源连结器(图未示)、触针300和控制器400,所述电池本体设置于一车体(图未示)上,所述车体具有一电池座管(图未示),所述电池本体位于所述电池座管的后方,所述电池保护板200设置于所述电池本体上,所述电池本体上设置有正电极(图未示)和负电极(图未示),所述电池本体通过所述电池保护板200与所述正电极和所述负电极电连接,所述电源连结器设置于所述车体的车架内,所述电源连结器通过所述触针300与所述正电极和所述负电极电连接,且所述电源连结器与所述控制器400电连接。
具体地,所述正电极为条形正电极,所述负电极为条形负电极。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本体的外侧设置有电池壳100,所述电池保护板200设置于所述电池壳100上。所述电池壳100的靠近所述电池座管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固定槽110,所述正电极活动位于一所述固定槽110内,所述负电极活动位于另一所述固定槽110内。所述控制器400用于控制所述车体上的电气元件(图未示)。
也就是说,车体可以为采用电池座管的电动自行车的架子,然后将电池本体安装于电池座管上,然后通过电池保护板200将电池本体与正电极和负电极连接,且在车体上开设连接口,使得位于车体的车架内的电源连结器能通过触针300穿过连接口后与正电极和负电极电连接,然后实现电流的导通,然后通过电源连结器将电流传到控制器400,最终通过控制器400控制车体上的其他的电气元件。也就是说,直接使用此连接方式,结构简单,方便操作,减少加工难度,且外观又简单美观,而且没有外露线突出。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将正电极和负电极设计成条形电极,且正电极和负电极能直接内嵌于电池壳100的两个固定槽110上,能很好地避免由于调节电池座管的高度而影响到电池本体进行供电的问题。
综上所述,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性实施方式,凡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修饰或者等效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Claims (7)

1.一种不带线电池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本体、电池保护板、电源连结器、触针和控制器;
所述电池本体设置于一车体上,所述车体具有一电池座管,所述电池本体位于所述电池座管的后方,所述电池保护板设置于所述电池本体上,所述电池本体上设置有正电极和负电极,所述电池本体通过所述电池保护板与所述正电极和所述负电极电连接,所述电源连结器设置于所述车体的车架内,所述电源连结器通过所述触针与所述正电极和所述负电极电连接,且所述电源连结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带线电池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电极为条形正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带线电池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电极为条形负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带线电池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本体的外侧设置有电池壳,所述电池保护板设置于所述电池壳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不带线电池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的靠近所述电池座管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固定槽,所述正电极活动位于一所述固定槽内,所述负电极活动位于另一所述固定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带线电池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车体上的电气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带线电池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连结器通过弹簧连接所述触针。
CN202121434814.8U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不带线电池的连接结构 Active CN2147763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34814.8U CN214776324U (zh)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不带线电池的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34814.8U CN214776324U (zh)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不带线电池的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76324U true CN214776324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713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34814.8U Active CN214776324U (zh)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不带线电池的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763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8066148A5 (zh)
CN202930679U (zh) 一种带有无线充电发射功能的插排
CN202058900U (zh) 一种连接器公头
CN214776324U (zh) 一种不带线电池的连接结构
CN202888505U (zh) 一种用电磁性安全供电连接装置
CN202058901U (zh) 一种连接器公头
CN102185345B (zh) 带usb插口的一体式电池充电器
CN213692466U (zh) 一种防水dc插座
CN209804793U (zh) 用于电动工具的双并电池包
CN211296240U (zh) 户外便携式储能设备
CN102670389B (zh) 可充电式按摩器
CN201656036U (zh) 电池连接器
CN207225575U (zh) 一种一体式控制器
CN215266537U (zh) 一种新型电池包
CN213584087U (zh) 电池供电结构
CN202753086U (zh) 一种改进的充电式电动螺丝刀
CN212209917U (zh) 家用扩展插排
CN218682568U (zh) 一种智能眼镜充电消毒盒
CN219843864U (zh) 一种音频眼镜的音频电路堆叠结构
CN208401596U (zh) 一种充电器
CN211719835U (zh) 一种多功能车载供电器外壳及其配合装置
CN218975817U (zh) 一种新型脑电图机
CN219499011U (zh) 一种电池包转接装置
CN220527297U (zh) 一种拆换易接型大电流连接器
CN201812997U (zh) 一种具有支架的两芯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